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作品;

  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第一首《观沧海》

  二、检查预*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

  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

  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

  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

  (2)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

  (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

  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九、复*结

  《次北固山下》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豪迈情怀,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另一位诗人的浓浓乡思。

  二、预读检查

  《全唐诗》、王湾、唐、五、律

  三、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

  (齐读全诗)

  五、诗句详解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

  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逐步引导生翻译,全班齐读原诗和译文)

  六、思考回答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七、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八、主旨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学情分析

  教师要在前三课学*的基础上,根据课前提示,结合本课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自然沟通,更好的体会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他艺术特色。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观沧海》。

  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一)初读

  1、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幸运。至,达到极点。幸运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教师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悟读

  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言,是为合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几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背诵全诗。(多媒体出示图片)

  三、指导学*《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一)初读

  1、听读诗歌,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

  提示: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又为“江春”做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悟读

  1、“潮**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春水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大江之上,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挂在江面之上。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提示: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学生背诵诗歌。

  四、指导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简介(先由学生简介,之后多媒体显示)。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一)初读

  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二)细读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的各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提示: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一起到龙标。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悟读

  合作探究: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这是什么写法?

  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借物抒情。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愁,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化无形的思念为有形的形象使这首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之情。

  背诵全诗。

  五、学生自学《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

  (一)初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怎不叫人心碎肠断?

  (二)细读

  思考:《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读后明确: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悟读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后完成)

  背诵这首小令。

  结束语:

  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多诵读诗歌,在精美的语言与深远的意境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观实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壮阔景象。

  虚景——日月、星辰——博大胸怀胸怀博大统一天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杨花落子规啼写景(时令)。

  次句过五溪事件。

  结句愁心寄明月抒情思念关切。

  次北固山下。

  叙事青山外、绿水前旅途奔波之苦。

  写景*、阔、正、悬。

  江上所见景色海日、江春写景点明时令抒情。

  乡书、归雁鸿雁传书之思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写景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深秋晚景图悲凉。

  古道、西风、瘦马。

  抒情夕阳下肠断天涯思乡之苦思乡。

  惜缘。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3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4

  一.导入《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这两句是*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

  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三.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预学单(课前)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口语。如本课的《》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

  3.了解作者作品。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③《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他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二、课堂练*

  《观沧海》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诗歌借诗人见到的沧海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中写飘落的“杨花”,哀啼的“子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意回答。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1.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请结合诗歌,谈谈原因。

  2.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课后练*

  《峨眉山月歌》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结合诗句谈谈。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江南逢李龟年》

  1.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

  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一、《钱塘湖春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秋思》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

  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三。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2

  一.导入《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这两句是*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

  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三.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学生

  自读诗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2课时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1。 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理解诗句大意。

  (1)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集体解疑。

  (3)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

  1.简介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五句都是观海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句中有直接写到人吗?

  主要交代了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的勃勃英姿。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 主要写了哪些景色? 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

  5.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 能说出这一景象吗? 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7.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2.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3.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4.归纳主旨。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5.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1.《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观沧海

  曹操

  时间:秋 远眺地点: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观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想象日月星汉 仿佛在海中运行出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写景叙事:点时令——飘零之感过五溪——迁谪之远抒发感情:表达牵挂,情深意长

  请齐背前两首诗,巩固以上内容。

  前面我们学*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李白诗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一起去体味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现存诗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 1250-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 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 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1.初读《次北固山下》

  (1)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2.听读诗歌,给《天净沙秋思》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配乐朗读。

  《次北固山下》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颔联写的是什么? 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时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野开阔、大江直流、风*浪静的时候。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思乡的愁绪中。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天净沙秋思》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3)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探究: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

  协调。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的哀鸣,“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这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1.《次北固山下》

  (1)内容前后照应。

  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如“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经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2。 《天净沙秋思》

  (1)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2)景色与情思相融。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淡淡乡思愁绪首联 点题颔联 船上所见:“*”“阔”“正”“悬”颈联 写景 时令(残夜)尾联 归雁传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绘景(断肠)人(在天涯) ——写人言简意丰 多方映衬 情景交融秋原黄昏行旅图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A.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合作交流,讨论明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学*,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四、品读赏析

  学生谈诗歌基调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C.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写春水初生,略与堤*。“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读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弃疾

  一、回顾导入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四、品读赏析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讨论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E.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三、体验反思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五、学生配乐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七、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

  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一、《钱塘湖春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秋思》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

  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三。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古代诗歌鉴赏6篇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赏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金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鸾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

