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

日期: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细胞质基质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化学组成: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1: 线粒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动力车间”。

  关键词2: 叶绿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在叶绿体内部存在扁*袋状的膜结构,叫类囊体。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体具有特有环状DNA、少量R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关键词3: 内质网

  结构特点: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单层膜,可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

  功能: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如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关键词4: 高尔基体

  结构特点: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还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关键词5: 溶酶体

  结构特点: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

  功能:是“消化车间”,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关键词6: 液泡

  结构特点:单层膜,含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等物质。

  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使细胞保持坚挺。

  关键词7: 核糖体

  结构特点:无膜结构,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关键词8: 中心体

  结构特点:无膜结构,一般位于细胞核旁,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这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

  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器的归纳

  1.按细胞器的分布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溶酶体。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中心体。

  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甚至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有分布。

  原核生物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rna

  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

  链数:双链、单链

  碱基:atcg、aucg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3

  纯合子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这句话错在哪?

  纯合子:所考察的.一对或多对基因纯合,而生物体内的其他基因不考虑(可能杂合,也可能纯合)例:AABBDDEe考察AABBDD基因控制的性状时候,纯合;考察Ee的时候,杂合

  准确描述一下等位基因;纯合子中有没有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a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AA

  什么实验需要人工去雄?2.是否当单独培养时,就不需要人工去雄了?

  人工去雄可以避免试验不需要的授粉,排除非试验亲本的花粉授粉引起实验结果偏差。2.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如果实验不需要自交就要去雄。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4

  自交:同一植物体有**配(包括自花传粉和同株的异花传粉)。杂交:不同个体的有**配测交:F1或其他生物体与隐形个体交配,可用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或遗传方式。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自由定义。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间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可用正交和反交确定某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为什么说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办法为正交和反交?

  因为细胞质遗传基因全部来自母本,正反交的基因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的是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时来自父母的基因各一半,对于纯合亲本而言(教材默认的是纯合体),正反交的基因型相同 ,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的是细胞核遗传。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5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6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

  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

  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

  ①单倍体,

  ②纯合子(如bb或XbY),

  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

  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7

  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

  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

  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8

  一、相关概念、 高二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五大思路完胜生物实验设计题

  在这些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常有生物实验设计题出现。有的是设计实验的全过程,有的是修正实验设计的不足。如何才能解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呢?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种解题思路。

  1.运用科学原理指导实验

  解生物实验设计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在审题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实现本实验目的的科学原理。

  例如高考真题中曾有“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这就是本实验的根本原理。

  遵循这一原理,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离子和添加进去的钙离子,设计实验的方向就不会错。此题中“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这只是一条除去血液中钙离子的原理,是解决实验中某一问题所需运用的原理,是本实验的辅助原理。

  2.遵循实验原则设计实验

  要使实验设计得科学,力求无懈可击,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设置对照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行重复原则

  例如: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必须将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一个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造成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无生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有生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才能说明问题。这就是设置对照原则。

  在进行此实验时,让两个容器中的土壤在一切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唯独不同的只是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有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无微生物,有无微生物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单因子变量。这就是单因子变量原则。

  在进行此实验时,有些情况的出现是有偶然性的,多做几个对照实验,出现相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更具科学性。让这几组实验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这就是*行重复原则。

  3.准确地运用实验材料支持实验

  选用实验材料应讲究,否则将不能支持你的实验结论。

  例如想证明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必须有氮源。我们需做一个对照实验:一个培养基中加入氮素,一个不含氮素。于是为你提供两种实验材料,一是 NH4NO3、一是人尿。这时你不能认为人尿来的容易,又含有尿素等含氮的有机物,就用人尿作氮源,因为人尿中还含有无机盐等多种成分,说明不了本实验的结论。

  4.选定最优程序进行实验

  在明确了实验目的,明确了实验原理,选准实验材料,遵循实验原则后,就应该编制一个实验程序进行实验。

  对编制的实验程序,还要仔细推敲,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程序,使实验科学、简捷地进行。

  在选定最优程序中有的步骤可同时进行,那就可遵循统筹法,让要等待的步骤先做,接着穿插下一步实验,以节约时间,同时也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9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

  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

  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l的NaOH乙液:0.05g/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l的NaOHB液:0.01g/l的CuSO4)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0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互相结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不同、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如下:

  (1)结构蛋白,如肌肉、载体蛋白、血红蛋白;

  (2)信息传递,如胰岛素

  (3)免疫功能,如抗体;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

  (5)细胞识别,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总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对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阅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1)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6篇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1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水螅的刺细胞只分布在外胚层,触手处最多

  2、营寄生生活扁形动物的生殖器官发达,华枝睾吸虫先寄生在纹沼螺体内,进一步感染鱼虾,人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而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卵在水中孵化,幼虫先寄生在钉螺体内,孵出水后在水中感染人;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猪,终宿主是人

  3、蚯蚓依靠能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与刚毛的配合蠕动,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蛭属于环节动物

  4、线形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其中秀丽隐杆线虫属于自由生活

  5、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分为昆虫纲(最多)、蛛形纲、多足纲(蜈蚣)、甲壳纲;软体动物是第二大动物类群,分为双壳类(缢蛏,牡蛎,扇贝,河蚌,鲍鱼),单壳类(螺,蜗牛),无壳类(章鱼、乌贼、海蛞蝓)

