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日期: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译文及注释

  「翻译」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⑴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⑵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⑶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⑷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⑸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里不作*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⑹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⑺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 ‘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翻译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⑴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⑵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⑶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⑷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⑸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里不作*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⑹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⑺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 ‘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

  金粟:黄色的花蕊。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注释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

  爇:烧。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注释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爇(ruò):烧。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鉴赏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咏花词。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温暖的南风吹满殿阁,樱桃也成熟了。“碧纱窗下沈檀爇”,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凸写菊花开放时节。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写出因花开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赞叹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全词最后才说出这一“菊”字,而惊叹、欣喜之情灵动地展现在其中。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阅读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1)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1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翻译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

  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欹:这里通作“倚”。

  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毫端:笔端。

  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

  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 里不作*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一从:自从。

  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

  如:评章风月。

  高风:高尚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 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 ‘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 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咏菊》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作者让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借用李纨公评《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翻译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咏荔枝》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色四时同”(《花岛春香》)。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咏菊》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赏析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咏荔枝》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色四时同”(《花岛春香》)。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咏菊》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翻译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咏荔枝》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色四时同”(《花岛春香》)。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咏菊》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赏析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咏荔枝》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色四时同”(《花岛春香》)。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咏菊》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5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

  金粟:黄色的花蕊。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2)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翻译

  译文

  祥瑞之气吹遍绿野,及时的梅雨滋润着麦田。雨水使溪涧水骤涨;夜雾未消中早晨的炊烟在四处冉冉升起。大雁因湿重飞行次序都乱了,花朵带雨颜色却更加鲜艳。沛雨甘霖预示着丰年的到来,令人欣喜的敞开心怀弹弄五弦。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在古诗文中也常被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宿雾”即“夜雾”;“朝烟”指早晨的炊烟。“登岁”指丰年;“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五弦”为古代乐器名,这种乐器是舜帝发明的,《礼记》、《史记》等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事情。又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裴神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乐师,其五弦的演奏水*曾深受唐太宗赞赏,并被封为“太常乐工”;唐太宗亦喜弄五弦。

  有学者认为此诗写于五月份。笔者认为此诗写于农历的三月初。诗中的“梅雨”应为“迎梅雨”。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雨水》记载:“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又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三月份为小麦的生长时期,此时雨水充足则有利于小麦的丰收。而农历五月初为小麦收成季节,此时再下雨反而不利于收割。

  赏析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唐太宗每年都要参加春耕的大典,而且还常常亲耕于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中国古代有一句农谚说:“春雨贵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非常高兴的写了这首诗。

  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咏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世民

  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

  “罩”的意思为“覆盖、笼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泫”的本义是“水珠下滴”;“泫丛”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是说“(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鉴赏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咏雨·其二

  唐代: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阴阳混合之气吹着绿色的田野,梅雨洒在稻田里。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刚刚下雨产生的水流汇流到河沟里,夜里雾气追随清晨炊烟的`脚步。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露水打湿了大雁羽毛,飞行没有了次序,花沾上露水颜色更加鲜艳。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对这丰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兴,敞开衣襟拨弄着五弦琴。

  注释: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绿:绿色。野:田野。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

  新流添旧涧,宿雾(wù)足朝烟。

  宿雾:即夜雾。足:脚。朝烟:指早晨的炊烟。

  雁(yàn)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沾:沾上露水。色:颜色。更鲜:更加鲜艳。

  对此欣登岁,披襟(jīn)弄五弦。

  登岁:指丰年。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五弦:为古代乐器名。

  赏析: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咏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飘去远处的峰峦,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一串串雨滴落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喷雨:喷下雨。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岭腹:即半山腰。斜足:斜脚。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濛(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赏析:

  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咏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世民

  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

  “罩”的意思为“覆盖、笼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泫”的本义是“水珠下滴”;“泫丛”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是说“(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鉴赏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3)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咏牡丹 宋朝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咏牡丹》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咏牡丹》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咏牡丹》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咏牡丹》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咏牡丹》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与感,思念故园与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江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与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江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与”这和杜甫因安史与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咏牡丹》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然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陈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然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佳作。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4)

