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

日期: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诗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翻译/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我登高远望,天宇间不见一丝云彩,宛若明镜。终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是说作者所登上的高楼“倚树”矗立。注意树前的“霜”字和树后的“外”字。“霜”给人的意象薄白净洁。“外”含两点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观之,是诗人登楼乌瞰,产生了一种楼高出树顶之外的感受。楼立霜树之上,人立高楼之上,创造出一种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点题目。“镜天无一毫”,这句写仰首所见,很形象。镜子似的天空,明净得连一根极细微的毫毛也没有,看不见一丝云影,看不见一点风尘。意境极为高远明净,寥廓清空,令人胸襟开朗,芥蒂一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遥望终南山,在天晴气清的秋日,更显得高峻巍峨,耸立天际,气势高远。这气象我们从对终南山的印象以及“气势”和“高”等词语中想象得到,问题是“秋色高”怎样理解。“色”有神态、气色、景象之意,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中的“色”字就同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这两句是说终南山与秋高的神色气象两相较量,试看谁的气势更加高远。篇末的“高”字,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所注视欣慕的是万般“秋色”中的那种高远无极的气象。

  “高”是这首五言诗的“诗眼”,全诗各句都在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字眼着笔设景。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诗人采用以实托虚,以意写神的手法,轻笔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态气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而且由于对实物的描写,没有一笔重彩浓抹,让人只觉得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竖列眉睫之前,又给人一种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直清明的只可意会的神韵,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来,这首写意诗可谓晚唐诗苑的一朵奇葩。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翻译

  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

  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

  朝中事情多半无能为力,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在清凉风中,谁说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缨。

  拴在槽上的马受束缚,蜷曲无法伸直,不自由的笼中鸟想念远行。

  年底临*傍晚(年将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贵之处是合其情性,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内心自省:挂冠辞官是正确做法,追溯往事叹何时公*。

  注释

  潦:雨水大。路上的`流水,

  积水:潦水。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

  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槛:读音为jiàn,栏干,栏板。

  眺:远望。

  津:指渡口。

  途:道路。

  津涂:道路。

  远情:犹深情。”

  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

  烟云:烟霭云雾,也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劳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

  飒:风声,清凉的样子。又衰飒。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孰:谁。

  云:说。

  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枥马: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

  踡跼: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

  笼禽:笼子中的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征:远行;远游。

  岁阴:岁暮,年底。

  向:1。对着,朝着。2。*,临。

  晼晚:1。太阳偏西,日将暮。2。年将老;老年时期。3。指时令晚。

  日夕:*黄昏时;傍晚。又日夜之意。

  空:徒然,*白地。

  屏营:也作“屏盈”,彷徨。

  得性:谓合其情性。

  由:原因,缘由。

  *名:好名;追求名誉。

  内顾:回头看。内心自省。

  觉:醒悟。

  今是: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追叹:谓追溯往事而感叹。

  何时*:什么时候太*;怎样承*。

  何时:表示疑问。

  *:安定。

  时*:时世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南归之时。任左拾遗后,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共同参与吏部选人的等第考评,时称*允。开元四年秋,张九龄在左拾遗职位上任满,因与宰相不合,以母老为由,辞官归家乡韶州奉养老母。九龄登楼望远,回想任职经历,反思辞官决定,写下该诗以抒发压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鉴赏

  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味的经历。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第三、四句,诗人提到“津途多远情”,其含义有二:一是作者马上就回到家,对家乡有思念盼望之情;二是回望过去经历,有些不舍,留下深情。第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写,隐喻为官的经历:“江山之外,看尽烟云”。第七、八句,描写很多的事情诗人都无力解决,慨叹一生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凉风中,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扬,有人称赞张九龄做了贵官,而张九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缚的马,无法行动,又像笼中的鸟,没有自由却向往远**,而此时年纪老了,个人却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末四句,诗人认为,做人做事一定要依据事物本来的情性,身心十分劳累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诗人醒悟以往的经历,有很多做错的事,又肯定了辞官的做法。诗人当前关心的是何时天下太*。从诗句中可以见到:诗人仍然关心天下大事。

  诗人能从秀丽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译文: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注释:

  小阁高栖(qī)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老一枝:终老山林。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斜阳:夕阳。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极天:至天,达于天。鸿:大雁。

  二更(gēng)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kuī)。

  二更:又称二鼓,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赏析:

