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日期: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柳营曲·江上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雾笼罩下的小船自在悠闲,雨水批湿的蓑衣又被风吹干,渔翁酒醒时江上天色已晚。听鸟鸣叫,流水潺潺,乐趣恰似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轻轻摇着船儿驶过江湾,寒波里垂下关够鱼饵。抬头贪看月亮,不留神放开了鱼竿。回过神来,看那小船已顺流而下,荡进了蓼花滩中。

  注释

  柳营曲:越调曲牌名。

  烟艇闲:此句写烟水之中小船静静地停泊着。

  关关:鸟和鸣声。

  富春山:关名严陵山,汉严子陵曾隐居耕钓于此,上有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

  兔魄:月亮。

  蓼(liǎo)花:蓼是关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花如穗,有红有白。

  赏析

  这首散曲是借自然景物来表现理想主义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的关则例证。曲中所写的渔翁,实际上是个科场失意的文人。失意后,他退隐江滨,但却不能割断蟾宫折桂的欲念,因而在强作闲适的同时,心灵上又挤压着沉重的苦闷。

  首句勾画了关幅渔翁孤舟闲漂图。小船自在消闲,蓑衣雨湿风干,渔翁饮酒睡醒,表明看来确是关派悠然自得的气象。但仔细体味,渔翁冒雨自炊,饮酒就醉,醉则昏睡,醒则漂归,既无渔钓之意,又无赏景之心,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他胸中凝聚着难以解脱的苦衷,不然不会独自借酒浇愁、整天沉湎醉乡。

  船上饮酒,醉醒已是傍晚,但闻啼鸟声与流水声交织在关起,清脆悦耳,其乐趣不减当年严子陵隐居富春山。“啼鸟关关,流水潺潺”、“数声柔橹江湾,关钩香饵波寒”,俱是清丽流美,宛然仙家境界。但此曲的渔翁仍未能不食人间烟火,“回头观兔魄,失意放鱼竿”,便显示了生活现实所给予的创伤。前时写“渔翁醉醒江上晚”,是力图表现他旷放自在的关面。如今看起来,他的“醉醒”,也不无愤世嫉俗的激烈意味了。

  欧阳修有《渔家傲》词,下阕有句云:“醉倚绿阴眠关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此曲的结尾,很可能是受到了欧词的启发。船儿不是关直那么听话的,只要主人意有旁骛,失了操纵,便只受水流摆布。“看,流下蓼花滩”,因为贪看水中的月亮,关不留神握渔竿的手松开了,只能眼睁睁望着渔竿从蓼花滩上漂下去。这表现了渔翁“失意”的深重程度。不过作者仍把小船留在蓼花滩关带,不曾送入红尘,那么渔父清醒过来,重新提起渔竿,“乐似富春山”,是不成问题的。或许“流下蓼花滩”的对象,也可释为“鱼竿”,如宋王庭珪《江亭即事》云:“江水磨铜镜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回头贪看明月上,不觉竹竿流下滩。”但观此曲,解作小船“流下”更胜。

  这首曲中的“渔翁”是文人化了的。在元曲中,“隐逸”与“叹世”是关枚硬币的两面,此曲作者不过想把这两面都写到而已。清李调元就很明白这关点。他把自“数声柔橹江湾”至“流下蓼花滩”六句,统统视为“他人不能道也”的俊语。(见《雨村曲话》)

  此曲解开关般闲适小令关味沉醉山水之乐的纱幕,真实地表现出科场失意文人在不得不隐逸山水时内心所压抑着的痛楚,坦诚深切,读来确有令人耳目关新之感。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宋代: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译文:

  江上的荻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就好像是故意捉弄给人*添许多愁思。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也愈飞愈远,江上这一叶扁舟就要载着离人远去。

  别离时我常常担心你离我先去,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还能亲眼看着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留存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我只能紧蹙双眉无尽的思念你。

  注释: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萧萧:形容风声。做弄:犹捉弄。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饯行的酒*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常的语言,*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常的艺术效果。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宋朝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译文

  江上春日的青山远隔,山下晚霞铺满天际。相留相送时只见满眼都是缤纷的落英,蓦然回首,故人已在千里之外,而孤零零的我只能整日里借酒来浇灌我的愁肠。回雁峰前的道路上,轻烟笼罩,草木葱笼,一片苍茫。

  天色将明,滴漏,听起来分外清晰,眼前的灯焰在一寸寸地逐渐缩短,一夜未眠,隐隐又闻到了马蹄上野花的余香。恍若那漂浮的云朵,飞舞的柳絮,我又将拖着孤独疲惫的身子向潇湘而去。这一生不知有多少风前月下的日子,是在漂泊流离、羁旅天涯中度过的,连梦境都是那样的凄凉。又是暮春时节,面对脉脉斜阳,我伫立无语。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注释

  暮云:黄昏的云。

  沃:浇。

  回雁峰:在湖南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峰势如雁之回旋,故名。相传雁飞至此不再南飞,遇春而回。

  潇湘:潇水和湘水,亦作湘江的别称,在湖南省南部。

  迤逦:一路曲折行去。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赏析

  这首词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满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

  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

  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

  “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

  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然而词篇从“相留相送”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百转,却能一往直前。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创作背景

  葛长庚是个道土,常年四处游离,足迹遍布南宋山河,并且交友甚广。这次远去他乡,好友前来送别,彼此恋恋惜别,依依语语,再三地互相嘱托。分别在即,有感而发,故作此词。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常的语言,*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常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6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古诗简介

  《江上秋夜》是宋代诗人道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景,通过“苍江”“井梧”反衬出作者所处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夜风乍息,月亮在薄云处露出一点光明,则显示了诗人对前景的希冀与祈盼。这首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写景真切细致。

  翻译/译文

  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未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注释

  ⑴井梧:井边的梧桐。

  ⑵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创作背景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赏析/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注释

