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赏析 >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5 00:00:00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1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张谷田舍

  唐代:郑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译文: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县官清廉且节俭,深谷中住着人家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桥从开得绚烂的野花中穿过。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石碓舂米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微微倾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田舍主人说*年来庄稼成熟收成不错,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赊。

  注释: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duì)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碓: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自说年来稔(rěn),前村酒可赊(shē)。

  稔:庄稼成熟。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

  诗人穿过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径,走过小桥,边走边观赏清涧*盛开的野花。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接着,诗人步入桑树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以农民自己的语言,描写他们以辛勤劳动换来的丰足生活。语言朴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现了农民的口吻和心理。

  鉴赏这首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第二联的“入”、“穿”两个词的运用。“入”写出了春天里此处茂林修竹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的景象,“穿”写出了春天此处野花遍地的美好可爱而又淳朴自然的的'农村田园风光。而这一“入”一“穿”所引出的景象则又为下文描写张谷田舍生活的情景起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寒竹”和“野花”的“深谷”之中,生活着淳朴闲适的农家。二是对农家生活情景的描绘,诗人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写农家生活的环境,用农人的口表现农人对收成和生活满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释:

  《世说新语》: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晋书·陶潜传》: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楚辞》:“隐岷山以清江。”

  元行恭诗:“草深斜径成。”《风俗通》:“古音二十五亩为一井,因为市交易,故称市井。”

  “榉柳枝枝弱”: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上林赋》:“卢橘夏熟。”注:“即枇杷也。”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林檎枇杷。”李善注:“枇杷冬华黄实,本出蜀中。”仇兆鳌 《杜诗详注》:《学林新编》曰:此诗以榉柳对枇杷,或谓榉柳者,柳之一种,其名为榉柳,非双声字也。枇杷乃双声字,相对未工。予谓诗题曰“田舍”,则当在田舍时偶然见此二物,举以成对耳。如《觅松苗子》诗云:“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杨梅乃梅之一种,以此相配,乃正对也。

  晋乐歌:“君非鸬鹚鸟。”洙曰: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诗疏》:“敝败之苟,在于鱼梁。”宋赵次公曰:陶侃母责其为渔梁吏而寄鲊。

  赏析

  此诗载《全唐诗》卷二二六,当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3篇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1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2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3

  田舍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古诗简介

  《田舍》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创作此诗时抓住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形象:顽皮的孩子,夕阳西下时林中的归鸟,飘渺的炊烟,隐约传来的鸡犬声,林中飘来的香气,天边的稻云,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事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翻译/译文

  大家呼唤着扛着锄头出了村庄,匆匆忙忙地修筑着打谷场。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斜阳中一群群鸟雀喳喳叫得忙。远远的村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今年真是个高兴的年头,一望无际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

  注释

  ⑴田舍:农家。

  ⑵筑圃(pǔ):修筑打谷场。

  ⑶菁(jīng):水草。

  ⑷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闲居石湖,一日欣赏农家风光后有感而作。

  赏析/鉴赏

  这是首写农家生活的五律,重点描绘秋收前的片段。

  诗以欢快的节奏开始,说农民们互相呼唤着,拿起锄头,忙忙碌碌地赶着修筑打谷场。秋收是农民一年的寄托所在,从起首两句,人们马上可以感受到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范成大的诗,善于在首联渲染气氛,为全诗的主题作好铺垫,这首诗可作代表。

  以下,诗忽然掉开,不写筑场打谷事,转说小孩子睡在落叶上玩耍,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鸣,远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原野中草木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联,着力对农村作描写,落叶、鸟雀及野景都点明节令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写小孩子无忧无虑地玩,从侧面反映了大人们忙于准备秋收的喜悦。鸟雀到了傍晚,总是成群地在稻田上空飞翔啄食,“鸟雀噪斜阳”不是经历过的人写不出来。作者选录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气息在内,于是诗出齐尾联,不再傍写,直接说明今年真快乐,田野里的稻子一片金黄,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了。这样,通过末联的明点,前数联所表现的欢快都得到了落实。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几组跳跃性的镜头,忽写筑场,忽写儿童,忽写鸟雀,忽写村庄,看似各自为政,不相统属,而以“丰收”这条线作感情上的贯穿,烘托点染出一派庆祝丰收的喜悦景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很像是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的打谷的场面:“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一派欢乐的景象,正是这首《田舍》诗所表现的内容的继续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张谷田舍

  唐代:郑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译文: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县官清廉且节俭,深谷中住着人家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桥从开得绚烂的野花中穿过。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石碓舂米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微微倾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田舍主人说*年来庄稼成熟收成不错,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赊。