  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尤其是颔联中“常”“偏”两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楼倚(yǐ)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的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部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的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第三句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终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原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的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他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的表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诗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翻译/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我登高远望,天宇间不见一丝云彩,宛若明镜。终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是说作者所登上的高楼“倚树”矗立。注意树前的“霜”字和树后的“外”字。“霜”给人的意象薄白净洁。“外”含两点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观之,是诗人登楼乌瞰,产生了一种楼高出树顶之外的感受。楼立霜树之上,人立高楼之上,创造出一种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点题目。“镜天无一毫”,这句写仰首所见,很形象。镜子似的天空,明净得连一根极细微的毫毛也没有,看不见一丝云影,看不见一点风尘。意境极为高远明净,寥廓清空,令人胸襟开朗,芥蒂一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遥望终南山,在天晴气清的秋日,更显得高峻巍峨,耸立天际,气势高远。这气象我们从对终南山的印象以及“气势”和“高”等词语中想象得到,问题是“秋色高”怎样理解。“色”有神态、气色、景象之意,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中的“色”字就同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这两句是说终南山与秋高的神色气象两相较量,试看谁的气势更加高远。篇末的“高”字,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所注视欣慕的是万般“秋色”中的那种高远无极的气象。

  “高”是这首五言诗的“诗眼”,全诗各句都在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字眼着笔设景。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诗人采用以实托虚,以意写神的`手法,轻笔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态气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而且由于对实物的描写,没有一笔重彩浓抹,让人只觉得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竖列眉睫之前,又给人一种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直清明的只可意会的神韵,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来,这首写意诗可谓晚唐诗苑的一朵奇葩。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6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楼倚(yǐ)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的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部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的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第三句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终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原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的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他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的表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7

  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翻译

  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

  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注释

  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

  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

  过壕:指越过护城河。

  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弢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

  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

  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此处泛指西北一带。

  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赏析

  《秋望》诗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于扶危定倾、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风力遒劲,慷慨悲凉,是李梦阳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颔联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所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颈联下句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创作背景

  诗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译文

  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

  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注释

  ⑴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

  ⑵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过壕:指越过护城河。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⑶弢(tāo)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

  ⑷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⑸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此处泛指西北一带。

  ⑹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赏析:

  《秋望》诗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于扶危定倾、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风力遒劲,慷慨悲凉,是李梦阳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颔联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所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颈联下句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题目,钱谦益《列朝诗集》作《出使云中》,汪端《明三十家诗选》作《出塞》,此据邓云霄、潘之恒搜校本《空同集》。诗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9

  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翻译

  塞外空旷荒凉风光很少,只剩黄羊游动白草也衰。觱篥一声声不断地吹,思乡的游人听着心哀。

  爱国苏武万人敬慕,远寻祠庙永不忘怀。投敌李陵卑鄙可恨,无人乐意上他的台。

  群鹰展翅在天空飞翔,搏击生风把云雾拨开。万马奔腾在原野上,白云飘忽伴着随来。

  长城自古防灾祸,柳树万株城前栽。一夜凉风萧萧刮起,落叶铺满龙堆地带。

  注释

  云州:唐置,曾一度改称云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

  白草:草名。生长在西北地区。

  黄羊:哺乳动物,毛黄白色,有光泽,角短而稍弯,尾短,四肢细,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带。肉味鲜美,毛皮可做衣服。

  觱篥:汉代传自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不允,徙北海,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留匈奴十九年,及还,须发全白。归国后,任典属国。

  李陵:李广之孙。武帝时奉命出击匈奴,兵败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

  鹰击:《左传》文公十八年,

  鲁大夫季文子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鹳之逐鸟雀也。”暗用此典故,这里有驱逐入侵者的意思。

  关:指雁门关。

  龙堆:白龙堆,即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带。这里泛指塞外辽远地区。

  创作背景

  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

  赏析

  诗一开始,即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塞上秋景图。白草黄羊,写目中所见。深秋时草已枯萎,其色*白,故云“白草”。出句以云州野外所特有的典型景物——白草中的黄羊,来表现塞上的单调、荒凉。对句则写所闻。由于吹奏者远在视野之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故云“空闻”。诗用一个“哀”字状觱篥之声,实际上是把诗人主观的感受,强加给客观的声音的结果,是诗人心声的吐露。出句与对句用一“外”字勾连,不仅具有使所见、所闻共置于一个画面之效,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云州原野之广漠。两句诗有声有色,既有*面的秋景,又有空间的哀音,虽为景语,但亦微露故国之思,极富情韵。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两句,以褒苏贬李言志。苏武一向被人们视为具有爱国气节的典型。苏武与李陵,在对待国家民族的态度上截然相反,完全属于对立的两类人物,因而诗人对待两人的态度亦迥然不同。虽然李陵台*在咫尺,但诗人却“不上”,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苏武庙远在他乡,但诗人却不畏路途遥远,拟“遥寻”之。这样,就把自己仰慕苏武坚贞不屈,而鄙薄李陵投降变节之心志,曲折地表现出来。屈大均写作此诗,并非是无病**,为怀古而怀古,而是他在明亡之后,表示自己决不同清廷合作,矢志不渝忠于明室的心志的委婉流露,是他对叛降清廷的汉族士大夫的一种侧面的谴责。