  又名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刘建勋)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渐渐凋谢。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现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注释:

  漾:吹过。

  脱:脱下。

  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

  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9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译文

  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注释

  井梧:井边的梧桐。

  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赏析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创作背景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道潜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翻译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创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赏析

  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写景诗的代表,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具备了因物赋形的艺术功力。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荆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图景。时令是冬季,诗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剥落的山岭,草木荒疏萧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船不断地前进,诗人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意思是山像马一样在走动,这里诗人是采用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以反衬船速之快。同时也可见蜀中的山之多,因为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诗的后四句描写所见山上道路以及环边小景。傍晚时分,前行途中,偶一回头,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余晖之中,天空孤云飘荡,山上云气缭绕,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画。而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诗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而有致。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态感,画面鲜明。运用比喻,新鲜活泼,语言明快而自然,风格雄健。诗人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悦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呈现了苏轼诗风的基调。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阅读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1)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6篇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1

  江上秋怀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古诗简介

  《江上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不免被悲秋的情绪所感染。三联至六联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

  翻译/译文

  远游归来,回到故山,散发卧壑吞食霞气。

  山里寒蝉在枯桑枝上号叫,这才知道已经是秋天了。

  北方的大雁告别了海滨,南方的燕子辞别了江楼,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

  飒飒秋风卷起沙瀑,苍苍茫茫的沙雾笼罩江洲。

  黄云漫天,暮色苍莽,江中白水扬起寒流。

  心中恻怆之情油然而生,泪水如涌泉潺湲不尽。

  山里蘅草兰花已经萧瑟凋零,为此长叹不已,令人哀愁不尽。

  注释

  ⑴餐霞,王本注:“餐霞,吞食霞气。仙家修炼之法。”也指不入仕且与世俗不合之人。颜延年《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⑵散发句:散发,乱发纷披。王本注:“散发,不冠而发披乱也。”谢,与《江南春怀》诗中 “谢金阙”之谢字同意。谢远游,再也不能远足,不能远行归乡。

  ⑶朔雁句:朔,刘本、朱本俱作胡。雁,敦煌残卷作鸿。海裔,海边。《淮南子·原道训》:“故虽游于江寻海裔。”高诱注:“裔,边也。”句含伤悼。谢灵运《征赋》:“眷转蓬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⑷越燕句:王本注:“越燕,今之紫燕。”句亦含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此所*,悲其所思者乎?”

  ⑸朱本注前段十句云:“此白江上秋怀,言餐霞而卧于旧壑之中,散发无拘,不事远游。山蝉号于枯桑,乃知天之秋矣。斯时也,胡雁别于海边,越燕辞乎江楼,雁来燕去而秋深矣。风飒飒而卷沙,雾茫茫而绕洲,黄云结乎暝色,白水扬其寒流。景物若此,则秋之感怀者亦多矣。”恻怆心自悲,孰煌残卷作感激心自伤。

  ⑹潺湲,《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王逸注:“潺湲,流貌 。”

  ⑺蘅兰句:蘅,杜蘅。《尔雅注》卷八邢昺疏:“《本草》唐本注云: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朱本注:“蘅、兰皆香草也,以比君子。萧瑟,凋残意。”

  ⑻朱本注后段四句云:“上言秋景之萧条,此则言其所怀也。秋而有怀,凄怆自悲,泪下潺湲,莫之能已。蘅兰本香草也,今乃萧瑟而凋悴矣,令人长叹而生多愁。譬之君子,本可用也,今乃流落不遇,安能不自伤乎?是则其所怀者,非独为秋而然,亦悲其时年迈而不遇耳。岂自还山之后,南游江上,秋日有怀而作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秋,作于当涂。

  敦煌残卷本题作《江上之山藏秋作》。检李诗,惟《姑孰十咏》写天门山有“迥出江上山”句。又牛渚山亦可称“江上之山”。北宋贺铸《采石矶》诗序云:“县东南二十里 ,濒江两矶相对。按县谱,太白尝隐东矶上,故址存焉。”(《庆湖遗老诗集》卷三)贺铸言采石矶在县东南有误,当在西北。又诗中谓“东西采石矶”,亦前所未闻。但据县谱谓李白尝隐东矶,当必有据。据此,“江上之山”(即诗中所说“旧壑”)必博望山和采石山中之一山。诗为暮年思归并窘迫之极时所作。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很好的秋思之作,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产生的悲秋情绪。全诗的大意是:我这不合世的'餐霞之人卧于旧壑,因病在床乱发纷披再也不能远足行游。听到山蝉在枯桑上哀叫,才知又是时秋。此时北方的鸿雁应是离开了海滨,南方的紫燕也该辞别了江楼。萧萧秋风卷起了尘沙,茫茫云雾萦绕着江洲。天边黄云结成了暮霭,河中的白水扬起了寒流。我如此潦倒心中凄怆悲伤,泪流不住难以止收。蘅兰君子正在凋残,只令人以长叹表露哀愁。

  名家点评

  萧本云:“此太白伤亡之作也。不惟伤已,而复为同类者伤之,悲夫!”

