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体会 >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5 00:00:00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

  一、学*小记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激扬生命》的精彩报告中,明确地阐述了生本教育的概念和“教育走向生本”的判断,以及“人的起点非零”的学生观,“生命的牧者”的教师观,“小立课程、宽作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若干观念,并提出了生本教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郭教授在阐析中,强调要最大限度的依靠人的学*本能。他认为,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指向一个目标——使儿童可以自为,使我们可以全面依靠学生,从而实现天纵之教。 江苏丹阳六中的荆志强老师、广东增城市港侨中学胡首双校长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龚雄飞校长分别就践行生本、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进行了培训报告。在报告中,他们列举了在生本教育课堂实践中,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理念、行为、成效等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一连串的数据证实了生本教育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人艳羡。 花都区育才小学两节生本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论: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要在自己的课堂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有 困难找学生”。

  二、一点认识

  认识之一:我市高效教育综合改革,从最初教育理念的转变,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从最基本的建模到入模、创模,变化是巨大的,脚步是坚定的。回顾高效教育,对照生本教育,我觉得二者并不矛盾。首先,“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它们虽然叫法不同,但从理念、模式上来看,有着相通互融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是主体,是学*的主人”,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其次,高效课堂与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我们的高效课堂提出“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方式,“独学”就是学生个体的学,“对学”就是同桌、小组之间的合作学,“群学”就是教师组织、引领下的全班交流分享。这样的学*方式与生本课堂的学*方式是一致的;高效课堂的流程是“自学、展示、反馈”,与生本课堂重课前预*、重课堂展示是相一致的,是相通互融的。

  生本教育与我们高效教育模式并不冲突,关键是要找一个切合点,把生本教育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认识之二: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生本教育中尤显突出。郭思乐教授明确指出:“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文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学*语文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生本语文课堂没有了传统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条分缕析,更大限度地容纳了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们所

  观摩的语文课《动物的节能术》中,对课文,学生学*的并不多,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展示交流中,即由文中的动物节能术引出其他形形色色的动物节能术,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与之相关的各种课外读物。这使得生本教育的语文不仅是一个学*某一篇课文的课堂,它课堂的容量是一篇课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分享到许多的相关知识。我想,对这篇文章的学*也不仅止于这节课,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动物节能术的文章,这是自主学*的一个开始,经过这节课的推动,让学生能在课后更有兴趣地寻读这一类型的课外读物,这是学生自主学*的一个课后延续。生本课堂环节简单,主要任务就是借助生本教材中的课文以读引读,以读促读,以读引说,帮助学生在大阅读,大交流,大表达中获得不简单的发展。 认识之三:生本教育强调“有困难找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绝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江苏荆志强老师在报告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图片,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教室前方放有他的专座,*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学*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则悠闲自在的喝喝茶,看看报,这样的老师何等惬意!但细细思量,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仅仅如此,可能要站得更高。生本课堂的老师是“不见自我”的,老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要干什么?——“心为”:前臵学*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这大量的资料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老师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要获得何种提升?老师要思考。课堂不仅是展示,课堂要交流,要提升。所有这些,老师都要做到心中 开之后,学生就可以钻得进,又可以出得来;对生本也要心中有数。我们得为学生指引一个方向,手一挥,千军万马齐奔腾。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既要“小心的释放出自己的思想”, 又不能让“老师的意志”搬家;既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还得让大家在分享中提升。

  认识之四:生本教育下也有“差生”。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云集常常困扰着我们,与刘映桃校长的交流及报告的学*中我发现,他们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与做法值得我们学*。首先他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静待花开”,面对不同学生生本教育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跟韩新娥老师的做法有相通之处,即: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飞不动跑不动的慢慢溜达,想方设法使识字多、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多读,使学*困难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完成时间不作硬性规定,这样的要求不致过高,又留有充分的余地,祛除了学生的心理抵触,保持了他们旺盛的学*热情。其次,生本课堂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让原来意义上的差生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读一段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即使是差生,也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我们虽然也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但对学生保底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上计划严密,要求是硬性的,学*稍有闪失,就难以过关,而且密集的考试分数把失误暴露无遗,差距一旦出现,就有可能被反复强化,学生的学*热情被扼杀了,“差生”真的成了顽固不化的差生。我们常教育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按生本理念其实有些时候“不一定今天的功课今天做”,而保护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保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为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 引柴烧”。

  认识之五:建立在美好学*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着这一理念。当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时,学生自己体验和体悟了*,而教学就真正成为教育的核心,德育就不再和教学分离,就不仅仅是“教学有麻烦,德育来救火”。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学*方式,都是在前臵学*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看到学生那种热情大方与自信让我体会到生本教育的活力所在,它还原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亮出了生命的色彩。

  几天的学*培训,感触颇多,“生本教育深邃的理念带来宽厚,简单的课程带来极致,静待的管理带来蓬勃,朴素的教育带来深刻!”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在生本的理念引领下,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孩子们同学*、共成长。孩子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课堂则是洒满阳光的成长乐园。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2

  在丁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随后, 一起听了郭思乐教授和专家报告,后来,我们观摩了小学的语、数、外3节示范课和初中英语、语文2节生本示范课, 亲身感受了原汁原味的生本课,的确很精彩。通过几天的生本培训学*,我进一步认识了“生本教育”理念,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体会。

  一、 它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生本教育”首先是教育观的问题,教育不应当是围绕分数转,为了升学转,应当回归到它的根本: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试想今天我们强加给学生的这一切真正是他们想要的吗?真正对他们一辈子有用吗?他们之中即使少数的人成功了,但他们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郭教授提出的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可主宰、独立、自由地获取,是自然合理的教育新思路。

  二、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的动力,学会学*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以前,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总认为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多说话,我这才意识到,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如何开展教学?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巩固学*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四、创设快乐的学*气氛,让学生愿学、乐学。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的情感基矗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效率和最好的学*效果。”通过学*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自我校开始实行生本教学以来,我的课堂一直没有放开,没有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学*生本以后,深深认识到生本益处,所以,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的自*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人,同时让自己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

  一、学*小记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激扬生命》的精彩报告中,明确地阐述了生本教育的概念和“教育走向生本”的判断,以及“人的起点非零”的学生观,“生命的牧者”的教师观,“小立课程、宽作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若干观念,并提出了生本教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郭教授在阐析中,强调要最大限度的依靠人的学*本能。他认为,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指向一个目标——使儿童可以自为,使我们可以全面依靠学生,从而实现天纵之教。 江苏丹阳六中的荆志强老师、广东增城市港侨中学胡首双校长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龚雄飞校长分别就践行生本、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进行了培训报告。在报告中,他们列举了在生本教育课堂实践中,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理念、行为、成效等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一连串的数据证实了生本教育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人艳羡。 花都区育才小学两节生本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论: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要在自己的课堂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有 困难找学生”。

  二、一点认识

  认识之一:我市高效教育综合改革,从最初教育理念的转变,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从最基本的建模到入模、创模,变化是巨大的,脚步是坚定的。回顾高效教育,对照生本教育,我觉得二者并不矛盾。首先,“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它们虽然叫法不同,但从理念、模式上来看,有着相通互融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是主体,是学*的主人”,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其次,高效课堂与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我们的高效课堂提出“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方式,“独学”就是学生个体的学,“对学”就是同桌、小组之间的合作学,“群学”就是教师组织、引领下的全班交流分享。这样的学*方式与生本课堂的学*方式是一致的;高效课堂的流程是“自学、展示、反馈”,与生本课堂重课前预*、重课堂展示是相一致的,是相通互融的。

  生本教育与我们高效教育模式并不冲突,关键是要找一个切合点,把生本教育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认识之二: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生本教育中尤显突出。郭思乐教授明确指出:“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文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学*语文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生本语文课堂没有了传统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条分缕析,更大限度地容纳了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们所

  观摩的语文课《动物的节能术》中,对课文,学生学*的并不多,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展示交流中,即由文中的动物节能术引出其他形形色色的动物节能术,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与之相关的各种课外读物。这使得生本教育的语文不仅是一个学*某一篇课文的课堂,它课堂的容量是一篇课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分享到许多的相关知识。我想,对这篇文章的学*也不仅止于这节课,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动物节能术的文章,这是自主学*的一个开始,经过这节课的推动,让学生能在课后更有兴趣地寻读这一类型的课外读物,这是学生自主学*的一个课后延续。生本课堂环节简单,主要任务就是借助生本教材中的课文以读引读,以读促读,以读引说,帮助学生在大阅读,大交流,大表达中获得不简单的发展。 认识之三:生本教育强调“有困难找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绝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江苏荆志强老师在报告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图片,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教室前方放有他的专座,*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学*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则悠闲自在的喝喝茶,看看报,这样的老师何等惬意!但细细思量,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仅仅如此,可能要站得更高。生本课堂的老师是“不见自我”的,老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要干什么?——“心为”:前臵学*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这大量的资料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老师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要获得何种提升?老师要思考。课堂不仅是展示,课堂要交流,要提升。所有这些,老师都要做到心中 开之后,学生就可以钻得进,又可以出得来;对生本也要心中有数。我们得为学生指引一个方向,手一挥,千军万马齐奔腾。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既要“小心的释放出自己的思想”, 又不能让“老师的意志”搬家;既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还得让大家在分享中提升。

  认识之四:生本教育下也有“差生”。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云集常常困扰着我们,与刘映桃校长的交流及报告的学*中我发现,他们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与做法值得我们学*。首先他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静待花开”,面对不同学生生本教育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跟韩新娥老师的做法有相通之处,即: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飞不动跑不动的慢慢溜达,想方设法使识字多、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多读,使学*困难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完成时间不作硬性规定,这样的要求不致过高,又留有充分的余地,祛除了学生的心理抵触,保持了他们旺盛的学*热情。其次,生本课堂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让原来意义上的差生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读一段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即使是差生,也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我们虽然也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但对学生保底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上计划严密,要求是硬性的,学*稍有闪失,就难以过关,而且密集的考试分数把失误暴露无遗,差距一旦出现,就有可能被反复强化,学生的学*热情被扼杀了,“差生”真的成了顽固不化的差生。我们常教育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按生本理念其实有些时候“不一定今天的功课今天做”,而保护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保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为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 引柴烧”。

  认识之五:建立在美好学*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着这一理念。当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时,学生自己体验和体悟了*,而教学就真正成为教育的核心,德育就不再和教学分离,就不仅仅是“教学有麻烦,德育来救火”。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学*方式,都是在前臵学*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看到学生那种热情大方与自信让我体会到生本教育的活力所在,它还原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亮出了生命的色彩。