  颈联“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由言志又转入写景。两句诗写景极为传神。群鹰展翅搏击长空,已见奋飞碧霄的身影;作品于“群鹰击”之前,又着“风助”二宇,更可表现出苍鹰那种顺着风势急速飞行的矫健不凡之态。“万马来”之前,又着“云随”二字,更可表现出骏马四蹄腾空,凌厉飞驰,呼啸而来的气势。两句诗极力突出一种大气磅礴的动态。但搏击的群鹰,疾驰的万马却并非实写,而是虚写诗人眼中的幻觉。这种假想中的幻觉,又寄托了诗人巨大的希望。诗人希望在中华大地出现群鹰搏击长空,万马奔驰原野那种抗清的场面。这种虚幻的景象,显然是诗人出于反清扶明的渴望,而于无中生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但这种精神活动,却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法直言的隐秘,是渴望得到心理满足的一种主观情感的表露。

  尾联“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以景语结束全诗。前人论诗论词有所谓“清空一气”之说。所谓“清空一气”,不过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使物中有我的一种写法。这两句诗即具有“清空一气”的特点。诗人用干枯的柳叶整夜在狂风吹动下,不断地飘飘洒洒从树上落下的景象,使眼前景象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忧郁气氛,从而渲染内心的哀愁。同时,又以柳叶自况飘零的身世。这样,就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似乎看到了诗人自我的`形象,而诗人自我的形象也似乎化入了景物。是写物抑或是写人。给人不即不离之感,物我似乎已融为一体。以“清空一气”的景物收束全诗,既能宕出远神,又得含蓄蕴藉之美,令人品味无穷。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楼倚(yǐ)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的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部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的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第三句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终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原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的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他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的表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阅读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1)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译文

  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

  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包蕴在苏小小家。

  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色裙腰弯弯斜斜。

  注释

  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

  堤:即白沙堤。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皆被楚*王杀害。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民间传说伍员死后封为涛神,钱塘江潮为其怨怒所兴,因称“子胥涛”。历代立祠纪念,叫伍公庙。连立庙的胥山也称为“伍公山”。

  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红袖:指织绫女。

  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沽酒:买酒。

  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赏析

  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启以下佳境。在这里,“照”楼曙色和霞光属客观现象,“踏”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一静一动,皆从诗人眼中见出,紧扣题目的“望”字。诗中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又杭城临钱塘江,故筑堤。次联转过一层,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这两句声色交织、虚实相衬,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江南丝织业繁盛,故诗中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这是绫的花纹;又当地产美酒,诗中亦自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这里特以二者并举,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湖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两旁杂花草木密布,诗中自注说:“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请看,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白堤上烟柳葱茏,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色飘带。上句就“谁开”提唱,故设问答,接着用了“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创作背景

  白居易自穆宗长庆二年(822)秋至长庆四年春任杭州刺史,此诗即作于是时。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春望词四首·其三

  唐代:薛涛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译文: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花儿随着春风的吹拂,一天天的衰败下去,约会的佳期也是渺茫无期。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不能与心中的如意郎君结合在一起,岂不白白结下相爱的同心草。

  注释: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miǎo)渺。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赏析:

  这首诗仍然是写无穷无尽的相思。有人类就有爱情,有爱情就有相思。其意是,花儿随着春风的吹拂,一天天地衰败下去,结婚的佳期也是渺茫无期。结识不到如意的郎君,编结再多的相思草,也只能是空欢喜一场更使人愁上加愁,让人心碎这里的“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是作者在佳期渺渺,没有同心人的情况下,对自己以草结同心的行动表现出自怨自艾的无比痛苦心情。

  这首诗与第二首诗一样,都是刻意伤春之词,春望,在这里意味着春天里的盼望,其中包含首着一个妙龄少女渴求自己爱情而最终归于失望的故事。女主人公兴致勃勃地揽摘芳草来打同心结,要将它赠给自已的“知音”。打同心结,是表达爱情的方式,把全部希望放在“同心结”上,然而,春鸟发出哀吟,昔日的同心结,今日成了断肠草。人世间留下了一颗破碎的心,情天恨海*添了几行血泪。

  女主人公仍在编结“同心草”,不过此时是“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不是不愿结同心人,而是无法结同心人,故而,也只有“空结”同心草了。一个“空”字,写尽了她伤心欲绝的情味,与尽了她无法诉说失恋和绝望的痛苦……也只好木讷地用双手编结“同心草”来打发失去了人生意义的时光。用结同心草的细节,写出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可见,薛涛是写爱情诗的`高手,这恐怕也与她自己的命运有关吧女诗人写爱情诗,自然有她得天独厚的条件:真切深刻细腻,易于感人至深。这正如胡云翼先生所说:“婉约而温柔的文学,总得女性来做才能更像样…无论文人怎样肆力去体会女子的心情,总不如妇女自己所了解得真切;无论文人怎样描写阔怨的传神,总不如妇女自己表现自已的恰称。”这是对女性创作的高度肯定与赞扬,也是对薛涛爱情诗的肯定和赞扬。黄周星在《唐诗快》评第一首与第三首诗为:“二诗皆以浅*而入诗,故妙。”这四首诗,以第一首与第四首写得较好,其审美价值更高一些,可读性更强一些,也更耐人寻味一些第四首诗的立意与第一首诗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诗多了一些形象性的描写,其诗就更加具体,更加感人。第四首又与第一首诗相呼应,满目春色,非但不让人喜,反而更是着恼:恼在个独赏!梳妆打扮,又有何用呢?镜里的花容月貌,又有谁看呢?又是为了谁呢?这也只不过孤芳自赏罢了。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译文及蛛丝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注释

