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制度 >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

日期:2022-10-27 00:00:00

小企业管理制度1

  一、中小民营企业现状

  普遍认为,5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200-3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1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10人以内属于微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管理相对薄弱,实施正规化管理成本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很难专业化,职业化,因此需要一套简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运用策略。薪酬政策在中小企业中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策略最重要的实施基础。

  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新成立的小公司约50万户,其中3/4在当年就倒闭破产,只有约20%的成功率,日本公司的成功率只有12%。这种状况,对中小型公司来说,其挑战是巨大的,自始至终变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创业期,发展成长期,衰退期的变化迅速。

  企业运营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在企业所有可调配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的运用是最重要体现,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反映企业文化,实施价值创造,形成商业模式,组成组织架构,执行目标追求。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更难以像大型企业一样,配置专业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中小企业管理的关键点,而薪酬政策和策略理所当然成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而薪酬策略成为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都普遍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其实,可操作的薪酬策略主要是适合和能够适时调整。

  二、薪酬的三个组成部分

  薪酬涵盖了员工由于为某一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其中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养老金以及其他各种福利收入。换言之,所谓薪酬,就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和服务、福利。薪酬可以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三个部分。

  (一)基本薪酬

  它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一般情况下,企业是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本身的重要性、难度以及对企业的价值来确定员工的基本薪酬的,这就是职位薪资制。此外,企业对于组织中的一些特殊人员采用技能薪资制或能力薪资制。

  基本薪酬是一位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因此,这一薪酬组成部分对于员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是可变薪酬确定的一个主要依据。如前所述,员工基本薪酬的确定依据通常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基本薪酬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总体生活费用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二是其他雇主支付给同类劳动者的基本薪酬的变化;三是员工本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员工绩效的变化。

  此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以及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等等,都会对员工的基本薪酬水*构成影响。在员工基本薪酬的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薪酬增长方式是绩效加薪的做法。

  (二)可变薪酬

  可变薪酬是薪酬结构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可变薪酬的目的是在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这种业绩既可以是员工个人的业绩,也可以是企业中某一业务单位、员工群体、团队甚至整个公司的业绩。由于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了这种直接的联系,因此,可变薪酬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对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强化员工个人、员工群体乃至公司全体员工的优秀绩效,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以及增加收益等目的。通常而言,可变薪酬可以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可变薪酬一般是建立在非常具体的绩效目标之上的。长期可变薪酬的目的则在于鼓励员工努力实现跨年度或多年度的绩效目标。

  事实上,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些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企业股权以及与企业长期目标(如投资收益、市场份额、净资产收益等)的实现挂钩的红利等等,都属于长期可变薪酬的范畴。与短期奖励相比,长期奖励能够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能对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起到一种更强大的支持作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绩效加薪和可变薪酬都与员工相联系,绩效加薪一旦确定,就会增加到基本薪酬之上,第二年的绩效加薪会在上一年已经加过薪的基本薪酬的基础上再加薪,这样,绩效加薪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却不存在这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往往只适用于员工和企业约定的某一个绩效周期,一旦绩效周期结束,奖金已经兑现,那么过去的约定就不复存在,双方必须开始下一轮新的约定,员工也必须重新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新的绩效奖励。

  因此,由于绩效加薪的累积效应,即使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对企业的成本开支构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却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绩效加薪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流量和运营成本构成威胁。可变薪酬则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它是与员工的业绩或者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不会对公司的成本构成持续性的影响,因为一旦员工的绩效或者是企业的绩效下滑,员工可以得到的奖金数量也会随之下降。

  (三)间接薪酬

  员工福利与服务之所以被称为间接薪酬,是因为它与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福利与服务主要不是以员工向企业供给的工作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薪酬。间接薪酬一般包括带薪非工作时间(例如年休假、承担法院陪审任务而不能工作等)、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服务(儿童看护、家庭理财咨询、工作期间的餐饮服务等)、健康以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养老金等等。一般情况下,间接薪酬的费用是由资方全部支付的,但有时也要求员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不同于基本薪酬的薪酬支付手段,福利和服务这种薪酬支付方式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由于减少了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因此,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适当避税的目的;其次,福利和服务为员工将来的退休生活和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提供了保障(有些间接薪酬被员工看成是“以后的钱”);最后,福利和服务亦是调整员工购买力的一种手段,使得员工能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自己所需的产品,比如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等。因此,福利和服务成本在国外许多企业中的上升速度相当快,许多企业采取了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来帮助员工从福利和服务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福利和社会福利混淆,许多人将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低下部分地归咎于企业的福利制度,导致许多企业对福利的看法消极多于积极,在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企业只愿意多发工资,不大愿意去搞福利,陷入了“福利工资货币化”的陷阱。事实上,福利的特殊作用是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所无法取代的,如何吸取国外企业在福利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增加福利比例和考虑员工职业远景等方面着手,从而帮助和提升企业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获得主动,是企业需要学*、思考和设法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薪酬策略对招聘,用人,留人,吸引人才,甄选人才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薪酬战略缺失

  企业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它以未来为基点,为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其所要解决的是“我们经营什么以及如何在经营中获胜”的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解决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薪酬理念缺乏

  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它指明了公司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应该对何种价值付酬,薪酬理念缺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行政级别、学历和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进行价值分配,而对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员工的技能水*、员工的能力等产生绩效的真正关键因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中小民营企业几乎不做薪酬调查,即使做薪酬调查,调查范围也很有限,只是很粗放地简略观察市场总体薪酬行情,其收集的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使得薪酬水*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此外,中小民营企业的职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然后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员工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确定薪酬等级。

  (四)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部分组成,这些薪酬部分一般可分为静态薪酬(基本工资等)、动态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人态工资(福利、津贴等)三类。薪酬结构失衡主要体现为两种: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比如在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将福利因素完全变成了保健因素,激励效果差,自助福利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五)薪酬政策不合理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对外缺乏竞争力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薪酬成本,员工整体薪酬水*普遍低于市场水*,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薪酬政策不合理,薪酬分配不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贡献度为标准,而是简单的以员工所处级别及工作内容为参考,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外竞争力不足加剧,企业陷入难以吸纳和有效运用优秀人才的窘境。

  (六)薪酬分配缺乏内部公*性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的薪酬多半由老板凭经验及个人喜好在员工应聘时与之谈判后确定,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员工薪酬标准的混乱。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理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数目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规范,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使员工产生不公*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劳动力充裕,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主抱着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跑的心理,不肯纠正其薪酬管理理念,殊不知,这样没有制度保障单纯以老板喜好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最终只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等对抗心理,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

  (七)薪酬管理激励功能弱

  中小民营企业形式上都实行绩效工资制,但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无法真正同员工的绩效挂钩,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而使他们的工作贡献度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其薪酬自然没办法与他们的绩效相匹配。绩效评估的不准确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薪酬激励功能弱化。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老板难改一贯只注重物质资本,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付出的劳动由其所得薪酬补偿,只要支付及时性的高薪酬就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巨大的增值潜力,从而导致其薪酬制度缺乏长期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行为的长期化。

  四、对策

  (一)从战略出发的薪酬管理

  中小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考虑薪酬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持,考虑如何使企业通过薪酬管理体系来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使员工和企业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议企业在确立组织的公司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而薪酬战略则建立在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之上,体现出作为人力资源系统子系统的薪酬系统是如何支持人力资源战略实现的。在确立了薪酬战略以后,必须将薪酬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管理流程,才可以完善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通过完善设计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小民营企业要留住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和体系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以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企业内员工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员工把奖金看得很重,有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则更看重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等。管理者要想取得很好的领导效果,使员工的激励水*最大化,就必须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根本,以员工为中心,了解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三)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

  公*是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激励目的的前提条件,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是企业在市场上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企业只有保证薪酬政策的公*性,才能使他们相信付出与相应的薪酬是对等的,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并不等于*均,薪酬政策的公*,是指在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工作贡献,只要比值一致就是公*,它允许企业内部薪酬分配适当拉开差距。对外竞争性的薪酬政策,并不是指提高企业整体薪酬水*,而是指将现有的薪酬成本进行合理分配,重要程度不同的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有差异的,可以赋予不同的薪酬分配权重,从而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效益。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对企业贡献度大的员工的薪酬水*定位在市场薪酬水*之上,以保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对于一般岗位的员工,因为市场上供过于求,替代成本较低,可将薪酬水*定位在等于或低于市场薪酬水*,以约束企业的薪酬成本。

  (四)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

  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要求公*的薪酬制度,而公*的薪酬制度,其前提必须是企业高层能将薪酬分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使员工了解企业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薪级的起薪点,最高的顶薪点等,减少员工不必要的猜测,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保密的薪酬支付制度只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测,引发员工的不满。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让员工了解这样的信息,即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同时,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参加。薪酬制度实施后,企业可以设立一个员工信箱,随时解答员工在薪酬方面的疑问,确保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体会到公*。

  (五)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员工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薪酬具有保健和激励两大功能,刚性薪酬制会强化薪酬的保健功能,弱化薪酬的激励功能,鼓励员工出勤不出力。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时应设置绩效工资,而且绩效工资的比例随着岗位级别、岗位所承担责任的增加而增加,真正做到使企业各个级别员工的薪酬收入均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并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多少,充分发挥薪酬的正向激励功能。

  (六)合理拉开差距,更加注重公*

  工资是薪酬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体现效率优先,从而刺激员工之间的竞争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就更应该体现薪酬的公*性,从而给予员工安全感。

小企业管理制度2

  一、中小民营企业现状

  普遍认为,5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200-3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1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10人以内属于微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管理相对薄弱,实施正规化管理成本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很难专业化,职业化,因此需要一套简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运用策略。薪酬政策在中小企业中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策略最重要的实施基础。

  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新成立的小公司约50万户,其中3/4在当年就倒闭破产,只有约20%的成功率,日本公司的成功率只有12%。这种状况,对中小型公司来说,其挑战是巨大的,自始至终变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创业期,发展成长期,衰退期的变化迅速。

  企业运营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在企业所有可调配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的运用是最重要体现,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反映企业文化,实施价值创造,形成商业模式,组成组织架构,执行目标追求。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更难以像大型企业一样,配置专业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中小企业管理的关键点,而薪酬政策和策略理所当然成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而薪酬策略成为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都普遍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其实,可操作的薪酬策略主要是适合和能够适时调整。

  二、薪酬的三个组成部分

  薪酬涵盖了员工由于为某一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其中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养老金以及其他各种福利收入。换言之,所谓薪酬,就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和服务、福利。薪酬可以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三个部分。

  (一)基本薪酬

  它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一般情况下,企业是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本身的重要性、难度以及对企业的价值来确定员工的基本薪酬的,这就是职位薪资制。此外,企业对于组织中的一些特殊人员采用技能薪资制或能力薪资制。

  基本薪酬是一位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因此,这一薪酬组成部分对于员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是可变薪酬确定的一个主要依据。如前所述,员工基本薪酬的确定依据通常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基本薪酬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总体生活费用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二是其他雇主支付给同类劳动者的基本薪酬的变化;三是员工本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员工绩效的变化。

  此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以及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等等,都会对员工的基本薪酬水*构成影响。在员工基本薪酬的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薪酬增长方式是绩效加薪的做法。

  (二)可变薪酬

  可变薪酬是薪酬结构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可变薪酬的目的是在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这种业绩既可以是员工个人的业绩,也可以是企业中某一业务单位、员工群体、团队甚至整个公司的业绩。由于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了这种直接的联系,因此,可变薪酬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对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强化员工个人、员工群体乃至公司全体员工的优秀绩效,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以及增加收益等目的。通常而言,可变薪酬可以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可变薪酬一般是建立在非常具体的绩效目标之上的。长期可变薪酬的目的则在于鼓励员工努力实现跨年度或多年度的绩效目标。

  事实上,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些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企业股权以及与企业长期目标(如投资收益、市场份额、净资产收益等)的实现挂钩的红利等等,都属于长期可变薪酬的范畴。与短期奖励相比,长期奖励能够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能对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起到一种更强大的支持作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绩效加薪和可变薪酬都与员工相联系,绩效加薪一旦确定,就会增加到基本薪酬之上,第二年的绩效加薪会在上一年已经加过薪的基本薪酬的基础上再加薪,这样,绩效加薪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却不存在这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往往只适用于员工和企业约定的某一个绩效周期,一旦绩效周期结束,奖金已经兑现,那么过去的约定就不复存在,双方必须开始下一轮新的约定,员工也必须重新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新的绩效奖励。

  因此,由于绩效加薪的累积效应,即使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对企业的成本开支构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却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绩效加薪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流量和运营成本构成威胁。可变薪酬则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它是与员工的业绩或者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不会对公司的成本构成持续性的影响,因为一旦员工的绩效或者是企业的绩效下滑,员工可以得到的奖金数量也会随之下降。

  (三)间接薪酬

  员工福利与服务之所以被称为间接薪酬,是因为它与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福利与服务主要不是以员工向企业供给的工作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薪酬。间接薪酬一般包括带薪非工作时间(例如年休假、承担法院陪审任务而不能工作等)、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服务(儿童看护、家庭理财咨询、工作期间的餐饮服务等)、健康以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养老金等等。一般情况下,间接薪酬的费用是由资方全部支付的,但有时也要求员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不同于基本薪酬的薪酬支付手段,福利和服务这种薪酬支付方式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由于减少了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因此,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适当避税的目的;其次,福利和服务为员工将来的退休生活和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提供了保障(有些间接薪酬被员工看成是“以后的钱”);最后,福利和服务亦是调整员工购买力的一种手段,使得员工能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自己所需的产品,比如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等。因此,福利和服务成本在国外许多企业中的上升速度相当快,许多企业采取了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来帮助员工从福利和服务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福利和社会福利混淆,许多人将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低下部分地归咎于企业的福利制度,导致许多企业对福利的看法消极多于积极,在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企业只愿意多发工资,不大愿意去搞福利,陷入了“福利工资货币化”的陷阱。事实上,福利的特殊作用是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所无法取代的,如何吸取国外企业在福利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增加福利比例和考虑员工职业远景等方面着手,从而帮助和提升企业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获得主动,是企业需要学*、思考和设法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薪酬策略对招聘,用人,留人,吸引人才,甄选人才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薪酬战略缺失

  企业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它以未来为基点,为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其所要解决的是“我们经营什么以及如何在经营中获胜”的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解决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薪酬理念缺乏

  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它指明了公司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应该对何种价值付酬,薪酬理念缺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行政级别、学历和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进行价值分配,而对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员工的技能水*、员工的能力等产生绩效的真正关键因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中小民营企业几乎不做薪酬调查,即使做薪酬调查,调查范围也很有限,只是很粗放地简略观察市场总体薪酬行情,其收集的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使得薪酬水*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此外,中小民营企业的职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然后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员工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确定薪酬等级。

  (四)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部分组成,这些薪酬部分一般可分为静态薪酬(基本工资等)、动态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人态工资(福利、津贴等)三类。薪酬结构失衡主要体现为两种: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比如在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将福利因素完全变成了保健因素,激励效果差,自助福利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五)薪酬政策不合理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对外缺乏竞争力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薪酬成本,员工整体薪酬水*普遍低于市场水*,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薪酬政策不合理,薪酬分配不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贡献度为标准,而是简单的以员工所处级别及工作内容为参考,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外竞争力不足加剧,企业陷入难以吸纳和有效运用优秀人才的窘境。

  (六)薪酬分配缺乏内部公*性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的薪酬多半由老板凭经验及个人喜好在员工应聘时与之谈判后确定,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员工薪酬标准的混乱。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理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数目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规范,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使员工产生不公*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劳动力充裕,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主抱着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跑的心理,不肯纠正其薪酬管理理念,殊不知,这样没有制度保障单纯以老板喜好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最终只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等对抗心理,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

  (七)薪酬管理激励功能弱

  中小民营企业形式上都实行绩效工资制,但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无法真正同员工的绩效挂钩,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而使他们的`工作贡献度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其薪酬自然没办法与他们的绩效相匹配。绩效评估的不准确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薪酬激励功能弱化。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老板难改一贯只注重物质资本,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付出的劳动由其所得薪酬补偿,只要支付及时性的高薪酬就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巨大的增值潜力,从而导致其薪酬制度缺乏长期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行为的长期化。

  四、对策

  (一)从战略出发的薪酬管理

  中小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考虑薪酬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持,考虑如何使企业通过薪酬管理体系来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使员工和企业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议企业在确立组织的公司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而薪酬战略则建立在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之上,体现出作为人力资源系统子系统的薪酬系统是如何支持人力资源战略实现的。在确立了薪酬战略以后,必须将薪酬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管理流程,才可以完善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通过完善设计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小民营企业要留住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和体系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以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企业内员工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员工把奖金看得很重,有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则更看重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等。管理者要想取得很好的领导效果,使员工的激励水*最大化,就必须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根本,以员工为中心,了解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三)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

  公*是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激励目的的前提条件,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是企业在市场上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企业只有保证薪酬政策的公*性,才能使他们相信付出与相应的薪酬是对等的,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并不等于*均,薪酬政策的公*,是指在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工作贡献,只要比值一致就是公*,它允许企业内部薪酬分配适当拉开差距。对外竞争性的薪酬政策,并不是指提高企业整体薪酬水*,而是指将现有的薪酬成本进行合理分配,重要程度不同的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有差异的,可以赋予不同的薪酬分配权重,从而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效益。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对企业贡献度大的员工的薪酬水*定位在市场薪酬水*之上,以保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对于一般岗位的员工,因为市场上供过于求,替代成本较低,可将薪酬水*定位在等于或低于市场薪酬水*,以约束企业的薪酬成本。

  (四)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

  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要求公*的薪酬制度,而公*的薪酬制度,其前提必须是企业高层能将薪酬分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使员工了解企业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薪级的起薪点,最高的顶薪点等,减少员工不必要的猜测,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保密的薪酬支付制度只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测,引发员工的不满。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让员工了解这样的信息,即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同时,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参加。薪酬制度实施后,企业可以设立一个员工信箱,随时解答员工在薪酬方面的疑问,确保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体会到公*。

  (五)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员工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薪酬具有保健和激励两大功能,刚性薪酬制会强化薪酬的保健功能,弱化薪酬的激励功能,鼓励员工出勤不出力。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时应设置绩效工资,而且绩效工资的比例随着岗位级别、岗位所承担责任的增加而增加,真正做到使企业各个级别员工的薪酬收入均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并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多少,充分发挥薪酬的正向激励功能。

  (六)合理拉开差距,更加注重公*

  工资是薪酬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体现效率优先,从而刺激员工之间的竞争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就更应该体现薪酬的公*性,从而给予员工安全感。

小企业管理制度3

  第一章办公室考勤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理业务前,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二、请假:

  1、请假必须填写请假单,按规定程序审批。请假单一式两份,一份留本科室,一份交办公室领导。

  2、请病假须持校医院或县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方可请假,经经理审批同意,方可离开岗位。

  3、公休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均须履行请假手续,经经理审批同意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请假期限将到,若要续请,必须提前一天办理续假手续,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以一次为限。

  5、上班后在经理和考勤员处及时销假。提前返回,病事假按实际离岗时间计算。

  三、签到制度:

  1、上班实行签到制。办公室人员为:早9:00―晚17:00。提前10~20分钟下班按早退计算,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天记。

  2、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签到者,本人写明原因,经理签署意见后,不作为迟到计算。

  3、因工作需要加班,经经理批准,方可按加班对待。

  第二章服务规范

  一、仪表:公司职员应仪表整洁、大方。

  二、微笑服务: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三、用语: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使用普通话,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四、现场接待: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所应礼貌问、答,热情接待。

  五、电话接听: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的职员应主动代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第三章办公秩序

  一、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二、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接待室、总经理室)或通过公司内线电话联系,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三、职员应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工作时间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物品整齐,桌面清洁、整齐。

  四、部门、个人专用的设备由部门指定专人和个人定期清洁,公司公共设施则由公司专人负责定期的清洁保养工作。

  五、发现办公设备(包括通讯、照明、电脑等)损坏或发生故障时,职员应立即向办公室报修,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六、吸烟应到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如接待室、会客室等),禁止在办公室(办公坐位上)吸烟。

  七、不准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或信息电话,不准占用本部电话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四章办公礼仪规范

  一、职员必须仪表端庄、整洁。具体要求如下:

  1、头发:职员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性职员头发不宜过长。

  2、指甲:职员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应尽量用淡色。

  3、胡须:男性职员胡须不宜留长,应注意经常修剪。

  4、女性职员化妆应尽量给人以清新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二、办公室职员上班服装如公司有制服应穿公司制服,无制服者应穿整洁、大方,不宜穿奇装异服。

  第五章办公室文件收发规定

  一、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拟稿,文件形成后如需对外发放的当由经理签发。业务文件由有关部门拟稿,分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核、签发。属于秘密的文件,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二、已签发的文件由核稿人登记,并按不同类别编号后,按文印规定处理。文件由拟稿人校对,审核后方能复英盖章。

  三、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报告报送结果。秘密文件由专人按核定的范围报送。

  四、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办公室存档。

  五、外来的文件由办公室文书负责签收,并于接件当日填写阅办单,按领导批示的要求送达有关部门,办好文件阅办;属急件的,应在接件后即时报送。

  六、文件阅办部门或个人,对有阅办要求的文件,应在三日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反馈至办公室。三日内不能办理完毕的,应向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六章办公室文印管理规定

  一、所有文印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公司保密事项。

  二、打印正式文件,必须按文件签发规定由总经理签署意见,送印草拟的文件、合同、资料等,由部门自行打印文件、发传真均需逐项登记,以备查验。

  三、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打字、传真、复印任务,不得积压延误。工作任务繁忙时,应加班完成。办理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

  四、文件、传真等应及时发送给有关人员。因积压延误而致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严禁擅自为私人打印复印材料,违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

  六、爱护设备,注意设备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保持打印清洁。

  第七章责任

  1、本制度的检查、监督部门为办公室总经理,违反此规定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警告处分。

  2、办公室总经理对本制度负有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3、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小企业管理制度4

  一、公司形象

  1、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业务。

  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3、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4、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接待,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

  5、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6、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2、作息时间规定

  1)、夏季作息时间表(5月――9月)

  上班时间早8:30

  午休12:00――13:30

  下班时间晚18:00

  2)、冬季作息时间表(10月――3月)

  上班时间早9:00

  午休12:00――13:30

  下班时间晚17:30

  3、员工上下班施行签到制,上下班均须本人亲自签到,不得托、替他人签到。

  4、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员工如因事需在工作时间内外出,要向主管经理请示签退后方可离开公司。

  6、员工遇突发疾病须当天向主管经理请假,事后补交相关证明。

  7、事假需提前向主管经理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休息。

  三、卫生规范

  1、员工须每天清洁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确保地面、桌面及设备的整洁。

  2、员工须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发现不清洁的情况,应及时清理。

  3、员工在公司内接待来访客人,事后需立即清理会客区。

  4、办公区域内严禁吸烟。

  5、正确使用公司内的水、电、空调等设施,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闭空调、电灯和一切公司内应该关闭的设施。

  6、要爱护办公区域的花木。

  四、工作要求

  1、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二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要按月进行考评。

  3、公司内所制定的《员工日程表》是衡量员工完成工作量的依据,要求员工每天要认真、详尽的填写,作为公司考核员工工作量的标准。

  4、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5、加强学*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和公司同事交流和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将施行签到制,出*记录和培训考核也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部分)。

  6、经常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并参与部门的业务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7、不得无故缺*部门的工作例会及公司的重要会议。

  8、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效率地工作。

  9、员工在任何时间均不可利用公司的场所、设备及其他资源从事私人活动。一经发现,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辞退。

  10、员工须保管好个人的文件资料及办公用品,未经同意不可挪用他人的资料和办公用品。

  10、员工要保管好个人电脑,按公司规定进行文档存储、杀毒及日常维护,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由公司安排修理。

  五、保密规定

  1、员工须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妥善保存重要的商业客户资料、数据等信息。

  2、管理人员须做好公司重要文件的备份及存档工作,并妥善记录网络密码及口令。并向总经理提交完整的网络口令清单。

  3、任何时间,员工均不可擅自邀请亲朋好友在公司聚会。

  4、员工及管理人员均不可向外泄露公司发展计划、策略、客户资料及其他重要的方案,如一发现,除接受罚款、辞退等内部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人员管理

  1、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管理,包括职务的分配及工作内容的安排。

  2、员工须尊重上司,按照上司的指导进行工作并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

  3、员工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须及时向部门主管或经理反映,听取意见。

  4、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意。

  5、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运作,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6、管理人员应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好员工队伍,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策划顺利进行。

  7、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应团结互助,为公司发展做出努力。

  七、物品管理

  1、办公用品的日常管理由行政财务部门专门人员负责定期购买;

  2、每月15、30日之前,个人将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填写在公司【购物申请单】上,由行政财务部门专门负责人提交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由专门负责人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发放。

  3、若急需某类办公用品,也应先填写【购物申请单】后,交由专门负责人,经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购置。

  4、新进人员到职时由行政财务部门统一配发各种办公物品。

  八、电脑管理:

  1、使用者应保持电脑设备及其所在环境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机切断电源。

  2、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应严格按照要求妥善存储在网络上相应的位置上。

  3、严禁使用计算机玩游戏。

  4、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重要数据由使用者本人做好及时备份。

  6、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不得在公司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