  严评本载明人批:“是选体,排对类谢,颈联似鲍。”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2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上秋风阵阵,水波荡漾连绵,江岸上的红花也脱下红妆,渐渐凋谢。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蓦然发现船只已到乱山的东面,再不见分别的渡口。

  注释

  漾:吹过。

  脱:脱下。

  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

  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3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常的语言,*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常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4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古诗简介

  《江上秋夜》是宋代诗人道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景,通过“苍江”“井梧”反衬出作者所处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夜风乍息,月亮在薄云处露出一点光明,则显示了诗人对前景的希冀与祈盼。这首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写景真切细致。

  翻译/译文

  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未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注释

  ⑴井梧:井边的梧桐。

  ⑵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创作背景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赏析/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5

  江上秋怀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古诗简介

  《江上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不免被悲秋的情绪所感染。三联至六联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

  翻译/译文

  远游归来,回到故山,散发卧壑吞食霞气。

  山里寒蝉在枯桑枝上号叫,这才知道已经是秋天了。

  北方的大雁告别了海滨,南方的燕子辞别了江楼,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

  飒飒秋风卷起沙瀑,苍苍茫茫的沙雾笼罩江洲。

  黄云漫天,暮色苍莽,江中白水扬起寒流。

  心中恻怆之情油然而生,泪水如涌泉潺湲不尽。

  山里蘅草兰花已经萧瑟凋零,为此长叹不已,令人哀愁不尽。

  注释

  ⑴餐霞,王本注:“餐霞,吞食霞气。仙家修炼之法。”也指不入仕且与世俗不合之人。颜延年《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⑵散发句:散发,乱发纷披。王本注:“散发,不冠而发披乱也。”谢,与《江南春怀》诗中 “谢金阙”之谢字同意。谢远游,再也不能远足,不能远行归乡。

  ⑶朔雁句:朔,刘本、朱本俱作胡。雁,敦煌残卷作鸿。海裔,海边。《淮南子·原道训》:“故虽游于江寻海裔。”高诱注:“裔,边也。”句含伤悼。谢灵运《征赋》:“眷转蓬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⑷越燕句:王本注:“越燕,今之紫燕。”句亦含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此所*,悲其所思者乎?”

  ⑸朱本注前段十句云:“此白江上秋怀,言餐霞而卧于旧壑之中,散发无拘,不事远游。山蝉号于枯桑,乃知天之秋矣。斯时也,胡雁别于海边,越燕辞乎江楼,雁来燕去而秋深矣。风飒飒而卷沙,雾茫茫而绕洲,黄云结乎暝色,白水扬其寒流。景物若此,则秋之感怀者亦多矣。”恻怆心自悲,孰煌残卷作感激心自伤。

  ⑹潺湲,《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王逸注:“潺湲,流貌 。”

  ⑺蘅兰句:蘅,杜蘅。《尔雅注》卷八邢昺疏:“《本草》唐本注云: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朱本注:“蘅、兰皆香草也,以比君子。萧瑟,凋残意。”

  ⑻朱本注后段四句云:“上言秋景之萧条,此则言其所怀也。秋而有怀,凄怆自悲,泪下潺湲,莫之能已。蘅兰本香草也,今乃萧瑟而凋悴矣,令人长叹而生多愁。譬之君子,本可用也,今乃流落不遇,安能不自伤乎?是则其所怀者,非独为秋而然,亦悲其时年迈而不遇耳。岂自还山之后,南游江上,秋日有怀而作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秋,作于当涂。

  敦煌残卷本题作《江上之山藏秋作》。检李诗,惟《姑孰十咏》写天门山有“迥出江上山”句。又牛渚山亦可称“江上之山”。北宋贺铸《采石矶》诗序云:“县东南二十里 ,濒江两矶相对。按县谱,太白尝隐东矶上,故址存焉。”(《庆湖遗老诗集》卷三)贺铸言采石矶在县东南有误,当在西北。又诗中谓“东西采石矶”,亦前所未闻。但据县谱谓李白尝隐东矶,当必有据。据此,“江上之山”(即诗中所说“旧壑”)必博望山和采石山中之一山。诗为暮年思归并窘迫之极时所作。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很好的秋思之作,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产生的悲秋情绪。全诗的大意是:我这不合世的餐霞之人卧于旧壑,因病在床乱发纷披再也不能远足行游。听到山蝉在枯桑上哀叫,才知又是时秋。此时北方的鸿雁应是离开了海滨,南方的紫燕也该辞别了江楼。萧萧秋风卷起了尘沙,茫茫云雾萦绕着江洲。天边黄云结成了暮霭,河中的白水扬起了寒流。我如此潦倒心中凄怆悲伤,泪流不住难以止收。蘅兰君子正在凋残,只令人以长叹表露哀愁。

  名家点评

  萧本云:“此太白伤亡之作也。不惟伤已,而复为同类者伤之,悲夫!”

  严评本载明人批:“是选体,排对类谢,颈联似鲍。”

江上原文、翻译、赏析6

  柳营曲·江上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雾笼罩下的小船自在悠闲,雨水批湿的蓑衣又被风吹干,渔翁酒醒时江上天色已晚。听鸟鸣叫,流水潺潺,乐趣恰似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轻轻摇着船儿驶过江湾,寒波里垂下关够鱼饵。抬头贪看月亮,不留神放开了鱼竿。回过神来,看那小船已顺流而下,荡进了蓼花滩中。

  注释

  柳营曲:越调曲牌名。

  烟艇闲:此句写烟水之中小船静静地停泊着。

  关关:鸟和鸣声。

  富春山:关名严陵山,汉严子陵曾隐居耕钓于此,上有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

  兔魄:月亮。

  蓼(liǎo)花:蓼是关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花如穗,有红有白。

  赏析

  这首散曲是借自然景物来表现理想主义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的关则例证。曲中所写的渔翁,实际上是个科场失意的文人。失意后,他退隐江滨,但却不能割断蟾宫折桂的欲念,因而在强作闲适的同时,心灵上又挤压着沉重的苦闷。

  首句勾画了关幅渔翁孤舟闲漂图。小船自在消闲,蓑衣雨湿风干,渔翁饮酒睡醒,表明看来确是关派悠然自得的气象。但仔细体味,渔翁冒雨自炊,饮酒就醉,醉则昏睡,醒则漂归,既无渔钓之意,又无赏景之心,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他胸中凝聚着难以解脱的苦衷,不然不会独自借酒浇愁、整天沉湎醉乡。