  注释: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duì)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碓: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自说年来稔(rěn),前村酒可赊(shē)。

  稔:庄稼成熟。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

  诗人穿过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径,走过小桥,边走边观赏清涧**盛开的野花。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接着,诗人步入桑树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以农民自己的语言,描写他们以辛勤劳动换来的丰足生活。语言朴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现了农民的口吻和心理。

  鉴赏这首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第二联的“入”、“穿”两个词的运用。“入”写出了春天里此处茂林修竹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的景象,“穿”写出了春天此处野花遍地的美好可爱而又淳朴自然的的农村田园风光。而这一“入”一“穿”所引出的景象则又为下文描写张谷田舍生活的情景起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寒竹”和“野花”的“深谷”之中,生活着淳朴闲适的农家。二是对农家生活情景的描绘,诗人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写农家生活的环境,用农人的口表现农人对收成和生活满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译文: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释: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田舍: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jǔ)柳枝枝弱,枇(pí)杷(pa)树树香。

  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鸬(lú)鹚(cí)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赏析:

  此诗载《全唐诗》卷二二六,当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逮:及。

  勤:劳。

  长勤:长期劳作。

  秉:手持。

  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

  解颜:面呈笑容。

  劝:勉。

  畴:田亩。

  *畴:*旷的田野。

  交:通。

  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行者:行人。

  津:渡口。

  行者问津:用长沮、桀溺的事。。

  相与:结伴。

  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邻。

  聊:且。

  陇亩民:田野之人。

  鉴赏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自资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两首诗便是陶渊明亲自参加春耕之后的作品。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翻译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

  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

  获:收获。

  依:依靠。

  稼穑: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

  戮力:尽力。

  东林隈: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

  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

  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

  眷:顾念,关注。

  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寄声:托人带口信。

  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

  谐:和合。

  饥者:渊明自称。

  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扬揖:举桨,即划船。

  泛:浮行,指泛舟。

  清壑:清澈的山间溪流。

  壑:山沟。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洁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

  晨开:指天明。

  曰:语助词,无意义。

  此:指农业劳动。

  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

  三四:即十二。

  星火:即火星。

  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

  事:指农耕之事。

  云:语助词,无意义。

  乖:违背,违弃。

  蓧:除草用的竹编农具。

  聊:姑且。

  栖:居住,指隐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饥者欢初饱”,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亲身尝过饥饿的味道,就不知这“欢视饱"是怎么回事。正是为了求得一饱,他才天不亮就去劳动:进山是随着山势和河谷的迂伺划船前进的。山里很荒凉;听得见猿的哀啼。凄凉的夜风随着残夜逝去了,鸟儿歌唱善迎接早晨的到来。这是一个多么寂静清冷的早晨他想到自己十年的农耕生活。十二年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初衷,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华这时陶渊明已五十岁了,老之将至,他怎能不感慨万分。诗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遥谢荷榛翁,聊得从君栖”,致意古代隐居躬耕的先哲,我也在追随着您呢。诗人心目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榜样,这就是他固穷守节,虽老死田野也终不反悔的原因。

  这首诗比前期的田园诗更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农耕生活的实际情形,同时也说明,陶渊明的务农,并不只是作了个样子而已。特别是在后期,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赖以生存。这时他的田园诗中纪实的成分就多了,而不象前期那样情趣盎然,那样富于浪漫谛克。可是他并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述其艰苦之中仍然时时表现出对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1、龚勋.*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xx年:42页

  2、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xx年:211页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鉴赏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诗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诗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古诗《咏柳》

  作者:曾巩

  原文: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春雪》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原文:

  春雪

  [唐代]刘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带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洛阳城中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带讽刺。此诗是一首讽刺诗,但又不同于一般带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直唿,诗人用曲折带笔法,就自己特殊带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飞雪带春风”首句不说春风吹雪,却道是飞雪“带”春风。“带”字很普通,但用得突兀而精劲。飞雪先行,春风随后,可知是严冬刚过,春风初度,余寒犹厉带季节。第二句具写飞雪情状,字字都与写风糅合。“徘徊”写出雪片在风里轻缓地旋舞,又似乎冬寒还恋恋不肯即逝;“绕空”显出气流回荡中雪带整体动态,再用一个“乱”字,更给人纷繁迷茫之感,显然这初春带风雪也并不存心要给人间装点什么美景吧。从画面看诗情,作者此际没有沉浸于自然美带享受,心情似乎是低回、怅惘而烦乱带。

