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

日期: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1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差不多,但不能说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2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差不多,但不能说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3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 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xx-离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谪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4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5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6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就是极性分子。

  晶体结构

  1、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但NH3、H2O、HF却例外,其熔沸点比下面的PH3、H2S、HCl大,原因是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但水例外,常温下为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高,例如水银和硫。

  4、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小于钠的密度。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但也有例外,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却高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而共价化合物却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离子晶体,但却含有水分子。

  氧化还原反应

  1、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不一定就容易。比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是指其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如Na能失一个电子,Al能失三个电子,但Na比Al还原性强)。

  3、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变成金属单质(如Fe3+被还原可生成Fe2+)。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O2与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是有些物质却不一定,如HClO4中氯为+7价,高于HClO中的+1价,但HClO4的氧化性却弱于HClO。因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不仅与化合价高低有关,而且与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有关。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虽高,但其分子结构稳定,所以氧化性较弱。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7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8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9

  (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

  (2)指示剂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红橙黄)酚酞:8.2~10(无粉红红)

  (3)浓硫酸浓度:通常为98.3%发烟硝酸浓度:98%以上

  (4)胶体粒子直径:10-9~10-7m

  (5)精确度:天*: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

  (6)制乙烯: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1:3,温度170℃

  (7)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

  (8)生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

  (9)同一周期ⅡA与ⅢA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11、25

  (10)每一周期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2第二周期:8第三周期:8第四周期:18

  第五周期:18第六周期:32第七周期(未排满)(最后一种元素质子数118)

  (11)非金属元素种类:共23种(已发现22种,未发现元素在第七周期0族)

  每一周期(m)非金属:8-m(m≠1)每一主族(n)非金属:n-2(n≠1)

  (12)共价键数:C-4N-3O-2H或X-1

  (13)正四面体键角109°28′;P4键角60°;NH3键角107°18′。

  (14)离子或原子个数比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C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molP4中含P-P键6NA;1molSiO2中含4NASi-O键;石墨中碳原子与键之比为2:3;NaCl中Na+周围的.Cl-为6,Cl-周围的Na+也为6;CsCl中相应离子则为8

  (15)通式:

  烷烃CnH2n+2烯烃CnH2n

  炔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醇CnH2n+2O饱和一元醛CnH2nO饱和一元酸CnH2nO2

  (16)各种烃基种类:甲基—1乙基-1丙基-2丁基-4

  (17)单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有机化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5%

  (18)有机物CaHbOcNdCle

  (其他的卤原子折算为Cl)的不饱和度Ω=(2a+d+2-b-e)/2

  (19)重要公式c=(1000×w%×ρ)/MM=m总/n总M=22.4×ρ标

  (20)重要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Mg3N2CaCO3KHCO3C7H16

  98H2SO4H3PO478Na2O2Al(OH)316O~CH4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 10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盐酸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6)、盐酸与弱酸盐如碳酸钠、硫化亚铁反应

  (7)、盐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8)、稀盐酸与漂白反应

  (9)、氯化氢与乙烯加成反应

  (10)、氯化氢与乙炔加成反应(制聚氯乙烯)

  (11)、漂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说明碳酸酸性强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较(HF为弱酸,HCl、HBr、HI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有哪些?(干冰、AgI)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阅读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1)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优选【5】篇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1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古文阅读(约25分)

  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信

  息筛选、内容概括、断句、翻译。

  5、实词(几种语法现象P)

  (1)通假字:蚤-早

  (2)古今异义:一切:一个贴切的

  (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为动)

  (4)一词多义:爱-怜惜、吝啬、可爱

  (5)偏义复词(如:公姥、作息)

  (6)兼词(如:诸―之于、焉―于此)

  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记忆:因为所以其则于与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

  (1)通过读古文(必修选修课文)培养语感。

  (2)把握好每个虚词的例句翻译,利用句意记住用法和意义。

  用法:①名词、动、代、兼、副、介、连、助

  ②其中连词十种用法: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转折、选择、目的、让步、修饰、

  7、信息筛选

  (1)题型:?人物?品行

  (2)方法:①先判断人物对象;

  ②排除被否定的项;

