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总结 >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0 00:00:00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4、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5、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6、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7、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9、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10、*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11、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12、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13、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4、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15、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16、求一个数的*似数:

17、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8、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9、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20、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2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3)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搬答案。

22、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2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5、除法的验算方法:

26、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27、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8、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9、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0、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1、*均分的方法:

32、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34、小数加法、减法:

35、小数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

36、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37、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8、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9、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40、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2、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5、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6、*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9、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10、求一个数的*似数:

11、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2、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13、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4、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15、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1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17、【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8、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9、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0、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1、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2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23、公式

24、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25、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

26、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7、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28、*均分的方法:

29、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30、小数加法、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3、“方向和路线”的复*。

4、“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5、“测量”的复*。

6、*方根

7、二次根式

8、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三元一次方程组

10、*均数

11、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1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13、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

14、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15、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16、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17、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18、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9、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20、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2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2、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3、乘法的初步认识

24、退位减法

25、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26、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7、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8、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9、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0、加、减法估算

3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3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33、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34、加减法的估算

35、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6、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37、在一个大于1的数a和它2倍之间,即区间(a,2a)中必存在至少一个素数。

38、一个偶数可以写成两个数字之和,其中每一个数字都最多只有9个质因数。(挪威布朗,1920年)

39、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40、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41、1—6的乘法口诀

4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右图。顶点

4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44、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45、★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46、*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47、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48、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4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5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6篇

  《四边形》

  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长、正方形的对比中找出图形边和角的特征。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行四边形

  ①能正确辨认*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

  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惯。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测量》

  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准确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

  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

  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进率是100;

  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米=10000*方厘;

  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方法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一、*均分

  1、*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2、*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45= 63-28= 15+40= 28+41=

  800+500= 90-36= 52-19= 500+700=

  6000-4000= 1500-800=

  二、填一填。

  1、4个百和8个十合起来是(),25个十是()。

  2、果园里有梨树26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一共大约()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棵。

  3、三年级有男生280人,女生300人,三年级一共有学生()人。

  4、妈妈缴电费用去52元,缴水费用去86元,缴水费比缴电费多用去()元。

  5、光明水果店上星期卖出420千克西瓜,这个星期卖出370千克西瓜,这两个星期一共卖出()千克西瓜。

  三、连一连。

  430+400 910-680

  520-290 270+560

  300+290 970-150

  1000-180 390+200

  四、在○里填上“>”“<”或“=”。

  450+530○980 250-150○200

  380+280○720 530―210○290

  1000-600○300 620+270○670+220

  五、列竖式计算。

  250-120= 540+180=

  640-250= 630+250=

  720-170= 420+370=

  930-550= 420+380=

  六、解决问题。

  1、一副羽毛球拍30元,爸爸买了两副羽毛球拍,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星期天,小亮和爸爸、妈妈去商店。爸爸买了一套西装花了590元,妈妈买了一件连衣裙花了280元,小亮买了一个书包花了50元。

  (1)爸爸的西装比妈妈的连衣裙贵多少钱?

  (2)妈妈的连衣裙和小亮的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5、(关于“大约)应用题: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似数,用估算。(估算时要用≈)

  例:387×5≈

  把387看作390(个位是7,四舍五入,7大于5所以进1,看作390)再算390×5=1950。

  所以:387×5≈1950

  小学数*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如:23+34=57与34+23=57)

  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数学三角形体积知识点

  三角形是二维图形,二维图形没有体积公式。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认识分数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24时计时法

  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9+12=21)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lim),比(:),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数学重要知识点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小学三年级要重视和加强发展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减法时:(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被减数-差

  5、求一个数的*似数:

  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3、“测量”的复*。

4、“统计”的复*。

5、函数

6、一次函数的图像

7、三元一次方程组

8、*方差公式

9、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10、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11、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12、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13、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14、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5、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6、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17、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8、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9、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0、"多几"、"少几"的应用

21、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2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24、厘米和米

2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26、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27、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28、乘法口诀表

29、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30、“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31、在一个大于1的数a和它2倍之间,即区间(a,2a)中必存在至少一个素数。

32、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33、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3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3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36、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37、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38、差=被减数-减数

3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40、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为()

3、角*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分线上。

4、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分线上。

5、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8、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11、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1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3、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14、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分

1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16、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行的直线,必*分另一腰

1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8、提公共因式法

19、与坐标轴*行的两点连线:

20、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2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2、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3、整式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24、线段垂直*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2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7、正比列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28、正比列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9、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0、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31、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2、存在条件相同。3、0的算术*方根与*方根都是0

32、二元一次方程

3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4、*均数

35、众数

36、中位数与众数

37、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3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39、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0、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比较数的大小:

4、长方形面积=长×宽

5、直线、射线、线段

6、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7、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8、画角的步骤:

9、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10、在同一个*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行。

11、从*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行四边形的底。

12、*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3、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4、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5、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16、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17、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18、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9、差=被减数-减数

20、加减混合

21、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2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23、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4、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

25、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mL(ml)表示。

26、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7、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四舍之后,除数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五入之后,除数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28、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29、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30、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求和再求*均数 ( *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31、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32、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33、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34、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5、多位数的读法:

36、直线、射线、角

37、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8、75度=45度+30度

39、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0、画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优选【五】篇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判断位置方向时的两种句式:在字型和的字型

  在字型的以在字后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的字型的以的字前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4、简单的线路图的描述:有方向、有距离、有目标。如: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到新校区。注意公交路线走几站的容易出错,记得起始站不算一站。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4)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3、笔算除法: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判断商的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第三单元 统 计

  1、*均数: ①*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②总数量 = *均数总份数

  ③总份数 = 总数量 *均数

  2、(*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1、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 90天(*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30天,

  只有2月有变化。

  3、① *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xx、2400等是闰年。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6、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7、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区分:时间前没有标记上午下午等字样的是24小时计时法

  8、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第一圈(0点到12点):

  由24时制化到普通时制,数字不变,只要添上早上上午等

  由普通时制化到24时制,数字不变,只要去掉早上上午等

  第二圈(12点到24点)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