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

日期:2022-07-25 08:38:24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1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3、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

  4、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前秦王苻坚用*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5、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6、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2

  *战争(1840—1842)

  **代史从1840年的*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这**代历史发展有三条基本线索:(1)世界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2)*人民的反抗与斗争;(3)*社会各阶层探索*代化道路。

  一、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清朝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落。

  二、原因

  1、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其它原因: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②*可以使人上隐,*贸易可以获取暴利。

  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3—25)

  (1)原因:*贸易对*的危害:财政危机;军队战斗力削弱;官吏腐败;百姓家破人亡。

  (2)意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淮安人关天培虎门抗敌)

  三、结果:

  清*战败,英国强迫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地、赔款、开五口、协关税)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等条约)

  四、失败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的腐败无能。

  五、*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代史的开端。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

  *战争(1840—1842)

  **代史从1840年的*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这**代历史发展有三条基本线索:(1)世界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2)*人民的反抗与斗争;(3)*社会各阶层探索*代化道路。

  一、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清朝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落。

  二、原因

  1、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其它原因: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②*可以使人上隐,*贸易可以获取暴利。

  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3—25)

  (1)原因:*贸易对*的危害:财政危机;军队战斗力削弱;官吏腐败;百姓家破人亡。

  (2)意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淮安人关天培虎门抗敌)

  三、结果:

  清*战败,英国强迫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地、赔款、开五口、协关税)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等条约)

  四、失败的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的腐败无能。

  五、*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代史的开端。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阅读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1)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1

  *战争

  1.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走私*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

  6.*战争影响:

  ①*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历史的转折点,是**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代第一个不*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次*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

  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等条约,共割占了*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的太*天国农民运动。

  5.太*天国运动:

  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天国运动

  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收复新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1)时间:19世纪60年代

  (2)支持者:英国、俄国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国直接派兵侵占了伊犁地区)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在新疆设立行省。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2

  新航路的开辟(P58—63) <理解>

  1、新航路开辟背景(或原因):

  (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具体原因:

  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在欧洲广为流传,激 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

  ③ ***、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发展、寻找、垄断、控制)

  (3)条件:

  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寻新航路。

  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

  ③航海技 术的进步。(指南针、大型海船)

  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

  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1497—1498年,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4、影响:

  (1)它是继郑和远洋航行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最早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加速了欧洲的早期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航运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大西洋沿 岸。意大利逐渐衰落,荷、英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5、对比:1405—1433年,*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殖民掠夺P63、P77—82 <理解>

  1、15—16世纪最先进行殖民掠夺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和岛屿,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我国的澳门;西班牙: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2、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3、然后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

  4、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有:血腥掠夺(指掠夺财富)、*(特别是大量屠杀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黑奴贸易(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马克思称欧洲资产阶级在贩卖黑奴的过程中“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3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 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司母戊大方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还开凿了灵渠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接着,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

  13、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西汉炼铁开始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5、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6、司马迁的《记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17、举世闻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8、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火攻曹军,大获全胜,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

  19、三国鼎立:魏国-曹操;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230年,孙权派卫温到

  夷洲 ,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20、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 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2)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范文五份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1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现代价值。

  (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

  (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

  (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5)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

  (7)*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

  (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价值―和谐论;统一观;重视德化;重视家庭人伦;民本思想。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2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3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和评价。

  背景:

  (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

  (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

  (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二、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和终结。

  演变:

  法家独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多种学派,其中法家主张改革,法治和中央集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被秦国利用来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国家秦朝,但法家失于**,秦朝二世而亡。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

  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认识: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道家恢复经济,佛道麻醉人民。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4

  “***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①过程: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结果: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反***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适当比例*衡发展。

  评价功绩:①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

  ②为反***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5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q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3)

——7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3篇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③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4)

——初一英语要点知识归纳总结3篇

  短语归纳

  1. 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

  5. talk to 跟…说

  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 play the drums 敲鼓

  9. 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

  10. do kung fu 练 (*) 功夫

  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 在周末

  用法集萃

  1. play +棋类/球类 下…棋/打…球

  2. play the +西洋乐器 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5.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做某事

  6. can + 动词原形 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8. join the…club 加入…俱乐部

  9.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喜欢/喜爱做某事

  典句必背

  1. —Can you draw? 你会画画吗?

  —Yes, I can./No, I can’t. 是的,我会。/不,我不会。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你想加入哪个俱乐部?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我想加入国际象棋俱乐部。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你可以加入英语俱乐部。

  4. Sounds good./That sounds good. 听上去很好。

  5.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我会说英语也会踢足球。

  6.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请给米勒夫人拨打电话555-3721。

  一. 动词be(is,am,are)的用法

  我(I)用am, 你(you)用are,is跟着他(he)、她(she)、它(it)。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还有一条须注意,句首大写莫忘记。

  二. this,that和it用法

  (1)this和that是指示代词,it是人称代词。

  (2)距离说话人*的人或物用this, 距离说话人远的人或物用that。如:

  This is a flower. 这是一朵花。(*处)

  That is a tree. 那是一棵树。(远处)

  (3)放在一起的两样东西,先说this, 后说that。如:

  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 这是一支钢笔。那是一支铅笔。

  (4)向别人介绍某人时说This is…, 不说That is…。如:

  This is Helen. Helen, this is Tom. 这是海伦。海伦,这是汤姆。

  (5)This is 不能缩写, 而That is可以缩写。如:

  This is a bike. That’s a car. 这是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轿车。

  (6)打电话时,介绍自己用this, 询问对方用that。如:

  —Hello! Is that Miss Green? 喂,是格林小姐吗?

  —Yes, this is. Who’s that? 是的,我是,你是谁?

  注意:虽然汉语中使用“我”和“你”,但英语中打电话时绝不可以说:

  I am…, Are you…?/Whoare you?

  (7)在回答this或that作主语的疑问句时, 要用it代替this或that。如:

  ①—Is this a notebook? 这是笔记本吗?

  —Yes, it is. 是的,它是。

  ②—What’s that? 那是什么?

  —It’s a kite. 是只风筝。

  三. these和those用法

  this, that, these和those是指示代词,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的或下面要提到的人或事;those是that的复数形式,指时间、距离较远或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①This is my bed. That is Lily’s bed. 这是我的床。那是莉莉的床。

  ②These pictures are good. 那些画很好。

  ③ Are those apple trees? 那些是苹果树吗?

  在回答主语是these或those的疑问句时,通常用they代替these或those以避免重复。如:

  ④Are these/those your apples? 这些(那些)是你的苹果吗?

  Yes, they are. 是的,他们是。

  四. 不定冠词a和an

  a和an都是不定冠词,表示一(个,支,本,块……)的意思,但不强调数量概念,而是强调类别,用来限定名词。a用在辅音音素开头的单数名词前,如:a pencil(一支铅笔),abook(一本书);an用在元音音素开头的名词前,如an eraser(一块橡皮)。如果名词前有修饰语,用a还是用an,则以该修饰语的第一音素决定用a还是用an。如: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5)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3篇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等精神是不同的。

  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等精神是不同的。

  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

  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的学*进步至关重要。

  课堂学*是学*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学会听课,对初中的学*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

  时间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玩与学的关系,主与次的关系,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学*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上。但是,学*又不是初中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把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间;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进步和全面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初中阶段学*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一定要学得扎实。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的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现在学*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是整个人生学*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3篇(扩展6)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菁华5篇)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天府之国”。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P47?P49第三章秦、西汉、东汉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55、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管辖。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60、丝绸之路:*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61、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6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

  63、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