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3 00:00:00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3、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 那么...那么...

4、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 ...;又...;...就...;接着...

5、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6、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11、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2、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3、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4、打开天窗——说亮话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7、老虎屁股——摸不得

18、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9、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0、壶中无酒——难留客

2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2、对牛弹琴——白费劲

2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2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5、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26、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7、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9、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0、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1、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2、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4、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35、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36、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37、AABB式

38、ABAC式

39、一个又一个的形式

40、不强调进步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1)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2、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4、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5、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6、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7、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8、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1、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2、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3、竹篮打水——一场空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6、瞎子点灯——白费蜡

17、兔子尾巴——长不了

18、老虎屁股——摸不得

19、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1、猫哭耗子——假慈悲

22、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3、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24、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26、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27、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8、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29、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0、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33、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34、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35、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37、动词:

38、形容词:

39、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40、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2)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结尾

2、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3、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4、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声合调

5、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6、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7、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8、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9、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10、《芦花荡》

11、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12、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13、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4、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5、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16、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7、排比

18、引用

19、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0、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21、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22、活动类: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

23、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 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

24、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25、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26、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27、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28、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9、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3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2、《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3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3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3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38、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9、“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44、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5、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6、谋食:谋生。

47、一词多义

48、以

49、且

50、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3)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

1、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3、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4、(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

5、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6、(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I)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8、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

9、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0、资产+费用(成本)=负债+资本+收入;

11、资产类科目余额+成本类科目余额=负债类科目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损益类科目余额。

12、企业的结构

13、购买的时机

14、折旧

15、损益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经营成果,该表的最后一个数字“净利润“将列入利润分配表。

1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17、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18、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19、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20、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区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增值税专用发票

21、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22、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错误的,重新编制。

23、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企业采购报销差旅费填制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转账凭证。

24、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

25、登账:现金日记账是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付款凭证(提现)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银行日记账是出纳人员根据银行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存现)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的。明细账是根据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26、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记账凭证无错误)、红字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曲凭证中的科目或金额多记)、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金额少记),以前年度凭证有错,蓝字填制一张更正。

2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28、会计报表包括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

29、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由同级*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门的会计档案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30、复式记账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4)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实用五篇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或由*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