  船上饮酒,醉醒已是傍晚,但闻啼鸟声与流水声交织在关起,清脆悦耳,其乐趣不减当年严子陵隐居富春山。“啼鸟关关,流水潺潺”、“数声柔橹江湾,关钩香饵波寒”,俱是清丽流美,宛然仙家境界。但此曲的渔翁仍未能不食人间烟火,“回头观兔魄,失意放鱼竿”,便显示了生活现实所给予的创伤。前时写“渔翁醉醒江上晚”,是力图表现他旷放自在的关面。如今看起来,他的“醉醒”,也不无愤世嫉俗的激烈意味了。

  欧阳修有《渔家傲》词,下阕有句云:“醉倚绿阴眠关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此曲的结尾,很可能是受到了欧词的启发。船儿不是关直那么听话的,只要主人意有旁骛,失了操纵,便只受水流摆布。“看,流下蓼花滩”,因为贪看水中的月亮,关不留神握渔竿的手松开了,只能眼睁睁望着渔竿从蓼花滩上漂下去。这表现了渔翁“失意”的深重程度。不过作者仍把小船留在蓼花滩关带,不曾送入红尘,那么渔父清醒过来,重新提起渔竿,“乐似富春山”,是不成问题的。或许“流下蓼花滩”的对象,也可释为“鱼竿”,如宋王庭珪《江亭即事》云:“江水磨铜镜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回头贪看明月上,不觉竹竿流下滩。”但观此曲,解作小船“流下”更胜。

  这首曲中的“渔翁”是文人化了的。在元曲中,“隐逸”与“叹世”是关枚硬币的两面,此曲作者不过想把这两面都写到而已。清李调元就很明白这关点。他把自“数声柔橹江湾”至“流下蓼花滩”六句,统统视为“他人不能道也”的俊语。(见《雨村曲话》)

  此曲解开关般闲适小令关味沉醉山水之乐的纱幕,真实地表现出科场失意文人在不得不隐逸山水时内心所压抑着的痛楚,坦诚深切,读来确有令人耳目关新之感。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2)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菁华3篇)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1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赏析

  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图画若为工。”展现在眼前不是生活图景,简直就是一幅画,极言其美感。

  下片写渔家乐。天色已晚,渔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烟中。小岛上的竹篱茅舍就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不得志的李纲看到渔翁简朴自在的生活时,他应该也想过“独善其身”吧!但无论多难,他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坚持,直到与这个世界决绝。柔美婀娜的柳丝固然给生活增添了诗意,但世上如果没有坚挺的胡杨,这份诗意也将荡然无存。李纲,就是那坚挺的胡杨,民族的脊梁。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2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诗简介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翻译/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赏析/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2]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常的语言,*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常的艺术效果。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3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古诗简介

  《江上秋夜》是宋代诗人道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景,通过“苍江”“井梧”反衬出作者所处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夜风乍息,月亮在薄云处露出一点光明,则显示了诗人对前景的希冀与祈盼。这首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写景真切细致。

  翻译/译文

  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未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注释

  ⑴井梧:井边的梧桐。

  ⑵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创作背景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赏析/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3)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精选十篇)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渔者》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渔者》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江上渔者》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入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人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捉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捉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人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人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人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人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捉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捉“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捉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常的语言,*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常的艺术效果。

  《江上渔者》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2

  江上秋怀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古诗简介

  《江上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不免被悲秋的情绪所感染。三联至六联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

  翻译/译文

  远游归来,回到故山,散发卧壑吞食霞气。

  山里寒蝉在枯桑枝上号叫,这才知道已经是秋天了。

  北方的大雁告别了海滨,南方的燕子辞别了江楼,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

  飒飒秋风卷起沙瀑,苍苍茫茫的沙雾笼罩江洲。

  黄云漫天,暮色苍莽,江中白水扬起寒流。

  心中恻怆之情油然而生,泪水如涌泉潺湲不尽。

  山里蘅草兰花已经萧瑟凋零,为此长叹不已,令人哀愁不尽。

  注释

  ⑴餐霞,王本注:“餐霞,吞食霞气。仙家修炼之法。”也指不入仕且与世俗不合之人。颜延年《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⑵散发句:散发,乱发纷披。王本注:“散发,不冠而发披乱也。”谢,与《江南春怀》诗中 “谢金阙”之谢字同意。谢远游,再也不能远足,不能远行归乡。

  ⑶朔雁句:朔,刘本、朱本俱作胡。雁,敦煌残卷作鸿。海裔,海边。《淮南子·原道训》:“故虽游于江寻海裔。”高诱注:“裔,边也。”句含伤悼。谢灵运《征赋》:“眷转蓬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⑷越燕句:王本注:“越燕,今之紫燕。”句亦含悲。《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此所*,悲其所思者乎?”

  ⑸朱本注前段十句云:“此白江上秋怀,言餐霞而卧于旧壑之中,散发无拘,不事远游。山蝉号于枯桑,乃知天之秋矣。斯时也,胡雁别于海边,越燕辞乎江楼,雁来燕去而秋深矣。风飒飒而卷沙,雾茫茫而绕洲,黄云结乎暝色,白水扬其寒流。景物若此,则秋之感怀者亦多矣。”恻怆心自悲,孰煌残卷作感激心自伤。

  ⑹潺湲,《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王逸注:“潺湲,流貌 。”

  ⑺蘅兰句:蘅,杜蘅。《尔雅注》卷八邢昺疏:“《本草》唐本注云:杜蘅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朱本注:“蘅、兰皆香草也,以比君子。萧瑟,凋残意。”

  ⑻朱本注后段四句云:“上言秋景之萧条,此则言其所怀也。秋而有怀,凄怆自悲,泪下潺湲,莫之能已。蘅兰本香草也,今乃萧瑟而凋悴矣,令人长叹而生多愁。譬之君子,本可用也,今乃流落不遇,安能不自伤乎?是则其所怀者,非独为秋而然,亦悲其时年迈而不遇耳。岂自还山之后,南游江上,秋日有怀而作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秋,作于当涂。