  三、四句以“君看”一转,着笔于洛阳城东带雪景。作者只用“似花”一语状美。用花拟雪或用雪拟花,诗中常见,春雪尤其容易引起人们对春花带联想和期待,韩愈带同名诗篇中就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带好句。但作者此时却无意于“似花”之美,而专注于似花之“处”。与其说他产生了“似花”带美感,更不如说他是按审美经验设想着他人带赏雪快感——洛阳城东带阔人们正在把春雪当春花观赏作乐哩!两句写景是虚,抒感是实。用“君看”这个唿语力转,也正为此“君看”和“君不见”在旧体诗中常用来引起人们注某一含有深意带事物或景象,起提醒和强调带作用。如“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上渔者》)。

  刘方*所触目动心之处带“洛城东”,是唐代东都洛阳贵族豪门带第宅园林集中带所在。初唐诗人刘希夷带《代悲白头翁》里“公子王孙芳树下”带赏花典型环境就是“洛城东”。春雪只有在这样带大片园林亭榭才能装点出奇艳带景观,也只有权豪贵眷才能金炉香兽,华筵美酒,无虞春寒,尽情观赏。第四句中一个“偏”字就着力点到了这种特殊条件和特有带兴致。“偏”字又与第二句带“乱”字关合:春雪本自乱绕乱落于人间,也竟如同专为豪贵作美,正是特殊带社会地位使他们得以偏享,长期隐居,“不乐仕进”带刘方*,以他较多带*民意识颇触着了人间不*带深处。

  然而《春雪》又不同于一般带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长安有贫者”(罗隐《雪》)那种直唿,也不作朱门白屋带对比,诗人只就自己特殊带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春雪

  作者: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独特,独具风格,是韩愈小诗中的代表作。

  前两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里没有芬芳的鲜花盛放,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十分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诗风独特,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佳作。

  春雪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翻译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

  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赏析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村居》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村居(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①陂田:水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③槿花:即木槿花,乡村中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

  ④两两:成双成对。

  翻译一: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

  榆钱已经落尽,木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人骑卧;

  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翻译二: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赏析: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此诗通过细致的观察,用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了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

  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古诗简介

  《村居》是北宋诗人张舜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和的氛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翻译/译文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注释

  ⑴陂田:水田。

  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⑶两两:成双成对。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原文:

  清*乐·村居

  朝代:宋朝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醉的神态,亲热地用吴地的方言在一起聊天逗乐。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调皮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注释

  清*乐 村居:清*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

  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太。

  锄豆:在豆地里锄草。

  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6)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新晴野望

  王维〔唐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

  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紧,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农忙阳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注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农月:农忙阳节。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极,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极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极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得格外空旷开阔。极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秀*时”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相衬,秀*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又由*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极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极格调明朗、清新,不愧为山水极画的大师。

  这首极曾作为古极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的语文试题中。

  赏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处的山脊背后,*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相衬,比*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赏析二

  诗中描绘了在初得雨后诗人眺望王野所见的的田园风后,写出了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全诗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紧紧扣住初得农村雨后新晴的特征,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艺术水*。

  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王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因王野旷”、因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处,可以看的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由总写王野的新晴、开阔,的写乡村周围景色,过渡自然。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因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的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所以这一联所写景色,仍是雨后新晴之景。

  因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后;*山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上句的因白”字和因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时显得明亮夺目;下旬的因碧”字和因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

  最后因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王野*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的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的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

  苏轼评王维因诗中有画”。因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凡是比较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自然景色,使人产生视觉想象的诗,都会有画意。然而,王维诗中的画意最浓,王维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彩和构图,而且有后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在《新晴野望》诗中,清新开阔的王野,明净无尘的天空,仿佛是画幅中的大背景。在这大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处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后与色配置得多么和谐入妙!在因无氛垢”、因临渡头”、因连溪口”中有亮度,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湿度。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既有画意,又有画理。

  当然,王维主要是诗人。王维的因诗中有画”,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王维能因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了对于后、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王维很懂得画长于描绘静态,诗长于表现动态的艺术规律。在此诗中,王维描写静景,便有意选用因明”、因出”等字眼以动写静,‘给静物赋予动感,最后又给这幅静态的山水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原文:

  寒食野望吟

  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一作:离别)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一作:离别)

  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萧萧的雨声里回去了。

  注释: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乔木:高大的树木。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lěi)垒春草绿。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一作:离别)

  尽是:都是。尽,皆也。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冥冥:昏晦的样子。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萧萧:象声词,指雨声。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7)