  岩岩:劲瘦貌。

  危阑:栏杆。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译文及蛛丝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注释

  岩岩:劲瘦貌。

  危阑:栏杆。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春庭晚望

  南北朝: 萧悫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译文: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暖春时节,站在庭院的楼上百无聊赖,放眼望去,只见高处的楼台遮住了低处,*处的楼台遮掩了远处,就好像自己想要藏起来一样。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的梅花已经凋落,池边的春笋破土生长起来。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

  耳边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云来了感觉山也离得*了。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不愁见不到春花飘落、飞瓣乱扑的景象,倒是担心花消红尽春色全无的那一天很早就来临。

  注释: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纵望:即放眼望。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对这春天滋育出来的新鲜生命,诗人怎能不心荡神骀!这时,诗人耳边又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又不禁领受到高山在旁的飘渺之感,整个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于是引发出一声感叹:“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飞尽”的时节,不仅意味着万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这样,诗人的“畏”也就不仅仅是惜春伤时,而且带有对有限人生的深沉感伤。此诗在处理内在心理节奏上很有特色,堪称佳作。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原文:

  长安春望

  唐代: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东风吹着那细细春雨洒过青山,回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几个是回去的呢?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注释: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草色:一作“柳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què)参差落照间。

  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bìn)客秦关。

  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赏析: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天津桥望春

  朝代:唐代

  作者:雍陶

  原文: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

  ⑴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⑵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⑶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⑷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高宗常居此听政。

  赏析:

  作者:佚名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具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就是因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代帝王为了享乐,经常幸临东都。唐高宗一生先后到过洛阳七次。武则天在位期间,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这里度过。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两遭兵火,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到了742年——756年期间(天宝年间),帝王不再来到这里,旧日的'宫苑便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雍陶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有感于盛衰兴亡,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诗人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已经变得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说史事,不发议论,诗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诗人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诗人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这种强烈的对比,很自然地表现出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的景象。这正是以乐景写哀愁,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比起直抒胸臆的手法来,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个“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8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古今异义

  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鉴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

  “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9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

  日暮江风静,中川闻棹讴。

  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

  单舻时向浦,独楫乍乘流。

  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客心自有绪,对此空复愁。

  译文

  频繁往来江上的旅行已生厌倦,早早泊船靠岸,依春洲以望远,聊解忧烦。

  暮色黄昏之时,江风停息。一曲悠扬的船歌不知从江中何处传来。

  举目遥看,只见一片莹莹草色与天光水色融为了一体;偶尔有几朵彩云飘来,霞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起伏。

  寂静的江上,时而一只小船从天边驶来,映着天上的霞光,滑过水中的云影,缓缓摇*岸边。

  坐于江畔,看江水长流,夕阳西沉,孤舟飘泊,恨谄臣阻扼贤路,忧国家隐患重重。

  外仕宦人的心中纵有无限愁绪,也只有一声叹息无可奈何。

  注释

  嗟(jiē):叹息;感叹。

  结缆:系舟,停舟。

  讴(ōu):民歌。

  娈童泣垂钓:用“龙阳君泣鱼”之典,用来表达移情别恋,恩移宠衰,不再受到宠幸或重用的苦衷。

  妖姬哭荡舟:“蔡姬荡舟”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水上,蔡姬摇荡舟身,桓公恐,禁之不可,怒而遣蔡姬。桓公打发蔡姬回娘家只是一种惩罚,不曾想蔡人竟嫁女于他人。桓公大怒,举兵攻破蔡国,并乘势进军楚国。

  赏析

  何逊的诗在梁代颇有影响,沈约曾盛誉其作,谓“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此诗的艺术水准,也当得起这番赞誉。题中的刘谘议,即刘孝绰,曾任谘议参军之职。他是与何逊齐名的诗人,当世有“何刘”之称,二人之间经常有唱和之作。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诗的起首两句交代了作者之所以在行程中要“早泊”,并不是春江夕阳的美丽景色激发了他的观赏兴趣,而是对官事繁复和往来江上的旅行已经厌倦了,才宁愿早早泊船岸边,依春洲以望远,聊解忧烦。何逊的这种心情,在其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等。诗一开始就表现出作者的忧愁烦恼,为下面的写景与联想做了铺垫。

