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

  春晖:春光。

  莫:不要。

  轻阴:阴云。

  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赏析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很有想法。(赵其钧的评价)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便是上边所说,其实可以有另一种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但是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你看,就算是万事如常,也会有看不见的矛盾会使你受伤。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们。

  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赏析二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

  天*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注释

  天*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称望湖台,山上有白云泉、白云寺、万笏林等名胜,杨基家在赤山,离天*山很*。

  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浅:山路的远*。

  创作背景

  天*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元末,为避乱世,诗人曾隐居于故乡,这首诗便是诗人隐居时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3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山中杂诗》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中杂诗》赏析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这一“窥”,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这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景,是*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这感觉是何等的神奇呀。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句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荆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风雨夕:风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诗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轼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5

  山中雪后 清朝 郑燮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山中雪后》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山中雪后》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是。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檐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山中雪后》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翻译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

  散:飘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儿:驯养的小鹿。

  猎客:打猎的人。

  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

  僧:和尚。

  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劳。

  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赏析

  这首咏雪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山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雪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雪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雪花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雪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雪白洁净的雪花,冬天刚刚过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连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铺直叙地描写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动:系鹿防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雪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山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雪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雪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春雨相等,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春雨素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雪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春雨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尽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雪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雪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雪景,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他作此诗,实际上是借此乡村美景,反衬乱世不*,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阅读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1)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注释

  长江悲已滞(zhì),万里念将归。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滞: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zhǔ)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万里念将归”。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翻译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注释

  对酌:相对饮酒。

  “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

  鉴赏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古典诗词,是通向美的桥梁,是人生境界,是生命的沉醉。闲读诗词,是心灵的旅行,地图由汉字组成。趣味念歌诗。

  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感悟诗人的人生故事。今天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绝句《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山花丛中,你我相对饮酒,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我喝醉想要去睡,你可暂且离开, 如果有意明天抱琴再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幽人是指隐居的高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诗的一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李白与朋友喝酒的地点——山中。对李白来说,山中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所在。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此情此境,称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开怀畅饮。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乐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由于贪杯,诗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诉李白“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却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3

  天*山中 明朝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天*山中》译文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山,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天*山中》注释

  天*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称望湖台,山上有白)泉、白)寺、万笏林等名胜,杨基家在赤山,离天*山很*。

  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浅:山路的远*。

  《天*山中》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天*山中》创作背景

  天*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元末,为避乱世,诗人曾隐居于故乡,这首诗便是诗人隐居时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4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注释

  (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2)怡悦:取悦;喜悦。

  译文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这个山中只有白云,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赏析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迷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麼;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5

  山中雪后 清朝 郑燮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山中雪后》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山中雪后》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是。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檐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山中雪后》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2)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5篇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天*山中 明朝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天*山中》译文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山,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

  《天*山中》注释

  天*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称望湖台,山上有白)泉、白)寺、万笏林等名胜,杨基家在赤山,离天*山很*。

  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浅:山路的远*。

  《天*山中》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着婉转的歌,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

  《天*山中》创作背景

  天*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元末,为避乱世,诗人曾隐居于故乡,这首诗便是诗人隐居时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翻译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注释

  对酌:相对饮酒。

  “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

  鉴赏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古典诗词,是通向美的桥梁,是人生境界,是生命的沉醉。闲读诗词,是心灵的旅行,地图由汉字组成。趣味念歌诗。

  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感悟诗人的人生故事。今天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绝句《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山花丛中,你我相对饮酒,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我喝醉想要去睡,你可暂且离开, 如果有意明天抱琴再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幽人是指隐居的高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诗的一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李白与朋友喝酒的地点――山中。对李白来说,山中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所在。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此情此境,称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开怀畅饮。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乐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由于贪杯,诗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诉李白“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却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荆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风雨夕:风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诗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轼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武夷山中 宋朝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武夷山中》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武夷山中》注释

  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十年。

  《武夷山中》赏析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节隐居。这一句领起下文。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第三句一转,“天地寂寥山雨歇”, 天地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田野清旷,冻云黯淡,有青草的气息,有天地的空旷,有黄昏的寂寞。简直辨不清是真在写沉寂的山中气象,还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写寒士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还有苏轼写的梅:“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梅花在数九隆冬这样最寒冷的日子里开放,百花之中,一枝独秀。到次年春来草长,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无语,卓尔不群。人要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梅花这样的境界啊!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无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

  《武夷山中》创作背景

  此时,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后他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许多南宋旧臣纷纷投靠新主,孤忠的谢枋得面对国破家亡是怎样的心情?他已经离家十年了,独立青峰之上,雨后的山中显得更加寂寞。但是,他追求梅花的品格最终成就了自己高洁的人格。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3)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无能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手段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翻译/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②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③卷(juǎn)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④劫:劫持,冲杀。

  ⑤斫:读zhuó,砍。缺:破损。

  赏析/鉴赏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翻译: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4)

——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译文

  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道”的。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不与人争,故于做人处事时,不会过于彰显一已的立场,而招至或激化矛盾。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解决温饱,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

  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

  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所以圣人掌握万事归一的法则,可以治理天下。

  不单凭自己所见,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反而受尊敬,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劳,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