——东坡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译文

  我神州大地沦丧,试问谁会成为范仲淹、韩琦式的人物来保家卫国。北望中原已失,连函谷关以西的大半土地也抛弃了。在边塞,我清晨骑在嘶呜的马背上出营,晚上伴着胡笳声宿营,所赢得的不过是满头的白发。收复“三秦”,只有汉初三杰再世了。

  关中易守难攻,怎奈朝廷远在万里之外,又不肯发兵抗敌。主张和议的人谁还记得边关的耻辱,诸路兵马都几乎被灭。拜将台歪在一边,怀贤阁不见踪影,我怒发冲冠又有什么用。拍遍栏杆,只能独自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注释

  酹(lèi)江月: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念奴娇》《赤璧词》《百字令》《壶中天》等。有*韵、仄韵两体。仄韵体多见,正体为双调百字,上下阕皆十句四人韵。*韵正体惟改仄韵为*韵。

  兴元:秦时名南郑,为汉中郡治所,在今天的陕西汉中市。

  一范一韩:范指范仲淹,韩指韩琦。范韩二人曾主持陕西边防,西夏敢骚扰。

  长安:借指汴京,代表已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地。

  三秦:当年项羽入咸阳后,把关中分封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秦。

  汉家三杰:指汉初名臣张良、萧何、韩信。

  百二山河:形容关中形势险要,二人扼守,敌百人。

  阃(kǔn)外:指朝廷之外,或指边关。此指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浚合五路兵马与金兀术战于富*(甘肃灵武),诸军皆败之事。

  拜将台:指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台,在陕西西部。

  怀贤阁:是宋代为追怀诸葛亮而建的阁,在陕西凤翔东南。

  赏析

  本词作于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秋。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副使,治兵于兴元,积极抗金。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人,此词为感时而发所作。

  创作背景

  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副使,与吴积极抗金,刘琦、岳飞、韩世忠等也在中原重击金兵,抗金形势大好。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罢斥一批抗战人士,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给敌人,本词作于同年秋季。作者痛感朝廷失计、和议误国,满腔愤懑,发之于词。上片以眼看神州沦丧哪有范仲淹、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卫河山起句,极度愤慨溢于言词。“北望”二句,北望长安不见,意为中原已沦丧,连函谷关以西的大半土地也失陷了,语含讥讽,情极沉痛。“晨嘶”二句,写自己清晨骑马出营,傍晚伴着胡笳宿营,因为订了和议,结果任凭岁月流逝,闲白了头发,却不见抗战杀敌。“三秦”二句,宕开一笔,回顾历史。收复陕西,在历史上有过,那是汉初三杰的故事。言下之意,今天仍可以收复失地,关键在于实行抗战政策和任用贤才。

  下片紧承上片写不能收复失地的原因。“试看”二句,关中形势险要可以坚守,但朝廷在千里之外,又力主和议,不肯发兵。这里,他把矛头直接对准秦桧一帮卖*,进行谴责。愤怒地揭发了投降派的罪行。“阃外”二句,回顾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张浚合五路兵马与金兀术战于富*(甘肃灵武),诸军皆败之事,但今天人们忘记耻辱,又谈和议。“拜将”三句,“台”,“阁杳”,写这几处历史文物被破坏和被遗忘,表现了当时人们不重人才和糟蹋人才。能守而不守,忘记耻辱,糟蹋人才而侈谈和议,这些现实都促使充满爱国激情的作者激愤难当,但又无可奈何,他只有仰天长叹。最后以“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作结。全词充满政治色彩,论事透彻,用典恰当;感情饱满,激昂慷慨;风格沉郁悲壮,洒脱豪放。

  此词为感时而发所作,斥责和议之非,期待有抱负才能的报国之士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固它用东坡赤壁怀古韵,故此词亦可称“兴元怀古”。全词忧怀国事,着眼大局,感情饱满,激昂慷慨;风格沉郁悲壮,洒脱豪放。

  不过东坡赤壁词主要追思怀念周瑜,此词则追怀与当地有关的好几个历史人物。

  (一)“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项羽入关后分秦地为三,后因称关中为三秦。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刘邦于秦亡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定都南郑。后来他听从萧何建议,南郑为韩信筑坛拜将。刘邦后来出关向东讨伐项羽,并最终取胜,主要就是依靠了张良、萧何、韩信。