  接下来六句描写了春晚夕阳中的江上景色。暮色黄昏之时,江风停息。涣涣春水,犹如一匹长长的白练,无声地流动着,一直流向远方。江中不知何处,传来一曲悠扬的船歌。这是打鱼归来的船家在摇橹歌唱。在一片静谧之中,这歌声显得既清亮而又陶然自得,使疲于奔波的旅人闻之,更加感慨万端。举目遥看大江**,但见春草茵茵。这如翠的绿色绵绵不断,伸展向前,直连着天边。*处的草芽绿得可爱,远处的草却渐渐地映出傍晚天际的清光,越向远方,这清光越亮,草色也越淡。遥望所及,只见一片莹莹,草色与天光水色融为了一体。偶尔有几朵彩云飘来,霞光倒映在水中,水波起伏,宛如云影飘浮在江面。寂静的江上,时而一只小船从天边驶来,映着天上的霞光,滑过水中的云影,缓缓摇*岸边。宁静的江流,悠扬的渔歌,天边的余晖,绵绵的春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这画面中,有声,有光,有色,有*处的清晰,有远方的迷濛,有静止的水天背景,有动态的孤舟轻漾。一切都呈现出素雅的色调,透出一股忧郁的情思。

  诗的后四句抒发了作者由江景而生发的联想和感慨。“娈童泣垂钓”用“龙阳君泣鱼”之典。《战国策·魏策》记魏王的男宠龙阳君钓鱼而泣,魏王问其故,龙阳君答曰,前得之鱼小,后得之鱼大,故弃前者而藏后者;因想天下之美人多矣,王将惑于新人而弃故。魏王遂布令于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后以此事喻*幸之臣蔽君主得贤之路。“妖姬哭荡舟”,事见于《左传·僖公三年》。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水上,蔡姬摇荡舟身,桓公恐,禁之不可,怒而遣蔡姬。桓公打发蔡姬回娘家只是一种惩罚,不曾想蔡人竟嫁女于他人。桓公大怒,举兵攻破蔡国,并乘势进军楚国。《淮南子·人间训》称:“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以喻祸之起于微小之间。这两个典故都与水有关。何逊关心国事,有志向,但因出身寒微,不善奉迎,故仕途多蹇,胸中常郁郁。他坐于江畔,看江水长流,夕阳西沉,孤舟飘泊,恨谄臣阻扼贤路,忧国家隐患重重,心情格外沉重。他的愤恨忧虑不可以直接表达,遂由水而生发联想,借“泣鱼”、“荡舟”的典故婉转隐晦地表现出来。这应当就是“客心自有绪”的内涵。《南史·何逊传》记载,梁武帝萧衍因何逊在诗中用曹操故事而颇为不满,称“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何逊“自是疏隔,希复得见”。(朱异是梁代以阿谀奉迎皇帝而著称的*臣,后侯景起兵乱梁,就借讨朱异为名)此事或许能帮助读者理解何逊用这两个典故时的心理背景。

  然而,“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客子行行倦,年光处处华”(何逊)。大自然既不因人的'悒郁不乐而失去其美之魅力,也不因人之喜悦赞赏而增加其美的色彩。自然的生命就是这样健壮、坚强、蓬勃旺盛。相比之下,人的生命是多么短促、软弱,人的作用又是多么微薄、无力。江水静静,日夜不停;春光流转,年年不息;太阳落下,第二天照样升起;可江边之人,明日不知身在何处,愤恨忧虑,亦复徒然。“对此空复愁”,正是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的无可奈何之叹。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原文:

  西亭春望

  唐代:贾至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译文: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春日白昼渐长,风和日暖,柳丝嫩绿,北方的大雁回故乡飞进深远的天空。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在岳阳楼上听到吹竹笛的声音,这笛声能使我的旅愁归心洒遍洞庭湖。

  注释: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yǎo)冥(míng)。

  西亭:岳阳楼上的西边亭阁。青青:柳丝茂盛的样子。窅冥:深远难见的样子。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春心:指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愁归心。

  赏析:

  全诗围绕“满”字而展开,前两句先描写日长风暖,柳色青青,北雁南飞,消失在远方的景色;后两句以洞庭湖上传来阵阵笛声,抒发诗人的旅愁。全诗取景微妙,格调高远,音律谐和。

  诗的一、二句“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都写眼前景,关合诗题“春望”。首句写岳州之春,“日长风暖”正是雁群北飞的天气,“柳青青”又开始了折枝惜别、吹笛伤行的时节。这句看来总写春景之美,自然浑成,却又对下边景物的出现起到挈绪分缕的作用。至于诗人的意兴如何,单从这句自然风光的美感是难以捉摸的,因为诗人是“南迁"之客,春和景明反而会生愁惹恨。“北雁归飞”,诗人望断归雁,却还站在那里凝想。至此才可略知诗人的“西亭春望”乃是黯然销魂的“春望”。这里,自由高翔的归雁和沦落久羁的诗人形成了两个鲜明对照的形象。

