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3 00:00:00

1、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7、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8、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9、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0、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1、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2、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4、虎落*阳——被犬欺

15、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6、竹篮打水——一场空

17、打开天窗——说亮话

18、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9、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0、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21、新官上任——三把火

22、老虎屁股——摸不得

23、壶中无酒——难留客

2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5、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6、对牛弹琴——白费劲

27、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8、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0、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31、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3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3、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4、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5、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6、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7、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3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3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40、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4、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7、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8、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还有一点要记住紫红色带微弱荧光的是C60分子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红棕色气体:NO2

13、黄绿色气体:Cl2

14、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15、蓝色沉淀:Cu(OH)2、CuCO3

16、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7、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19、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0、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21、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2、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3、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2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26、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28、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29、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30、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31、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6、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37、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38、托盘天*: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39、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40、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 实验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辨析形*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2、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3、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4、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5、商丘应天府

6、用词不当。

7、引用

8、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10、描写夏天的成语:

11、描写水的成语:

12、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13、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14、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1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16、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17、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惯。

18、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19、强调空想不如学*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5、《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26、《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27、《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8、《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29、《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3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1、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2、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3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6、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39、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40、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核舟记》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3、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古义:赠。今义:贻误,贻害)

4、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今义:比较,对比。)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6、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

7、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8、石青糁之。(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9、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11、《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12、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13、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14、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15、《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1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17、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8、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嘻,技亦灵怪矣哉 。

19、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

20、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

21、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可:大约

2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23、佛印绝类弥勒绝:极类:像

24、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5、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2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7、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28、尝贻余核舟一

29、技亦灵怪矣哉技艺出真奇妙啊!

30、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3、有: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35、者: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

36、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37、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38、“奇巧”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39、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0、比较本文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的。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辨析形*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2、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3、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4、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5、商丘应天府

6、用词不当。

7、引用

8、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10、描写夏天的成语:

11、描写水的成语:

12、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13、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14、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

1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16、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17、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惯。

18、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19、强调空想不如学*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5、《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26、《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27、《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8、《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29、《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3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1、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2、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3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6、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39、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40、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3、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4、“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5、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6、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7、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8、桑梓:家乡

9、须眉:男子

10、汗青:史册

11、“三尺”:法律

12、哀鸿遍野:比喻**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13、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4、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5、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8、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9、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0、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21、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22、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常事放在眼里。

23、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2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25、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26、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27、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28、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9、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30、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31、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32、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33、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34、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35、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36、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37、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38、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39、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40、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