  ③验证所选项。

  8、内容概括

  建议:(1)时、地、人物对象、时间先后、部分与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

  (2)关注表示判断、观点的词语;

  9、断句

  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

  (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

  ①虚词

  ②实词

  ③修辞标志:

  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

  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

  如…何;得无…乎;何…为

  建议:

  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

  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10、翻译

  (原则――字字落实、辅以意译)

  建议:

  (1)有分值观念,抓住“采分点”。找到特殊语法现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调回正常语序,省略句务必补出省略成分,特别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联系前文)―留、删、换、掉、补

  (1)几种句式类型

  (附各种句式的常见形式)

  ②省略句

  ③被动句

  ④倒装句

  (2)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补语〉

  附:①判断句:

  ……者……也/……,……也/……者,……/……者也/为、是、非、未、无、莫、乃、亦、皆/无标志按句意。

  ②被动句

  受、于、受……于/见、见……于/为、为……所/被/无标志看句意。

  ③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④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谁、孰、何、安、焉、胡、恶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不、未、毋、无、莫)

  3、“之”“是”作提宾标志。(注意介词)

  二、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作状语时要注意:于、以、乎=于等

  三、定语后置

  1、标志:而、而……者、之、之……者

  2、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

  考查内容: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

  1、形象

  答题提示:(省略号内为结合诗词分析)

  ①通过对……内容的描写,②描绘了一幅……的景象(图景)/营造了……的意境/表现一个……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P

  (1)修辞手法(常见9种手法及其效果)P

  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2)表现手法(相反记忆)

  (涵括描写手法)

  动静、虚实、远*高低、正侧面、抑扬、

  联想想象、工笔白描、对比、衬托(渲染)、

  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见大

  (3)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观情感字词)

  ②间接抒情

  答题提示:本诗运用了…手法,写出+具体体现的诗句意思+这样写…(效果、情感)

  4、内容情感(题材分类)

  5、解题建议:(准确答题有“几看”)

  (1)题目(大小标题)

  (2)作者

  (3)序注

  (4)意象

  (5)关键词(带有主观情感字词)

  (6)题干(问题问什么答什么)

  建议:

  定点取向,多方印证,勿先入为主断章取义。

  6、名句名篇默写

  (1)理解分类记忆;

  (2)高中部分的诗词文务必过关;

  (3)重点记忆不熟练的篇目;

  (4)对错字、生字、难字别放过,多写几遍。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现代文必考题(论述类为主)

  1、考点内容:

  (1)重要概念的含义(指代、比喻)

  (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

  (3)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繁长

  (4)分析行文结构思路变

  (5)归纳各段要点概括中心简短

  (6)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2、考查形式:

  选择+主观表达题

  3、选择题的设错方式(设错陷阱)

  (1)由“或然” “必然”

  (可能必然)

  (2)由“未然” “已然”

  (将已经)

  (3)无中生有

  (4)故意曲解

  (5)以偏概全(部分全部)

  (6)恰好说反(是不是)

  (7)夸大其词(难以不可能)

  (8)条件互混(条件与结果互混)

  (9)乱设因果、假设、条件关系

  4、建议:

  (1)可先看主观题题目再看文章;

  (2)阅读时应带笔画出关键的词语和

  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3)出现具体句子时回到原句作对比。根据前后文理解作答。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现代文选考

  1、文学类――考点内容

  (1)句子意思及其表现力(作用+效果)

  (2)人物

  (3)情节(小说)的结构方式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抑扬、线索(明暗)、铺垫、悬念、误会、巧合、过渡、照应等

  (4)语言特点(注意修辞的应用及效果)

  (5)环境的作用

  (景物情景描写)

  (6)写作意图(主题)社会意义(小说的核心)

  2、实用类

  (1)考点内容: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意思)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结构

  ③分析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④评介文本观点和倾向及社会价值

  ⑤思考与判断文本特色(结构、手法、语言)

  ⑥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发掘深层含义(有理有据)

  ⑦探讨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⑧探讨写作背景和意图

  (2)传记

  (3)表达技巧

  ①修辞手法(见诗歌专题)

  记叙、叙述(顺/倒/插/补)