  6、瓮中捉鳖中的鳖指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石鳖是软体动物

  7、海螵鞘是章鱼的'内壳,石决明是鲍的贝壳

  8、鱼类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呈流线型(梭型),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动力)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方向)游泳:

  背鳍:保持鱼体直立,对鱼体*衡、稳定起着关键作用,防止鱼体侧翻。

  腹鳍:*衡。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维持身体直立,使鱼不易左右倾斜。

  胸鳍:起*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9、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

  10、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皮肤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鸟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但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鸟类每作一次呼吸活动,肺内就会发生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

  1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形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前肢变为翼,生有大型的羽毛

  ③骨薄、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具有发达的龙骨突

  ④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储存粪便,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⑥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

  体温高而恒定的意义: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12、哺乳动物除了鲸外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13、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牵拉不能推开骨,故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要两组肌肉,在跑步中,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14、双手直臂提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则都舒张

  15、利用雌性飞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的*性,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或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一、显微镜的常识: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当物像不居中时候,应该同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试验台偏左离边缘7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④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植物细胞:净—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动物细胞:净—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2、生理盐水: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变形甚至胀破。

  3、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气泡:中间白亮四周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5、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3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须的生活条件(即:物质和能量)。

  生物部分绿色植物

  【生产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植物体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生产者。还有些化能合成细菌,如:硫细菌、硝化细菌和蓝藻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动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属于消费者。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尸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还有极少数的腐生动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蚁等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联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

  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因此,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质循环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等。(分解者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1)逐级递减: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以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而有毒的物质由于难以分解,又不易排出体外,所以,通过食物链流动时,是不断积累,逐级增加的。如:农药中的DDT、乐果以及重金属中的汞、镉和水银等。

  (2)单向流动:不能循环。

  1、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各食物链的生物由于

  食物关系构成了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

  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2)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各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就使得该食物网中草的数量最多,鹰的数量最少。

  当草原鼠类大发生时,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狐和鹰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或食虫鸟飞不进去,昆虫失去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当草原被有毒物质污染时,该草原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草原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鼠、兔、昆虫大量繁殖,毁坏草原。

  上述例子说明:人们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生态*衡就会遭受到破坏。

  (4)除了非生物环境外,该生态系统还有一个成分没有画出,这个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右图是王明同学调查某生态系统后而绘制的简图,请根据图答题:

  (1)请帮王明同学将图中的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归类:

  植物:禾谷类、水草。

  动物:昆虫、食虫鸟、兔、鱼、鹰。

  微生物:细菌、真菌。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

  水等属于非生物因素。细菌、真

  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3)请写出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①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②禾谷类→兔→鹰。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4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类别概念举例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机器狗、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举例

  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应激性】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含羞草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等。

  【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光”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如:“光照与阴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与交流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温馨提示

  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5

  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除了碳元素外有机物还可能含有其他几种元素。如H、N、S等。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就那么几种(碳最重要),但到现在人类却已经发现了超过3000万种有机物。而它们的特性更是千变万化。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指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

  食盐、硫酸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和盐4大类。生物体中的无机物主要有水及一些无机离子,如Na+、K+、Ca2+、Mg2+、Cl-、HCO-3、SO42-、HPO42-等。参见“生物元素”条。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其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无机物(矿物质或灰分)。

  所以,无机物主要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的,其中水又可以分类为: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参与化学反应。

  无机盐可分为:离子和化合物,离子是维护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化合物是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物分。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6

  一、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 植株的生长

  1、 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 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连接、支持作用

  花被 萼片: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卵。

  4)**(**与卵细胞融合成**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2)

——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5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 1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

  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

  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

  高考生物知识点 2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降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应式为:,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高考生物知识点 3

  高中生物一轮怎么样进行复*呢?有哪些生物复*要点呢?在总体上,一轮复*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以生物教材、大纲、考试说明为基础,加强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建立生物知识网络。对于高中生物的要点做到心里有数。

  从更*几年的高考题中的要点可以看出,生物基础题目一直占据主要位置。所以尽量不要选择难度较大的生物题目,但是一定要覆盖所有知识点,并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梳理,不放过任何死角。不要总是翻开书本看卓绝章,从来没有翻过第二章。而这些要求都是需要同学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因为生物需要记忆的知识要点比较多,比如说概念,实验等等,这些知识既多又杂,而且它们的分布比较零散。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归纳的生物一轮复*要点来进行记忆,因为这种记忆方式比较形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书本上的内容,包括画图、表格、知识网络图等构建知识网络,构建出来之后还需要找老师修改,或者可以与其他同学相比对,互相指导、互相促进。

  此外,在生物一轮复*的过程中,学会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答每一道题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同学们进行实验,实验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形象记忆,还可以帮助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还要提醒各位的是一轮复*需要同学们脚踏实地地来学*。

  高考生物知识点 4

  遗传、变异和进化

  1.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虽然二者在形态、大小上都不相同,但它们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遗传性状、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比较

  遗传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其体现者是蛋白质,由遗传信息决定。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 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 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 61个,有 3个终子密码子不决定任何一个氨基酸。 反密码子:是指 tRNA 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 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四者的主要区别是存在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从分子水*看,生物遗传的实质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3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

  ⑴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在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特有的行为。

  ⑵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 ⑶细胞核遗传,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性遗传的特性,并且后代的性状都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⑷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才按自由组合定律向后代传递,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则是按照连锁与交换定律向后代传递的。

