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2 00:00:00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1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现今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2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3

  1.屯田(柳永官屯田员外郎,故称)北宋专家,其高浑处不减*,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郑文火卓

  2.“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 ——胡寅

  3.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叶梦得

  4.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李清照

  5.“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黄裳

  6."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气象,形容曲尽。" ——陈振孙

  7.“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轼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1)

——曾巩《郧口》诗文介绍 (菁华3篇)

曾巩《郧口》诗文介绍1

  【作者】曾巩 【朝代】宋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曾巩《郧口》诗文介绍2

  霜余荆吴倚天山,铁色万刃光?开。麻姑最秀插东极,一峰挺立高嵬嵬。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迹久此安蒿莱。譬如骅骝踏天路,六辔岂议收驽骀。巅崖初冬未冰雪,藓花入履思莫裁。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回。浮云柳絮谁汝碍,欲往自尼诚愚哉。南窗圣贤有遗文,满简字字倾琪瑰。旁搜远探得户牖,入见奥作何雄魁。日令我意失枯槁,水之灌养源源来。千年大说没荒冗,义路寸土谁能培。嗟予计真不自料,欲挽白日之西颓。尝闻古者禹称智,过门不暇慈其孩。况今?人冒壮任,力蹶岂更余纤埃。龙潭瀑布入胸臆,叹息但谢宗与雷。著书岂即遽有补,天下自古无能才。

曾巩《郧口》诗文介绍3

  朝寒陟山?且,宵雨集僧堂。蔽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鸣风木间起,枯槁吹欲僵。向来雪云端,叶下百刃隍。起攀苍崖望,正受万虑戕。岁运忽当尔,我颜安得芳。传闻羡门仙,飞身憩苍苍。谁能乞其灵,相与超八方。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2)

——柳永《其七》诗文介绍 (菁华3篇)

柳永《其七》诗文介绍1

  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

柳永《其七》诗文介绍2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是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著有《乐章集》。柳永的父亲(柳宜)、叔叔(柳宣)、哥哥(三接、三复)、儿子(柳涚)、侄子(柳淇)都是进士。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半百。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其七》诗文介绍3

  永中了科举,不曾想到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一句惹了皇帝,丢了官职。众所周知,进士是要皇帝御笔批准的,然而这词一日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宋仁宗很生气,便把柳永的名字从中榜名单中抹去,笑骂:“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落榜后,柳永自称:“奉旨填词。”奉旨填词,何等潇洒!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3)

——柳永《梁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

柳永《梁州令》诗文介绍1

  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柳永《梁州令》诗文介绍2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梁州令》诗文介绍3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 “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 “消得”等,柳永词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有井水饮处,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与柳词语言的通俗化不无关系。严有翼《艺苑雌黄》即说柳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俗,俗子易悦故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

  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上举《定风波》、《满江红》词);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试比较两篇名作:

  欧阳修《踏沙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栏倚。*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两首词都是写别情。欧阳修词用的是意象烘托传情法;则柳永词则是用铺叙衍情法,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有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欧词是借景言情,情由景生;柳词则是即事言情,情由事生,抒情中含有叙事情和隐约的情节性。这也是柳永大部分词作的共同特点。

  同时,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词的一般结构方式,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凤枕鸾帷)、《浪淘沙漫》(梦觉)和《慢卷》(闲窗烛暗)等。后来周邦彦和吴文英都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而加以发展变化。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慢卷》)。

  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如《忆帝京》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4)

——《如梦令》扩写3篇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李清照和她的几个好姐妹来到了溪边欣赏美景,只见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处的溪水波光粼,岸边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花绿草,更是为这个美丽的夏季添上了一丝生机。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太阳就落在半山腰上了,姐妹们纷纷回了家,可是李清照却不愿意离开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她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座亭子前,坐在上面,一边欣赏这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

  天色渐暗,李清照这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她摇摇摆摆地走上了小舟,早就把回家的路线忘的一干二净,只好凭着朦胧的记忆前进,一不小心,就把船划进了荷花丛中。放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织在了一起。看,这朵荷花害羞的捂着脸;瞧,那朵荷花早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碧绿的荷叶更加衬托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看着诗情画意的景象,李清照的深深陶醉在其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夜幕悄悄降临,她不禁着急了起来,用力地划着小船,急切的想找到回家的路,却无意中溅起了许多浪花,它们“扑棱,扑棱”地展开翅膀,朝天空飞去。水面泛起了圈圈涟漪,小鱼也偷偷的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她。这时的李清照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也顾不上观赏这梦幻般的美景,倚靠在船头,睡着了。

  在月光的笼罩下,这儿的一切都使人如痴如醉,怎么会不令李清照记忆犹新呢?

