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3 00:00:00

游峄山记的赏析1

  原文

  玉泉初如溅珠,注为修渠,至此忽有大石横峙,去地丈余,邮果而下,忽落地作大声,闻数里,予来山中,常爱听之。泉畔有石,可敷蒲,至则跌坐终日。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风柯谷鸟,犹得而乱之。及瞑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嗒焉丧偶,而后泉之变态百出。初如哀松碎玉,已如昆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荡川岳,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冷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

  夫泉之得子也,予为导其渠之壅滞,除其旁之草莱,汰其底之泥沙。濯足者有禁,牛马之躁践者有禁,予之功德于泉者止此耳。自予之得泉也,旧有热恼之疾,根于生前,蔓于生后,师友不能箴,灵文不能洗,而与泠冷之泉遇,则无涯柴棘,若春日之伴薄冰,而秋风之陨败箨,泉之功德于我者,岂其微哉?泉与子又安可须臾离也。

  故予居此数月,无日不听泉二初曦落照往焉,惟长夏亭午,不胜烁也,则暂去之矣;斜风细往焉,惟滂沦淋漓,僵盖之松不能蔽也,则暂去之矣;暂去之,而予心皇皇然,若有失也。乃谋之山僧,结茅为亭于泉上,四置轩窗,可坐可卧。亭成而叹日:是骄阳之所不能驱,而猛雨之所不能逐也。与明月而偕来,逐梦寐而不铲,吾今乃得有此泉乎。

  且古今之乐,自八音止耳,今而后始知八音外别有泉音一奇,世之王公大人不能听,亦不暇听,而专以供高人逸土陶写性灵之用,虽帝王之咸英韶武,犹不能与此冷冷世外之声较也,而况其他乎!于何幸而得有之。岂非天所以责予者欤?于是置几移璞,穷日夜不舍,而字之曰“爽籁”云。

  赏析

  爽籁亭乃作者所筑,座落在湖北当阳县之玉泉山。万历三十八年秋,其兄宏道去世,作者伤心不已,加之自己功名失意、病体初*,因而心灰意冷,履游玉泉山,看山听泉。山水的灵秀赋予他创作的冲动;写下这篇抒发性情、珠圆玉润的文字。

  文章围绕所以筑亭子玉泉展开。“忽落地作大声,闭数里,予来山中,常爱听之’,令人“洒洒乎忘身世而一死生”,一;“泉之功德于我者,岂其微哉?泉与予又安可须臾离也”,二;“居此数月,无日不听泉”,“暂去之,而予心皇皇然若有失也”,三;“八音之外,别有泉音一奇”,“专以供高人逸士陶写性灵之用”,“予何幸而得有之”,四。在阐明原因的同时,把泉声之奇、泉之功用、泉之魁力,作了传神的刻划。

  泉声一段,除写泉声之百态外,指出气浮意嚣,只能得而乱之;只有神静才能听出泉之百态。神愈静则泉愈喧,泉愈喧则神愈静,诚具哲理。

  “世之王公大人不能听,亦不暇听”几句,则表现出了作者的清高傲世。

游峄山记的赏析2

  原文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倒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 ,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熬。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然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然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 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陋污水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钜竹千挺,俨立若相持,水 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译文

  县丞一职是用以辅佐县令的,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其下是主薄、尉,主薄和尉才各有专职。县丞的地位高于主薄、尉,逼*县令,照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加可否。在公文发出之前,吏胥怀抱已拟成的案卷,到丞那儿去,卷起前面的内容,用左手夹住,右手摘出纸尾签名处,象鹅和鸭那样摇摇摆摆地进来,直立斜视,对县丞说:“您还要署一下名。”县丞拿笔望着应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谨慎地签上名字。抬头望着小吏,问:“可以了吗?”小吏说:“就这样。”然后退下。县丞不敢稍稍了解一下公文的内容,茫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官位虽较高,实权和势力反而在主薄、尉之下。民间谚语列举闲散多余的官职,一定说到县丞,甚至把丞作为相互谩骂的话。设立县丞一职。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

  博陵人崔斯立,勤学苦练,以积累学问,他的学问包容宏深,境界广阔,每天都有长进,并且逐步显露出来。贞元初年,他怀藏本领,在京城与人较量文艺,两次得中,两次折服众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评事,因为上疏论朝政得失而被贬官,经过两次迁谪,来到这里做县丞。刚到时,他叹息说:“官无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称职。”在只能闭口无言无所作为的现实面前,他又感慨地说:“丞啊,丞啊,我没有对不起丞,丞却对不起我!”于是完全去掉棱角,一概按照旧例,**庸庸地去做这县丞。

  县丞的办公处原来刻有一篇壁记,但房屋损坏漏水而遭污损,已无法阅读。崔斯立为之换椽易瓦,粉刷墙壁,将前任县丞的名氏全部写上。庭院里有老槐四行,南墙有大竹千株,昂首挺立,好象互不相下,水声汩汩绕庭阶而鸣。斯立把厅屋里外打扫干净,种上两棵相对的松树,每日在庭中吟诗。有人问他,他就回答说:“我正有公事,您暂请离开这里。”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赏析

  自唐朝以下,朝廷各官署的办公处所,常常有“壁记”,叙述官署的创置、官秩的确定以及官员的迁授始末等,刻在壁间。后来地方官署也起而效法。写壁记的目的在于使后任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前任的情况,所以一般都写得比较*实详细。韩愈的这篇壁记却与一般的壁记不同。

  蓝田县,唐代属中道京兆府,今属陕西西安市。崔斯立于815年(元和十年)任蓝田县丞,当时韩愈任考功郎中兼知制诰,该文即作于此年。全文短小精悍,生动泼辣,意味深长。自“文书行”至“漫不知何事”一段,尤将县丞的无用描摹得淋漓尽致。

游峄山记的赏析3

  原文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差别)。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相能想入也。迨若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译文

  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而丝丝入扣地发出相应的声音。然而芭蕉哪里会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没有雨水,则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可是若芭蕉并不空虚,即使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正是芭蕉与雨水互相配合啊。芭蕉是静止的,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作用而产生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又相互作用,于是就发出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嘶鸣,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又是听到这些声音的人们各自的妙想头东了。

  常州的胡日之,在庭院中种上芭蕉,专以等候下雨,(并且)自己取号为“听蕉”,从此后(他大概会)从(大自然的)动静之机中有所感悟吧?

  赏析

  《听蕉记》是沈周写的一篇古文。在所有描写“雨打芭蕉”这一意象的诗文中,沈周的《听蕉记》可谓别具一格。它将雨打蕉叶的声音,描绘得细腻入微,淋漓尽致,生动悠扬。它用一连串象声叠词“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来表现雨点或疾或慢、或大或小、或密或疏地打在蕉叶上,又用僧人在佛堂诵经、渔舟敲响梆榔、珠子倾倒玉盘和骏马扬蹄奔驰四个贴切的比喻,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

  如果这篇文章只停留在“听”的方面,那还不足为奇,它还进一步深化,集中到“思”字上,对雨打芭蕉进行哲学思考:没有雨,芭蕉只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芭蕉叶,雨也发不出声。只有蕉与雨相配合,才能产生动听的声音。不仅蕉与雨,还有动与静、声与耳等也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

  一篇《听蕉记》,既有诗意,且有哲思。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

  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

  (1)十八日:1876年(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

  (2)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

  (3)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

  (4)尻(kāo):尾部。

  (5)迤:往。

  (6)騞(huō):以刀劈物声;擘(bò):剖分。“騞擘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

  (7)状:描述。

  (8)畴:农田。衍:延展。

  (9)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

  (10)荡潏(yù玉):水流波涌。

  (11)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

  (12)厥高鑱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chán蝉):刺。

  (13)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

  (14)眦(zì):眼眶。睇(dì):看。决眦穷睇: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

  (15)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

  (16)惘:迷惘失去方向。

  (17)阿:边。

  (18)泰半:大半。

  (19)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

  (20)昃(zè):日西斜。

  (21)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22)木樨花:桂花。“樨”也作“犀”。

  (23)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

  (24)翼日:明日。

  (25)吴门:苏州别称。

  (26)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2

  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翻译

  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去,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阴去,船停泊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骗我说:“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