  4.人类遗传病的五种遗传方式及特点

  5.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就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如果在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的条件下,即没有生存压力,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交配又是随机的情况下,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但这种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即使在实验室条件下也很难做到。实际情况是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基因频率的变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高考生物知识点 5

  准确地进行知识挂钩

  考题设置的情景真实地模拟现实,有些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无论怎么变,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留出足够时间归纳总结,知识记忆。跟老师及时反馈你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考前几天,各科统筹,各做一套模拟试题,培养高考的感觉。

  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僵化。解题的方法是多种的,要拓宽思路,全方位的进行思考,进行有效地高考生物冲刺。

  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效组合

  答题有时也要借助数、理、化知识,因此必须重视理、化、生三科在方法体系上的共同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材料来源。

  科学作答不可忽视

  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

  以上是小编为同学们总结的高考生物冲刺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有帮助,更多请关注数学频道。

  研究往届高考试卷,梳理试题

  分析*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会发现试题对应教材相应模块知识基本固定。所以,考生可以分析个人前期多次模拟考卷中,生物部分在哪种题型、哪块知识上失分较多,做题困难大。课本反复琢磨研究有关题目,力争弄清楚,找出规律。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3)

——生物高考知识点 (菁选6篇)

  1、结合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它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2、结合水的功能: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3、自由水:细胞中的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4、自由水和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参与生化反应。(3)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4)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6、无机盐的功能:(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2)参与并维持生物的代谢活动。

  1、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2、赤道板就是细胞板。

  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5、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片段可以转录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原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对性。

  6、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7、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卵、2~8细胞球期、生殖细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讲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实例:克隆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8、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是同一个结构。

  9、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10、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11、细胞器上也有糖蛋白。

  12、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13、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4、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单倍体,纯合子,位于Y染色体上。

  15、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或XY。

  16、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同种生物所用种群与无机环境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2)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3)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种群密度

  [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4)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易错警示(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3、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植物:样方法取*均值(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易错警示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4、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①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1)“J”型曲线②数学公式:N=Nλ

  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③特点:增长率保持不变tt0

  (2)“S”型曲线③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

  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J”型曲线“S”型曲线

  (1)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再生能力——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易错警示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

  (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

  ①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③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注意:凡是能直接与外界联通部分的液体,就不是体液。如: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泪液、汗液、尿液都不是体液。

  2、体液的组成:

  注意:上图箭头表示体液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不是物质交换关系。另外,如需进一步学*组织水肿成因,只需回复红色关键字即可。

  3、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正因为细胞无论是向外界排出废物,还是从外界汲取养分,都需要进过内环境,所以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单细胞直接与外部进行物质交换。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相对恒定而不是绝对不变)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常见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激素、脂类、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气体分子、尿素、尿酸、氨、血浆蛋白、抗体等。而载体、血红蛋白、胞内酶则为常见不是属于内环境成分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

  2、(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神经调节快、时间短、作用范围小。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联系:体液调节受神经调节的影响。

  4、经系统的调节

  (1)、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1、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2、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

  3、质粒不是细菌的细胞器,而是某些基因的载体,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

  4、动物、植物细胞均可传代大量培养。动物细胞通常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细胞通常用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时,都是用液体培养基。

  5、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如:蓝藻)。

  6、核糖体有游离的也有吸附在内质网上的,是产生蛋白质的机器。

  7、病毒作为抗原,表面有多种蛋白质。所以由某病毒引起的抗体有多种。即一种抗原(含有多个抗原分子)引起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有多种(一种抗原分子对应一种特异性抗体)。

  8、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受体是有许多种的,而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9、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只对细菌起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形成),不能对病毒起作用。

  10、转基因作物与原物种仍是同一物种,而不是新物种。基因工程实质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为定向变异。

  11、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12、动物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1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14、哺乳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兼性厌氧型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特例: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

  15、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16、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1 生物的基本特征: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

  1、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2 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1、2、1 包括物质转变(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储存与释放)和信息传递

  1、2、2 在代谢基础上,生物表现出应激性,生长、发育和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性。

  1、3 生命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2 生命的物质基础

  2、1 以C、H、O、N、P、S为主的几十种化学元素

  生命的物质性;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2、2 以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为主要成分的各种化合物

  2、2、1 水——生命源于水,也依赖于水

  水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方式及其功能;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2、2 无机盐

  无机盐离子与代谢的关系(组成成分和调节作用)

  2、2、3 糖类——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淀粉、糖元—→C6H12O6—→CO2+H2O+能量

  核糖、脱氧核糖以及纤维素的重要作用

  2、2、4 脂类

  脂肪和糖类的氧化供能特点

  磷脂与细胞各种膜结构的关系

  2、2、5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蛋白质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组织蛋白、酶蛋白、运输蛋白、激素蛋白、抗体蛋白等

  2、2、6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苷酸——→多核苷酸链——→核酸(DNA和RNA)

  3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3、1 真核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实验研究法:分级离心法(细胞匀浆的制备和超速离心技术)

  固定观察法、活体观察法、离体培养法等等

  3、1、1 细胞膜——物质交换的门户

  以细胞膜为代表的各种膜结构的特点

  证明膜具流动性的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膜的选择透过性——物质通过膜的主要方式

  跨膜运输(自由扩散、主动运输);非跨膜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3、1、2 细胞质——代谢的中心

  参与能量转换的两种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与主要功能相适应的膜结构特点

  在不同细胞内的分布与细胞的代谢强度之关系

  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具膜性结构的细胞器和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