  7、使用者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严防被窃取而导致泄密。

  九、网络管理

  1、工作时间内禁止浏览与自己工作岗位或业务无关的网站。

  2、工作时间内不允许在网络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如:上网聊天),也决不允许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

  3、严禁在公司网络上玩任何形式的网络游戏、浏览图片、倾听音乐等各种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4、禁止利用公司网络下载各种游戏及大型软件

  5、公司网络结构由网络工程师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结构,个人电脑及服务器设备等所用ip地址必须按网络工程师指定的方式设置,不可擅自更改。

  6、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手段,蓄意破坏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

  十、奖惩办法:

  1、员工奖励分为口头表扬及物质奖励;

  2、员工惩罚分为口头警告、罚款及除名;

  3、有下列事迹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奖励:

  a、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被公司所采纳者;

  b、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保护公共资产,防止事故发生与挽回经济损失有功者。

  4、下列事由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惩罚:

  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b、泄露公司经营管理秘密的;

小企业管理制度5

  一、有意义的会议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1.明确开会主题。

  2.将开会内容以电子档形式提前下发至参会人员,给予参会人员时间进行思考。

  3.开会期间参与人员每人需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等信息。

  4.会议纪要形成纸质签字。

  5.上述开会形式,能够为公司节约成本。

  二、市场宣传

  1.新年、新气象,拜访进行中、已验收项目客户。公司应团购u盘(16g),将u盘外壳制作成中科宇图的logo图案,u盘内部只读中科宇图宣传视频。让客户感觉到我司永远存在客户的内脏中。

  2.公司员工外出办公笔、本、会议包等均可采用团购方式并赋予我司logo图案。

  3.笔记本操作系统桌面背景同上。

  三、娱乐员工

  1.允许公司员工办公桌放置小玩具,员工烦心、发愁时,可玩弄小玩具。能够对员工起到解压的效果。

  2.公司办公空间足大情况下,放置台球案、象棋桌等设施,员工休息期间可放松神经。

  3.公司保护员工,员工同样会凝聚在一起,保护自己的家园。员工的心态、心情、精神、身体是公司的支柱藤。支柱藤出现问题,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公司可简单配置保护员工的体育设施(跑步机、拉杆等设施)。

  四、解析数据部

  1.控制项目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源,日本管理的体系值得企业学*,是大带小形成交汇串接。项目中标后销售部人员应带领公司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同往客户单位进行交接关系并调研。带领项目组长是另外一层意思,为公司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2.项目组长带领项目期间配备副项目组长,为公司培养人才这是必然。另外项目组长因个人原因等情况进行休假,不会对项目产生太大影响。

  针对本公司项目制定的管理措施:

  3.本公司启动实施项目后,存在无“项目风险分析报告”、“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制定后签字报告等文档。将来我公司施行按照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后,编制项目计划后,应发往参与本项目成员共享项目计划。项目成员如对本项目分配的任务无异议,随之形成“项目计划制定后签字报告”进行签字(责任化)。

  4.目前公司既然出现无人愿意出差、无人愿意带项目等问题,为避免此问题,有效办法是采用带项目责任经费。根据项目利润分配责任经费。分别不等,底额限制为1000元以上。为了能够杜绝无责任心的项目组长,采取“责任经费”扣制法。按照项目组长、项目经理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扣制。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1)

——小企业管理制度9篇

小企业管理制度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预算管理的目的

  为推动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升公司管理水*,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预算管理的任务

  预算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反馈,增强公司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5、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编制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范围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覆盖,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控。

  第四条预算管理体系的模式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条件和管理特点,公司预算的重点是目标利润,采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利润。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与组织体系

  第五条预算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确定以下管理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预算目标由公司统一规划,并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各级预算必须服从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2、分级管理原则。预算目标按逐级分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经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公司各级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3、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

  4、上下结合原则。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5、不调整原则。预算一旦确定,没有审批,不予调整,以保预算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第六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公司领导班子、预算管理小组及预算责任网络。

  第七条董事会

  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股东的期望收益、经营环境、经营计划等因素审议、负责组织实施经董事会批准通过的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并通过授权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制定,下达正式年度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

  第八条公司领导班子

  1、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预算草案、各部门年度草案和调整草案,审批后上报董事会审批;

  2、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3、审查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措施;

  4、裁定公司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生的重大冲突;

  5、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第九条预算管理小组

  预算管理小组是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1、具体负责拟定和修改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年度预算基本假设、预算目标(包括总目标和目标分解体系)、预算编制方针、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手册(编制说明、编制表格)、预算执行监控方法等,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2、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将公司领导班子提出的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下达;

  3、组织各部门编制预算或调整预算,对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进行初步审查、协调和*衡、汇总后编制公司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方案,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4、向公司各部门下达经批准的预算方案,监督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反馈;

  5、组织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向预算编制、执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

  6、遇有特殊情况时,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修正建议,或接受并初步审查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

  7、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在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向公司领导班子提交本预算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报告。

  第十条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管理涉及面广、业务交叉点多,各有关部门必须做到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责任网络以公司的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预算责任划分,包括公司各部门、二级公司。

  预算责任网络负责提供编制预算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本部门的预算初稿和初稿依据;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协调本部门内部资源及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承担第一责任。

  第十一条预算责任网络责任中心的划分

  预算责任网络是各级预算执行主体,根据其在组织内部具有的一定权限和承担的相应经济责任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以承担不同的预算目标责任。

  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费用中心。

  1、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为负有利润责任的营销管理部与二级公司,其决策能够决定本责任中心的利润(内部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因素,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利润(内部利润)及其相关指标。

  2、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为有期间费用责任的部门,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各明细费用指标。

  第三章预算期与预算编制期

  第十二条预算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期。公司预算期为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期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

  公司实行保持以一年为一期,每三个月滚动一次的预算编制方法,因此公司的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编制与季度预算编制。

  公司年度编制期为每年10月-12月,这一期间为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期。

  公司季度预算编制期为每季度末月的15日(暂定)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季度滚动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

  1、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三个层面:预测表、计划表及预算表。

  (1)预测表是对外界市场情况和内部资源所做的预测,包括市场需求、销售价格、采购价格、生产能力的预测。预测结果只与内外部情况相关,不受公司战略目标和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影响,是制定计划和预算的依据。

  (2)计划表是在预测表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包括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划,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以上所指计划只是公司和各部门及生产单位所有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制定预算表的依据。

  (3)预算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预算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价值量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风险防范措施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按预算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类,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两大类。

  (1)业务预算又分为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用于计划公司的基本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各项采购预算、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能源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等。

  (2)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长期资本支出预算、长短期借款预算、预算会计报表等。

  第十五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体系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的预算项目,结合使用固定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1、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式的项目

  (1)销售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等预算,采用按季进行滚动的方式;

  (2)各项采购预算,包括采购计划表、各种原主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采购现金支出预算等,但不包括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3)生产预算,包括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等;

  (4)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等;

  (5)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投资变动预算等;

  (6)所有会计科目预算及财务报表预算,但财务报表预算填列各月度详细数据,只需要季度总数即可。

  2、按年度编制固定预算的项目

  (1)固定资产预算,包括固定资产大中修、固定资产需求预算、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折旧分摊预算、技术更新改造预算等;

  (2)管理费用中各部门费用预算、咨询费用预算、保险费预算;

  (3)销售费用中产品广告宣传费预算、市场调研费用预算。

  3、以上项目在分别采用滚动与固定预算编制方式时,可根据项目性质同时结合使用零基预算方式确定预算指标,如各项费用预算、技改更新改造预算等。

  第十六条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

  公司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期一直保持12个月,每季度连续进行预算编制,即每过去一个季度,便补充一季度的预算编制,永续向前滚动,最*一个季度的预算数据细化到每月,后三个季度的预算编制数据以季度总数为准,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具体编制如下:

  1、本年末(10月-12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全年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总数细化分解至1月-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

  2、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执行结束前(3月15日前),根据当季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上期编制的第二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第二季度的预测编制二季度4—6月月度预算,并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数。在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额时应保证年初预算确定的当年年度预算总目标的完成,同时增加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总数的编制。

  3、第二季度结束前(6月15日前),根据一、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本年度内剩余预算期情况的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年度预算,同时根据年度预算调整情况编制第三季度7-9月月度预算和第四季度预算总额,调整下一预算年度的第一季度预算,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二季度预算。

  4、第三季度结束前(9月15日前),编制第四季度10-12月月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二季度预算总额,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三季度预算。

  5、第四季度开始后(10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细化分解至1-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以此类推。

  第十七条年度预算的编制程序

  1、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年度预算之前,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资料的整理,测算并调整制定预算的有关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下一预算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拟定预算假设。

  2、年度预算编制流程

  (1)每年10月1日前,公司领导班子根据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

  (2)根据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目标和公司初步分解的经营计划目标,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将预算目标具体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预算指导文件,在10月15日之前下发到各部门。

  (4)预算指导文件具体包括:公司预算目标下达文件;预算假设、表格、编制说明和编制进度要求。

  (5)公司各部门和各二级公司分析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对下一预算年度经营环境的变化、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及部门计划,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草案,交本部门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6)11月20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初步审查各部门和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编制要求,并提出修改。

  (7)公司预算小组负责汇总*衡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公司总体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8)11月30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

  (9)12月5日前,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年度预算质询会的审议,修改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并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核。

  (10)12月1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将通过审核的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批准后的预算方案,由预算小组确定成文后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第十八条季度滚动预算编制流程

  1、每季度末15日前,公司领导班子围绕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根据本预算年度前几季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未来趋势,经营环境若无重大变化,按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确定下期预算目标,由预算小组进行指标分解,并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下季度滚动预算。

  2、若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按预算的调整原则和流程调整本预算年度公司目标,并按照调整后的目标,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季度滚动预算。

  3、公司各部门在分析以前季度、预计未来各项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年度剩余各季预算,将最后一季预算细化到3个月份,并同时增加一季预算,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四个季度,制定出季度滚动预算草案,交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4、每季度末月23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审查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方针、目标,讨论通过各部门预算草案或返回重编。

  5、公司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对讨论通过的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汇总*衡,编制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6、每季度末月2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7、每季度末月28日,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的会议精神,组织各部门修改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8、每季度末月30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季度滚动预算下发执行。

  第十九条预算预备费

  预算编制时,公司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公司年度预算总成本的一定比例。

  预算预备费总额的确定根据预算编制和执行经验、对预算年度基本假设的依赖和争议程度、预算年度重大经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等,由预算管理小组建议提留比例,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通过。该比例一般为10%左右,首次可以扩大到15%以内。

  在公司预算执行有一定积累、预算数据较准确的前提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例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第二十条预算方案的指令性要求

  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季度滚动预算方案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责任中心必须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预算的执行部门

  1、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2、预算执行的责任人。

  (1)各部门、分公司的第一负责人是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2)主管具体业务和部门的公司副总经理对于其负责的部门的预算执行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预算执行控制的原则

  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预算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

  2、预算项目管理:按预算项目进行管理,不同预算项目之间不得相互充抵;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如原材料消耗),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预算执行控制体系

  1、部门第一负责人:根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负责本责任中心具体业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按照预算目标控制资金及成本的支出,完成指定的工作目标;

  2、公司财务部:依据预算目标对责任中心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事中审核,确保预算执行部门在预算目标框架下运营;

  3、公司领导班子:在董事会授权的额度范围内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控制。

  第二十四条预算控制

  1、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定《业绩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2、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

  3、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4、预算内资金控制:

  (1)预算内支出,部门经理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经财务部审核,财务部经理审批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

  (2)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账制度,各预算责任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台账,每季度末与财务部核对。

  5、预算外资金控制:

  (1)预算外支出中的资金支付,首先在预算预备费中列支,超出预备费的部分,应报总经理申请审批。

  (2)预算外资金申请,10万元以下的,先由部门经理审核,分管领导加具意见,经财务部审核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及常务副总经理审批;超过10万的报总经理审批。

  (3)预算管理小组应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行建账管理。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应在其影响的当期及后期的预算表中做出清晰的标志,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考核按照申请中明确的使用目标单独进行。

  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信息反馈

  1、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以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形式,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于每月3日前报送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预算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报表、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形成总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月度业绩考核会上对当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预算执行分析报表是针对各项经营活动预算执行结果而设计的分析表格。

  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用来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的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专题报告是对重大预算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

  4、公司领导、财务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并及时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预算差异分析

  1、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小组及各项预算执行部门都要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整个经营活动的控制。

  2、负责分析差异的责任部门

  (1)公司领导班子

  ①讨论通过预算小组提交的重大差异分析报告;

  ②对预算管理小组确定的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及责任部门进行审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2)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①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部门提供的差异分析报告,并加以综合分析,出具公司总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②确认导致差异的原因;

  ③确认应对差异负责的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④向有关责任部门提供差异用的数据,协调差异分析工作。

  (3)各部门、二级公司

  ①记录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问题,分析本部门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②出具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③落实由本部门负责的改进措施。

  3、预算差异数据记录

  各部门要建立预算记录台账(也可根据公司的信息化水*进行计算机管理),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4、预算差异分析程序

  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分析报告,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后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

  ⑵预算管理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利差异的改进以及对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措施和建议,最后由预算管理小组于每月5日前,形成每月总的预算分析报告,出具初步预算考核意见。

  ⑶每月6日前召开月度业绩考核会,对前一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形成正式的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意见,为公司领导班子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⑷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根据审批后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的措施,将每月预算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综合部,根据公司考核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5、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

  ⑴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⑵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⑶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预算的冲突与裁决

  1、在执行预算中各部门发生利益冲突,且自行协调无效时,应将有关事项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协调,预算管理小组协调无效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裁决;

  2、公司领导班子做出裁决后,通过预算管理小组下达给相关部门;

  3、裁决一经形成,各部门须无条件执行。

  第六章预算考核评价

  第二十八条预算评价的目的

  1、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2、分析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为改进下一期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3、评价公司整体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的潜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明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预算的完成,或者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预算评价的原则如下:

  1、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分级考核原则:在责任清晰的基础上,依据业绩考核制度,坚持上级对下一级进行分级评价。

  6、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主体以其责任范围为限,仅对其可以控制的预算执行差异负责。

  7、评价原则:以预算内容为核心,进行财务部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考核。

  8、总体优化原则:预算考核要支持企业总目标,符合总体优化原则。

  第二十九条预算考核评价的责任部门及职责

  1、公司领导班子

  ⑴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⑵审批预算管理小组上报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审议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

  2、预算管理小组

  ⑴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找出原因,落实责任归属,提出对预算执行的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⑵将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综合部,由综合部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奖惩。

  3、考核小组

  ⑴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预算管理体系,设计有关预算考核的指标体系。

  ⑵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奖惩。

  (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规定,设计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4)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奖惩。

  第三十条预算考核评价的内容

  1、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2、对预算执行部门的评价。

  3、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

  第三十一条预算考核评价的执行

  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每月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七章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二条预算调整的原则

  1、预算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即具有强制力,不得随意更改与调整;

  2、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当内外部环境向着有利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经营预算目标可以加以提高,公司内部应主动积极提出调整申请,或董事会在与公司经营班子进行协商一致后,提出调整申请。

  预算调整的条件如下: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且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进行预算的调整:

  1、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公司领导班子追加(或缩减)任务;

  3、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相应预算;

  4、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5、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6、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7、董事会或者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三条预算调整权限

  1、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

  2、董事会对涉及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具有决定权;

  3、公司领导班子在保证公司年度经营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季度预算及年度预算项目的内部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权。

  第三十四条预算调整方式

  1、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差异重大时,董事会通过与公司经营班子协商一致后,可以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同时下达预算调整要求,并最终确认预算调整方案。

  2、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且符合上述预算调整条件时,预算小组、各部门可以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预算调整申请必须包括:

  ⑴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并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公司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项目可行性建议书等);

  ⑵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⑶调整内容;

  ⑷调整后的预算方案。

  第三十五条预算调整的程序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主管领导签字同意的预算调整申请表上交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条件为: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的属于重大调整),公司领导班子须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董事会进行审批;

  5、董事会或公司领导班子批准预算调整后,下达给公司预算小组;

  6、公司预算管理小组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由预算管理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小企业管理制度2

  一、目的

  加强采购业务工作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预防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业务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品(原材料、辅料、备品备件、固定资产、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的采购。

  三、职责

  3.1市场部根据销售订单编制销售计划并下发相关部门。

  3.2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部销售计划,编制原辅材料需求清单。负责制版、模具、量板等外包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其它外协业务采购申请及计划的编制。

  3.3供应部根据生产部门报送的材料需求清单,核实仓库存量,结合材料库存安全定额,编制采购计划,报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采购。

  3.4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劳保、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办公用品日常维修申请计划。

  3.5设备工程部依据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生产经营需要编制设备的采购、固定资产维修以及零星维修制造所用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3.6各物品、劳务需求部门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供应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3.7分管副总负责权限内的采购审批和超出权限的采购初审,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采购、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等计划的审批。

  3.8财务部负责日常采购的价格审查,负责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采购组织或上报集团公司进行招标。

  3.9质量部负责原材料、辅料的验收,设备部会同生产技术部负责备品备件、设备、监视和测量工具及维修等劳务的验收。

  3.10各采购经办人负责索要发票、办理结算,并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采购作业操作规程

  4.1物资采购的计划、申请与审批

  4.1.1授权的请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以及库存情况每月28日前报次月的采购计划,报分管经理审核。

  4.1.2经分管副总初审后的月度采购计划报财务副总审批后执行。

  4.1.3未列入月份采购计划或超出计划的临时采购申请需根据需求物品或劳务的性质和权属向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供应部、设备部提交申请,并经初审后交各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

  4.1.4对价值超过2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及500元以上的配件、设备、仪器、劳务等需要由申请部门写出申请报告经分管副总签署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1.5采购计划或申请应列明采购物品或劳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技术要求、估计价值、交货日期、用途等。

  4.2采购比价

  4.2.1采购部门在采购前须将采购计划或申请,交财务部进行比价;在提交采购计划或申请的同时,采购部门应对新采购物品提供至少3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和联系资料,有财务部队提供的供应商(但不仅限于)进行询价或实地调查。

  4.2.2价值在2万元以上的维修、服务等劳务、5万元以上的单台(套)设备的采购需召集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进行比价;10万元以上的必须采取招标方式采购。

小企业管理制度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重视企业的绩效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对员工进行管理,约束激励他们提高个人的工作成绩,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关键词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的.中小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制度,但是绩效管理是否就等同于绩效考核呢?诚然,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很难激励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现代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现状

  1、对绩效管理制度认识不到位,绩效管理无法发挥其作用。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认为绩效管理制度等同于绩效考核。管理者将绩效考核作为考核、约束员工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在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对绩效管理有深刻的认识。管理者将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途径之一,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处理。员工也没有将自身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只是当成公司管理员工的手段。对绩效管理制度认识不到位,使得绩效管理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全面发挥其作用。2、绩效管理制度设置不合理,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但是有的企业所设置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得制度的推行遭到一定的阻碍,更甚者,使得很多员工苦不堪言。绩效管理制度应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员工的素质等各方面综合制定,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企业都一味地照搬大型企业的管理制度方法,这样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很多条例规定无法推行,不仅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无法适应。3、绩效管理考核结果运用不合理。多数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考核结果的应用只是单纯的与员工的薪资挂钩。这样的应用方式显然不够科学。考核结果没有与部门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实行一套考核标准,但是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更应该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相连,从战略性的角度分析考核结果。简单的只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挂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无法全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1、绩效评估内容的创新。传统的绩效评估关注与员工最终的绩效,将最终结果与员工奖励相连,随着管理水*的提高,管理者也认识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且中小企业的文化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这样的评估方式,不利于企业的整体评估与发展。因此,绩效评估的重点应转移到人员发展这方面来,关注员工个人的发展,使得他们感受到努力所带来的成果,给予他们安全感与自信心。2、管理者角色的创新。通常员工看来,管理者是管理他们工作,对他们工作进行评价的人。很多员工不敢在管理者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有的员工将管理者看做高高在上的企业领导人,很少与管理者进行交流。公司也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管理人员往往会脱离员工工作实际,不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情况。在绩效管理中,应转变管理者的角色,让他们作为员工实现绩效评估目标的评价者和指导者,由他们指导、引导员工完成绩效评估目标。3、绩效管理评估标准的创新。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是否与员工工作本身有关,是否合理明确都是绩效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绩效评估标准应与企业的发展组织目标一致,只有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目标的绩效考核才有实际意义,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其次,绩效考核的标准应符合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应有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不能统一设定。根据员工工作性质、内容,设定考核目标,将其作为督促员工工作的手段之一,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绩效考核中每一个项目都应有单一的标准、原则,用其规范考核行为,如果每个考核项目有不同的标准、原则,会降低评估的效果。4、考核形式的创新。传统的绩效考核都是管理人员对基层员工的工作进行评定,这有一定的限制性,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性,多种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全面考核评定的效果。首先,员工进行自我评定,让员工对照考核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定,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其次,员工之间进行互评,由同一部门的员工进行相互评定,评价员工在部门之中的表现、工作情况。最后,由主管部门人员对员工进行评估,管理人员根据员工*时的表现,了解其工作成绩,对其表现进行评定。这样多方面的评定,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员工情况的掌握,也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5、对评估效果应用的创新。评估结果不应只单纯的与员工的绩效相关联,这是在“大材小用”,绩效评估的结果应与企业的发展决策、人事调动、人力资源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相连。将评估结果作为对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工作效果的评定,作为人员职位调动的一项依据,奖励先进,激励落后,从而使得更多的员工努力奋进,不断完善自我。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管理层人员的工作,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绩效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奇.绩效管理系统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市场》.20xx

  [2]胡伟.基于*衡记分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xx

小企业管理制度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预算管理的目的

  为推动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升公司管理水*,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预算管理的任务

  预算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反馈,增强公司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5、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编制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范围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覆盖,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控。

  第四条预算管理体系的模式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条件和管理特点,公司预算的重点是目标利润,采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利润。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与组织体系

  第五条预算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确定以下管理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预算目标由公司统一规划,并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各级预算必须服从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2、分级管理原则。预算目标按逐级分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经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公司各级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3、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

  4、上下结合原则。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5、不调整原则。预算一旦确定,没有审批,不予调整,以保预算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第六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公司领导班子、预算管理小组及预算责任网络。

  第七条董事会

  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股东的期望收益、经营环境、经营计划等因素审议、负责组织实施经董事会批准通过的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并通过授权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制定,下达正式年度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

  第八条公司领导班子

  1、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预算草案、各部门年度草案和调整草案,审批后上报董事会审批;

  2、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3、审查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措施;

  4、裁定公司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生的重大冲突;

  5、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第九条预算管理小组

  预算管理小组是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1、具体负责拟定和修改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年度预算基本假设、预算目标(包括总目标和目标分解体系)、预算编制方针、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手册(编制说明、编制表格)、预算执行监控方法等,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2、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将公司领导班子提出的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下达;

  3、组织各部门编制预算或调整预算,对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进行初步审查、协调和*衡、汇总后编制公司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方案,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4、向公司各部门下达经批准的预算方案,监督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反馈;

  5、组织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向预算编制、执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

  6、遇有特殊情况时,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修正建议,或接受并初步审查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

  7、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在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向公司领导班子提交本预算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报告。

  第十条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管理涉及面广、业务交叉点多,各有关部门必须做到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责任网络以公司的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预算责任划分,包括公司各部门、二级公司。

  预算责任网络负责提供编制预算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本部门的预算初稿和初稿依据;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协调本部门内部资源及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承担第一责任。

  第十一条预算责任网络责任中心的划分

  预算责任网络是各级预算执行主体,根据其在组织内部具有的一定权限和承担的相应经济责任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以承担不同的预算目标责任。

  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费用中心。

  1、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为负有利润责任的营销管理部与二级公司,其决策能够决定本责任中心的利润(内部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因素,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利润(内部利润)及其相关指标。

  2、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为有期间费用责任的部门,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各明细费用指标。

  第三章预算期与预算编制期

  第十二条预算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期。公司预算期为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期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

  公司实行保持以一年为一期,每三个月滚动一次的预算编制方法,因此公司的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编制与季度预算编制。

  公司年度编制期为每年10月-12月,这一期间为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期。

  公司季度预算编制期为每季度末月的15日(暂定)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季度滚动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

  1、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三个层面:预测表、计划表及预算表。

  (1)预测表是对外界市场情况和内部资源所做的预测,包括市场需求、销售价格、采购价格、生产能力的预测。预测结果只与内外部情况相关,不受公司战略目标和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影响,是制定计划和预算的依据。

  (2)计划表是在预测表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包括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划,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以上所指计划只是公司和各部门及生产单位所有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制定预算表的依据。

  (3)预算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预算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价值量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风险防范措施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按预算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类,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两大类。

  (1)业务预算又分为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用于计划公司的基本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各项采购预算、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能源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等。

  (2)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长期资本支出预算、长短期借款预算、预算会计报表等。

  第十五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体系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的预算项目,结合使用固定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1、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式的项目

  (1)销售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等预算,采用按季进行滚动的方式;

  (2)各项采购预算,包括采购计划表、各种原主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采购现金支出预算等,但不包括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3)生产预算,包括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等;

  (4)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等;

  (5)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投资变动预算等;

  (6)所有会计科目预算及财务报表预算,但财务报表预算填列各月度详细数据,只需要季度总数即可。

  2、按年度编制固定预算的项目

  (1)固定资产预算,包括固定资产大中修、固定资产需求预算、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折旧分摊预算、技术更新改造预算等;