  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张少弋、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但是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天气不能阻止我前往。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进入破山寺,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诗中的意思。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传说是神奇动物龙的爪子和丫角磨过的痕迹,它们时隐时现。相传龙跟神争斗。龙不能获胜,就冲破那座山离去了。传说的内容接*荒唐,让人迷惑,但这里有些痕迹,似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翻越峦岭,登上石径,就可到达山顶。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一登上望海墩,向东凝望。这时云的颜色非常昏暗,天地迷蒙一片,连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沿途不断出现奇丽的景色:两旁齦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险峻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两边的山崖对着张开,像门这样分开【关,门闩,指门,见《信陵君窃符救赵》】,像刀刃这样直立,这就是剑门,用剑州的大剑、小剑来拟称它,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相像啊。我两脚斜着站立了很久,但还是不忍离开。后来,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僧人指引说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 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岩,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大风逆吹,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门,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隐藏着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听得懂他的话,想问路前往游玩,但这时山上阴云浓密,风不断刮来,非常寒冷,天上不时有雨飘洒,打湿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难以停留片刻。而稍停,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从此,春雨接连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唉!虞山靠*吴城只有百里,我两次从山下经过,都无法实现登山的愿望。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过,心里很不快乐。但是世间的种种境界中,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而一领会到就走到尽头了,开始的时候很高兴,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想找回值得玩味的,却一点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得来很艰难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却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恋。唉!这哪里只是游山寻胜才有的呢!

  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3

  游虞山记

  张裕钊〔清代〕

  十八日,与黎莼斋游狼山,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

  虞山尻尾东入熟城,出城迤西,绵二十里,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其最胜为拂水岩,巨石高数十尺,层积骈叠,若累芝菌,若重巨盘为台,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有二石中分,曰剑门,騞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踞岩俯视,*畴广衍数万顷。澄湖奔溪,纵横荡潏其间,绣画天施。南望毗陵、震泽,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鑱云,雨气日光参错出诸峰上。水阴上薄,荡摩阖开,变灭无瞬息定。其外苍烟渺霭围缭,光色纯天,决眦穷睇,神与极驰。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钱牧斋之所尝居也。嗟夫!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岩阿为维摩寺,经乱,泰半毁矣。

  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云海豁工,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今指谓易州:“一昔游其上也。”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寺僧俱酒果笋而饷余两人已,日昃矣。循山北过安福寺,唐人常建诗所谓破山寺者也。幽邃称建诗语。寺多木樨花,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返自常熟北门,至言子、仲雍墓,其上为辛峰亭。日已夕,山径危仄不可上,期以翼日往。风雨,复不果。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吴门。行数十里,虞山犹蜿蜒在蓬户,望之了然,令人欲反棹复至焉。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

  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十八日:光绪二年(年)八月十八日。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尻(kāo):尾部。迤:往。騞(huō)擘(bò)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騞,以刀劈物声。擘,剖分。状:描述。畴(chóu):农田。衍:延展。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荡潏(yù):水流波涌。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厥高鑱(chán)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鑱,刺。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决眦(zì)穷睇(dì):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眦,眼眶。睇,看。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年)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惘:迷惘失去方向。阿:边。泰半:大半。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昃(zè):日西斜。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木樨(xī)花:桂花。“樨”也作“犀”。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翼日:明日。吴门:苏州别称。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赏析

  这篇散文以行程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全面物叙的写作手法,将登山越岭所见的风光景物逐一展现于笔下,作者或远望,或*观,或仰视,或俯察,视角不停变换,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全文用笔简炼,随意挥洒;移步换景,读写真切如画。

  这篇散文行文时无论读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萃形、光、色于一体,让人目不暇接。此外,作者还以简洁的文笔点出人文景观,如拂水山庄旧址、破山寺及言子、仲雍墓等,以反衬虞山之胜。通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与喧嚣尘世相割裂的静态的自然,笼罩着一种淡雅的诗美意境,特别是文末写行数十里回望虞山,“犹蜿蜒在篷户,望之了然,令人欲返棹复至焉”,以回应之笔表现自己余兴未益的心理感受,文已益而意无穷,委实耐人寻味。同时,也与文首“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相照应,揭示此次虞山之游,是以“远望神往”起始,以“回望欲返”作结,首尾呼应而又浑然天成。

  文中,“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数句,感叹钱谦益既为常熟人,家乡有如此名胜佳地,却如此糊涂,不能隐居终生。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人品和藏身山水、超然脱俗的理想。类似的感慨在《游狼山记》中亦有流露:“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相比之下,《游虞山记》中作者的表达较为婉转,而《游狼山记》则更为坦露。

  有趣的是,清人沈德潜亦有《游虞山记》传世。与张裕钊不同,他只是稍识虞山面目,未能益探幽深险峻之佳境,却因此悟出一种处世之道:天下胜景,若留有余地,则意味无穷;益情探历,欲求览无余,反而兴味索然,世间事物往往如是。可见,同样一座山,审美主体不同,所见景物不同,得到的人生感悟亦自不同。惟其如此,它才具有恒久不变的魅力。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读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益,具有言益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游峄山作文优选【10】篇

  游峄山作文 1

  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的东南部。这是一座风景优美、怪石林立的石山,经常引得游客来此观光。我也曾经到这里游玩过。

  来到山脚下的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矗立在大门旁边黑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奇山”六个大字,非常引人注目。

  开始登山后,你一定要慢行,不然,就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峄山上的花草树木令人惊叹,峄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你看那些花草树木,从石缝中冒出来,迎着风精神抖擞地挺立在悬崖峭壁上。看着这些可爱、顽强的生命,我心想:人类不是更需要这种精神吗?你再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经过大自然的.雕琢,一块块形态各异,让人不由得赞叹这些巧夺天工的美景。我最喜欢的一处是,在半山腰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五巧石”三个红色大字。“五巧石”的样子像一只精神抖擞的巨大乌龟。站在“五巧石”旁向山下看,视野非常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在峄山的最高峰,矗立着一块青色的巨石,上面写着一个又红又大的“鳌”字。站在这里四面望去,迷人的风景令人陶醉。

  峄山既没有“三山”的气势磅礴,也没有“五岳”的雄伟壮观。可是,峄山的怪石,峄山的险峰,相比之下独具韵味,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游峄山作文 2

  我家乡的峄山。它很高,又很雄伟壮观。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它。

  春天,树木长出了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二朵,五彩缤纷,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草从地里钻出头来,好像是在跟春姑娘打招呼呢!小溪解冻了,叮咚叮咚地流着。报春使者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河边的柳树姐姐梳着自已绿油油的长辫子。

  夏天,蝉在树上不停的叫着“知了,知了”,像一个著名的歌唱家。池塘里的白荷,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昂着头,像一个骄傲的小公主。有的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小姑娘。顽皮的小蚂蚁学着小蜜蜂采蜜的样子,一不小心,滑进了荷花又大又嫩的.花瓣里。荷花的花瓣,有的才展开二三片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树木长得密密层层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孩子们在树下打闹、嬉戏。老爷爷老奶奶在树下乘凉、打牌。

  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小乌龟在水里游泳。有的像小兔子,在丛林里奔跑着。至于峄山的高,我虽然不知道它有多高,但是我知道它很雄伟、壮观。

  这就是美丽的峄山,这就是我家乡的峄山!