  几天的学*培训,感触颇多,“生本教育深邃的理念带来宽厚,简单的课程带来极致,静待的管理带来蓬勃,朴素的教育带来深刻!”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在生本的理念引领下,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孩子们同学*、共成长。孩子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课堂则是洒满阳光的成长乐园。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1)

——生本教育实*心得体会 (菁华3篇)

生本教育实*心得体会1

  4月6-9日有幸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研修班为期4天的学*,学*学间,我们有幸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随后,我们一起听了两场专家报告和7节生本示范课,收获良好,感受至深,回来后,认真《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感受了生本课,后来通过看观摩课、集体学*、个人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体会。

  一、首先是学生们获得了自主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更加有兴趣了。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学生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每个老师。

  二、其次是老师的角色得到了变化

  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的动力,学会学*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

  三、生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课例,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在课堂上,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上的创新意识,应该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 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效率和最好的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的自*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知识,快乐地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人。这样才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生本教育实*心得体会2

  我对“生本教育”听来已久,但真正的体会和领悟“生本教育”的精华所在并得到受益的还是在*期悉心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后。郭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经过*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其观点新颖, 实用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鲜明地解剖了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模式,大胆提出了**老师、**学生、**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他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的。其次,他认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这就是他的“生态论”。也就是说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地学*,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

  师本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往往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学生学得好就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差就是学生笨或是不认真学。生本教育的认识却是学生学得好是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忘我的学*,全身心地投入学*状态。反之,学生学得差,往往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这说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几万年人类进化历史的学*遗传基因。所谓的教得好与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学生的学*潜能开发利用起来。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生本教育中老师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起着学*引路、学*帮助、学*的激励的作用。

  师本教育的学生学*是靠老师的监督进行的,老师的监督对课内的学*是有作用的,但对课外的学*则收效甚微,根源是学生被动学*。生本教育的学生学*的动力靠的是学*兴趣,靠的是学*热情。课内课外的学*都是靠着这种内驱力驱动着,老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生本教育实*心得体会3

  20xx年XX月14日---16日,我有幸在神头中心小学参加了我乡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研讨会,在这3天的时间里,学*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观摩了几位数学教师的精彩讲课,并听了我乡名师的相关报告,及有关县教研室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培训学*,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这一点值得学*。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台,提出学*目标,并让学生自主学*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多数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几天的活动安排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积极采用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通过这次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令我大开眼界,使我领略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和名师的精彩报告及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为前提,不断学*,积极尝试,潜心理出属于自己、符合我们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造更优异的学生。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2)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菁华3篇)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1

  自师从先生以来,求*生本理论,走进生本学校,观摩生本课堂,然总未能领悟先生的学问真谛。私下思之,又总觉得“此中有真义”,每每想写点感悟,却 “欲辨已忘言”,乃知自己的学识功底尚浅,需继续勤勉求学。在反复*读先生的书和文章,特别是在学*《研究法:回归本体》后,“归一”的方法论引发我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再思考,虽是几个*常的问题,但对我来说思维已是经历了大的且不容易的扭转,故书写成文,作为*来学*的总结和体会。

  一、教师的位置在哪里?

  *人向来强调“素位而行”,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概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要格守自己的本份,根据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来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要去干涉,包揽别人的事情或是不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其次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并可以做的事情。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越出自己的位置去包揽别人的事情,费力不讨好还不自知。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群体。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梳理好每一个我们或者权威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并不厌其烦的把“它”教给学生,看似我们在很细致,很辛苦,很认真的“教”,实则我们是在剥夺了学生自己学*,自己探究知识的权利和机会,我们用自己的“教”替代了原本应属于学生的“学”。殊不知我们教得越细致,我们就越是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就越是在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那么教师的位置究竟应该在哪里呢?

  在确定“教师的位置在哪里”之前,我想首先需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只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它问题都是不证自明的。

  教育的主体一直是教育学界乐此不疲的论题之一。可以说,学界*年来形成的“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学生、 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等这些关于教育的主体的主要观点,都没有逃脱西方传统的.逻辑思维为主体的二元论方法的思维定势。他们都在试图通过对主客体关系范畴上的逻辑推理,寻找并确定教育的“主体”、“客体”、“非主体”,以确定现实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位次并为研究找到“科学”的依据。然而在这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思维模式下注定找不到教育的真正主体。事实也证明如此,在喋喋不休的关于主体争论中,谁又能说服谁,谁又能证明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就无可争议?静思下来,这些主体论跟“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都是二元思维的产物。

  曾有段时间,自以为找到了生本教育理论的疏漏,那就是我在生本课堂的讲台上我看不到老师,老师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缺陷呢?毕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我现在看不到教师的“教”,我如何来评价这堂课的质量,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课无法参加全国的**评比。现在看来,这是我太*惯于将事物纳为“主体和客体”的思维方式犯的错。这种二元的思维方式使我*惯于将事物分离为主客,是非,善恶,美丑等相对的概念来认识事物,往往认为执着一方,就是忽视甚至抛弃另一方,这种思维的结果必然导致我无法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导致我无法知道教师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乃至教师本应该做些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二元的思维模式才能明确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理论提倡的方法论是:归一 ——回归本体 。它的立场是,“教育的“一”就是提升生命,实现这个“一”最终和本质上要依靠被提升的生命自己。” [1]显然,教育的本体在于学生生命的提升,而这种提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教育教学确能有效推动儿童的自主学*和提升,但学*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教师的“教”充其量也只是这外部力量而已,只是一个外因,真正的起作用的内因却在于学生本身。回归教育本体的方法论,我们就无需再纠缠于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争论中。师生共处于一个没有被割裂的整体,居于中心地位和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位置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应占据教育教学的中心,自然我们也就不需要以“教”去作为评判“学”的依据。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不作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我们倒认为这是教师“不越位”的表现,因为她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充分依托生命的内在机制去发展自身,去实现自身。毕竟教师的“教”作用只在于帮助、成全学生的“学”,而不是替代,包揽学生的“学”。

  用“归一”来取代“二元”的割裂;用“回归本体”来摆脱“主客”的思维窘境,不仅能充分明证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也为教师“正位”,更是对传统文化思维的继承与发展。这也许就是生本教育理论生命之基。

  二、美德可教吗?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么按照他的论述,美德当然可以教授。但苏格拉底自认无知,他论证说,因为他无知,所以他不可能教授任何人任何东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悖论:美德是知识,但它是不可教授的。至少苏格拉底不会承认他教授美德。不可教授,那么还有别的手段使美德被人们获取吗?当然有,苏格拉底也给我们最好的例证。他整天流连于雅典的街市,与人们讨论各种关于美德的问题。在谈论中他就象一个助产士那样去接生存在于人灵魂中的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发现自己内心中固有的善念和美德,引导人们向善,从而助其成为一个完善人格、拥有美德的人。显然,苏格拉底在用助产的方式而非说教的方式使人们获取美德。的确,美德是能够为人获取,人们甚至能够学*美德,但却很难证明我们可以教授美德。所以,美德是不可教授的,尤其是不可以以说教的方式教授。然而,今天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却正在以“上课”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美德,然后以“考”的形式去检验学生的德行,不知不觉学生德性的真正形成却被简化和忽视了。

  其实就在我们教授道德的同时,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道德被解析为体系化,逻辑化的科学的知识,当他以知识的面目呈现于学生时,这种理性化的知识还是原本的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道德知识。因此可以说,学校是在教授道德知识,而后再通过考试等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可事实上,学生记住道德知识并不意味学生获得了道德,毕竟“知道”某条道德条律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德性!而且这些靠记忆所得的道德条律对他们具体的行为并没有绝对的指导意义,他们依然会顺其本性去做他们要做的事。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德育必然低效,低效的原因不仅在于灌输、训斥、说教类似这样的方法上的错误,更在于德育真正基础——良好的教学—学*生态的儿童的美好学*生活的失落。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美好的生活,生活是道德的根基之源,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学校德育脱离儿童生活,这应该也是无可争议的。其实,最初的德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正所谓:担水劈柴皆是道,举手投足皆教育。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可言说的道德,人们往往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它们,从而构建自己的道德体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追求道德,没有强制,没有灌输,没有说教,一切都是自主和愉悦的。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德育也随之远离生活,施教者把人类形成的传统美德解析成空洞的道德条律,并把这些抽象的行为规定强加给受教者。这时失去生活根基的德育也就演变成了课室里枯燥无味的说教,充斥着压抑,强制,痛苦和虚伪,当然也就伴随着无效的结局。因此要克服道德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脱离的状态,只有让儿童置身于道德生活的自然之境中,育德于生活中,对其学*、交往以及各种生活境遇做出合理指导,使他们获得知识的乐趣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提升道德境界。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道德的生活中而获得道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中过上道德的生活呢?

  生本教育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依托学生内在的生命机制,建立美好学*生活的教学生态。“学*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基本的、核心的部分,是儿童天性得以启动和发展,形成美好本性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自在德性及其未来走向,并借以迎接社会对儿童道德成长的进一步要求。” [2]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儿童会在不经意中自然形成了许多美德。诸如:自信、友爱、乐观、热情、进取、公正等等。这是因为,生本化的教学生态: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使儿童获得了尽可能大的自主学*空间,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情感的积极性与求知的主动性,使他们得以在生命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的美,同时欣赏他者的美,就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在这美好的学*生活中,素朴的,毫无功利的德性就融入了他们的本性,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无需苦口婆心说教,无需蛮横无礼的强制,儿童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道德,在这良好教学生态中孕育出的道德将融入他们的本性并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行为。美好的教学生态,成就美好的道德,成就美好的人,成就美好的生活,这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前景!