  (2)管理费用中各部门费用预算、咨询费用预算、保险费预算;

  (3)销售费用中产品广告宣传费预算、市场调研费用预算。

  3、以上项目在分别采用滚动与固定预算编制方式时,可根据项目性质同时结合使用零基预算方式确定预算指标,如各项费用预算、技改更新改造预算等。

  第十六条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

  公司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期一直保持12个月,每季度连续进行预算编制,即每过去一个季度,便补充一季度的预算编制,永续向前滚动,最*一个季度的预算数据细化到每月,后三个季度的预算编制数据以季度总数为准,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具体编制如下:

  1、本年末(10月-12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全年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总数细化分解至1月-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

  2、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执行结束前(3月15日前),根据当季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上期编制的第二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第二季度的预测编制二季度4—6月月度预算,并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数。在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额时应保证年初预算确定的当年年度预算总目标的完成,同时增加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总数的编制。

  3、第二季度结束前(6月15日前),根据一、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本年度内剩余预算期情况的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年度预算,同时根据年度预算调整情况编制第三季度7-9月月度预算和第四季度预算总额,调整下一预算年度的第一季度预算,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二季度预算。

  4、第三季度结束前(9月15日前),编制第四季度10-12月月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二季度预算总额,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三季度预算。

  5、第四季度开始后(10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细化分解至1-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以此类推。

  第十七条年度预算的编制程序

  1、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年度预算之前,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资料的整理,测算并调整制定预算的有关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下一预算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拟定预算假设。

  2、年度预算编制流程

  (1)每年10月1日前,公司领导班子根据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

  (2)根据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目标和公司初步分解的经营计划目标,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将预算目标具体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预算指导文件,在10月15日之前下发到各部门。

  (4)预算指导文件具体包括:公司预算目标下达文件;预算假设、表格、编制说明和编制进度要求。

  (5)公司各部门和各二级公司分析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对下一预算年度经营环境的变化、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及部门计划,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草案,交本部门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6)11月20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初步审查各部门和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编制要求,并提出修改。

  (7)公司预算小组负责汇总*衡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公司总体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8)11月30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

  (9)12月5日前,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年度预算质询会的审议,修改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并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核。

  (10)12月1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将通过审核的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批准后的预算方案,由预算小组确定成文后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第十八条季度滚动预算编制流程

  1、每季度末15日前,公司领导班子围绕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根据本预算年度前几季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未来趋势,经营环境若无重大变化,按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确定下期预算目标,由预算小组进行指标分解,并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下季度滚动预算。

  2、若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按预算的调整原则和流程调整本预算年度公司目标,并按照调整后的目标,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季度滚动预算。

  3、公司各部门在分析以前季度、预计未来各项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年度剩余各季预算,将最后一季预算细化到3个月份,并同时增加一季预算,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四个季度,制定出季度滚动预算草案,交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4、每季度末月23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审查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方针、目标,讨论通过各部门预算草案或返回重编。

  5、公司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对讨论通过的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汇总*衡,编制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6、每季度末月2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7、每季度末月28日,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的会议精神,组织各部门修改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8、每季度末月30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季度滚动预算下发执行。

  第十九条预算预备费

  预算编制时,公司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公司年度预算总成本的一定比例。

  预算预备费总额的确定根据预算编制和执行经验、对预算年度基本假设的依赖和争议程度、预算年度重大经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等,由预算管理小组建议提留比例,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通过。该比例一般为10%左右,首次可以扩大到15%以内。

  在公司预算执行有一定积累、预算数据较准确的前提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例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第二十条预算方案的指令性要求

  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季度滚动预算方案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责任中心必须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预算的执行部门

  1、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2、预算执行的责任人。

  (1)各部门、分公司的第一负责人是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2)主管具体业务和部门的公司副总经理对于其负责的部门的预算执行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预算执行控制的原则

  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预算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

  2、预算项目管理:按预算项目进行管理,不同预算项目之间不得相互充抵;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如原材料消耗),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预算执行控制体系

  1、部门第一负责人:根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负责本责任中心具体业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按照预算目标控制资金及成本的支出,完成指定的工作目标;

  2、公司财务部:依据预算目标对责任中心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事中审核,确保预算执行部门在预算目标框架下运营;

  3、公司领导班子:在董事会授权的额度范围内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控制。

  第二十四条预算控制

  1、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定《业绩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2、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

  3、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4、预算内资金控制:

  (1)预算内支出,部门经理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经财务部审核,财务部经理审批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

  (2)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账制度,各预算责任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台账,每季度末与财务部核对。

  5、预算外资金控制:

  (1)预算外支出中的资金支付,首先在预算预备费中列支,超出预备费的部分,应报总经理申请审批。

  (2)预算外资金申请,10万元以下的,先由部门经理审核,分管领导加具意见,经财务部审核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及常务副总经理审批;超过10万的报总经理审批。

  (3)预算管理小组应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行建账管理。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应在其影响的当期及后期的预算表中做出清晰的标志,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考核按照申请中明确的使用目标单独进行。

  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信息反馈

  1、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以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形式,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于每月3日前报送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预算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报表、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形成总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月度业绩考核会上对当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预算执行分析报表是针对各项经营活动预算执行结果而设计的分析表格。

  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用来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的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专题报告是对重大预算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

  4、公司领导、财务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并及时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预算差异分析

  1、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小组及各项预算执行部门都要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整个经营活动的控制。

  2、负责分析差异的责任部门

  (1)公司领导班子

  ①讨论通过预算小组提交的重大差异分析报告;

  ②对预算管理小组确定的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及责任部门进行审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2)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①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部门提供的差异分析报告,并加以综合分析,出具公司总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②确认导致差异的原因;

  ③确认应对差异负责的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④向有关责任部门提供差异用的数据,协调差异分析工作。

  (3)各部门、二级公司

  ①记录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问题,分析本部门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②出具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③落实由本部门负责的改进措施。

  3、预算差异数据记录

  各部门要建立预算记录台账(也可根据公司的信息化水*进行计算机管理),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4、预算差异分析程序

  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分析报告,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后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

  ⑵预算管理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利差异的改进以及对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措施和建议,最后由预算管理小组于每月5日前,形成每月总的预算分析报告,出具初步预算考核意见。

  ⑶每月6日前召开月度业绩考核会,对前一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形成正式的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意见,为公司领导班子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⑷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根据审批后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的措施,将每月预算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综合部,根据公司考核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5、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

  ⑴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⑵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⑶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预算的冲突与裁决

  1、在执行预算中各部门发生利益冲突,且自行协调无效时,应将有关事项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协调,预算管理小组协调无效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裁决;

  2、公司领导班子做出裁决后,通过预算管理小组下达给相关部门;

  3、裁决一经形成,各部门须无条件执行。

  第六章预算考核评价

  第二十八条预算评价的目的

  1、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2、分析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为改进下一期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3、评价公司整体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的潜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明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预算的完成,或者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预算评价的原则如下:

  1、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分级考核原则:在责任清晰的基础上,依据业绩考核制度,坚持上级对下一级进行分级评价。

  6、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主体以其责任范围为限,仅对其可以控制的预算执行差异负责。

  7、评价原则:以预算内容为核心,进行财务部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考核。

  8、总体优化原则:预算考核要支持企业总目标,符合总体优化原则。

  第二十九条预算考核评价的责任部门及职责

  1、公司领导班子

  ⑴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⑵审批预算管理小组上报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审议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

  2、预算管理小组

  ⑴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找出原因,落实责任归属,提出对预算执行的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⑵将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综合部,由综合部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奖惩。

  3、考核小组

  ⑴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预算管理体系,设计有关预算考核的指标体系。

  ⑵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奖惩。

  (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规定,设计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4)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奖惩。

  第三十条预算考核评价的内容

  1、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2、对预算执行部门的评价。

  3、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

  第三十一条预算考核评价的执行

  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每月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七章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二条预算调整的原则

  1、预算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即具有强制力,不得随意更改与调整;

  2、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当内外部环境向着有利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经营预算目标可以加以提高,公司内部应主动积极提出调整申请,或董事会在与公司经营班子进行协商一致后,提出调整申请。

  预算调整的条件如下: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且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进行预算的调整:

  1、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公司领导班子追加(或缩减)任务;

  3、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相应预算;

  4、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5、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6、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7、董事会或者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三条预算调整权限

  1、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

  2、董事会对涉及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具有决定权;

  3、公司领导班子在保证公司年度经营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季度预算及年度预算项目的内部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权。

  第三十四条预算调整方式

  1、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差异重大时,董事会通过与公司经营班子协商一致后,可以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同时下达预算调整要求,并最终确认预算调整方案。

  2、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且符合上述预算调整条件时,预算小组、各部门可以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预算调整申请必须包括:

  ⑴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并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公司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项目可行性建议书等);

  ⑵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⑶调整内容;

  ⑷调整后的预算方案。

  第三十五条预算调整的程序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主管领导签字同意的预算调整申请表上交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条件为: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的属于重大调整),公司领导班子须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董事会进行审批;

  5、董事会或公司领导班子批准预算调整后,下达给公司预算小组;

  6、公司预算管理小组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由预算管理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小企业管理制度5

  一、基本素质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忠诚和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虚心学*,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富有积极的上进心和职业自豪感及奉献精神。

  二、考勤制度

  (一)员工因事请假4小时内由组长签名,主管审批方可生效,如超过4小时需经厂长签名生效。管理人请假在2小时以内由主管签名生效,超过2小时由厂长签名生效。管理人请假如超过3天者需总经理审批生效,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二)禁止电话请假或代人请假(特殊情况除外);

  (三)员工请病假超过8小时,则需要医务机构出具建议休息和持有医院电脑收费单方可获得生效;

  (四)员工若因病及特殊情况未来得及请假,需在二天内通知厂方并填写请假单,如超过3天未通知者则按自动离厂及无薪处理。

  三、工资待遇

  (一)新员工经初步审定工资后试用期为1个月,1个月内厂方有权随时解雇,工资视其技术水*及工作表现确定,一个月后属合格员工,工资按初定工资给予;

  (二)所有新进员工需连续在公司工作满2个月后,在公司统一发放工资时方可领取第一个月工资(工资发放时间为每月15号)。员工若中途请假5天以上者,公司将顺延本人的工资发放时间;

  (三)员工无请假、迟到、旷工及早退,可享受公司每月20―30元的全勤奖(未满一个月的员工无全勤奖);

  (四)如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以上的老员工,公司则根据其工作表现,参照工作业绩,可考虑往后每年调整一次工资;

  (五)所有管理及员工若在公司连续服务满1年,无旷工、迟到、早退及违反厂规制度,以后每月或获得工龄奖20元;凡连续在公司服务满2年以上的,同样无旷工、迟到、早退及违反厂规制度,每月可获得工龄奖30元;

  (六)员工若对工资发放额有疑问的,应在工资发放后二天内向财务部查询,逾期者厂方可以不予受理。

  四、辞职规定

  (一)若需提出辞职申请的员工,经组长、主管签名,厂长审批方可生效;

  (二)若已得到批准辞职的员工,厂方在一个月内招聘替补人员,如提前招到公司可安排提前离职,工资按正常发放领取;如在一个月内没招到合适人员,公司则有权推迟离职期限,工资可考虑离职就领取;

  (三)凡新进员工从本制度公布之日起,可在做满一年后随时提出辞职申请;(具体程序按第一条、第二条执行);

  (四)所有管理人员、生手员工进入公司后需做满2年方可提出辞职申请,未满2年时间提出辞职公司一律不予受理,若需离职,则视无薪离职。

  五、处罚条例

  (一)甲类过失(属于重大过失,每次至少处50元以上罚款)

  1、未经允许在厂区车间内拍照;

  2、饮酒或酗酒后回工厂上班,有粗暴语言及侮辱其他员工;

  3、威胁或散布谣言损害他人或公司声誉的;

  4、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及领导安排;

  5、辱骂管理人员及威胁管理人员的;

  6、有意破坏公司财物,机械设备,消防设备的(除罚款外还需照价赔偿);

  7、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私泄报复者;

  8、除正常休息在厂内聚众赌博;

  9、在厂区禁烟区吸烟,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工厂的;

  10、公司组织统一加班,私自下班者;

  11、公司在赶货期间无故旷工者(除罚款外还需按旷一扣六处罚)。

  (二)乙类过失(属于轻微过失,每次至少处10元以上罚款)

  1、不注意节约水电,不爱护机械设备、工具器材等公物;

  2、上班时间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办其他事情的;

  3、工作时间吃零食的;

  4、工作时间大声说话者;

  5、工作效益欠佳,达不到工作基本要求的;

  6、上班时间聊天,看书刊杂志,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7、随地吐痰,乱丢食物;

  8、未经批准打听私人电话的;

  9、工作疏忽大意,造成轻微损失的;

  10、挑拨是非,乱传闲话,影响团结,扰乱秩序的。

  注:本处罚条例,如一旦有人被处罚,所有处罚金将在上月发工资时一并扣除,包括旷工处罚及触犯厂规条例的各项处罚,任何人不得人任何异议。

  六、奖励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可获得50―1000元奖金)

  1、对改进企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重大贡献者;

  2、工作态度好,为企业创造良好声誉者(可定月或不定月评选);

  3、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者;

  4、有合理化建议提出,经采纳实施有成效者;

  5、成本控制,注重节约,有明显成绩者;

  6、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事迹突出者。

小企业管理制度6

  第一章办公室考勤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理业务前,须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二、请假:

  1、请假必须填写请假单,按规定程序审批。请假单一式两份,一份留本科室,一份交办公室领导。

  2、请病假须持校医院或县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方可请假,经经理审批同意,方可离开岗位。

  3、公休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均须履行请假手续,经经理审批同意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请假期限将到,若要续请,必须提前一天办理续假手续,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以一次为限。

  5、上班后在经理和考勤员处及时销假。提前返回,病事假按实际离岗时间计算。

  三、签到制度:

  1、上班实行签到制。办公室人员为:早9:00―晚17:00。提前10~20分钟下班按早退计算,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天记。

  2、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签到者,本人写明原因,经理签署意见后,不作为迟到计算。

  3、因工作需要加班,经经理批准,方可按加班对待。

  第二章服务规范

  一、仪表:公司职员应仪表整洁、大方。

  二、微笑服务: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三、用语: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使用普通话,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四、现场接待: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所应礼貌问、答,热情接待。

  五、电话接听: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的职员应主动代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第三章办公秩序

  一、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二、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接待室、总经理室)或通过公司内线电话联系,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三、职员应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开始前和工作时间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物品整齐,桌面清洁、整齐。

  四、部门、个人专用的设备由部门指定专人和个人定期清洁,公司公共设施则由公司专人负责定期的清洁保养工作。

  五、发现办公设备(包括通讯、照明、电脑等)损坏或发生故障时,职员应立即向办公室报修,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六、吸烟应到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如接待室、会客室等),禁止在办公室(办公坐位上)吸烟。

  七、不准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或信息电话,不准占用本部电话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四章办公礼仪规范

  一、职员必须仪表端庄、整洁。具体要求如下:

  1、头发:职员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性职员头发不宜过长。

  2、指甲:职员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应尽量用淡色。

  3、胡须:男性职员胡须不宜留长,应注意经常修剪。

  4、女性职员化妆应尽量给人以清新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二、办公室职员上班服装如公司有制服应穿公司制服,无制服者应穿整洁、大方,不宜穿奇装异服。

  第五章办公室文件收发规定

  一、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拟稿,文件形成后如需对外发放的当由经理签发。业务文件由有关部门拟稿,分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核、签发。属于秘密的文件,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二、已签发的文件由核稿人登记,并按不同类别编号后,按文印规定处理。文件由拟稿人校对,审核后方能复英盖章。

  三、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报告报送结果。秘密文件由专人按核定的范围报送。

  四、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办公室存档。

  五、外来的文件由办公室文书负责签收,并于接件当日填写阅办单,按领导批示的要求送达有关部门,办好文件阅办;属急件的,应在接件后即时报送。

  六、文件阅办部门或个人,对有阅办要求的文件,应在三日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反馈至办公室。三日内不能办理完毕的,应向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六章办公室文印管理规定

  一、所有文印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公司保密事项。

  二、打印正式文件,必须按文件签发规定由总经理签署意见,送印草拟的文件、合同、资料等,由部门自行打印文件、发传真均需逐项登记,以备查验。

  三、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打字、传真、复印任务,不得积压延误。工作任务繁忙时,应加班完成。办理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

  四、文件、传真等应及时发送给有关人员。因积压延误而致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严禁擅自为私人打印复印材料,违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

  六、爱护设备,注意设备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保持打印清洁。

  第七章责任

  1、本制度的检查、监督部门为办公室总经理,违反此规定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警告处分。

  2、办公室总经理对本制度负有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3、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小企业管理制度7

  一、公司形象

  1、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业务。

  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3、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4、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接待,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

  5、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6、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2、作息时间规定

  1)、夏季作息时间表(5月――9月)

  上班时间早8:30

  午休12:00――13:30

  下班时间晚18:00

  2)、冬季作息时间表(10月――3月)

  上班时间早9:00

  午休12:00――13:30

  下班时间晚17:30

  3、员工上下班施行签到制,上下班均须本人亲自签到,不得托、替他人签到。

  4、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员工如因事需在工作时间内外出,要向主管经理请示签退后方可离开公司。

  6、员工遇突发疾病须当天向主管经理请假,事后补交相关证明。

  7、事假需提前向主管经理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休息。

  三、卫生规范

  1、员工须每天清洁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确保地面、桌面及设备的整洁。

  2、员工须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发现不清洁的情况,应及时清理。

  3、员工在公司内接待来访客人,事后需立即清理会客区。

  4、办公区域内严禁吸烟。

  5、正确使用公司内的水、电、空调等设施,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闭空调、电灯和一切公司内应该关闭的设施。

  6、要爱护办公区域的花木。

  四、工作要求

  1、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二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要按月进行考评。

  3、公司内所制定的《员工日程表》是衡量员工完成工作量的依据,要求员工每天要认真、详尽的填写,作为公司考核员工工作量的标准。

  4、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5、加强学*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和公司同事交流和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将施行签到制,出*记录和培训考核也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部分)。

  6、经常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并参与部门的业务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7、不得无故缺*部门的工作例会及公司的重要会议。

  8、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效率地工作。

  9、员工在任何时间均不可利用公司的场所、设备及其他资源从事私人活动。一经发现,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辞退。

  10、员工须保管好个人的文件资料及办公用品,未经同意不可挪用他人的资料和办公用品。

  10、员工要保管好个人电脑,按公司规定进行文档存储、杀毒及日常维护,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由公司安排修理。

  五、保密规定

  1、员工须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妥善保存重要的商业客户资料、数据等信息。

  2、管理人员须做好公司重要文件的备份及存档工作,并妥善记录网络密码及口令。并向总经理提交完整的网络口令清单。

  3、任何时间,员工均不可擅自邀请亲朋好友在公司聚会。

  4、员工及管理人员均不可向外泄露公司发展计划、策略、客户资料及其他重要的方案,如一发现,除接受罚款、辞退等内部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人员管理

  1、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管理,包括职务的分配及工作内容的安排。

  2、员工须尊重上司,按照上司的指导进行工作并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

  3、员工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须及时向部门主管或经理反映,听取意见。

  4、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意。

  5、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运作,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6、管理人员应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好员工队伍,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策划顺利进行。

  7、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应团结互助,为公司发展做出努力。

  七、物品管理

  1、办公用品的日常管理由行政财务部门专门人员负责定期购买;

  2、每月15、30日之前,个人将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填写在公司【购物申请单】上,由行政财务部门专门负责人提交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由专门负责人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发放。

  3、若急需某类办公用品,也应先填写【购物申请单】后,交由专门负责人,经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购置。

  4、新进人员到职时由行政财务部门统一配发各种办公物品。

  八、电脑管理:

  1、使用者应保持电脑设备及其所在环境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机切断电源。

  2、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应严格按照要求妥善存储在网络上相应的位置上。

  3、严禁使用计算机玩游戏。

  4、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重要数据由使用者本人做好及时备份。

  6、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不得在公司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

  7、使用者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严防被窃取而导致泄密。

  九、网络管理

  1、工作时间内禁止浏览与自己工作岗位或业务无关的网站。

  2、工作时间内不允许在网络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如:上网聊天),也决不允许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出现在网络上。

  3、严禁在公司网络上玩任何形式的网络游戏、浏览图片、倾听音乐等各种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4、禁止利用公司网络下载各种游戏及大型软件

  5、公司网络结构由网络工程师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结构,个人电脑及服务器设备等所用ip地址必须按网络工程师指定的方式设置,不可擅自更改。

  6、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手段,蓄意破坏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

  十、奖惩办法:

  1、员工奖励分为口头表扬及物质奖励;

  2、员工惩罚分为口头警告、罚款及除名;

  3、有下列事迹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奖励:

  a、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被公司所采纳者;

  b、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保护公共资产,防止事故发生与挽回经济损失有功者。

  4、下列事由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惩罚:

  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b、泄露公司经营管理秘密的;

小企业管理制度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行为,全面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环境适应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使公司健康而正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作息安排

  第一条工作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30—12:00下午2:00—6:00因季节或其它原因需要调整时由办公室另行通知。

  第二条周日全天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期间如需加班,公司将根据工作情况安排适时调休。

  第三章、考勤制度

  第一条公司实行当日到岗签到制。迟到、请假、旷工后到岗须及时签到并注明报到时间。代签按迟到论处。办公室具体负责签到和考勤统计。

  第二条超过上班时间30分钟内签到按迟到论处;超过上班时间30分钟至3个小时内(含3个小时)签到按旷工半日论处;当日超过3个小时以上按旷工一日论处。

  第三条提前30分钟内下班按早退论处;提前30分钟至3个小时内(含3个小时)下班按旷工半日论处;提前3个小时以上下班按旷工一日论处。

  第四条请假应提前书写《请假条》并当面交上级批复。特殊情况不能当面请假应向直接上级致电说明,请假期满报到后须及时补写《请假条》,由上级签字后交办公室存档。

  第五条请假一日内(含一日)由直接上级批准。超过一日,需经直接上级签字后报由副总经理签字批准。

  第六条连续长时间加班可由公司安排适当调休。因培训和个人工作延误需要加班不包括在内。

  第七条请假、调休未经批准而擅离职守,按旷工论处。

  第八条因公不能按时报到或提前离岗须向直接上级及时说明。

  第四章、室内规范

  第一条办公室行政人员负责来访客人的接待、引见、服务和送别。

  第二条客人来访时应主动起身迎接。接待时要礼貌大方、热情周到。经过简单沟通后应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具体接待。

  第三条客人落座后,应主动递送茶水;客人离开时,应主动送别;客人离开后,应及时收拾整理。

  第四条办公电话禁止长时间占用,禁止接打私人电话。

  第五条办公用品要注意经常维护,尽量避免人为损坏。

  第六条上班时间禁止上网私自聊天、打游戏、赌博、从事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七条禁止正常工作时间在办公大厅睡觉、大声喧哗、吵闹或大声播放音乐;禁止在办公室吸烟、喝酒、随地吐痰。

  第八条办公场所人人都需保持个人工作区域整洁干净,不得随意丢放垃圾、污垢或碎屑。

  第五章、值日规定

  第一条公司实行卫生轮流值日制。具体安排详见《卫生值日表》。

  第二条当天值日人员应在下午下班后负责倒垃圾、洗地板、擦桌面等清洁整理工作。办公室无人值守时应检查、关闭所有电器、门窗后再离开。

  第三条垃圾、废弃物、污物的清除应按照要求倒在指定位置。

  第六章、行政规定

  第一条一个上级的原则。上级不得越级指挥,可以越级检查、指导、协助和了解情况;下级不得越级汇报,可以越级申诉和上诉。相互间不得跨部门指挥和汇报。(特)财务部经理在财务上服从总经理,在行政上服从副总经理。

  第二条下级必须服从直接上级管理。对上级的安排持有异见可向上级的直接上级投诉。对上级裁决不满可向上级的直接上级申诉。错误指挥或错误判断上级指挥经上级裁决后,有责任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第三条直接上级缺*或不服从公司统一管理时,由直接上级的上级负责管理指挥和协助。

  第四条公司员工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述职,以接受总经理的当面质询。副总经理负责具体安排。

  第五条副总经理是公司行政工作的常务执行人。办公室协助执行。

  第六条总经理是公司行政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和重大事务的最高决策者,遇重大情况时,总经理有权对公司进行调整。

  第七章、会议规定

  第一条领导召开会议要改进作风、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员工参加会议要准时到*、调整手机、禁止吸烟、做好笔记。

  第二条办公室具体负责公司全体员工会议的通知、组织、主持和会议笔记。

  第三条部门和小组会议由部门或小组负责人召集、主持和笔记。

  第八章、安全规定

  第一条公司要求所有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时常提醒员工注意个人人身、财产和公司财物安全。

  第二条员工要自觉遵守*方面的法律法规,遵照公司要求和上级嘱托,时刻注意对个人人身、财产和公司财物安全的防范。

  第三条公司交给个人使用的钥匙不得随意转交他人;未经财务部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将公司物品外带或外借。