  游峄山作文 3

  我的家乡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那里有风景如画的护驾山,绿如碧玉的唐王湖,可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美丽的峄山。

  峄山因奇峰怪石多而出名。有著名的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等……所谓怪石,当然有它的奇怪之处了,比如五巧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五种不同的形态:自西向东看像金鱼翩游;从北向南看像骆驼伏卧;登至西寨门俯视像玉兔浓睡;从南下向北上眺望如乌龟翘首

  再往南下山,回首顾盼似甲鱼爬行。还有大象石,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头大象。

  峄山不仅怪石多,还有三十六洞天。

  峄山三十六洞天,有古僧洞、齐天洞、太子洞等……称得上是三十六洞天,当然有它的特别之处了。例如妖精洞: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一块巨大的石壁下面有个小巧的洞口,洞里面很大,而且与其它的'洞通连着。相传古时洞内常常闹妖精,所以叫妖精洞。洞口石壁上的一片刻石,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它的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世人重视。这篇经文是北朝时期刻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洞口的大石头叫乌龙石,“妖精洞”这三个字是明代邹县县令自谨写的。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以它独特的风景引来帝王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乾隆等。而文人骚客诸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郑板桥等,更不辞辛劳来峄山访幽探奇,留下众多佳诗墨宝。

  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鬼斧神工、风光锦绣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我爱我的家乡邹城,更爱家乡那一处美丽的景点——峄山!

  游峄山作文 4

  一个非常新鲜幽丽的早晨,天气晴朗、春光明媚,我们全家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了峄山。我们来到这里看到了这里的路全是沙土路,路两旁是光秃秃的石头,所有的石头都是一半埋在地下,一半在地面上裸露着,但很光滑。路很弯曲也很陡,好像斧劈刀削一般!

  峄山位于邹城的东南,我们到了峄山脚下,首先看到的是山非常矮小,我对妈妈说:“妈妈,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爬到山顶。”峄山主要是有奇形怪状石头组成的`山,以石头的奇、秀、灵、险而著称。人们都慕名而来,欣赏这美丽的峄山独特的风光。

  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爬山了,大家兴致极浓,一路上有说有笑,一边爬山,一边欣赏山路两边的景色。峄山具有天造地设的自然美,石头太美了,我们看的眼花缭乱,这些石头如鱼、如兔、如冠、如船、如丸。山上奇峰怪石,陡峭俊拔,岩洞幽深,循盘道登山,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探海石等,千姿百态 、惟妙惟肖,令人叹止。累累巨石之下,还有许多天然的洞穴,大如广庭,小如斗室,而且洞穴多有泉水。中午天很热,也有点累,大家停下来休息片刻,又继续爬山,我们互相鼓励着,谁也不愿落后,谁也不愿错过眼前的美好风景。大家鼓足勇气,终于爬到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我们高兴地大叫起来,放眼望去,所有的事物都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休息了一会,三点钟我们开始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沿着弯曲陡峭的山路,时刻注意脚下,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我们前后站成一排,互相照顾,互相鼓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下了山。

  爬山很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心,我们虽然很累,但我们都很高兴。

  游峄山作文 5

  星期天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来到了邹城市峄山脚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奇形怪异的石头,高高耸立着的茂密的松树、柏树也穿插其间。峄山的海拔约584米,可谓是一座小山。我和妈妈开始爬山了,石阶不是很陡,但是很窄很滑,大概是人走的太多的缘故吧。一路上,山峦起伏、层叠不穷,有的像盘龙,有的像老虎,还有的像几只狮子。“妈妈快看!”我大声一叫,“将军石”好像一位威武的将军,笔直的立在那儿,像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好威风。还有一块乌龟石悬在半天,望着涓涓流水、帘帘飞瀑,好不悠闲自在。

  到了半山腰,我又看见来回穿梭的索道,好像很多小燕在飞。再往上走,石头更奇了,一块大石跟另一块大石压在一起,被高挺的树遮掩着,那情形好像一阵大风吹来,那石头就会掉下来似的`,真是奇险无比。

  “妈妈,我们歇会吧!我实在太累了。”我气喘吁吁地说。妈妈说:“看着这雄伟壮丽的美景,怎么会感觉累呢?再说,登山如学*,要有坚强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能成功!”听着妈妈的话,我信心十足地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山顶的空气真新鲜,真是心旷神怡,往下看去,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们哼着小调,悠闲地下了山,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游峄山作文 6

  “登峄山而小鲁,读孟子而知天下”,今天我就来到了孟子的故里——峄山。

  初到峄山脚下,满山的巨石高者数丈,小者如屋,层层叠叠,随处可见,时而像瀑布,时而像一群群绵羊……我对鬼斧神工般的峄山之石惊叹不已。

  听当地人说,峄山最美的地方在山顶。于是,我们就乘坐缆车上山。刚下缆车,我就看见大名鼎鼎的八卦衣石,它果然名不虚传,这块形状奇特的八卦衣石上面花纹细密,呈土黄色,活像一领僧侣的袈裟。继续往前走我们又来到了豆腐石旁。这块石头上有细细的裂纹,很像刚刚划开的一块鲜嫩的豆腐。据说这块巨石是由豆腐变成,还和乾隆帝有关呢。

  不知不觉我们己经接*山顶,那又高又大,又陡又滑的山石挨挨挤挤的',我们只能走在他们的夹缝当中,没有铁链,没有拉手,没有砌好的石阶,双手只能撑住两边的岩石,慢慢地往上挪,而脚下的石块,已经磨得像镜子一般了。我的脚底也像涂了油一样不听使唤。我哭丧着脸跪着向前爬……好不容易爬了过来,几块巨石又挡在了前面,“到底从哪里过去?”“谁知道呀?”“要不我们回去吧!”大人们也懵了。突然,从人群里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从那里过去。”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在两块巨石之间,只有一个地方露出一丝光线。据说,当年秦始皇游峄山也是从这爬进去的。我们趴在石板上,屏住呼吸,匍匐前进。生怕一抬头,碰到了石壁。

  经过惊险的攀登,我们终于钻出了这险要的山洞,到达了山顶。我紧紧抓住悬崖上的铁链,往下看,哇!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一条条潺潺的小溪,一块块绿油油的田地,一座座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美丽景象尽收眼底。

  游峄山作文 7

  暑真里,我们一野去邹城的峄山玩耍。

  经功大约一个小时的路途,我们合并峄山脚下。我仰视峄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顶深化云层,模模糊糊,了如指掌。我禁没有住利怕了:“这么下而陡的山,能爬得上去吗?

  登着一个个石阶,我没有由自主再次仰视,打量着这座孔子赞誉曰“登东山而小鲁”的山峰,猜测着它的下度。峄山的岩石一块块又大又圆,叠放正在一块,似乎随时都有可以滚落上去,让人看了提心吊胆。而这没有让我停住脚步,反而激起了我想上去坐坐,摸摸,接*它的希望。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努力向山顶爬去。

  正在山路两旁,又许多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油桐、映山白、野菊花战一些没有知名的清爽浓艳的小花,那花香或许浓或许淡,让人格外舒服。小草们也没有逊色,叶子青翠欲滴,十分扎眼!一棵棵大树下大庄重,密没有透风的枝叶为我们撑开一把把太阳伞。途中,我们累了,坐正在树荫下,喝点水,长久的歇息一会儿,然先,继续向上爬。

  爬到半山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口做舌燥、大汗淋漓。这时,我闻声溪流“哗哗啦啦”流水的声响,我闻声粗神一振,慢忙循声而去。我看睹了一条从山上曲折而下的溪流,干洁的小溪便像一面镜子,映着湛蓝色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十分美丽,我的手正在半空停住了,生怕破好了这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终究登上山顶了,我俯视山下,一片片境地均匀散布,一座座楼房林立,构成了一幅昌盛昌盛的景象;抬头看,一朵朵乌黑的云朵离我们更*了,似乎伸手便可摘到,白云便像一团团甜美的棉花糖,我真想扑上去咬一口!

  坐正在一块大岩石上,这块岩石便像面包圈,表面圆圆的,两头有一个足以让人钻功去的洞,我正在其中钻来钻去,好冷静!再看看两头的岩石,有的奇形怪状,有的大而胖,像一集团严峻的面孔,有的下而大,像一头宏大的大象,有的长而扁,像一条大鳄鱼…外形各异,姿态万千!

  吹着四面的凉风,我心慌意乱。呵呵,我也能战孔子一样站正在这座“东山”上了!