  三、 教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怀疑过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做什么?想想总让人有些沮丧:很多时候我们居然是在教学生的本能,教他本来就会的东西。可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惯于以教者自居,并无限扩大自己的职业功效,我们的口头禅或或者应该说是我们的自勉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证明。于是我们费劲心机的研究教法,从教学内容到时间的安排,从诗意的语言到优美的教态,我们力求把“教”达到科学化,技术化的完美的同时,却把本属于学生学*和求知的课堂成了我们教技表现的舞台,我们对于自己的越位和失职却浑然不知。何其不幸!事实上,这种外在于学生的“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反而是学生学*的干扰。就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院子里几个小朋友拿着一根跳绳,他们想玩跳绳的游戏。我,一个成年人,理所当然我要教他们玩。于是我很费劲教他们游戏的规则并不停给他们做示范,结果却变成了他们牵着绳子而我在跳绳,与我的初衷截然相反,原本是他们要玩跳绳!后来,我放弃了教(实在是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却以他们的方式解决了规则问题,而且玩得很开心,很尽兴。显然,我的“教”既没有让孩子们学会任何规则,也没有达到玩的目的。反而成了他们的干扰,反而使他们失去玩的乐趣,我对“教”的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那么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教”的尴尬呢?我首先想到了“留白”这个词。*古文化是比较崇尚空白的,古诗有云:不到处皆诗。*画也非常讲究布白,总会在画里留下那么一片空白,这空白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遗憾,反而引起人的无限的遐思,从而增加了画的整体与和谐之美。那么,我们的教是不是也该借鉴“留白”,不要执着于完整知识的教授,把我们要教的知识留出来,少教甚至不教,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去探索,去感悟。要知道只有深入他们内心并融入他们生活的知识才是属于他们的知识。因此,留白,留白,再留白,只有我们留出越多的空白,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施展生命的智慧。其次,我想到的是,我们在“教”中应创设一个展示知识的原本面目的情境。这个情境能把生活世界的知识与科学世界的知识联系起来,让那些经过逻辑分析,抽象的、系统化的知识在这个情境中能显现出它最原初的,生活的摸样,于是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情境中,从自己生活世界中的知识去认识、领悟科学世界的知识,使科学的知识成为于自己的自身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惯常靠“教”的科学的知识才能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产生联系,他们将内在于学生并能为学生所用,他们与考试无关,他们只为学生更好的生活做准备并成为学生的不可言说的智慧。最后,我想到的就是行不为之教,把学交付给学生,安守做一个生命的牧者,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于生命中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

  四、结语

  不论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所提倡的口号“回到事物本身”,还是*禅宗的精髓要义“重现本来面目”,其主旨都是要克服主体与客体分立的二元思维。他们都在致力于寻找事物的本源、本相,没有主客、没有是非、没有彼此的对立,一切都处于本源性地同一之中。生本教育理论提倡“回归本体”,归一的研究方法与他们有类似之处。因此可以说“归一”,既能与古老的中华智慧息息相通,又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思辨成果站到了同一思想高度,也更是对二元思维方式的超越。在对“本体”的追问中,我们能更明晰问题的矛盾所在,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思维局限所在,也就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教育现象中的问题。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2

  3月20号,学校给我们安排了岗前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初步的认识到“生本教育” 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给我的感受是这样的,把课堂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其实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今天丰宁市的五位名师分别给我们做了指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他给我们谈到,目前的教育趋势是生本教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谈到18年的高考,即将只是考数学与英语两科,其他科目的考核都在*时,所以,他大力倡导我们这些实*生大胆尝试,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听完五位名师的解说,我感触颇深;虽然说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生本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但是要推行生本生本教育,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我所实*的学校是丰宁实验中学,目前正在教高一数学;这里的学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基础很薄弱,就连初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都不会解,甚至分数的加减乘除都要理解好一会儿,要是推行生本教育的教学,能实行得了吗?生本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那对于基础这么薄弱的同学,我有点担心我的课堂实行不了。培训完之后,晚上回到学校,我跟我的指导老师交谈了培训完的感受;他说,目前在我们学校要实行生本教育,还非常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基础的太差,第二是学校实施的力度还不够;所以,我们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自己的课堂,合适、适时的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回报的形式来构建我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育的讨论、学*中,真实感受生本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3

  几年前,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

  “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作品”,郭思乐教授说,“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多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他们都将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儿童不可限量。”“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由此,他提出了“生本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他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

  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生本教育”所要实现的,也正是这样的理想。

  同一面理想之帜,把理论者与实践者紧紧团结在一起。自1999年以来,“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从最初的15所,逐渐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所。这些学校由于依靠儿童自身的**,不断出现令人激动的变化和办学成绩。

  在经济发达、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这一场教育变革犹如滚滚巨浪,奔腾而来。

  “生命如何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

  20xx年秋季开学,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育才实验学校初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要学*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的《开学致词》。

  走进教室之前,在李卫林老师的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

  这是他第一次以“生本教育”的方式授课。此前,他曾接受过一些“生本”理论培训,也观摩过一些“生本”课堂,但他还是不免有些疑虑:“生本”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他一句地讨论,这样的课堂怎么掌控?依靠学生,他们能行吗?

  读完课文,他试着问学生:“这篇文章,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

  学生说:“课文里写着:‘不要把老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是传道的讲坛!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些。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为什么德国人这样看待他们的老师?而我们却不是?”

  “还有,‘不要过分用功’!这跟我们*人也不一样!”

  “‘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这么说?”

  课文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到如此新鲜和惊奇,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这时李卫林提醒说:这些问题,都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学生马上追问:“中西方文化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这可真是一个大问题。

  按照“生本教育”的要求,学生提的问题,还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于是李卫林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角度去查找资料、写作,期限是1个月。

  没过几天,就有性急的孩子拿着他们的提纲给老师看,有关注中西教育差异的,有关注文化传统差异的,有关注民族精神差异的,等等。不到一个月,各小组都交来了他们的论文,每篇都有1万多字,角度各异,材料丰富,写得像模像样。

  这成为李卫林一次难忘的教育经历。他说:“在那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水*。从那以后,我开始相信‘生本教育’。我也开始相信,学生的潜力,的确是无穷无尽的。”

  从此,他更加放手,在每节课上都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的巨大变化。出于讨论和辩论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精准地理解课文的深意,而且“非常自觉”地加大了课外阅读量,有的甚至已经在读《*古代哲学史》。在学校的网站上,李卫林专门为学生建立了读书论坛,他们每星期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交流读书感悟。

  事实上,很多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教师都在感慨,当他们真正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学生时,他们看到了以前想也不曾想到的、无穷的美景。

  在深圳市沙河小学,从学生识字到学课文,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

  学生识字,靠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这个字有什么特点?我是怎么记住的?许多难字,被学生自己编了好玩的故事,连老师听了都拍案叫绝。

  学课文,就以学生谈感受为主。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使用精确简练的语言,引用动人的故事、睿智的名言来佐证他的观点,就会带来同学、老师的热烈掌声和由衷敬佩。那是一种非凡的成就感,成为激励他们进一步扩大阅读的力量。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学生开始读世界名著,其涉猎之广,让老师惊叹。

  “传统上非常重视的语法教育、字词解析、段落划分等,我们一点都没搞。上课就是以学生的阅读和谈感受为主,把课外阅读内容迁移到课内来。”四年级语文教师胡梅说:“我们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大量读写、感悟,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的本真和核心。”

  胡梅也从来没有辅导过学生的写作,可是大量读写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超过了老师”。这给胡梅带来很大的快乐,“学生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我很想找个人倾诉!”

  有一次,她把学生的一篇*作挂到网上,4天时间竟有了8000多次的点击率,还有60多个回复。更让她得意的是,很多网友在赞叹之余,都忍不住质疑:这么好的文章,怎么可能是四年级的学生写出来的!

  精彩的课堂讨论,大量的阅读,在“生本教育”实验班里成为普遍的现象。

  在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人均自主阅读量已达到1300多万字,相当于课标规定高中生阅读量的2倍。大量阅读带来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前10名里华阳小学就占了4名。要知道,全市有1000多所学校呢。

  经常深入学校,不断看到这些由学生创造的“奇迹”,郭思乐教授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学生是什么?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天作之才,是天地间多少万年发展的精灵!生命如何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他的聪明才智说也说不完!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远比那些硬件、电脑、高科技手段都要紧得多。只有当他的潜能真正被激发,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学*的发生之处是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基点,也是“生本教育”实践的一个出发点。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周伟锋,199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四中,1995年开始上郭思乐教授的研究生课程班。郭教授的课上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去听,号称“‘生本教育’最忠实的追随者”。

  当时的广州四中,是个破破烂烂的“四类校”,他们的学生,是重点高中招完了剩下来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周伟锋感到自己压力很大。

  在进行用“生本教育”方法实验的第一个学期,他的学生看起来比别的班都要“差”一些:考试成绩不如别人,课堂上还“乱哄哄”的。但到了高二和高三,“学生的学*热情,根本没办法挡”,几个*行班也再不能跟他们相比。

  最后高考的结果,震惊了整个广州市。周伟锋所带的两个文科班,数学*均成绩超过了广州市最有名的重点高中,而且,全市文科数学成绩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五名都出在他班里。

  震惊之余,很多人猜测:那样的生源,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教师还不得“拼上命”啊。

  而周伟锋的“轻松和悠闲”,却令人大感意外。

  他说:“我讲得很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新课,不超过15分钟。复*课,不超过10分钟,很多时候不超过5分钟。我把很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靠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们。”

  “提高学*成绩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反复地机械训练,也会有效果。但我们不同,我们‘生本教育’,是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在互相启发、质疑当中进行的,他们的探究很深入。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体会和收获,他们的学*兴趣就会空前提高。”

  事实上,周伟锋从来不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那些定理和例题,而是把“发现问题连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光荣”,都一并还给学生;他也很少检查学生的作业,而他们却以极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得很好……

  学生的学*成绩是值得赞叹的,但那仅仅是“能够测量”的部分。至于学生对数学魅力的沉醉、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和无尽的探索精神,以及三年来积极、自主的学*生活,却是一张试卷无法反映的!