  第四条禁止在无技术保障的情况下安装、拆卸、维修公司办公用品,特别是带电产品。

  第五条员工个人财物应随身携带,不得随意搁置在集体办公场所。

  第六条公司要求的保密事项未经公司许可不得随意向他人泄露。

  第九章、印信管理

  第一条财务部负责公司印章和合同管理。印章要严格保管,规范使用,未经总经理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外带。

  第二条公司正式文件和合同需经财务部经理最后审核后加盖公章。未经总经理同意,空白合同不得随意盖章。

  第三条业务外出可携带空白合同。因业务急需可向副总申请领取空白盖章合同。个人携带空白盖章合同不超过24小时。

  第四条签定空白盖章合同时增订条款,须及时向副总经理汇报。

  第五条空白盖章合同签定后,应及时送交财务部进一步核查,无误后交由办公室统一建档。

  第十章、档案管理

  第一条办公室具体负责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规章制度、行政执行手续、会议笔记、人力资源资料、业务资料、工作报告、计划、客户资料、来函来文、合同、活动影像等各种书面和音像资料。

  第二条档案管理要分门别类,统一存放,避免损坏和丢失。

  第三条档案借阅应严格按照阅读权限和保密规定,未经副总经理同意不得随意向公司以外的人员借阅。阅读档案应抓紧时间,当天阅读当天交还保管。

  第十一章、财务规定

  第一条公司所有财务支出需直接报经总经理批准。

  第二条一般情况下大额款项可安排银行转帐。需要收、支现金时由财务部经理直接安排。

  第三条财务部经理有权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财务执行作出详细规定,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本制度附件颁布执行。

  第十二章、用人制度

  第一条公司的大门时刻向人才开放是公司人力资源建设的长期方针。公司将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媒体、网络、专业人才推荐机构公开招贤纳士,同时鼓励员工随时通过关系积极发现并引进人才。

  第二条新人进入公司后,需进行一周时间(连续七天)的观察。观察期结束后,一经录用,一周观察期计入第一试用月并补发工资。

  第三条所有新人一经录用,需进入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合格进入正式聘用期,并签定《劳动合同》。

  第四条新人试用期间表现突出可提前结束试用。进入正式聘用后,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

  第五条公司随时引进新人加盟,通过周期性的培养和选拔,以保证团队竞争优势快速提升。

  第六条员工辞职应至少提前十五天向副总经理递交《辞职报告》,经副总经理批准并安排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

  第十三章、培训办法

  第一条公司要求人人独当一面,重视团队共同成长,通过坚持不断的培训学*,提高每一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第二条所有公司员工必须接受公司提供的各种培训。新人进入公司至少要接受三天的岗位专业培训,随后的培训由各部门和公司统一安排。培训要讲求实效,长期坚持。

  第十四章、机构设置

  第一条公司主要部门机构图

  第二条公司机构设置既要考虑现实需要,做到“人有其职,才有所用”,也要注意公司人力资源储备和企业未来规划需要。

  第三条各部门人员要做到“人人尽职尽责,事事尽快尽好”,既要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也要加强相互帮助、共同协作。

  第十五章、业务规范

  第一条市场划分:郑州市场划分为北区(中原路、金水路以北,含金水路)和南区(中原路、金水路以南,含中原路)两大业务区。郑州以外市场由副总协调开发。业务开发应注重行业细化。

  第二条人员分配:业务经理协同各大区主任和客服主管各自负责本区业务开发和客户维护。公司其他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统一由副总经理安排业务开发和客户维护。

  两大业务纵队

  第三条业务协作:业务区内个人非意向客户资源鼓励相互转让。鼓励业务人员之间友情协助、有偿合作。

  第四条拜访数量:一个月为一个业务周期。公司专职业务人员一周期每工作日*均最低拜访量第一个月每日新客户拜访3家,回访客户1家;第二个月每日新客户拜访4家,回访客户1家;第三个月及以后每月每日新客户拜访3家,每月重要目标客户不低于3家。行政和后勤人员*均每天联系客户至少1家。

  第五条基本任务:按业务税后纯利润当月实收现金累计。专职业务人员第一个月基本任务纯利润3000元;第二个月基本任务纯利润5000元;第三个月基本任务纯利润8000元,以后每月基本任务纯利润10000元。小组和部门基本任务是所辖成员每月基本任务的总和。

  第六条每日业务草记:使用统一样式笔记本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客户名称、地址、接待人姓名、企业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拜访时间、交谈情况和客户简单分析等内容。业务人员可根据业务需要按此要求进一步完善。业务经理和大区主任负责业务草记的日常抽查和具体情况询问。

  第七条上周业务报告:使用统一样式表格。内容包括上周客户拜访情况(客户名称、地址、电话、接待人、负责人和简要拜访情况)拜访量统计、回访量统计、本周拜访重点等内容。业务人员可根据业务需要按此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周业务报告》在每周一上午9:00前上交业务经理,每周二上午9:00前呈交副总经理,后交由办公室统一建档。

  第八条本月业务计划:使用统一样式表格。内容包括上月客户拜访总量统计、回访量统计、目标客户名单、重要意向客户名单、拜访情况分析、个例分析和本月客户拜访方向、新客户开发计划、目标客户回访计划、意向客户签约计划及培训要求等内容。业务人员可根据业务需要按此要求进一步完善。《本月业务计划》在当月第一个工作日上午9:00前上交业务经理,当月第二个工作日上午9:00前呈交副总经理,后交由办公室统一建档。

  第九条形象要求:员工要着装整洁,举止得体,作风干练,诚实守信。

  第十条日常业务例会:每工作日上午9:00前业务部门业务动员会,每工作日下午5:40后各区业务碰头会,每周六上午10:00前公司业务协调会。公司另有安排时遵照办公室通知执行。

  第十一条业务培训:公司重视员工培训,重视团队共同成长,坚持通过持续不断和形式多样的培训,全面提高团队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办公室协助负责业务培训的具体安排。

  第十二条业务合同管理:合同填写后需经业务经理和公司财务联合审查,增加特殊条款需经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联合审查。然后由财务部盖章。签订后交由办公室存档。

  第十三条业务资料建档:所有业务拜访资料、客户材料等统一由办公室负责建档保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权随时调阅。

  第十四条业务款收取:本人是个人主导业务收款的主要责任人。收取现金必须要由财务部经理委托的人员陪同。私吞业务款或有意致使业务外流,扣发本人当月全部工资并由本人承担一切损失。

  第十五条业务争议裁决:业务裁决要遵循先入为主、深入为重的公*和大局原则。裁决的具体办法是以个人业务报告为依据,同一客户个人最先拜访并连续跟踪回访两次即可判定为个人业务。出现业务争议需首先由直接上级进行裁决。

小企业管理制度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使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根据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仓库管理工作的任务

  1、做好物资出库和入库工作。

  2、做好物资的保管工作。

  3、做好防火、防盗各种防患工作,确保物资的安全保管,不出事故。

  第二章仓库物资的入库

  一、工具库

  1、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必须凭送货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采购人员负责处理。

  2、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进仓单”一式三份,“进仓单”的填开必须正确完整,供应单位名称要与送货单位一致,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3、对于物资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采购科和生管部经理处理。

  4、因质量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必须由相关部门填写的退回处理单,办妥手续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二、半成品库

  1、大车间产品入库,必须由生产部计数员开具入库单(隔行填写),单据须注明入库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入库重量、入库数量及相应的制令单号。

  2、入库产品须由品管部品检人员检验确认后方可入库,以‘标示卡’上品管检验后的签名为准。仓管员入库时必须核对‘标示卡’上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令单号及检验员签字。手续不全者,仓管员有权拒收,否则后果由仓管员承担。

  3、仓管员凭单验收,称重时务必注意扣除毛重(如托盘、蛇皮袋、板库等)。

  4、产品入库后仓管员必须及时入帐(手工帐及ERP)。对于在车间周转(产品不经过半成品库的入库手续),仓管员必须保留相关入库单据和记录,同样须及时做帐。

  5、入库产品的标识卡,须放在袋内或铁箱内直到该批次货品全部被领完为止。产品出库后标识卡须保留两个月,不得遗失。

  6、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实物入库单”一式三份,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三、原材料库

  1、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根据采购员填写的外购产品送检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号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同时请品管部验收材料质量,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在短期内通知采购人员负责处理。

  2、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进仓单”一式三份,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3、对于物资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采购科和生管部经理处理。

  4、因质量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必须向仓管员出示由品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制作的不合格物料退货信息书面明细,仓管员凭此书面明细方可办理退货入库手续。

  5、由各生产车间暂放在仓库的物料,必须主动向仓管员提供准确的制令单号或生产批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重量等相关重要信息,否则有权拒收。

  四、零配件库

  1、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根据采购员填写的外购产品送检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号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

  2、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进仓单”一式三份,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3、对于物资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采购科和生管部经理处理。

  4、因质量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必须由相关部门填写的退回处理单,办妥手续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五、成品库

  1、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必须凭送货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

  2、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进仓单”一式三份,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3、对于物资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采购科和生管部经理处理。

  第三章仓库物资的出库

  办理材料物资的出库,库管人员要填制出库凭证,由库管人员、经手人双方同时签字,由经手人持一式三联的凭证送经手人主管审核,经手人持主管审核签字后的凭证到财务部门由会计审核,经审核过的凭证留下第二联做记帐依据,第一联由经手人留存,持第三联到仓库办理材料的出库。

  对于一切手续不全的提货、领料事项,库管人员有权拒绝发货,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经理处理。

  第四章仓库物资的保管

  仓库管理员要及时登记各类物资明细帐,做到日清月结,达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

  每月月底之前,库管人员要对当月各种材料物资收发予以汇总,并编制报表上报财务部。库管人员对库存物资要旬点月盘。每旬要看帐点物,月末盘点对帐。发现盈余、短少、残损或变质,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财务部经理。做好仓库与供应、销售环节的衔接工作,在保证生产供应、合理储备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库存量,并对物资的利用、积压产品的处理提出建议。

  根据各种物资的不同种类及其特性,结合仓库条件,保证仓库材料物资定置摆放,合理有序,保证物资的进出和盘存方便。

  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等物资,应指定专人管理,并设置明显标志。

  建立健全出入库人员登记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定,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仓库和物资财产的安全。

  库管人员每天上下班前要做到四“检查”,确保财产物资的完整。如有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1)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

  (2)下班检查是否锁门、拉闸、断电及不安全隐患。

  (3)必须经常检查调整库内问题、湿度,保持通风。

  (4)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单独存储、妥善保管。

  严格遵守仓库保管纪律、规定,仓库保管纪律内容规定:

  (1)严禁在仓库内吸烟,严禁酒后值班。

  (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3)严禁涂改账目。

  (4)严禁在仓库堆放杂物、废品。

  (5)严禁在仓库内存放私人物品。

  (6)严禁私领私分、仓库物品。

  (7)严禁在仓库内闲谈、谈笑、打闹。

  (9)严禁随意动用仓库消防器材。

  (10)严禁在仓库内乱接电源,临时电线,临时照明。

  第五章附则

  本规定由财务部经理制定,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执行。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2)

——小企业管理制度6篇

小企业管理制度1

  第一项:新员工入职规定:

  1.应聘员工需向管理人员提交以下资料: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一寸半身免冠照片二张。

  其它必要的证件。

  2.试用期:

  员工入职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内入公司认为员工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者,予以辞退。

  第二项:考勤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公司劳动纪律的管理,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2.考勤范围:公司在册员工。

  3.考勤方法:公司实行部门考勤办法(考勤人员记工表考勤)

  4.员工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00-5.00

  员工每月休假时间为4天,因为旷工或请假超出假期者,不予发放当月奖金。

  5.迟到早退管理:

  员工均需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开始后十五分钟内到班者为迟到,工作时间终了前十五分钟内下班者为早退,员工当月内迟到、早退合计每三次按旷工半天算。

  6.旷工管理: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经续假而擅自不到职以旷工论处,旷工者,取消当月奖金;

  7.旷工的扣罚标准:旷工天数 0.5天 1天 1.5天 2天 2.5天 3天

  扣月工资(含计件)10%25%40% 60% 80% 100%

  连续旷工三天者或一个月内累计6天者予以除名处理,不发薪资及奖金。

  8请假手续:

  员工请病、事假、事先向部门办理书面请假手续(请假单)。特殊情况口头请假事后补办。请假同意后请假一天扣减一天工资。临时请假(如请假半小时、1小时等)每月进行累计扣工资。未办请假手续擅自离岗的作旷工处理。

  9.加班及奖金:加班在工作未完成不经领导同意擅离职守者,取消加班奖金,员工每月休假未超过规定假期者,发放200元全勤奖。

  第三项:员工安全管理制度

  1.劳保用品穿戴:

  公司规定员工上岗前必须佩带安全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大头鞋)。机床工作人员需要额外佩带眼镜。违法者每项罚款20元。

  2.防火:

  员工禁止在易燃物品附*吸烟,点火,或者向依然物品仍烟头,火源。如违反规定者,根据危险系数,罚款100元-500元不等。

  3.工伤:

  员工未按公司操作规范违规操作所造成的工伤,公司不予承担相应费用。正常工伤的员工向管理人员申请病假,如员工故意隐瞒已经恢复的事实继续休假的,按旷工处理,工伤休假期间公司按员工工资的50%补助员。

  4.员工安全基本原则,禁止在工作时打闹,玩手机,睡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危险,发现者每项罚款20元。

小企业管理制度2

  每个公司都有属于它的管理制度,只有好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公司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企业管理制度(精选11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企业管理制度3

  第一则:总则为加强公司的人事管理,明确人事管理权限及人事管理程序,使公司人事管理工作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全体职员,即公司聘用的全部从业人员。除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外,本公司的人事管理,均依本制度规定办理。

  第二则:管理权限总经理确定公司的部门设置和人员编制、一线经理的任免去留及晋级,决定全体职员的待遇。人力主管工作职责:

  一、协助各部门办理人事招聘,聘用及解聘手续。

  二、负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

  三、负责公司日常劳动纪律及考勤管理。

  四、组织公司*时考核及年终考核工作。

  五、组织公司人事培训工作。

  六、协助各部门办理公司职员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等人事手续。

  七、组织各部门进行职务分析、职务说明书的编制。

  八、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岗位设置制定人力主管规划。

  九、负责劳动合同的签定及劳工关系的处理。

  第三则:职员录用

  企业要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企业需要承担双倍工资的风险;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先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查阅好相关法律问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一、被正式聘用的新职员,由公司发给《职工聘用合同》,由公司与其签定《职员聘用合同》,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公司存档,一份交新职员自留。

  二、《职员聘约合同》时效可由公司与职员双协商签定,最底期限不得少于________年。聘约期满,如不发生解聘和离职情况,自动续约。职员如不续聘,须在聘用期满前十五天书面通知公司。

  三、完备调离手续双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职员在离职前必须完备离职手续,未完备离职手续擅自离职,公司将按旷工或自动除名处理。离职手续包括:

  1、处理工作交接事宜;

  2、按调离手续要求办理离职手续;

  3、交还所有公司资料、文件、办公用品及其它公物;

  4、退还公司宿舍及房内公物,。由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员,临时确没有住房而需住公司住房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5、报销公司账目,归还公司欠款;待所有离职手续完备后,领取离职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薪金。

  7、职员违约或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职员应按合同规定,归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有关费用。

  8、如与公司签订有其它合同(协议),按其它合同(协议)的约定办理。

  四、离职面谈离职前,公司可根据职员意愿安排总部人力主管或职员上司进行离职面谈,听取职员意见。

  五、纠纷处理合同过程中的任何劳动纠纷,职员可通过申诉程序向上级负责人申诉。

  第四则:工作守则和行为准则

  一、员工工作守则包括:

  1、每位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处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为公司的发展努力工作。

  2、牢记用户

  第一的原则,主动、热情、周到的为顾客服务,努力让顾客满意。

  3、员工要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新知识使个人素质与公司发展保持同步。

  4、讲究工作方法和效率,明确效率是企业的生命。

  5、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是对所有员工提出的敬业要求。

  6、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有勇气战胜困难、挫折。

  7、要善于协调,融入集体,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分工不分家。

  8、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直无私的个人品质。

  9、明确公司的奋斗目标和个人工作目标。

  二、兼职职员未经公司书面批准,不得在外兼任获取薪金的工作。禁止下列情形的兼职:

  1、在公司内从事外部的兼职工作,或者利用公司的工作时间和其他资源从事所兼任的工作;

  2、兼职于公司的业务关联单位或者商业竞争对手;

  3、所兼任的工作构成对本单位的商业竞争;

  4、因兼职影响本职工作或有损公司形象;

  5、主管级及以上职员兼职。

  三、个人投资职员可以在不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从事合法的投资活动,但禁止下列情形的个人投资:

  1、参与经营管理的;

  2、投资于公司的客户或商业竞争对手的;

  3、以职务之便向投资对象提供利益的;

  4、以直系亲属名义从事上述三项投资行为的。

  实践中,发生离职员工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时,争议焦点往往不是员工有没有义务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而是该秘密是不是构成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以及单位如何提供证据证明离职员工实施了侵权行为及侵权造成的损失。由于商业秘密侵权证据很难收集,或调查取证的成本非常高,往往导致单位对侵权行为束手无策。

  企业在制定规章的时候可以约定通过保密协议,据此证明商业秘密的存在、证明企业对商业秘密采取了保护措施,一旦发生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便于举证,有利于企业借助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维护合法的权益。

  四、保密义务

  1、职员有义务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职员务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

  2、职员未经公司授权或批准,不准对外提供公司文件,以及其它未经公开的经营情况、业务数据。

  五、行为的自我判断与咨询职员在不能清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反本准则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以该行为能否毫无保留地在公司公开谈论,为简便的判断标准;

  2、向主管或总经理提出咨询。接受咨询的部门应给予及时、明确的指导并为当事人保密。

  第五则:员工的考勤、休假、请假制度

  一、职员考勤、休假和请假应严格按照公司《职员考勤即休假、请假管理制度》执行。

  二、标准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__________下午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合标准工作时间:_____小时。周六至周末:上午__________下午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合标准工作时间:_____小时。编辑部及管理层人员工作时间可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灵活安排,但每天必需填写个人一周活动表,每周一向上级汇报。编辑部工作人员外出无需请示,但需每日填写外出活动记录报告,每周一向上级汇报

  三、迟到、早退或旷工

  1、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职员要由本人亲自打卡,若因故不能打卡,应及时填写请假单报负责人签字,然后送主管备案。如因工作原因不能签到必需至电通知主管。发现替他人打卡,每次会扣除双方薪金各100元。

  2、员工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旷工。迟到或早退5分钟以上15分钟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20元;15分钟以上,两小时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50元,迟到或早退超过两小时按旷工处理。

  3、第一次迟到(早退)提醒注意,第二次迟到(早退)口头警告,第三次迟到(早退)写出书面检查,并再加扣除薪50元。当月累计7次迟到(早退)的,给予警告处分,当月连续三次警告的,公司有权予以劝退。

  4、迟到或早退5分钟以上15分钟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20元;15分钟以上,两小时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50元,迟到或早退超过两小时按旷工处理。

  5、旷工一天扣除2倍的当日基本工资。当月累计旷工6天,连续旷工超过5天,或________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者,作除名处理,公司不负责其一切善后事宜。

  企业规章制度也可以成为企业用工管理的证据,是公司内部的法律,但是并非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以及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都由企业举证,所以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注意收集和保留履行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的证据,以免在仲裁和诉讼时候出现举证不能的后果。

小企业管理制度4

  一、有意义的会议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1.明确开会主题。

  2.将开会内容以电子档形式提前下发至参会人员,给予参会人员时间进行思考。

  3.开会期间参与人员每人需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等信息。

  4.会议纪要形成纸质签字。

  5.上述开会形式,能够为公司节约成本。

  二、市场宣传

  1.新年、新气象,拜访进行中、已验收项目客户。公司应团购u盘(16g),将u盘外壳制作成中科宇图的logo图案,u盘内部只读中科宇图宣传视频。让客户感觉到我司永远存在客户的内脏中。

  2.公司员工外出办公笔、本、会议包等均可采用团购方式并赋予我司logo图案。

  3.笔记本操作系统桌面背景同上。

  三、娱乐员工

  1.允许公司员工办公桌放置小玩具,员工烦心、发愁时,可玩弄小玩具。能够对员工起到解压的效果。

  2.公司办公空间足大情况下,放置台球案、象棋桌等设施,员工休息期间可放松神经。

  3.公司保护员工,员工同样会凝聚在一起,保护自己的家园。员工的心态、心情、精神、身体是公司的支柱藤。支柱藤出现问题,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公司可简单配置保护员工的体育设施(跑步机、拉杆等设施)。

  四、解析数据部

  1.控制项目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源,日本管理的体系值得企业学*,是大带小形成交汇串接。项目中标后销售部人员应带领公司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同往客户单位进行交接关系并调研。带领项目组长是另外一层意思,为公司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2.项目组长带领项目期间配备副项目组长,为公司培养人才这是必然。另外项目组长因个人原因等情况进行休假,不会对项目产生太大影响。

  针对本公司项目制定的管理措施:

  3.本公司启动实施项目后,存在无“项目风险分析报告”、“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制定后签字报告等文档。将来我公司施行按照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后,编制项目计划后,应发往参与本项目成员共享项目计划。项目成员如对本项目分配的任务无异议,随之形成“项目计划制定后签字报告”进行签字(责任化)。

  4.目前公司既然出现无人愿意出差、无人愿意带项目等问题,为避免此问题,有效办法是采用带项目责任经费。根据项目利润分配责任经费。分别不等,底额限制为1000元以上。为了能够杜绝无责任心的项目组长,采取“责任经费”扣制法。按照项目组长、项目经理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扣制。

小企业管理制度5

  一、中小民营企业现状

  普遍认为,5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200-3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100人以内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10人以内属于微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管理相对薄弱,实施正规化管理成本高,人员配置不齐全,很难专业化,职业化,因此需要一套简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运用策略。薪酬政策在中小企业中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策略最重要的实施基础。

  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新成立的小公司约50万户,其中3/4在当年就倒闭破产,只有约20%的成功率,日本公司的成功率只有12%。这种状况,对中小型公司来说,其挑战是巨大的,自始至终变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创业期,发展成长期,衰退期的变化迅速。

  企业运营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在企业所有可调配的资源中,人力资源的运用是最重要体现,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反映企业文化,实施价值创造,形成商业模式,组成组织架构,执行目标追求。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更难以像大型企业一样,配置专业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中小企业管理的关键点,而薪酬政策和策略理所当然成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而薪酬策略成为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都普遍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其实,可操作的薪酬策略主要是适合和能够适时调整。

  二、薪酬的三个组成部分

  薪酬涵盖了员工由于为某一组织工作而获得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其中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养老金以及其他各种福利收入。换言之,所谓薪酬,就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和服务、福利。薪酬可以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三个部分。

  (一)基本薪酬

  它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一般情况下,企业是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本身的重要性、难度以及对企业的价值来确定员工的基本薪酬的,这就是职位薪资制。此外,企业对于组织中的一些特殊人员采用技能薪资制或能力薪资制。

  基本薪酬是一位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因此,这一薪酬组成部分对于员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是可变薪酬确定的一个主要依据。如前所述,员工基本薪酬的确定依据通常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基本薪酬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总体生活费用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二是其他雇主支付给同类劳动者的基本薪酬的变化;三是员工本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员工绩效的变化。

  此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以及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等等,都会对员工的基本薪酬水*构成影响。在员工基本薪酬的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薪酬增长方式是绩效加薪的做法。

  (二)可变薪酬

  可变薪酬是薪酬结构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可变薪酬的目的是在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这种业绩既可以是员工个人的业绩,也可以是企业中某一业务单位、员工群体、团队甚至整个公司的业绩。由于绩效和薪酬之间建立了这种直接的联系,因此,可变薪酬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对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企业强化员工个人、员工群体乃至公司全体员工的优秀绩效,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以及增加收益等目的。通常而言,可变薪酬可以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可变薪酬一般是建立在非常具体的绩效目标之上的。长期可变薪酬的目的则在于鼓励员工努力实现跨年度或多年度的绩效目标。

  事实上,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一些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企业股权以及与企业长期目标(如投资收益、市场份额、净资产收益等)的实现挂钩的红利等等,都属于长期可变薪酬的范畴。与短期奖励相比,长期奖励能够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能对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起到一种更强大的支持作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绩效加薪和可变薪酬都与员工相联系,绩效加薪一旦确定,就会增加到基本薪酬之上,第二年的绩效加薪会在上一年已经加过薪的基本薪酬的基础上再加薪,这样,绩效加薪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却不存在这种累积作用,可变薪酬往往只适用于员工和企业约定的某一个绩效周期,一旦绩效周期结束,奖金已经兑现,那么过去的约定就不复存在,双方必须开始下一轮新的约定,员工也必须重新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新的绩效奖励。

  因此,由于绩效加薪的累积效应,即使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对企业的成本开支构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却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绩效加薪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流量和运营成本构成威胁。可变薪酬则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它是与员工的业绩或者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般不会对公司的成本构成持续性的影响,因为一旦员工的绩效或者是企业的绩效下滑,员工可以得到的奖金数量也会随之下降。