——咏雨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十篇

  昭君怨·咏荷上雨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翻译: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赏析: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咏雨·其二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

  祥瑞之气吹遍绿野,及时的梅雨滋润着麦田。雨水使溪涧水骤涨;夜雾未消中早晨的炊烟在四处冉冉升起。大雁因湿重飞行次序都乱了,花朵带雨颜色却更加鲜艳。沛雨甘霖预示着丰年的到来,令人欣喜的敞开心怀弹弄五弦。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在古诗文中也常被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宿雾”即“夜雾”;“朝烟”指早晨的炊烟。“登岁”指丰年;“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五弦”为古代乐器名,这种乐器是舜帝发明的,《礼记》、《史记》等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事情。又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裴神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乐师,其五弦的演奏水*曾深受唐太宗赞赏,并被封为“太常乐工”;唐太宗亦喜弄五弦。 有学者认为此诗写于五月份。笔者认为此诗写于农历的三月初。诗中的'“梅雨”应为“迎梅雨”。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雨水》记载:“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又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三月份为小麦的生长时期,此时雨水充足则有利于小麦的丰收。而农历五月初为小麦收成季节,此时再下雨反而不利于收割。

  咏雨·其二鉴赏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唐太宗每年都要参加春耕的大典,而且还常常亲耕于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中国古代有一句农谚说:“春雨贵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非常高兴的写了这首诗。

  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昭君怨·咏荷上雨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翻译: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赏析: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原文: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

  “罩”的意思为“覆盖、笼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泫”的本义是“水珠下滴”;“泫丛”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是说“(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如唐.李峤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萍〉)也许是古人认为风是“风神”从嘴里吹出的一口气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鉴赏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 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原文:

  咏雨·其二

  唐代: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阴阳混合之气吹着绿色的田野,梅雨洒在稻田里。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刚刚下雨产生的水流汇流到河沟里,夜里雾气追随清晨炊烟的脚步。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露水打湿了大雁羽毛,飞行没有了次序,花沾上露水颜色更加鲜艳。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对这丰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兴,敞开衣襟拨弄着五弦琴。

  注释: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绿:绿色。野:田野。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

  新流添旧涧,宿雾(wù)足朝烟。

  宿雾:即夜雾。足:脚。朝烟:指早晨的炊烟。

  雁(yàn)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沾:沾上露水。色:颜色。更鲜:更加鲜艳。

  对此欣登岁,披襟(jīn)弄五弦。

  登岁:指丰年。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五弦:为古代乐器名。

  赏析: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原文:

  咏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熘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飘去远处的峰峦,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一串串雨滴落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注释

  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

  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喷雨:喷下雨。

  岭腹:即半山腰。

  斜足:斜脚。

  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

  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

  起熘: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赏析:

  这首发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别具风韵的咏雨发。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发,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发又构成了一幅远*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发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熘、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发,可能您会发现对发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发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原文:

  咏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5)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翻译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观,寓居浙江桐乡。他虽身离官场,但心系魏阙,对国事非常关心。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传布人口的佳作。

  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翻译/译文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注释

  ⑴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⑵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⑶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赏析/鉴赏

  王溥的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是要歌咏它。读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想着,就好奇地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诗人用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读者读不读,读懂读不懂,认同不认同就不是诗人的事了。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翻译/译文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注释

  ⑴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⑵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⑶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赏析/鉴赏

  王溥的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是要歌咏它。读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想着,就好奇地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诗人用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读者读不读,读懂读不懂,认同不认同就不是诗人的事了。

  咏牡丹

  陈与义〔宋代〕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及注释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一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诗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诗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然游故地,然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

  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上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上,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岑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岑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上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诗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诗末句诗上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然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鉴赏

  借咏牡丹以走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甫,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甫,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走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甫,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甫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翻译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创作背景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6)