  随后的几年,周伟锋不仅被评为“广东省名教师”(整个广州市只评了8个人,他是唯一的数学教师),还成为校长、广州市人民*督学、市*、市数学研究会会长。他社会活动很多,但一直还带着两个班的课。

  这时,有人向周伟锋提出:“你能够做到,是因为你太优秀了。我们可做不到。”

  “难道,这个办法只有我能用吗?”周伟锋在心里问自己。

  20xx年秋天,他从华南师范大学找了两个成绩中等的实*生,在高一教了一个学期。每节课,周伟锋只坐在教室后面,评点一下该怎么教。一个学期之后,他们结束实*回去了。到高二,他又找了两个实*生,又教了一个学期。

  尽管三个学期中,有两个学期都是实*生在教,而学生们却已经学完了高中数学的所有内容。他们立即参加广州市的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就超过了重点学校的高三学生。等高考时,他们的*均成绩大幅超过了全市6所重点高中的校*均成绩。

  这次“实验”,让周伟锋有了说话的底气:“连实*生都能做,还有谁是做不了的?你只要认同学生是可以自己发展的,你只要认同这一点,什么样的生源、什么样的师资都可以放开手脚去搞。”

  *几年,周伟锋在广东省内外做了不下100场报告,“不遗余力地介绍、推广‘生本教育’”。作为市数学研究会会长,他在四、五千名数学教师中施加影响,努力使他们逐步接受“生本教育”理念。以前,广州市的数学成绩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第12名,好的时候是第10名,现在却稳定在前5名,甚至前3名。

  就这样,周伟锋和他的同行们,在课堂上饯行着“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同样的轻松和悠闲,战胜了辛苦打拼的“汗水主义”。

  对此,郭思乐教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把传统的“教师苦教”比作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

  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回到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郭思乐教授说,“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

  “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他的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

  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

  失去多时的人的自然本性,这时会回到学生的身上。“他会像自然界的那头鹿,毛色鲜明,忽闪着黑宝石似的眼睛,处处显示活力”。*时要花几个钟头甚至几周时间才能“教”会的东西,现在也许有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足够了。

  相反,如果教师上课的时候,竭力想收回“教”的权力,那么,他必然为自己的教学环节所计,一再打断学生的活动,或者企图以学生的活动为自己的表演服务。当学生表现出茫然和不配合时,他默默地动怒了,他偷偷地用力拉扯动作慢的学生……

  此时,鞋子不合脚了,脚就开始反对。那些自然的、和谐的、跃动的和充满效率的美,转眼间就荡然无存了!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郭思乐教授说,“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学*心得

  几种教学理念:

  1:告诉学生,3乘5等于15。

  2:问学生:“3乘5等于多少?”

  3:大胆的对学生说:“3乘5等于14”(什么是真正的教学?现在我们正在实践开放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通过合作学*,发现新知,理解新知。但真实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因为问题设计的不到位,引导学生不够恰当,在计划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计划的任务,到头来合作成了一种形式,免不了老师一讲。这样长期下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在停滞不前,学生的思维、合作和表达等能力,也没有质的变化。教师的三种教学理念在我心中激烈的碰撞,也让我的思绪回到我的课堂,实验这么长时间以来,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到底有哪些提高,经常的因为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或不会运用,一气之下,又站上了那神圣的讲台,自我感觉讲得透彻到位,学生在练*中即能很快的、很准的解决问题,可时间一长,又回到了从前,这时候心情是很失落的,反思其原因,是教师根深蒂固的没有改变教学方式的原因,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就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运用了,我们要大胆放手,给孩子一个发展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主要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

  生本教育的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生本: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他一句的讨论。(问题设计是关键,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真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提的问题要靠学生自己解决。(教师要相信学生)

  “先学后教,不教而教,”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在互相启发、质疑当中进行的,他们的探究很深入。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体会和收获,他们的学*兴趣就会空前提高。”数学课上,教师要把“发现问题连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光荣”都一并还给学生。(把*还给学生)

  “插秧”与“抛秧”教师时常会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思维倍局限了,时间一长,学生也想不出什么了,后来就懒得去想了。(我们要努力变“插秧”为“抛秧”。)

  复*课的上法:“先出一些稍有陷阱的*题,在课堂上重点讨论其中出现的问题,10分钟后,在小组里讨论,答案不一致的谁的对,互相说不服的用红笔重重的画上三角号。然后,小组汇报:向大家介绍”最困难、最容易错的一道题。”(孩子们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课堂上,我试着让出错的学生说说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却支支唔唔不开口,逼*了就说我没认真读题。)

  “新错误观”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真知。”

  “评研”体现了对儿童学*人格的尊重,为他们提供了“出错”和“改错”的机会。(在小组内互评互改,效果比较好,但个别差生会稀里糊涂的把正确答案抄上,还是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原因。)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3)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份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1

  一、学*小记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激扬生命》的精彩报告中,明确地阐述了生本教育的概念和“教育走向生本”的判断,以及“人的起点非零”的学生观,“生命的牧者”的教师观,“小立课程、宽作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若干观念,并提出了生本教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郭教授在阐析中,强调要最大限度的依靠人的学*本能。他认为,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指向一个目标——使儿童可以自为,使我们可以全面依靠学生,从而实现天纵之教。 江苏丹阳六中的荆志强老师、广东增城市港侨中学胡首双校长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龚雄飞校长分别就践行生本、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进行了培训报告。在报告中,他们列举了在生本教育课堂实践中,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理念、行为、成效等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一连串的数据证实了生本教育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人艳羡。 花都区育才小学两节生本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论: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要在自己的课堂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有 困难找学生”。

  二、一点认识

  认识之一:我市高效教育综合改革,从最初教育理念的转变,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从最基本的建模到入模、创模,变化是巨大的,脚步是坚定的。回顾高效教育,对照生本教育,我觉得二者并不矛盾。首先,“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它们虽然叫法不同,但从理念、模式上来看,有着相通互融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是主体,是学*的主人”,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其次,高效课堂与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一致的。我们的高效课堂提出“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方式,“独学”就是学生个体的学,“对学”就是同桌、小组之间的合作学,“群学”就是教师组织、引领下的全班交流分享。这样的学*方式与生本课堂的学*方式是一致的;高效课堂的流程是“自学、展示、反馈”,与生本课堂重课前预*、重课堂展示是相一致的,是相通互融的。

  生本教育与我们高效教育模式并不冲突,关键是要找一个切合点,把生本教育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认识之二: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生本教育中尤显突出。郭思乐教授明确指出:“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文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学*语文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生本语文课堂没有了传统语文教学对文本的条分缕析,更大限度地容纳了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们所

  观摩的语文课《动物的节能术》中,对课文,学生学*的并不多,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展示交流中,即由文中的动物节能术引出其他形形色色的动物节能术,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与之相关的各种课外读物。这使得生本教育的语文不仅是一个学*某一篇课文的课堂,它课堂的容量是一篇课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得以分享到许多的相关知识。我想,对这篇文章的学*也不仅止于这节课,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动物节能术的文章,这是自主学*的一个开始,经过这节课的推动,让学生能在课后更有兴趣地寻读这一类型的课外读物,这是学生自主学*的一个课后延续。生本课堂环节简单,主要任务就是借助生本教材中的课文以读引读,以读促读,以读引说,帮助学生在大阅读,大交流,大表达中获得不简单的发展。 认识之三:生本教育强调“有困难找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绝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江苏荆志强老师在报告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图片,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教室前方放有他的专座,*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学*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则悠闲自在的喝喝茶,看看报,这样的老师何等惬意!但细细思量,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仅仅如此,可能要站得更高。生本课堂的老师是“不见自我”的,老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要干什么?——“心为”:前臵学*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这大量的资料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老师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要获得何种提升?老师要思考。课堂不仅是展示,课堂要交流,要提升。所有这些,老师都要做到心中 开之后,学生就可以钻得进,又可以出得来;对生本也要心中有数。我们得为学生指引一个方向,手一挥,千军万马齐奔腾。总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既要“小心的释放出自己的思想”, 又不能让“老师的意志”搬家;既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还得让大家在分享中提升。

  认识之四:生本教育下也有“差生”。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云集常常困扰着我们,与刘映桃校长的交流及报告的学*中我发现,他们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与做法值得我们学*。首先他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静待花开”,面对不同学生生本教育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跟韩新娥老师的做法有相通之处,即: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飞不动跑不动的慢慢溜达,想方设法使识字多、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多读,使学*困难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上对完成时间不作硬性规定,这样的要求不致过高,又留有充分的余地,祛除了学生的心理抵触,保持了他们旺盛的学*热情。其次,生本课堂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让原来意义上的差生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读一段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即使是差生,也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我们虽然也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但对学生保底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上计划严密,要求是硬性的,学*稍有闪失,就难以过关,而且密集的考试分数把失误暴露无遗,差距一旦出现,就有可能被反复强化,学生的学*热情被扼杀了,“差生”真的成了顽固不化的差生。我们常教育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按生本理念其实有些时候“不一定今天的功课今天做”,而保护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保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为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 引柴烧”。

  认识之五:建立在美好学*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着这一理念。当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时,学生自己体验和体悟了***,而教学就真正成为教育的核心,德育就不再和教学分离,就不仅仅是“教学有麻烦,德育来救火”。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学*方式,都是在前臵学*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看到学生那种热情大方与自信让我体会到生本教育的活力所在,它还原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亮出了生命的色彩。

  几天的学*培训,感触颇多,“生本教育深邃的理念带来宽厚,简单的课程带来极致,静待的管理带来蓬勃,朴素的教育带来深刻!”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在生本的理念引领下,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孩子们同学*、共成长。孩子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课堂则是洒满阳光的成长乐园。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

  今年10月14日——18日有幸参加了在xxxx举办的生本教育研讨班,对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让“生本”的理念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这次学*,在这里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更加有兴趣了。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的动力,学会学*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

  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决心要尝试上“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总感觉一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少说,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学生、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看了几节生本教育观摩课,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会令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回来后在一股冲劲的驱使下上了几节生本课(不彻底的生本课),效果一般。

  一些意料之中的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

  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好*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学生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学*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效率和最好的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的自**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3

  参加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生本教育高级研修班”已经结束,虽然四期的培训我只参加了三期,但通过聆听教授的报告,亲历了生本课堂,还是让我感触良多。其中最强烈的感觉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那么多年工作下来,越来越感到现行教育有急待改进的地方(但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而自己的教育工作并没有很大的起色,慢慢开始有点安于现状了。就好像一个在黑夜中潜行的人,一开始最大的希望就是想找到光明。随着光阴的流逝,四周依然是漆黑一片,寻找光明的希望眼看就要幻灭了。但参加了“生本”培训以后,依稀感觉到光明好像似乎又离我们不太远了。我感觉又有了那么点收拾心情继续前行的动力了。思绪很多,很想表达些什么,各种想法不断在脑海中涌现,一闪即逝,很难把握,最后我想还是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浅谈一下参加生本培训的小小体会吧。

  生本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我觉得如果放在语文教学上,要把握好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实现从依靠教到依靠学的转变;二是落实生本语文教学的核心(推进阅读了吗?)而开展教学。除一年级识字为中心落实认字*两千字外,其他年级一是通过单元整合,确立阅读主题,阅读方向,阅读书目,二是以课文为载体,落实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以读引写,以读引研,三是通过活动实践分享阅读,使阅读成为*惯,四是通过评研解决知识点的问题。单元整合的思路,使得课堂上实现大阅读,大积累,大表达,大作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提升就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4