  3、1、3 细胞核——遗传的中心

  核膜的结构特点(双层膜和核孔)与功能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形态变化的遗传学意义

  3、1、4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关系的实验

  3、2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有无核膜;有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是否含有非编码序列

  3、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同一性和结构上的一定连续性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明确分工,而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4 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

  4、1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周期性——细胞周期

  4、1、1 分裂间期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4、1、2 分裂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以含有两对染色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4、1、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之比较

  4、1、4 细胞有丝分裂图象的变式认识——二维坐标图

  4、2 细胞的分化、癌变(畸形分化)和衰老

  5 细胞工程

  5、1 细胞的全能性

  5、2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的杂交

  5、3 动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动物细胞的培养(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

  动物细胞的融合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获得—培养—免疫分析、筛选—再培养—提取

  第二单元代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1 酶与代谢之关系

  1、1 酶的发现及化学属性:蛋白酶与非蛋白酶(如RNA酶)

  1、2 酶的性质及实验研究

  高效性、专一性及需要适宜的条件

  1、2、1 证明酶催化效率高低的几个实验:

  1、2、2 用曲线图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反应物浓度)

  2 生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2、1 A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知识在课本中的分布

  2、2 ATP的结构特点与能量变化之关系:

  2、3 ATP的形成途径及形成场所

  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3、1 渗透作用的原理;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3、2 证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的发生原因:(内因与外因)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研究还可用于: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推测细胞液的浓度

  3、3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与合理灌溉

  4 植物的矿质营养

  4、1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14种)

  4、2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熟悉原理,讨论问题)

  4、3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特点

  4、4 合理施肥与无土栽培

  4、5 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的关系

  5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5、1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实验研究:萨克斯实验、恩吉尔曼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

  5、2 熟识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图解

  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的进行部位、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特点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特点之比较

  5、3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图分析):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环境温度

  5、4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问题讨论与*题解析)

  6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6、1 糖代谢:以“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维持”为中心,理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

  6、2 脂类代谢: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

  6、3 蛋白质代谢:“组织蛋白质的形成所需氨基酸的来源”;“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

  6、4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又相互制约

  6、5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糖的足量;脂肪的适量和磷脂的补充;蛋白质的定量,等等。

  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

  具体归纳如下: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

  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

  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实质理解不清楚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二是不理解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中的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没有染色体出现,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理解细胞周期概念时应明确三点:

  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

  ②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③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

  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计算DNA结构中的碱基问题时易出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根据该原则,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且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 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4、 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5、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对性别决定认识不清

  性别是由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为主要方式。雄性体细胞中有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体细胞中有同型的性染色体。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XY型和ZW型。由X、Y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用表示,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XY表示。由Z、W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而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ZZ表示。

  对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模糊不清

  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原因是: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不能准确判断生物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1、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的亲本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4)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优选【10】篇

  文学文化常识

  ⑴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⑵关于《边城》

  《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的是:在湖南、四川交界处有一座小城茶峒,小城外溪流边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俩:摆渡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爱上了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也爱上了翠翠。兄弟俩相约以唱歌的方式来进行爱情的"决斗"。后来天保知道了傩送和翠翠才是彼此真心相爱的.人,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也为了远离使自己伤心的人和事,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离开了家乡。摆渡人也忧郁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自己的心上人傩送回来。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被人们誉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一.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四年宁夏海南高考卷文言文试题特点

  (一)选文特点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以*四年宁夏卷为例,2007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2008节选自《晋书・嵇绍传》,2009节选自《宋史・朱昭传》,2010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四年皆为史传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前者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如2007年的《韦丹传》;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缘由-人物①-人物②……结局,如2009年的《朱昭传》。

  (二)设题特点

  以*四年宁夏卷为例,文言文试题分为两种类型:选择题(3道共9分)和主观翻译题(2道共10分),其中三道选择题测试角度也很固定,分别是实词考查、信息筛选、分析概括题。

  一.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四年宁夏海南高考卷文言文试题特点

  (一)选文特点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以*四年宁夏卷为例,20xx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20xx节选自《晋书·嵇绍传》,20xx节选自《宋史·朱昭传》,20xx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四年皆为史传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前者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如20xx年的《韦丹传》;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缘由-人物①-人物②……结局,如20xx年的《朱昭传》。

  (二)设题特点

  以*四年宁夏卷为例,文言文试题分为两种类型:选择题(3道共9分)和主观翻译题(2道共10分),其中三道选择题测试角度也很固定,分别是实词考查、信息筛选、分析概括题。

  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

  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小的方面学*,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③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⑤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⑥表恢复的:复、还

  ⑦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4、表揭发的:劾、讦、揭

  25、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29、表朝见的:朝、觐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5)

——地理高考知识点(10)份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原或三角洲──地形*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

  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

  ②地形*坦面积较大;

  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

  知识点1:东亚各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各自优势

  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蒙古:资源丰富。

  日本、韩国:科技力量强,资金雄厚。

  特别提醒

  1、朝鲜海峡的地理意义为:位于韩国和日本海之间,是连接黄海、东海与日本海之间海上交通要道,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东亚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河流: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3)植被与含沙量: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3、我国东南种植茶叶的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降水多;红壤呈酸性,适合茶叶生长;丘陵地区排水性能好。

  知识点2:日本问题

  1、日本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化,重点发展适合水田用的小型农业机械。日本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农场规模小,农民精耕细作,农产品单产高。