——水调歌头·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原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安石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赏析: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原文】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诗词名句)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原文: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译文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兴况:情趣,意趣。

  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

  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清时:清*之时,也指太*盛世。

  金瓯(ōu):酒杯的美称。瓯,杯子。

  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阑干,即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欹(qī):斜倚着,斜靠。

  赏析:

  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据《挥麈后录》记其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这首词就是借赏中秋之机,表白他为人的高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砧声”、“蟋蟀”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砧上捣衣远寄征人,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也是一种触发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为了突出“砧声”,增强秋的感觉,属倒装句,写词人先是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才觉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也是先听到蟋蟀鸣叫,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进入高秋季节。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名句,从此,“见落叶而悲秋”,便成为文人一种传统的心态和崇尚。米芾一反宋玉伤感的秋景的幽雅,正显示出词人的高洁与旷达。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倍觉不胜幽。”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会给人带来秋意,所以词人说,让酒杯里的好酒,把凄凉的情调收起来,就会感觉到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

  上片结句:“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是说还有富于情致之处,就是一轮明月在楼的南边冉冉升起,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成银色的世界,使人从压抑沉闷的情绪中**出来为之清爽。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过片换头“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三句,写词人要把他胸中的忧思,用富有情韵笛声抒发出来。接着“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二句,承上述忧伤意脉,于是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来一番吃酒浇愁的情致。下面“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三句,则是写词人面对诱人的风物,并不是惬心地去欣赏,而是倚遍阑干在深思。最终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样的结论。词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两句。这是词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学之后的付诸行动,即要像李白那样“但愿长醉不愿醒”,“明朝散发弄扁舟”,而远离污浊的人世,去隐没江湖之中去。以发泄他的不满,这正是米芾晚年学禅的思想基础。

  《宋史·米芾传》说:“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米芾这首中秋词,写法巧妙,除上片结拍点出“明月挂高楼”外,字面上再没有“月”字出现,然而却使人感到如置身在月光的整个银色世界之下的优美境界之中,写得清空而不质实,正体现了他“不蹈袭前人轨辙”的创新精神,表现了米芾的特有风格。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译文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兴况:情趣,意趣。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清时:清*之时,也指太*盛世。金瓯(ōu):酒杯的美称。瓯,杯子。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阑干,即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欹(qī):斜倚着,斜靠。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风,上片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时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秋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秋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秋的旷逸豪宕的襟怀。秋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秋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铺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遍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

  “遍倚栏干十二”,说明秋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秋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秋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秋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词的上片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并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7)

——古离别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古诗简介

  《古离别》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杂体诗三十首》的第一首。此诗首二句交代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的原因及丈夫远去的地点,接着二句在勾勒塞外荒凉中表现出思妇的愁绪,紧接着四句再指明时间的久远,之后二句写女主人泪如雨下之际倾诉出来的失望和哀怨之情,最后四句写女主人公的愿望和宣誓。全诗用的是诉说的口吻,极富抒情性,语言浅显自然,显得家常而亲切,虽是摹拟而不雷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翻译/译文

  我们相隔这样遥远,你竟到了边塞雁门关。

  只见滚滚的黄尘无边,笼罩着千里荒原,什么时候你才能返回家园?

  依依惜别的那一幕,就如同发生在昨天,屋檐下不知不觉,已经秋露沾满。

  不是悲伤蕙草将被严霜摧残,悲的是你在远方挨冻受寒。

  你我天涯各一方,痛苦的离别太久远。

  哪怕是仅仅见上一眼,也赛过得到玉树琼枝万千。

  浮萍永远相依水面,兔丝总要寄身树间。

  注释

  古离别:原是关于亲友(特别是夫妻)离别相送或别后相思的一类诗的总题目。其来源是根据《楚辞·九歌·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以及李陵赠苏武的“良时不可再,离别在须臾”等诗意拟订的一个题目。又有人作“生别离”、“长别离”、“远别离”,都是相同的意思。