  参加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生本教育高级研修班”已经结束,虽然四期的培训我只参加了三期,但通过聆听教授的报告,亲历了生本课堂,还是让我感触良多。其中最强烈的感觉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那么多年工作下来,越来越感到现行教育有急待改进的地方(但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而自己的教育工作并没有很大的起色,慢慢开始有点安于现状了。就好像一个在黑夜中潜行的人,一开始最大的希望就是想找到光明。随着光阴的流逝,四周依然是漆黑一片,寻找光明的希望眼看就要幻灭了。但参加了“生本”培训以后,依稀感觉到光明好像似乎又离我们不太远了。我感觉又有了那么点收拾心情继续前行的动力了。思绪很多,很想表达些什么,各种想法不断在脑海中涌现,一闪即逝,很难把握,最后我想还是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浅谈一下参加生本培训的小小体会吧。

  生本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我觉得如果放在语文教学上,要把握好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实现从依靠教到依靠学的`转变;二是落实生本语文教学的核心(推进阅读了吗?)而开展教学。除一年级识字为中心落实认字*两千字外,其他年级一是通过单元整合,确立阅读主题,阅读方向,阅读书目,二是以课文为载体,落实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以读引写,以读引研,三是通过活动实践分享阅读,使阅读成为*惯,四是通过评研解决知识点的问题。单元整合的思路,使得课堂上实现大阅读,大积累,大表达,大作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提升就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结果了。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5

  20xx年9月4日,我校生本实验班的语文老师带着自己生本教学实验中的困惑,来到了临淄区金茵小学参加了为期一天半的淄博市生本教育实验学校教师培训会,聆听了广东生本教育专家余行秀老师的报告,并且观摩了生本实验教师张姗姗的一节非常地道的生本课。这次培训会让老师们学到了很多生本课堂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给我校的生本教育实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来自西宁市劳动路小学张珊珊老师的生本课,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她执教的是一年级的《口 耳 目》一课,是用生本理念讲非生本教材,并且面对的是刚入学一周的孩子。这节课要通过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认识十二个字,可见难度很大。但张老师在课堂上显得是那么轻松自如,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那么高涨,并且整节课师生之间的感情显得是那么亲切、融洽,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很好地完成了学*任务。

  回到单位后,我校低年级生本实验老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着张珊珊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理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做一个让学生容易接*你,并且愿意和你交朋友的老师,要去挖掘孩子的心思,抓住他们的心理,把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变成他们愿意做的事情,让被动变为主动。

  (二)时常在课堂学*中设置悬念,比如张珊珊老师在课前三分中设置的让孩子讲故事,她这是早已安排好的,因为这个故事中涉及新课中的一些生字,让孩子先对这几个字,这几种动物有印象,然后再通过认识象形字,记住这个字,这个环节就需要老师设计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

  (三)开放课堂,信息倍增,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在设置前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参与课前准备的积极性,或者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资料,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四)对于设计的问题,要规划语言。比如在交流难字的时候,要求孩子用同一种句式,“我有难字要交流,谁来帮助我?”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又觉得他们特别有礼貌,别人很愿意去帮助他,同时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善于请教、听取他人意见的孩子。

  张老师的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或者借鉴的地方,以上是我们总结的这节课的几个闪光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结合自己的课堂,适时、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形式来构建我们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学*中,真实感受生本教育的快乐和幸福。相信我们学校的孩子也会在生本课堂中轻松地学*、快乐地成长。

  余行秀老师的报告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余老师对游戏识字的讲解,给我们一年级生本识字教学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她介绍的游戏识字方法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了知识。此外,余老师《用非生本实验教材做生本实验指引》的报告,给我校用非生本实验教材做生本实验的班级指明了实验的方向。

  听了余老师的报告,我们认为,生本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转变观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变原来的“接受性学*”为“创造性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潜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都扎实进行生本教育,何愁我们的学生不快乐,老师不幸福?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4)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菁选6篇)

  5月10日,我有幸赴泰安参加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展示”研讨会的培训学*,令我豁然开朗。从精彩的讲座中和讲课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堂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学*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的主动参与,打造了一堂堂鲜活成功的课堂范例。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以往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次理论研讨会中的课堂教学,教师们都是精心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读、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给了学生时间和权利,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使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过程中,个体能得到了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本次研讨活动中,教师所执教的语文课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我们的语文课教学都是分为四环节进行的,一二环节中教师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教师直接出示生字词教学检查预*环节,有的教师则采用学生自学记录本听写课前预*的生字词语,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纠正学生的读音和字形,也有的教师采用词语搭配的形式来巩固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小组合作学*、自主合作交流、讲故事理解文意等等,总之在遵循语文总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许多灵活度变的教学路子。

  三、自主学*记录本丰富了学生的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了读书小主人。

  我们*常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问题,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内涵,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即可,最多课堂收获时,让学生说一说。有了错误只是当堂纠正草草完事。而在这次的课堂教学学*中,我看到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采用了自主学*记录本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记录本的内容包括生字读音、词语书写的积累和纠错、对课文重点句子摘抄以及预*中发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课文主要事件的概括、文章给你的启发或你的收获等,相当于学生的读书笔记。教师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自主学*记录本始终贯穿于其中,师生共同探讨出来的东西,学生由错到对的过程、自己的体会都写在记录本上,达到了真正的当堂巩固,非常适合我们的阅读教学。

  四、重视语言积累,深刻把握文本。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学生一定要有语言实践,也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在这些名课中,教师让学生该记住的东西让他记住,要认的字、要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去。要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有自己的丰富的语文体验,利用能否和学生得到自己的认可或唤起自己的共鸣,或者看看是否有不懂的地方,自己的问题有时也就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以此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而且对文本的开掘深。能对文本做到了然于胸,不让学生硬着头皮上。问题设计有利于激活课堂,启发学生思维,在处理教材时,做到了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生本高效课堂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它的发展之中,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生本高效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最大提高。

  生本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生本教育的理念特别好,能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和本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这让我想起了《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一般情况人们会认为,把梳子卖给和尚是不可能的。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三位销售员。

  销售员甲,来到一座寺庙,对主持说:“主持,我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求求你,发发慈悲,买一把梳子吧”于是甲买掉了一把梳子。

  销售员乙,来到同一座寺庙,对主持说:“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而来,只为拜佛求愿。但他们大多满脸污垢,披头散发,如此拜佛,实为对佛之大不敬,而您身为寺院主持,却对此视而不见,难道没有失礼吗?”主持一听,顿时惭愧万分,“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有何高见?

  销售员乙:“主持勿急,此乃小事一桩,待香客们赶至贵院,只需您安排盥洗间一处,备上几把梳子,令香客们梳洗完毕,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拜佛即可!”于是乙买掉了10把梳子。

  销售员丙,来到寺庙找到主持后,深施一礼,“主持,您是否想过振兴佛门,让我们的寺院名声远播、香火更盛呢?”“阿弥陀佛,当然愿意,不知施主有何高见”“主持,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作纪念,保佑其*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阿弥陀佛,本寺又有何物可赠呢?”

  “在下为贵院量身定做了1000把精致工艺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贵院字号,并刻有“积善梳”“功德梳”,香客得到高僧赠的梳子会特别高兴,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可让贵院名声远播,更会有人慕名求梳,朝圣着会更多,香火会旺”。主持大喜,于是丙买掉了1000把梳子。

  甲运用了和尚的慈悲心,同情心,是求来的。乙是引发“善男信女在佛主前,需要先梳理头发仪容”的这个需求。丙刺激出“提供前来上香的一种纪念”为由,引发出持续性的需求。

  那么生本教育,我认为教师要成为丙,找出学生持续学*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变“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实践生本这么长时间,总体感觉很好,学生现在变得自信,大方,敢于展示自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能力增强,并积极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组织能力也变强。学生高参与,高热情,高效率。小组合作有效,学生能把我布置的问题研究出来。小组长的能力较强,能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并能很好的调动本组学生的学*积极性。在*时的教学中,有困难找学生,学生总能想办法解决。

  记得我在讲《线段直线射线》时,学生学*兴趣特别高,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学5分钟后,让每个小组汇报一块内容,孩子们概括的特别好,有的小组讲得特别精彩。整节课学生们各抒己见,整节课掌声不断,尤其是王炯杰同学把射线,直线,线段的区别概况的特别完整,当心然同学举例说生活中的那些可以看作射线,她举得汽车灯射出来的光线可以看作射线,说明学生很善于观察。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学生真的很有潜力,学生是天生的学*者,给学生一个*台,学生会展示出优秀的一面。但是有个别孩子不能参与其中,我需要在*时的教学中,多鼓励他们。

  生本之路,我要静下心来专心研究,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生有这样的和谐关系:信任、尊重、欣赏、依靠学生。课堂中争取把控好课堂,多培养出优秀学生。因为我相信优秀学生是成批出现的,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反思,有问题,找原因,想措施然后解决掉,争取把该让学生学会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生会的我不讲,学生不会的自己研究或小组合作学会。我只是点拨,启发,引导,评价。

  从初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到此刻,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生本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透过看观摩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我的想法和观点。每一个看过录像的教师,都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印象深刻。我也不列外,我多么期望上头这些口齿清晰,知识渊博,侃侃而谈的是我的学生啊!