  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踮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会站不稳。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反而不会走快。凭着自己的眼睛去看反而看不清。只凭着自己的主意去判断事情,反而不会分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人反而不会长久。

  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会长进。

  上面的行为都是多余、累赘不堪的东西,就如同剩饭、赘瘤一样,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修道的人一定要避免它,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有德君王为民做事不留痕迹(人民不会发现);发布法令没有瑕疵(人民也不会知道);为民谋划不用器具(会自然繁荣);关城门不用栅梢(敌人)不可开;与邻国结交不用约定无人能离解。

  所以圣人总是以善对待人民,无人可弃;以善用物,无物可弃。

  所以说“以善待人的君王”是“不以善待人的君王”的老师;“不以善待人的君王”是“以善待人的君王”的借鉴。

  如果不敬重老师,不爱惜借鉴,虽有聪明才智治国之时也完全迷惑,这就是我所谓的妙招。

  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

  会辩论的人不强词夺理,强词夺理的人不会辩论。

  明白大道规律的人不会自认渊博,自认渊博的人不会明白大道规律。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上善:至高。

  豫:一种野兽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

  川:小河。

  犹:一种野兽。

  涣:疏散。

  朴:未经雕琢的木头。

  原文: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

  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与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译文:

  感情就像成串的玉珠,悔恨如同流水,严重时是休。不必诧异,沈郎易瘦;也不必大惊小怪,白发先愁。总是很难禁止,许多魔难,你喜欢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想想前欢杳杳,后来悠悠。

  目不转睛的凝望。后悔上层楼。只是引起惆怅,新愁压住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封卷,密寄书信。考虑到他走,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眼泪收。要知道,这般的心病,两人心头。

  注释:

  连环:连结成串的玉环,比喻连续不断。流水:流动的水,形容流逝的岁月。

  惊怪:感到惊异奇怪。沈郎:指南朝梁沉约,亦借指腰肢瘦损之义。潘鬓(bìn):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好事: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追想:犹回想。杳杳(yǎo):指渺茫。悠悠:指思念貌;忧思貌。

  凝眸:注视;目不转睛地看。惹起:引起。新愁:新添的忧愁。

  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

  伊行:她那里。

  赏析:

  这首词托男女之情恨,抒极不*的心曲。正如《赤壁赋》中所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首词婉转言情,以铺叙手法写相思。这是苏东坡学柳永作词的一个明征,当为作者早期作品。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

  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一曰瘦,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在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在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写遍”、“字了”,谓其如何倾诉衷情,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作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说,这种相思要不得,两处挂心,将更加难以开解,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善铺叙,常常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陈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错落多致之意韵,婉转传情。

  原文: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注释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

  赏析:

  从弹古调而引起对时俗的感慨。既叹知音稀少,又感*生失意是因为不合时宜,和前面秦韬玉的“谁爱风流离格调”有相似感。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原文: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译文:

  满天的乌云遮蔽了太阳,阵阵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些在外奔波、孤苦无依的人,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启程的时候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

  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赏析:

  本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今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

  ,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的热切憧憬。“潜”、“薄”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字属*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飞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飞飞摩苍天”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与尔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诗粘对、对仗的规则,不但见出这位才思敏锐,才华富赡的诗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对提高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贡献,同时也透露出*古典诗歌由古体向新体、*体诗演进的讯息。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注释

  竹枝词:乐府*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沈祖棻)

  原文: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5)

——月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子夜歌·三更月

  贺铸〔宋代〕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译文:深夜杜月光照着庭中杜梨花如同冬日杜白雪,相思杜情怀有说不尽杜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杜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杜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杜流水仿佛知道我杜雪意,发出潺潺杜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释: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王”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杜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赏析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发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了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了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有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想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是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因为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想白似雪的梨花,*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长久不寐的思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辉映下想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了由所见月下梨花产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想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是一个闺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是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想雪梨花而悲伤欲绝。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想果说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是借助于十分委婉隐曲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孙,深闺少妇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是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的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何许”状写闺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刻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字,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痛的那种互相体贴顾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结构上与上片结句相呼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了的感伤哀怨气氛。

  这首了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结构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整。联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字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了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十分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

  李笠翁谓:“作了之料,不过情号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了。”(《窥了管见》)此阕字句虽少,音节虽短,却能情景相生,风神宛然,是一首韵味深长的好了。

  贺铸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译文

  想要知道春天与夏天如何交替,农历四月请来火神祝融开启夏季。

  是谁教蚯蚓爬出来的,王瓜藤蔓自发肩并肩快速生长。

  竹帘上,蚕儿们呈现作茧的样子;林中鸟儿正喂着吵闹要吃食的幼鸟。

  越来越觉得云雾缭绕的山峰煞是好看;不一会,云雾带着雨滴,徐徐走来。

  注释

  仲吕: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原文: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注释:

  秦:指秦二世胡亥。楚:指西楚霸王项羽。表: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它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史记》中的表一般为年表,因秦楚之际天下未定,变化很快,就采取按月记述,把当时发生的大事列为月表。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因司马迁曾任汉太史令,所以自称太史公。作难(nàn):作乱;造反。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他同吴广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虐戾(nüèlì):残暴,凶狠。项氏:这里指项羽。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和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践:登上,踏上。祚(zuò):通“阼”,帝位。