  描写(白描/细节)

  ②表达方式议论直接

  抒情

  间接

  ③表现手法(见诗歌鉴赏专题)

  ④其它如线索、过渡、悬念等(见文学类)

  (4)新闻(消息、通讯)

  (5)科普文

  文体特征:科学性、通俗性、文学性

  语言特征:客观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3

  小说分析写作技巧的技法

  (1)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线索,设置悬念,抑扬,铺垫,暗示,节奏,突转,巧合,串联,并联……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修辞手法:

  ①.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A.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B.化*淡为生动、形象

  C.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⑤.夸张

  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⑥.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⑦.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

  ⑧.反问:加强语气

  A.加强语气以利论辩

  B.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C.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9.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中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用字简炼,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场面描写:使人物情貌一览无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虚实(正侧面):引发作者联想,使人物形象特点更突出、更丰满。

  对比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某一性格或情感。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4

  1、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2、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3、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4、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5、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5

  【散文阅读】

  一、标题作用

  ①可能成为线索,便于梳理结构思路。②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感情、态度,。

  ③可能有象征意味、寓意深刻,揭示主旨、哲理。④可能运用表达技巧,能吸引读者。

  二、开头作用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三、句段作用

  ①首句(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笔。

  ②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耐人寻味。

  ③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④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⑤点睛句(段)——点明中心,统领下文;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⑥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⑦矛盾句(段)——看似矛盾而寓意却深刻,表现深刻内涵、见解。

  四、结语作用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②卒章显志,或含蓄地表明主旨(借助象征性景物描写)。③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五、线索作用

  ①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②层层递进,逐层深入。

  ③把感情推向高潮(线索类型:中心事件、感情、具体事物、时空变化。)

  六、景物描写

  ①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暗示社会环境,起象征、暗示作用。

  ③烘托叙写对象的某种特征。④为下文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七、引文作用

  (表达思想情感,对当前语段或全文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增强感染力,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传说: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主题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八、表达方式

  ①顺叙:清晰地呈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②倒叙:增强文章生动性,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可以避免叙述的*板和结构的单调。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题旨鲜明)。

  ④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⑤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⑥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⑦渲染: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

  九、修辞手法

  ①比喻——形象生动。②比拟——人格化、物象化,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③借代——突出形象特点,具体生动,含蓄简洁。

  ④夸张——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⑤对偶——语言简练整齐,意义凝炼含蓄。

  ⑥排比——增强气势,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强化情感。

  ⑦反复——增强语势,强化某种意思或某种情感。

  ⑧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⑨反问——加强语气语势,强化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十、语言特色

  ①风格:含蓄明快、文雅通俗、生动朴实、富丽素淡、简洁繁复。

  ②特点:精炼、准确、形象、丰富。

  十一、表现手法

  ①对比——特点鲜明,反差强烈。

  ②衬托——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形象、主次分明。

  ③象征——形象含蓄,寓意深远,引发联想,感染力强。

  ④想象——突破时空束缚,自由创造新形象,以抒发特定情感。

  ⑤抑扬——在行文的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⑥讽刺——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更鲜明地表达主题。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1

  (1)接触法制硫酸

  反应原理:①造气:4FeS2+11O2(g)=2Fe2O3+8SO2

  ②氧化:2SO2+O2=2SO3

  ③吸收:SO3+H2O=H2SO4

  分别对应的设备:①沸腾炉 ②接触室 ③吸收塔

  具体措施:粉碎矿石、过量空气、热交换、催化氧化、逆流、循环、浓H2 SO4吸收SO3(防止形成酸雾)、尾气处理(用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再用H2SO4处理,便又可生成SO2)。

  (2)浓硫酸(98.3%)的特性

  ①吸水性:H2SO4易与H2O结合,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常做酸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干燥H2S)。

  ②脱水性:浓H2SO4遇见某些有机化合物,可将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按2:1比例脱去,即为脱水性,C12H22O11 12C+11H2O(浓H2SO4脱水性)

  ③强氧化性:浓H2SO4与金属、与非金属、与具有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2NaI+2H2SO4(浓)= Na2SO4+SO2↑+I2+2H2O