  下山途中,看到许多小商贩正在售售土特产战一些小纪念品。我挑来挑去,选了一把木头雕琢的大刀。刀柄战刀刃上有许多会响的小铃铛,做农粗细。刀柄上借刻着“峄山纪念”几个字,字体农整小气,以作纪念。

  我无机遇必定借要去美丽的峄山玩耍,重新领略它的风采!

  先忘:

  峄山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三个字:太好了!我都被那儿的景色陶醉了,恋恋不舍,那里的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我修议你没有妨到那里去看看,我相信你也会被陶醉的!

  游峄山作文 8

  我的家乡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那里有风景如画的护驾山,绿如碧玉的唐王湖,可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美丽的峄山。

  峄山因奇峰怪石多而出名。有著名的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等……所谓怪石,当然有它的奇怪之处了,比如五巧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五种不同的形态:自西向东看像金鱼翩游;从北向南看像骆驼伏卧;登至西寨门俯视像玉兔浓睡;从南下向北上眺望如乌龟翘首

  再往南下山,回首顾盼似甲鱼爬行。还有大象石,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头大象。

  峄山不仅怪石多,还有三十六洞天。

  峄山三十六洞天,有古僧洞、齐天洞、太子洞等……称得上是三十六洞天,当然有它的特别之处了。例如妖精洞: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一块巨大的石壁下面有个小巧的洞口,洞里面很大,而且与其它的洞通连着。相传古时洞内常常闹妖精,所以叫妖精洞。洞口石壁上的'一片刻石,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它的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世人重视。这篇经文是北朝时期刻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洞口的大石头叫乌龙石,“妖精洞”这三个字是明代邹县县令自谨写的。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以它独特的风景引来帝王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乾隆等。而文人骚客诸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郑板桥等,更不辞辛劳来峄山访幽探奇,留下众多佳诗墨宝。

  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鬼斧神工、风光锦绣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我爱我的家乡邹城,更爱家乡那一处美丽的景点——峄山!

  游峄山作文 9

  今天,我们一家去爬峄山。妈妈对我说:“峄山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头,还被称为‘天下奇石第一山’。”

  我们爬到半山腰,我看见一块“骆驼石”,它很像骆驼,不过,它只有一个驼峰。我还看见一块石头,它长得像企鹅,胖胖的身子,只有一只圆圆的眼睛……爸爸看见了一块石头,说:“孩子,你来看,这块石头叫顽童嬉戏山林间。”“顽童嬉戏山林间”是一个小朋友趴在一块石头上玩。我们还过了一线天,为什么叫一线天呢?因为,它只能走一个人,走在里面,只能看到一线天空。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峄山真好玩啊!

  游峄山作文 10

  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的东南部。这是一座风景优美、怪石林立的石山,经常引得游客来此观光。我也曾经到这里游玩过。

  来到山脚下的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矗立在大门旁边黑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天下第一奇山”六个大字,非常引人注目。

  开始登山后,你一定要慢行,不然,就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峄山上的花草树木令人惊叹,峄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你看那些花草树木,从石缝中冒出来,迎着风精神抖擞地挺立在悬崖峭壁上。看着这些可爱、顽强的生命,我心想:人类不是更需要这种精神吗?你再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经过大自然的雕琢,一块块形态各异,让人不由得赞叹这些巧夺天工的美景。我最喜欢的一处是,在半山腰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五巧石”三个红色大字。“五巧石”的样子像一只精神抖擞的巨大乌龟。站在“五巧石”旁向山下看,视野非常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在峄山的`最高峰,矗立着一块青色的巨石,上面写着一个又红又大的“鳌”字。站在这里四面望去,迷人的风景令人陶醉。

  峄山既没有“三山”的气势磅礴,也没有“五岳”的雄伟壮观。可是,峄山的怪石,峄山的险峰,相比之下独具韵味,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实用5篇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1

  原文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

  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

  (1)十八日:1876年(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

  (2)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

  (3)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

  (4)尻(kāo):尾部。

  (5)迤:往。

  (6)騞(huō):以刀劈物声;擘(bò):剖分。“騞擘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

  (7)状:描述。

  (8)畴:农田。衍:延展。

  (9)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

  (10)荡潏(yù玉):水流波涌。

  (11)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

  (12)厥高鑱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chán蝉):刺。

  (13)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

  (14)眦(zì):眼眶。睇(dì):看。决眦穷睇: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

  (15)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

  (16)惘:迷惘失去方向。

  (17)阿:边。

  (18)泰半:大半。

  (19)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

  (20)昃(zè):日西斜。

  (21)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22)木樨花:桂花。“樨”也作“犀”。

  (23)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

  (24)翼日:明日。

  (25)吴门:苏州别称。

  (26)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2

  游虞山记

  朝代:清代

  作者:沈德潜

  原文: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 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

  (1)十八日:1876年(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2)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3)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4)尻(kāo):尾部。(5)迤:往。(6)騞(huō):以刀劈物声;擘(bò):剖分。“騞擘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7)状:描述。(8)畴:农田。衍:延展。(9)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10)荡潏(yù玉):水流波涌。(11)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12)厥高鑱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chán蝉):刺。(13)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14)眦(zì):眼眶。睇(dì):看。决眦穷睇: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15)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16)惘:迷惘失去方向。(17)阿:边。(18)泰半:大半。(19)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20)昃(zè):日西斜。(21)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22)木樨花:桂花。“樨”也作“犀”。(23)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24)翼日:明日。(25)吴门:苏州别称。(26)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3

  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j�W,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翻译

  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去,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阴去,船停泊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骗我说:“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

  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张少弋、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但是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天气不能阻止我前往。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进入破山寺,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诗中的意思。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传说是神奇动物龙的爪子和丫角磨过的痕迹,它们时隐时现。相传龙跟神争斗。龙不能获胜,就冲破那座山离去了。传说的内容接*荒唐,让人迷惑,但这里有些痕迹,似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翻越峦岭,登上石径,就可到达山顶。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一登上望海墩,向东凝望。这时云的颜色非常昏暗,天地迷蒙一片,连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沿途不断出现奇丽的景色:两旁�l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险峻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两边的山崖对着张开,像门这样分开【关,门闩,指门,见《信陵君窃符救赵》】,像刀刃这样直立,这就是剑门,用剑州的大剑、小剑来拟称它,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相像啊。我两脚斜着站立了很久,但还是不忍离开。后来,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僧人指引说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 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岩,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大风逆吹,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门,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隐藏着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听得懂他的话,想问路前往游玩,但这时山上阴云浓密,风不断刮来,非常寒冷,天上不时有雨飘洒,打湿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难以停留片刻。而稍停,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从此,春雨接连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唉!虞山靠*吴城只有百里,我两次从山下经过,都无法实现登山的愿望。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过,心里很不快乐。但是世间的种种境界中,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而一领会到就走到尽头了,开始的时候很高兴,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想找回值得玩味的,却一点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得来很艰难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却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恋。唉!这哪里只是游山寻胜才有的呢!

  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4

  游虞山记原文

  作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j�W,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游虞山记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

  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

  (1)十八日:1876年(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

  (2)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

  (3)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

  (4)尻(kāo):尾部。

  (5)迤:往。

  (6)�d(huō):以刀劈物声;擘(bò):剖分。“�d擘屹立”,意为如同被刀�d然劈开似的直立。

  (7)状:描述。

  (8)畴:农田。衍:延展。

  (9)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

  (10)荡��(yù玉):水流波涌。

  (11)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

  (12)厥高�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chán蝉):刺。

  (13)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

  (14)眦(zì):眼眶。睇(dì):看。决眦穷睇: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

  (15)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

  (16)惘:迷惘失去方向。

  (17)阿:边。

  (18)泰半:大半。

  (19)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

  (20)昃(zè):日西斜。

  (21)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22)木樨花:桂花。“樨”也作“犀”。

  (23)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

  (24)翼日:明日。

  (25)吴门:苏州别称。

  (26)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游虞山记赏析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描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尽,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虞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5