  (三)间接薪酬

  员工福利与服务之所以被称为间接薪酬,是因为它与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福利与服务主要不是以员工向企业供给的工作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薪酬。间接薪酬一般包括带薪非工作时间(例如年休假、承担法院陪审任务而不能工作等)、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服务(儿童看护、家庭理财咨询、工作期间的餐饮服务等)、健康以及医疗保健、人寿保险以及养老金等等。一般情况下,间接薪酬的费用是由资方全部支付的,但有时也要求员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不同于基本薪酬的薪酬支付手段,福利和服务这种薪酬支付方式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由于减少了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因此,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适当避税的目的;其次,福利和服务为员工将来的退休生活和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提供了保障(有些间接薪酬被员工看成是“以后的钱”);最后,福利和服务亦是调整员工购买力的一种手段,使得员工能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自己所需的产品,比如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等。因此,福利和服务成本在国外许多企业中的上升速度相当快,许多企业采取了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来帮助员工从福利和服务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福利和社会福利混淆,许多人将国有企业的生产率低下部分地归咎于企业的福利制度,导致许多企业对福利的看法消极多于积极,在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许多企业只愿意多发工资,不大愿意去搞福利,陷入了“福利工资货币化”的陷阱。事实上,福利的特殊作用是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所无法取代的,如何吸取国外企业在福利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增加福利比例和考虑员工职业远景等方面着手,从而帮助和提升企业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获得主动,是企业需要学*、思考和设法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薪酬策略对招聘,用人,留人,吸引人才,甄选人才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薪酬战略缺失

  企业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它以未来为基点,为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其所要解决的是“我们经营什么以及如何在经营中获胜”的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解决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薪酬理念缺乏

  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它指明了公司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应该对何种价值付酬,薪酬理念缺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行政级别、学历和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进行价值分配,而对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员工的技能水*、员工的能力等产生绩效的真正关键因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薪酬设计不科学

  中小民营企业几乎不做薪酬调查,即使做薪酬调查,调查范围也很有限,只是很粗放地简略观察市场总体薪酬行情,其收集的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使得薪酬水*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此外,中小民营企业的职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然后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员工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确定薪酬等级。

  (四)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部分组成,这些薪酬部分一般可分为静态薪酬(基本工资等)、动态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人态工资(福利、津贴等)三类。薪酬结构失衡主要体现为两种: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比如在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将福利因素完全变成了保健因素,激励效果差,自助福利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五)薪酬政策不合理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对外缺乏竞争力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薪酬成本,员工整体薪酬水*普遍低于市场水*,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薪酬政策不合理,薪酬分配不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贡献度为标准,而是简单的以员工所处级别及工作内容为参考,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外竞争力不足加剧,企业陷入难以吸纳和有效运用优秀人才的窘境。

  (六)薪酬分配缺乏内部公*性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的薪酬多半由老板凭经验及个人喜好在员工应聘时与之谈判后确定,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员工薪酬标准的混乱。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理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数目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规范,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使员工产生不公*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劳动力充裕,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主抱着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跑的心理,不肯纠正其薪酬管理理念,殊不知,这样没有制度保障单纯以老板喜好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最终只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等对抗心理,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

  (七)薪酬管理激励功能弱

  中小民营企业形式上都实行绩效工资制,但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无法真正同员工的绩效挂钩,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而使他们的工作贡献度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其薪酬自然没办法与他们的绩效相匹配。绩效评估的不准确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薪酬激励功能弱化。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老板难改一贯只注重物质资本,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付出的劳动由其所得薪酬补偿,只要支付及时性的高薪酬就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巨大的增值潜力,从而导致其薪酬制度缺乏长期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行为的长期化。

  四、对策

  (一)从战略出发的薪酬管理

  中小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考虑薪酬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持,考虑如何使企业通过薪酬管理体系来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使员工和企业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议企业在确立组织的公司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而薪酬战略则建立在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之上,体现出作为人力资源系统子系统的薪酬系统是如何支持人力资源战略实现的。在确立了薪酬战略以后,必须将薪酬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管理流程,才可以完善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通过完善设计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小民营企业要留住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和体系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以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企业内员工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员工把奖金看得很重,有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则更看重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等。管理者要想取得很好的领导效果,使员工的激励水*最大化,就必须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根本,以员工为中心,了解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三)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

  公*是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激励目的的前提条件,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是企业在市场上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企业只有保证薪酬政策的公*性,才能使他们相信付出与相应的薪酬是对等的,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并不等于*均,薪酬政策的公*,是指在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工作贡献,只要比值一致就是公*,它允许企业内部薪酬分配适当拉开差距。对外竞争性的薪酬政策,并不是指提高企业整体薪酬水*,而是指将现有的薪酬成本进行合理分配,重要程度不同的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有差异的,可以赋予不同的薪酬分配权重,从而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效益。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对企业贡献度大的员工的薪酬水*定位在市场薪酬水*之上,以保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对于一般岗位的员工,因为市场上供过于求,替代成本较低,可将薪酬水*定位在等于或低于市场薪酬水*,以约束企业的薪酬成本。

  (四)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

  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要求公*的薪酬制度,而公*的薪酬制度,其前提必须是企业高层能将薪酬分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使员工了解企业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薪级的起薪点,最高的顶薪点等,减少员工不必要的猜测,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保密的薪酬支付制度只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测,引发员工的不满。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让员工了解这样的信息,即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同时,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参加。薪酬制度实施后,企业可以设立一个员工信箱,随时解答员工在薪酬方面的疑问,确保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化。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体会到公*。

  (五)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

  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员工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薪酬具有保健和激励两大功能,刚性薪酬制会强化薪酬的保健功能,弱化薪酬的激励功能,鼓励员工出勤不出力。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时应设置绩效工资,而且绩效工资的比例随着岗位级别、岗位所承担责任的增加而增加,真正做到使企业各个级别员工的薪酬收入均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并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多少,充分发挥薪酬的正向激励功能。

  (六)合理拉开差距,更加注重公*

  工资是薪酬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体现效率优先,从而刺激员工之间的竞争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就更应该体现薪酬的公*性,从而给予员工安全感。

小企业管理制度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预算管理的目的

  为推动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升公司管理水*,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预算管理的'任务

  预算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反馈,增强公司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5、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编制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范围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覆盖,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控。

  第四条预算管理体系的模式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条件和管理特点,公司预算的重点是目标利润,采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利润。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与组织体系

  第五条预算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确定以下管理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预算目标由公司统一规划,并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各级预算必须服从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2、分级管理原则。预算目标按逐级分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经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公司各级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3、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

  4、上下结合原则。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5、不调整原则。预算一旦确定,没有审批,不予调整,以保预算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第六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公司领导班子、预算管理小组及预算责任网络。

  第七条董事会

  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股东的期望收益、经营环境、经营计划等因素审议、负责组织实施经董事会批准通过的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并通过授权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制定,下达正式年度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

  第八条公司领导班子

  1、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预算草案、各部门年度草案和调整草案,审批后上报董事会审批;

  2、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3、审查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措施;

  4、裁定公司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生的重大冲突;

  5、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第九条预算管理小组

  预算管理小组是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1、具体负责拟定和修改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年度预算基本假设、预算目标(包括总目标和目标分解体系)、预算编制方针、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手册(编制说明、编制表格)、预算执行监控方法等,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2、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将公司领导班子提出的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下达;

  3、组织各部门编制预算或调整预算,对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进行初步审查、协调和*衡、汇总后编制公司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方案,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4、向公司各部门下达经批准的预算方案,监督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反馈;

  5、组织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向预算编制、执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

  6、遇有特殊情况时,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修正建议,或接受并初步审查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

  7、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在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向公司领导班子提交本预算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报告。

  第十条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管理涉及面广、业务交叉点多,各有关部门必须做到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责任网络以公司的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预算责任划分,包括公司各部门、二级公司。

  预算责任网络负责提供编制预算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本部门的预算初稿和初稿依据;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协调本部门内部资源及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承担第一责任。

  第十一条预算责任网络责任中心的划分

  预算责任网络是各级预算执行主体,根据其在组织内部具有的一定权限和承担的相应经济责任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以承担不同的预算目标责任。

  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费用中心。

  1、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为负有利润责任的营销管理部与二级公司,其决策能够决定本责任中心的利润(内部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因素,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利润(内部利润)及其相关指标。

  2、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为有期间费用责任的部门,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各明细费用指标。

  第三章预算期与预算编制期

  第十二条预算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期。公司预算期为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期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

  公司实行保持以一年为一期,每三个月滚动一次的预算编制方法,因此公司的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编制与季度预算编制。

  公司年度编制期为每年10月-12月,这一期间为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期。

  公司季度预算编制期为每季度末月的15日(暂定)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季度滚动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

  1、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三个层面:预测表、计划表及预算表。

  (1)预测表是对外界市场情况和内部资源所做的预测,包括市场需求、销售价格、采购价格、生产能力的预测。预测结果只与内外部情况相关,不受公司战略目标和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影响,是制定计划和预算的依据。

  (2)计划表是在预测表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包括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划,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以上所指计划只是公司和各部门及生产单位所有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制定预算表的依据。

  (3)预算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预算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价值量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风险防范措施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按预算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类,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两大类。

  (1)业务预算又分为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用于计划公司的基本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各项采购预算、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能源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等。

  (2)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长期资本支出预算、长短期借款预算、预算会计报表等。

  第十五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体系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的预算项目,结合使用固定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1、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式的项目

  (1)销售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等预算,采用按季进行滚动的方式;

  (2)各项采购预算,包括采购计划表、各种原主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采购现金支出预算等,但不包括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3)生产预算,包括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等;

  (4)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等;

  (5)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投资变动预算等;

  (6)所有会计科目预算及财务报表预算,但财务报表预算填列各月度详细数据,只需要季度总数即可。

  2、按年度编制固定预算的项目

  (1)固定资产预算,包括固定资产大中修、固定资产需求预算、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折旧分摊预算、技术更新改造预算等;

  (2)管理费用中各部门费用预算、咨询费用预算、保险费预算;

  (3)销售费用中产品广告宣传费预算、市场调研费用预算。

  3、以上项目在分别采用滚动与固定预算编制方式时,可根据项目性质同时结合使用零基预算方式确定预算指标,如各项费用预算、技改更新改造预算等。

  第十六条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

  公司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期一直保持12个月,每季度连续进行预算编制,即每过去一个季度,便补充一季度的预算编制,永续向前滚动,最*一个季度的预算数据细化到每月,后三个季度的预算编制数据以季度总数为准,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具体编制如下:

  1、本年末(10月-12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全年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总数细化分解至1月-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

  2、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执行结束前(3月15日前),根据当季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上期编制的第二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第二季度的预测编制二季度4—6月月度预算,并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数。在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额时应保证年初预算确定的当年年度预算总目标的完成,同时增加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总数的编制。

  3、第二季度结束前(6月15日前),根据一、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本年度内剩余预算期情况的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年度预算,同时根据年度预算调整情况编制第三季度7-9月月度预算和第四季度预算总额,调整下一预算年度的第一季度预算,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二季度预算。

  4、第三季度结束前(9月15日前),编制第四季度10-12月月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二季度预算总额,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三季度预算。

  5、第四季度开始后(10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细化分解至1-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以此类推。

  第十七条年度预算的编制程序

  1、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年度预算之前,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资料的整理,测算并调整制定预算的有关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下一预算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拟定预算假设。

  2、年度预算编制流程

  (1)每年10月1日前,公司领导班子根据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

  (2)根据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目标和公司初步分解的经营计划目标,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将预算目标具体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预算指导文件,在10月15日之前下发到各部门。

  (4)预算指导文件具体包括:公司预算目标下达文件;预算假设、表格、编制说明和编制进度要求。

  (5)公司各部门和各二级公司分析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对下一预算年度经营环境的变化、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及部门计划,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草案,交本部门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6)11月20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初步审查各部门和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编制要求,并提出修改。

  (7)公司预算小组负责汇总*衡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公司总体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8)11月30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

  (9)12月5日前,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年度预算质询会的审议,修改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并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核。

  (10)12月1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将通过审核的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批准后的预算方案,由预算小组确定成文后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第十八条季度滚动预算编制流程

  1、每季度末15日前,公司领导班子围绕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根据本预算年度前几季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未来趋势,经营环境若无重大变化,按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确定下期预算目标,由预算小组进行指标分解,并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下季度滚动预算。

  2、若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按预算的调整原则和流程调整本预算年度公司目标,并按照调整后的目标,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季度滚动预算。

  3、公司各部门在分析以前季度、预计未来各项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年度剩余各季预算,将最后一季预算细化到3个月份,并同时增加一季预算,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四个季度,制定出季度滚动预算草案,交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4、每季度末月23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审查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方针、目标,讨论通过各部门预算草案或返回重编。

  5、公司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对讨论通过的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汇总*衡,编制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6、每季度末月2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7、每季度末月28日,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的会议精神,组织各部门修改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8、每季度末月30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季度滚动预算下发执行。

  第十九条预算预备费

  预算编制时,公司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公司年度预算总成本的一定比例。

  预算预备费总额的确定根据预算编制和执行经验、对预算年度基本假设的依赖和争议程度、预算年度重大经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等,由预算管理小组建议提留比例,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通过。该比例一般为10%左右,首次可以扩大到15%以内。

  在公司预算执行有一定积累、预算数据较准确的前提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例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第二十条预算方案的指令性要求

  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季度滚动预算方案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责任中心必须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预算的执行部门

  1、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2、预算执行的责任人。

  (1)各部门、分公司的第一负责人是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2)主管具体业务和部门的公司副总经理对于其负责的部门的预算执行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预算执行控制的原则

  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预算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

  2、预算项目管理:按预算项目进行管理,不同预算项目之间不得相互充抵;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如原材料消耗),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预算执行控制体系

  1、部门第一负责人:根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负责本责任中心具体业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按照预算目标控制资金及成本的支出,完成指定的工作目标;

  2、公司财务部:依据预算目标对责任中心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事中审核,确保预算执行部门在预算目标框架下运营;

  3、公司领导班子:在董事会授权的额度范围内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控制。

  第二十四条预算控制

  1、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定《业绩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2、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

  3、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4、预算内资金控制:

  (1)预算内支出,部门经理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经财务部审核,财务部经理审批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

  (2)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账制度,各预算责任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台账,每季度末与财务部核对。

  5、预算外资金控制:

  (1)预算外支出中的资金支付,首先在预算预备费中列支,超出预备费的部分,应报总经理申请审批。

  (2)预算外资金申请,10万元以下的,先由部门经理审核,分管领导加具意见,经财务部审核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及常务副总经理审批;超过10万的报总经理审批。

  (3)预算管理小组应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行建账管理。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应在其影响的当期及后期的预算表中做出清晰的标志,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考核按照申请中明确的使用目标单独进行。

  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信息反馈

  1、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以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形式,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于每月3日前报送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预算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报表、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形成总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月度业绩考核会上对当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预算执行分析报表是针对各项经营活动预算执行结果而设计的分析表格。

  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用来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的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专题报告是对重大预算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

  4、公司领导、财务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并及时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预算差异分析

  1、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小组及各项预算执行部门都要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整个经营活动的控制。

  2、负责分析差异的责任部门

  (1)公司领导班子

  ①讨论通过预算小组提交的重大差异分析报告;

  ②对预算管理小组确定的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及责任部门进行审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2)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①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部门提供的差异分析报告,并加以综合分析,出具公司总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②确认导致差异的原因;

  ③确认应对差异负责的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④向有关责任部门提供差异用的数据,协调差异分析工作。

  (3)各部门、二级公司

  ①记录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问题,分析本部门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②出具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③落实由本部门负责的改进措施。

  3、预算差异数据记录

  各部门要建立预算记录台账(也可根据公司的信息化水*进行计算机管理),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4、预算差异分析程序

  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分析报告,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后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

  ⑵预算管理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利差异的改进以及对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措施和建议,最后由预算管理小组于每月5日前,形成每月总的预算分析报告,出具初步预算考核意见。

  ⑶每月6日前召开月度业绩考核会,对前一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形成正式的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意见,为公司领导班子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⑷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根据审批后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的措施,将每月预算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综合部,根据公司考核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5、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

  ⑴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⑵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⑶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预算的冲突与裁决

  1、在执行预算中各部门发生利益冲突,且自行协调无效时,应将有关事项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协调,预算管理小组协调无效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裁决;

  2、公司领导班子做出裁决后,通过预算管理小组下达给相关部门;

  3、裁决一经形成,各部门须无条件执行。

  第六章预算考核评价

  第二十八条预算评价的目的

  1、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2、分析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为改进下一期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3、评价公司整体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的潜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明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预算的完成,或者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预算评价的原则如下:

  1、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分级考核原则:在责任清晰的基础上,依据业绩考核制度,坚持上级对下一级进行分级评价。

  6、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主体以其责任范围为限,仅对其可以控制的预算执行差异负责。

  7、评价原则:以预算内容为核心,进行财务部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考核。

  8、总体优化原则:预算考核要支持企业总目标,符合总体优化原则。

  第二十九条预算考核评价的责任部门及职责

  1、公司领导班子

  ⑴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⑵审批预算管理小组上报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审议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

  2、预算管理小组

  ⑴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找出原因,落实责任归属,提出对预算执行的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⑵将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综合部,由综合部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奖惩。

  3、考核小组

  ⑴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预算管理体系,设计有关预算考核的指标体系。

  ⑵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奖惩。

  (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规定,设计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4)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奖惩。

  第三十条预算考核评价的内容

  1、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2、对预算执行部门的评价。

  3、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

  第三十一条预算考核评价的执行

  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每月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七章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二条预算调整的原则

  1、预算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即具有强制力,不得随意更改与调整;

  2、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当内外部环境向着有利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经营预算目标可以加以提高,公司内部应主动积极提出调整申请,或董事会在与公司经营班子进行协商一致后,提出调整申请。

  预算调整的条件如下: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且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进行预算的调整:

  1、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公司领导班子追加(或缩减)任务;

  3、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相应预算;

  4、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5、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6、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7、董事会或者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三条预算调整权限

  1、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

  2、董事会对涉及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具有决定权;

  3、公司领导班子在保证公司年度经营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季度预算及年度预算项目的内部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权。

  第三十四条预算调整方式

  1、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差异重大时,董事会通过与公司经营班子协商一致后,可以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同时下达预算调整要求,并最终确认预算调整方案。

  2、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且符合上述预算调整条件时,预算小组、各部门可以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预算调整申请必须包括:

  ⑴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并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公司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项目可行性建议书等);

  ⑵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⑶调整内容;

  ⑷调整后的预算方案。

  第三十五条预算调整的程序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主管领导签字同意的预算调整申请表上交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条件为: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的属于重大调整),公司领导班子须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董事会进行审批;

  5、董事会或公司领导班子批准预算调整后,下达给公司预算小组;

  6、公司预算管理小组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由预算管理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3)

——企业管理制度9篇

  一、总说明

  二、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表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三、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二)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附录: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一、总说明

  (一)为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工业企业。

  (三)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企业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四)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会计报表应按月或按年报送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月份会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35天内报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从其规定。

  会计报表的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企业名称、地址、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行业的企业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当将其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五)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解释,需要变更时,由*修订。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印章是公司权力的信物,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明确公司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凭证和工具,印章的管理应做到管理,相互制约,为明确使用人和管理人的责任,特制定如下公司印章使用与管理条例:

  第一条印章定义:公司印章主要指:公章、法人私章、合同章、财务章等各职能部门章。它的管理范畴:印章、使用、废止、更换。

  第二条任何部门在启用印章前,均需与公司(办公室)办理领取手续,接受相应的责权告知,签定《印章签收手续》并备案。(已经开始使用的需自通知日补办理领取手续)

  第三条公章公章由公司经理(或办公室)保管。各部门有需盖公章的文件、通知等,须先到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印章使用申请表》经公司领导核准盖章并在《印章使用申请表》中签批。盖章后把《印章使用申请表》交予办公室留档。

  第四条合同章合同章由财务部保管。主要用于公司签订各类合同使用专章,盖章前须先到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印章使用申请表》,经由公司领导审批,财务部审核后盖章并在《印章使用申请表》中签批,经手人需将签批后申请表交由办公室并在《印章使用登记簿》签字。

  第五条法人私章法人私章由公司出纳保管,主要用于银行汇票,现金支票等业务,使用时凭审批的支付申请或取汇款凭证方可盖章。

  第六条财务章由财务部(或负责人)保管,主要用于银行汇票,现金支支票等需要加盖银行预留印签等业务或发票上使用,发票专用章主要用于发票盖章。

  第七条其它职能部门章主要用于各部门内部使用,已经刻制的职能部门章,需由部门负责人进行保管并严核该章的使用办法。

  第八条废止或缴销的印章应由保管人员填写《废止申请单》并呈公司核准后签批后统一废止或缴销。印章遗失时应由保管人填写《废止申请单》并呈公司核准后,签批遗失处理及处罚办法,交由办公室处理,如实遗失公司基本印章时必须登报申明。

  第九条更换印章时,应由保管人对印章更换填写《废止申请单》,并呈公司领导核准后,交由办公室按批示处理。如有需要须填写《印章制发申请表》申请新的'印章。

  第十条公章的保管人无独立的使用权力,但具有监督及允许使用权力,因此公章保管人对公章的使用结果负主要责任,经手人则负部分责任,而对未经由负责人或保管人签批的公章使用经手人负主要责任,保管人负部分责任。

  第十一条财务章的保管人无独立使用权力,但具有监督和允许使用的权力,因此财务章的保管人对财务章的使用结果负主要责任,经手人则负部分责任,而对未经由保管人签批的公章使用经手人负主要责任,保管人负部分责任。

  第十二条法人私章的保管者是出纳,既是保管者又是

  使用者,但其无独立使用权力,需依据财务部审批的支付申请或取汇款凭证方可使用,否则负全部责任。

  第十三条公司印章一般不准私自携带外出使用,特殊情况需外出使用时需由公司总经理(或法人)批准同意,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由印章保管人等两人以上共同外出监督使用。

  第十四条凡因公司印章带出使用而发生严重后果的,公司将依据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公司任何人员都一律不准在空白纸上盖印章,不准盖空白介绍信。凡使用公章都必须造册登记备查。

  第十六条因公需要开出的介绍信,便函,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令的规定,不准弄虚作假,不能借公司的名义做任何损害公司声誉的举动。

  第十七条凡发出的文件需使用公司印章的,由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公司印章。其范围如下:

  (1)呈报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

  (2)对公司各部门的通知、批示、批复、奖惩、任命、制度条例办法等。

  (3)有关重要计划,报表,预结算等。

  (4)对其它单位的公函等。

  第十八条公司全体员工一切应以公司的利益为重,自觉地遵守公司用章制度,保守公司的用章机密,不得泄露任何用章的信息内容。

  企业物料储存、保管、搬运管理办法

  1.目的:

  使物料储存、保管、搬运有序进行,以达到维护品质之功效。

  2.范围:

  公司所有物料

  3.储存期限规定。

  3.1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2塑胶件的有效储存期为4个月。

  3.3五金件的有效储存期为6个月。

  3.4包装材料的有效期为6个月。

  3.5成品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6化工及危险品的储存期按供应商提供的期限为准。

  4.储存区域及环境。

  4.1储存区分为:待处理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

  4.2储存条件:仓储场地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下雨天应关好门窗,以保证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3仓库内物料以常湿常温(5―35°c,相对湿度为45%―85%)环境储存。

  4.4易变质物料在仓储期,要采取封保鲜纸、消毒等适当措措,防止产品变质。

  5.储存规定。

  5.1储存应遵循三原则:防火、防水、防压;定点、定位、定量;先进先出。

  5.2物料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中间常用”。

  5.3易受潮物料,严禁直接摆放于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5.4呆料废料必须分开储存。

  5.5不允许有火种进仓,晚上下班前应关好门窗及电源。

  6.安全

  6.1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须遵守“三远离,四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离电源,严禁混合堆放、严禁阻塞通道、严禁阻塞灭火器、严禁超高”。

  6.2危险化学物品和易燃物品要进入指定区域,并有专人保管。

  6.3认真执行货仓管理的“十二防”安全工作,即:防火、防水、防锈、防腐、防蛀、防磨、防爆、防电、防盗、防晒、防倒塌、防变形。

  *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4)

——小企业管理制度 50句

1、工程部还负责组织工程用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及经济合同的谈判工作,对已经选择定型的设备、材料进行采购,确保设备材料及时供应,积极进行市场询价工作,建立市场价格询价登记薄,记录材料价格变动的历史资料。

2、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以及保护公司财产和利益有突出贡献者;

3、车间内操作工作使用工具、模具、产品、材料应整齐放在一定的位置。

4、在车间内的工作衣、手套挂好,放在一定的位置。

5、在车间内禁止吸烟,人走电断,各种机器灯停止工作;由工作失误造成事故者,轻者后果自负,重者上交。

6、人为损坏的工具、机器、模具,造成的经济损失自负。

7、人力资源行政部负责采购管理制度的制定。

8、廉洁原则:

9、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办公室存档。

10、打印正式文件,必须按文件签发规定由总经理签署意见,送信息中心打印。各部门草拟的文件、合同、资料等,由各部门自行打印。打印文件、发传真均需逐项登记,以备查验。

11、严禁擅自为私人打印、复印材料,违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

12、办公用品只能用于办公,不得移作他用或私用。

13、若有超出当月包干标准的,从超额部门的工资中扣出。当月节余部分累计到本部门下月话费中使用。以上是关于公司管理制度中办公室管理方面的规定。

14、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3次者,扣发5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3次以上5次以下者,扣发10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5次以上10次以下者,扣发当月15天的基本工资;累计达10次以上者,扣发当月的基本工资。

