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

日期:2022-05-02 16:46:11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出来,即“花山”.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在这时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此时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此时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然后我的弟弟王安国,字*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此时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此时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此时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此时则:副词,然后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此时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然后则:此时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然后以:连词,表结果,然后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阅读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1)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 3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学*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 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学*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一一石碑一一华山洞一一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一一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一一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一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

  ①别名

  ②名称由来

  ③慧空禅院

  ④华山洞

  ⑤仆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一一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

  ①前洞

  ②后洞

  ③进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进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

  ①过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

  ④条件一:志

  ⑤条件二:力

  ⑥条件三:物

  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一一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

  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照应文字:比较异同一一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2)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优选【5】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 1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

  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的自觉性。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 2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

  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4.学*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多媒体展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

  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

  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

  补充,然后归纳。

  教师提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讲读

  [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

  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背诵第1段。

  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媒体展示: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独立背诵。

  4.个别检查背诵。

  六、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

  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1、2段)山院洞碑

  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 4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案 5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3)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4)

——《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3篇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

  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的自觉性。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

  ⑶小组学*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5)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6篇

  学过《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的形象在我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作为一位文人,他有着卓越的成就;作为一个改革者,他犯下了太多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许提到改革,多数国人会以为是历史的进步,但王安石所缔造的“新法”,却永远被历史所唾弃。选定了错误的方向,还打着“尽吾志”的招牌不懈地追求,这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王安石的那番“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言论,无疑闪耀着“变革的光辉。而他“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谆谆教诲,亦映照着王安石阔达的胸怀。但王安石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我想,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大抵是言过其实了。

  读罢《游褒禅山记》,忆及《宋史》中对他和新法的种种恶劣评价,我掩卷沉思良久。忽然我发现王安石竟是那样虚伪。

  纵观王安石的变法,条条皆是对百姓的压榨甚至于是对百姓的勒索。至于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则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神宗时,有一年天下大旱,饿殍遍地。有御史将百姓的饥苦禀明皇上,痛陈赋税之重,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将那位御史发配从军,并借尧舜之事鼓励皇帝以保全新法,敢问王安石,这就是您所说的“天变不足畏吗?”一位合格的政治家,进退荣辱,皆当有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安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而忘却天下百姓,惩创正直之人?司马光掌握大权之时,尚能为王安石求得一谥号;而*掌权之后,尽想对司马光等人开棺戮尸,由此可见王安石的狭隘自私。

  以王安石的观点,新法不成,是因为他“尽吾志而不能至。”但在变法之前,他却三番五次拒绝朝廷任命;在罢相之后,他又多次辞职,这实在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啊!

  没有范文正公的胸襟;没有林则徐的正直;没有谭嗣同的英勇,王安石注定只是一个祸乱国家的小人,而非万民景仰的贤者。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其视为座右铭,为了不断地激励着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成功呢?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学生,都大胆的自称“我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气就会....”可是是否真正的会成功呢?我们应该去质问。

  “有志”固然重要,这是对于以后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没有“志”谈何成功与否?但是“有志”是不够的,“然力不足者”依旧不能够到达洞的最深处,依旧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想要成功,道路就变得艰难险阻、坎坷绊人了。但是当拥有“志”和“力”的同时,还需要外物的辅助或许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功。

  品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后悔自己没能够游玩尽兴,而跟着别人走出洞口。就有了如此之深的感悟和体会。是啊!倘若自己有能力做某事,而未成功岂不是让人嘲笑、让人数落,而自己也会很后悔。倘若,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到的事。即使是失败了,但是有了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毅力,任何人都不会嘲笑你,自己心里也会满足的。

  现在,我们作为学生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最憧憬的时候。难免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困苦压制着我们、阻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可以失去信心,不可以因为暂时的难而摔倒。我们应该振奋,应该追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成功,会为自己尽心尽力而成长的更加辉煌!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

  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

  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造谣,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

  倚靠着山洞,凝视着幽深的洞门,清风徐来,带来丝丝寒意。白袍浮动,舞动着我在山洞里的所见所感。突然豁然开朗,舒开了微皱的双眉,以枯败的树枝做笔,蹲下,即兴在泥土上留下龙飞凤舞的大字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反复吟哦,禁不住仰天大笑。整个游历过程中的点点感触,凝在笔下,流淌到了血液里……

  蓝天,奇洞,清风,舞动的白袍,思索的学者和那句充满哲理的话,构成了我读《游褒禅山记》所有感触。闭上双眼,任凭想象翱翔,定格在临川先生融合于天地,爽朗大笑的画面里。

  进一步的思索,不禁有所感慨,漫漫的人生之路不正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害怕火把会灭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无畏的退缩却终究导致没有看到山洞中最令人好奇的美好风景的机会。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

  坚定的意志,是造就成功的法宝。纵观古今,事例不胜枚举。司马迁在莫大的耻辱中含冤谱写史记,蒲松龄屡试不第却屡败屡战,一本聊斋家喻户晓,达尔文耗时22年写成进化论,爱迪生几千次的尝试发明了灯丝……辉煌的成就,紧紧源自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曾深深感慨临川先生的命运。才情四溢却官路坎坷,他呕心沥血的致力于改革变法之中,缓解人民疾苦问题,但是,却终究应为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欣欣向荣的变法还是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临川先生的郁然病逝像是一记重锤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彷徨,我迷惑,但是读完《游褒禅山记》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来得及实现,但是要想得到美好事物的回馈,就一定要制定目标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去拼搏……

  范仲淹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人生治学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志向,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即使我们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就,又有何遗憾呢?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品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感触颇深。文章内涵深刻,只是一次小小的游玩,作者却悟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当我读到此处时,我的内心触动至深。这是作者的游山之得,也是治学处事之道啊。

