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文 >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1 00:00:00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4、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了”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5、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6、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故事情节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7、(1)名词(2)形容词

8、略

9、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10、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11、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12、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分别说明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13、赵州桥比其它拱桥结构坚固的主要原因是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28道拱圈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文字的表达作用。

15、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用,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6、选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的是什么?其优点是什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一个分句的内容?

17、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

18、“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9、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说明卢沟桥的位置、修建时间及特点。

20、以上层次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21、文段在介绍卢沟桥时紧紧扣住《*石拱桥》一文中“惊人杰作”这一点。如写形式优美,就摹写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写结构坚固,就用“*河堤常常被冲毁”与“卢沟桥从未出过事”作比较。以卢沟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石拱桥中典型的`联拱石桥。

2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23、这段文字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4、仿照示例,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下“黑板”、“书本”、“飞机”或“网络”(任选一个)

25、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6、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7、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28、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29、第一段()内应填入的短语是

30、“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选自第二自然段,放回到恰当的位置应是

31、第三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32、可统率第三、四自然段的句子是。

3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多媒体技术不神秘?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5、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36、“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37、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38、“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哪首诗?

39、给下列字注音。

40、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1)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菁华3篇)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1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衍()吞食()扼制()归咎()

  惊yà()水yù()fān()篱斑l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始料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警告说,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物竞天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下列语句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它们()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2)()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进出口货物量极大,很难保证漏网之“虫”。

  4、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5、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6、“生物入侵者”会带来什么危害?试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童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鸟类,()鸟巢,()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7、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8、如何理解“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中的“竟”字,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9、第1段中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呢?

  10、第1段中用两处事例来说明其危害,请说说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11、“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前者:

  后者:

  1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否重复,能否去掉?为什么?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2

  ☆课文导读

  《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景之苦,表达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的体现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决眦(zì) 未了(liǒo)

  搔(sōo) 簪(zōn)

  逾墙(yú) 邺城(yè) 戍(shù)

  老妪(yǜ) 幽咽(yè)

  二、词语释义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决眦入归鸟:眦,眼眶,眼角。

  烽火连三月:喻指战火。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逾墙走:走,跑。

  吏呼一何怒:呼,大声吆喝。怒:凶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备晨炊: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泣:小声抽泣,啼哭。

  三、语句解读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3

  1.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竺可桢(zhúzhēn) 翩然(piān) 孕育(yùn)

  B.销声匿迹(xiāonì) 农谚(yàn) 延迟(yàn)

  C.簌簌(sù) 风雪载途(zāi) 衰草连天(shuāi)

  D.经度(jìng) 差别(chā) 海棠(táng)

  2.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A.翩然(……的样子) 销声匿迹(隐藏)

  B.次第(一个接一个地) 风雪载途(装载)

  C.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草木荣枯(茂盛)

  D.悬殊(差异) 周而复始(转一圈)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草长鹰飞 衰草连天 农谚 灵敏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显著 物侯

  C.鸟语花香 籁籁下落 山脚 丘陵

  D.割麦插禾 草木萌发 内陆 孕育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2)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范文5份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

  (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

  (2)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15、根据上下文,为文中括号处选填一个词语。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A、严谨B、严峻C、严密D、严厉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伯诺德夫人:

  大儿子杰克:

  小女儿杰奎琳:

  1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分句,分别运用了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成分写出了德军的。

  18、第⑤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来了”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19、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表达实践

  20、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故事情节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参考答案

  14、(1)名词(2)形容词

  15、C

  16、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小女儿杰奎琳:说要睡觉,拿走蜡烛。

  1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18、厄运指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必遭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19、机智、勇敢、镇定

  20、略

  21、一只和*鸽,从长城上飞过,上方写着“不要让和*蒙上鲜血”,下方写着“热爱和*,热爱我们的家”,其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鸽是和*的象征,这告诉我们,要热爱和*,热爱祖国。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2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衍()吞食()扼制()归咎()

  惊yà()水yù()fān()篱斑l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始料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警告说,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物竞天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下列语句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它们()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2)()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进出口货物量极大,很难保证漏网之“虫”。

  4、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5、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6、“生物入侵者”会带来什么危害?试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童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鸟类,()鸟巢,()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7、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8、如何理解“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中的“竟”字,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9、第1段中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呢?