  敦煌残卷本题作《江上之山藏秋作》。检李诗,惟《姑孰十咏》写天门山有“迥出江上山”句。又牛渚山亦可称“江上之山”。北宋贺铸《采石矶》诗序云:“县东南二十里 ,濒江两矶相对。按县谱,太白尝隐东矶上,故址存焉。”(《庆湖遗老诗集》卷三)贺铸言采石矶在县东南有误,当在西北。又诗中谓“东西采石矶”,亦前所未闻。但据县谱谓李白尝隐东矶,当必有据。据此,“江上之山”(即诗中所说“旧壑”)必博望山和采石山中之一山。诗为暮年思归并窘迫之极时所作。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很好的秋思之作,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产生的悲秋情绪。全诗的大意是:我这不合世的餐霞之人卧于旧壑,因病在床乱发纷披再也不能远足行游。听到山蝉在枯桑上哀叫,才知又是时秋。此时北方的鸿雁应是离开了海滨,南方的紫燕也该辞别了江楼。萧萧秋风卷起了尘沙,茫茫云雾萦绕着江洲。天边黄云结成了暮霭,河中的白水扬起了寒流。我如此潦倒心中凄怆悲伤,泪流不住难以止收。蘅兰君子正在凋残,只令人以长叹表露哀愁。

  名家点评

  萧本云:“此太白伤亡之作也。不惟伤已,而复为同类者伤之,悲夫!”

  严评本载明人批:“是选体,排对类谢,颈联似鲍。”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3

  柳营曲·江上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雾笼罩下的小船自在悠闲,雨水批湿的蓑衣又被风吹干,渔翁酒醒时江上天色已晚。听鸟鸣叫,流水潺潺,乐趣恰似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轻轻摇着船儿驶过江湾,寒波里垂下关够鱼饵。抬头贪看月亮,不留神放开了鱼竿。回过神来,看那小船已顺流而下,荡进了蓼花滩中。

  注释

  柳营曲:越调曲牌名。

  烟艇闲:此句写烟水之中小船静静地停泊着。

  关关:鸟和鸣声。

  富春山:关名严陵山,汉严子陵曾隐居耕钓于此,上有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

  兔魄:月亮。

  蓼(liǎo)花:蓼是关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花如穗,有红有白。

  赏析

  这首散曲是借自然景物来表现理想主义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的关则例证。曲中所写的渔翁,实际上是个科场失意的文人。失意后,他退隐江滨,但却不能割断蟾宫折桂的欲念,因而在强作闲适的同时,心灵上又挤压着沉重的苦闷。

  首句勾画了关幅渔翁孤舟闲漂图。小船自在消闲,蓑衣雨湿风干,渔翁饮酒睡醒,表明看来确是关派悠然自得的气象。但仔细体味,渔翁冒雨自炊,饮酒就醉,醉则昏睡,醒则漂归,既无渔钓之意,又无赏景之心,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他胸中凝聚着难以解脱的苦衷,不然不会独自借酒浇愁、整天沉湎醉乡。

  船上饮酒,醉醒已是傍晚,但闻啼鸟声与流水声交织在关起,清脆悦耳,其乐趣不减当年严子陵隐居富春山。“啼鸟关关,流水潺潺”、“数声柔橹江湾,关钩香饵波寒”,俱是清丽流美,宛然仙家境界。但此曲的渔翁仍未能不食人间烟火,“回头观兔魄,失意放鱼竿”,便显示了生活现实所给予的创伤。前时写“渔翁醉醒江上晚”,是力图表现他旷放自在的关面。如今看起来,他的“醉醒”,也不无愤世嫉俗的激烈意味了。

  欧阳修有《渔家傲》词,下阕有句云:“醉倚绿阴眠关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此曲的结尾,很可能是受到了欧词的`启发。船儿不是关直那么听话的,只要主人意有旁骛,失了操纵,便只受水流摆布。“看,流下蓼花滩”,因为贪看水中的月亮,关不留神握渔竿的手松开了,只能眼睁睁望着渔竿从蓼花滩上漂下去。这表现了渔翁“失意”的深重程度。不过作者仍把小船留在蓼花滩关带,不曾送入红尘,那么渔父清醒过来,重新提起渔竿,“乐似富春山”,是不成问题的。或许“流下蓼花滩”的对象,也可释为“鱼竿”,如宋王庭珪《江亭即事》云:“江水磨铜镜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回头贪看明月上,不觉竹竿流下滩。”但观此曲,解作小船“流下”更胜。

  这首曲中的“渔翁”是文人化了的。在元曲中,“隐逸”与“叹世”是关枚硬币的两面,此曲作者不过想把这两面都写到而已。清李调元就很明白这关点。他把自“数声柔橹江湾”至“流下蓼花滩”六句,统统视为“他人不能道也”的俊语。(见《雨村曲话》)

  此曲解开关般闲适小令关味沉醉山水之乐的纱幕,真实地表现出科场失意文人在不得不隐逸山水时内心所压抑着的痛楚,坦诚深切,读来确有令人耳目关新之感。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4

  挂*江上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翻译/译文

  乘夜挂*,渭水泛舟,等月月不来,乌云遮天,无奈之心如江水自流。

  舟也随波逐流,瞬间就漂到长安城西头,月亮恰如小玉钩,挂在蓝蓝的天穹。

  月光如水,一掬满怀,可是游玩的心情却消失的一丝丝都没有。

  只看到高高的鳷鹊楼的身影在月亮的金波里,晃晃悠悠。

  注释

  (1)鲍照《玩月城西》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钧。”

  (2)陆机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3)谢朓诗:“金波丽鹊。”

  (4)刘良注:“金波,月也。”鳷鹊,馆名。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坐*,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的。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5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翻译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创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赏析