  特别提醒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降水丰富,水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

  3、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5、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洋水汽。

  6、日本的地形地质特征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的关东*原是面积最大的*原

  (2)位于太*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神户)

  7、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位于温带大陆架浅海地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浮游生物丰富

  8、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

  沿海*原地区,利于建厂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进出口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9、日本东南海岸夏季多雨,西北海岸冬季多雪。原因: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太*洋海岸为迎风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日本海海岸为迎风坡

  10、烟威地区冬季大暴雪的原因是:冬季西北风经渤海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到烟威地区登陆,地势提升,多降雪。

  11、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为: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消费市场狭小,所需石油大部分从中东运入,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路,日本从国外运入原料、燃料,向国外出口工业品,也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故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知识点3:东南亚问题

  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北部山地,南部冲积*原。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高周低。

  2、中南半岛(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形特征成因是什么?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褟皱山系,地壳不断隆起抬升,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形成中南半岛和横断山脉地区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形态。

  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4、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暖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

  5、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

  6、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7、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业化水*,延长产业链。(每点2分,满分8分)

  8、简析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地区地势低*,湖泊与河流相连;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

  9、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

  ①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2分)

  ②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3分)

  ③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3分)

  10、简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

  ①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2分)

  ②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2分)

  ③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2分)

  11、苏门答腊岛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光照充足;冲积*原面积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三点)

  12、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种植和生长;

  ②处河流中下游*原,土壤深厚肥沃;

  ③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⑤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能满足人多对粮食的需求

  ⑥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1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

  (2)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加工工业。

  (3)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14、克拉地峡开凿的影响

  对中国:开凿后可以改变欧亚贸易路线,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拓宽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减少对海运及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

  对泰国: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15、马六甲海峡的作用:

  沟通太*洋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西亚、南亚、北非及西欧各国物资往来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日本从中东运入石油的必经之地。

  15、泛亚铁路的区位条件?

  ①地势*坦,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②可利用原有铁路;③沿线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

  16、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新加坡扼守在马六甲海峡东口,马六甲海峡沟通太*洋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西亚、南亚、北非、西欧各国物资往来的必经之路(最*通道),新加坡一向是东南亚各国物资集散中心和转运中心。

  17、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关于澜沧**列开发的项目有:澜沧江水能资源开发、水运开发、旅游开发及沿边贸易。

  知识点4:南亚问题

  1、印度半岛的地形特征

  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2分)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原。(2分)

  2、南亚热带沙漠的成因:

  (1)冬季受副高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3、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缓减退,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6分)

  4、印度河(恒河及雅鲁藏布江)每年有两个汛期,其河流水的来源各为:3—5月为积雪融水补给,6—9月为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补给。

  5、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的天然植被为草原(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原因为:

  ①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坦,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少。

  6、孟加拉国多风暴潮的原因: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海底地震;西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口大内小的喇叭状港湾;

  7、孟加拉国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飓风,降水集中②地势北高南低,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排水不畅④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相汇于孟加拉国

  ④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8、南亚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原因?

  因北面有喜马拉雅山高山屏障,阻挡冬季风,受东北风影响小。(同四川盆地)

  9、斯里兰卡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2分)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2分)适宜人居;沿海*原,地形*坦,(2分)利于农业发展。

  10、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建设(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

  离,提高的效率。丰富能源来源渠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6分)

  11、印度为世界第一养牛大国,鲜奶及奶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度乳牛业发达的原因为:

  ①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热带草原面积广大,饲料丰富;④加大了科技投入,培育了良种牛,重视了疫病防治工作。

  12、加尔各答与孟买的区位条件:接*原料产地,海上交通便利。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软件)—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条件: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鼓励政策;技术力量雄厚;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关系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与周边邻国不和。

  知识点5:中亚问题

  1、中亚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特点: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大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内陆湖泊问题:

  咸海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变暖,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咸海水量减少,面积缩小;(2)注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下渗、蒸发,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缩小;

  人为原因:(1)人口增多,为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缩小;(2)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水量减少,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的面积缩小。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咸海的面积缩小,使周围气候更加干旱、沙尘增加,土壤退化、土地沙化,湖泊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湖泊及周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渔业生产环境恶化。

  4、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的种植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利于收摘;灌溉便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不利条件:灌溉水源不足,距市场较远。

  5、、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棉花种植区,大量引河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流水量减少或干涸,生态用水缺乏,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生态环境恶化。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

  6、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8分)

  从地理位置分析,甲国是我国陆上邻国,距离*,且边境漫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从资源分析,甲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对资源的消费量和开采量少,资源优势难以转变成经济优势,而我国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对资源的需求量大,所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

  从交通条件分析,欧亚大陆桥连接两国,交通便捷,便于交往;从能源分析,甲国油气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广阔。

  7、修建中哈输油管道的重要意义有

  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运入石油,对我国的好处是:

  ①缓解了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有利于我国能源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中国能减轻对时局动荡的中东的石油依赖,有助于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③石油源地距我国*,运费低安全性好。

  ④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陆地能源供应源

  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运入石油,对哈萨克斯坦的好处是:

  ①有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有利于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渠道多元化;④出口源地距中国*运费低,有利于降低石油运输成本。

  8、亚欧大陆桥的意义

  缩短了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运输距离;

  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维护了地区的和*与稳定等。

  9、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①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源自天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伊犁河淡水河流汇入(伊犁河),而东侧没有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识点1:伊朗高原冬夏温差小的原因