  游虞山记

  张裕钊〔清代〕

  十八日,与黎莼斋游狼山,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

  虞山尻尾东入熟城,出城迤西,绵二十里,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其最胜为拂水岩,巨石高数十尺,层积骈叠,若累芝菌,若重巨盘为台,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有二石中分,曰剑门,騞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踞岩俯视,*畴广衍数万顷。澄湖奔溪,纵横荡潏其间,绣画天施。南望毗陵、震泽,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鑱云,雨气日光参错出诸峰上。水阴上薄,荡摩阖开,变灭无瞬息定。其外苍烟渺霭围缭,光色纯天,决眦穷睇,神与极驰。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钱牧斋之所尝居也。嗟夫!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岩阿为维摩寺,经乱,泰半毁矣。

  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云海豁工,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今指谓易州:“一昔游其上也。”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寺僧俱酒果笋而饷余两人已,日昃矣。循山北过安福寺,唐人常建诗所谓破山寺者也。幽邃称建诗语。寺多木樨花,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返自常熟北门,至言子、仲雍墓,其上为辛峰亭。日已夕,山径危仄不可上,期以翼日往。风雨,复不果。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吴门。行数十里,虞山犹蜿蜒在蓬户,望之了然,令人欲反棹复至焉。

  译文

  清光绪二年秋八月十八日,我和黎莼斋游狼山,坐在萃景楼上,远望虞山,觉得景色很美。二十一日就雇了船过江。第二天早上,到了常熟。这时易州赵惠甫恰巧免官回来,住在常熟,便与我一同去游玩。

  虞山后面向东延伸进常熟城。出城斜向西,绵延有二十里地,四面都是广阔的田野,山横亘在中间。其中最好的景点是拂水岩,大石高有几十尺,一层层堆积重叠着,像层积的灵芝,又像重重叠叠的大石盘修筑的*台,有暗青色、红色,斑斓驳杂,光彩夺目。有两块石头从中间分开,叫剑门,陡峭如裂开一般屹立着,奇形怪状几乎无法形容。蹲在岩石上,向下望去,田地*整广阔约有上万顷,澄碧的湖水,奔流的小溪,纵横交错,流淌着,翻涌着,华美得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向南望见毗陵、震泽,山青翠相连,高耸入云。雨气和日光参差错落在各山峰上面,水汽逼*,忽开忽合,瞬息万变。它的外面,烟云弥漫,光色满天,极目远眺,心游天外。岩脚下是拂水山庄的旧址,钱牧斋曾经住过的地方。唉!凭着这么好的山丘胜地,钱先生却糊涂地不能隐居在此终了一生,我和赵惠甫却快乐地不想离开啊!山崖的边侧是维摩寺,经过战乱后大半被毁坏了。

  出了寺向西走,稍微转个弯,过了一道岭,然后向北,只见云海豁然开朗,渺渺茫茫,仿佛天外一般,而狼山忽然出现在前面。我指着狼山对赵惠甫说,前些天我在那上面游玩过。又从西边下去,是三峰寺,所在房屋,间间都可休息。走*寺一看,里面很多古树,有一株罗汉松,树皮已经剥落,树干光秃,像是上百年的树。寺里和尚准备了酒菜、水果,请我们两人吃。太阳将要西斜,我们沿着山向北走,经过安福寺,那就是唐代诗人常建诗中所说的“破山寺”,清幽深邃,和他诗中描绘的相符。寺里多桂花树,从寺里过去,一路上充满着芬芳。

  从常熟北门返回,我们便到了言子和仲雍的`坟墓。上面是辛峰亭。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山路陡险无法上去,相约第二天去游玩。因为刮风下雨,又没有成行。于是二十四日乘船往吴门去,走了几十里水路,虞山好像还在船篷上面蜿蜒曲折,望去清清楚楚,使人想要掉转船头再去游玩。

  注释十八日:光绪二年(年)八月十八日。狼山:在江苏南通市南。虞山:一名乌目山,在江苏常熟县城西北。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尻(kāo):尾部。迤:往。騞(huō)擘(bò)屹立:意为如同被刀騞然劈开似的直立。騞,以刀劈物声。擘,剖分。状:描述。畴(chóu):农田。衍:延展。澄湖:当指阳澄湖,阳澄在常熟城南。荡潏(yù):水流波涌。毗陵:古郡名,指镇江、常州、无锡地区。震泽:即太湖。厥高鑱(chán)云:山高之高,刺入云端。厥,其。鑱,刺。水阴:水的南面。上薄:指自虞山南望湖水,水面向南伸展,上*天际。决眦(zì)穷睇(dì):意为穷尽目力,张目远望。眦,眼眶。睇,看。钱牧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明代万历年间(~年)进士。后来在南明王朝中任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迎敌,官至礼部侍郎。因丧失民族气节,为士人所不齿。惘:迷惘失去方向。阿:边。泰半:大半。剥脱拳秃:树皮脱落,树干光秃而曲结回绕。昃(zè):日西斜。常建:盛唐诗人,写诗多以山水寺观为题材。著有《常建集》,其五律《破山寺后禅院》为传世名篇。木樨(xī)花:桂花。“樨”也作“犀”。言子: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仲雍:吴太伯弟,后立为王,其后人建立吴国。言偃与仲雍墓均在虞山。《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地纪曰:仲雍冢在吴乡常熟县西南虞山上,与言偃冢并列。”翼日:明日。吴门:苏州别称。蓬户:船蓬上的窗户。

  赏析

  这篇散文以行程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全面物叙的写作手法,将登山越岭所见的风光景物逐一展现于笔下,作者或远望,或*观,或仰视,或俯察,视角不停变换,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全文用笔简炼,随意挥洒;移步换景,读写真切如画。

  这篇散文行文时无论读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萃形、光、色于一体,让人目不暇接。此外,作者还以简洁的文笔点出人文景观,如拂水山庄旧址、破山寺及言子、仲雍墓等,以反衬虞山之胜。通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与喧嚣尘世相割裂的静态的自然,笼罩着一种淡雅的诗美意境,特别是文末写行数十里回望虞山,“犹蜿蜒在篷户,望之了然,令人欲返棹复至焉”,以回应之笔表现自己余兴未益的心理感受,文已益而意无穷,委实耐人寻味。同时,也与文首“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相照应,揭示此次虞山之游,是以“远望神往”起始,以“回望欲返”作结,首尾呼应而又浑然天成。

  文中,“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数句,感叹钱谦益既为常熟人,家乡有如此名胜佳地,却如此糊涂,不能隐居终生。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人品和藏身山水、超然脱俗的理想。类似的感慨在《游狼山记》中亦有流露:“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相比之下,《游虞山记》中作者的表达较为婉转,而《游狼山记》则更为坦露。

  有趣的是,清人沈德潜亦有《游虞山记》传世。与张裕钊不同,他只是稍识虞山面目,未能益探幽深险峻之佳境,却因此悟出一种处世之道:天下胜景,若留有余地,则意味无穷;益情探历,欲求览无余,反而兴味索然,世间事物往往如是。可见,同样一座山,审美主体不同,所见景物不同,得到的人生感悟亦自不同。惟其如此,它才具有恒久不变的魅力。

  这篇文章写虞山之景,无论读摹*石远山,还是写苍烟渺霭,都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作者状物写景的功力。这篇文章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刻画逼真,文末写回望虞山:“令人欲反棹复至。”表现余味未益,具有言益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3篇

  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会要求学生背诵译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文言文,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以及广泛地吸取专家、名师的课改经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诵读·积累·扎实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有预设的课堂就是有收效的课堂,反复诵读解决了背诵这一大难题,抄写又能避免错字漏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学*过程中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

  少数重点词汇的强化学*,增添了文言词汇的积累,致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文言词汇,做到一课一得。

  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

  当然,这样的设计对有良好学**惯的学生而言,收获不小,但对于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惯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去加强、去引导。

  担任高中教学后的第一堂公开课,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多亏有石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指导点拨,自己在不断备课和修改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上完课之后,凌老师给予的鼓励和建议,亦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改进方向。