  三嬗:三次更替。指陈涉、项氏、汉高祖、嬗(shàn),通“禅”。更替,变迁。生民以来:谓有人类以来,即有史以来。斯:这,这样。亟(jí):急切,急速。也:用在句末,表示坚决的语气。

  洽:融洽,悦服。摄行:代理。

  汤:即商汤王,名履,放逐夏桀,建立商朝。武:即周武王,姓姬,名发,西伯姬昌之子。诛杀商纣(zhòu),建立周朝。契(xiè):帝喾之子。虞舜之臣,封于商,赐姓子氏,为商朝的始祖。后稷:虞舜时农官名。弃掌管其事,因亦称弃为后稷,为周朝的始祖。孟津,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县南,又名河阳渡。周武王伐纣,曾在这里会集八百诸侯。《书·武成》:“既戊午,师逾孟津。”放弑(shì):指商汤王放逐夏桀,周武王诛杀商纣,《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

  襄公:秦襄公,周*王东迁时始列为诸侯。章:显著,显赫。文、缪(mù):秦文公、缪公,春秋时候秦国两个国君。缪,一作“穆”。献、孝:秦献公、孝公,战国时期秦国两个国君。蚕食:像蚕吃桑叶般慢慢地吞并。并:兼并。冠带之伦:高冠大带之辈,指六国诸侯。一说,比喻*于礼教的人民,别于夷狄而言。

  彼:指虞、夏、商、周。此:指秦。

  兵革不休以有诸侯:这是一个表示前果后因的句子,意即“所以兵革不休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以,因。堕(huī):毁坏。销:溶化;锋:刀刃。镝(dí):箭头。维:同“惟”。度量,计算。

  闾巷:里巷。合从(zòng):即“合纵”,谓联合各路军队。轶(yì):胜过。三代:谓夏、商、周三代。

  乡:通“向”。从前。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为”后省宾语“之”(代贤者)。难,谓困难。耳,而已,罢了。无土不王:这里用的是一句古语。

  “此乃……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是……吧?”疑问句。传(zhuàn):谓书籍记载。

  “岂非……哉?”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反诘句。用否定表示肯定。

  “非……孰能……者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谁能……的呢?”反诘句。

  翻译:

  太史公研读关于秦楚之际的记载,说:最早发难的是陈涉,残酷暴戾地灭掉秦朝的是项羽,拨乱反正、诛除凶暴、*定天下、终于登上帝位、取得成功的是汉家。五年之间,号令变更了三次,自从有人类以来,帝王受天命的变更,还不曾有这样急促的。

  当初虞舜、夏禹兴起的时候,他们积累善行和功劳的时间长达几十年,百姓都受到他们恩德的润泽,他们代行君主的政事,还要受到上天的考验,然后才即位。商汤、周武称王是由契、后稷开始讲求仁政,实行德义,经历了十几代,到周武王时,竟然没有约定就有八百诸侯到孟津相会,他们还认为时机不到。从那时以后,才放逐了夏桀,杀了殷纣王。秦国自襄公时兴起,在文公、穆公时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到献公、孝公之后,逐步侵占六国的土地。经历了一百多年以后,到了始皇帝才兼并了六国诸侯。实行德治像虞、夏、汤、武那样,使用武力像秦国这样,才能成功,统一天下是如此艰难!

  秦称帝之后,忧虑过去的战争所以不断,是由于有诸侯的缘故,因此,对功臣、宗室连一尺土地都没有分封,而且毁坏有名的城池,销毁刀箭,铲除各地的豪强势力,打算保持万世帝业的安定。然而帝王的功业,兴起于民间,天下英雄豪杰互相联合,讨伐暴秦,气势超过了三代。从前秦国的那些禁令,恰好用来资助贤能的人排除创业的患难而已。因此,发奋有为而成为天下的英雄,怎么能说没有封地便不能成为帝王呢?这就是上天把帝位传给所说的大圣吧!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不是大圣,谁能在这乱世承受天命建立帝业呢!

  赏析:

  《秦楚之际月表》,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表。“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一种史书体例,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现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的。秦楚之际是指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时期。时间虽短,但事件变化多端,所以按月来记述,称为“月表”。本文是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前面所写的序言。这篇序言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文章回顾了历史上一些帝王统一天下的艰难历程,分析了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而汉高祖终于称帝的原因,结论有独到之处。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6)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渔歌子·柳垂丝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翻译

  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

  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划过长长的沙汀,停泊在浅浅的渡口,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

  注释

  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楚岸:楚江之岸。长江濡须口以上至西陵峡,古城楚江。

  棹:动词,犹言以棹划舟。

  垂纶:钓丝。

  醑:美酒。李白《送别》:“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汀:水中之洲。

  沙鹭: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lùsī)。

  赏析

  上片前三句,用“柳垂丝”、“花满树”,描绘出开阔秀丽的背景,暮春天气,楚江*,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这为作者春游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气氛。

