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作文 >

和声作文 (菁华3篇)

日期:2022-11-07 00:00:00

和声作文1

  和声,贵在“和”。不单单是乐团中各种乐器的和声,它更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和声更让人陶醉。——题记

  序曲

  此时,电视的音乐频道放出了《金蛇狂舞》,大家便和着曲子一起做着除夕之夜最重要的事情——包饺子。

  我把面粉倒入盆中,用细水把面冲稠,便开始用力地搅和起面来,面团每压一次盆便发出微微的“噗噗”声。

  胖胖的老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伴着“撕拉撕拉”地摘出坏菜叶,然后哗哗冲洗其好者。

  姥姥把肉拍在案板上,拿出了专门为春节磨好的菜刀开始“咚咚”地有节奏的剁馅,真不知是姥姥在为曲子打节奏还是打击乐在给曲子打节奏。

  我们的声音和在一起,就像曲子中高低应和的声音一样。

  主旋律

  姥姥把揉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然后伴着清脆的声音被断成一段一段,嗖嗖地扔在面板上,与案板砸出响声,成为生活中最普通的和声。

  我们拿出了擀面杖,把段好份儿的面用擀面杖擀扁,然后一手擀着,一手不停地扯着边儿。此时,电视中播出家人最喜欢的《龙腾虎跃》,随着这首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和着案板与擀面杖撞击的“梆梆”声,巧妙地汇成了一首有趣的和声。

  “诶?你们该包饺子啦?加我们一个。”家里人全都过来了,纷纷拿起饺子皮和馅儿。

  “嗬嗬嗬,瞧你包的这个饺子。”舅舅开心地笑起老弟来“和你真像,胖的站都站不起来。”

  “你还不是一样嘛!”舅妈白了他一眼“也是烂泥扶不上墙啊!这饺子还没吃先破了肚了!”

  “哈哈哈……”一家人开心地笑了起来,这便是最自然的和声。

  “咕噜噜噜”饺子一个个下锅啦!“这饺子像是我煮的。”“胡说,你煮的有这么好看过么?”“这个绝对是我儿子煮的!瞧这样子……”“我要尝尝廖盈佳的哦。”家里人围在饺子锅前猜着饺子主人。家里人其乐融融,又是一种和声。

  尾曲

  经过漫长的等待,饺子终于煮熟啦!大家坐在桌子前举起杯子大喊着:“干杯!新年快乐!呵呵呵……”盛满琼浆的酒杯碰在一起,发出银铃般的响声!

  “咚,咚,咚,咚”新年的钟声响起了!礼花齐放了!笑容绽开了!这些声音混打成一片,成了除夕之夜最幸福的和声!

和声作文2

  山泉叮咚,青蝉高歌,那是峻岭的和声。浪花扑岩,海风长吟,那是沧海的和声。而我心中那最美的,却是亲友谈笑,厨房热闹,爆竹喧闹构成的春节的和声。

  乡音无改鬓毛衰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回忆留下的疤……”伴随着这首《起风了》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老家。刚下车,就见到在车站等待许久的爷爷,*时不苟言笑的他,笑容也漾上了他的嘴角。用着我们听不惯的温州话方言打着招呼,就像孩子一样停不下来,笑声连绵不断,为新春欢聚的乐章拉开了序幕。

  刚踏入房门奶奶踉跄地从厨房出来,乐呵呵的笑着。一句话说完还没等到爷爷的回答,她带着浓重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又“喷涌而出”。这聊天声如同乐章里的圆号,提前开始了独奏,那柔和的.音色和欢快的曲调带动着乐曲的发展,时不时传来的笑声仿佛乐曲中的打击乐曲,为曲子增添了活力。

  烹羊宰牛且为乐

  “快,快进来看看,”姑姑带着围裙在厨房里大声呼唤,“今天晚饭有什么。”妈妈扎紧了头发,穿上了围裙,三两步跑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厨房就传来了各种食材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打散鸡蛋的铛铛声,切葱姜末的发出刷刷声,斩剁里脊肉形成的嘚嘚声,蒸锅中热气的呼呼声,将菜放入油锅时的滋滋声,好似乐曲中的提琴、铜管齐奏,清脆、跳跃,推动乐章继续向前。

  爆竹声中一岁除

  “哥哥,咱们去放鞭炮好不好?”比我小六岁的表妹羞涩地问我。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咱们去顶楼上。”表妹不敢点把打火机塞到了我手里。我握着她的手,俯下身摆好了“满天星”,“咔!”点燃了引线,然后迅速撤离,紧张而又兴奋地期待“满天星”把夜空点亮……眨眼间,“满天星”喷出了万朵火花,呼呼的火花声似乐曲中的小提琴,是整个新春乐章的主体,每一次响声都像是狂欢的呐喊,表达着成长的喜悦;每一节“满天星”似一个跳跃的音符,将乐曲推到了高潮!

  红火的灯笼挂在窗外,随柔风轻轻摆动,底部的流苏似飞舞的玉腰奴,一根根飘扬在空中,更如同指挥棒,宣告这乐章进入尾声。

  这才是世间最美的和声,它不仅来自新年的喜悦,更源于亲人心灵的共鸣。

和声作文3

  风铃声紧贴着湖面的波光,漾开。

  我喜欢听风铃声,因为那样我好抓住风的触角。哦,它在那儿呢!在柳树旁,在微风里。起风了……我甜笑。

  如果没有风,哪来这么多和谐的自然之音?那马上会有人来反驳,雨是最优秀的音乐家!我又笑了。大自然里,谁不是音乐家呢?

  王维说,鸟的鸣叫最符我心。《鸟鸣涧》一说,鸟真的很有灵性。也是来自自然的鸟啊!羽翼上带着风的履音。它的鸣叫是一种发泄的呐喊,还是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呢?是来衬托夜的静,还是填补内心的空?钻入王维的耳骨,等待回音。

  是与自然的一种缘吧!

  所谓“和声”,我想大自然可以做最好的诠释。诚然,每一种声音都是无法替代的角色,只要它出生于大自然。我说,我想,我笑,我听。“和声”讲究的是相互配合,融洽、互补、怡人。声音也是怡人的,它有形。它等待着人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自以为是的人们想用那么一根弦作调,那么“和声”就不和了。跫音铮铮,那是自然接受的。那是人们勇敢地踏步走,或许是对自然的探索,而非破坏。

  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然的“和声”是达到无穷远的境界。低处闻水声潺潺,高处山中空谷回音,有猿啼,有鸟鸣。是刚与柔的结合,是低与高的互补。无法追溯自然“和声”的全部意蕴,找不准音节,押不住韵脚。因为它不需要名片高调演出,更不需要人类花大代价的干涉。它天然,无需掩饰,默默演奏着天地最动人的乐章。

  因为自然是和谐,必定有“和声”。

  当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像雨一样滴落在肩头,我会把它赠予自然。我听着自然的“和声”回荡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换不得;是最和谐的大自然,无可复制,不可取代!

  一声声,一层层,叠起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串起对“和声”的依恋。一阙爱的长短句,一首“和声”送给人类,静静回想,慢慢聆听……

  因为自然是和谐,必定有“和声”。


和声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