  与还原剂反应浓H2SO4的还原产物都为SO2。

  常温下,浓H2SO4使Fe、Al表面发生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发生产生气体的反应。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2

  一、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二、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 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 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 等。

  ③ 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 氨基酸。

  ⑤ 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 Na2CO3、Na2SO3也可以。

  三、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四、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五、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六、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3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差不多,但不能说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H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4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 + O2 === 2SO3

  2SO2 + O2 + 2H2O === 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SO2 + NO2 === SO3 + NO

  2NO + O2 === 2NO2

  NO + NO2 + 2NaOH === 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 + O2 === 2CO2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CO + H2O === CO2 + H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5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3)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实用5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1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2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3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

  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

  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

  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

  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

  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 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

  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

  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

  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

  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

  21、不能用CaC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应用稀盐酸。

  22、实验室制氯气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Cu与浓硫酸

  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稀溴水不反应。

  23、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

  24、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

  25、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6、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不一定符合:X2 + H2O=HX + HXO类型;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2F2+2H2O=4HF+O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4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5

  (一)概述

  1.硝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浓、稀硝酸都有强的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3.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98%以上为发烟硝酸),

  4.硝酸不太稳定,光照或受热时会分解(长期放置时变黄色的原因?保存注意事项?棕色瓶冷暗处);

  5.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腐蚀肌肤,也腐蚀橡胶等,

  6。工业制硝酸用氨的催化氧化法(三步反应?)。

  7.硝酸可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硝酸盐。

  8.浓硝酸可氧化硫、磷、碳等非金属成高价的.酸或相应的氧化物,本身还原为二氧化氮。

  9.硝酸(混以浓硫酸)与苯的硝化反应

  硝酸(混以浓硫酸)与甲苯的硝化反应(制TNT)

  10.硝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殊性”及规律

  1.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现象(原因及应用:钝化。常温可以用铝罐车或铁罐车运硝酸)(表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

  2.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都不生成氢气(原因?)

  3.浓、稀硝酸能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表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试管中粘附的铜或银用什么来洗?)

  4.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

  (1)、与铜、银等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NO2,而稀硝酸生成NO

  (2)、与锌、镁等活泼金属反应,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其价态随金属活泼性增强和酸的浓度降低而降低,最低可得NH4+。

  (3)、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中的作用:表现出——酸性、强氧化性(注意:定量计算中应用)

  5.稀硝酸与铁反应,如果硝酸过量,生成三价铁盐,如果铁过量,生成二价铁盐(在硝酸与铁的摩尔比的不同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不同)。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4)

——高考化学知识点9篇

  1. 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 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 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 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NO3混合物。

  6.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 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5 O

  原子结构是我们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的基础,掌握了原子结构才能理解元素的性质。为此整理了原子结构专项知识点,希望考生可以及时了解详情学*。

  主要知识有: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知识的特点是抽象。在学*时要注意理解。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 ,另一个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即排满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即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常见考法

  本知识单独考查的很少,主要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推断等,该类题目的难度较大,在学*时一定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来学*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误区提醒

  1、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2、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关系;

  3、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联系。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

  (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乙醇等。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22.4L·mol-1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NO2中存在着NO2与N2O4的*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Na2O2+H2O;Cl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高考化学基本知识

  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8)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9)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10)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1)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

  (12)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3)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4)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高考化学知识点

  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9.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70℃时,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43℃,70℃时苯酚为液态)。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1.液化

  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

  12.金属性

  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3.非金属性

  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一种酸

  1、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3、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4、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6、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7.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8.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9.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10.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11.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12.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13.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14.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15.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一)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加热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

  用NaOH溶液来洗)3S+6NaOH=2Na2S+Na2SO3+3H2O

  (二)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

  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

  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与水反应

  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6.与碱反应

  7.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

  (三)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

  (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1)、制氯化氢气体

  (2)、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

  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乙醇浓硫酸体积比1∶3)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5)、糖水解(注意: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碱中和硫酸)

  7.硫酸的工业制备

  “四个三”:三个阶段、三个设备、三个反应、三个原理:增大接触面积原理、热交换原理、逆流原理思考:工业制硫酸的条件如何选择?(温度、压强采用常压的原因、催化剂);从燃烧炉中出来的气体进入接触室前为什么要净化?