  上片后三句,用“棹轻舟”、“出深浦”,写词人初游,他乘坐一叶扁舟,轻轻荡着船桨,悠闲自得地从一条小河上出发,刚刚漂入开阔的楚江之时,便听到悠扬的歌声,那歌声起处,但见早出的打鱼人,已经满载着鱼儿,穿梭似地往来于江上,各自回家,他们看着丰硕的收获,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这里有渔船、渔人、游人、滔滔江水伴着高亢的渔歌,沓杂纷繁,热闹异常。

  下片前三句,描绘出一船船鲜嫩的鱼虾鳖蟹,令人垂涎。游兴正浓的词人,不肯作罢。过片“罢垂纶”之句,正是说他为渔郎之获吸引而垂钓长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获,方才作罢。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啸侣相斟酌,亦即词中所云“还酌醑”。这是一次饶有兴味的野餐,人们早自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直到酒足兴尽才准备回家。“孤村遥指云遮处”一句,即是准备返航时的一幅画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们相邀返回,他们遥望着远方,相互指指点点,那天边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处。

  下片后三句,则是写从沙洲返回的情景。用“深”字才形象性极强,暗示出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船儿在水上摸黑行进,难辨深浅,人们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状,可以想见。忽然间,“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万簌俱寂的江空。这一句以动写静,与上文明媚春光下的莺啼燕鸣、渔郎引吭以及鸣俦啸侣形成鲜明对比。

  该词写渔父生活之乐,抒避俗隐逸之思。全篇写景指事,宛转自如,犹如连载之湖山渔隐画轴,幅幅俱精,美不胜收。

  创作背景

  公元925年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对前蜀怀有故国之思,便向往江湖。李珣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过了一段时期的隐居生活,然后溯湘水而上,达广州,后来他在岭南生活了较长时期。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湖南、湖北一带有感而作。

  赠柳圆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浦满是竹实,凤凰来到这里怎么还会饥饿?

  还同月下的喜鹊,绕了三圈都没有找到可以安然栖息的枝条。

  夫子你就是琼树,倾斜下垂的枝条庇护。

  敬仰你的高尚品德,别后会日夜把你思念。

  注释

  (1)陆机《诗疏》: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梧桐不食,非醴泉不饮。

  (2)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琼树:即琼枝。以谬琳琅轩为食,凤凰食之。

  (4)谢灵运诗: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赏析:

  诗的开头用凤雏依梧桐而栖和啄食竹实的典故,说明秋浦地方政绩得人心,自己对此地很留恋,接着又用曹操诗强化这种感想,然后把话题转向柳圆,表达自己的心愿。巧妙用典和就典故发议论切入现实,是这首诗的特点。晚年的李白飘泊在江南,也许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曾有不少夸赞地方长官的诗,常常会将古人的德、言、行随手拈来用入诗中,却并不是累赘繁琐,不妨碍思想的流畅表达,其中既有诗人艺术技巧高超熟练之处,也有暂为人下的无奈。

  这首词写的是夏季傍晚阵雨过后,一时之情轻,画所难到,得未曾有。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

  “雷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雷荫外、池塘上,阵阵惊雷后,下起了一阵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叶上,簌簌作响。词人未曾提及雷的远*,然而无论远*,雷都是来自雷的那一边,雷声被雷树阻隔,声音愈来愈小,故是轻雷,隐隐隆隆之致,有异于当头霹雳。夏雨泼洒在池上,而雷声此时已经停止了,惟闻沙沙飒飒,乃是雨声独响。此处一个“碎”字用得巧妙,细腻表现出雨打荷叶的声音阵过了荷叶本身风中相撞发出的声音。荷声者,其叶阵之声也。奇又在“碎”,夏季阵雨是转眼即逝的,而因荷承,故声声清晰。此为轻雷疏雨,于一“碎”字尽得风流,如于耳际闻之。

  词上片前二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雷外池塘雨打荷叶的夏日风光图。雷荫外、池塘上,阵阵惊雷后,下起一阵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叶上,簌簌作响。此处一个“碎”字用的巧妙,细腻表现出雨打荷叶的声音阵过了荷叶本身风中相撞发出的声音。夏雨来得及、”得快,“小楼”以下三句写雨后情景。小楼西阁,一道彩虹下,“待得月华生”。这表明她曾长时间伫立在那儿。她或许在等待情人到来,从彩虹生直至月上东山。

  下片描绘了一幅美人夏日睡觉图,据词意当是写第二天情景。小楼绣阁,玉钩放下、帷帘低垂,女主人公阁内鼾睡。只见她躺着的凉簟纹理*整,不见折皱,而她头上的钗钿则垂落在水晶枕旁。词人巧妙地从燕子的视角,将女主人公夏日昼寝的画面描摹得惟妙惟肖。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夏雨来得急、”得快,“小楼”以下三旬写雨后情景。雨势本来就不汹涌,一会儿天就放晴了。小楼西角,一道彩虹挂在天空。断虹之美,令人难以名轻,词人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已被“明”字描摹得淋漓尽致。“明”乃寻常之字,本无奇处,但细思之,却表现了如此丰富的意境与层次之美。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在此时显得更加妙不可言,无可着笔处乃偏偏有此断虹,来为生色,来为照影。闺中女主人公出现了,她倚着小楼栏杆,看彩虹落下,“待得月华生”。这表明她曾长时间地伫立在此。她或许在等待情人到来,从彩虹生直至月上东山。

