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

日期:2022-02-14 04:08:21

1、书法四体

2、春秋三传

3、南朝三谢

4、北宋文坛四大家

5、元曲四大家

6、千古文章四大家

7、唐宋散文八大家

8、民间四大传说

9、孟浩然

10、白居易

11、苏轼

12、柳永

13、姜夔

14、施耐庵

15、吴敬梓

16、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

17、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__________》。

19、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__________)。

20、《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__________多首诗)。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2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__________)。

23、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__________)。

24、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谁发明的?( __________)

25、《奥赛罗》出自(__________)之手。

26、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

27、我国农历中有(__________)个节气。

28、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9、有人仿造杜牧《清明》而写了这么一首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首诗对什么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3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32、《红楼梦》。

3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4、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35、《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36、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白色)。

37、“三过家门而不人”是(禹)的故事。

38、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唐朝)。

39、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40、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主角是“美人鱼”。

4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惟见长江天际流。

42、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43、“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格林童话》。

44、C

45、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 哈利·波特 》*年风靡全球。

46、韩愈

  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47、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48、陆游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49、冯梦龙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5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阅读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1)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三百千

2、十三经

3、汉字六书

4、二拍

5、左思《三都赋》

6、初唐四杰

7、北宋文坛四大家

8、扬州八怪

9、北宋四大书法家

10、建安七子

1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12、*十大古典悲剧

13、*十大古典喜戏

14、《左传》

15、《吕氏春秋》

16、白居易

17、杜牧

18、欧阳修

19、柳永

20、关汉卿

21、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2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2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________)。

2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__________》。

2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__________)。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__________)。

28、《史记》中的“世家”是给(__________)作的传。

29、“三过家门而不人”是(__________)的故事。

30、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植物。

31、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

3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_____)

33、“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__________)。

35、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 )。

36、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态度的是:( )

37、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9、《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40、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

41、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

42、“建元”是我国(汉武帝)皇帝使用的年号。

43、“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是(相煎何太急)。

44、《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45、绿色植物吸收阳光能量、制造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46、《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47、《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48、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 哈利·波特 》*年风靡全球。

49、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年创作的《 淘气包马小跳 》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50、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51、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52、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

53、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54、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55、《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

56、刘禹锡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乌衣巷》《陋室铭》。

57、陆游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58、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

5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60、《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 )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 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 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2)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 60句菁华

1、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请我们同学去她家做客,并给我们每个人盛(chéng)饭夹菜,生怕我们吃不好。

2、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但这伤过后就是幸福的微笑。

3、写出下列汉这的笔顺。

4、按偏旁写字组词。

5、把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 裹 渺 脊 册 恢 魄 拓 盎 妆 巍 傣 抑 琼

6、按要求填表

7、《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8、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9、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1、《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进红丝几万条。

18、《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25、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6、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7、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28、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29、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30、“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武松打虎

31、《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头领有二人,是武松、李逵,主张招安的头领有两人,是宋江、卢俊义。

32、《水浒传》中“玉环步,鸳鸯脚”是梁山好汉武松的*生绝学。

33、《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蒋门神被武松所杀。

34、“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情节是《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35、《水浒传》中“庄前锣鼓响叮当,娇客新来小霸王。不信桃花村外火,照人另样冒火光。“这是写梁山好汉周通。

36、《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37、成语

38、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3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4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4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42、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43、李峤的《风》的大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也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可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也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斜。

44、第四类嵌入式仿写:

45、前两句是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46、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7、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48、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49、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0、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回答)

5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3)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2、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6、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7、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8、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9、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12、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13、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5、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17、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9、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20、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

2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23、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

24、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5、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26、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面镜成像的规律,*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27、盲人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盲人眼中,所以盲人看不见物体。

28、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29、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30、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3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2、滑轮组效率:

33、放热:Q放=Cm(t0-t)=CmΔt

34、声速:V=340m/s (15℃)

35、标准大气压值:

36、水的沸点:100℃

37、水的比热容:

38、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3×105Km/s

39、1光年=9.46×1015m.(长度单位或距离单位)

40、课桌的高度约:0.75m;一层楼房的高度约:3m;铅笔长:17.5cm.;中学生身高约:160-170cm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4)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菁华5篇)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又大胆的科学想象,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3、即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5、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

  7、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8、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9、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10、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11、天才十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2、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1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4、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5、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1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17、聪明在于学*,天才在于积累。

  1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1、*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3、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4、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25、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独了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止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 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郭山村酒旗风。 (杜 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 游)

  水喃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 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邢俊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稹)

  小升初语文经典诗句知识点总结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惯。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惯以及质疑问难的*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一、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g yuan yun

  注:抓住这样编排的内在规律进行识记。

  二、声调的分类及标法

  1、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主要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

  名称 调号 举例

  阴*(一声) ˉ 妈:mā

  阳*(二声) ˊ 麻:má

  上声(三声) ˇ 马:mǎ

  去声(四声) ˋ 骂:mà

  2、声调的标法

  ⑴声调只能标在章节中的元音上,即:a,o,e,i,u,ü。

  ⑵标调规则:先标a,o,e,再标i,u,ü。若遇iu和ui,标在尾巴上。

  注:轻声不标调号。

  三、隔间符号(’)的用法


小升初100个语文课外必考知识点 50句(扩展5)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讲解 (菁华3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讲解:句子

  (一)理解句子

  11、“如果说他都不能完成任务,那么你就更不能完成了”选出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C )(2分)

  A、他不能完成这项任务 B、他能完成这项任务

  C、你不能完成这项任务 D、你能完成这项任务

  (二)标点符号

  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B、在老象安息的地方出现了一条新的大河——黄河。

  C、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D、“有灵有验的天神、龙神、山神、树神啊,请赶快大发慈悲,搭救我这个苦命的人吧,要不然,我就活不成了。”

  (三)句子连贯和衔接

  1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B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走进实外西区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回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主要在提示回想的内容,不是在感慨或回答、反问)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四)句式转换

  13、按要求进行句式转换

  全体同学一致同意班长的意见。

  通过这件事,连外国人也承认,*人了不起。(改成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无不,没有不,非……不可(一定要),不得不,

  全体同学没有一个不(全部都)同意班长的意见。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小学要求掌握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六种。

  提示:几种非比喻“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2)相仿不是比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惯。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惯以及质疑问难的*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