  (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怀贤阁是纪念三国时北伐至此的诸葛亮。这是因为诸葛亮几度北伐,即驻兵汉中以出斜谷,而且死后葬于汉中的定军山。陆游《感旧》诗记南郑两个胜迹,就是拜将坛与武侯庙。“惨淡遗坛侧,萧条古庙壖。”自注:“拜韩信坛至今犹存。沔阳有蜀后主所立武侯庙。”怀贤阁建于斜谷口,北宋时犹存。《苏轼诗集》卷四有诗题曰:“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三)“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仁宗康定元年,范仲淹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为抵御西夏、巩固西北边防起了重要作用。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与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些历史人物,有的成就大业,有的北伐中原,有的威震边陲。“神州沉陆”、北宋沦亡之后,面对“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的山河残破的形势,不能不令人临风怀想古来于此为国立功的上述先贤。这时作为边帅初到兴元的胡世将怀古感时,以表达他希钦和追慕的先贤感情。但首句“神州沉陆”之后,紧接着“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这么写实是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紧接着下面说“汉家三杰”已成“往事”,拜将台与怀贤阁则一“欹”一“杳”,都是暗寓“时无英雄”之慨。

  当时张浚是个名望很高的主战派领袖,主张“中兴当自关、陕始”,自请宣抚川陕。可惜他志大才疏,对金兵作战常失利。建炎四年九月,他所指挥的五路之兵四十万人与金兵交战合溃败于富*(今属陕西),至追此关、陕丧失不可复。胡世将上痛和议之非,*伤富*之败,和则非计,战则非能,抚今怀古之余,内心更加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既愤且忧,自然“赢得头如雪”了。以功业论,无疑胡世将还算不上什么“中兴名臣”。但此词忧怀国事,着眼大局,不失阃外边的气度。“塞马晨嘶,胡笳夕引”两句,也很好体现了西北战场特有的边塞气氛。篇末写怒发上指,阑干拍遍,情怀激愤,这么写显示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复了。

  胡世将

  胡世将(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枢密副使胡宿曾孙、浙西安抚使胡唐老之弟。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大臣。崇宁五年(1106年),胡世将登进士第,历尚书右司员外朗、兵部侍郎等职。绍兴八年(1138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兴十二年(1142年)病逝,年五十八,谥号“忠献”,后改谥“忠烈”。有《胡忠献集》六十卷,已佚。《全宋诗》、《全宋词》、《陕西通志》等录其诗词。

  原文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翻译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诗的第一段,通过景物描写,突出当时的静。说明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赏析: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8)

——小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原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的到来,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按】诗写冬至前后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女添线显示白昼延长,还用河边柳树年尽将泛绿,山上梅花欲放生动写出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气息。

  【小至】冬至前一日

  【五纹】五色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吹葭】古代将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测示气候,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因冬至一阳生,阳气舒展故。

  【浮灰】一作“飞灰”

  【云物】景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原文:

  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注释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浮,一作“飞”。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là):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覆,倾,倒。

  赏析:

  这首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的一丝喜悦,尾联转而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诗开篇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句是总起,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中间四句是分承,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其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二句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别出心裁,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季节变化。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柳叶“将舒”承一“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给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特征,蕴含着生命的张力,体现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虽然春天容易引发乡愁,但诗人的乡愁却是乐观向上的,故诗最后的“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结,奉劝世人干尽杯中酒,享受美好的生活。

  全诗立意高远,选材典型,遣字铸辞,精工切贴,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感,“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渐次由开端时光逼人的感触演进为新春将临的欣慰,过渡得十分自然,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翻译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五纹:指五色彩线。


田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9)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亭亭:耸立的样子。

  亵(xiè)玩:玩弄。亵,亲*而不庄重。

  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赏析

  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炼,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注释:

  甚:很,十分。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之:的。可爱:值得怜爱。者:花。甚:很,非常。蕃:多。自:自从。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淤(yū)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zhuó):洗涤。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通:贯通;通透。直:挺立的样子。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益:更加。清:清芬。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挺直的样子。植:竖立。可:只能。亵玩:靠*赏玩。亵(xiè):亲*而不庄重。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谓:认为。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闻:听说。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

  文言知识

  生字予(yú);濯(zhuó);涟(lián);亵(xiè);鲜(xiǎn);蕃(fán)

  作品断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香远益清(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从《爱莲说》一文来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了专祠,并在祠后建“濂溪书院”,书院内还凿有“爱莲池”。由于几经兵燹,原来书院、祠和池均已无存。此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的“出淤泥而不染”,从而与文章中所讽刺的庸人、俗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赞叹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亦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建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颐的图像及一些文章于石壁。此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来到九江,把他曾祖写的《爱莲说》墨本送赠,于是赣州人就在书院莲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传千古。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