  下阕写室内景象,以精美华丽之物又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人间境界,连燕子也飞来窥视而不忍打扰。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水精双枕,旁有堕钗横。”下阕词的意境在“月华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小楼绣阁,玉钩放下、帷帘低垂,女主人公阁内鼾睡。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天真晚矣。凉波以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竭尽全力渲染清幽处的悲凉。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水精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用华美的物件以造一理想的人间境界(水精即水晶)。而结以钗横,词人此处,神理不殊,先后一揆。人巧妙地从燕子的视角,将女主人公夏日昼寝的画面描摹得惟妙惟肖,绣阁的静谧精美,不附会本事,这自是一幅闺阁妙画,若附会本事,则本篇虽涉艳情,却也表现清雅而自然。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原文:

  咏秋柳

  [清代]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枝头栖息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种萧瑟稀疏的树。

  柳枝不能留住种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处游乐胜地。竹枝:亦称竹枝词,诗的一种形式,本为乐府,出自巴渝,末有和声。后人以七绝咏土俗琐事,多称竹枝。

  萧疏:稀疏。

  绾(wǎn):系,这里应意为挽留。

  谢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秋季的景物,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的景物:栖息在枝头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萧疏”与“秋光”照映,“栖鸦”和“树”关联,使前后句紧密扣合,因而呈现诗人笔端的是一幅深秋萧条凄冷的画图。其中,前句写柳树的特性:“栖鸦”明写鸟而暗点树,以实带虚的手法点出了薄暮中乌鸦栖宿的树;“流水”看似泛指而特指秦淮河。“栖鸦流水”,虽不明言柳树,但已写出柳树常生长在河边的特性。这样写,较之直言“河边柳”来,不仅含蓄,而且静中有动,增加生气。也正是这些上有栖鸦,下依秦淮的柳树,装点金陵,为秋色增辉。后句则点染秋柳的萧疏之态:萧疏是秋柳的特征——秋柳既不像春柳那样金碧染两、临风起舞,也不像夏柳那样繁枝拂地、密叶藏莺,而是落叶纷飞、意态萧疏。但诗人对此并没有精雕细绘,只是以疏荡的笔触,略加点染而已。这种艺术情趣,与秋柳的萧疏风姿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其中,前句反用前人诗意,偏说“不与行人绾离别”,点明秦淮河畔的秋柳只是供人赏玩而不为人攀折赠别。其中,“不与”两字,不仅翻出了新意,而且用拟人的口吻,增添了一层情韵。后句则是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和李白的诗句的结合,写收条通过联翩浮想,展望秋柳的未来:秋柳到了第二年,也将枝繁叶茂,飞絮蒙蒙,而且象瑶台雪花一样地散发出香气来。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原文: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译文:

  1、绿烟:指杨柳繁茂如烟的枝条。金穗:金色的嫩枝。吹:一本作“移”。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7)

——海棠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原文: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山林多瘴气,草木繁茂,只有海棠这种名贵的花很是少见。

  那株竹篱间的海棠宛如女子美好的笑容,桃花李花虽满山遍野,与之相比便粗俗得很了。

  我知道上天是有深意的,特地将这株海棠洒落在山谷。

  海棠是天然的富贵资质,本不需要华丽的房屋或是贵重的盘子来陪衬它。

  美丽的海棠好似美女酒后双颊微红,卷起衣袖红纱映现出肌自如雪。

  山林浓密雾气重,遮住了阳光,海棠就好似在和风暖日中睡醒的美女。

  一旦风雨来袭,海棠便似含泪佳人,神情凄婉。月下无人之时,它则更显清秀美好。

  我饭后无事可做,拍着肚子散步,自在逍遥。

  不去寺庙也不拜访乡邻,只是拄着拐杖来看挺拔的竹林。

  突然与娇媚的海棠相对,更映照出我的衰老,无奈只能叹息一声,擦擦模煳的双眼仔细观看。

  这偏僻的地方是从哪里得到这株海棠的?莫非是好事者从西蜀移来?

  海棠不易从远处移栽,这一定是鸿鹄把种子衔来的。

  海棠啊,我和你都远离家乡西蜀,流落异乡,为此应该共饮一杯,吟唱这感叹沦落天涯的诗篇。

  明天酒醒后我还会独自前来,只怕到时海棠的花瓣已如雪片纷纷飞落,不忍触摸了。

  注释

  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海棠:在定惠院东小山上。

  地瘴: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之气。

  蕃(fán)草木:使草木繁茂。

  苦:甚。

  嫣(yān)然:形容笑容美好。

  佳人:喻指海棠。佳人在空谷,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意。

  荐:献,进。华屋:华丽的居室,富贵者所居。

  晕(yùn):指酒后两颊的微红色。

  “日暖”句:《明皇杂录》载,唐玄宗曾把醉中的杨贵妃比做“海棠睡未足”,这里诗人反用其意,把海棠比做春睡足的美人。

  清淑:清秀美好。

  “先生”二句:先生,诗人自指。无一事,诗人贬在黄州,被责令“不得签书公事”,故云。这是诗意转折之处,以下皆借海棠寄寓人生感慨。

  “不问”二句:暗用《南史·袁粲传》,粲家居逍遥,得意出游,悠然而返。时“郡南一家,颇有竹石,粲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又《晋书·王徽之传》:“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徽之)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