  正春浓酒困。

  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

  鉴赏

  起首二句写伊人虽淡妆亦多姿,初次见面,她用那双明亮的双眸频频回首相见。词人首先写情人的淡装和目光,可见这两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郎有情,妾有意,于是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这两句暗用司马相如,卓文君之典,说明二人己目成心许。记画堂句,正面描写了欢会时伊人轻颦浅笑的娇媚之态。接着向睡鸭炉边以下三句写欢会的地点,睡鸭形的熏炉边,绘有翔鸾花纹的屏风内,他们双双好合了。

  过片承上,说那次欢会是灯节之时,同时又开启下文,说除灯节外,还有踏青节和挑菜节可以重温旧梦,但过了不见又点出:实际上,这两次都未见到伊人的踪影。几回凭双燕以下三句,用典,写男主人公几次设法与对方联系,但都障碍重重,音信难通。接下来迸出一句约何时再的慨叹。最后四句写男主人公绵绵相思中更觉春浓酒困,所以无情无义地昏睡起来,待到他一觉醒来时,日影仍花梢之上。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包括内容: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

  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 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四、常用意象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欣赏古代诗歌,怎样才能做到心领神会呢?《考试说明》有明确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就提示我们读诗时须弄清诗中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以及怎样写,我们阅读古诗时不妨从三方面入手:咀嚼语言、读懂原诗;感受形象、领悟意境;琢磨方法、体味艺术。

  (一).咀嚼语言、读懂原诗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浅*,但确是最基本的。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诗的语言常常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的,读诗就得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比如唐代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寂幽静的景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森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此外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也不容忽视,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一个敲字传神地表达出客人久久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元稹的《行宫》中白头宫女们闲坐说玄宗的细节,蕴涵丰富,这些宫女们由红颜到白发,在冷宫中痛苦煎熬了一生,可谓心中怨悔无重数,她们闲谈玄宗昔时的繁华,聊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往事的欢乐越发衬托出此时的宫女们万念俱毁、心如死水。

  另外对诗中所用到的修辞,也应细细体会其中的妙处。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采用了设问和借代的手法,表达出对春光的惜别和留恋。再看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感受形象、领悟意境

  常言道诗言志词言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形象大致可分为景物形象、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我们通过分析形象,便可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看杜甫的《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月*人、风灯夜照、沙头宿鹭、船尾跳鱼的恬静优美的画面,创设了安谧、和*的意境,透露出对*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人生理想,诗中所描绘的既是景物形象,更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就是一个孤高寂寞、备受嫉妒打击,即使零落成泥也节操不改的爱国志士的形象。于谦《石灰吟》中的石灰是一位不惧怕各种打击,不怕粉身碎骨,要留情白在人间的清官形象。

  所谓生活场景就是诗人通过艺术概括和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读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句,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江边送别图,诗人久久不愿离去,目送孤帆远影渐去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处,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再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诗人选取了歌楼听雨、客舟听雨、僧庐听雨三幅生活场景,表现了少年的欢乐、中年的失意和晚年的无奈。抒发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

  古诗里不少篇章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而突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深听到屋外的风雨声,仿佛自己指挥着千军万马奔赴冰天雪地的北方,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搏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塑造了一位年迈孤独、身体衰弱、穷且益坚、壮心不已的勇士形象,表达了杀敌报国的急切而壮烈的情怀。

  (三).琢磨方法、体味艺术。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成了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有以下八种:

  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

  ②烘托。 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诗人侧面写了帆、鸟、海、树,烘托出暮雨的细密和诗人浓浓的离愁别恨。

  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如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中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借新妇向夫君探询化妆是否入时,巧妙地向张藉询问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主考官的心意。

  ④用典。 借用典故可使诗的内涵更丰富,意蕴更深远。

  雍陶《题君山》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诗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时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动而又贴切。

  ⑤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 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⑦抑扬。 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

  ⑧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请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偏语、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需要解释一下,偏语是指有意偏离实际,看似乖谬,实则情感至真至纯,给人以美感。

  比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人。闺中少妇故意说偏激的话,从侧面曲折地表露出她那焦急等待而无人相告的苦情。

  婉曲就是婉转曲折,用暗示、烘托的方法来表达意思。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叙述了诗人被贬岭南逃回故乡时,担心家人受到连累,生怕打听到坏消息时的不安心理,但又不便明说这层意思,只好婉转曲折地说:*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那又喜又惧的矛盾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

  要想全面透彻地了解诗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文修养,了解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等等;需要关注作者生*,做到知人论事;还要重视标题和注释,这对理解诗歌主旨有一定的帮助;对每首诗,应尽量做到熟读深思。