  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写景诗的代表,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具备了因物赋形的艺术功力。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荆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图景。时令是冬季,诗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剥落的山岭,草木荒疏萧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船不断地前进,诗人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意思是山像马一样在走动,这里诗人是采用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以反衬船速之快。同时也可见蜀中的山之多,因为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诗的后四句描写所见山上道路以及环边小景。傍晚时分,前行途中,偶一回头,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余晖之中,天空孤云飘荡,山上云气缭绕,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画。而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诗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而有致。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态感,画面鲜明。运用比喻,新鲜活泼,语言明快而自然,风格雄健。诗人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悦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呈现了苏轼诗风的基调。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6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翻译/译文

  漫漫春雨,芊芊芳草,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迷蒙一片。春雨绵绵,陇亩之间纵横的水流,汇聚成白茫茫的一片。春风吹拂,花瓣飘落,柳絮轻飞。柳想要留住春寒却因太过柔弱而护不住。

  赏析/鉴赏

  “连天芳草雨漫漫”,下笔便勾画出一个莽苍的空间:漫漫春雨,芊芊芳草,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迷蒙一片。雨漫漫,既见雨期之长,又见雨区之宽,正是春雨特点。此句领起下文。

  “野水宽”是“雨漫漫”的必然结果。春雨绵绵,陇亩之间纵横的水流,汇聚成白茫茫的一片。鸥边,鸥鸟翱翔的水边。据说古时候有爱鸥者,每日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闻之曰:“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列子 黄帝》)。这里暗用典故,喻诗人乐于归隐,生活悠闲自在。全句明写春雨,暗抒心志,虚实相生,极为含蓄。

  以上雨景,气象莽苍宏大。后两句笔锋陡转,雨霁天晴,又一番景致:春风吹拂,花瓣飘落,柳絮轻飞。这一切暗示,美好的春天即将归去。诗人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扑”字,生动传神,颇具人意。写春风扑救落花,落花因“扑”而起,情态毕现。风吹花落,本是自然之理。这里却说风在扑救落花,挽留春色,出人意表,饶有意趣。“春寒”,植物生长缓慢,花期延长。天气暖和,春花早开早谢。柳棉飞扬,是春色将尽的征兆。

  把“柳绵”设想为卫护“春寒”而生,构思新奇,但“柳绵”微薄无力,“春寒”护不住,花期“欲尽”留不住,诗人怅惘而无可奈何之情也流露而出。

  构思的新颖,语言的脱俗,移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使诗情画意浓郁多姿,富有特色。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7

  原文: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宋代: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译文:

  江上的荻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就好像是故意捉弄给人*添许多愁思。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也愈飞愈远,江上这一叶扁舟就要载着离人远去。

  别离时我常常担心你离我先去,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还能亲眼看着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留存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我只能紧蹙双眉无尽的思念你。

  注释: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萧萧:形容风声。做弄:犹捉弄。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饯行的酒*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8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赏析

  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图画若为工。”展现在眼前不是生活图景,简直就是一幅画,极言其美感。

  下片写渔家乐。天色已晚,渔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烟中。小岛上的竹篱茅舍就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不得志的李纲看到渔翁简朴自在的生活时,他应该也想过“独善其身”吧!但无论多难,他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坚持,直到与这个世界决绝。柔美婀娜的柳丝固然给生活增添了诗意,但世上如果没有坚挺的胡杨,这份诗意也将荡然无存。李纲,就是那坚挺的胡杨,民族的脊梁。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9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赏析

  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图画若为工。”展现在眼前不是生活图景,简直就是一幅画,极言其美感。

  下片写渔家乐。天色已晚,渔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烟中。小岛上的竹篱茅舍就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不得志的李纲看到渔翁简朴自在的生活时,他应该也想过“独善其身”吧!但无论多难,他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坚持,直到与这个世界决绝。柔美婀娜的柳丝固然给生活增添了诗意,但世上如果没有坚挺的胡杨,这份诗意也将荡然无存。李纲,就是那坚挺的胡杨,民族的脊梁。

  江上原文赏析及翻译 10

  江上

  清代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译文

  吴头楚尾之地的路是坎坷还是顺坦?在细雨之中慢慢进了深秋,秋天的江水暗自起伏。

  晚上趁着寒冷的潮水渡过江去,眼中尽是黄叶,耳边尽是雁嘶。

  注释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此地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

  烟雨:蒙蒙细雨。

  寒潮:寒冷的潮水。

  赏析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4)

——池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菁华3篇)

  唐·白居易《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唐·白居易《池上》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唐·白居易《池上》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5)

——岁暮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原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字之前能够返家。

  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有,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有,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注释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字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赏析: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古诗简介

  《岁暮》是唐代诗人杜甫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翻译/译文

  时当岁未远在天涯作客,边境上还在苦战用兵。

  吐蕃的烟尘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

  人世间时时处处都在流血,朝廷上有谁敢于请缨?

  为救时危我怎敢惜于一死?仕途寂寞的我亦难免壮心勃动!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日:日日,天天。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敢:岂敢,何敢。爱:吝惜。

  赏析/鉴赏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出语浑朴,感情挚厚;语言精简,音韵律工谐。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这首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古诗简介

  《岁暮》是唐代诗人杜甫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翻译/译文

  时当岁未远在天涯作客,边境上还在苦战用兵。

  吐蕃的烟尘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

  人世间时时处处都在流血,朝廷上有谁敢于请缨?

