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2. 现在有些新诗人对语言没有敏感,写不出好诗,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仍然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3. 现在新诗人似乎对语言就没有敏感,只能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并且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4. 现在某些新诗人似乎对语言就没有敏感,只能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并且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5. 1920年,北洋政府颁布第一个废除文言文、采用国语的法令,从此,言文一致、国语统一。与此相对的是,“之乎者也”远离教科书、远离口头语,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6. 他恨不能用英文写信,因为文言信的语气太生分,白话信的语气容易变成讨人厌的亲热;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你的极虔诚的方鸿渐”。
  7. 书生办报,直言谠论,志士匡时,关心民瘼,但由于使用文言文,深奥难懂,读者局限于士绅和学子。
  8. 这篇文言文,我看了几遍都不懂,经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9. 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10. 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11. 要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12. 一读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堕烟海的感觉。
  13. 文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文学的主流。
  14. 从现存数百种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编排类型、题材类型、体材类型、结构类型。
  15. 初中的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16. 让一向有点文盲的丁志涛都想起了几句文言文‘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7.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
  18. 有些场合,简练的文言才有力量,所以“毋忘在莒”之后有“庄敬自强”,“庄敬自强”之后有“戒急用忍”。
  19. 记者翻看试卷发现,语文卷面上印的竟是《论语》等文言文——“子入太庙,每事问。
  20. 等中国强大了,也让老外考中文四六级。四级作文格式都是文言文,要求用毛笔写。六级作文发每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