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1 00:00:00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9、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三大化学肥料:N、P、K

12、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3、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4、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15、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6、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1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18、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0、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2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2、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5、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6、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27、(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28、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9、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0、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31、物质的分类

32、化学用语

3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

34、化学式和化合价

3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3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37、红色固体:Cu、Fe2O3(红棕色)、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38、碱的溶解性

3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3篇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1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因具有疏松多空结构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毒气或除味、脱色等;焦炭用于冶铁。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不同单质)。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向下倾斜的试管做为发生装置。如: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另外还有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如:o2、co2;难溶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如:o2、h2;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如:h2。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常用方法是:锌粒和稀硫酸

  (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zn+h2so4—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气体),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助燃剂,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均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生成s+o2

  ③(红磷或*)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用于发令枪)p+o2—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mg+o2—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fe+o2—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酒精燃烧c2h5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的爆炸极限为4——74.2%

  co+o2—

  c+o2—(氧气充足)c+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c+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固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

  ①除杂:co[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naoh—(或通入石灰水中。)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hcl—

  (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分别用燃烧的木条点燃,看燃烧产物。点燃前要检验纯度,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无水珠出现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h2和ch4;迅速把这两个有水珠出现的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的是ch4。

  h2、o2、co2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被点燃的气体是氢气,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h2、co2),(o2、co2),(co、co2)]用澄清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来源广,燃烧热值大。)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2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②溶**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3

  1、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2、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3、氢气还原氧化铜

  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

  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4、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5、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6、120号元素顺序口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7、金属活动性口诀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8、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7、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10、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11、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12、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13、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14、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3篇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矿石:工业上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2、常见的矿石:赤铁矿(Fe2O3) 黄铁矿(FeS2) 菱铁矿(FeCO3)

  铝土矿(AI2O3) 黄铜矿(CuFeS2) 辉铜矿(Cu2S)

  3、生铁的冶炼:

  ①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 + 3CO 高温 2Fe +3CO2

  ②这样炼出的铁含有2%∽4.3%的碳,叫生铁。所以还要把生铁放在炼钢炉里,吹进氧气冶炼,

  4、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矿物 主要成分

  赤铁矿 Fe2O3

  黄铁矿 FeS2

  菱铁矿 FeCO3

  铝土矿 Al2O3

  辉铜矿 Cu2S

  磁铁矿 Fe3O4

  赤铜矿 Cu2O

  方铅矿 PbS

  孔雀石 Cu2(OH)2CO3

  黄铜矿 CuFeS2

  5、冶炼金属的方法:

  ①热还原法(如铁、铜、锌、铅、锡、钨的冶炼);

  如:CuO + H2 △ Cu + H2O

  ②电解法(当金属的矿物很稳定时用电解法冶炼,如钠、钾、镁、铝等金属矿物的冶炼),如: 2Al2O3 + 通电 4Al + 3O2↑

  ③直接加热法(对少数金属化合物不稳定,加热直接分解成金属,如银、汞的化合物)。2HgO △ 2Hg + O2↑

  ④CO、H2、C都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溶液的形成

  1、溶解现象

  (1)溶解: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均一:指各部分性质一样(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变时,不会出现分层或析出沉淀现象

  (3)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4、乳化现象

  (1)乳化概念: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能使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

  (2)乳化剂;象洗洁精这样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3)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5、溶解与温度的变化:

  (1)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有的会升高即溶解时放热(例NaOH 浓H2SO4等溶于水),有的会变低即溶解时吸热(例NH4NO3溶于水),有的温度不变(例NaCl)

  (2)溶解过程:

  ①扩散:分散成更小的微粒进入溶液,吸热。

  ②水合: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热。

  ③溶液能量的变化: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放出的热量,溶液降温,否则,溶液升温。

  6、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溶液是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2)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如白酒

  (3)纯净的水不导电,某些溶液可以导电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3篇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②溶**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还有一点要记住紫红色带微弱荧光的是C60分子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MnO2、CuO、Fe3O4、FeS(硫化亚铁)铁粉,C(木炭、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硫酸(浓度很高的有极强干燥性最高浓度在98%左右),盐酸(浓度很高的有极强挥发性最高浓度35%左右),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4、绿色溶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

  5、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资料 40句菁华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5、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7、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8、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9、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10、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11、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1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1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 + 5H2O

15、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16、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17、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18、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 +3H2O

19、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21、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2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26、盐的化学性质

27、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9、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30、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31、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32、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33、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34、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35、天然气:甲烷(CH4)

36、生铁/钢:(Fe)

37、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8、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39、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40、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初中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金属 + 酸 → 盐 + H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2、书上图8-20需注意:

3、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4、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5、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6、、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8、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3、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4、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15、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6、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17、氯化钠(nacl):食盐

18、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19、氢氯酸(hcl):盐酸

20、甲烷(ch4):沼气

21、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22、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23、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4、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25、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6、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7、物质的组成

28、物质的分类

29、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30、(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

31、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3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33、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4、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5、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6、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37、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38、电解水实验可证明两点:(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39、碳的化学性质

40、金属 + 酸 → 盐 + H2↑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资料 30句菁华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3、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4、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6、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7、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8、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9、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10、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1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1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1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5、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16、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1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1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19、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20、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1、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22、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3、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4、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25、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6、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27、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8、【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9、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30、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