  第三句“岳阳城上闻吹笛”更宕出新境,把诗人的羁愁抒发到又一高度。古人笛曲中有离别之歌,而惜别之情又洋溢于折杨柳歌的笛声。全诗首句既以“柳青青”为“闻笛”作了环境的铺垫,岳阳城头的笛声当也是折柳之曲。末句的‘‘春心”就是倦客伤春之情。“满洞庭”一语使抽象的心绪被物化而得到生动的表现,无论理解为此情伴随着笛声飞扬飘散于烟波浩渺之中,还是想象为客愁恰似春涨的湖水游漫洞庭,都能得其情致。巴陵洞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用“满”字其实还概括了这个典型环境中许多“沦落人”的共鸣。让读者看到了封建时代宦海浮沉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他们见柳伤情、望雁断魂、闻笛怆怀的共同心态。所有这些都寄托于富有特征性的景物,而以绵密的章法,自然组合,一气呵成,艺术上也是高明的。

  全诗虽是写景,但层层深入,宛转地表达了诗人的春望之心。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2)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唐代: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及注释

  云物凄清拂曙(shǔ)流,汉家宫阙(què)动高秋。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yǐ)楼。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半开篱(lí)菊静,红衣落尽渚(zhǔ)莲愁。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qiú)。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注解及译文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长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诗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翻译/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我登高远望,天宇间不见一丝云彩,宛若明镜。终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是说作者所登上的高楼“倚树”矗立。注意树前的“霜”字和树后的“外”字。“霜”给人的意象薄白净洁。“外”含两点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观之,是诗人登楼乌瞰,产生了一种楼高出树顶之外的感受。楼立霜树之上,人立高楼之上,创造出一种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点题目。“镜天无一毫”,这句写仰首所见,很形象。镜子似的天空,明净得连一根极细微的毫毛也没有,看不见一丝云影,看不见一点风尘。意境极为高远明净,寥廓清空,令人胸襟开朗,芥蒂一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遥望终南山,在天晴气清的秋日,更显得高峻巍峨,耸立天际,气势高远。这气象我们从对终南山的印象以及“气势”和“高”等词语中想象得到,问题是“秋色高”怎样理解。“色”有神态、气色、景象之意,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中的“色”字就同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这两句是说终南山与秋高的神色气象两相较量,试看谁的气势更加高远。篇末的“高”字,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所注视欣慕的是万般“秋色”中的那种高远无极的气象。

  “高”是这首五言诗的“诗眼”,全诗各句都在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字眼着笔设景。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诗人采用以实托虚,以意写神的手法,轻笔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态气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而且由于对实物的描写,没有一笔重彩浓抹,让人只觉得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竖列眉睫之前,又给人一种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直清明的只可意会的神韵,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来,这首写意诗可谓晚唐诗苑的一朵奇葩。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翻译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赏析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长安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长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3)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5)份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 1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

  翻译

  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

  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

  朝中事情多半无能为力,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在清凉风中,谁说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缨。

  拴在槽上的马受束缚,蜷曲无法伸直,不自由的笼中鸟想念远行。

  年底临*傍晚(年将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贵之处是合其情性,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内心自省:挂冠辞官是正确做法,追溯往事叹何时公*。

  注释

  潦:雨水大。路上的流水,

  积水:潦水。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

  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槛:读音为jiàn,栏干,栏板。

  眺:远望。

  津:指渡口。

  途:道路。

  津涂:道路。

  远情:犹深情。”

  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

  烟云:烟霭云雾,也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劳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

  飒:风声,清凉的样子。又衰飒。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孰:谁。

  云:说。

  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枥马: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

  踡跼: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

  笼禽:笼子中的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征:远行;远游。

  岁阴:岁暮,年底。

  向:1。对着,朝着。2。*,临。

  晼晚:1。太阳偏西,日将暮。2。年将老;老年时期。3。指时令晚。

  日夕:*黄昏时;傍晚。又日夜之意。

  空:徒然,*白地。

  屏营:也作“屏盈”,彷徨。

  得性:谓合其情性。

  由:原因,缘由。

  *名:好名;追求名誉。

  内顾:回头看。内心自省。

  觉:醒悟。

  今是: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追叹:谓追溯往事而感叹。

  何时*:什么时候太*;怎样承*。

  何时:表示疑问。

  *:安定。

  时*:时世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南归之时。任左拾遗后,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共同参与吏部选人的等第考评,时称*允。开元四年秋,张九龄在左拾遗职位上任满,因与宰相不合,以母老为由,辞官归家乡韶州奉养老母。九龄登楼望远,回想任职经历,反思辞官决定,写下该诗以抒发压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鉴赏

  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味的经历。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第三、四句,诗人提到“津途多远情”,其含义有二:一是作者马上就回到家,对家乡有思念盼望之情;二是回望过去经历,有些不舍,留下深情。第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写,隐喻为官的经历:“江山之外,看尽烟云”。第七、八句,描写很多的事情诗人都无力解决,慨叹一生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凉风中,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扬,有人称赞张九龄做了贵官,而张九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缚的马,无法行动,又像笼中的鸟,没有自由却向往远**,而此时年纪老了,个人却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末四句,诗人认为,做人做事一定要依据事物本来的情性,身心十分劳累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诗人醒悟以往的经历,有很多做错的事,又肯定了辞官的做法。诗人当前关心的是何时天下太*。从诗句中可以见到:诗人仍然关心天下大事。