  乃至:竟至。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境内。关址在代县西北雁门山上。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大雁飞出于其间,故名之日雁门关。是我国北方古代有名的军事重地。

  黄云:指尘埃和云彩相连形成的景象。蔽:遮盖,挡。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异乡的人,这里指思妇的丈夫。

  团:圆。

  蕙(huì)草:香草名,秋初开红花,很香,俗名佩兰。

  道里:路程,途中。

  颜色:容貌。见颜色:指见上丈夫一面。

  不异:相同。琼树:传说中仙山上的树。

  兔丝:即“菟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柔,呈丝状,常缠绕在树木或其他作物上生长。萍:即浮萍,又称“青萍”,水生植物,叶浮水面上,下面有一条根。

  所寄:萍寄托于水,菟丝寄托于树。

  创作背景

  诗人最喜欢拟古,于是创作出三十首拟汉、魏、晋、宋诸家的五言诗,总称“杂体诗三十首”,此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赏析/鉴赏

  此诗开篇的“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二句交代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的原因及丈夫远去的地点。前句一个“远”字突兀而来,先声夺人,好似蓄积既久的感情火山猛然找到了爆发口,喷涌而出,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正如古人所谓的“意在笔先”。同时一语双关——既指距离的遥远,又指时间的久远。后句则指明了距离之遥远。

  接着的“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二句暗用《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的语意,先从分别写起,写女主人公沉浸在那些情景中,深深思念着征人,后写女主人公的关切之词就脱口而出,伸足上文,既勾勒了塞外荒凉,又表现出思妇的愁绪。这里,诗人以“黄云”这一塞外常见的现象给人一种悲凉、苍茫之感,显露出游子形单影只、凄恻彷徨之状。

  再接着的“送君如昨日,檐则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四句指明了时间的久远。其中,前两句与“游子何时还”意相连贯;后两句中的“蕙草”是女主人公自比,表明她不怜惜自己容貌衰老,担忧的.是远方征人的寒冷。由“不惜”见于原本的“惜”,又由“惜”到“不惜”,曲曲传出了女主人公心理的波动,以及对丈夫的温柔体贴。然后从女主人公相思的痛苦写到对丈夫的忠贞不渝,最终把感情从自愁状态中解脱出来,用以安慰对方,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征人温柔敦厚之至的体贴。

  之后的“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两句以“长别离”几个字表达了女主人泪如雨下之际倾诉出来的失望和哀怨之情,而用往复回环的方式再次强调了夫妇相隔之远则形成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其中的一个“长”字将空间感觉转换成的时间感觉,加重了别离的痛苦。

  漫长的别离,渺茫的归期,顺理成章地导出了女主人公的愿望:“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这两句以“一见”、“不异”见出感情的浓度。在正常的夫妇生活中,“一见颜色”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女主人却把它当成自己的最大希望,并且说如能实现这个希望,那将是对她的最大安慰和疗救,突出了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强烈与迫切。最后的“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两句是女主人公的宣誓,更进一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爱恋。

  全诗用的是诉说的口吻,极富抒情性,语言浅显自然,显得家常而亲切,化用了《古诗十九首》的一些语句而熔铸得浑然一体,虽是摹拟而不雷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原文: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

  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翻译: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赏析: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写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常建《送宇文六》诗说:“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诗也说:“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厚”,也就是有深度。“厚”,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

  原文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8)

——侍宴咏石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侍宴咏石榴

  朝代:唐代

  作者:孔绍安

  原文: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注释

  ①移根:移植。②逐:跟随。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④为:由于。⑤不及:赶不上。

  赏析: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古诗简介

  《侍宴咏石榴》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应诏诗中的`佳作。《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在仲夏开花的原因,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所以才错过了同其它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机会。

  翻译/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注释

  ①移根:移植。

  ②逐:跟随。

  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④为:由于。

  ⑤不及:赶不上。

  赏析/鉴赏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

  侍宴咏石榴 唐朝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侍宴咏石榴》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在春天里绽放。