  何为志?我想应该是坚定刚毅的志向。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坦的道路也会跌倒。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息的人才有"诗和远方"。同样恶劣的环境,对有志者且来说,那只是一时的逆境,终有夜尽天明之时。这种志,便是不畏艰险的追梦精神。

  有位哲学家说:"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确实如此,人生之路,很多人途中失利并非为外界事物所阻挠,被外物所击败,而是输给了自己。

  追梦的道路必然崎岖艰难,只要有志向、有意志才可到达心中的目的。一代画家徐悲鸿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当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留学时,我国正处在军阀混战、国家积贫积弱的时期。面对法国同学的歧视,可谓"山穷水尽"。但他心中有志。以自己的勤奋苦读实现了"自拔",用优异的成绩让歧视他的法国同学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人的对手!"假如他缺乏"自拔"的勇气和志向,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呢?又是怎样面对这条千难万险的追梦之路呢?无疑,他必有志。他以实际行动印证了王丞相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伟大的荷兰画家梵高,坚守梦想,追随心灵,在追梦的路上历经磨难。他的画在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副。没有收入的他,靠弟弟的接济生活。人们不认可他的画作,有很多朋友亲人劝他放弃,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梵高。他一如既往视绘画创作为生命,没有轻易改变自己心中的梦想。在他去世后,他的画很快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为梵高凭艺术而获得永生而欣慰感动。

  其实*凡和伟大并不对立的,恰恰相辅相成。人在*凡的生活中,若心中拥有伟大的志向,通过积累,也会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人生是一个立志和尽职的过程。立了志才有走下去的方向,有了力才有走下去的条件。对于那些,"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更应该坚定志向,一路披荆斩棘,以"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到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6)

——《游褒禅山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落实虚词“其”的用法,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找寻文章中哲理性语句并尝试用一句话概述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标点、抠空诵读的方式,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利用工具书,小组合作,梳理“其”的基本用法。

  3.翻译重点语句,总结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

  3.迁移提升,结合文中哲理性语句谈生活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发。

  【教学重点】

  检查落实第三段的背诵,“其”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任务:

  1.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

  2.熟读并通译全文,圈出疑难,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课堂热身,诵读第三自然段。

  1.去标点诵读。

  2.抠空诵读。

  3.抠更多的空诵读。

  4.仅余提示性文字诵读。自我检测,并通过“抢背”的方式展示。

  5.在老师的提示下,试背全段。

  二、文言词句落实。

  出示课前准备任务,检查落实。

  1.教师分类列举本课含有“其”的句子,随机抽取学生投影这些句子并讲解。其他学生评价、质疑。

  2.根据课前学生翻译文本所暴露的问题,筛选有疑难的句子进行当堂翻译检测。

  分别找学生上台书写,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评价、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适时提醒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如:文言的意识(单双音转换、词类活用等)、语境的意识等。

  三、深读文本,拓展提升。

  师引导:经典有永不衰竭的探求价值。《游褒禅山记》对我们学*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个素材宝库。文中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尝试从文章中找寻这样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述你的体悟。

  师示范:“‘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接受磨砺的勇气,怎能收获别样风景。”

  生自我思考,尝试写下新的感悟。

  生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游褒禅山记》对我们的学*还有什么启示呢?比如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比如写作时材料取舍的借鉴,比如文章的构思,比如……。我们课下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发掘经典更多的解读价值。

  作业:仿照本节课深读经典的方法,选择本单元的其它文章进行解读。

  《游褒禅山记》教后反思

  这次全市优质课比赛的主题,党老师定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探讨和研究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现场课展示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粗列有以下几点:

  1.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突出“文”,还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顾,应如何协调,课堂节奏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学过的文章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新授课讲的话,这篇文章有大量可讲之处,如:词句上可讲讲“其”、词类活用,可讲讲具体语句的翻译;构思上可讲因事说理的写法,叙议结合的结构;内容上可讲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可是,这些也一定是学生当初学这篇课文时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创新,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不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岂不是抛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考虑学情的话,就意味着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只有两个——一种是按第三课时来上,一种是按复*课来上。可是活动当天我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学情呢?答案是未知。

  4.这篇文章的词句理解难度不大,按已授课方向准备,“言”的部分处理什么呢?本课层次清晰,所说之理不难理解,“文”的部分还有什么可处理之处呢?一篇冷静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么讲出点语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说这些困难直到讲课前一天去见学生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可是,有两点我很清楚。第一,“其”这个虚词最适合用这一课来总结。所以见到学生后我布置下了一个明确的课前准备任务——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第二,明天我面对的是这些学生,明天的课也将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于是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三段是要求背诵的,你还会吗?通译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译时仍有困难的?

  在了解了学情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组织课堂的问题了。之前的几次试讲,方案都是被推翻的。可是我和一中语文组的同仁们在以下几点上达成了共识:

  1.无论是教授哪一类文本,教学上都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应力能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3.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

  4.作为已授课的再次讲授,教学中应既有检测巩固,又能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进行拓展提升。对这一课来说,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篇(扩展7)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菁华5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B、记游洞经过C、抒发游洞的感慨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旷幽深甚众已少、又少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归纳&ldq

  uo;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三”)。完成课后练*“一”。

  8、布置作业:课后练*“四”。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总结:“《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模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二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二、三

  《游褒禅山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一是课堂巩固练*,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3)齐读(5分钟)(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要深思慎取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7分钟)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B、记游洞经过C、抒发游洞的感慨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旷幽深甚众已少、又少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归纳&ldq

  uo;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三”)。完成课后练*“一”。

  8、布置作业:课后练*“四”。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总结:“《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模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