  我也在我的课堂上尝试了添加适量的生本理念。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一名小教师,让他们过一把当教师的瘾,结果证明这次试验是十分成功的,上台来的学生,不但读的很成功,并且没有一点胆怯。就像我*时在讲台上上课那样。下头学生的反应比*时都好。

  原先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能够从大自然为人带给的种种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教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教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搞笑而生动了。透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透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贴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10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我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我的思想和意志。如果教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状况。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课堂,透过亲自全身心的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扩充了自我的知识。同时这种学*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十分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我的实际状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也必须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好处,投入真正好处上的学*。

  这周,我主要读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的第三章生本教育体系中的哲学思考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这一节中,郭思乐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使用他组织编写教材的小学生的15篇文章。在这15篇文章中,有5篇一年级学生写的,8篇二年级学生写的,2篇六年级学生的。看到这些文章,我感到诧异和怀疑。一年级学生汤天所作的《三国演义》新篇洋洋洒洒*千字,把现代武器用到三国的战争中,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这篇文章初中生也未必能做出来。

  六年级学生所作的二十万投资保值计划书更是许多同龄孩子所不能比的。那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写出来呢?先生归结为生本教育带来的结果。在生本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原发的,自出生就有之,不管你有没有教学存在,它都存在,而不是像某些朋友所说,有了教学才有学生的学。而且学生的学无处不在,问题是你如何给他因势利导。教(或教学)对人的学是有帮助的,但教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是学生的助力,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发挥学*者的生命力量的根本的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端,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在读到第四章生病教育的课程观中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中说到师本教育来源于科学化的异化。郭先生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大意是说:一天,哲学家青蛙遇到蜈蚣,青蛙说‘你看我只有四条腿,我要是走的话,两条前腿一撑,两条后腿一使劲,就往前蹦了,我这四条腿都有分工。蜈蚣啊,你是百足之虫,你往前走的时候最先迈的是哪条腿呢?’蜈蚣一听,“咔嚓”就停在那儿了,然后蜈蚣很沮丧地跟青蛙说‘我劝你以后永远不要问任何一只蜈蚣这个问题,你只要一问,它一定会被卡住不动了。’想想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做过多少次青蛙。它不仅给我们自己带来困惑,也给别人造成负担。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中,构成积极、欢乐、高质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利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听生本观摩课、看生本课堂视频、关注生本教育微信公众号、上网查询生本教育的资料,我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

  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二、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尽可能的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的引领者,是学生学*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等心态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活动中去,教师给学生指引方向,剩下的时间多交由学生探究学*,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起来,通过这种方式,亦大大扩充学生的知识量。

  我感觉在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1、设置好前置性研究,放手让学生研究预*。

  生本教学的原则是“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有备”就是指提前做好预*研究,做好上课的准备。可见,前置性研究的布置就尤为重要。通过“前置性研究”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提升课堂的优质性。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研究”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2 、组织好课堂学生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团队合作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每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团队的纪律、任务分配等事务,组内成员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确实无法解决可以向教师提出,如问题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交流,展开全班性的讨论,这样做真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得到了**。

  3、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生本课堂看似简单:可实际上,要想上好生本课,并不那么轻易。我认为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点拨时的“收”和“放”,教师要有获取并灵活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能力,通过点拨,让学生向更深处迈进,也就是“放” ;通过点拨,让学生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到正轨上来。收放自如,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激扬生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

  其实,这一点一拨,并不是太好把握。这需要教师有较深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这都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正确的道路。引导学生自己学,教师起到帮学的作用,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教师在什么时候帮,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还应该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思考。

  上学期以来,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学*升本教育理念,目的是把升本教育推向课堂。透过学*,我觉得自己虽然是个老教师,但对生本教育而言,还是一名有待发展的教师。生本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要想搞好生本教育,我们教师就要从学会做人开始。也许你会觉得教师怎样还不会做人呢?是啊!这也是我的新感受。如果我们教师老像以前那样给学生约法三章,过于严肃的应对学生,那又怎能充分的实现生本教育呢?因此,我们就应持续良好的心态,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优点,理解、宽容、并循循善诱地弥补他们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自在在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学生也才能轻简单松地学*,快快乐乐地成长。生本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终身学*。只有多读书,勤思考,常交流,才能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工作中的各种竞争压力,才能真正地落实生本教育。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透过各种渠道不断学*,扩展自己的只是储存。逐步具备开发课程的潜力,真正做到: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切实搞好课程整合。

  再次,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伯乐,善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人才。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的立足之地,都有他的所长。因此,我们教师务必从善待学生做起,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实质所在。所以,我们务必慧眼识英才,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使他们人人有所长,个个是人才。

  所以,我们教师应以自身发展为己任,以学生成长为重任。让生本教育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生本教育之果在每节课里飘香。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扩展5)

——学*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菁华5篇)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儿童的潜能无限,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云激励他,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不是教师完成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而是依靠主动的学。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生本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20xx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郭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生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先学”的*惯对学生学*有很大的帮助。自学预*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情学*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良好*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的内存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感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的自*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有幸两次参加到广州学*生本教育的座谈会,同行的发言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思维的激荡,生命的闪光!让人看到了兴文教育实践生本教育的希望,更增强了践行者们的信心。提出些想法,也很粗浅,更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领导再重视 顶层再设计

  兴文推进课程改革,是否走生本教育之路,事关兴文教育的全局,也是将来一定时间内影响兴文教育的重大事项!管理者们必需走进生本,认识生本,才能领导生本;各职能部门也必需认识生本,学*生本,才能配合做好生本;学校的校长及到中干也必需走进生本,研究生本,这样才能带头践行生本。从目前情况下,观望者还很多,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强力的推进,也许效果就不明显!

  实施生本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思想,从战略上去构建,从战术上去实施。一是目标如何定位;二是责任如何明确(有些同志在私下交流,校长认为课程改革是分管副校长的事,分管副校长认为是教导主任的事,教导主任认为是学科教师的事,最后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具体如何去做;四是评估如何去改。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没有顶层设计的思维,恐怕实施生本教育的效果也难尽人意!

  二、学*再深入 认识再提升

  参加了两次学*生本教育座谈会,感觉大家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在激烈的交锋,这本来就是好事!但感觉得我们中的.部分人,好象自己完全弄明白了生本教育,能一揽众山小的样子!其是生本教育是一项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成果,只有我们不断去学*,去践行,认识才会更深入!所以,管理者有必要提醒大家,深入去学*生本教育,组织相关活动,进行多层面的研讨,才会提高大家的认识,才会在行动上真正去践行生本教育。

  学*生本的成本很高,但学校的管理者如果没有真正去体会,那实施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所以个人认为,无论是从主管局到学校,还得需要坚持派出去学*,只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有体会,有思考,这项工作才会有成效。学校的设备可暂时少一点,但学校的管理者必需要懂课程改革,知道如何改!如果没有人思想的变化,再多的物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

  三、点面要结合 措施要配套

  如何在兴文的学校实施生本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也一定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综合相应一些地区实施的情况来看,个人粗浅的认为,应点面结合,精准发力:从县级层面来看,点是确定部分重点推进学校,面是全县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其是生本教育从起始年级做是最容易的,从起始年级开始也少走弯路;从学校层面来看:点是选择好一批班级,面是一个班的各学科整体推进,这样容易形成生本教育的学*模式,缩短学生养成*惯的时间,突显成效!

  实施生本教育,相应措施要配套,实施生本教育的实验校,实点班,涉及到教师的配套、学生的评价、家长的配合等诸多事项,所以相应的措施必需要配套,才能有利于生本教育的实施。

  四、*台要搭建 活动要开展

  一个人低头走路,总不知道自己走在那儿了!有些学校总是爱单干,总怕别人超过自己,我们缺乏的是团队精神,有思想的原因,也是体制的因素。从生本教育的实施来看,只有搭建起相应*台,才能让相应学校少走弯路,才能促进其同学、同研、达到共成长目的!因此,建议一是可结合原来学区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集团的一些做法,成立起生本教育学校共同体,建立相应机制,明确相应责任和权利,给予相应经费保障,切实开展系列活动,真真实实的去做生本;二是建立生本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可借助名师队伍、学科教研员等建立起自己的本土专家团队,对生本教育学校进行一定的指导;三是进一步开阔视野,适当的时候邀请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专家团队或生本教育名校的名师给予指导,也可适当组织生本学校去部分生本教育名校跟岗学*,努力让其学以致用!

  五、考试要改变 评价要跟上

  课程改革实施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考试评价的导向是一个重要原因。广东的生本教育实验校是小学六年级才统一考试,初中是初三才统一考试,山东省的整个高中是高三才统一考试,生本教育的实施,开始成绩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这些不改变,很难去实施。我们要想一下达到广东生本教育实验校的做法,估计也是不现实的。是不是我们就无所改变了呢?我个人觉得还是我们思想解决得不够,放手不够,是不是尝试一下:一是取消学期的过程性检测,这是下面一些学校和老师呼声,因为这样的检测没有什么意义?二是能不能在起始年级第一学年不统一考试,由生本实验校自己组织考试或按生本教育的要求来考,要给改革者留有时间。

  我们评价整体太粗略;一是内容较单一;二是方法较简单。现代义务教育的评价都在转向引导学校特色发展上来,我们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但我们要的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分数,有内在质量的分数,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学生的特长发展。所以是否考虑把评估的内容分成几个类,各类评各类的,总要让那些分数差的学校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特色发展的着力点,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综合督导评估;二是评估的方法更多样些,加大过程性的抽测评估的分值,压缩学年督导评估的分值,三是否可探讨引入第三方的评估,努力让其更客观公正。如果评价不改变,那些实施生本教育的学校,刚开始起步阶段,估计很难坚持下去,要让改革的学校有理由改下去!

  六、困难要估足 花开要等待

  郭思乐教授带领他的生本教育团队走过了17个年头,现参与的学校*千所,他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肯定碰到了许多的困难!我有机会与实施生本教育的龙泉四校的领导们无数次、多方位的交流,也深感他们的不易!他们开展生本教育五年来,至今也还感觉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县实施生本教育的学校刚起步,要想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对此,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都必需有足够的认识,把困难估计足,这样在碰到困难时才有心里准备,才不会对实施生本教育失去信心!改革是一场革命,也可以说实施生本教育是一场对师本教育的革命!

  种子变成生命有其自然的过程,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对实施生本教育的学校,我们需要的是等待,需要的是点滴的积累,需要的是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家长的鼓励!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弯下腰来倾听,俯下身子去落实!那我们一定会静等花开,谛听到兴文教育的春天!

  自师从先生以来,求*生本理论,走进生本学校,观摩生本课堂,然总未能领悟先生的学问真谛。私下思之,又总觉得“此中有真义”,每每想写点感悟,却 “欲辨已忘言”,乃知自己的学识功底尚浅,需继续勤勉求学。在反复*读先生的书和文章,特别是在学*《研究法:回归本体》后,“归一”的方法论引发我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再思考,虽是几个*常的问题,但对我来说思维已是经历了大的且不容易的扭转,故书写成文,作为*来学*的总结和体会。

  一、教师的位置在哪里?

  *人向来强调“素位而行”,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概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要格守自己的本份,根据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来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要去干涉,包揽别人的事情或是不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其次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并可以做的事情。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越出自己的位置去包揽别人的事情,费力不讨好还不自知。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群体。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梳理好每一个我们或者权威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并不厌其烦的把“它”教给学生,看似我们在很细致,很辛苦,很认真的“教”,实则我们是在剥夺了学生自己学*,自己探究知识的权利和机会,我们用自己的“教”替代了原本应属于学生的“学”。殊不知我们教得越细致,我们就越是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就越是在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那么教师的位置究竟应该在哪里呢?