  (一)思想感情方面的术语

  1.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感时伤世、昔盛今衰、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同情下层人民疾苦、厌恶官场黑暗等。

  3.壮志难酬、悲叹年华消逝、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等。

  4.久居边关的乡愁、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谭臣心志的告白等。

  5.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抒发闲适轻吊等。

  6.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杨木、激愤等。

  (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2.表现手法:象征、用电、烘托、衬托、联想、想象、对比、反衬、钊颖、烘云托月、侧面烘托、动静结合、以东衬静、以叙写实、虚实相生、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泥人、对偶、对比、夸张、梵文、反诘、反复、排比、饮用、顶针、互文等。

  (三)语言特色方面的术语

  质朴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白如画、不事雕饰、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典雅绮丽、含蓄隽咏、简洁洗练、活泼明快等。

  (四)写作风格方面的术语

  1.不同作家的独特风格:豪放飘逸、沉郁顿挫、豪放、婉约、隽秀、单元、闲静、恬淡优美、清新自然、雄健高峻。

  2.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五)描写方法方面的术语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六)表达效果方面的术语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意远等。

  (七)篇章结构方面的术语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钊颖、伏笔铺垫等。

  (八)归纳诗词主旨方面的术语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语文考试中古诗欣赏常用术语,相信大家一定能牢记。术语在手,考试不愁。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表达方式: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⑴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写景常用手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如: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 2、“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白描

  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又如:商 山 早 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句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动静结合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它分为化动为静和以动衬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但作者并没有孤立地写静,而是采用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花落”、“鸟鸣”的动景反衬出春山之夜的无比宁静。

  虚实结合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以及想象之境。如已逝去之景之境,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刘永《雨霖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危阑倚。 *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写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虚实相生,从而将离别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感觉结合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视听结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色已暗,却有明月当空;群芳虽谢,仍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于松石之间,有如一条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一派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还应该注意描写的顺序如:远*、高低、俯仰、上下、左右、点面等多角度描写等。如《沁园春 长沙》中的景物描写。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或由下而上等。

  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就是面的描写,后面两句就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

  其他描写手法:细节描写等。

  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必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

  如: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工夫。

  ⑵抒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或作品中的表白和抒发。

  ①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间接抒情。主要了解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A、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感。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歌中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伤感的暮春落花图。描绘出了幽竹在山窗下不改清阴,抒发了作者回归故乡的喜悦。

  B、寓情于景

  如:从 军 北 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注]碛(qì):沙漠。)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遍”字,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C、托物言志 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D、以乐景写哀情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E、以哀景写乐情

  如:《诗经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却是征夫回乡之时。《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F、触景生情

  二、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唐朝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一首诗歌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也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反问

  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引人思考以求共鸣的作用。

  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就在末两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互文 互文也叫“互言”、“互见”、“互文见义”等,它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它的修辞作用是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节省文字而又扩大了诗文的容量。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古代诗歌教案 (菁华5篇)

  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五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2、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杨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三、正课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关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5、小结。

  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

  6、朗读《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8、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9、小结。 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

  四、作业

  第三课时

  1预*

  1,朗读《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

  三、正课

  1、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

  3、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结。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四课时

  5、朗读《西江月》。

  6、作家作品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几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曾两次罢官,隐居上饶(今属江西省)的带湖,前后时*二十年,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里写的,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就是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词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7、赏析。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色: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停地呜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和听到的这一切,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在艺术形式上,词人用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这是以闹写静的手法。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社林旁边那家曾经见过的茅店。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惊喜!

  8、小结。这首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9、朗读《天净沙秋思》。

  10、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的地方,一般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衬字,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11、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

  12、小结。

  小令由昏鸦的归栖,引出古道上慢步行进的瘦马,最后才点出这一切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总共二十八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

  四、作业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

  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语言的品味。

  【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怎样去复*呢?

  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

  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

  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1、读得好,背得熟:

  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

  ⑴ 指定2名学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 组织评价。(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体现)

  如强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 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

  ①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 潮**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 总结:学*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美的古诗词,不断积累。这两首,犹如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内容、感知意境:(8分钟)

  (诗言志。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吟咏之时,还要对整首诗歌进行对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内容和情景,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1、译读《次北固山下》的“潮**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明确: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2、练*:译读“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组织补充评价(一是否细看词义,正确解释;二是有适当想像联想,译出韵味和意境)

  4、老师总结:

  ⑴ 细看注释,加强积累。

  ⑵ 结合语境,联想想像。

  第三关、把握细节,解读情感:(18分钟)

  理解了诗词内容,这只是赏读诗歌的前提,面对同一景物,不同诗人笔下却是情态各异。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与愉悦,李清照却是“人比黄花瘦”的黯然销魂。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1、生谈谈当初学*这两首诗歌的时候,是怎样领悟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的.(从哪里体会?怎样体会的?)