  1.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22Al2O3

  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4.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Fe2O32Fe+Al2O3

  (引发条件、反应现象?)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22MgO+C(现象?)

  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8.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NaOH(6)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9.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酸

  NaAlO2+H2O+HCl=Al(OH)3↓+NaCl

  AlO2-+H++H2O=Al(OH)3↓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足量)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5)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菁华6篇)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

  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应考虑:

  ①密度和空气比较

  ②该气体对水的可溶性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

  ②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

  ③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燃烧得更旺

  7、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8、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9、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10、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方法是,看燃烧后的产物。一氧化碳火焰为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

  氢气火焰为淡蓝色,产物为水。甲烷火焰为明亮的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一、原电池的原理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①活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①活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拨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②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③外电路由金属等导电。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

  ④内电路由电解液导电。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会移向负极区。

  Cu-Zn原电池:负极: Zn-2e=Zn2+ 正极:2H+ +2e=H2↑ 总反应:Zn +2H+=Zn2+ +H2↑

  氢氧燃料电池,分别以OH和H2SO4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如下:

  碱作电解质:负极:H2—2e-+2OH-=2 H2O 正极:O2+4e-+2 H2O=4OH-

  酸作电解质:负极:H2—2e-=2H+ 正极:O2+4e-+4H+=2 H2O

  总反应都是:2H2+ O2=2 H2O

  二、电解池的原理

  1.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①构成闭合回路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两个电极 ④直流电源

  2.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

  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

  ②电子由电源负极→ 导线→ 电解池的阴极→ 电解液中的(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 电解池的阳极→导线→电源正极

  ③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④阴极上发生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阴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注意: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三.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

  (4)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负极流出、正极流入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四、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1、放电顺序:

  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书写书写电极反应式。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顺序为:Ag+>Hg2+>Fe3+>Cu2+>(酸电离出的H+)>Pb2+>Sn2+>Fe2+>Zn2+>(水电离出的H+)>Al3+>Mg2+>Na+>Ca2+>+。

  阳极(惰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顺序为:S2->SO32->I->Br ->Cl->OH->水电离的OH->含氧酸根离子>F-。

  (注:在水溶液中Al3+、Mg2+、Na+、Ca2+、+这些活泼金属阳离子不被还原,这些活泼金属的冶炼往往采用电解无水熔融态盐或氧化物而制得)。

  2、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

  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

  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

  ③若阴极上有,阳极上有,且V O2=2 V H2,则有三种情况:a 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b 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c 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

  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 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3、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如计算电极析出产物的质量或质量比,溶液pH值或推断金属原子量等时,一定要紧紧抓住阴阳极或正负极等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这一规律。

  五、电解原理的应用

  (1)制取物质:例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可制取氢气、氯气和烧碱。

  (2)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选择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镀过程中该金属阳离子浓度不变。

  (3)精炼铜:以精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阳极粗铜溶解,阴极析出铜,溶液中Cu2+浓度减小

  (4)电冶活泼金属: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MgCl2、NaCl可得到金属单质。

  六、电解举例

  (1)电解质本身: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强于水电离出H+和OH -。如无氧酸和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①HCl(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Cl H2↑+Cl2↑

  ②CuCl2(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CuCl2 Cu+Cl2↑

  (2)电解水: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弱于水电离出H+和OH -。如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H2SO4(aq):阳极(SO42-<OH-= 4OH――4e-=2H2O+O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②NaOH(aq):阳极(OH-)4OH――4e-=2H2O+O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③Na2SO4(aq):阳极(SO42-<OH-= 4OH――4e-=2H2O+O2↑阴极:(Na+<H+=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3)电解水和电解质:阳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OH-,如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阳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OH -,如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NaCl(aq):阳极(Cl->OH-)2Cl――2e-=Cl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H2↑+Cl2↑

  ②CuSO4(aq):阳极(SO42-<OH-=4OH――4e-=2H2O+O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2CuSO4+2H2O 2Cu+2H2SO4+O2↑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6)