  在确定“教师的位置在哪里”之前,我想首先需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只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它问题都是不证自明的。

  教育的主体一直是教育学界乐此不疲的论题之一。可以说,学界*年来形成的“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学生、 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等这些关于教育的主体的主要观点,都没有逃脱西方传统的逻辑思维为主体的二元论方法的思维定势。他们都在试图通过对主客体关系范畴上的逻辑推理,寻找并确定教育的“主体”、“客体”、“非主体”,以确定现实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位次并为研究找到“科学”的依据。然而在这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思维模式下注定找不到教育的真正主体。事实也证明如此,在喋喋不休的关于主体争论中,谁又能说服谁,谁又能证明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就无可争议?静思下来,这些主体论跟“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都是二元思维的产物。

  曾有段时间,自以为找到了生本教育理论的疏漏,那就是我在生本课堂的讲台上我看不到老师,老师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缺陷呢?毕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我现在看不到教师的“教”,我如何来评价这堂课的质量,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课无法参加全国的**评比。现在看来,这是我太*惯于将事物纳为“主体和客体”的思维方式犯的错。这种二元的思维方式使我*惯于将事物分离为主客,是非,善恶,美丑等相对的概念来认识事物,往往认为执着一方,就是忽视甚至抛弃另一方,这种思维的结果必然导致我无法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导致我无法知道教师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乃至教师本应该做些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二元的思维模式才能明确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理论提倡的方法论是:归一 ——回归本体 。它的立场是,“教育的“一”就是提升生命,实现这个“一”最终和本质上要依靠被提升的生命自己。” [1]显然,教育的本体在于学生生命的提升,而这种提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教育教学确能有效推动儿童的自主学*和提升,但学*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教师的“教”充其量也只是这外部力量而已,只是一个外因,真正的起作用的内因却在于学生本身。回归教育本体的方法论,我们就无需再纠缠于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争论中。师生共处于一个没有被割裂的整体,居于中心地位和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位置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应占据教育教学的中心,自然我们也就不需要以“教”去作为评判“学”的依据。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不作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我们倒认为这是教师“不越位”的表现,因为她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充分依托生命的内在机制去发展自身,去实现自身。毕竟教师的“教”作用只在于帮助、成全学生的“学”,而不是替代,包揽学生的“学”。

  用“归一”来取代“二元”的割裂;用“回归本体”来摆脱“主客”的思维窘境,不仅能充分明证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也为教师“正位”,更是对传统文化思维的继承与发展。这也许就是生本教育理论生命之基。

  二、美德可教吗?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么按照他的论述,美德当然可以教授。但苏格拉底自认无知,他论证说,因为他无知,所以他不可能教授任何人任何东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悖论:美德是知识,但它是不可教授的。至少苏格拉底不会承认他教授美德。不可教授,那么还有别的手段使美德被人们获取吗?当然有,苏格拉底也给我们最好的例证。他整天流连于雅典的街市,与人们讨论各种关于美德的问题。在谈论中他就象一个助产士那样去接生存在于人灵魂中的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发现自己内心中固有的善念和美德,引导人们向善,从而助其成为一个完善人格、拥有美德的人。显然,苏格拉底在用助产的方式而非说教的方式使人们获取美德。的确,美德是能够为人获取,人们甚至能够学*美德,但却很难证明我们可以教授美德。所以,美德是不可教授的,尤其是不可以以说教的方式教授。然而,今天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却正在以“上课”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美德,然后以“考”的形式去检验学生的德行,不知不觉学生德性的真正形成却被简化和忽视了。

  其实就在我们教授道德的同时,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道德被解析为体系化,逻辑化的科学的知识,当他以知识的面目呈现于学生时,这种理性化的知识还是原本的.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道德知识。因此可以说,学校是在教授道德知识,而后再通过考试等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可事实上,学生记住道德知识并不意味学生获得了道德,毕竟“知道”某条道德条律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德性!而且这些靠记忆所得的道德条律对他们具体的行为并没有绝对的指导意义,他们依然会顺其本性去做他们要做的事。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德育必然低效,低效的原因不仅在于灌输、训斥、说教类似这样的方法上的错误,更在于德育真正基础——良好的教学—学*生态的儿童的美好学*生活的失落。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美好的生活,生活是道德的根基之源,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学校德育脱离儿童生活,这应该也是无可争议的。其实,最初的德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正所谓:担水劈柴皆是道,举手投足皆教育。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可言说的道德,人们往往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它们,从而构建自己的道德体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追求道德,没有强制,没有灌输,没有说教,一切都是自主和愉悦的。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德育也随之远离生活,施教者把人类形成的传统美德解析成空洞的道德条律,并把这些抽象的行为规定强加给受教者。这时失去生活根基的德育也就演变成了课室里枯燥无味的说教,充斥着压抑,强制,痛苦和虚伪,当然也就伴随着无效的结局。因此要克服道德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脱离的状态,只有让儿童置身于道德生活的自然之境中,育德于生活中,对其学*、交往以及各种生活境遇做出合理指导,使他们获得知识的乐趣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提升道德境界。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道德的生活中而获得道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中过上道德的生活呢?

  生本教育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依托学生内在的生命机制,建立美好学*生活的教学生态。“学*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基本的、核心的部分,是儿童天性得以启动和发展,形成美好本性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自在德性及其未来走向,并借以迎接社会对儿童道德成长的进一步要求。” [2]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儿童会在不经意中自然形成了许多美德。诸如:自信、友爱、乐观、热情、进取、公正等等。这是因为,生本化的教学生态: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使儿童获得了尽可能大的自主学*空间,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情感的积极性与求知的主动性,使他们得以在生命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的美,同时欣赏他者的美,就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在这美好的学*生活中,素朴的,毫无功利的德性就融入了他们的本性,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无需苦口婆心说教,无需蛮横无礼的强制,儿童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道德,在这良好教学生态中孕育出的道德将融入他们的本性并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行为。美好的教学生态,成就美好的道德,成就美好的人,成就美好的生活,这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前景!

  三、 教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怀疑过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做什么?想想总让人有些沮丧:很多时候我们居然是在教学生的本能,教他本来就会的东西。可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惯于以教者自居,并无限扩大自己的职业功效,我们的口头禅或或者应该说是我们的自勉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证明。于是我们费劲心机的研究教法,从教学内容到时间的安排,从诗意的语言到优美的教态,我们力求把“教”达到科学化,技术化的完美的同时,却把本属于学生学*和求知的课堂成了我们教技表现的舞台,我们对于自己的越位和失职却浑然不知。何其不幸!事实上,这种外在于学生的“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反而是学生学*的干扰。就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院子里几个小朋友拿着一根跳绳,他们想玩跳绳的游戏。我,一个成年人,理所当然我要教他们玩。于是我很费劲教他们游戏的规则并不停给他们做示范,结果却变成了他们牵着绳子而我在跳绳,与我的初衷截然相反,原本是他们要玩跳绳!后来,我放弃了教(实在是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却以他们的方式解决了规则问题,而且玩得很开心,很尽兴。显然,我的“教”既没有让孩子们学会任何规则,也没有达到玩的目的。反而成了他们的干扰,反而使他们失去玩的乐趣,我对“教”的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那么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教”的尴尬呢?我首先想到了“留白”这个词。*古文化是比较崇尚空白的,古诗有云:不到处皆诗。*画也非常讲究布白,总会在画里留下那么一片空白,这空白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遗憾,反而引起人的无限的遐思,从而增加了画的整体与和谐之美。那么,我们的教是不是也该借鉴“留白”,不要执着于完整知识的教授,把我们要教的知识留出来,少教甚至不教,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去探索,去感悟。要知道只有深入他们内心并融入他们生活的知识才是属于他们的知识。因此,留白,留白,再留白,只有我们留出越多的空白,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施展生命的智慧。其次,我想到的是,我们在“教”中应创设一个展示知识的原本面目的情境。这个情境能把生活世界的知识与科学世界的知识联系起来,让那些经过逻辑分析,抽象的、系统化的知识在这个情境中能显现出它最原初的,生活的摸样,于是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情境中,从自己生活世界中的知识去认识、领悟科学世界的知识,使科学的知识成为于自己的自身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惯常靠“教”的科学的知识才能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产生联系,他们将内在于学生并能为学生所用,他们与考试无关,他们只为学生更好的生活做准备并成为学生的不可言说的智慧。最后,我想到的就是行不为之教,把学交付给学生,安守做一个生命的牧者,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于生命中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

  四、结语

  不论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所提倡的口号“回到事物本身”,还是*禅宗的精髓要义“重现本来面目”,其主旨都是要克服主体与客体分立的二元思维。他们都在致力于寻找事物的本源、本相,没有主客、没有是非、没有彼此的对立,一切都处于本源性地同一之中。生本教育理论提倡“回归本体”,归一的研究方法与他们有类似之处。因此可以说“归一”,既能与古老的中华智慧息息相通,又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思辨成果站到了同一思想高度,也更是对二元思维方式的超越。在对“本体”的追问中,我们能更明晰问题的矛盾所在,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思维局限所在,也就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教育现象中的问题。

  在“生本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案例较多出现在小学阶段,中学生对“生本教育”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并且在有些学校(特别是中考、高考成绩较好的学校)还出现排斥的现象,他们不愿意参与讨论,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总是希望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答案,郭思乐教授发出感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其求知欲和表现欲一般要下降。”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一所普通高中来说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最根本的因素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这些教师身上,如果我们从心里抵触“生本”教育,还是按照“师本”教育进行,那么就永远跟不上教育的发“生本教育”展方向。学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通过学*,我觉得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把“生本教育”落在实处。

  首先:我们要主动的去迎接“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的天性,有很大的学*潜能,只有把学*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魅力,学生才能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所感染,并且增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研究性学*、自主性学*落到实处。

  其次:我们要应用“生本教育”理念去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想应从三个方面去做:第一是课前。课前要给学生留下预*提纲,设置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以及查阅相关书籍或是登陆网络查找,完成相关的内容。第二是课上。课上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成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学*效果,最好把学生分成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交流讨论可以起到最佳的学*效果。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可以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区结决,在这其间,教师可以顺势利导,做个真正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第三是课后。课后要做到对知识的及时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够相应的检测*题(或是作业)。

  再次: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

  由于我们是普通中学,学生基础比较弱,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所以这对“生本教育”是一个冲突,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而不去做,或是不愿意去做。如果能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我们的培养下都能各显其才,那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这虽然加大了我们的难度,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去安排我们的教学使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

  最后:要不断反思和总结。

  我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成功和缺憾的,成功的我们要继续保持,缺憾的地方我们及时调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去完善。

  生本教育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但要完全的展开和实施确实又有难度,通常“师本教育“和“生本教育”会夹杂在一起,有时还会感觉“生本教育”太慢影响教学进度,但我们要理清思路,是学生学*、还是我们讲教材?我想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学生是学*的主体,“生本”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理念问题而误了学生的自主学*的机会。

  自师从先生以来,求*生本理论,走进生本学校,观摩生本课堂,然总未能领悟先生的学问真谛。私下思之,又总觉得“此中有真义”,每每想写点感悟,却 “欲辨已忘言”,乃知自己的学识功底尚浅,需继续勤勉求学。在反复*读先生的书和文章,特别是在学*《研究法:回归本体》后,“归一”的方法论引发我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再思考,虽是几个*常的问题,但对我来说思维已是经历了大的且不容易的扭转,故书写成文,作为*来学*的总结和体会。

  一、教师的位置在哪里?