  绝艳:指海棠。衰朽,诗人自谓。

  陋邦:这里指黄州。“无乃”句:这句意谓莫非好事者从四川移栽。四川盛产海棠。

  “衔子”句:说或是鸿鹄之类把海棠种子衔来此地。

  “天涯”句:说自己与海棠都是流落天涯者,命运相同,令人感伤不已。“俱”字双绾花与人。

  雪落纷纷:形容海棠凋零,纷纷飘落。

  那忍触:犹言那忍见。

  触:接触,遇。

  赏析:

  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这首诗前半部分反复刻画海棠,极力形容海棠幽独,高雅,美丽、清淑的品格,后半部分写诗人访海棠,见花生感,抒发了“天涯沦落俱可念”的情怀。这里赞美海棠,悲接海棠,实际上也就是寄托作者的情操,悲接自身的遭遇。全诗因物寄慨,形象鲜明,辞格超迈,不蹈袭前人,是东坡生*得意之作。

  诗歌首句就点出瘴气蒸郁的恶劣环境、海棠的高贵和流落草莽间的孤寂,而“嫣然一笑竹篱间”则又深入一层,写出海棠不以境遇荣辱动其心的品格:纵然被放逐到荒郊野外,却仍然自信地微笑着,相形之下,遍山的桃李似乎都变得粗俗不堪。下句暗引杜甫“绝代有人,幽居在空谷”诗意,将海棠花比为空谷中的佳人,更突显出海棠花的绝代风华。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诗人首先以简练的话语总括其自然富贵的风姿,以下四句则细笔描摹海棠的美丽和在早晨、日暖、雨中和月下的各种情态:她如醉酒的佳人,朱唇沾酒,红晕泛上脸颊。卷起绿纱的衣袖,映现出红润的肌肤。林深雾暗,很迟才能透进阳光;而当日色温暖,清风和畅的时候,春睡十分酣畅。在雨中,海棠垂着泪滴,显得凄怆可怜;而当月下无人之时,则越发地清雅婉淑。诗人发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拟人的手法从容不迫地对海棠作了多角度的描绘,既精细又不板滞。

  诗歌的第二部分转而写诗人的感慨,但是却又不直接加以直白的议论,而是先活画出诗人的乐天与幽默:东坡先生饱食之后,闲得无事,便摩挲着肚皮漫步,不论是民居还是僧舍,只要看到修长的绿竹,就拄着拐杖敲门要细加欣赏。而后写诗人初见海棠的诧异与惊喜:忽然看到绝代的艳色出现在我这衰朽之身面前,不禁无言接息,擦拭着有病的眼睛凝视着她。僻陋的黄州怎么会有这么高贵的海棠花呢。莫非是好事者从西蜀移来的。但是诗人很快又作出了否定:一寸多长的幼苗,怎么能够从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蜀移植呢。肯定是鸿鹄衔来了种子落到此地才得以成长为这么一株明艳照人的鲜花。

  诗人面对着来自故乡西蜀的海棠,不禁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一阵酸楚涌上心来,于是便痛饮一樽美酒,歌吟出这首诗篇。最后两句是尾声:明朝酒醒之后,作者他还会独自到来,只怕那时海棠的花瓣已如雪片纷纷飞落,不忍触摸了。这句虽是悬想之词,却是至情之语。

  全诗的最大特色是以物喻人,而且每一描写都贴切自然。如海棠自西蜀来黄州的揣测实是诗人自身际遇的暗喻,而海棠在黄州“苦幽独”的精神苦闷同样是诗人自指,不过诗人虽然暗用心机进行比附,却并不显得生硬单调。虽是写“苦”,却常杂以愉快而幽默的笑语,苦中有乐,苦乐交织,使诗歌显出一种独特的格调。而其写物抒情,也正如纪昀所评“风姿高秀,兴像微深”,实在是苏轼诗中的精品。

  原文: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8)

——山中雪后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十篇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古诗简介

  《山中雪后》是清代诗人郑燮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此诗作托物言志。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此诗也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翻译/译文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①山中雪后: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②檐流未滴梅花冻: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③清孤:凄清孤独。

  ④等闲:寻常、一般。

  创作背景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

  赏析/鉴赏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

  作者:郑燮

  朝代:清朝

  翻译: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雪整整下一夜,到天明是天空依旧飘洒着细细的雪,整个山谷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觉得恍然置身于梦境中,谷中央的小瀑布早已结成了条条的冰凌,晶莹剔透,树枝上沉沉的压着厚厚的积雪,风吹来,树枝上的雪花绵绵密密的随着风纷纷扬扬的飘洒开来。

  赏析: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原文: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原文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翻译

  雪整整下一夜,到天明是天空依旧飘洒着细细的雪,整个山谷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觉得恍然置身于梦境中,谷中央的小瀑布早已结成了条条的冰凌,晶莹剔透,树枝上沉沉的.压着厚厚的积雪,风吹来,树枝上的雪花绵绵密密的随着风纷纷扬扬的飘洒开来。

  赏析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及注释: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熘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有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有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有深深的感叹。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熘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有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有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有深深的感叹。