  科组讨论时,凌老师让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竟然有点慌,不知道怎么叙述。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自以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可能是修改多次的原因,教学目标这一块,竟然没有跟着设计一起及时修改。在我磕磕巴巴说完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凌老师建议,表述应挖掘得更深刻一些、清晰一些。比如“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思想”、“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等,课堂上也完全可以大胆放开让学生去思考、去谈。教学目标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我想,在以后的备课中,自己还是应该先备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反复逐条推敲,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整个备课思路更清晰。

  凌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提到,这堂文言文课,似乎缺少了一点文言味道,对文本的阅读品味,没有能完好地体现出来。这也正是我自己有所察觉的一个遗憾。在备课之始,我就是想要上一堂带着学生“咬文嚼字”的品味文字语言的有文言味道的课的。也有设计到此番内容,比如带学生反复品读文段中的三处双重否定句“非……不……”,让学生对比思考:作者为何不用“故需有志、有力、有物、有主见,方能至”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肯定句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两种表达的用词、语气、句式、情感力度等方面进行品味分析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背后未言的思想。然而,这个品读部分和安排的其他教学环节如何很好的融合在一块,我却没能尽早有个确切的思路。

  之前,石老师教我安排两场课堂讨论,一个就文章内容来讨论,一个联系生活实例来讨论。我当时就表示非常疑惑,我很担心这样上起来会变成班会课的感觉,离语文味渐行渐远。我弱弱地问石老师,这样会不会脱离文本不像语文课了。石老师说,前者是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后者是在课文基础上做思维拓展,均是语文课的范畴啊。我仿佛听明白了,但是却未能继续深备:如何带学生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或者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该如何紧紧围绕文章内容做深入分析。而最后在公开课上,这第一场围绕文章内容的讨论,我的问题应该就是出在:未能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具体文本,点拨学生紧扣具体词句去朗读深挖咀嚼。最终呈现于课堂,便只有口头强调要从文中字句里找依据,当学生思维各个散开来,我便不知如何引导他们收回来对字词句意做更深入细致的品析了。

  石老师帮我设计的,原本是很好的教学环节,可惜,我未能领会和把握这一环节的精髓,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尚欠火候,以致学生讨论浮于表面流于肤浅止于形式,似乎离文本远了又远,离石老师对我的期待远了又远,也离自己的教学初衷远了又远。

  又回想公开课前的那个上午,石老师听完我在另一个班上的这堂课之后,眉头皱了很久。他说,你这个思路,可能还得改改。然后他就从头到尾帮我重新细细梳理了一番。看我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又详细地、慢慢地复述了两遍。我飞速地做着笔记,像小学生聆听老先生的教诲一般,诚惶诚恐,不敢有一点失神。在设计课堂思路的逻辑性方面,我的能力还需大大提升才行。

  我又想起了我和另一位年轻同事在闲谈时曾提到的一点有趣的发现:我们俩的课本上是红笔黑笔写得满满的,但是自己上起课来仍是不知从何处讲起的感觉,脑袋一片茫然;石老师的书,都是白白净净不书痕迹,但是他每堂课上起来都是思路特别清晰流畅、重难点特别突出的,而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还常常联系时政体育娱乐,发人深省。我们写得密密麻麻,是因为自己不懂,要查阅资料从头学*,怕自己在讲解时忘了漏了哪个要点,便非得这样详细笔记。石老师教给学生的是烂熟于心的知识与深思熟虑的思想,而我们其实只是做了搬运工,把百度到的东西搬给了我们的学生,其实自己个人依旧对课文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也无从教给学生什么有深度的有独特价值的东西。

  得到石老师的最后一番修改建议之后,我迅速重整教案,发现这样整堂课确实顺畅了好多。之前我也觉得环节安排上有些不妥,操作起来有些奇怪磕巴生硬,但是我想不出该怎么调整。在另一个班上课时,还因为电脑与U盘没反应,加上学生课堂表现散漫随意,整个人上课心态大受影响,应对突**况的应变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也表现欠佳。那堂课最后是没有如愿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的。石老师后来批评我,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疏通完文段,准备探究问题时,已经用了20分钟了,后边的讨论只剩10分钟,我却给了8分钟讨论仅留2分钟发言。

  公开课时,我按石老师建议的,把疏通文意部分由PPT展现词句翻译改为投影学生导学案预*作业,重点讲析批改过程中发现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难点,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推进效率。环节与环节的接驳处理,也做了很大改动。讨论时间安排上,石老师建议,讨论4分钟够了,发言至少请4个不同小组的同学来谈,6分钟左右,这一点我也及时调整好了。整堂课,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基本上所有环节都顺畅地完成了,学生反应不如*时大胆活跃,但是也算积极主动配合,课堂时间把握刚刚好,总结完本课所学,最后齐读重温一遍文段,布置好作业,下课铃声完美地响起。

  如果说这堂公开课有何可取之处,那全都是石老师谆谆教诲的成果。只可惜自己还是太愚钝,未能将他悉心传授的精华一一完好地展现于同行面前。真的打心底里非常感激石老师的几番指导,他的思路,完全是高出我好几等的境界,是我远远达不到的水准。很庆幸,能在他带领的备课组里学*和成长。

  除了上文所述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另外,还有两个方面也是我需要加劲努力:一个是板书练*,粉笔字实在是很难看,拿不出手;一个是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在准确度和深入度两个把握上,需要加强训练。比如这篇文章中的“缘事说理”这一手法,在第3段里,分别体现在哪些具体句子,如果不是石老师带我分析,我自己就是完全没有理解到的。

  公开课很累人,老师学生都端着绷着的那种感觉,实在不好受。等待上这堂课的日子,心里始终有所挂碍,也是寝食难安焦虑不已的。但我不认为公开课就是一场表演。我觉得,公开课只是追求更完美的常态课。就像周末懒散素颜,上班时精心化个淡妆,努力展现一个更完美一点的自己一样。磨课的过程很心力交瘁很痛苦,但是也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收获的过程。每个学期能得一两次这样可以逼着自己广泛学*、深入思考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公开课机会,反复推翻自己重塑自己,且能得到涵养深厚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各种一语道破真谛的金玉良言,亦是无比幸运的。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话我信。《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读大学时,老师讲过;现在自己再读,和学生一起赏析,每次阅读、学*都有收获。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这话我更信。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游褒禅山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通过记游言志。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语言凝练,体现宋人游记善于议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主要先在学生预*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让学生做积累。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了解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

  这篇文章名为游记,实则说理,构思奇特,别具一格。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叙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具体说来本文在写作上有三奇。

  一奇。文章开头就别开生面,有别于一般的游记。虽然一、二句也按游记常格先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三句以下却愈变愈奇,至“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才知道这个开头其实是考证,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此一奇。读到这里,读者不仅要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要真正体会到这种“奇”,就必须读完全文才能豁然。

  二奇。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非常简略。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旷”而“记游者甚众”;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对比写来,其目的则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特别是段末处从乘兴而来败兴而出作结,更为思考作一层准备,这就是记叙用笔之奇,则为二奇。

  三奇。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晴。可本文作者到此结束总有缺憾之感。因此,作者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文章首先从古人观察事物而有得开始,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这次游山所得有二:一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治学也是行事的一部分,其态度和行事密不可分,二者结合,成功才有把握。这样叙议结合,缝合紧密,实为三奇。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其实运用了“归因”方法。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总之,此文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因事见理,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处,要想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还要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还从仆碑文字的读音情况,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对今天我们的治学、处世、创业,都有借鉴意义。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出来,即“花山”.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在这时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此时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此时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然后我的弟弟王安国,字*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此时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此时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此时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此时则:副词,然后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此时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然后则:此时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然后以:连词,表结果,然后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6)

——《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3篇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

  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的自觉性。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

  ⑶小组学*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7)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菁华5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B、记游洞经过C、抒发游洞的感慨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旷幽深甚众已少、又少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归纳&ldq

  uo;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三”)。完成课后练*“一”。

  8、布置作业:课后练*“四”。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总结:“《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模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二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二、三

  《游褒禅山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一是课堂巩固练*,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3)齐读(5分钟)(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要深思慎取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7分钟)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B、记游洞经过C、抒发游洞的感慨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旷幽深甚众已少、又少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归纳&ldq

  uo;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8)