  10、第1段中用两处事例来说明其危害,请说说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11、“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前者:

  后者:

  1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否重复,能否去掉?为什么?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3

  1.给下列字注音。

  阙()嶂()曦()襄()

  御()湍()漱()啸()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

  阙:

  转:

  3.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

  ①**连山,略无阙处。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略无:阙:

  ②自非亭午夜分自:亭午:

  ③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沿:溯:

  ④虽乘奔御风虽:奔:

  ⑤素湍绿潭素:湍:⑥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

  5、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

  ①写三峡**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默写:

  译文:

  ②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默写:

  译文:

  ③写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默写:

  译文:

  6、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三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给《水经》作注写成了《________》。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

  湖心事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奴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l.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余奴(手)()一小舟

  (2)雪淞沆()砀()

  (3)拥毳()衣炉火

  (4)有两人铺毡()对坐

  (5)崇祯()五年十二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是日,更定矣()②惟长堤一痕()

  ③是金陵人,客此()④及下船()

  3.辨析下列多义词。

  (1)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一:惟长堤一痕()

  上下王一白()

  (5)与:选贤与能()

  天与云与山与水()

  (6)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雕栏相望焉()

  4写出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惟长堤一痕

  5.默写课文第二段。

  6.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关于雪景的话(词序可调整)。

  漫天飞舞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粉妆玉砌冰雪世界

  7翻译。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④是日,更定矣。

  8.“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哪首诗?

  9.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5

  ☆课文导读

  《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景之苦,表达出忧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的体现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决眦(zì) 未了(liǒo)

  搔(sōo) 簪(zōn)

  逾墙(yú) 邺城(yè) 戍(shù)

  老妪(yǜ) 幽咽(yè)

  二、词语释义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决眦入归鸟:眦,眼眶,眼角。

  烽火连三月:喻指战火。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逾墙走:走,跑。

  吏呼一何怒:呼,大声吆喝。怒:凶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备晨炊: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泣:小声抽泣,啼哭。

  三、语句解读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3)

——一年级语文同步练*题3篇

  一、我会连线

  朋友mǎyǐ非常jiāoào

  伙伴péngyǒu骄傲fēicháng

  桃树huǒbàn活泼gǎnjī

  蚂蚁táoshù感激huópō

  二、我会拼写

  yǐhòubànfǎxiǎngniàngǎnkuài

  ( )( )( )( )

  liànxíkuàilèmíngjìngyángguāng

  ( )( )( )( )

  三、给下面的字加一部分变成新字

  日—()女—()口—()禾—()

  木—()方—()心—()王—()

  四、我会组词

  请()完()再()向()

  情()玩()在()象()

  一、你能把这课新学的生字认出来吗?赶快行动吧!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二、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呢?

  月儿船儿星星我们暖和鸟儿

  鱼儿花儿牛儿来了衣服你们

  三、填一填

  弯弯的()红红的()

  弯弯的()红红的()

  小小的()闪闪的()

  小小的()闪闪的()

  蓝蓝的()暖暖的()

  蓝蓝的()暖暖的()

  四、我会说

  1、弯弯的月亮像()。

  圆圆的月亮像()。

  ()像()。

  2、读一读,说一说:

  我看见蓝蓝的天上有()的月亮和()的星星。

  我看见清清的小河里有()的鱼儿和()的虾。

  我看见()。

  五、连一连

  青青的猫明亮的红领巾

  宽宽的门鲜艳的花

  胖胖的草红红的眼睛

  一、拼拼读读。wǒyàozugèxìxīndehǎoháizi.()

  二、照样子按笔顺写。

  三、填空。

  “回”字共()画,第五画是()。

  “片”字共()画,第二画是()。

  “皮”字共()画,第二画是()。

  四、给音节加声母。

  ()uā()àn()én()àng()ài()iàn()īng

  ()ě瓜燕什样再现兴可

  五、给音节加韵母。

  g()m()y()d()z()x()x()k()瓜么样得再兴现可

  六、读一读,记一记。一次西瓜燕子什么样子发现再见可是仔细高兴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4)