  *人向来强调“素位而行”,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概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要格守自己的本份,根据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来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要去干涉,包揽别人的事情或是不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其次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并可以做的事情。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越出自己的位置去包揽别人的事情,费力不讨好还不自知。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群体。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梳理好每一个我们或者权威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并不厌其烦的把“它”教给学生,看似我们在很细致,很辛苦,很认真的“教”,实则我们是在剥夺了学生自己学*,自己探究知识的权利和机会,我们用自己的“教”替代了原本应属于学生的“学”。殊不知我们教得越细致,我们就越是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就越是在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那么教师的位置究竟应该在哪里呢?

  在确定“教师的位置在哪里”之前,我想首先需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只要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它问题都是不证自明的。

  教育的主体一直是教育学界乐此不疲的论题之一。可以说,学界*年来形成的“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学生、 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等这些关于教育的主体的主要观点,都没有逃脱西方传统的逻辑思维为主体的二元论方法的思维定势。他们都在试图通过对主客体关系范畴上的逻辑推理,寻找并确定教育的“主体”、“客体”、“非主体”,以确定现实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位次并为研究找到“科学”的依据。然而在这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二元思维模式下注定找不到教育的真正主体。事实也证明如此,在喋喋不休的关于主体争论中,谁又能说服谁,谁又能证明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就无可争议?静思下来,这些主体论跟“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都是二元思维的产物。

  曾有段时间,自以为找到了生本教育理论的疏漏,那就是我在生本课堂的讲台上我看不到老师,老师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一个缺陷呢?毕竟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我现在看不到教师的“教”,我如何来评价这堂课的质量,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课无法参加全国的**评比。现在看来,这是我太*惯于将事物纳为“主体和客体”的思维方式犯的错。这种二元的思维方式使我*惯于将事物分离为主客,是非,善恶,美丑等相对的概念来认识事物,往往认为执着一方,就是忽视甚至抛弃另一方,这种思维的结果必然导致我无法判明谁是教育的真正主体?导致我无法知道教师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乃至教师本应该做些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二元的思维模式才能明确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理论提倡的方法论是:归一 ——回归本体 。它的立场是,“教育的“一”就是提升生命,实现这个“一”最终和本质上要依靠被提升的生命自己。” [1]显然,教育的本体在于学生生命的提升,而这种提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教育教学确能有效推动儿童的自主学*和提升,但学*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教师的“教”充其量也只是这外部力量而已,只是一个外因,真正的起作用的内因却在于学生本身。回归教育本体的方法论,我们就无需再纠缠于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争论中。师生共处于一个没有被割裂的整体,居于中心地位和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位置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应占据教育教学的中心,自然我们也就不需要以“教”去作为评判“学”的依据。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不作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我们倒认为这是教师“不越位”的表现,因为她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充分依托生命的内在机制去发展自身,去实现自身。毕竟教师的“教”作用只在于帮助、成全学生的“学”,而不是替代,包揽学生的“学”。

  用“归一”来取代“二元”的割裂;用“回归本体”来摆脱“主客”的思维窘境,不仅能充分明证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也为教师“正位”,更是对传统文化思维的继承与发展。这也许就是生本教育理论生命之基。

  二、美德可教吗?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么按照他的论述,美德当然可以教授。但苏格拉底自认无知,他论证说,因为他无知,所以他不可能教授任何人任何东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悖论:美德是知识,但它是不可教授的。至少苏格拉底不会承认他教授美德。不可教授,那么还有别的手段使美德被人们获取吗?当然有,苏格拉底也给我们最好的例证。他整天流连于雅典的街市,与人们讨论各种关于美德的问题。在谈论中他就象一个助产士那样去接生存在于人灵魂中的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发现自己内心中固有的善念和美德,引导人们向善,从而助其成为一个完善人格、拥有美德的人。显然,苏格拉底在用助产的方式而非说教的方式使人们获取美德。的确,美德是能够为人获取,人们甚至能够学*美德,但却很难证明我们可以教授美德。所以,美德是不可教授的,尤其是不可以以说教的方式教授。然而,今天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却正在以“上课”的形式向学生教授美德,然后以“考”的形式去检验学生的德行,不知不觉学生德性的真正形成却被简化和忽视了。

  其实就在我们教授道德的同时,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道德被解析为体系化,逻辑化的科学的知识,当他以知识的面目呈现于学生时,这种理性化的知识还是原本的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道德知识。因此可以说,学校是在教授道德知识,而后再通过考试等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了我们教授给他们的“道德知识”,可事实上,学生记住道德知识并不意味学生获得了道德,毕竟“知道”某条道德条律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德性!而且这些靠记忆所得的道德条律对他们具体的行为并没有绝对的指导意义,他们依然会顺其本性去做他们要做的事。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德育必然低效,低效的原因不仅在于灌输、训斥、说教类似这样的方法上的错误,更在于德育真正基础——良好的教学—学*生态的儿童的美好学*生活的失落。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美好的生活,生活是道德的根基之源,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学校德育脱离儿童生活,这应该也是无可争议的。其实,最初的德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正所谓:担水劈柴皆是道,举手投足皆教育。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可言说的道德,人们往往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它们,从而构建自己的道德体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追求道德,没有强制,没有灌输,没有说教,一切都是自主和愉悦的。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德育也随之远离生活,施教者把人类形成的传统美德解析成空洞的道德条律,并把这些抽象的行为规定强加给受教者。这时失去生活根基的德育也就演变成了课室里枯燥无味的说教,充斥着压抑,强制,痛苦和虚伪,当然也就伴随着无效的结局。因此要克服道德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脱离的状态,只有让儿童置身于道德生活的自然之境中,育德于生活中,对其学*、交往以及各种生活境遇做出合理指导,使他们获得知识的乐趣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提升道德境界。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道德的生活中而获得道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中过上道德的生活呢?

  生本教育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依托学生内在的生命机制,建立美好学*生活的教学生态。“学*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基本的、核心的部分,是儿童天性得以启动和发展,形成美好本性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自在德性及其未来走向,并借以迎接社会对儿童道德成长的进一步要求。” [2]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儿童会在不经意中自然形成了许多美德。诸如:自信、友爱、乐观、热情、进取、公正等等。这是因为,生本化的教学生态: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使儿童获得了尽可能大的自主学*空间,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情感的积极性与求知的主动性,使他们得以在生命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的美,同时欣赏他者的美,就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在这美好的学*生活中,素朴的,毫无功利的德性就融入了他们的本性,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无需苦口婆心说教,无需蛮横无礼的强制,儿童在美好的教学—学*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道德,在这良好教学生态中孕育出的道德将融入他们的本性并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和行为。美好的教学生态,成就美好的道德,成就美好的人,成就美好的生活,这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前景!

  三、 教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怀疑过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做什么?想想总让人有些沮丧:很多时候我们居然是在教学生的本能,教他本来就会的东西。可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惯于以教者自居,并无限扩大自己的职业功效,我们的口头禅或或者应该说是我们的自勉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证明。于是我们费劲心机的研究教法,从教学内容到时间的安排,从诗意的语言到优美的教态,我们力求把“教”达到科学化,技术化的完美的同时,却把本属于学生学*和求知的课堂成了我们教技表现的舞台,我们对于自己的越位和失职却浑然不知。何其不幸!事实上,这种外在于学生的“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反而是学生学*的干扰。就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院子里几个小朋友拿着一根跳绳,他们想玩跳绳的游戏。我,一个成年人,理所当然我要教他们玩。于是我很费劲教他们游戏的规则并不停给他们做示范,结果却变成了他们牵着绳子而我在跳绳,与我的初衷截然相反,原本是他们要玩跳绳!后来,我放弃了教(实在是无能为力),然而他们却以他们的方式解决了规则问题,而且玩得很开心,很尽兴。显然,我的“教”既没有让孩子们学会任何规则,也没有达到玩的目的。反而成了他们的干扰,反而使他们失去玩的乐趣,我对“教”的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那么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教”的尴尬呢?我首先想到了“留白”这个词。*古文化是比较崇尚空白的,古诗有云:不到处皆诗。*画也非常讲究布白,总会在画里留下那么一片空白,这空白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遗憾,反而引起人的无限的遐思,从而增加了画的整体与和谐之美。那么,我们的教是不是也该借鉴“留白”,不要执着于完整知识的教授,把我们要教的知识留出来,少教甚至不教,留给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去探索,去感悟。要知道只有深入他们内心并融入他们生活的知识才是属于他们的知识。因此,留白,留白,再留白,只有我们留出越多的空白,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施展生命的智慧。其次,我想到的是,我们在“教”中应创设一个展示知识的原本面目的情境。这个情境能把生活世界的知识与科学世界的知识联系起来,让那些经过逻辑分析,抽象的、系统化的知识在这个情境中能显现出它最原初的,生活的摸样,于是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情境中,从自己生活世界中的知识去认识、领悟科学世界的知识,使科学的知识成为于自己的自身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惯常靠“教”的科学的知识才能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产生联系,他们将内在于学生并能为学生所用,他们与考试无关,他们只为学生更好的生活做准备并成为学生的不可言说的智慧。最后,我想到的就是行不为之教,把学交付给学生,安守做一个生命的牧者,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于生命中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

  四、结语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