  为救时危我怎敢惜于一死?仕途寂寞的我亦难免壮心勃动!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日:日日,天天。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敢:岂敢,何敢。爱:吝惜。

  赏析/鉴赏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出语浑朴,感情挚厚;语言精简,音韵律工谐。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这首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翻译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注释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

  故人:老朋友。

  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

  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

  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鉴赏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赏析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原文: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南北朝:阴铿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译文: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天气寒冷岁月已晚,傅郎却不辞劳苦出发远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长江在*静的时候仍有风浪,而傅郎偏偏在这岁暮时分驾一叶偏舟孤单单地走了。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江边枯萎的野棠花叶子已经凋落完,冰冷的芦花在风中轻摇。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天寒地冻,守望的士兵已经不出来瞭望,沙洲上的鸟离行船很远,因此不惊动。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湘水各处深浅不同,傅郎此去可以亲自践历,君行我仍滞留于此,空添思归悲伤情绪而已。

  注释: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piān)舟独且征。

  扁舟:小船。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shù)人寒不望,沙禽迥(jiǒng)未惊。

  戍人:古代守边官兵的通称。迥:远。

  湘波各深浅,空轸(zhěn)念归情。

  轸:伤痛。

  赏析:

  阴铿诗集中较好的诗篇往往都是写江上景色的,这是他喜爱写、也是写得较为成功的题材。本诗写的是岁暮送一位姓傅的朋友到湘州(今长沙市)去的情景。

  首二句“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是说天气寒冷岁月已晚,傅郎却不辞劳苦出发远行。

  次二句“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是说长江在*静的时候仍有风浪,而傅郎偏偏在这岁暮时分驾一叶偏舟孤单单地走了。这四句表现诗人对傅郎孤帆远去的深切关心。诗人勾勒描绘出江上风波险恶而眼下又暮色苍茫的景象,虽未正面写情,而爱护之情如见。

  “棠枯绛叶尽”以下四句,按照张玉谷的说法是诗人想象傅郎舟行所见,我们认为此说可取。这四句写的是寒江夜景。诗人不仅写棠及芦苇的情状以表明风力凛烈,而且更用“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极写冬夜之寒。由于寒冷,守望的士兵已经不出来瞭望。“沙禽迥未惊”一句,通常人们理解为沙洲上的鸟离行船很远,因此不惊动。那么,诗人写这样一个细节到底要表达什么呢?这里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表明行舟路途上的荒凉和孤寂,二是点明景色严寒。

  苏东坡曾有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词,末二句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似乎可以移为此句注脚。诗中写寒夜沙洲的禽鸟未被惊动,正是要写出寒江孤舟行旅的寂寞、荒凉和阴冷,仍然与前一句一样是写其寒苦。末二句是说湘水各处深浅不同,傅郎此去可以亲自践历。君行我仍滞留于此,空添思归悲伤情绪而已。此处,湘波的深浅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的是傅郎此去的亲历,兼有对他行旅的关切;虚写则是随着注目于客行湘水的波浪激起自己思想情绪的风涛,湘水的深浅也是诗人思归程度的高低,它只在诗人内心深处回流激荡,真是思归人苦只自知了。

  本诗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构思的多角度转换。起四句是从诗人眼中景写出,中间“棠枯绛叶尽”四句是想象对方客行中的所见,最后结句又转为写自己的身边之事。通过视角的转换,正可把诗人浮想联翩的因送友而思归的情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此外,写景的着眼点在渲染氛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写冬夜舟行孤寂与寒苦,其结穴仍在写主人公的苦苦思归之情上。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日:日日,天天。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敢:岂敢,何敢。爱:吝惜。

  赏析

  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本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年底,吐蕃攻陷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州,时杜甫欲下江东。拟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此诗或作于离梓之前,或作于抵阆之后。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日:日日,天天。

  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敢:岂敢,何敢。爱:吝惜。

  赏析

  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境战争,时局艰难,朝廷却无人请缨抗敌,而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寂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杜甫和他们不同,他早年就怀有“致君尧舜”的宏愿,当此国家危殆、生民涂炭之际,更激发了他舍身报国的意愿。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字字中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大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又如“对偶”和“双关”手法,诗题“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本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描写手法,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杜甫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对比;杜甫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年底,吐蕃攻陷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州,时杜甫欲下江东。拟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此诗或作于离梓之前,或作于抵阆之后。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文: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南北朝:阴铿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译文: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天气寒冷岁月已晚,傅郎却不辞劳苦出发远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长江在*静的时候仍有风浪,而傅郎偏偏在这岁暮时分驾一叶偏舟孤单单地走了。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江边枯萎的野棠花叶子已经凋落完,冰冷的芦花在风中轻摇。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天寒地冻,守望的士兵已经不出来瞭望,沙洲上的鸟离行船很远,因此不惊动。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湘水各处深浅不同,傅郎此去可以亲自践历,君行我仍滞留于此,空添思归悲伤情绪而已。

  注释:

  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piān)舟独且征。

  扁舟:小船。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shù)人寒不望,沙禽迥(jiǒng)未惊。

  戍人:古代守边官兵的通称。迥:远。

  湘波各深浅,空轸(zhěn)念归情。

  轸:伤痛。

  赏析:

  阴铿诗集中较好的诗往往都是写江上景色的,这是他喜爱写、也是写得较为成功的题材。本诗写的是岁暮送一位姓傅的朋友到湘州(今长沙市)去的情景。

  首二句“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是说天气寒冷岁月已晚,傅郎却不辞劳苦出发远行。

  次二句“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是说长江在*静的时候仍有风浪,而傅郎偏偏在这岁暮时分驾一叶偏舟孤单单地走了。这四句表现诗人对傅郎孤帆远去的深切关心。诗人勾勒描绘出江上风波险恶而眼下又暮色苍茫的景象,虽未正面写情,而爱护之情如见。

  “棠枯绛叶尽”以下四句,按照张玉谷的说法是诗人想象傅郎舟行所见,我们认为此说可取。这四句写的是寒江夜景。诗人不仅写棠及芦苇的情状以表明风力凛烈,而且更用“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极写冬夜之寒。由于寒冷,守望的士兵已经不出来瞭望。“沙禽迥未惊”一句,通常人们理解为沙洲上的鸟离行船很远,因此不惊动。那么,诗人写这样一个细节到底要表达什么呢?这里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表明行舟路途上的荒凉和孤寂,二是点明景色严寒。