——小升初语文练*题 40句菁华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4、在*时的生活与学*中,你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惜时如金的名言与事例,请你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5、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

6、文章通过 、 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 ”的德行。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8、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

9、“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10、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11、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14、(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15、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16、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17、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18、(1)*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19、(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20、D

21、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22、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23、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24、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25、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27、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2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 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 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29、《七步诗》的作者是((1))。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32、'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33、'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3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9、生命如流水,水在流淌,那翻腾、跳跃的波涛是用水的不息活力的彰显。

40、生命像道路,路在延伸,那醒目的路标是人生对理想的追求。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题 40句菁华(扩展5)

——初二的语文练*题 (菁华3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用正楷字工整地书写。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斑斓(nán)瞬息万变(shùn)

  B矜持(jīng)拈轻怕重(niān)

  C、热忱(chéng)悲天悯人(mǐn)

  D、浣妆(huàn)弄巧成拙(zhuō)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B、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C、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D、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不大。

  4、下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度翩翩面色凝重矢志不移劫后余生

  B、拈轻怕重弄巧成拙如释重负循规蹈矩

  C、悬崖绝壁稍纵即逝油然而生超尘脱俗

  D、精益求精脍炙人口不加思索以讹传讹

  5、仿写句子划线部分,力求做到仿写的句子能生动地阐明本体,句式与划线句子相同。

  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A、纯粹高尚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B、高尚有道德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

  C、纯粹有道德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

  D、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公路改道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B、经过校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C、一个小人物的怯懦,毁掉了他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著名人物的全部英雄业绩。

  D、通过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我们懂得了安乐使人颓糜,逆境出人才。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李逵打虎景阳岗、晁盖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故事。()

  C、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他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讲述了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岛上生活二十六年,最后竟能生还的故事。()

  D、美国作家约拿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用纪实的手法,生动地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给人以确有其事的真实的感觉;而且还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和讽刺现实。()

  二、阅读

  ㈠阅读《巴东三峡》回答相关问题。

  ①第四段是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距离虽是不长,水势虽没有以前那么急,山崖却更加高峻。出了峡,山便低*,有一个小口,那便是有名的王昭君浣妆的地方,叫做香溪。昭君村离此四十几里,在秭归县东北。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前人用字之妙。一个“赴”字,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那里的山峰,高的高,矮的矮,一层一层地就像无数匹马在奔驰。所谓“赴荆门”,那形势是一点也不假的。

  ②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③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9、解释词语

  浣妆:

  10、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A.*连山,略无阙处。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1、请分别用不超过五个字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

  山: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B.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C.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D.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13.第①引用杜工部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有何作用?

  14、从选文中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15、找出最能概括巫峡特点的句子。

  (二)阅读《积极面对无奈》回答相关问题。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A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B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C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D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6、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

  _______: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_______: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17、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8、文章第①自然段说“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请你概括一下是哪两种态度。(每点不超过5个字)

  第一种态度:

  第二种态度:

  19、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还原进去,应在标有序号的哪一处?

  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答:处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要谈谈你面对学*和生活中的“无奈”时会持一种什么态度。

  (三)阅读《北京喜获20xx年奥运会主办权》中的几段文字,完成练*。

  ①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苓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用*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xx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人眼睛湿润了。

  ②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xx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③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副**再次重申**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xx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④北京在国际奥委会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大别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⑤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⑥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的朋友们。

  ⑦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xx年奥运会举办权。

  ⑧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长荃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⑨北京市**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xx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⑩兴奋不已的前*女排主教练郎*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社会进步的肯定。”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信守:

  ②风度翩翩:

  ③矜持:

  23、导语是对事件或中心的概述。本文的导语是()。

  A、第①段B、第①—②段C、第②段D、第①—③段

  24、这篇新闻的主体写了三点内容,依次是:说明**的态度、______、______。

  25、第①段中的“所有”、“都”、“尽情”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26、你认为“该轮到北京申办奥运会了”一句中“该”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

  题目:悄悄地提醒

  要求:文体不限,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略2、D3.D4.D5.就像鸟儿离开了天空;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中

  6.D7.C8.A.√B.×C.√D.×

  9.梳洗打扮10.B

  11.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答案不拘,合理就行)12.C

  13.引用杜工部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14.山、水、云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