  2、师总结,指导:是诗人在诗中注入的感情不同。

  (不错)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⑴ 知作者、明风格:(3)

  诗歌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抒情作品,如果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我们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品味了。

  ① 比如:

  李白:雄奇夸张 愤世嫉俗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岑参:抒写边塞将士雄风

  ② 同学说说自己读过的曹操诗歌的风格。

  明确:

  曹操刚健雄浑,有建安风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练*:(降低难度,说说自己所熟悉的诗人的风格也行)

  辛弃疾:悲壮豪放。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沉郁顿挫)

  李清照:细腻情怀,婉约凄切。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恬淡清新)

  提示: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豪放诗人辛弃疾同样也写出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诗清新句。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⑵ 看提示,抓“诗眼”:(5)

  ① 提示:文眼从何而来?就是从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解、诗歌的首句和末句甚至中间找。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能否从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吗?

  (“左迁”一词,已暗示了诗人无罪被贬的怨愤之情。)

  ② 生说说《观沧海》中的提示语。

  (咏志)

  ③ 练一练:

  《春夜喜雨》──杜甫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辛弃疾

  ⑶ 品语句,悟感情:(10分钟)

  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诗句,悟感情”。诗贵含蓄,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清朝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字面,悟出情感是我们跨过情感关的重点。

  那么怎么来品诗句悟情感呢?

  ① 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点,联想组成的画面,领悟诗词的情感。这正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当堂练*)品味下列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一个及其开阔的,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人的博大胸怀就蕴含其中了。

  ② 练*:(2选1)

  Ⅰ 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居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Ⅱ 练*.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句之景:“荒凉古道,西风已起。马已疲惫。夕阳下前途一片暮色苍茫”。这些景色所组之画面,萧瑟,凄凉。这正是天涯游子孤独心境。又是一天将尽又是一年将完。断肠人却在天涯之远,故乡亲人遥不可见,抒发了天涯游子的孤独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③ 还要关注诗人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尤其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五种:

  指导:

  Ⅰ 侧面衬托。

  Ⅱ 各种修辞手法。

  Ⅲ 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Ⅳ 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Ⅴ 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练*:

  请同学们就下面的诗句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指出下面几个诗句蕴含的手法,说说其你的体会)

  Ⅰ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奇特的比喻。)

  Ⅴ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以上的细节品味也往往适用于名句的解读!

  我们除了抓住细节感悟情感之外,当然还要领悟一些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感悟了。这两首中有给你以哲理感悟的句子吗?找出来,说一说。

  总结:

  三、课堂拓展训练(8分钟)

  朗读《西江月》

  1、诗译上片(略)

  2、分析上片的表现手法(动静相映,侧面烘托)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对同学们强调两点:

  第一、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时的钻研和积累。

  第二、 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同学们,今天,老师希望能通过这节古诗歌复*课,使大家善于高屋建瓴,将知识融会贯通,树立诗歌赏读的整体意识。灵活运用方法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作业布置

  按照“读──译──背──品”的过程复*第一册的古诗词。

  学*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第一板块:说教材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第二板块:说教法

  (一)说教法

  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通过学*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文本,以读贯串。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3)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

  (4)品味意趣――评读《西江月》,评说词中物象的意趣之美。

  (5)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饰词的作用,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6)积累美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空间,快速背诵古诗、感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形式: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三板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授乐府诗《观沧海》和律诗《次北固山下》

  一、品味诗情美――吟读《观沧海》,体会作者豪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一入课即紧紧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点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诗歌的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设置小组学*活动:五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中看出?划出关键句。

  《观沧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抒发了统一*,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思乡。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抒发了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

  《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秋天丰收的喜悦。

  《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枯、老、昏等修饰词,表现了萧条寂寞悲凉的情绪。

  重点以《观沧海》为例进行示例分析:

  1、插页――补充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

  2、问题切入:全篇以“观”字统领,说一说作者观到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引导仔细观察、阅读文本,自主学*。

  3、背读――强调积累,快速记忆。分两步:

  (1)合作探究: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

  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2)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音,进行快速背诵。

  3、译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结合背景译一译,并进行画面想像:作者在吟咏这首诗时的情景和情绪。