15、因质量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必须由相关部门填写的退回处理单,办妥手续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16、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必须凭送货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

17、辱骂管理人员及威胁管理人员的;

18、有意破坏公司财物,机械设备,消防设备的(除罚款外还需照价赔偿);

19、除正常休息在厂内聚众赌博;

20、工作时间大声说话者;

21、工作效益欠佳,达不到工作基本要求的;

22、上班时间聊天,看书刊杂志,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3、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制度的监督,会计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24、积极为公司筹措和调度资金,协助公司领导作好全公司的资金运筹及资金管理工作;

25、做好公司纳税申报和税收策划工作;

26、严格支票管理制度,编制支票使用手续,使用支票须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生效;

27、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对账、报账工作;

28、建立和健全《现金日记帐》簿,出纳应根据审批无误的收支凭单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流水收支帐目,并每天结出余额核对库存。作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29、出纳应根据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帐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帐单的余额进行核对,对未达帐项应由会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

30、业务招待报销时应凭有效票据填写费用报销单并附事先经总经理审批的《招待费用申请表》,列明原由、招待对象、人数、地点及陪餐人员、费用标准,事后方可凭有效票据填写《费用报销单》予以审批报销。《招待费用申请表》由财务部专人妥善保管。

31、公司实行招待费总额控制原则,所有招待费用在发生前都需告知上级主管,必须经过部门主管、总经理、主管会计签字方可报销。

32、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

33、裁定公司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生的重大冲突;

34、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

35、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如原材料消耗),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36、预算内资金控制:

37、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38、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9、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

40、公司预算管理小组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41、绩效评估内容的创新。传统的绩效评估关注与员工最终的绩效,将最终结果与员工奖励相连,随着管理水*的提高,管理者也认识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且中小企业的文化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这样的评估方式,不利于企业的整体评估与发展。因此,绩效评估的重点应转移到人员发展这方面来,关注员工个人的发展,使得他们感受到努力所带来的成果,给予他们安全感与自信心。2、管理者角色的创新。通常员工看来,管理者是管理他们工作,对他们工作进行评价的人。很多员工不敢在管理者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有的员工将管理者看做高高在上的企业领导人,很少与管理者进行交流。公司也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管理人员往往会脱离员工工作实际,不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情况。在绩效管理中,应转变管理者的角色,让他们作为员工实现绩效评估目标的评价者和指导者,由他们指导、引导员工完成绩效评估目标。3、绩效管理评估标准的创新。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是否与员工工作本身有关,是否合理明确都是绩效考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绩效评估标准应与企业的发展组织目标一致,只有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目标的绩效考核才有实际意义,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其次,绩效考核的标准应符合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应有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不能统一设定。根据员工工作性质、内容,设定考核目标,将其作为督促员工工作的手段之一,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绩效考核中每一个项目都应有单一的标准、原则,用其规范考核行为,如果每个考核项目有不同的标准、原则,会降低评估的效果。4、考核形式的创新。传统的绩效考核都是管理人员对基层员工的工作进行评定,这有一定的限制性,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性,多种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全面考核评定的效果。首先,员工进行自我评定,让员工对照考核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定,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其次,员工之间进行互评,由同一部门的员工进行相互评定,评价员工在部门之中的表现、工作情况。最后,由主管部门人员对员工进行评估,管理人员根据员工*时的表现,了解其工作成绩,对其表现进行评定。这样多方面的评定,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员工情况的掌握,也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反省,从而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5、对评估效果应用的创新。评估结果不应只单纯的与员工的绩效相关联,这是在“大材小用”,绩效评估的结果应与企业的发展决策、人事调动、人力资源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相连。将评估结果作为对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工作效果的评定,作为人员职位调动的一项依据,奖励先进,激励落后,从而使得更多的员工努力奋进,不断完善自我。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管理层人员的工作,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绩效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2、机器设备;

43、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冲减原价和累计折旧,原价减累计折旧后的差额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44、、请假

45、、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或证明

46、、参与业务关联单位或商业竞争对手经营管理的

47、、投资于公司的客户或商业竞争对手的

48、、以直系亲属名义从事上述三项投资行为的

49、、员工有义务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务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

50、违法犯罪,触犯刑律者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5)

——小企业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会务安排或做好会议纪录;

2、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以及保护公司财产和利益有突出贡献者;

3、车间内操作工作使用工具、模具、产品、材料应整齐放在一定的位置。

4、在车间内禁止吸烟,人走电断,各种机器灯停止工作;由工作失误造成事故者,轻者后果自负,重者上交。

5、车间主任不能按职责要求内容工条款工作失职造成公司损失的一次50----100元。技术员不能按职责要求内容工作造成工人待工,窝工或模具,机械损坏一次50元,2次100元,3次辞退。

6、保持公司信誉,不做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事情;

7、分管副总、财务总监负责采购管理制度的审核;

8、上班时间开始后5分钟至30分钟内到班者,按迟到论处;超过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天论处。提前30分钟以内下班者,按早退论处;超过30分钟者,按旷工半天论处。

9、工作时间禁止打牌、下棋、串岗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有违反者当天按旷工1天处理;当月累计2次的,按旷工2天处理;当月累计3次的,按旷工3天处理。

10、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必须凭送货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采购人员负责处理。

11、材料物资入库,仓管人员填制“进仓单”一式三份,“进仓单”的填开必须正确完整,供应单位名称要与送货单位一致,经手人及仓管人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名,一联保管员留存作为登记实物帐的依据,一联经手人做统计依据,一联交财务部作为核算的依据。

12、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根据采购员填写的外购产品送检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号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同时请品管部验收材料质量,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在短期内通知采购人员负责处理。

13、对于采购人员购入的材料物资,仓管人员必须凭送货单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送货单内容不符的,要按实际清点数量入库,杜绝只见清单、发票不见货物而办理入库的现象。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仓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

14、饮酒或酗酒后回工厂上班,有粗暴语言及侮辱其他员工;

15、在厂区禁烟区吸烟,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工厂的;

16、无论何种汇款,财务人员都需审核“汇款通知单”,分别由经手人,部门主管,总经理签字方可汇出。

17、支票的购买、填写和保存由出纳负责。

18、银行印鉴必须分人保管。

19、业务招待中娱乐性招待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

20、公司实行招待费总额控制原则,所有招待费用在发生前都需告知上级主管,必须经过部门主管、总经理、主管会计签字方可报销。

2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2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24、按年度编制固定预算的项目

25、第四季度开始后(10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细化分解至1-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以此类推。

26、预算编制准备

27、每季度末15日前,公司领导班子围绕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根据本预算年度前几季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未来趋势,经营环境若无重大变化,按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确定下期预算目标,由预算小组进行指标分解,并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下季度滚动预算。

28、每季度末月28日,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的会议精神,组织各部门修改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29、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定《业绩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30、公司领导、财务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并及时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32、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33、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4、董事会对涉及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具有决定权;

35、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36、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37、、请假

38、公司员工因故辞职时,本人应提前三十天向直接上级提交《辞职申请表》。

39、员工填写《离职手续办理清单》,办理工作移交和财产清还手续。

40、、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6)

——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1.1 目的

  ⑴使公司的薪酬体系与市场接轨,能够达到激发员工活力的目标;

  ⑵把员工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⑶促进员工价值观念的凝合,形成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机制;

  ⑷最终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1.2 依据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人员,其他成员可参考执行。

  第三条 薪酬分配的依据

  公司薪酬分配依据岗位价值、技能和业绩。

  第四条 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形式之一,应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1、竞争性原则:根据市场薪酬水*的调查,对于与市场水*差距较大的岗位薪酬水*应有一定幅度调整,使公司薪酬水*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性。

  2、激励性原则:打破工资刚性,增强工资弹性,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激发员工积极性。

  3、公*性原则:薪酬设计重在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在统一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入。

  4、经济性原则:人力成本的增长与企业总利润的增长幅度相对应,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薪酬体系依据岗位性质和工作特点,公司对不同类别的岗位人员实行不同的工资系统,构成公司的薪酬体系,包括年薪制,结构工资制,工资特区及临时性员工工资制。

  第二章 工资总额

  第六条 人力资源部通过建立工效挂钩机制,对薪酬总额进行控制。

  第七条 人力资源部根据本年度的经营收入、薪酬总额,以及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对各职等和薪档的岗位薪酬基数进行调整和确定。通过对下一年度各职等和薪档人数的预计,做出下一年度的薪酬预算,包括固定工资总额和标准绩效考核奖金总额。

  第八条 薪酬预算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为了加强对薪酬预算执行情况的过程控制,人力资源部应于每月初,将上月实际薪酬发放情况汇总上报。

  第三章 年薪制

  第十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以下人员: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2、董事长、总经理助理及其它人员是否适用,由董事会决定。

  第十一条 工资模式

  年薪 = 基薪 + 绩效年薪

  1、基薪按月预发(年基薪额的1/12)或根据合同约定兑现;

  2、绩效年薪,年终根据业绩完成情况经考核后兑现。

  第十二条 年薪制须由董事会专门做出实施细则(附件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

  第四章 结构工资制

  第十三条 适用范围除实行年薪制、工资特区及非正式员工工资制外的员工。

  第十四条 工资模式

  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奖金+其它

  一、基础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一)基本工资参照**市职工*均生活水*,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各类政策性补贴而确定,最低工资标准1960元,我司拟定为1960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二)岗位工资

  1、岗位工资综合考虑员工的职务高低、学历技能高低、岗位责任大小、能力强弱、贡献多少、经验丰富与否,在本企业从业时间长短等因素而确定。

  2、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参照员工工作经验、技术、业务水*及工作态度等因素确定相应岗位工资等级,将公司所有岗位划分为高层管理核心层A、中层骨干B和基层C三个层次及管理类、行政类、财务类、销售类、技术类等五大类,同时,将全公司岗位按照岗位重要性分划为10个等级。见下表二:

  表二:岗位分类及标准

  3、岗位工资其它规定 ⑴公司岗位工资标准须经董事会批准; ⑵公司可根据经营状况变化而修改岗位工资标准; ⑶新进人员被聘岗位以及岗位级别调整由人力资源部提出初步意见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对从事专业性较强岗位的人员,公司可视情况而定。 ⑷根据“变岗变薪”原则,员工晋级则增薪,降级则减薪。薪酬变更从岗位变动的后1个月起调整。

  表三:各等各级岗位技能工资额度

  4、由于各个员工业务技能差异,为了重点激励优秀员工,在职等不变的情况下,为优秀员工提供工资上升通道,我们将各个职等的岗位工资分为十级,简称“一岗十薪”;根据岗位评价情况和薪酬市场调查,确定公司最低和最高工资分别为500元和10000元,并推算出各等级工资数额(详见上表三),岗位工资入等入级的原则:根据岗位说明说评价入等,根据能力评价入级。

  二、工龄工资

  根据员工为本公司连续服务年限长短确定,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在本公司工作。工龄工资 = 公司工龄*100(即在公司每工作满一年,加工龄工资100元)。

  三、津贴

  (一)津贴是公司员工薪酬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交通津贴、通信津贴、误餐津贴等。

  (二)交通津贴:由企业负责人根据员工居住地与工作地点情况具体核定。

  (三)通讯津贴

  1、通讯津贴是为了保障工作效率而设置的一种补贴;

  2、通讯津贴分为4个级别:员工级、部门经理级、副总经理级(含总助)、总经理级;

  3、通讯津贴标准如下:员工:根据员工岗位性质等具体情况,由企业负责人核定;部门经理:

  ①业务类:150元/月/人;

  ②管理类:100元/月/人;总经理助理:200元/月/人;副总经理:300元/月/人;总经理:实报实销 ;

  4、除总经理通讯津贴实报实销外,其他人员通讯津贴一律凭发票在限额内按部门每月报销一次。

  (四)试用员工享受通讯津贴、午餐津贴、交通津贴;按时发放。

  四、奖金

  (一)奖金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正式员工。

  (二)奖金种类及金额:

  1、奖金种类分为年度奖金和总经理特别奖2种。

  2、年度奖金

  ⑴年度奖金是为奖励员工完成公司年度整体经营任务所设立的定期奖金,金额根据公司全年实现经营利润而定。

  ⑵年度奖金采取次年首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达标、待达标三种。考核优秀者、考核达标者,年度奖金按本人月工资额的4-6个月标准给予发放;考核待达标者,年度奖金按本人月工资额的2-4个月标给予发放。

  ⑶年度奖金发放采取在年底分一次性发放的方式。

  3、总经理特别奖:根据公司整体经营和发展需要所设立的专项奖金。具体奖金项目及金额由总经理决定,单独发放。

  4、试用员工原则上不享受奖金待遇,特殊情况除外。

  五、其他

  1、奖金考核由经理、办公室根据该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工作绩效、贡献大小和出勤记录等考核结果确定。

  2、特殊贡献人员的奖金额度经董事会批准后可突破规定;

  3、各项奖金由总经理通过隐密形式发放,任何人不得外传。

  4、学历工资

  第十五条 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除实行年薪制,其工资模式原则上采用结构工资制。与公司订立临时劳动合同的人员,其工资模式采用简单固定金额工资制,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对其工作业绩、经营成果、出勤、各种假期、加班值班情况汇总,确定其实发工资总额。

  第十六条 新录用人员工资

  新录用人员包括企业从学校直接录用的毕业生、从社会招聘、其它单位调入人员以及接收的复转退伍军人等。

  1、试用期工资:事务型员工: 元/月;管理(技术)型员工: 元/月;部门副职: /月;部门正职、技术人员: 元/月;特殊技术人员、高管及其它例外情况,由董事会决定。

  2、试用期员工管理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3、特殊人才的薪酬由双方协商确定,具体方法见工资特区。

  4、试用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按所在岗位及其工作能力、实绩、个人综合素质等确定其基础工资及相关补贴等。

  第五章 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 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公司为员工集体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相关标准按当地社保基金大厅公布为准。住房公积金:另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的变动情况,公司可以适时、适当调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系数。

  第十八条 公司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和年度体检,具体规定见公司《员工手册》。

  第六章 工资特区

  第十九条 设立工资特区的目的

  设立工资特区,使工资政策重点向对企业有较大贡献、市场上稀缺的人力资源倾斜,目的是为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使企业与外部人才市场接轨,提高企业对关键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公司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十条 设立工资特区的原则

  1、协商原则:特区工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双方协商确定;

  2、保密原则:为保障工资特区员工的顺利工作,对工资特区的人员及其工资严格保密,员工之间禁止相互打探;

  3、限额原则:工资特区人员数目实行动态管理,依据企业经济效益水*及发展情况限制总数,宁缺毋滥。

  第二十一条 工资特区人才的选拔。工资特区人才的选拔以外部招聘为主。其条件为名优院校毕业生、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急需或者必需的人才、行业内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稀缺人才。

  第二十二条 工资特区人才的淘汰针对工资特区内的人才,年底根据合同进行年度考核。有以下情况者自动退出人才特区:

  1、考核总分低于预定标准;

  2、人才供求关系变化,不再是市场稀缺人才;

  第七章 非正式员工工资制

  第二十三条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订立非正式员工劳动合同的临时员工、离退休返聘人员。

  第二十四条 非正式员工工资制的确定与发放通过对非正式员工的工作业绩、经营成果、出勤、各种假期、加班值班情况汇总,确定在其标准工资基础上的实发工资总额。

  第八章 薪酬的计算及支付

  第二十五条

  1、工资计算期间为当月的1日至当月的最后一日,并于翌月5日支付。如遇支付工资日为休假日时,则提前于休假日一个工作日发放。

  2、公司因不可抗力因素需延缓支付工资时,应提前于前一日通知员工,并确定延缓支付的日期。

  第二十六条 员工离职或被辞退时,本人或其抚养者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给予工资事宜,从请求日起三日内,公司应支付该员工已出勤工作日数的工资。

  第二十七条

  1、凡符合下列规定的员工工资,按日计算:

  ⑴新聘者;

  ⑵离职或遭辞退者;

  ⑶停职而复职者;

  ⑷其他;

  2、按日计算工资方法:出勤工资额=基本工资×(该月出勤日数÷该月应出勤日数)

  第二十八条 员工请假(假期含正常休假日)时的工资规定,详见《行政手册》。

  第二十九条 员工工资扣除,按下列方式计算:缺勤工资扣除额=基本工资×(缺勤日数÷该月应出勤日数)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为实现新、旧薪酬制度*衡、顺利转换,现有员工的基础工资在原有的工资标准总额的基础上,就*上套。

  第三十一条 公司为员工购买的各项社会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公司统一按标准代缴。

  第三十二条 公司实行每年13个月工资制,即年底发双月薪(双月薪包括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

  第三十三条 以上工资均为含税工资,根据国家税法,由公司统一按个人所得税标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三十四条 本方案解释权在董事会。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附表一: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凡保定市思达普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思达普”)的各级从业人员,除人力资源部另行的专案方式处理者外均依本方案实施。

  第二条新制度的特点

  为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本制度打破原有行政级别工资,员工档案工资实行封存式管理,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重新制定公司薪酬体系,使员工的薪酬与岗位和业绩紧密结合。

  第三条目的

  制定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薪酬的作用,对员工为公司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绩效给予合理补偿和激励。即:

  (一)使薪酬与岗位价值紧密结合;

  (二)使薪酬与员工业绩紧密结合;

  (三)使薪酬与公司发展的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

  第四条原则

  薪酬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性原则:薪酬以体现工资的外部公*、内部公*和个人公*为导向。

  竞争性原则:薪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导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通过有效的薪酬体系设计,激励员工提高工效,稳定员工队伍。

  第二条本规定的执行本着公*、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所有岗位的薪资结构合理化、规范化,通过有效的晋升通道,使薪资真正成为激励员工成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岗位之员工试用期、岗位工资、晋升、调动和工资核算等相关程序,此时使薪酬体系的各环节都有章可循。

  第二章权责

  第一条各部门部长有对本部门员工录用、薪资调整的建议权。

  第二条人力资源部按此规定执行各岗员工的试用期工资、岗位工资、薪资调整、工资核算等工作的建议权限和审核权限。

  第三条人力资源部依此规定对特别调薪案例的申请、审批、上报。

  第四条人力资源部根据社会和公司发展需要,及时对此规定进行修订。

  第三章薪资结构及相关规定

  第一条行政人员的薪资结构为:基本工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其它;

  第二条行政办公人员(加工厂一线员工及驻外业务员除外)每月26天为全勤,此时全勤天数以外,加班工资以每天10元计算。

  第三条基本工资部分,依据岗位和级别的不同而定。此时具体标准见(岗位工资级别表):

  第四条绩效工资按基本工资的30%为基数,根据各系统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核算不同人员的月绩效工资。

  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季度组织一次晋升评定。晋升评定,每季度由人力资源部、企管部、统一组织。每季度绩效考核总成绩在270分以上者,均有资格填写晋升表,由公司薪酬委员会批复。

  第五条通过评定者,即可按相应级别在下个月的工资中统一调整。成绩不合格者,根据成绩或不能晋升,或降级,若降级工资同样在个月的工资中调整。

  企业管理,薪酬管理可以激励职工发展业绩。那么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呢?现向你提供某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希望助你了解有关的内容。

  一、目的: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完善薪资管理制度,强化部门职能。

  二、适用范围:公司职员。

  三、制订标准:在原有薪资的基础上,参照同行相关的薪资待遇而设定。

  四、参照依据:原薪资标准、地方收入标准、市场行情收入标准。

  五、薪资等级制度:

  1、薪资构成:基本工资+项目津贴+奖金。

  2、基础工资:作为该员工从事工作的基础保障收入,发放标准参照(薪资等级一览表)。

  3、等级划分:分五个档,每档设二十五级。

  (1)一档(高管):正(副)总裁、事业部总经理、总裁助理;

  (2)二档(部门):总公司部门正(副)经理、事业部副总经理、项目经理、分公司正(副)总经理、销售大区经理、事业部部门正(副)经理、高级专业人员;

  (3)三档(主管):总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总裁秘书、分公司部门正(副)经理、设计师、省级业务主管、中级专业人员;

  (4)四档(主办):分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车间主任、业务主办、初级专业人员;

  (5)五档(职员):出纳、会计、文员、销售内勤、统计员、后勤管理员、设备管理员、仓管员、水电管理员、检验员、兑奖员、文员、驾驶员、接待员、工勤人员、工人;

  (6)注:

  A、凡未列入以上档次者,其薪资标准另行制订;

  B、业务部助理在职权上高于大区经理,其薪资级别要比大区经理高;

  C、公司与事业部、子公司是上下级隶属关系,本薪资制度中,已将此关系考虑在内。

  4、说明:

  (1)二档、三档管理人员由本公司总裁任命为准。

  (2)技师类员工原则上以三档起薪,特殊人才可享受二档或更高一级待遇。

  5、工龄津贴:

  (1)计算标准:以该员工进入公司满一年后始计,第二年开始每满一年每月20元。

  (2)工龄工资以十年封顶,即工作满十年后不再递增计算工龄。

  (3)工龄津贴统一在年终发放,凡在年终前离职人员(辞职、辞退、开除),均不发放。

  6、学历或职称津贴:

  (1)高中、中专生或取得(员)资格认证(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50元;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7)

——集团企业管理制度

集团企业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维护公*、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团企业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了严格管理和控制公司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规范公司的采购管理行为,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一、比价采购管理的实施原则:

  公司的比价采购管理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决策民主化;

  (2)操作透明化;

  (3)权力分散化;

  (4)采购规范化;

  (5)效益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构筑全公司的比价采购管理体制。

  2、公司实行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子公司三级管理的比价采购管理模式。

  具体分工办法如下:集团公司成立采购管理办公室,由公司总工程师分管领导,与各分公司的采购管理部门按采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分工管理。集团采购办公室具体负责经办由集团集中统一采购的材料物资如:各分公司、子公司共用的白糖、香精等大宗常用原辅材料。

  (3)提出制定和调整采购物资控制价格的建议;

  (4)对供货单位和价格有否决权;

  (5)检查处理违反公司比价采购管理制度和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3、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市场信息及时提供价格建议;

  (2)严格控制和执行比价采购小组确定的采购价格;

  (3)自觉接受比价采购管理小组的监督,按程序开展工作;

  (4)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及台账;

  (5)采购人员随时注意市场价格的变化,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比价采购管理小组。

  4、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当比价采购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时,比价采购管理小组无法裁定的,上报公司总裁,由总裁依据公司比价采购管理的实施原则进行裁定。

  四、比价采购管理程序

  1、由各物资使用部门在保障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前提条件下做好采购计划,并建立健全计划管理工作,将物资采购计划与财务预算管理统一起来,以公司预算为前提和依据,按月制定采购明细计划,按比价采购的分工上报各级比价采购管理办公室,经比价采购管理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比价采购。

  2、采购部门在采购前,必须先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然后由比价管理小组召集有关成员,集体研究,对所采购的物资货比三家,进行综合评价,统一意见。坚决杜绝采购中的权力行为和个人行为。采购部门根据研究的结果,在比价采购办公室审核备案,办理《采购物资价格审核单》后具体执行。

  3、各类物资采购不论签订合同与否,都按此程序办理。

  4、对于价格低、采购量不大且不经常使用的物资,暂不按比价采购程序管理。但必须事先经过比价采购办公室确认。

  5、在比价采购工作中,要逐步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为此,公司要求,只要具备条件,各分、子公司对大宗物资的购置及其它经营活动所需物资都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司总部比价管理小组将指导和配合企业的招标活动。

  6、对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采购的材料物资,分别付款的管理办法。由公司采购部门统一进行采购统筹管理,各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别进行付款。对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物资采购计划实施网络化的适时管理,在保障生产经营前提条件下,以最*的距离和最短的采购时间统一要求供货商配送物资材料。由各使用单位按照约定的付款期限进行付款。

  7、对集团所属分公司及集团总部所需办公设备、办公用品、清扫用品以及劳保用品,统一归口到公司采购办公室进行集中采购,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实行定点采购,以取得规模采购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五、采购部门要建立《物资采购分类流水台账》,详细记录供货单位的全称、商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标准、价格、付款条件、联系电话及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备查。

  六、违反比价采购管理处罚规定:

  1、不按比价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的;

  2、不按比价采购制度进行集体讨论研究,私自进行采购的。

  资源简介(以下内容从原文随机摘录,并转为纯文本,不代表完整内容,仅供参考。)1、采购总则

  1、1为规范集团公司采购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内各分公司的商务采购活动。

  2、采购原则

  2、1、严格执行询议价程序进行采购,必须有三家以上供应商提供报价,在权衡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资信、客户群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并与供应商进一步议定最终价格,临时性应急购买的物品除外。

  2、2、大宗材料、特殊材料或技术要求比较复杂材料的采购,必须经过工程技术部、生产部、销售部和客服部参与,调研汇总各方意见,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方可实施采购。材料采购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相关部门不得找理由拒绝。

  2、3、采购人员必须参与货物和服务的验收,采购货物质量、数量、交货期等问题的解决,应由采购部根据合同要求及有关标准与供应商协商完成

  2、4、采购人员采购的材料或服务必须与采购单所列要求规格、型号、数量相一致。在市场条件不能满足采购部门要求或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销售、客服或工程技术部供更改采购单作参考。

  2、5、所有采购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廉洁制度:

  2、5、1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努力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2、5、2加强学*,提高认识,增强法治观念。