  我漫步在宅前小路上,不禁想起曾与好友在溪亭观赏日落的情境。

  夕阳西下,红日西沉,万里霞云伴着万丈余晖,漫步云端。光普照着大地,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池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树上,绿树好像抹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一转眼它又变成紫檀色,真是色彩缤纷、变化无穷。我们一边观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边畅饮着美酒,口上更是妙语连珠!面对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叫人陶醉其中吗呢?

  时光飞逝、夜幕降临,我与几位友人告别后方才想到回家。我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舟,回味着这次愉快的郊游,心中不免兴奋:这溪亭的日暮还真是美妙绝伦啊!我迷迷糊糊地划着小舟,竟在不知不觉中划入了藕花的深处。满塘的荷花朵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个个如害羞的小姑娘,“脸庞”也不时漾起阵阵红晕。荷叶也如一个大圆盘,衬托着红嫩的荷花姑娘,彩蝶也迫不及待地钻入花苞。就连青蛙大哥也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了,也不禁““呱呱””地唱起了歌。一轮弯月倒映在湖中,为此更是增添了几分情趣。正当我欣赏着这美丽的荷塘月色时,突然惊醒,才知自己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可糟了!我心中不免焦急起来。我用力地划着小舟,迷茫地前进,水*如镜的湖面顷刻间水波四溅,一个不小心竟惊醒了正在岸边栖息的水鸟,它们展翅方翔,洪亮的叫声划破了夜空,打破了这夜的宁静。诗兴大发的我随手写下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天,天气美好,万里无云,风和日丽。李清照召集了各方好友,在小溪中央的亭子上一起喝酒聊天,吟诗作对,谈心。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李清照划着小船,来到了溪亭旁。一路上,只见周围的荷花粉红粉红,一个个都在竞相开放,亭亭玉立。有的已经完全绽放了,显得格外美丽。有的只开了一半,就像个少女,害羞得迟迟不敢露脸,在和我们玩捉迷藏。还有的只是花骨朵儿,在努力的生长,好像一个小宝宝在妈妈的怀抱中,不肯出来。一片片荷叶“伴”着荷花,碧绿碧绿的,一簇簇,一丛丛,像一顶大伞,又像一把扇子。上面总有几只蜻蜓飞累了,在那儿歇脚,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小溪微波浩渺,清澈见底。蓝天在它的映照下也更美了。有了荷叶的衬托,荷花也变得有了“生命”,风一吹过,就像在翩翩起舞,真所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不久,李清照抵达了溪亭。朋友们早已倒好了酒,等待李清照的到来了。李清照下了船,进了亭子,坐下来,对朋友们说:“找你们来我是为了和大家一起谈谈心,大家有什么烦恼,尽管一起解决,有什么想说的就说,都是“自己人”。”于是,一位朋友说道:“姐妹们,我最*在想一个字,你们说是“青”还是“碧”更好呢?众人想了想,李清照说:“我觉得应该是“碧”吧,虽然青也表示很绿,但总觉得缺了什么,兴许是“碧”更有一种生命力,一种更嫩的颜色,更好!”“嗯,说得对。讲的太有道理了,我就依你了!”那位朋友说,“来,大家敬一杯,感谢大家帮助我,干!”这时,又有一位朋友说:“我最*手艺长进了,做的饼可好吃了,正好我带了一份,来!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开心开心!”于是,所有人都陶醉了。

  眼看夕阳西下,众人都告辞了,李清照也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家。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5)

——古诗文名言 (菁华3篇)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2.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2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8、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0、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11、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2、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1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4、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17、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18、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19、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20、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21、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2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3、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24、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2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26、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27、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2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3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3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3、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3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3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3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7、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38、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卢延让《苦吟》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0、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43、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4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4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4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5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2、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5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54、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5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5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57、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58、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黎志远《汉阳舟次》