  山中雪后

  清代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创作背景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扩展9)

——湘中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翻译

  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

  岭猿越鸟的鸣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因为今日遇赦北归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鸟声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注释

  绝徼:偏僻荒远之地,此指广东省和湖南省南部韩、张两人贬官之所。绝,一作“越”。

  一叶舟:船如一叶,极言其小。

  岭:五岭,具体说法不一,通常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当时以岭南为蛮荒之地。

  可怜:这里作可爱解。

  鉴赏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作者和张署遭贬后同时遇赦,诗中有遇赦北移的愉快心情,虽也有对新任职务(江陵府参军)的不满,但总的说来,喜多于悲,心中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慨。

  当初韩愈和张署二人同时遭贬,韩愈为阳山令,张署为临武令,都在极为边远荒蛮的边塞之地。前途的阴霾,环境的恶劣曾让二人壮志顿消,感慨于仕途的浮沉不定和自己的遭遇而黯然泣下。此时忽逢大赦,得以脱离偏远的蛮荒之所,于是诗人止住哭泣,“休垂绝徼千行泪”,和张署“共泛清湘一叶舟”,赶往江陵赴任。“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猿啼鸟鸣本是哀音,是孤寂、愁苦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却故写哀音而闻之不哀,反觉可爱,进一步将内心的喜悦表露出来。韩愈此为反话正说,令人觉得更有韵味。其用心不可谓不巧,其立意不可谓不绝。

  全诗用湘江泛舟的乐趣来排解往昔的忧伤,用朋友情谊的温暖来慰藉当前的苦闷,用语奇崛,笔力遒劲,体现了中唐以后的绝句注重炼意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张署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公元805年(永贞元年、贞元二十一年)春,遇大赦同到郴州待命;同年秋,两人同被任命为江陵府参军。这首诗是韩愈、张署同赴江陵途中所作的。

  原文: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译文

  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水波翻滚,这里自古流传着汨罗江(屈原)的故事。

  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

  注释

  ⑴猿愁:猿哀鸣。

  ⑵踊:往上跳。

  ⑶汨罗江:汨(mì),汨罗江在湖南岳阳,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⑷苹藻:苹泛指没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赏析:

  鉴赏

  自从汉代贾谊被贬长沙写了《吊屈原赋》之后,以屈原自喻、借凭吊屈原寄托失意之感便成了诗歌中常见的手法。韩愈此诗别具匠心,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此诗的大意是:汨罗江畔山猿愁啼,汨罗江上鱼跃浪翻,这里自古就流传着屈原的故事。如今我空有满盘的频草,却找不到地方把屈原祭奠,只听到渔夫击舷歌唱的声音。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湘中》诗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这两句语调拗折,句法奇崛。如按通常章法,应首先点出汨罗江名,然后形容江上景色,但这样语意虽然顺畅,却容易*淡无奇,流于一般写景。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江景: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相传屈原贬逐,披发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遇一渔父相劝道:“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说罢,“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子已逝,渔父犹在,此时之渔父虽非昔日之渔父,然而此时之诗人正如昔日之屈原,贤者遭黜,隐者得全,清浊醒醉,古今一理。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这首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成功地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韩愈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深厚造诣。

  创作背景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诗中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语调拗折,句法奇崛。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后两句,韩愈借屈原跟渔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全诗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

  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翻译

  湘水环绕着南岳衡山,极目远望,但见一片青色。

  身膺公务,不可歇息,举目**景色,都那么熟悉,这是我多次路过的地方。

  烟水弥漫的岛屿,尤适宜春季眺望;林中猿啸,千万别在夜间倾听。

  在这漫漫长路,我的思绪交缠;纵一叶扁舟,行在冥冥夜色之中。

  从此浮沉而去了,真可叹啊!我竟如此劳碌奔波。

  注释

  湘流:指湘水。

  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衡山县西。

  绝目:极目,极尽目之所至。

  禄:禄位。

  已:止。这句意思是,诗人对于禄位的怀念,尚未停止。

  屿:河中小洲。衡山附*湘江中有观湘州、鳌洲等小屿。

  猿:猴子。

  永路:长远的道路。

  绪:愁绪。

  冥:昏黑。

  浮没:飘浮汩没。谓仕途顺畅或不顺畅。

  嗟嗟:叹词,表示感慨。

  劳我形:劳累我的身体。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一首纪行诗,是诗人张九龄于开元十九年(731)春,奉召由桂州任上赴京任秘书少监时途中所作。

  赏析

  该诗着重抒写诗人赴湘水途中的感受。首句说:“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同时在写景中暗寓行旅的路线。该句虽不事刻画,但着一“绕”字便可使人想见山形的曲折、水流的婉蜒。次句承上写舟行所见,极目望去,进入视野的都是青青的山色。一个“转”字颇值得玩味,它既与“绕”字呼应,传达出舟绕山而行的逼真感受,而且隐约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绪。因为青青山色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如果一路行来,转过一山又是一山,眼前唯见青山白水,久而久之,自不免觉得单调乏味,更何况从下文可知诗人此行并非为着游山玩水,所以开头两句虽只是写景叙事,已为全诗奠定了倦游的基调。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是该诗的主旨,全诗的写景抒情都从这两句生发。上句揭示了行旅“未能已”的原因乃在于“怀禄”,具体到该首诗不过是作官的'一种委婉的说法,从中可见诗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处境。下句接着说因“屡所终”之故,旅途的自然山水在他的眼里统统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这两句诗语调低沉,其中不仅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感、飘泊之叹,还有诗人对宦游生涯的厌倦。