  诗人能从秀丽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 2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诗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翻译/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我登高远望,天宇间不见一丝云彩,宛若明镜。终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是说作者所登上的高楼“倚树”矗立。注意树前的“霜”字和树后的“外”字。“霜”给人的意象薄白净洁。“外”含两点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观之,是诗人登楼乌瞰,产生了一种楼高出树顶之外的感受。楼立霜树之上,人立高楼之上,创造出一种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点题目。“镜天无一毫”,这句写仰首所见,很形象。镜子似的天空,明净得连一根极细微的毫毛也没有,看不见一丝云影,看不见一点风尘。意境极为高远明净,寥廓清空,令人胸襟开朗,芥蒂一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遥望终南山,在天晴气清的秋日,更显得高峻巍峨,耸立天际,气势高远。这气象我们从对终南山的印象以及“气势”和“高”等词语中想象得到,问题是“秋色高”怎样理解。“色”有神态、气色、景象之意,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中的“色”字就同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这两句是说终南山与秋高的神色气象两相较量,试看谁的气势更加高远。篇末的“高”字,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所注视欣慕的是万般“秋色”中的那种高远无极的气象。

  “高”是这首五言诗的“诗眼”,全诗各句都在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字眼着笔设景。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诗人采用以实托虚,以意写神的手法,轻笔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态气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而且由于对实物的描写,没有一笔重彩浓抹,让人只觉得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竖列眉睫之前,又给人一种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直清明的只可意会的神韵,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来,这首写意诗可谓晚唐诗苑的一朵奇葩。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 3

  长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 4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翻译

  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长沙浦边秋风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

  注释

  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巴丘山,位于岳阳南。又名巴蛇冢。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

  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际海:岸边与水中。

  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瞻光:瞻日月之光。

  阅水:阅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华。《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潺湲:水流动貌。

  郢:春秋时楚国国都。

  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长流夜郎中途获赦,结束了十五个月的流放生活,重新得到自由。诗人随即乘舟东下,在江汉一带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南游洞庭、潇湘。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秋天。

  鉴赏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色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秋望原文赏析及翻译 5

  原文: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译文: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注释:

  小阁高栖(qī)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老一枝:终老山林。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斜阳:夕阳。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极天:至天,达于天。鸿:大雁。

  二更(gēng)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kuī)。

  二更:又称二鼓,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赏析:

  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尤其是颔联中“常”“偏”两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4)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简介

  《秋夕》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

  换个心境体会,本诗描绘的却是一幅“秋夕乘凉图”,宫女的活泼轻快之情跃然纸上。蘅塘退士赞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翻译/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

  坐看:坐着朝天看。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赏析/鉴赏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窦巩

  原文:

  护霜云映月朦胧,乌鹊争飞井上桐。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⑷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天阶”另一版本为“天街”。

  ⑸卧看:卧着朝天看,“卧看”另一版本为“坐看”。

  鉴赏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原文

  唐代: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及注释

  云物凄清拂曙(shǔ)流,汉家宫阙(què)动高秋。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yǐ)楼。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半开篱(lí)菊静,红衣落尽渚(zhǔ)莲愁。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qiú)。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注解及译文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5)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古今异义

  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鉴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

  “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译文及蛛丝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注释

  岩岩:劲瘦貌。

  危阑:栏杆。

  原文:

  西亭春望

  唐代:贾至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译文: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春日白昼渐长,风和日暖,柳丝嫩绿,北方的大雁回故乡飞进深远的天空。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在岳阳楼上听到吹竹笛的声音,这笛声能使我的旅愁归心洒遍洞庭湖。

  注释: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yǎo)冥(míng)。

  西亭:岳阳楼上的西边亭阁。青青:柳丝茂盛的样子。窅冥:深远难见的样子。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春心:指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愁归心。

  赏析:

  全诗围绕“满”字而展开,前两句先描写日长风暖,柳色青青,北雁南飞,消失在远方的景色;后两句以洞庭湖上传来阵阵笛声,抒发诗人的旅愁。全诗取景微妙,格调高远,音律谐和。

  诗的一、二句“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都写眼前景,关合诗题“春望”。首句写岳州之春,“日长风暖”正是雁群北飞的天气,“柳青青”又开始了折枝惜别、吹笛伤行的时节。这句看来总写春景之美,自然浑成,却又对下边景物的出现起到挈绪分缕的作用。至于诗人的意兴如何,单从这句自然风光的美感是难以捉摸的,因为诗人是“南迁"之客,春和景明反而会生愁惹恨。“北雁归飞”,诗人望断归雁,却还站在那里凝想。至此才可略知诗人的“西亭春望”乃是黯然销魂的“春望”。这里,自由高翔的归雁和沦落久羁的诗人形成了两个鲜明对照的形象。