  ①地处高原,地势高,夏季不十分酷热。

  ②冬季高大山脉(高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入侵,使其冬季不十分寒冷。

  说明:伊朗高原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且有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

  知识点2:死海问题

  拯救死海最好的方法是使约旦河动起来,但目前十分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①约旦河是死海的主要水源;

  ②约旦河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

  ③约旦河沿岸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的河水,人口、工业农业主要集中于约旦河沿岸);④以色列占据约旦河上游建坝拦水造成上游来水减少,且以色列与约旦河沿岸国家矛盾重重,不易缓解。

  特别提醒

  约旦计划从距离死海较远的红海调水进入死海,不从地中海调水的原因为:

  ①红海和死海均位于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地势低,修建输水线路投资少,工程量小,而死海与地中海之间除地中海沿岸为*原外,其它地区地势高,工程量大;

  ②红海盐度与死海盐度相差不大,从红海调水有利于保护死海的生态环境;

  ③红海至死海沿线均在约旦境内,而地中海沿岸被以色列占据,约旦与以色列矛盾重重,不易调解。

  知识点3:索马里半岛

  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说明索马里半岛的地理环境特征:

  ①位于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红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运输航道(是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往西欧、北美的最*海上通道),亚丁湾是红海出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②气候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索马里半岛西海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与夏季的索马里寒流有关),降水少。

  ③地形以高原为主。

  ④西亚和北非盛产石油,是世界主要出口石油的地区。

  索马里半岛东侧索马里寒暖流成因:

  夏季,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吹拂下,表层海水向东流,周围海水不足以补偿流出区海水的减少,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夏季寒流,索马里寒流。

  冬季东北风推动海水自北向南运动,由于印度洋北部为热带海区,***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温度高,地温使海水变暖,形成冬季暖流。

  冷海水上泛带来了底层丰富的磷酸盐等,7月渔业资源丰富。

  7月有浓雾的原因:7月蒸发旺盛,水汽含量多;7月海域出现夏季寒流。

  特别提醒

  12月份我国军舰出南海到索马里护航,从大气环流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分析该季节对我国此次航行的有利影响:12月份,太*洋盛行西北风,船只顺风航行;12月份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船只顺风顺水航行;此时空气对流较弱,大气稳定,睛天多,利于航行。

  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知识点4:撒哈拉以南非洲

  1、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南北跨度相当,地形起伏,海岸*直,

  2、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比刚果盆地。总体降水仍较多),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大量的水汽,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4、撒哈拉大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

  ①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候;

  ②北非与西亚相连,东北季风来自亚洲大陆,性质干燥;

  ③大陆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起到了降温降湿的作用;

  ④非洲大陆海岸线*直,少半岛、岛屿及海湾,海洋影响范围小;

  ⑤非洲地势为和缓的高原,缺少高大山脉。

  5、维多利亚湖西侧降水远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其原因是什么?(6分)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偏东风经过维多利亚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区对流旺盛,多对流雨等。

  6、*年来,肯尼亚的鲜花产业发展很快,鲜花出口量约占欧盟市场的三分之一。试分析肯尼亚的鲜花种植业有何优势条件?(3分)

  自然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常年温暖,年较差小,花卉可生产时间长;雨季雨量丰沛。(4分)

  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有利于产业化经营;通过航空运输,可方便联系欧美、日本等花卉市场;(**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7、非洲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

  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惯的影响。

  8、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多的形成原因。

  湖泊面积广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2分);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湖中众多鱼类经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2分)。

  9、沙特***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2分);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2分)。

  10、沙特***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6分)

  利雅得附*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但热量条件好,光照强,昼夜温差大(3分);地处绿洲地区,地下水(泉水)丰富,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适宜于枣椰林的生长(3分)。

  11、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重视海水淡化的原因。(6分)

  沙特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2分);但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2分);同时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2分)。

  12、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1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使下游农田的肥力下降;2尼罗河三角洲受到海浪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丁鱼数量减少;4库区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5库区蚊蝇滋生,疾病传播,水质变差。

  13、发展科特迪瓦的工业,有人建议应大力发展木材出口加工业,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赞成。理由: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海运条件便利,便于出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促进工业发展。

  不赞成。理由:会使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导致当地气候异常变化。(6分)

  14、科特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让,是西非著名的良港,也是邻*国家货物的转运港。咖啡、可可和木材等产品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阿比让的成为著名港口的原因。

  沿海地区地势低*,利于筑港;位于海湾,风浪小,海域面积广;属于热带气候,无结冰期;依托阿比让,综合实力强;大量农产品从这里出口,经济腹地广(6分)

  15、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

  材料三: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

  利用图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

  (3)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形较*坦开阔;是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农业商品率高,工业相对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物流量大;是尼日利亚旧都,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能为物流业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务;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廉价。

  16、分析马达加斯达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①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1分)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1分)③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

  17、补充盐度:

  1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

  2影响因素:沿海地区首要影响因素是河川径流。其次是寒暖流(寒流盐度低,暖流盐度高)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4%;理由:位于北回归线附*,受副高控制,蒸发旺盛,降水少;周围多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河流的注入;海区较封闭,与外海的交换少。

  最低波罗的海1%理由:位于较高纬度,蒸发弱;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周围多淡水河流注入,稀释强;海区较封闭,与外海的交换少

