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

日期:2022-01-29 21:08:12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第一课时

  学案(学*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坦并且路程*,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

  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惯,对这个*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1)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坦并且路程*,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26)

  练案(自主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旷(*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二、三题。

  4.联系学*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4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视其左右谬其传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解答:

  方法总结:

  (一)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收获:

  问题:

  2、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学*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3、在各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问题:

  认可原因:

  (二)质疑问难(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很多疑难,你还有哪些疑难?)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当堂训练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总结发现

  学有所得(自主整理学*收获,用一分钟时间概括本课的学*收获)

  四拓展发现

  (一)学以致用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课外升华

  高考链接文言训练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5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2)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早读时间)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早读时间)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坦并且路程*,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活动)

  一、继续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六)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请用王安石的生*事迹作简要说明。

  (七)《游褒禅山记》全文共5段,请概括每段的大意,并说说每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八)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九)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二、小组讨论(3分钟)

  三、分工协作,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课文研讨”四大题。(20分钟)

  二、点拨“课文研讨”四大题(10分钟)

  (答案见幻灯片20-26)

  练案(自主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后世之谬其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例:火尚足以明也

  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

  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D以乱易整,不武

  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沛公欲王关中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9.选出句中“者”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选出对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南面)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于其址(山脚),而卒(终于)葬之

  C、其下*旷(*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

  D、余之力尚(还)足以(用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也

  11.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二、三题。

  4.联系学*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4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视其左右谬其传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解答:

  方法总结:

  (一)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收获:

  问题:

  2、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学*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3、在各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问题:

  认可原因:

  (二)质疑问难(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很多疑难,你还有哪些疑难?)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当堂训练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总结发现

  学有所得(自主整理学*收获,用一分钟时间概括本课的学*收获)

  四拓展发现

  (一)学以致用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课外升华

  高考链接文言训练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5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3)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9篇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这篇游记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

  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

  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翱翔蓝天之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出,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

  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德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迁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补力之不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高,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日读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文章讲述作者与三位朋友同游褒禅山时,作者被山洞中瑰丽的景致所陶醉。当他游兴正浓时,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胆怯,再三要求出洞,声称"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其他几个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担心火把熄灭的严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这次游览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从而没能尽兴,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遗憾。

  徐志摩先生游览风景名胜时,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称女性游伴是美丽的花蛇,他的这些话潜藏着隐患。尝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发生各种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险情将无人营救。此公单人独行秉性,冒险有余、谨慎不足的个性,造成飞机撞击山崖的惨剧,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学巨星坠落尘埃的遗憾。

  一次,我们同事七人去成都学*一项先进技术,期间抽空瞻仰了*和昭烈庙。因各人的爱好不同、兴趣各异。当我沉浸在三国故事中,与神龛上诸葛孔明麾下的部属一一对号入座,以及欣赏镶嵌在墙上颂扬诸葛的众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时,一位同伴催促道"这泥巴菩萨有么看头,不是等你们两个,大伙坐上一乘车子就走了。我本来还想去观赏听鹂馆啼叫的黄鹂,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离去。

  1958年是火红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炼铁的洞穴,在旷野里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晚上参加红专学院的夜校读书。往往附*炼钢炉的鼓风机启动声响,教室里顿时灯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轻的我实在劳累,往往上课不久就酣然入梦。尽管夜校报名时,曾以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自己,决心做一块好钢,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绝不到垂老时再悔恨。虽然这夜校环境十分恶劣,但它却不能继续存在,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大好形势下,红专学院只得停课以钢为纲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轨,工厂领导号召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我就积极报了名,学*电工及电子技术,憧憬做一名青年鲁班。在两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我做了,他没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为了我一人,额外增加老师改作业的负担,我感到非常内疚。只是让老师高兴的是,每回作业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刚刚我感到学*文化知识的无限乐趣时,聂元梓的一篇*问世,击碎了我与其他青年求知的美梦。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出了一篇篇的战斗檄文,仅仅只知道埋头读书就会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伟大的无产阶级。正规的大中小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职工夜校焉能独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复了高考,似乎学*的机会又来了。可惜我从一个享受父母荫庇的小青年,后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要天天上班养家以外,还要和爱人一起抚养孩子、督促辅导孩子的作业,只能在睡梦中重温学生时期的旧梦。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此生,我仅仅只是没有游完"褒禅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块没有练成好钢的半成品。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

  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

  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

  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

  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干事业上,往往见难止步,或听信了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别人说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尝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别人的话不是不可以听,但听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还是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寓言《小马过河》中那只小马在过河时遇一松鼠,说那河深得不得了,千万别过;小马又遇一头老牛,老牛对小马说,那河浅得很,只能湿过脚面。小马没听它们的,自己去试了一下,结果是:那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小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亲自去试一试,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有了这几条,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其视为座右铭,为了不断地激励着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成功呢?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学生,都大胆的自称“我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气就会……”可是是否真正的会成功呢?我们应该去质问。

  “有志”固然重要,这是对于以后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没有“志”谈何成功与否?但是“有志”是不够的,“然力不足者”依旧不能够到达洞的最深处,依旧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想要成功,道路就变得艰难险阻、坎坷绊人了。但是当拥有“志”和“力”的同时,还需要外物的辅助或许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功。

  品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后悔自己没能够游玩尽兴,而跟着别人走出洞口。就有了如此之深的感悟和体会。是啊!倘若自己有能力做某事,而未成功岂不是让人嘲笑、让人数落,而自己也会很后悔。倘若,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到的事。即使是失败了,但是有了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毅力,任何人都不会嘲笑你,自己心里也会满足的。

  现在,我们作为学生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最憧憬的时候。难免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困苦压制着我们、阻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可以失去信心,不可以因为暂时的难而摔倒。我们应该振奋,应该追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成功,会为自己尽心尽力而成长的更加辉煌!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①别名②名称由来③慧空禅院④华山洞⑤仆碑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①前洞②后洞③进洞④出洞⑤至者已少⑥本可前进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①过渡②古人精神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④条件一:志⑤条件二:力⑥条件三:物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教学目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5)

——《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3篇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

  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的自觉性。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

  ⑶小组学*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6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B、记游洞经过C、抒发游洞的感慨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旷幽深甚众已少、又少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归纳&ldq

  uo;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三”)。完成课后练*“一”。

  8、布置作业:课后练*“四”。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总结:“《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模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篇(扩展7)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优选【5】篇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

  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的自觉性。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

  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4.学*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多媒体展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

  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

  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

  补充,然后归纳。

  教师提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讲读

  [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

  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背诵第1段。

  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独立背诵。

  4.个别检查背诵。

  六、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

  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1、2段)山院洞碑

  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