  2、5、3廉洁自律,不能向供应商伸手。

  2、5、4严格按采购制度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2、5、5工作认真仔细,不出差错,不因自身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

  2、5、6努力学*业务,广泛掌握与采购业务相关的新材料及市场信息。

  3、采购程序

  3、1供应商的选择

  3、1、1供应商必须证照齐全,具有相关资质及履约能力。

  3、1、2对于经常使用的材料或服务,采购部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供应商的管理状况、质量控制、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供应商档案,做好记录,会同客服、销售、生产、工程技术部门对供应商定期进行评估和审计。

  3、1、3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进行询议价程序和综合评估。供应商为中间商时,应调查其信誉、技术服务能力、资信和以往的服务对象,供应商的报价不能作为唯一决定的因素。

  3、1、4为确保供应渠道的畅通,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应有两家或两家以上供应商作为后备供应商或在其间进行交互采购。

  3、2采购程序

  所有的材料或设备的采购,如没履行以下相关手续,采购部有权拒绝采购。

  3、2、1工程材料或外销成品所用材料须由合同当事人将所需材料报各公司采购助理。由采购助理与合同当事人确认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技术要求后填写采购申请单发财务部,财务部在确认收到客户订金后将采购申请单电子版发采购部,采购部在收到采购申请单,销售合同复印件后方可进行材料的采购。采购申请中如果没有填写项目编号/合同编号,应退回。

  3、2、2固定资产及大型生产设备的采购,由各使用部门报综合管理部统一申请。报请总经理审批后交采购部门采购。

  3、2、3车间零星物品采购,由各使用人员据实填写采购申请单,由生产厂长审批,最后交采购部门采购。

  3、2、4工地急用或零星材料,由工地项目负责人或安装单位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直接就*采购,事后报采购部备案。

  3、2、5采购询价、综合评估、会签合同,由采购部门协调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及销售或客服部共同完成,报公司领导审批。工程技术部、使用部门负责采购物品的适用性,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控制、合同付款条款的审核,综合管理部负责合同风险条款的审查。采购部负责合同条款的谈判,付款申请、索赔、采购档案的建立,市场信息的收集。同时,与供方和生产厂家联系货物接送的时间、方式、到货情况、质量反馈及确认售后服务事宜。

  3、2、6采购过程中发生变化时,销售部或需求部门出具采购变更申请,由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交采购部执行。

  1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1.1会计机构设置要求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

  1.2会计人员任职条件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否则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门规定。

  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和参加培训。

  1.3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条件

  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上述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2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

  2.1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规定。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2.2总会计师的地位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

  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

  总会计师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护国家财产。

  总会计师的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应当支持并保障总会计师依法行使职权。

  2.3总会计师的职责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

  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奖金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2.4总会计师的权限

  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者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处理。

  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不同意总会计师处理意见的,总会计师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执行。

  有权组织本单位各职能部门、直属基层组织的经济核算、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

  主管审批财务收支工作。除一般的财务收支可以由总会计师授权的财会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员审批外,重大的财务收支,须经总会计师审批或者由总会计师报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批准。

  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和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专题报告、会计决算报表,须经总会计师签署。

  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在单位内部须经总会计师会签。

  会计人员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财会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人选,应当由总会计师进行业务考核,依照有关规定审批。

  2.5任免与奖惩

  企业的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免职或者解聘程序与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

  3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原则

  3.1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3.2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3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第十五条各单位领导人应当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着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

  4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集团公司、直属单位、成员企业等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5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敬

  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规、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6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接替人员应当认真接管移交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

  6.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工作

  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6.2交接的基本程序

  移交点收

  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账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

  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专人监督

  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负责监交。

  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注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注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

  单位撤销时,必须留有必要的会计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办理清理工作,编制决算。未移交前,不得离职。接收单位和移交日期由主管部门确定。

  单位合并、分立的,其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比照上述有关规定办理。

  6.3会计工作临时交接

  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替或者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单位领导人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移交人员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责任。

  6.3移交后的责任

  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7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在职会计人员。

  7.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级别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即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的会计人员;

  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的会计人员;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和已取得会计证但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7.2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理论与实务;

  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其他相关知识;

  其他相关法规制度。

  7.3继续教育的形式

  培训形式

  ***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

  ***门会计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培训点举办的培训;

  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

  正在普通院校或**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学历教育;

  ***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

  自学形式

  部门或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岗位培训;

  承担会计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参加上一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

  7.4继续教育的时间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自学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4小时,自学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

  7.5***门对继续教育管理的规定

  ***门会计管理机构建立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制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手册》,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予以记录并加盖继续教育印章,同时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中记载。

  会计人员接受培训情况由培训单位出具证明,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日期、累计培训小时数等,经***门会计管理机构审核后确认。

  会计人员自学情况由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所在单位以及有关单位提供证明,经***门会计管理机构审核后确认,有的自学形式需按有关规定折算自学小时后确认。

  年度内未接受继续教育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如无正当理由的,予以警告。

  连续2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连续2年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证年检,不得参加上一档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不得参加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门不予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有责任的,其单位不得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

  连续3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连续3年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由省级***门作出或建议作出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人员所在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的决定。

  被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的会计人员和单位,2年内(含2年)不得重新参加会计证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或评审、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如在2年后想重新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须经省级***门批准后才能重新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评审)或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

  7.6组织与实施

  每年由人事部门组织安排;财务部门具体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媒体关系科对外发稿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江苏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章管理条例

  第三条月度发稿计划

  (一) 每月月底拟定下月月度发稿计划,内容包括稿件选题、刊发媒体单位、稿件数量。

  (二) 将拟定发稿计划报主管领导审阅签字。

  第四条稿件选题范围

  (一)选题时从正面、客观、全面的角度切入,避免对公司不利的选题,不涉及公司敏感话题。

  (二)根据当前形势及大政方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挑选与当下紧密相关的选题。

  (三)做公司高层个人形象报道时,避免隐私选题。

  (四)根据公司项目投资、发展规划、新*动态做相关选题的报道,不涉及公司机密经营状况。

  (五)对外宣传素材可以是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经营业绩、突出成果、经营方针、公益活动等。

  第五条对外宣传的原则: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

  (二)与公司决策相接轨;

  (三)讲求实际效果,不断总结改进;

  (四)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五)强化员工的对外宣传意识,保持对外口径一致。

  第六条 稿件审批管理

  (一)所有稿件撰写完毕,必须上缴稿件审批表。

  (二)稿件审批表包含发稿人员名单、稿件名称、内容摘要、稿件字数、期望刊发的媒体单位及稿次。

  (三)要求稿件加盖骑缝章,报主管领导审阅。由主管领导对稿件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发表要求,方可签字同意。

  (四)审批流程表送档案处存档,以备日后查找。

  (五)稿件发表后,媒体关系科留存一份原件,档案科留存二份原件。

  (六)每月月底对发表稿件进行整理存档,装订成册。每年年底对发表稿件总结存档,并装订成册

  (七)未经主管领导签字同意,任何稿件不得对外发表,以免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如违反规定,后果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第七条 危机公关

  (一)遇公司发生重大事故、事件、负面报道等,第一时间告知行政部主管领导。

  (二)由主管领导决策,制定相关处理方案。

  (三)如遇重大紧急事件发生,由董事长直接授权相关人员组织实施。

  (四)危机公关处理完毕后,拟写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内容,处理方案,处理结果,注意事项等。处理报告送档案室存档。

  危机处理流程图如下:

  突发危机事件

  当事人或知情人5分钟内告知部门或分公司总经理

  部门或分公司总经理10分钟内告知集团行政部

  集团行政部于15分钟内告知董事长

  由集团行政部牵头制定危机处理方案

  处理完毕后,经办人上交危机处理报告至集团行政部审核,由集团档案室统一存档,以便今后参考。

  第三章 考核办法

  第八条所有稿件必须责任到人,未按计划发稿,相关责任人将扣除相应绩效分数。

  第九条未经审批程序擅自发稿,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相应经济处罚。

  第十条发现关于公司的不利或负面信息未能及时上报,将视情节轻重扣除绩效分数或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遇公司危机事件,未能及时上报或处理不善,将视情节轻重扣除绩效分数或行政处罚。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归行政部,监督执行权归总经办。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组织结构混乱,决策主观化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企业集团都没能够明确划分财务和会计之间的工作,许多时候都是把二者混为一谈。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和会计出现一元化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负责人员凭借主观的臆断来进行决策的制定。这样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决策的可观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企业集团的运营失败。企业集团的财务组织结构比较混乱,所以导致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大大降低。

  (二)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缺少预算评估制度

  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集团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认识,并且开始注重对于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比如,费用审批和预算制度等。但是,一些企业集团所做出的改革还比较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尤其是在项目筹资和投资考核方面,没有系统化的和全面的管理考评机制。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如果有新兼并的子公司,那么首要的事情就是想要重新使其进入市场,占领市场份额,从而导致忽视了子公司其他方面的管控。

  二、建设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方法

  (一)明确财务和会计的真实主体

  在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明确财务和会计的真实主体,理清楚企业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从而对于内部的财务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优化。同时,应该结合权责一致的原则,使子公司能够掌握一部分财务管理的权利,实现集团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财务决策的主观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开展资金预算评估

  在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企业应该注重健全和完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企业集团财务资金的筹措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企业集团当前发展时机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应该严格把控并且合理划分子公司的资金筹措和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权利。

  (三)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完善激励机制

  企业集团建立和实施财务监督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监控和监督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情况。具体来说,也就是对于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评,定期或者不定期清查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同时,还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控制体系,完善考评指标和激励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考评指标对于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与品谷,更加真实有效地把子公司运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展示出来,为企业集团更加合理地制定财务预算目标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和信息,保证企业集团财务决策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提升我国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建立符合企业集团实际发展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明确财务和会计的真实主体,不断优化和改进内部财务管理的模式和制度,从而有效降低财务决策出现的风险。同时,应该加强对于资金的预算和评估,保证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能够更加规范和科学,从而使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还需要完善奖励机制,推动财务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推动企业集团更好的发展。

  某集团商务统计管理制度

  一、商务统计:通过录入票据,在计算机中生成报表,与储运商务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以此发挥监控职能,从而进一步确保物资安全、物资流规范,并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二、审核把关正确性和业务知识全面性及人员整体素质。

  1、业务流程。

  (1)票据审核流程。

  (2)票据录入流程。

  (3)票据及数据传递流程。

  (4)核对差异与日碰点业务流程。

  (5)随时信息查询业务流程。

  (6)统计报表流程。

  (7)商品调拨业务流程。

  (8)盘点业务流程。

  2、交接对象。

  (1)对内:储运商务岗和总部数据汇总岗

  (2)对外:财务和销售业务部门。

  三、业务流程和接对象及程序使用情况。

  1、票据审核流程:各种入、出库原始凭证票据填写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影响到总体物流通畅,也关系到财务核算准确、及时,因此,票据审核非常关键,是统计业务当中至关重要环节。销售业务员持已填好票据在***入、出库业务时,首先由储运商务对票据进行审核,审核盖章后再到商务统计岗由商务统计员进行第二道把关,进一步确认票据填写正确性。审核各类单据时,通用原则是先转单即首先检查一张单据除核心部分周边内容是否都填写的完整、准确,如办理日期、办理单位、授权人、经手人等以及上面是否有储运商务的签章,再看单据核心部分的商品编号、名称、数量、单价填写的是否清楚、有无涂改痕迹。

  (1)入库单。

  〈1〉供应商名称与开具发票单位名称必须完全一致,不允许省略。

  〈2〉入库单必须录入单价,数量x单价=总金额。

  〈3〉冲红时,入库单一红一蓝必须核对,加盖更改价格专用章。

  (2)外购入库单与外购销售单。

  〈1〉外购入库与销售小票内容要一致。

  〈2〉销售小票金额要大于入库单金额。

  〈3〉一次入库金额小于1万元。

  〈4〉外购商品不许冲红。

  〈5〉不许欠款销售,不许实物退货。

  (3)商品出库单。

  〈1〉凡是可以填写商品出库单商品一般都是在库消耗品即耗材,如墨粉、墨盒等。

  〈2〉对于出库非耗材商品,注意审核其金额,单价在500元以上20xx元以下需办理低值易耗品,20xx元以上商品需办理固定资产。

  〈3〉例外情况:计算机内部配件不论其价值均须办理固定资产,不允许随便出库。

  〈4〉高价值类商品出库,如笔记本、必须有高层领导人签字,方可生效。

  (4)样品借用单。

  〈1〉需审核借用日期是否是当日日期,归还日期是否限制在一个月以内。

  〈2〉借用原因界定为展示、样机、维修、索赔。

  (5)样品归还单:销售业务员办理归还业务时,应首先到商务统计处审核,在程序中查找原借用单内容,审核归还单内容是否与之相符,核实无误后,加盖人名章,办理人员随后到储运商务员处办理归还手续。

  〈1〉借用单号相同。

  〈2〉归还数量小于等于借用数量。

  〈3〉一张归还单只能还一张借用单的商品。

  〈4〉还货人与借用人相符。

  (6)退货手续。储运商务在冲红销售小票上盖货已收汔章、人名章,商务统计需加盖退货专用章和人名章。

  2、票据录入流程(程序中详细说明)。

  3、传输数据、传递流程操作步骤。

  (1)每天将前一天所录入(除归还单、借用单以外)所有票据财务联连同数据盘一同传递给财务会计岗,双方需在票据登记本上签字认可,以确认票据的传递。

  (2)每天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总部制定颁发分公司数据传输时间表向集团公司总部传输数据,传榆内容包括:单据库、月报库、成本库、人员库、部门库、编号库、出库用途库、入库用途库、库别库、部门代号库、商品类别库。如遇特殊原因未能按时传送,应及时向集团公司总部说明原因并告知补传时间。

  (3)每旬、每月在出完月报后,应将商务统计与储运商务的旬、月报及截止到本旬、本月盘点记录表及时送到集团公司总部。月末商务统计与财务会计对账差异表于次月的9日之前交集团公司总部。

  4、信息查询业务流程(程序中详细说明)。

  5、核对差异业务流程(程序中详细说明)。

  6、统计报表流程(程序中详细说明)。

  7、调拨业务流程(程序中详细说明)。

  四、盘点业务流程把握(盘点工作重要性及方法)。

  为协助储运商务做好库房的管理工作,保证账、物、卡的时时一致,发挥商务统计岗的监控职能,要求商务统计员应每日与储运商务共同依据当日保管实存日报对库房货物进行盘点,检查账物、账卡、物卡是否一致。每日盘点可依据实地库房大小对货物进行抽点,抽点内容通常是单位价值较高,出入库动态频繁主要商品。而每旬、每月在出完旬报、月报后则要求商务统计与储运商务员对库房货物进行全面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

  1、每日库存盘点记录表使用方法《商务统计岗每日库存盘点记录表》。

  (1)对日盘点结果进行记录,盘点结果(账实相符或账实不符)《统计岗每日库存盘点记录表》主要是记录账实不符情况。

  (2)统计库存商品畅销与积压,为月末库存分析积累素材。畅销与积压是相比较而言两种极端情况,商务统计在每日盘点后可向储运商务了解库存动态,记录畅销商品与积压商品。

  2、旬、月盘点工作。

  每旬、每月出完旬报、月报后,商务部经理、商务统计员及储运商务员应一同按核对无误后的报表对库存商品进行全面盘点,盘点结果也需登记在《统计岗每日库存盘点记录表》上。盘点后,商务统计员应把截止到本旬、本月《统计岗每日盘点记录表》和储运商务员旬报、月报一同送至总部。

  五、与各商务员和财务人员各项交接。

  1、商务交接。

  (1)统计商务向销售商务提供已销未提情况,并与销售商务、销售业务部门进行确认已销未提数量。

  (2)每日根据各库别需要,协助销售商务按时开出商品调拨单,以确保各库别货物运转畅通。

  (3)资金商务收款台每天必须将当天销售数据录入完毕,以保证商务统计人员进行勾对工作。

  (4)商务统计员在勾对销售票据中发现错误,资金商务收款台人员需及时协助修改,以保证数据真实准确性。

  2、商务统计人员与财务会计交接。

  (1)商务统计应每日定时将已录入单据传递给财务会计岗,并有财务核对天误后签收记录部,商务统计员应妥善保存,按月装订。商务统计每天及时向财务会计提供相应单据库,并及时通知财务人员。

  (2)商务统计人员每日应及时向财务部提供统计岗的商品编码,以便财务部及时接收并进行更新。

  (3)财务会计每天必须及时对商务统计传递票据进行核对,在月末成本结转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向商务统计传递,并通知商务统计岗及时接收(每月28日下午4:00以前必须接收财务成本库)

  (4)每月月末商务统计配合财务会计对账,向财务会计提供已销未提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账账相符。

  (5)财务会计应在月末和商务统计共同对库房实物进行全面盘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6日必须提供上月统计与财务库存差异报表,商务统计查询差异原因,确属本部原因应及时更正,9日前向集团公司送财务库存差异报表。差异报表应由财务经理、商务经理、经手人签字确认。

  六、与集团公司各项交接。

  1、票据需当日录入完毕确保库存数量真实性。

  2、每天须及时按照传输数据时间表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传递,请速告集团公司信息收集岗工作交接人员。

  3、每旬6、7、16、17必须完成旬报核对、盘点工作。

  4、每月26-29日须完成月报核对、打印报表、盘点、数据备份、清库、接收财务成本、月末结转、传输数据工作。

  5、每旬、每月出完报表后,应把截止到本旬、本月《统计岗每旬盘点记录表》复印、装订后随储运商务旬报、月报一同送集团公司总部。

  6、配合集团公司总部单据抽查工作,及时将单据进行传输。

  7、需要进行新、旧商品编码更改工作时,应及时通知集团公司总部业务交接人员、财务人员共同解决。

  8、配合部门经理完成集团公司总部下达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公司其它部门完成各项检查工作。

  七、商品编码管理、审核、传递。

  1、目的:商品编码是存货管理现代化必要乎段,管理目的在于适应与满足电算化管理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各种信息快捷和准确性传递,保证商品流通信息准确性,便于分类统计、核算、计价准确,同时对集团内物流环节加以合理控制,为大物流网络化管理奠定基础工作。保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顺利发展。

  2、编码作用。

  (1)统计监控。

  〈1〉商品的唯一正确标识。

  〈2〉汇总统计时依据。

  〈3〉财务核算依据。

  (2)服务。

  〈1〉对内:储运岗、汇总岗、在途岗、资产岗、统计岗。

  〈2〉对外:财务会计、销售业务部门、资金商务收款台、其它岗位。

  3、编码岗业务流程及操作程序。

  (1)商品划分到销售业务部门进行管理,所涉及部门。

  (2)商务统计岗进行日常维护。

  4、商品编码有关规定。

  (1)商品分为主营商品和外购商品两类。

  〈1〉主营商品:指在经营范围内从集团内部购入的商品。

  〈2〉外购商品:从集团公司所属范围以外单位购入的商品。

  (2)主管商品编码一律由商务部编码中心商务统计岗负责编写,编码属性必须谨慎确定,主营商品编码一律与集团公司总部所用编码保持一致,各销售业务部门设编码专管员负责处理编码申请及维护事宜。

  (3)分公司自主经营或外购商品在办理入库手续时必须先由采购商务人员负责向商务统计岗申请外购商品编码。商品名称应完整填写。

  (4)为保持数据统一,各使用岗只能依据集团公司商务总部数据通过程序更新编码库。商品编码库添加和维护一律由商务统计员统一负责,严禁其他人员自行开库添加和修改。

  (5)商务统计应每天及时从集团公司商务部网络销售库接收新增商品编码库并及时送到储运商务网址,为其提供商品编码库,对未上网储运商务,商务统计人员应及时打印商品编码表,以书面形式通知储运商务人员。

  (6)对于因直接分货暂时无法从商品编码库中取得商品编号,各分公司商务统计须向分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询问编码,由商务统计岗进行增加。

  (7)编码是唯一地确定一种商品,故每个编码必须唯一地定义在一个部门编号中。部门编号可以是需要单独核算的最低级别部门,也可以是销售业务部门编号。

  (8)商务部必须做到与集团公司商品编码和规格名称一致,每个商品编码必须定义在唯一部门,必须保持商品名称和规格及型号与其商品编码唯一对应。

  5、集团公司商品编码规则:按照《商务部管理制度》中关于库别编号统一管理规定执行。集团公司将对库别编号进行统一规定,经商务部、财务部共同研究,规定执行方案。

  (1)所有商品编码一律采用八位ascii字符。第一位代表定义部门,第二、三、四位共同构成商品类别号用于按类别统计商品销售和库存情况,从第五到第八位由各销售业务部门根据小类别顺序自行定义。

  (2)外购商品编码使用0开头,后七位按编码规则编制即oxxxxxxx ,第一位0代表外购商品。第二、三位代表商品进货渠道,第四、五、六位代表商品类别,第七、八位自定义。

  (3)集团公司仓库编号规定:库别编号由4位数字符号构成,设定xi、xii、xiii、xiv。

  (4)前2位标识库所在的物理地点,代表仓库地点,统一规定(地点用英文字母),后两位代表物资属性。

  (5)集团公司库别设置:为保证商品流通顺畅,实现办公自动化,办理人员须按照库别要求填写单据。

  〈1〉物资属性:商品-01。

  〈2〉仓库地点:某仓库-01。

  〈3〉商品种类:从其他仓库调入所有的商品以及外购商品(序号、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实存数量)。

  (6)商品分为不同的属性,库别用一位数字代表。

  0折扣销售、1商品收入、2系统集成、3产品、4技术收入、5其他(含材料)、6代垫收入、7预留折扣、8折扣折让、9技术产品收入。

  (7)第iii位表示库存状态,现有状态规定。

  0空状态、1待修、2报废、3索赔、4无、5备件、6无、7借用、8暂存。

  (8)第iv位表示库存类别,现有类别规定。

  0空类、1商品、2材料、3成品、4软件、5处理品、6研发、7辅料、8质控。

  (9)各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在申请增加库别时,应先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说明新建库别所在地、库存类别、所存放物品状态或者用途,商务部将根据规则统一编制库别编号。

  6、关于商品编码更改操作使用说明。商品编码是物资管理电算化重要手段,是财务核算重要依据。因此商品编码不得随意更改和删除,必须向集团公司总部请示后,由总部与财务部协商同意后方能更改。

  (1)核对结存数:各分公司商务统计岗与财务会计岗核对错误编号的商品结存数量,确保结存数量无误。

  (备注:结存数量=库房实存+商品借用数量)

  (2)错误编号的商品中有借用的应先办理归还手续(例:某部门借用商品中有错误编号,准备更改正确编号)。

  〈1〉查询打印出所有错误编号的商品的借用记录。

  〈2〉按记录填写样品归还单(由商务统计人员代为填写单据并由借用人签字)

  注:商品编号填入归还单上的内容应和借用单内容一致(此单据调账前录入)

  〈3〉填写样品借用单(由商务统计人员代为填写单据并由借用人签字)

  注:商品编号填写正确编号,其余内容应与归还单内容一致(此单据调账后录入)

  〈4〉调账前先把原实存数和借用数做记录,以便查询。

  (3)进行调账:将确认无误的商品进行编号的调整,填写商品调账单。(例:某部门商品中有错误编号,准备更改正确编号)

  〈1〉调出部门和调入部门编号:某部门

  〈2〉调账前商品的编码填写错误编号

  〈3〉调账前和调账后的数量为结存数量(实存+借用)

  〈4〉调账后商品的编码填写正确编号

  〈5〉请在备注处由财务会计和商务统计人员双方签字。

  (4)单据录入:储运商务、商务统计人员都要录入归还单、调账单、租赁单,并将票据传递财务部。

  〈1〉有错误编号的借用的商品先录入归还单。

  为了准确请在单据查询处对错误编号的商品进行查询,屏幕应显示为无满足条件的记录。

  〈2〉录入调账单(在程序中的调拨单处录入)

  为了准确请在库存查询处对错误编号的商品进行查询,库存数应为0,对正确编号的商品进行查询数量应为原错误编号的实存数。

  〈3〉录入借用单。

  为了准确请在单据查询处对正确编号的商品进行查询,屏幕显示的数量应为原错误编号商品的租赁数量。

  〈4〉没有错误编号的借用的商品直接录入调账单。

  (5)打印出正确编号的商品的借用记录,交给借用人确认,在还租赁时应按正确的商品编号填写。

  (6)对商品编号进行更改的商品需以书面形式通知财务部和商务部,以保证不再有错误的商品编号出现。

  (7)更改工作请务必在结账前完成,并保证按时完成数据传递工作。

  (8)商品编码修改和删除的规定:凡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内有发生额或余额及借用账上有业务发生(存在入库和销售记录或有实物)的商品,不能修改编码,更不能删除编码。

  (9)特殊情况,必须由采购商务填写《编码变更通知单》,经过财务部同意后,储运商务填写《商品调账(调拨)单》进行处理。

  八、月末结账(关于月末结账时间的再次确定)

  为统一各地分公司月末结账时间,以确保月末结账时盘点数据的准确性,现将月末结账时间及相关注意问题作出规定。

  1、月末结账时间截止为当月xx日xx点,遇节假日可提前到节假日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结账日xx点之后发生票据算作下月票据,为此要求储运商务员应及时向商务统计传票。