——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5、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6、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2、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4、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15、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16、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17、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19、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2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21、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2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23、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24、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25、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26、三大化学肥料:n、p、k

27、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28、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29、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0、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31、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32、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33、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5、煤气:一氧化碳(co)

36、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37、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8、甲烷(ch4):沼气

39、乙醇(c2h5oh):酒精

40、乙酸(ch3cooh):醋酸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7)

——高考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2、实验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实验步骤及常见仪器的性能,制备干燥、纯净的Cl2。

3、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4、原子结构

5、分子结构、晶体类型

6、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

7、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8、原子团

9、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10、非金属性

1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12、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13、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14、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15、熟悉1~20号元素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6、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17、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关系;

18、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19、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0、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21、PH=1的溶液。 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22、c(H+)为10-14。

23、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4、注意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25、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26、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27、AgOH遇水分解

28、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吸热的?

29、举例说明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我们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0、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1、学会交流。

32、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33、铝、氧化铝、铝盐及偏铝酸盐。

34、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35、王水能溶解金是因为有比浓硝酸更强的氧化性

36、硫与氢气加热反应

37、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38、硫酸的工业制备

39、我们要加强审题训练。

40、要提高表达能力。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8)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

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5、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6、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7、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8、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9、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10、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1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2、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

14、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15、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17、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18、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19、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0、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现在,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21、记住两个原理:

22、杠杆*衡条件:F1 L1=F2 L2

23、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24、放热:Q放=Cm(t0-t)=CmΔt

25、热力学温度:T=t+273K

26、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7、标准大气压值:

28、水的密度:ρ=1.0×103kg/m3

29、1光年=9.46×1015m.(长度单位或距离单位)

30、一标准大气压下:①水的凝固点:0℃;②冰的熔点:0℃;③水的沸点:100℃(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④ 4℃时,水的密度最大。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优选【十】篇(扩展9)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实用十篇

  化学性质

  1、S02能作漂白剂。S0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 液。S02 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02与C1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1-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032-),离子方程式为:Si032-+2H+=H2Si0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0xx-离子方程式:S20xx-+2H+=S+S02↑+H20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胶粒帯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③A102-离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当然,若继续谪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一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说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确基苯一催化剂、吸水剂国酯化反应一催化剂、吸水剂⑤蔵糖中倒入浓硫酸一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一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麦芽糖(均在职性环境下进行)

  一、原电池的原理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①活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①活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活拨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②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③外电路由金属等导电。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

  ④内电路由电解液导电。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会移向负极区。

  Cu-Zn原电池:负极: Zn-2e=Zn2+ 正极:2H+ +2e=H2↑ 总反应:Zn +2H+=Zn2+ +H2↑

  氢氧燃料电池,分别以OH和H2SO4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如下:

  碱作电解质:负极:H2―2e-+2OH-=2 H2O 正极:O2+4e-+2 H2O=4OH-

  酸作电解质:负极:H2―2e-=2H+ 正极:O2+4e-+4H+=2 H2O

  总反应都是:2H2+ O2=2 H2O

  二、电解池的原理

  1.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①构成闭合回路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两个电极

  ④直流电源

  2.电解池阴阳极的确定

  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

  ②电子由电源负极→导线→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液中的(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的阳极→导线→电源正极

  ③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④阴极上发生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阴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注意: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三.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

  (4)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负极流出、正极流入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四、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1、放电顺序:

  如果阳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应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书写书写电极反应式。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顺序为:Ag+>Hg2+>Fe3+>Cu2+>(酸电离出的H+)>Pb2+>Sn2+>Fe2+>Zn2+>(水电离出的H+)>Al3+>Mg2+>Na+>Ca2+>+。

  阳极(惰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顺序为:S2->SO32->I->B ->Cl->OH->水电离的OH->含氧酸根离子>F-。

  (注:在水溶液中Al3+、Mg2+、Na+、Ca2+、+这些活泼金属阳离子不被还原,这些活泼金属的冶炼往往采用电解无水熔融态盐或氧化物而制得)。

  2、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

  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

  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

  ③若阴极上有,阳极上有,且V O2=2 V H2,则有三种情况:

  a、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

  b、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

  c、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

  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3、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如计算电极析出产物的质量或质量比,溶液pH值或推断金属原子量等时,一定要紧紧抓住阴阳极或正负极等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这一规律。