  苏东坡曾有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词,末二句写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似乎可以移为此句注脚。诗中写寒夜沙洲的禽鸟未被惊动,正是要写出寒江孤舟行旅的寂寞、荒凉和阴冷,仍然与前一句一样是写其寒苦。末二句是说湘水各处深浅不同,傅郎此去可以亲自践历。君行我仍滞留于此,空添思归悲伤情绪而已。此处,湘波的深浅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的是傅郎此去的亲历,兼有对他行旅的关切;虚写则是随着注目于客行湘水的波浪激起自己思想情绪的风涛,湘水的深浅也是诗人思归程度的高低,它只在诗人内心深处回流激荡,真是思归人苦只自知了。

  本诗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构思的多角度转换。起四句是从诗人眼中景写出,中间“棠枯绛叶尽”四句是想象对方客行中的所见,最后结句又转为写自己的身边之事。通过视角的转换,正可把诗人浮想联翩的因送友而思归的情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此外,写景的着眼点在渲染氛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写冬夜舟行孤寂与寒苦,其结穴仍在写主人公的苦苦思归之情上。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翻译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注释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

  故人:老朋友。

  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

  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

  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鉴赏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赏析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唐代〕

  原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也渐渐疏远。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到来了。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注释


江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扩展6)

——池上原文及翻译赏析优选【五】份

  原文: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译文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

  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注释

  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

  3、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

  4、明镜:如同明镜。

  5、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飘动。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静,只淡淡地出一“*”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赏析二

  诗的第一句,是借时间来写景的。“一雨”二字,是统率全诗的关键。因为以下三句所写的自然景象。都因这“一雨”才得以出现的。

  第二句,是借空间写景。这一句所描绘的内容是对第一句中“水面*”的延展和补充。因为“*”只能状其形而不能显其色。所以续以“淡磨”、“明镜”,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来了。至于“照”,则是在静中求动的点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详*静中暗含了动意,其作用不只是为了使写法上有所变化,更是为了让人对下两句所写的风起荷响的动景有精神上的准备。另外,从意境的创造上来说,它还有这样的作用:随着“照”字而出现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无疑扩大了“雨后池上”的空间范围,因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当然,这里对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写是虚写。可是,这一笔虚写却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杨的实写作了铺垫,使它的出现不显突兀,且使“雨后池上”这一标题所规定的空间范围,不仅限于池面之上,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是对雨后的池上静景的描绘,用语质朴自然,结构绵密。

  三四两句,描绘的是一时*静之后的动景。“更作荷心万点声”一句,是全诗的精华,它使全诗的意境升华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风吹树摇、积雨落入荷心,其实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响。诗人正是由于动情于这一阵余响,才提笔写下这首诗的。那末,这阵余响之所令人动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管诗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由于他从现实自然的景观出发,客观上却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静总是暂时的、相对的,不静则是永恒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这首诗中所获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诗人对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写,也不是在于诗对自然物的形态(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描写,而是在于诗对自然景物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这二者相互转换的关系上,人们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动的美。或者说,它表现的不是静止的绘画的美,而是流动的音乐的美。正是这种美,使人们感到自然界的亲切,又正是这种亲切感,使物境和人们的心境和谐起来,交融起来。这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古诗简介

  《清*乐·池上纳凉》是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的是夏日的夜晚,词人在庭院荷塘边乘凉消暑的闲适场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然于闲适中亦微含愁意。词人善于以传神之笔,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如画的境界。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爽朗工致。

  翻译/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注释

  ①清*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韵。

  ②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③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④蜡炬:蜡烛。

  ⑤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⑥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⑦一霎:一会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宣宗道光初年(1821年)。项鸿祚自幼天资聪援,善于著文。他填词很讲究音律,虽内容大都是伤春悲秋之作,然却以古艳哀怨的词风著称于世,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这首词作是词人借描写夏夜在庭院纳凉的情景,抒发出几分对人生的哀怨。

  赏析/鉴赏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判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晃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宁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扶墙走到床边,躺在竹*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虽使人略感清凉,但却难解词人的醉意,在朦胧的醉意中,词人由凉爽的夏夜,忽然想到了秋天的景色。“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眼前池塘正是莲叶碧青,荷花争奇之时,然而瞬间雨过,一夜间便花凋叶残,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最后两句着似写景,实则是借写醉意中的幻觉,寄托词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全词勾勒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上人晃、手中扇摇、水中波兴,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对比分明。项鸿祚曾自言“幼有愁癖”,容易触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忧情苦绪。这首词就是词人以传神的笔墨,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的如画的境界。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译文二: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③解:明白,懂得。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原文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翻译

  拄杖站在池塘边,西风拂过,托着残叶的荷柄微微倾斜。

  突然看到这一派秋景萧瑟中,一枝荷花迎风开放。

  注释

  西风:指秋风。

  赏析

  张光启生活于明末清初,入清,隐居不仕,享年八十馀。从这首小诗的内容来看,写此诗时,他已是策杖而行的老人,但耳聪目明,身体尚健。

  在一个败荷零落的秋日,诗人拄杖独自站在荷塘边,秋风一过,无数托着残叶的荷柄随之鼓斜倾倒。但是,他再举目远望,只见满目凋零的球景中,却有一朵新开的荷花突兀的闯进了他的视线,他不眼前一亮,心中激动之情不以言表。诗人不说一朵花而说“一枝花”,这表明他注意到的,不只是花朵,而且还有花枝。在众芳摇落、荷柄斜倒映衬下,挺直的花枝托着鲜花,不仅美艳,而且显出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独立不羁的精神。诗人直接描画出的是残荷中的一枝新花,谁又能说诗人不是在借以歌颂这样一种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呢?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