  正因为诗人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并且移情于物,所以湘江上的一切景物便都蒙上了一层凄清黯淡的色彩。“烟屿”以下四句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处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图景。五、六两句,一从视觉着笔,一从听觉入手,传达出旅人白天、夜晚的不同感受,运笔极为简练。“烟屿”本是美景,惜乎只“宜春望”,言外之意是眼下却不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猿啼本自凄哀,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格外显得凄厉,使人伤情。这两句一“宜”一“莫”,正反成对,使诗意跌宕不*。接着两句继续写旅途情景,但变换了一种角度。江水迢迢,长途漫漫,一叶孤舟从日出到日落,从黄昏到夜晚,日复一日,简直不知何日是归期、何处是尽头!如果说上两句侧重抒发的是诗人凄凉感伤的情怀,那么这两句更多地带有孤寂苦闷的意味。

  以上八句层层蓄势,结末的抒慨虽语气直露却情真意切、水到渠成。“浮没”一词,语意双关,既指行舟的随波逐流,也喻宦海的沉浮,“浮没从此去”一句似乎很旷达,但紧接着便是一声嗟叹:“嗟嗟劳我形。”并在此沉重的叹息中收束全诗。

  该诗将山水同行旅结合起来写,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行旅诗。它没有对沿途风光多作刻画,而主要用赋的手法抒写行旅感受,即或写到景物,也是为这一主旨服务。联系诗人的际遇,不难理解,这行旅中的种种感受,正是他屡遭迁谪的经历和他厌仕途的心结在诗中的折射。诗人将它们不露痕迹而又富于启示地融进长途跋涉的体验中,从而创造出既真实动人又含蓄蕴藉的独特意境。

  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翻译

  湘水环绕着南岳衡山,极目远望,但见一片青色。

  身膺公务,不可歇息,举目**景色,都那么熟悉,这是我多次路过的地方。

  烟水弥漫的岛屿,尤适宜春季眺望;林中猿啸,千万别在夜间倾听。

  在这漫漫长路,我的思绪交缠;纵一叶扁舟,行在冥冥夜色之中。

  从此浮沉而去了,真可叹啊!我竟如此劳碌奔波。

  注释

  湘流:指湘水。

  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衡山县西。

  绝目:极目,极尽目之所至。

  禄:禄位。

  已:止。这句意思是,诗人对于禄位的怀念,尚未停止。

  屿:河中小洲。衡山附*湘江中有观湘州、鳌洲等小屿。

  猿:猴子。

  永路:长远的道路。

  绪:愁绪。

  冥:昏黑。

  浮没:飘浮汩没。谓仕途顺畅或不顺畅。

  嗟嗟:叹词,表示感慨。

  劳我形:劳累我的身体。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一首纪行诗,是诗人张九龄于开元十九年(731)春,奉召由桂州任上赴京任秘书少监时途中所作。

  赏析

  该诗着重抒写诗人赴湘水途中的感受。首句说:“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同时在写景中暗寓行旅的路线。该句虽不事刻画,但着一“绕”字便可使人想见山形的曲折、水流的婉蜒。次句承上写舟行所见,极目望去,进入视野的都是青青的山色。一个“转”字颇值得玩味,它既与“绕”字呼应,传达出舟绕山而行的逼真感受,而且隐约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绪。因为青青山色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如果一路行来,转过一山又是一山,眼前唯见青山白水,久而久之,自不免觉得单调乏味,更何况从下文可知诗人此行并非为着游山玩水,所以开头两句虽只是写景叙事,已为全诗奠定了倦游的基调。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是该诗的主旨,全诗的写景抒情都从这两句生发。上句揭示了行旅“未能已”的原因乃在于“怀禄”,具体到该首诗不过是作官的一种委婉的说法,从中可见诗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处境。下句接着说因“屡所终”之故,旅途的自然山水在他的眼里统统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这两句诗语调低沉,其中不仅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感、飘泊之叹,还有诗人对宦游生涯的厌倦。

  正因为诗人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并且移情于物,所以湘江上的一切景物便都蒙上了一层凄清黯淡的色彩。“烟屿”以下四句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处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图景。五、六两句,一从视觉着笔,一从听觉入手,传达出旅人白天、夜晚的不同感受,运笔极为简练。“烟屿”本是美景,惜乎只“宜春望”,言外之意是眼下却不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猿啼本自凄哀,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格外显得凄厉,使人伤情。这两句一“宜”一“莫”,正反成对,使诗意跌宕不*。接着两句继续写旅途情景,但变换了一种角度。江水迢迢,长途漫漫,一叶孤舟从日出到日落,从黄昏到夜晚,日复一日,简直不知何日是归期、何处是尽头!如果说上两句侧重抒发的是诗人凄凉感伤的情怀,那么这两句更多地带有孤寂苦闷的意味。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