  《侍宴咏石榴》注释

  移根:移植。

  逐:跟随。

  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为:由于。

  不及:赶不上。

  《侍宴咏石榴》赏析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原文: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注释

  ①移根:移植。

  ②逐:跟随。

  ③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④为:由于。

  ⑤不及:赶不上。

  赏析: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侍宴咏石榴 唐朝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咏菊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扩展9)

——祈父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原文:

  祈父

  佚名〔先秦〕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祈父!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

  祈(qí)父(fǔ):周代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现在多用作贬义。恤(xù):忧愁。靡(mǐ)所:没有处所。爪士:即爪牙之士。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尸:借为“失”。一说“主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不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饔(yōng):熟食。

  鉴赏:

  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征将军的诗歌。全诗上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古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征,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征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征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上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征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祈父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司马!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

  司马!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司马!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

  ⑴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

  ⑵恤:忧愁。

  ⑶靡所:没有处所。

  ⑷厎(zhǐ):停止。

  ⑸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

  ⑹尸:借为“失”。饔(yōng):熟食。

  赏析:

  作者:佚名

  《祈父》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代的御林军)抒发内心不满情绪的诗。《毛诗序》说:“《祈父》,刺宣王也。”郑笺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朱熹《诗集传》引吕祖谦语说:“越句践伐吴,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皆遣归;魏公子无忌救赵,亦令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则古者有亲老而无兄弟,其当免征役,必有成法,故责司马之不聪”,“责司马者,不敢斥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径直说:“禁旅责司马征调失常也。”按古制,保卫王室和都城的武士只负责都城的防务和治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外调去征战的。但这里,掌管王朝军事的'祈父——司马,却破例地调遣王都卫队去前线作战。致使卫士们心怀不满。从另一角度,我们亦看出当时战事不断,兵员严重短缺,致使民怨不绝。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公元前7***(周宣王三十九年)王师在千亩受挫于姜戎之时。

  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武士再次质问:“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的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三呼而责之,末始露情”(姚际恒《诗经通论》)。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祈父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司马!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司马!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司马!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⑴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⑵恤:忧愁。⑶靡所:没有处所。⑷厎(zhǐ):停止。⑸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⑹尸:借为“失”。饔(yōng):熟食。

  赏析:

  《祈父》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代的御林军)抒发内心不满情绪的诗。《毛诗序》说:“《祈父》,刺宣王也。”郑笺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朱熹《诗集传》引吕祖谦语说:“越句践伐吴,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皆遣归;魏公子无忌救赵,亦令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则古者有亲老而无兄弟,其当免征役,必有成法,故责司马之不聪”,“责司马者,不敢斥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径直说:“禁旅责司马征调失常也。”按古制,保卫王室和都城的武士只负责都城的防务和治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外调去征战的。但这里,掌管王朝军事的祈父——司马,却破例地调遣王都卫队去前线作战。致使卫士们心怀不满。从另一角度,我们亦看出当时战事不断,兵员严重短缺,致使民怨不绝。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公元前7***(周宣王三十九年)王师在千亩受挫于姜戎之时。

  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武士再次质问:“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的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三呼而责之,末始露情”(姚际恒《诗经通论》)。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原文:

  祈父

  佚名〔先秦〕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祈父!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

  祈(qí)父(fǔ):周代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现在多用作贬义。恤(xù):忧愁。靡(mǐ)所:没有处所。爪士:即爪牙之士。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尸:借为“失”。一说“主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不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饔(yōng):熟食。

  鉴赏:

  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征将军的诗歌。全诗上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古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征,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征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征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上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征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祈父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司马!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司马!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司马!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注释:⑴祈父:周代掌兵的官员,即大司马。⑵恤:忧愁。⑶靡所:没有处所。⑷厎(zhǐ):停止。⑸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⑹尸:借为“失”。饔(yōng):熟食。

  赏析: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