  4密度流:由盐度低处流向盐度高处。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狭,常年表层海水向东流。底层海水向西流。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夏季只顺水;冬季顺西风,顺水。

  欧洲西部、东部和北亚

  知识点1:西欧

  1、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欧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的影响,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

  2、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35°N—50°N之间,属温带气候;

  ②大部分地区处于西风带,全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含有水汽量多;

  ③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④中部为*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及边缘海,海水深入内陆,海洋影响范围广。

  3、西欧温带海洋性的差异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本区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加,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4、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表面有腊质,根系深,适应耐旱特征此处为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5、西欧冰川地形广布,请举例说明: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挪威西侧峡湾);

  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阿尔卑斯山脉两侧的湖泊;③西欧*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地形。

  6、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7、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为:

  ①地处中纬大陆西岸,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日较差小,光照弱,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②工业发达,城市化水*高,非农人口比重大,乳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③地形以*原丘陵为主,地形*坦,草场面积广大;④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8、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东部地处背风区,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原为主,地形*坦,便于耕作。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可发展牧业。(4分)

  9、西欧水运为什么发达?

  ①西欧地处*原,且为温带海洋气候,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流*稳,河流终年不冻,利于通航;

  ②许多大河之间有运河相通,且河流直通海洋,便于江海连运;

  ③西欧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终年不冻,海运发达;

  ④西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货物运输量大。

  10、冰岛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的原因

  冰岛纬度高,中部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常年被冰雪覆盖;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众多。

  11、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就发明了木鞋并流行至今,长期以来荷兰人喜欢木鞋反映了荷兰什么样的地理环境特征?(6分)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土壤含水量高;是主要的旅游商品并出口创汇,反映旅游业发达;森林资源丰富(6分)

  12、鹿特丹被称为“欧洲的门户”的原因

  位于莱茵河河口和亚欧大陆桥的终点,河海、水陆联运便利(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坦,有利于建港;欧洲经济发达,腹地广阔;以大城市鹿特丹市为依托。(任答3点得6分)

  13、法国波尔多酒庄:分析种植在靠*河岸砾石层上葡萄质量高的原因。

  (3)靠*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葡萄生长;(2分)砾石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2分)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2分)砾石增强地面反射,使葡萄获得更多的光照(或热量)等。(2分)

  14、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靠*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⑥科技水*高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知识点2:俄罗斯

  1、俄罗斯东西气候差异及成因:

  俄罗斯西部(东欧*原)因受大西洋影响,气候温和,降水稍多,为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侯,东部沿海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为温带季风气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距海洋(太*洋、大西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形成冬冷夏温,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侯。

  2、俄罗斯奥伊米亚康冬季气温在北半球最低的原因:

  ①地势高,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②北极寒冷气流受山地阻挡而集聚;

  ③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

  3、俄罗斯的沼泽形成也是套用这几个因素:

  (1)水源:有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河流的凌汛作用,河水溢出河床。

  (2)地形:位于西西伯利亚*原,地形*坦,不利于水流的排出。

  (3)蒸发量:纬度位置高,蒸发量小。

  (4)下渗量:冻土广布,不利于水流的下渗

  4、西西伯利亚*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地势低*,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5、顿河因其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静静的顿河”美誉,分析原因(8分)。

  顿河流经地区为*原地形,地势起伏小,(2分)河流流速缓慢(2分);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2分)水量较少且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汛期)(2分)所以河水流动的声音很轻,比较安静。

  6、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半岛的海岸线形成几个海湾和良好的天然港口。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是俄罗斯唯一的暖水海军基地,是俄罗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进而进入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窗口。根据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克里米亚半岛对俄罗斯的重要性。

  ①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从黑海进入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窗口;

  ②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优良海湾和天然良港,是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

  ③俄罗斯纬度较高,海运不发达,而克里米亚半岛沿岸多终年不冻港,利于发展海运。

  7、乌克兰成为“欧洲粮仓”的原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2分)地处东欧*原,耕地面积广,利于种植业发展;(2分)世界著名黑土区,土壤肥沃;(2分)众多河流流经,水源丰富;(2分)欧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2分)地广人稀,适合大规律机械化作业,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高。(2分)

  8、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①大大缩短北太*洋沿岸和北大西洋沿岸之间的航程,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

  ②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③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9、俄罗斯顿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为高品谷物农业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为优越,且受北大西洋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冬夏温差不大,降水稍多的温带大陆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

  ②地处东欧*原,地势*坦,土壤肥沃;

  ③有便利的河流水用于灌溉。

  10、乌拉尔山脉和缓起伏的原因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形成时间早,长期受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

  11、俄罗斯和日本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各为:俄罗斯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条件;日本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海洋运输条件。

  12、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河流汛期特点为: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一年均有两次汛期,春汛来自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降水中雨水补给。

  13、俄罗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措施为:

  ①合理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②制定法律法规限制砍伐量,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现象;

  ③适当进口木材,研究木材替代品;

  ④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环保意识水*。

  北美

  1、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原地势低*,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美大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原因:

  北美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为温带气候类型。北美西部为一系列紧逼海岸的*行山脉,阻挡了来自太*洋暖湿气流的到达。中部为*原地区,北通北冰洋,南通墨西哥湾,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迅速到达南方,所经地区急剧降温,夏季,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自由北上,所经地区普遍暖热,形了冬夏温差较大,降水较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北美东北部沿海地区气候与北半球同纬度其它大陆东岸有何差异?