  五、电解原理的应用

  (1)制取物质:例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可制取氢气、氯气和烧碱。

  (2)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选择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镀过程中该金属阳离子浓度不变。

  (3)精炼铜:以精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阳极粗铜溶解,阴极析出铜,溶液中Cu2+浓度减小

  (4)电冶活泼金属: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MgCl2、NaCl可得到金属单质。

  六、电解举例

  (1)电解质本身: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强于水电离出H+和OH-。如无氧酸和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①HCl(aq):阳极(Cl->OH-)2Cl�D�D2e-=Cl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Cl H2↑+Cl2↑

  ②CuCl2(aq):阳极(Cl->OH-)2Cl�D�D2e-=Cl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CuCl2 Cu+Cl2↑

  (2)电解水:阳离子和阴离子放电能力均弱于水电离出H+和OH -。如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H2SO4(aq):阳极(SO42-<OH-= 4OH�D�D4e-=2H2O+O2↑ 阴极(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②NaOH(aq):阳极(OH-)4OH�D�D4e-=2H2O+O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③Na2SO4(aq):阳极(SO42-<OH-= 4OH�D�D4e-=2H2O+O2↑阴极:(Na+<H+=2H++2e-=H2↑

  总方程式 2H2O 2H2↑+O2↑

  (3)电解水和电解质:阳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OH-,如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阳离子放电能力弱于水电离出H+,阴离子放电能力强于水电离出OH -,如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①NaCl(aq):阳极(Cl->OH-)2Cl�D�D2e-=Cl2↑ 阴极:(Na+<H+= 2H++2e-=H2↑

  总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H2↑+Cl2↑

  ②CuSO4(aq):阳极(SO42-<OH-=4OH�D�D4e-=2H2O+O2↑ 阴极(Cu2+>H+) Cu2++2e-=Cu

  总方程式 2CuSO4+2H2O 2Cu+2H2SO4+O2↑

  (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

  (2)指示剂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红橙黄)酚酞:8.2~10(无粉红红)

  (3)浓硫酸浓度:通常为98、3%发烟硝酸浓度:98%以上

  (4)胶体粒子直径:10―9~10―7m

  (5)精确度:天*: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

  (6)制乙烯: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1:3,温度170℃

  (7)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

  (8)生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

  (9)同一周期ⅡA与ⅢA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11、25

  (10)每一周期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2第二周期:8第三周期:8第四周期:18

  第五周期:18第六周期:32第七周期(未排满)(最后一种元素质子数118)

  (11)非金属元素种类:共23种(已发现22种,未发现元素在第七周期0族)

  每一周期(m)非金属:8―m(m≠1)每一主族(n)非金属:n―2(n≠1)

  (12)共价键数:C―4N―3O―2H或X―1

  (13)正四面体键角109°28′;P4键角60°;NH3键角107°18′。

  (14)离子或原子个数比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C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molP4中含P―P键6NA;1molSiO2中含4NASi―O键;石墨中碳原子与键之比为2:3;NaCl中Na+周围的Cl―为6,Cl―周围的Na+也为6;CsCl中相应离子则为8

  (15)通式:

  烷烃CnH2n+2烯烃CnH2n

  炔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醇CnH2n+2O饱和一元醛CnH2nO饱和一元酸CnH2nO2

  (16)各种烃基种类:甲基―1乙基―1丙基―2丁基―4

  (17)单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有机化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5%

  (18)有机物CaHbOcNdCle

  (其他的卤原子折算为Cl)的不饱和度Ω=(2a+d+2―b―e)/2

  (19)重要公式c=(1000×w%×ρ)/MM=m总/n总M=22.4×ρ标

  (20)重要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Mg3N2CaCO3KHCO3C7H16

  98H2SO4H3PO478Na2O2Al(OH)316O~CH4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

  8.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9.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0.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1.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2.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3.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4.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5.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6.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7.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18.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19.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0.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1.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2.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3.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4.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5.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6.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7.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28.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