  59、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60、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61、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6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6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64、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6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5.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后汉书耿龠传》

  6.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6)

——如梦令诗词鉴赏 (菁华3篇)

  古诗原文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译文翻译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注释解释

  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木叶:树叶。

  “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

  诗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委婉自然外,还有另一特点,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同。

  这首词和纳兰的其他词比起来,风格相同,仍然是婉约细致。这首词几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晓风残月何处”一作“展粉衣香何处”,“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且不谈哪一句是纳兰的原句,这考据,现下还难以确定出结果来,但这恰好给读者增加艺术对比的空间。比较各个版本,就“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两句来看,“黄叶”和“木叶”二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都是常见的,然就两句整体来看“木叶纷纷”与“黄叶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围上看,显然前者更为强烈一些,后者增加了一个意象“青苔”,反而导致悲秋情氛的减弱。“晓风残月何处”与“展粉衣香何处”则可谓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词句,在营造意境上比后者更有亲和力,词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迹象;“展粉衣香何处”则可以在对比下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强词的情感程度。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名家点评】

  1、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四:《花间集》云:此词安顿二叠语最难。“知否,知否”,口气宛然。若他“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便不浑成。

  2、明徐伯龄《向精隽》:当时赵明诚妻李氏,号易安居士,诗词尤独步,缙绅咸推重之。其“绿肥红瘦”之句暨“人与黄花俱瘦”之语传播古今。

  3、清陈廷焯《云韶集》(署名陈世?)卷十:“只数语中,层次曲折有味。世徒称其‘绿肥红瘦’一语,犹是皮相。”《白雨斋词话》卷六:“词人好作精艳语,如左与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云松’,李易安之‘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等类,造句虽工,然非大雅。”

  4、吴熊和:这首词表现了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全词仅三十三字,巧妙地写了同卷帘人的问答,问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而多情致。词中造语工巧,“雨疏、风骤”、“浓睡”、“残酒”都是当句对:“绿肥红瘦”这句中,以绿代叶、以红代花,虽为过去诗词中常见(如唐僧齐己诗“红残绿满海棠枝”),但把“红”同“瘦”联在一起,以“瘦”字状海棠的由繁丽而憔悴零落,显得凄婉,炼字亦甚精,在修辞上有所新创。

  5、吴小如《诗词札丛》: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所以绝对不许第三人介人。头两句固是写实,却隐兼比兴。金圣叹批《水浒》,每提醒读者切不可被著书人瞒过;吾意读者读易安居士此词,亦切勿被她瞒过才好。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少妇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答语是海棠依旧盛开,并未被风雨摧损。这里表面上是在用韩?《懒起》诗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语意,实则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失了。这比起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来,雅俗之间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为不可及也。“知否”叠句,正写少妇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可见后半虽亦写实,仍旧隐兼比兴。如果是一位阔小姐或丫鬟对话,那真未免大煞风景,索然寡味了。

  古诗原文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译文翻译

  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注释解释

  空阶:无人行走之阶。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有“夜雨滴空阶”。

  迢(tiáo)递(dì):遥远貌。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树*严城”之句。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

  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宋徽宗《燕山亭》词“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垂垂:低垂貌。唐代薛健有“满风轻撼叶垂垂”。曙:天刚亮。

  创作背景

  此词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当时王国维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因为生病,王国维精神有些恍惚,故词中写春夜的情怀,有着落寂的感觉。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背景也有不同说法。学者佛雏认为此词于1904 年至1905年间创作。而钱剑*认为此词创作于1905年。

  诗文赏析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7)

——描写夏天的优美古诗文 (菁华3篇)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5、《初夏且幽庄》

  唐·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8、《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1、《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2、《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1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4、《渭川田家》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8)

——柳永的著名词集 (菁华3篇)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译文】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忆帝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翻译】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柳永《甘州令》诗文介绍 (菁华3篇)(扩展9)

——柳永词集 (菁华3篇)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宛鸟]行。望上国,山呼鳌抃,

  遥[艹热]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