  北美大陆东北部濒临大西洋,由于大陆和大洋之间的海陆热力质差异,不足以产生明显的随季节转向的季风,因此东部地区没有形成如亚欧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别提醒

  (1)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比美国南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纬度低的原因为:中国西靠世界上最大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季风强烈,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温更低,而美国位于北美大陆,东临大西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且冬季风不强烈,亚热带(0℃等温线)向更高纬度推移。

  (2)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原,有“风城”之称的原因为: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原,易受来自北方寒冷空气和南方暖空气的影响。

  4、美国中东部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4分)

  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2分)。

  形成原因:中部是*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较低,对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较弱,降水深入内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分)。

  5、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美国太*洋沿岸降水北多南少的成因。(2分)

  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由北向南,西风的影响逐渐减弱。(2分)

  6、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优选【10】份(扩展6)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合集十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营养物质。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注意是否是绿色部分,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看一个细胞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主要看是否有细胞壁。炒红苋菜流出红色汁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膜,汁液来自液泡。

  5、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一、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河蚌,乌贼,石鳖、扇贝、文蛤。

  3、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完成摄食。(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

  ②运动器官是足。

  5、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3个单眼,1对复眼,一对触角,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和呼吸有关,体表有气门,蝗虫用气管呼吸。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7、昆虫的基本特征:有1对触角,一般有2对翅,3对足。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原因是具有翅。(如蝗虫、七星瓢虫、蜜蜂等)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蜜蜂、蚊蝇、蝴蝶、蜘蛛、蜈蚣、蝉、虾、蟹、蜱虫等。

  二、鱼

  1、现存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类、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原生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3、鲢鱼的鳍有5种7片,分别是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胸鳍、腹鳍和背鳍能维持身体*衡,但背鳍起到关键作用。)尾鳍既是前行动力,又决定身体的运动方向。

  4、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5、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因为鳔能调节比重。

  6、石斑鱼的幼体是雌性,发育到一定阶段可转变为雄鱼,有性逆转的现象。

  7、鱼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点是:

  (1)、能在水中呼吸;

  (2)、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8、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9、鱼是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故鳃为鲜红色。鳃丝既多又细,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11、鱼的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用鳃呼吸

  (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初中如何学好生物

  一、预*

  预*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二、复*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

  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三、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大肆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草原过度放牧,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等

  2、 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书P115.117《新中考》P60.11题)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见书P118《新中考》P63.33题)

  水污染:太湖水滋生大量蓝藻,湖水变臭

  类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控制措施:书P118)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

  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传染病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二、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功能:识别、监视、自我稳定

  三、安全用药常识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

  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4、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适应环境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响环境例:大树底下好乘凉。

  ③环境影响生物例:大雁南飞。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态系统的组成:

  8、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10、物质(循环)和能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食物链越短,营养损失越少。

  11、食物链书写规则:

  ①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②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③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

  ④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一般式: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型动物→大型肉食型动物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 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

  43、 达尔文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 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B1:脚气病,粗粮; 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

  50、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皱襞 , 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5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5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54、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 一层扁*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5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 ,下层是 红细胞 ,两层交界处是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5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61、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

  6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3、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 A 型、 B 型 、 AB 型 、 O 型 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血。

  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 无机盐 、 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肾小管 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7、*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

  68、预防*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71、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7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反射弧 ,它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

  73、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74、温室效应:CO2排放过量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75、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有 鳞片,用 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柱。

  76、节肢动物: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都有外骨骼, 足和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77、先天性行为:膝跳反射、鸟类迁徙、蚂蚁做巢、 学*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小鸡模仿母鸡扒地索食

  78、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 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节肢动物:1、甲壳动物:虾、蟹、水蚤; 2、 昆虫:蝗虫、蜻蜓、金龟子、蝇 3、蜘蛛、蜈蚣

  79、家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它的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 犬齿.这是与它们的肉食性相适应。

  80、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8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82、蝗虫用气管呼吸;鲫鱼用鳃呼吸;海豚用肺呼吸;鸟类用肺进行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83、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8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肩关节, 肘关节踝关节 膝关节

  85、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关节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86、 动物能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维持生态*衡

  87、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生态*衡 。

  88、仿生:飞机(模仿鸟的飞翔),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荧光灯( 萤火虫 的发光原理),雷达( 蝙蝠的回声定位); 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

  89、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0、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足癣(真菌寄生);牛的胃肠中的细菌与牛共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叫腐生。

  91、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化来自于空气中的细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92、 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93、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

  94、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的具有鞭毛和荚膜; 分裂生殖;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真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但有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95、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9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97、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卵,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98、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接穗保持一致)(2)扦插 (3)压条

  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99、两栖动物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卵、蝌蚪、幼蛙、成蛙)

  100、鸟卵:卵黄是主要营养成分,卵中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氧 气

  外界空气 肺泡

  二氧化碳

  通过呼吸道完成

  2)体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 气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条件:毛细血管与肺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静脉血 动脉血

  氧 气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条件: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三、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2.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四、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类别概念举例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机器狗、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举例

  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应激性】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含羞草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等。【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光”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如:“光照与阴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与交流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温馨提示☆

  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变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中,将叶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即:有光与无光)。其中的“光”就是该实验的变量。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类别概念举例

  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机器狗、电脑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举例

  应激性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应激性】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含羞草叶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拢起来等。

  【反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生长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小树长成大树;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和分类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与“观察法”的有机结合。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3、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光”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如:“光照与阴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