——天下第一怪石山峄山作文 (菁华5篇)

  星期天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来到了邹城市峄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奇形怪异的石头,高高耸立着的茂密的松树、柏树也穿插其间。 峄山的海拔约584米,可谓是一座小山。

  我和妈妈开始爬山了,石阶不是很陡,但是很窄很滑,大概是人走的太多的缘故吧。一路上,山峦起伏、层叠不穷,有的像盘龙,有的像老虎,还有的像几只狮子。“妈妈快看!”我大声一叫,“将军石”好像一位威武的将军,笔直的立在那儿,像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好威风。还有一块乌龟石悬在半天,望着涓涓流水、帘帘飞瀑,好不悠闲自在。到了半山腰,我又看见来回穿梭的索道,好像很多小燕在飞。再往上走,石头更奇了,一块大石跟另一块大石压在一起,被高挺的树遮掩着,那情形好像一阵大风吹来,那石头就会掉下来似的,真是奇险无比。 “妈妈,咱们歇会吧!我实在太累了。”我气喘吁吁地说。妈妈说:“看着这雄伟壮丽的美景,怎么会感觉累呢?再说,登山如学*,要有坚强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能成功!”听着妈妈的话,我信心十足地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山顶的空气真新鲜,真是心旷神怡,往下看去,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们哼着小调,悠闲地下了山,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暑真里,我们一野去邹城的峄山玩耍。

  经功大约一个小时的路途,我们合并峄山脚下。我仰视峄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顶深化云层,模模糊糊,了如指掌。我禁没有住利怕了:“这么下而陡的山,能爬得上去吗?

  登着一个个石阶,我没有由自主再次仰视,打量着这座孔子赞誉曰“登东山而小鲁”的山峰,猜测着它的下度。峄山的岩石一块块又大又圆,叠放正在一块,似乎随时都有可以滚落上去,让人看了提心吊胆。而这没有让我停住脚步,反而激起了我想上去坐坐,摸摸,接*它的希望。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努力向山顶爬去。

  正在山路两旁,又许多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油桐、映山白、野菊花战一些没有知名的清爽浓艳的小花,那花香或许浓或许淡,让人格外舒服。小草们也没有逊色,叶子青翠欲滴,十分扎眼!一棵棵大树下*重,密没有透风的枝叶为我们撑开一把把太阳伞。途中,我们累了,坐正在树荫下,喝点水,长久的歇息一会儿,然先,继续向上爬。

  爬到半山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口做舌燥、大汗淋漓。这时,我闻声溪流“哗哗啦啦”流水的声响,我闻声粗神一振,慢忙循声而去。我看睹了一条从山上曲折而下的溪流,干洁的小溪便像一面镜子,映着湛蓝色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十分美丽,我的手正在半空停住了,生怕破好了这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终究登上山顶了,我俯视山下,一片片境地均匀散布,一座座楼房林立,构成了一幅昌盛昌盛的景象;抬头看,一朵朵乌黑的云朵离我们更*了,似乎伸手便可摘到,白云便像一团团甜美的棉花糖,我真想扑上去咬一口!

  坐正在一块大岩石上,这块岩石便像面包圈,表面圆圆的,两头有一个足以让人钻功去的洞,我正在其中钻来钻去,好冷静!再看看两头的岩石,有的奇形怪状,有的大而胖,像一集团严峻的面孔,有的下而大,像一头宏大的大象,有的长而扁,像一条大鳄鱼…外形各异,姿态万千!

  吹着四面的凉风,我心慌意乱。呵呵,我也能战孔子一样站正在这座“东山”上了!

  下山途中,看到许多小商贩正在售售土特产战一些小纪念品。我挑来挑去,选了一把木头雕琢的大刀。刀柄战刀刃上有许多会响的小铃铛,做农粗细。刀柄上借刻着“峄山纪念”几个字,字体农整小气,以作纪念。

  我无机遇必定借要去美丽的峄山玩耍,重新领略它的风采!

  先忘:

  峄山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三个字:太好了!我都被那儿的景色陶醉了,恋恋不舍,那里的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我修议你没有妨到那里去看看,我相信你也会被陶醉的!

  我的家乡坐落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那里有风景如画的护驾山,绿如碧玉的唐王湖,可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美丽的峄山。

  峄山因奇峰怪石多而出名。有著名的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等……所谓怪石,当然有它的奇怪之处了,比如五巧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五种不同的形态:自西向东看像金鱼翩游;从北向南看像骆驼伏卧;登至西寨门俯视像玉兔浓睡;从南下向北上眺望如乌龟翘首

  再往南下山,回首顾盼似甲鱼爬行。还有大象石,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头大象。

  峄山不仅怪石多,还有三十六洞天。

  峄山三十六洞天,有古僧洞、齐天洞、太子洞等……称得上是三十六洞天,当然有它的特别之处了。例如妖精洞: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一块巨大的石壁下面有个小巧的洞口,洞里面很大,而且与其它的洞通连着。相传古时洞内常常闹妖精,所以叫妖精洞。洞口石壁上的一片刻石,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它的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世人重视。这篇经文是北朝时期刻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洞口的大石头叫乌龙石,“妖精洞”这三个字是明代邹县县令自谨写的。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以它独特的风景引来帝王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乾隆等。而文人骚客诸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郑板桥等,更不辞辛劳来峄山访幽探奇,留下众多佳诗墨宝。

  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鬼斧神工、风光锦绣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我爱我的家乡邹城,更爱家乡那一处美丽的景点——峄山!

  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桂林山水画一般,依我看,集这些风景看点于一身的胜地就在我们眼前峄山公园。

  春晨,峄山被一层云雾裹起来,她像个调皮的孩子玩起了捉迷藏,山周绿树环抱,桃花点缀,如画又比画真实,如幻又渐渐明朗,天边越来越白,峄山凸显白墨相间,清新的绿树作裙,粉红的桃花镶边,丹青妙手哪有如此神笔?此时远观只能意会,只会惊叹!

  太阳公公带着灿烂的微笑登上山头,他温和的欣赏着峄山公园:一块块奇石似猴、似鸟、像孩童、像仙桃,千姿百态、生动可爱。山间小路野花伴草、野果、老树相依相偎是那样的幽静。山脚下的水库明亮如玉,峄山的倩影嵌在其中亦真亦幻,让你遐想联翩。桃园一片又一片,桃花一簇又一簇,一簇有一簇的姿色、一簇有一簇的娇艳。瞧那粉嘟嘟、明艳艳的样子,让你忍俊不住要把脸儿贴上去,闭上眼睛作一个深呼吸的动作。

  山的前面有桃园、后边有桃园,远处有桃园、*处有桃园,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陶渊明的桃花源,左一棵、右一树,花儿枝头闹、蜂蝶花间舞,再有名的桃花景又能如何?山的陪伴、水的浇灌,她们相映成趣,自然亲切、美仑美奂。仙境峄山、美景峄山。

  登上山顶一看,麦田一块一块,绿油油的,像用刀刻意切成的方块,一块深绿、一块浅绿、一块浓绿、一块新绿,完全与置身田间不一个的感觉哟。田间的小路啦、沟渠啦都变成了画家用来勾勒的墨线,偶尔有一两棵白杨立于地头,仿佛那不只是树,那是画家故意涂了一笔点缀的景物似的。

  远处是麦田葱绿油亮;*处是果园鲜花成片,蓝天的白云下鸟儿自由的飞翔,辛劳的人们穿梭于这些绿与红之间,山顶的你岂一个心旷神怡了得?

  夕阳西下,红红的太阳如火如霞,神秘奇幻的峄山公园又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美丽。

  这山别样静、这花异样美,这花这树这麦田正商量着携手一同走进甜美梦乡。

  仙境峄山,美景峄山。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邹城的峄山游玩。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峄山脚下。我仰望峄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顶深入云层,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有点担心:这么高而陡的山,能爬得上去吗?