  4、说读――说一说作者笔下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纳。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状物是为了言志。

  5、吟读――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读,体会诗情和语气节奏,读出气势与豪情。

  二、想像画面美――重点对《次北固山下》的画面进行想像,兼顾联想其他几首诗歌。

  1、说读――拓展诗意,读出画面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析。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激发想像,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讨论明确: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2、译读――想像意境,译出韵味

  方法引导,铺设台阶,学生读诗,老师翻译首联和颔联,提醒注意押“an”韵,学生试着翻译。写在词语积累本上,颈联和尾联由学生自己试着翻译。

  师译:

  客居他乡的游子要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颈联和尾联的翻译指导:红日从东海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呀,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不求答案的统一,只要译出意境并且有一定的韵味即可。)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品味“生”和 “入”字的炼字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一句已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情呢?两句炼字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强调,并且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

  第二课时:教授《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和《天净沙秋思》

  三、体会诗意美――联读比较赏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歌内容。

  1、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2、插页补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禽鸣”(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孟郊的《春雨后》);“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杜甫《丽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的《天净沙春》)以上几首诗中,哪些地方与《钱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进行比较阅读?

  3、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四、品味意趣――重点欣赏辛弃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

  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评读,品评意趣。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

  (1)夜行山中忽逢阵雨, 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3)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2、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五、析词补白――重点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炼字美。

  1、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现的景有哪些?给读者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

  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2、阅读比较:元代词曲作家白朴的两首《天净沙》小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春》)在情绪上与《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3、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

  4、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 “飞白”, 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六、让学生总结学*古诗的方法。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学生

  自读诗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

  2课时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理解诗句大意。

  (1)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集体解疑。

  (3)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

  1.简介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五句都是观海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有直接写到人吗?

  主要交代了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的勃勃英姿。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

  5.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能说出这一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7.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2.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3.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4.归纳主旨。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5.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1.《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观沧海

  曹操

  时间:秋

  远眺地点: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观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想象日月星汉

  仿佛在海中运行出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写景叙事:点时令--飘零之感过五溪--迁谪之远抒发感情:表达牵挂,情深意长

  请齐背前两首诗,巩固以上内容。

  前面我们学*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李白诗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一起去体味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现存诗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1.初读《次北固山下》

  (1)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2.听读诗歌,给《天净沙秋思》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配乐朗读。

  《次北固山下》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时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野开阔、大江直流、风*浪静的时候。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思乡的愁绪中。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天净沙秋思》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3)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准确地、规范的答题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人物形象的类型

  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即客体人物形象。诗人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当然还有“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这两类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两个形象。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同一的,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

  (二)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命题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

  2、答题策略

  分析步骤:

  1)什么形象(一个名词);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几个修饰词);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

  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

  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三)、真题展示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后作业

  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概括邹明府主要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术语积累: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

  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6.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

  课后作业

  1.(10福建卷)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山翁独饮成醉,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意思对即可)

  2.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讲练中,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掌握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类题目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课分别从诗歌人物形象内涵,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讨论法:

  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的难度,组织有效的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法:

  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使学生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类型:

  复*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可能从小到大读过也积累过很多古典诗词,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和背诵上。高一高二在必修文本中,也学*过古典诗词单元。学生基本上能读懂诗歌内容,能感知诗歌意境和情感,但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瓶颈”阶段。在高三前两次的检测中,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很多学生想挣分,但苦于方法不当,经验不足。面对新课标和高考的双向需求,高三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一套科学而系统的鉴赏诗词的方法。通过复*,了解高考命题的动态:通过练*,掌握答题步骤及方法,以期减少答题失误,为高考争分。

  本节课,作为诗歌鉴赏专题的第一课,针对学生的需求,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以及初步的方法点拨,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电视剧《兰陵王》的插曲《手掌心》,用古典韵律和歌词营造诗歌意境。

  设问:在中国历史中兰陵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答案预设:是一个大英雄。“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挚爱郑妃,骁勇善战。邙山大战,以五百勇士,力克北齐。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英雄。

  教师导入语:

  兰陵王的形象深入民心,深受人们敬重,士兵们创作《兰陵王入阵曲》歌颂他,文人们创作《兰陵王》词牌名纪念他。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学*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2.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其中,“形象”解决“写什么”问题;“语言和表达技巧”解决“怎么写”问题;“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解决“为何写”问题。

  高考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命题,分值为11分,能力层级为E级。

  二、知识讲解

  1.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 诗歌形象的类别。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景物形象:(写景诗的景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的物象)

  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出示学*要点:

  (1)了解诗歌常见的人物形象及蕴含的情感。

  (2)如何鉴赏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三、课堂练*

  (一)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指出一组同学回答,其余同学补充、点评。

  教师归类小结:

  诗歌常见的人物形象可划分为五类:

  1.英雄

  作者或借英雄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曹操《短歌行》;或借古人得志反衬自身蹉跎岁月碌碌无为,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用之体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如范仲淹、辛弃疾、陆游、岳飞等人;或借此表达对古人的景仰之情。

  2.谪客

  文人骚客被贬谪到偏远之处,多有羁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情,抒发贬谪之悲,飘泊之苦、怀才不遇之感,宦海沉浮之叹。

  3.隐士

  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赞美田园美好,吟咏情性。相关的意象常有菊花、青松、钓客等。

  4.游子

  辞故土,游异乡,睹物而伤情,顿生亲人之思、家园之恋。明月、笛声、草木花卉,乃至季节更替都会触发其内心情感。

  5.闺妇

  闺妇独守空房,每在夜深人静之际或季节更迭之时,别离的'苦情、对游子的思念、凄冷寂寞的悲伤或美人迟暮之感便油然而生,另外还有作者假托思妇闺情寄寓自己人生感慨的。

  (二)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真题热身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 衷 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教师点拨:

  (1)知人论世。

  结合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了诗人被罢黜贬谪的处境。通过课内文本的学*我们又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主张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2)关注细节。

  抓人物动作,“匹马戍梁州”表明诗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作战勇猛无畏。

  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空“表明被朝廷弃之不用。

  抓人物心理,“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明诗人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 真题探究。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外城。

  小贴士:

  茶圣陆羽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教师点拨】

  分析诗歌形象还可以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喜好、行踪入手,以小见大地窥察人物的内在品性及精神境界。

  (3)留意环境描写。

  首联陆鸿渐居住在外城桑麻掩映之处,可见环境之幽僻。

  颔联“篱边菊”象征着隐逸之情高雅脱俗。

  颈联“扣门无犬吠”更是衬托了环境的寂静。

  尾联通过对人物行踪的叙述,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自在。

  【参考答案】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能力提升

  1.命题揭秘:(让学生自己概括)

  鉴赏人物形象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

  (2)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

  (3)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2.对应直练: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连问,学生举手抢答。

  什么人物形象 ?(思妇形象)

  人物有什么特点?(因思夫而无心劳作,日渐消瘦。)

  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比喻。以月由满至亏,暗指人物体形消瘦,容颜日益憔悴。)

  表达了什么情感?(对夫君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3.概括答题步骤。(由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第一步: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中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第二步:结合具体文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如果诗歌运用了某种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手法。

  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答题范式: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4.巩固提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夜榜:夜里行船。

  (1)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回答,其余同学点评、补充。

  教师点拨: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

  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来独往,偷安自幸。

  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不*之意。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忧愤,孤独苦闷之情隐入字里行间。

  【参考答案】

  第一步:诗中塑造了一个被贬谪的官吏的形象。 (总括)

  第二歩:颔联中“闲依”和“偶似”看似像隐士悠闲自在,实则闲散无聊。尾联抒发了被贬谪时的孤独与苦闷。 (分析)

  第三步:全诗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苦闷孤独的忧愤之情。 (情感)

  (2)提问: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说“不怨而怨”。请简要分析。

  审题提示:

  从两个角度审题分答:“不怨”指什么?“怨”又指什么?

  【参考答案】

  诗人有亲*自然的机会,所以用“幸”字说明“不怨”;但“来往不逢人”的孤独,又显示出贬官的抑郁,所以又“怨”。

  五、总结回顾

  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指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互谈互评。)

  教师小结: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使我们与古人对话,了解到了古人特有的性格与情感。通过本节课的讲练学*,希望同学们牢固掌握形象类*题的鉴赏方法,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赢得高考中属于自己的分值。

  一句话概括为:

  人有千态,英雄、谪客、隐士,人人不同;

  审题百思,背景、细节、环境,环环相扣;

  答题三步,总括、分析、情感,步步紧逼。

  六、布置作业

  完成《创新设计》P98 “板块一”。

  板书设计: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方法:

  知人论世

  关注细节(神态、动作、心理)

  环境映衬

  答题模式: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准确地、规范的答题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人物形象的类型

  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即客体人物形象。诗人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当然还有“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这两类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两个形象。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同一的,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

  (二)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

  1、命题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

  2、答题策略

  分析步骤:

  1)什么形象(一个名词);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几个修饰词);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

  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

  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三)、真题展示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后作业