  2、因为极特殊原因,结账之后仍需补录票据,一定要把计算机系统日期改为当月xx日后再录入票据,确保系统结账日期为xx日。

  3、在接收财务成本无误后结转时,请确定计算机系统日期为xx日,如不是,请改为xx日。在结转后开始录入下月新票据时,系统日期一定恢复为当日日期。

  4、如个别分公司xx日即可结转,请当日结转后不要录入新票据,于次日再开始录入。

  九、财产清查。

  (一)物资清理要求。

  1、关于存货确认。

  (1)库存商品。

  〈1〉盘点时,依据储运商务员的实物报表进行核对无误后,清理小组与储运商务双方签字认可。

  〈2〉出现账实不符情况时,先查明原因,如确无法查明原因,应按实际库存实有数进行调账。

  〈3〉盘点时应将货物好坏质量状况准确填写,并将损坏、常年积压货物列出清单,经审计、财务、商务部及总经理认可同意后,按不同状况进入不同的库别库进行管理。

  〈4〉商品报废必须经质检部门检验后,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报废统一处理。

  〈5〉盘点后的库存报表应按其在库时间段(1个月-6个月及半年以上)分别列出,并分层次、属性设立商品、材料、成品、积压、待处理等库别,分别进行管理。

  〈6〉统计账的实存数量与实物不符的,应按确认的库存实有数进行调账。

  〈7〉库存实物中有计量单位与集团公司总部不一致商品,应以集团公司总部计量单位为准登记存实有数量,并进行相关调账处理。

  (8)盘点过程中,如发现代销、寄存、已售出等非库存商品,应登记在盘点报表的附表,并作为暂存库的库存进行入账,领出时应办理相应的出库手续,并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领货。

  (2)借用商品:

  〈1〉应在月底前责成分公司将借用库进行清理并尽快以销售小票顶物的方法进行清理工作。

  〈2〉未归还借用商品应在盘点前打印借用明细清单,清单中详细注明借用商品存放地点,并有借用人签字确认。

  〈3〉借用商品中如存放地点不在公司内部(在用户或合作单位),应有对方单位出示的借用合同(或借用证明)。

  (3)已销未提商品:

  〈1〉应在月底前责成分公司将已销未提货物尽快提走。

  〈2〉如特殊尿因不能提货的,应按照明细清单进行登记备案,未登记备案的,清理后不予提货。

  〈3〉月结前的已销未提货物应在一个月内提货,过期销售小票视为作废。

  〈4〉月结后的销售小票一个月内提货有效(以票据填写日期为准),过期作废。

  (4)按照流程工作后应完成工作。

  〈1〉报出报表,要求清查小组成员(审计、财务、分公司领导、商务部)签字。

  〈2〉报表中所列的积压、报废商品,按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处理。

  (5)具体的流程:

  〈1〉处理时,应按照集团公司总部处理积压、报废流程进行公开招标,并以招标中最高价进行处理。招标过程应有总经理或授权人、商务管理人员、处理商品所属部门负责人、竞标单位共同参加。

  〈2〉商务部成员有责任确认其公开招标的公正性,并在审核积压处理报表后签署商务部审核意见。

  2、关于资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确认。

  (1)资产(固定资产、低耗)编码与集团公司总部编码一致。

  (2)清理时,落实归属部门及责任人,并建账立卡;

  (3)资产卡片由责任人、部门经理签字认可,资产汇总报表由分公司总经理签字认可。

  (4)未被认领或同时认领的资产,由分公司总经理裁决,但必须落实到责任人。

  (二)商务部分账要求。

  1、关于编码。

  (1)商品编码。

  〈1〉商品编码应与集团公司总部销售业务部门商品编码一致、计量单位一致。

  〈2〉各销售业务部门库存中如有外购商品存货的处理办法。

  〈3〉属于分公司经营产品,但不是从总公司进货外购商品,应按照总部商品编码进行(财务与库存)账物调整。

  〈4〉属于非分公司经营的产品,应调拨到另设的外购部门,并尽快销售。

  〈5〉从清理日起,分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在外购时,不允许有沉积库存,同时,按照总公司有关外购编码规定执行。

  (2)库别编码:

  〈1〉按照集团公司总部统一编制的集团公司库别库进行统一操作。

  〈2〉新增库别时,应与集团公司商务部进行申报,并按统一库别进行操作。

  (3)部门编码与人员编码:

  〈1〉按照集团统一的部门编码及人员编码规则进行操作。

  〈2〉分公司应设立与集团公司总部各销售业务部门对应的销售业务部门,并有相应的部门代号。

  2、关于存货管理:

  (1)各分公司应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存货管理。

  (2)存货管理制度参考《商务部管理制度》。

  (3)关于分账。

  〈1〉按照各销售业务部门进行现存储运、统计账的分账工作(新旧部门、新旧库别、新旧商品编码、新旧bmq)。

  〈2〉同时,借用库、入库单库也按照新销售业务部门、新库别代号、新商品编号进行切换。

  〈3〉分账后,打印初始借用、入库及部门报表库,并经过分公司总经理、各销售业务部门、商务部及清理小组组长及相关人员共同确认后存档备查。

  (4)传送数据的要求:

  〈1〉分公司自清理小组清查完毕,按照要求打印报表之日起,每日上午10点前应将前一天库存数据向集团公司总部进行准确传送。

  〈2〉商务部待汇总分公司库存数据后,对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检查,并作为考核依据。

  十、库存分析报告。

  1、综合分析能提供指标。

  (1)存货周转情况。

  (2)积压情况。

  (3)商品在途数量与周期等各项综合指标。

  (4)资产回收期与使用状况。

  (5)借用与销售、借用与库存比例关系。

  (6)其他报警信息。

  2、综合分析角度与立足点。

  (1)从部分到整体地对存货周转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使决策层及时了解销售趋势变化,同时使销售业务部门能够掌握存货各种信息。

  (2)存货积压是影响资金周转关键环节,通过对积压时间段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将要产生积压或已产生积压情况尽快向销售业务部门通报,引起其高度重视。

  (3)对于在途数量与周期控制,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纵观并判断作为点与点之间连接环节是否畅通,并对其进行最佳效果控制,以期达到最小的损失。

  (4)对于资产分析,从回收期等数理角度进行其科学性分析,同时又大量地立足于市场,立足于公司实际运作,对其使用合理性作出预见和总结分析。

  (5)借用对于公司来说,它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手段之一,同时又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隐患,因此对于借用分析与跟踪,对于存货分析是重要指标之一。

  3、存货控制目的。

  (1)存货合理控制,能够减少公司财产损失。

  (2)存货合理控制,能够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流运作。

  (3)存货控制,是保障数据真实性必要手段。

  (4)对于存货控制,其关键是把物管活,要流通、要周转。

  4、违规认定与处理。

  (1)各分公司商务统计和储运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操作,做到准确、完整、及时。

  一、固定资产标准和分类。

  (一)固定资产标准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20xx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资产。

  1、生产经营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凡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均应作为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设备及物品,单位价值在20xx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二年,才作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分类。

  按用途划分:房屋、动力设备、电子设备、车辆设备、办公设备和其他设备。

  二、固定资产增置管理制度。

  1、固定资产增置原则。

  (1)各分公司固定资产采取计划控制,统一管理办法。

  (2)各分公司因业务需要所购置固定资产,一律限制在分公司计划额度内,产权归集团公司所有。

  (3)年初各经营公司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上年固定资产*均年度折旧额编制本年添置固定资产预算计划,按公司内部各分公司进行逐级汇总报管理部门审批后,由商务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审核执行。

  (4)额度范围内车辆更新,由财务总监审批。

  (5)新添车辆、房屋及特殊需求固定资产,由总裁办审批。

  2、固定资产购置借款及报销手续。

  集团内各经营公司外购固定资产,应持经总裁办审批固定资产年度预算计划,由商务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审核计划额度(如未设固定资产办公室专职机构可指定专人负责)并在借款单签字,财务部方予以办理借款。购回后,应先到固定资产办公室专管员处办理登记手续,财务部根据 固定资产办理单 进行报销。

  3、领用固定资产管理。

  (1)各分公司固定资产要有专人负责,物品要落实到责任人,原则上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

  (2)各分公司固定资产由分公司负责管理,各分公司专管员要确实负责。

  (3)各部门内部领用固定资产,应根据经总公司审批固定资产增加计划与额度,填写《固定资产办理单》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及固定资产管理员审批,确属计划内办理,审批后到库房领取,储运商务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4、固定资产办理审批权限。

  (1)年初预算应经分公司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并到商务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备案。

  (2)年度内购置时,经办人填写请购单,经总经理批准,经资产管理人员认可属额度内,方可办理。

  (3)经资产管理人员认可,确属额度内可以办理,如果在计划额度指标之外,须单独报分公司管理部门审批,商务部固定资产办公室备案后分公司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5、办理手续。

  (1)固定资产办理必须填写《固定资产办理单》。

  (2)由使用人填写《固定资产办理单》并经审批人签字认可后持单到储运商务处办理领用手续。

  (3)《固定资产办理单》填写应注明部门、日期、商品编号、品名规格、单位、数量、用途、经办人、审批人、储运商务审核单据无误后照单发货,并加盖 货已付讫 章和人名章。

  (4)在库商品必须办理完出库手续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领取在库商品作为资产使用。

  (5)固定资产办理单格式及说明。

  第一联、商务资产专管员,第二联、财务会计记账,第三联、经办人存查,第四联、储运商务存查。

  6、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管理。

  接受捐赠物品,先到固定资产办公室专管员处办理登记手续,符合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手续,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办理低值易耗品手续,财务部据商务部专管员传递单据进行账务处理

  7、新增固定资产计价与核算。

  (1)计价:购入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价值计价;领用固定资产按当期成本价值加配比税金计价;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市值计价。

  (2)核算: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均须按分类标准和计价原则进行明细核算。详细记录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数量、单价、原值、净值、使用年限等要素,按照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要求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核算准确。

  三、固定资产折旧。

  1、计提折旧范围。

  公司在用固定资产一般均应计提折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包括:未使用、不需用机器设备,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固定资产,国家规定不提折旧固定资产等。

  2、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实行分类折旧,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不同类别固定资产折旧。

  四、固定资产更新、更换、报废及清理。

  按《固定资产办公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执行,财务部根据商务部固定资产办公室所传账单数据,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五、固定资产销售。

  1、出售固定资产,应持写明出售原因固定资产出售报告,账面单位净值在20xx元以下报商务部经理审批。账面单位净值在20xx元以上由商务部报财务总监审批。然后填写 固定资产销售单 ,经固定资产办专管员签字确认后,到财务部门办理缴款,持财务部盖章缴款单到固定资产办公室专管员处办理注销手续。财务部月末根据固定资产办公室传来办理单据,进行注销账务处理。

  2、各经营公司出售固定资产办公类设备经总经理审批,车辆、房屋需经集团公司总裁办批准。

  六、对外捐赠固定资产管理。

  各经营公司根据需要对外捐赠公司资产均需填报集团对外赞助事项登记表,报经公司总裁办批准备案,未经批准备案,任何公司部门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公司资产对外赠送,财务部根据相应单据进行账务处理。

  七、资产管理原则。

  1、对所有符合范围资产都编码,贴标签。

  2、对所有符合范围资产都建卡立账(有程序入电子账,无程序做手工账)

  3、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

  八、资产管理流程。

  根据《商务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公司资产管理制度,重点强调对公司资产进行流程管理方法。在不违反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情况下,使各项流程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1、额度管理流程。

  2、领用流程。

  3、请购流程。

  4、转让流程。

  5、月末清查。

  九、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说明。

  1、资产额度管理流程。

  2、资产办理作业流程。

  3、资产清查流程。

  4、资产报废流程。

  5、办公用品、礼品入库业务流程。

  6、办公用品、礼品出库业务流程。

  7、办公用品、礼品日常操作流程。

  8、资产制度完善流程。

  9、资产专项管理流程。

  10、资产数据传送流程。

  第一条目的

  为合理使用公司通讯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控制费用开支,特制定本制度。

  通讯工具是指电话、手机、传真机。

  第二条 管理部门

  公司所有通讯工具由行政部统一管理。行政部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财务部配合行政部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 配置

  1、通讯工具(手机除外)由行政部统一购配,任何部门或个人领用须登记《通讯工具领用表》。

  2、配备电话一部、电脑一台,公司领导配备电话两部。

  3、根据业务需要,各部门可申请配置一部传真机。

  4、视工作需要,为职员配备其它通讯工具。

  二、使用管理

  1、为部门配置的通讯工具,由该部门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2、由个人使用的通讯工具,办理领用手续并负责日常维护,到期归还。

  3、下班后传真机应设置自动接收状态。

  4、除在家里能接电话以外,手机应该保持开机状态,对公司的电话有呼必应;


小企业管理制度 (菁华5篇)(扩展8)

——小企业管理制度(10)份

  1、生产调度受分管经理、主管直接领导和管理,日常生产工作指挥、协调、管理行使生产经理权力。当班工作中应按公司管理制度,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抓好安全、稳产,促进系统长周期安全运行。

  2、认真执行“生产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加强生产调度指挥,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当班中的生产作业和经济指标完成。

  3、负责当班中各岗位设备、工艺正常运行,抓好煤、水、电、汽、气的*衡调度,指挥协调。生产过程中,有权减量,无权超标。

  4、加强巡回检查,全面检查、了解各工序指标变化,发现设备、工艺有不正常时,要组织解决,并反馈有关领导。

  5、认真组织大班班前会,将生产调度例会主要精神传达给员工,并作好当班生产的安全注意事项安排。

  6、负责当班中系统开停车及设备的停机检修,倒机开车。

  7、确保安全第一,加强各车间、工序的联系,对生产运行中有疑难问题,有权通知有关车间,部门协同处理。对当班中出现的事故要通知所在车间召开分析会,并拿出事故处理意见。

  在组织里,最高主管当然是指挥中心。而在厂内生产运作过程中,生产管理部门(或称生管)显然扮演的角色就是“生产指挥中心”或“运作枢纽”。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和或认识不足,生管部门的附属单位,在生产管理不善的工厂内,经常会发生。

  1.经常停工待料,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无休止的加班,人变成了生产机器。

  3.前后工序的半成品或材料不衔接。

  4.半成品堆积如山。

  5.生产计划表,徒具形式,你做你的计划,我做我的`产品,生产计划达成率低,生产计划表更动频繁,不是追加,就是取消。

  6.紧急订单很多,生产计划无法执行。

  7.交货经常迟延,影响公司信誉。

  8.生产紊乱,品质跟随着失控,返工重做。

  9.材料、零件或产品积压过多,造成企业资金调度困难。

  以上乱象就是意味着生产缺乏“秩序”与“纪律”,就像人一样,要有秩序就得有一套既科学又切实际的生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生产中发生的乱象。

  生产管理制度,基本上的做法:生管部门先与营业部门协调好销售计划(出货计划),依此销售计划做基础,制订生产计划,生产工厂再依据此“生产计划”进行物料、人力、设备及场所的先期准备(计划),并依计划做生产排程,再依排程做进度控制。

  企业管理,薪酬管理可以激励职工发展业绩。那么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呢?现向你提供某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希望助你了解有关的内容。

  一、目的: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完善薪资管理制度,强化部门职能。

  二、适用范围:公司职员。

  三、制订标准:在原有薪资的基础上,参照同行相关的薪资待遇而设定。

  四、参照依据:原薪资标准、地方收入标准、市场行情收入标准。

  五、薪资等级制度:

  1、薪资构成:基本工资+项目津贴+奖金。

  2、基础工资:作为该员工从事工作的基础保障收入,发放标准参照(薪资等级一览表)。

  3、等级划分:分五个档,每档设二十五级。

  (1)一档(高管):正(副)总裁、事业部总经理、总裁助理;

  (2)二档(部门):总公司部门正(副)经理、事业部副总经理、项目经理、分公司正(副)总经理、销售大区经理、事业部部门正(副)经理、高级专业人员;

  (3)三档(主管):总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总裁秘书、分公司部门正(副)经理、设计师、省级业务主管、中级专业人员;

  (4)四档(主办):分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车间主任、业务主办、初级专业人员;

  (5)五档(职员):出纳、会计、文员、销售内勤、统计员、后勤管理员、设备管理员、仓管员、水电管理员、检验员、兑奖员、文员、驾驶员、接待员、工勤人员、工人;

  (6)注:

  A、凡未列入以上档次者,其薪资标准另行制订;

  B、业务部助理在职权上高于大区经理,其薪资级别要比大区经理高;

  C、公司与事业部、子公司是上下级隶属关系,本薪资制度中,已将此关系考虑在内。

  4、说明:

  (1)二档、三档管理人员由本公司总裁任命为准。

  (2)技师类员工原则上以三档起薪,特殊人才可享受二档或更高一级待遇。

  5、工龄津贴:

  (1)计算标准:以该员工进入公司满一年后始计,第二年开始每满一年每月20元。

  (2)工龄工资以十年封顶,即工作满十年后不再递增计算工龄。

  (3)工龄津贴统一在年终发放,凡在年终前离职人员(辞职、辞退、开除),均不发放。

  6、学历或职称津贴:

  (1)高中、中专生或取得(员)资格认证(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50元;

  (2)大专生或取得(助理)资格认证(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100元;

  (3)本科生或取得(师)资格认证(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150元;

  (4)硕士生或取得(高级)资格认证(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200元;

  (5)博士生或相关任职资格的(能出具相关证书的)每月300元;

  (6)既取得学位又获得资格认证的只能享受一项津贴,但在晋职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7)所取得职称资格认证必须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方可享受该项津贴。

  7、特许津贴:特别人才津贴由本公司总裁特批。

  8、发放标准:

  (1)凡新进员工需要三个月的试用期,因工作表现优秀或对公司有较大贡献者,经部门上报,人力资源部核实,经审批后(根据公司人事管理权限而定)可缩短试用期;薪资发放依不同职务或工作而定;

  (2)总裁助理需要试用期一档一级起薪,任命后一级三档;总公司部门经理、事业部副总经理试用期二档十三级起薪,任命后二档十七级;事业部部门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试用期二档十一级起薪,任命后二档十五级起薪;总公司部门副理试用期二档六级起薪,任命后二档九级起薪;大区经理试用期二档三级起薪,任命后二档七级起薪;事业部部门副理试用期二档三级起薪,任命后二档九级起薪;

  (3)省级A业务主管、分公司部门经理、设计师试用期三档七级起薪,任命后由三档十四级起薪;省级B业务主管试用期三档四级起薪,任命后三档九级起薪;总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总裁秘书、分公司部门副理试用期三档四级起薪,任命后三档七级起薪;

  (4)车间主任需要试用期四档五级起薪,任命后四档十一级起薪;分公司部门助理或主办试用期四档十七级起薪,转正后四档二十三级起薪;

  (5)文员、出纳、仓管员、销售内勤、检验员、统计员、厨师、司机、水电管理员需要试用期五档八级起薪,转正后五档十五级起薪;保安员试用期五档六级起薪,转正后五档十级起薪;食堂帮厨、绿化工、清洁工试用期五档二级起薪,转正后五档六级起薪;

  (6)新进员工试用期薪资定级将在原定薪资点基础上考虑其工作经验及其它技能而高套两至三个级别。

  (7)特殊情况经本公司总裁审批可高套级别。

  (8)注:本薪资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发放,已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朝着以人为本管理的积极方向发展,为今后出台标准提供依据,因此,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六、薪资考核:

  (1)公司对各岗位分别进行考核。

  (2)考核结果将分为差、不及格、及格、优良、优秀。

  (3)其中优秀员工占公司全员的5%,优良员工占公司全员的5%,及格员工占全员的60%,不及格员工占全员的15%,差员工占全员的5%。

  (4)需要考核一次达优秀者将给予调薪三级,考核连续三次达优秀者,给予晋级一档同级。全年考核达优秀者可晋升职位。

  (5)需要考核一次优良者将给予调薪一级,考核连续二次达优良者,给予调薪三级。全年考核优良者,给予调薪五级。

  (6)考核及格者不加薪亦不减薪。

  (7)考核一次不及格者给予降薪一级;接受公司相关职业培训,考核连续二次不及格者,给予降薪三级;由人力资源部对其工作全面了解与评估,决定是否调职;全年考核不及格者,给予降职。无职位者以辞退论处。

  (8)需要考核一次差者工资将给予降薪三级,并给予调职;考核连续二次差者或全年考核累计三次者以辞退论处。

  (9)营销人员另有规定奖惩标准的,不在此限。

  一、总则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本制度;

  2、为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工作岗位职责

  (一)会计职责

  1、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复帐、报账,做到手续齐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处理及时;

  2、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3、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制度的监督,会计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4、负责完成公司的日常财务工作;

  5、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监督各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6、积极为公司筹措和调度资金,协助公司领导作好全公司的资金运筹及资金管理工作;

  7、做好公司纳税申报和税收策划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出纳职责

  1、建立健全现金出纳各种账册,严格审核现金收支,做到账实相符;

  2、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限额,超过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不坐支现金,不认白条抵押现金;

  3、对每天发生的银行和现金收支业务作到日清月结,及时核对,保证帐实相符;

  4、严格支票管理制度,编制支票使用手续,使用支票须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生效;

  5、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对账、报账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现金管理制度

  1、所有收支由公司出纳负责。

  2、建立和健全《现金日记帐》簿,出纳应根据审批无误的收支凭单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流水收支帐目,并每天结出余额核对库存。作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3、库存现金超过20xx元时必须存入银行。

  4、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填写“领用单”,写明用途金额,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5、无论何种汇款,财务人员都需审核“汇款通知单”,分别由经手人,部门主管,总经理签字方可汇出。

  6、任何现金支出必须按相关程序报批。因出差或其他原因必须预支现金的,须填写借款单,经总经理签字批准,方可支出现金。借款人要在出差回来或借款后一周内向出纳还款或报销(详见差旅费报销规定)。

  7、收支单据办理完毕后出纳须在审核无误的收支凭单上签章,并在原始单据上加盖现金收、付讫章,防止重复报销。

  四、支票管理

  1、支票的购买、填写和保存由出纳负责。

  2、建立和健全《银行存款日记帐》簿,出纳应根据审批无误的收支凭单,逐笔顺序登记银行流水收支帐目,并每天结出余额;每工作日结束后。

  3、所开出支票必须封填收款单位名称。

  4、所开支票必须由收取支票方在支票头上签收或盖章。

  5、签发支票必须在银行账户余额内按规定向收款人签发,不准出租支票或将支票转让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不准将支票交收款单位代签。

  五、印鉴的保管

  1、银行印鉴必须分人保管。

  2、财务专用章和总经理印鉴分别由财务主管和出纳负责保管。

  六、现金、银行存款的盘查

  1、出纳人员在每周完成出纳工作后,应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上存、收入、支出、结存情况,编制“出纳报告表”,并对由出纳保管的库存现金,由会计或总经理指定人员于每星期五下午及每月终了进行定期对帐盘查,其他时间进行抽查。

  2、出纳应根据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帐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帐单的余额进行核对,对未达帐项应由会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

  3、其它依据相关会计制度及法规执行。

  七、资产管理制度

  本制度所指的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且使用期限超过3年的物品。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设备、办公套具、电子设备、机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各部门按月编制预算,填写申购单,逐级审批。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福利及其它工作用品金额大于1000元(含),必须采用转账方式付款,不得使用现金,确实有特殊情况,需总经理同意方可。

  八、费用管理制度

  日常费用管理

  一、业务招待费:

  1、业务招待费是公司因经营业务需要而发生的餐费、礼品费等,应本着必要、合理、节约的原则从严掌握。因业务需要接待时,必须事前经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批准后方可接待。

  2、业务招待中娱乐性招待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

  3、业务招待报销时应凭有效票据填写费用报销单并附事先经总经理审批的《招待费用申请表》,列明原由、招待对象、人数、地点及陪餐人员、费用标准,事后方可凭有效票据填写《费用报销单》予以审批报销。《招待费用申请表》由财务部专人妥善保管。

  4、公司实行招待费总额控制原则,所有招待费用在发生前都需告知上级主管,必须经过部门主管、总经理、主管会计签字方可报销。

  二、差旅费:

  1、差旅费包括出差期间发生的往返车船费、订票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住宿补助、伙食补助、通讯费补贴等,费用分项计算,计算后标准总额内凭出差地有关发票据实报销,超支部分自理。

  2、差旅费报销标准:

  (1)出差申请程序:公司员工出差应事前填写“出差申请审批单”,明确出差任务、路线时间及随行人员等相关事宜,再上报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审批。

  (2)出差人员如需借款,凭领导签字批准的《出差审批单》,填写《借款单》,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可在财务部预支和出差预估费用相当的借款。

  (3)公司各部门因公外出人员,在出差期间所支出的费用,要本着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严格按以下规定。

  (4)差旅费报销标准:

  1、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标准(金额单位:元。下同):

  人员

  飞机

  火车

  轮船

  长途汽车

  出租车

  总经理、副总经理

  普通舱

  软卧软座

  二等舱

  实报

  实报

  部门主管

  预申请

  硬卧硬座

  二等舱

  可乘

  实报(紧急情况实报)

  主管以下

  硬卧硬座

  三等舱

  可乘

  预申请

  2、住宿标准:

  人员

  特区

  直辖市

  省会城市

  省辖市

  县级市及以下

  总经理、副总经理

  实报实销(含副总经理,下同)

  副总以下

  480

  300

  240

  180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