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总结 >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日期:2022-10-09 00:00:00

1、*古代史*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2、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隋朝建立)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XX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西北—*定噶尔丹叛乱

6、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7、加强蒙*族团结

8、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10、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12、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13、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14、鲍森·詹森的实验

15、温特的实验

1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17、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18、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19、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20、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2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牧童碰新铁门)]

22、函数的基本概念

23、导数的概念

24、如果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其导数值在(a,b)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叫做f(x)在开区间(a,b)内导数,记作f’(x).

25、函数的导数与导数值的区别与联系:导数是原来函数的导函数,而导数值是导函数在某一点的函数值,导数值是常数.

26、求导

27、语病题

28、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29、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0、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1、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3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3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34、《*宣言》发表后,并不是立刻成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而是经过几代人的丰富和发展,才成为欧亚美非诸洲工人阶级和人类**的阳光雨露,等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薪火相传的火炬手。

35、《和*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土地法令》宣布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6、集合表示方法

37、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3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0、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41、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4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4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47、多音多义字。这类字音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乐”,作名词时读“yuè”,如“乐队”,作动词或形容词时读“lè”,如“乐意”;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如“供”与“供应”义有关时,读 “ɡōnɡ”;与“上供、案供”义有关时,则读“ɡònɡ”。

48、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1)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 “马厩”的“厩”读“jiù”,不读“jì”;(2)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如“刹那”的“刹”读“chà”不读“shā”; (3)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如“粉”读“fěn”,不读“fēn”。

49、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50、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2、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3、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4、建议:

5、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6、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8、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0、《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2、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1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5、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6、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7、屈原者,名*,楚之同姓也。

18、文学常识

19、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20、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21、《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

23、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24、沙龙:原指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后指一种在欣赏美术品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现在更多的是指这样的*。

25、映雪:表示勤学苦读。

26、借光:指请求别人给自己方便。

27、阿堵物:指这个东西,即指钱。

28、娘子军:指由妇女组成的队伍。

29、按图索骥——骥,jì。照图上画的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30、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没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以用逗号)

31、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3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3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5、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7、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8、别时“长亭”“柳”依依

3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0、形*字

  形*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

  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0

  文言实词

41、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六)《诗经·卫风·氓》

  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古诗文情景式默写

4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3、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44、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七)《离骚》

4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十一)《锦瑟》

46、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

  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47、形象

  答题提示:(省略号内为结合诗词分析)

  ①通过对……内容的描写,②描绘了一幅……的景象(图景)/营造了……的意境/表现一个……形象。

48、同音字、*音字。

  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如“彻、坼、掣、撤、澈”等。同音字可分为两类:

  (1)读音相同或相*,字形也相似。如“撤、澈”,“据、踞、倨”,“具备、万事俱备”等。

  (2)读音相同或相*,字形不同。如“国事、国是”,“事故、世故”,“成功、计日程功”等。

49、配对字。

  如:“缥缈(飘渺)”不能写成“缥渺”,“朦胧”不能写作“曚胧”等。

  练*

  完成全国Ⅰ、Ⅱ卷和安徽卷的字形题。

  二、字形辨别的技巧。

50、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关于问号的使用: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6篇

  一、东亚:

  1、总括:

  (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

  二、东南亚:

  1、总括: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

  (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原(印度河*原、恒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原为主;

  2、*原:里海沿岸*原(俄罗斯),图兰*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

  (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

  (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原:西欧*原,波德*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坦,以*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原:东欧*原,西西伯利亚*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

  (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原:奥里诺科*原,亚马逊*原(世界第一大*原),普拉塔*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

  (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

  (1)冰雪高原(*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

  2、天气状况;

  3、地势;

  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②晴天多;

  ③地势高;

  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

  2、地形、地势;

  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

  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重要纬线:

  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

  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

  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拉普拉塔*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

  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河口)、青藏高原(*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0N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

  (秦岭—淮河:32°—34°N;南岭:26°N;阴山:41°N)

  北极圈(66°34N或66.5°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地理意义: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

  南极圈(66°34S或66.5°S)南极大陆外围。

  地理意义: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

  大洲经纬大致定位:

  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左右,最东侧大约50°E左右,北侧在地中海沿岸,南侧开普敦,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小东经,小纬度!同样道理,欧洲位置(小东经,大北纬)在非洲北面;大洋洲位置(大东经,南半球);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160°E——20°W),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W,所以是:大东经,小西经;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全经度了;我们亚洲是:东半球(20°W—160°E),中(30°—60°)低(30°以内)高纬度(60°N以北)。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分地球。

  (2)晨昏线*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知识点总结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3、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2、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

  3、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5、治理措施: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地理高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6、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7、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8、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9、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交通问题,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

10、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1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12、热带沙漠气候;

13、地中海气候;

14、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15、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16、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17、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18、干燥:

19、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0、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21、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2、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23、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5、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26、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27、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28、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29、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30、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①自发形成②规划形成

31、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3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33、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

34、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

35、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36、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经济中心②政治中心③军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37、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38、发展*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39、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

40、自然原因: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2、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 作差, 判正负)和导数法

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4、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5、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6、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7、.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8、是向量与*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向量和向量夹角为钝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9、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10、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但不要忘记当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0,亦为截距相等。

11、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是怎样的?常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哪一些问题?

12、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13、d>R+r两圆外离;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大于两圆的半径之和。

14、d

15、d

16、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7、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8、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19、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定义你知道吗?

20、函数的图象的*移,方程的*移以及点的*移公式易混:

21、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22、数0有区别,的模为数0,它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可以看成与任意向量*行,但与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23、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了吗?

24、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你注意解题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达。(①设出变量,写出目标函数②写出线性约束条件③画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系列*行线,找到并求出最优解⑦应用题一定要有答。)

25、在△ABC中,∠C=90°,a=1,c=4,则sinA的值为

26、已知α为锐角,且,则α的度数是()A、30°B、45°C、60°D、90°

27、已知两角及一边,或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三角形是否存在要讨论)用正弦定理。

28、导数的概念

29、如果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其导数值在(a,b)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叫做f(x)在开区间(a,b)内导数,记作f’(x).

30、如果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那么函数y=f(x)在点x0处连续.

31、列举法:{a,b,c……}

3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33、函数的奇偶性

34、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35、做高中数学题的时候千万不能怕难题!有很多人数学分数提不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畏惧心理。有的人看到圆锥曲线和导数,看到稍微长一点的复杂一点的叙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经开始退却了。这部分的分数,如果你不去努力,永远都不会挣到的,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大胆的去做。前面亏欠数学这门学科太多,就算让它打肿了又怎样,后面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脸。

36、先看笔记后做作业。有的高中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因此,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37、集合元素具有

38、*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量”与“不变性”。

39、求分布列的解答题你能把步骤写全吗?

40、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