  登着一个个石阶,我再次打量着这座孔子曾赞美过的山峰,猜测着它的高度。峄山的岩石是最有特色的,它不象别的山石,是浑然一体的。峄山上布满了一块一块的石头,很多又大又圆,石头的线条圆润饱满,似乎一个风风火火的少年被岁月的长河冲刷的没有了棱角,变得温和从容了。有的几块大石头叠放在一起,摇摇欲坠,好像被顽皮的孩子随意摆放的,随时都有可能滚落下来,让人看了胆战心惊。也有的只是孤零零一块石头悄然而立,似乎从亘古以来就立在那儿,默默看着这人世间的变迁。再看看旁边的岩石,真是奇形怪状:有的四四方方的,像一个人严肃的面孔;有的高而大,像一头大象;有的长而扁,像一条大鳄鱼……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山石,我忍不住流连其间,轻轻触摸每一块石头,就好像触摸到千百年来这些石头见证过的无数故事。突然听到爸爸妈妈在前面召唤我,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奋力向山顶爬去。

  在山路两旁,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油桐、映山红、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清新淡雅的小花,那花香或浓或淡,让人格外舒服。小草们也不逊色,叶子青翠欲滴,茵茵如梦。一棵棵大树高大威武,密不透风的枝叶为我们撑开一把把太阳伞,好一个清凉世界啊。途中,我们累了,坐在树荫下,喝点水,短暂的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向上爬。

  爬到半山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口干舌燥。这时,我听见溪流“哗哗啦啦”的声音,我闻声精神一振,急忙循声而去。我看见了一条从山上逶迤而下的溪流就从我身后不远的地方潺潺流淌着,洁净的小溪就像一面镜子,映着蔚蓝色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无比美丽。我俯下身来用手轻轻掬起一捧水,慢慢拍在脸上,沁人心脾的凉意流遍四肢百骸,让人顿觉神清气爽。爸爸妈妈也童心未泯,竟互相用水泼洒对方,我看着有趣,也加入其中,一时山间欢声笑语,响彻丛林。

  终于登上山顶了,风声呼呼从耳畔呼啸而过,一身热汗顿时化为乌有,通体清凉,惬意极了。我俯视山下,一片片田地均匀分布,一座座楼房林立,一幅繁荣景象;抬头看,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离我们更*了,似乎伸手就可摘到,白云就像一团团甜美的棉花糖,我真想扑上去咬一口!

  我来到一块大岩石上,这块岩石就像面包圈,外表圆圆的,中间有一个足以让人钻过去的洞,我在其中钻来钻去,好高兴!

  迎着山顶劲烈的凉风,我心旷神怡。呵呵,我也能和孔子一样站在这座“东山”上了!

  下山途中,我忍不住频频回望,心想:有机会一定还要去美丽的峄山游玩,重新领略它的风采!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9)

——游圭峰山的作文 (菁华3篇)

  圭峰山一年四季风景优美,十分迷人,但我最喜欢春天的圭峰山。

  春天,圭峰山的树长叶子了,花开了,小草也探出头来了……一切都苏醒过来了,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信?你瞧!

  树,为了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换上了嫩绿色的衣裳,准备让春姑娘眼前一亮。它们抽出新的枝条,长出翠绿的叶子,给圭峰山增添了许多生机。

  花,为了迎接春姑娘的到来,都在争奇斗艳。樱花、山茶花、杜鹃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儿,都换上了黄的、红的、粉的……各种颜色的裙子,真是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啊!最美丽的要数樱花了,只见它换上了粉红色的纱裙,在风中翩翩起舞。它和鸟儿聊天,和小朋友们玩耍,准备让春姑娘与鸟儿、小朋友们一起乐。好一个欢乐的场面!

  草,为了迎接春姑娘的到来,不再睡懒觉。你看,它们伸了个大懒腰,打了个哈欠,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来了。它们还特意穿上了绿色的衣裳。为了让春姑娘更注意自己,小草妹妹穿了一身绿色的裙子,小草哥哥穿了一件绿色的T恤……它们准备让春姑娘见到自己蓬勃的生命力,更想为圭峰山带来一片绿色。

  春姑娘把五彩的春天送给了圭峰山,圭峰山还给春姑娘一件生趣盎然的花衣。这一来一往,给人们带来多少美的享受啊!

  我的家乡在新会。这里有许多风景名胜,例如水晶般清澈的玉湖,单树的鸟儿天堂和崎的岩石大公园。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全年的风景。风景如画的山贵凤

  春小姐以轻松的步伐悄悄地来到了世界。这时,可爱的草丛伸出她的头,悄悄地贪婪地吸住了春小姐洒的花蜜,仿佛在说:“春小姐,我要快点长大!”

  但是,秦小姐并不偏partial。富士山上高大的枫树和强壮的榕树。桂凤还收到了春姑娘的花蜜。早晨下着毛毛雨。雨中的桂峰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用薄薄的雨纱布遮住了她美丽的脸,这更加吸引人。

  春小姐不知不觉地离开了。这时,活泼开朗的夏侠来到了龟峰山,整座山变得更加活泼可爱。树枝和树叶郁郁葱葱,在阳光下,那些翠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山脚下的翡翠湖到处都是莲花,一朵一朵,两三朵彼此相邻,仿佛在窃窃私语。有些人一个人,充满美丽。

  一阵风吹过,树木变成了美丽而优雅的衣服。原来,邱姐姐是爱打扮的。顽皮的树叶无法抵御秋风,从树上掉下来,像黄色的蝴蝶一样在天上飞。突然有一种气味散发出来,原来是桂花,这种气味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山脚下的玉湖如镜一般。邱师姊用这面镜子欣赏她的美丽。

  冬天,冷风刺骨。原来,董婆婆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帮助树木设计出秃顶的发型,就像一个高大的战士守护着巍峨的桂峰山。

  我的家乡是新会。她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在这块安定繁华的土地上,有着一座山青水秀的山——圭峰山。它是受国家级保护的森林公园。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圭峰山上的“居民们”全都苏醒了。顿时,漫山遍野都生机勃勃,绿满人间。你瞧,那绿油油的小草正在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仿佛边喝边说:“我要快快长大!我要快快长大!”然而,春姑娘并不偏心。你着,那又高又大的枫树,又强又壮的榕树,也在贪婪地吸着春天的雨水。在春天的清晨,雨幕中的圭峰山就像一位含羞的姑娘,薄薄的而纱遮盖着自己秀丽的容貌。

  春姑娘一向都是独来独往的,不知不觉间,她悄悄地离去了。这时,圭峰山迎来了充满阳光活力的夏姐姐。夏姐姐刚来到,山脚和山上的花草树木都活泼起来。圭峰山上的树木枝叶那么繁盛,葱绿苍翠的。一阵清风吹过,青翠的叶子慢慢地飘呀飘,就像轻风吹着我的头发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翠绿的叶子被映得闪闪发光。那些小草呢?它们可真会享受!它们静静地躺在地上享受着日光浴。尤其是夏雨过后的圭峰山,树木一尘不染,空气特别清新,使人心旷神怡,酷著一扫而光。

  “沙……”叶落了。人们都知道秋姑娘最爱打扮,经她悉心打扮后,圭峰山换上了雍容华贵的秋装。瞧!圭峰山华丽的裙子,点缀着金黄色的图案。秋风一吹,就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而树上的黄叶随风飘落,犹如成千上万的黄蝴蝶在舞蹈;落到圭峰山脚下的玉湖上,又像一张撒满金子的绿地毯。湖水*如镜时,圭峰山就借着这块天然的镜子来欣赏自己美丽的容貌。

  凶猛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原来冬婆婆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了,她如一位专业的“理发师”,为圭峰山设计了一个光秃秃的发型。虽然是光顶,但也有一番趣味。山坡上的树木脱下了秋装,露出了粗壮的树干,像一位位高大威猛的勇士在看守着这高不可攀的圭峰山。

  圭峰山的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我爱四季如画的圭峰山。


游峄山记的赏析 (菁华3篇)(扩展10)

——游敬亭山诗赏析 -诗词大全(精选5篇)

  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学无止境。——荀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唐明皇·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着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

  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唐·张说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柳》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