  第三句“岳阳城上闻吹笛”更宕出新境,把诗人的羁愁抒发到又一高度。古人笛曲中有离别之歌,而惜别之情又洋溢于折杨柳歌的笛声。全诗首句既以“柳青青”为“闻笛”作了环境的铺垫,岳阳城头的.笛声当也是折柳之曲。末句的‘‘春心”就是倦客伤春之情。“满洞庭”一语使抽象的心绪被物化而得到生动的表现,无论理解为此情伴随着笛声飞扬飘散于烟波浩渺之中,还是想象为客愁恰似春涨的湖水游漫洞庭,都能得其情致。巴陵洞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用“满”字其实还概括了这个典型环境中许多“沦落人”的共鸣。让读者看到了封建时代宦海浮沉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他们见柳伤情、望雁断魂、闻笛怆怀的共同心态。所有这些都寄托于富有特征性的景物,而以绵密的章法,自然组合,一气呵成,艺术上也是高明的。

  全诗虽是写景,但层层深入,宛转地表达了诗人的春望之心。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译文及蛛丝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6)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

  关山月

  徐陵〔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难以入眠。旗星照耀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着祁连山。如今战争这样残酷频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从军生涯回家。

  注释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

  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

  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思:想到。

  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当:对着。

  未眠:没有睡觉。

  旗:星名。

  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

  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

  祁连:山名,祁连山。

  战气:战争气氛。

  从军:在军队中服役。

  复:又,再。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翻译/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鉴赏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激烈的。“空照”、“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谴责。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国,侵**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诞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简析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特色

  《关山月》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丰满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说来,概括性强,抒情性强,语言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是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陆游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陆游创造性运用了《关山月》这种古乐府的旧题, “关山月”原来以边塞为题材,抒发从军战士怀人思乡的内心感情。而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诗的内容丰富了,境界扩展了,思想意义也更深刻了。它的风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了。陆游还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关山原是代表边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时总是在山势险峻之处设置关塞。而陆游却突破这一限制,把关山扩大开去,从关山以内写到关山以外。关山以内是后方,那里朱门之内的尽兴的浅斟低唱,无休止地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是前方战士的戍楼,那里有楼内生者的苍苍白发,楼外死者的累累白骨。关山以外,是沦陷区,那里有残暴敌人的干戈屠杀,无辜百姓的血泪酸辛。诗人由*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在十五年来就这么一直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易,精练自然,没有剑拔弩张惊人的句子,但在客观事实的描述中,却更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由此可见,说《关山月》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结合,能代表陆游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创作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古诗简介

  《关山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故事的一首抒情五言诗。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翻译/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注释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题。

  ②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

  ③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④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

  ⑤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⑥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史记·天官书》:“房心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时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族自治区疏勒县。

  ⑦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⑧战气:战争气氛。

  ⑨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创作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赏析/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诗人。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j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赏析

  当淳熙二年(1175年),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陆游5 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 1 6 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始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十三、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境,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境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肯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争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逐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光白白地流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故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边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第二段。诗人的感情也是悲痛难忍,情绪激烈的。“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谴责。中原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国,侵**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翻译/译文

  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

  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

  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

  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

  注释

  ①《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②清波道:似当为“清溪道”。清溪道,古道名,系自四川盆地通往云南之路。

  ③白登台: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

  ④“月中”句: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

  ⑤流影:移动不定的月影。

  ⑥寒沙:寒冷季节的黄沙。

  ⑦犯雪:冒着大雪。

  ⑧晤(wù):会面。

  ⑨谁为:谁人替我缝制。

  赏析/鉴赏

  《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这首诗既以《关山月》之曲谱词,它的主旨必然紧紧围绕着“伤离别”之意展开。

  首联“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点明了诗中主人公别家远去,奔向异地他乡: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山、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白登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这两句带出的气氛是绿波生凉、夜幕迷蒙,流露出别家远游人惘然若失的感受。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是在描绘夜景。夜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这景色多么迷人,但未免过于清幽;因为由月中桂树*而联想到的,定是孤寂的吴刚正在砍伐桂树,而随着流影触发的必是对自己只身在外的自伤;于是,这迷人的夜景带来的是倍觉凄凉。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写自然景象的清冷氛围:寒沙随着狂暴的北风卷地而起,初春早花不畏残冬余雪竞先怒放。这联景物描写着重于动态,对仗工巧,又十分生动。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是说: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此处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极度孤寂的感情。

  全篇四联,首三联通过自然景色渲染的是悲凉凄清的环境,尾联则是直接写处身人间世俗后。产生的孤独感情;前景后情,呼应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此外,该诗十分注意语言技巧,如首联上下句间,“朝望”对着“夜上”、“清波道”对着“白登台”,十分工巧自然;第三联上下句间也是这样,“寒沙”对“春花”、“逐风起”对着“犯雪开”,极为严整。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扩展7)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代古诗词《山居秋暝》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原文

  《山居秋暝》

  年代:唐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日落,夜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8.随意:任凭。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11.留:居。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作品介绍】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