  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概括邹明府主要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术语积累: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

  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6.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

  课后作业

  1.(10福建卷)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山翁独饮成醉,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意思对即可)

  2.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品味: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②诵读: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把握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不同情感,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在鉴赏评价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即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借助意象挖掘感情。

  2、教学难点

  抓住形象、概括的语言,体会意象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分析

  (一)导课

  由20xx年《考试说明》及诗歌鉴赏题型的变化导入“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法”的课题。

  (二)明确学*目标

  【投影演示】“学*目标”

  题例1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1)抓住试题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所在、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题干,找到切入点。

  “次”:驻扎,停泊。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

  (2)挖掘景物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洛阳故里,思念亲人的感情。

  题例2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1)学生上黑板答题。

  (2)【教师评讲】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3)【教师设疑】抓哪些词语、炼字,分析小松特点?

  (4)【学生讨论】要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5)【教师总结】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契合点”。

  (6)针对主题归纳不全面的问题,教师引导:该诗分两层,分别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小松和时人两个角度言志。

  (7)【教师总结】主题归纳注意多角度。

  (8)教师引导: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

  赏识才居要职,不久就因重病而死。

  师生明确: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从两个方面归纳)

  (9)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题例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教师设疑】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如何入手?

  (2)【学生回顾】

  A、咏怀的对象

  B、咏怀的媒介:主观、客观

  C、抓诗人、创作背景、注释、题目来明确咏怀对象即媒介。

  (3)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背景,引导学生明确“古人”、“来者”的具体含义。

  (4)【教师引导】要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

  (5)【教师设疑】分析人物形象抓哪些语言?

  (6)【学生明确】“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教师提示】抓抒情主人公的心态、心理。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

  (8)师生明确: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题例4

  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四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1)学生回答,仍需从语言入手。“恐”、“开封”

  (2)【教师提示】抓细节描写,体会心理活动。

  (3)学生明确: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9、师生小结:情从形象中来,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事物形象抓其内在的神韵(托物言志),人物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10、以语言为桥梁,通过形象特点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11、教师小结全堂课的重点——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

  这堂课以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为主,选取了不同题材、不同表现手法、问法不同的诗歌作为题例,在解题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对形象、语言的初步鉴赏,意在引导同学掌握方法,拾阶而上,拨云显月,真正读懂诗歌。

  1、学会审题——怎么问,答什么、多角度。

  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

  点:题目、点题、作者、背景、注释、重要句子。

  3、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4、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

  课堂练*: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

  诗的妙处时,说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这句诗传出了哪些“大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仅写景真切,而且表现出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这真理是什么?

  直接显示《考试说明》与课题,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将学*目标明确提出,可让学生明确本课堂的任务,用斜体字强调以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为重点,用对联的形式强调本课的目的和重要性。

  该诗是典型的即事感怀诗,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景物为形象的诗歌。是抓住景物特征,挖掘思想感情的典型题例。

  根据题干要求,该诗考查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在此用课件强调做诗歌鉴赏题时要充分利用试题所给的有效信息。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事物为形象的诗歌。

  学生答题后,针对性的评讲,可清晰答题思路,步步导引,从而掌握方法。

  对咏物诗的鉴赏,学生知道先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但往往停留在其外形特点上,所以在此强调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的契合点。

  学生对主题的归纳往往不全面,在此提示学生从诗歌的结构、思路入手多角度归纳主题。

  作者的经历、思想、创作背景是分析主题的有效信息。

  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史怀古诗,主要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形象是人物形象。这一点,学生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能掌握,教师意在引导学生以题材、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解题。

  巩固旧知识,以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挖掘形象特点。

  这首即事感怀诗,塑造的形象依然是人物,但运用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很有代表性。

  该题问法与前面的题有所不同,要提醒学生审题,明确设题的范围。

  回放前面的典型题例,以便归纳、整理。

  归纳出分析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

  运用课件将重点系统化、条理化。

  该题需抓意象的特点,可巩固所讲知识,同时引出借助联想、想象解题以及借审题解题这两种方法,这是下节课的重点。

  该题涉及意象的主次之分,是巩固基础上的一个强化练*。

  六、板书设计:

  景物——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

  情意象——事物——事物形象抓其内在的神韵。——托物言志

  人物——人物形象抓神态动作心理。——直抒胸臆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目标:

  1、全面了解考纲要求。

  2、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技巧。

  教学重点:

  含义深刻的词语的鉴赏技巧。

  教学难点:

  1、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语言鉴赏题答案的整合。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授课人:定州实验中学 卢思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在上一阶段的学*中,我们学*了大量古诗词,通过学*,我们了解了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乐府的叙事,汉魏的风骨,并初步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高远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恬淡优美,柳永得缠绵悱恻,清照的婉约凄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从高考角度的角度,对古诗鉴赏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展示教学目标:(幻灯片1)

  1、全面了解考纲要求

  2、掌握诗歌语言的鉴赏技巧

  三、展示04年考试说明:(幻灯片2)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析:在古诗文阅读板块,04年的要求和03年相比,有一处改动即,将03年的“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今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八个变动点之一,这一修改是基于以下考虑:在古诗文阅读方面,鉴赏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古代诗歌的阅读来进行的,而评价能力的考查则是通过文言文的考查进行的,这一修改,使命题的这一指向更加明确,而考纲的要求,也为我们*常的学*指明了方向,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节课我们重点讲一下诗歌的语言鉴赏。(说明: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及时了解考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学*的盲目性。)

  四、出示“语言鉴赏” (幻灯片3)

  五、推敲字词 (幻灯片4)

  诗贵含蓄,语言的凝炼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古人很重视炼字,贾岛“推敲”的典故,千古传为美谈,唐代诗人陆延让亦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慨。

  诗僧齐己曾写过《早梅》诗,其中有句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幻灯片5)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哪个好?为什么?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图中,雪掩孤村,苔枝缀玉,白雪皑皑,孤梅怒放,极富意境美,所以“一”字不仅好在暗合题目“早梅”,而且一枝梅花怒放于皑皑白雪之中,愈发显得梅花是那样的清奇,香绝,孤艳,更富于意境美;而从情感上,“昨夜一枝开”则能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

  可见,古诗之中,往往一字之差而境界迥异。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一些关键的字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有的甚至成为诗眼,而这些字词也正是高考的热点,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字词呢?

  (说明: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初度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性,为下面的教学重点张本。)

  (完成以上步骤约需10分钟)

  六、关注高考热点:四种含义深刻的词语(幻灯片6)

  1、动词[链接至幻7]

  2、修饰词[链接至幻12]

  3、特殊词[链接至幻15]

  4、意向组合的名词[链接至幻19]

  (一)动词(幻灯片7)

  首先要特别关注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有很多例子,比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沙上并禽池上鸣,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等等可谓是尽人皆知。

  例1:(幻灯片8)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孔尚任《哀江南》)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古代写景的诗歌(精选5篇)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写景诗大全。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七年级古代诗歌教学反思优选【5】篇

  这几年,一直想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鉴于现在部编版教材对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重视,于是,很想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后来,看了王君老师的《更美的语文课》,对群文教学充满了一种期待。虽然尝试着上了杜甫群诗教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我想让群文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化,因此决定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单元教学为蓝本,打通课内与课外,接通单篇和整本,开启语文教学新探索。群文教学的关键是聚焦。很显然,在这个方面我才刚刚起步。

  第一单元的单元学*要求“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聚焦这一学*目标,我把这几篇现代文学*定位在了“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确定主题为“这样的表达很精彩”。上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朱自清先生《春》的语言表达之美,然后结合知识短文,让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接下来引导着他们在《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中进一步进行学*和体会,最后设计微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这样的定位不知道是不是太低了,聚焦的点是不是太浅了,我很疑惑,在群文教学的路上,我还需要太多的学*与实践。《古代诗歌四首》所选的四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的诗歌,预*提示中要求“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我把聚焦放在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点上,教学中重点以课堂活动“我为景物代言”展开教学。在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时,我给了学生三个段落,固定格式,重点在于让学生用文字描绘诗中景物,并且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描绘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想象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写作的过程,就是全体同学都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体会诗人感情的过程。这一活动的设计很好地把握住了预*提示中的学*要求。但是在第二课时的展示环节中,七年级的孩子倾听的能力还是不够,分享的同学很用心,但听课的孩子却心不在焉,这是感觉比较失败的地方。如何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想起来,说起来,是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单元的教学,也许是刚开学事太多,对课文的研读根本不够深入,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也还欠扎实,希望以后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管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群文阅读的路上,我终于迈开了脚步。只要走出了第一步,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也终会走到头的。如何让聚焦更贴*语文的核心素养和语文的核心学科知识,让学生真正在这样的课堂上扩大阅读量,提升思维品质,真正得到思维的发展,是我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就要风雨兼程,只为看到语文教学更多更美的好风景。

  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情感渐次进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诗中体现的曹操情感包括统一天下、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也包括面对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而产生的渺小之感,当然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曹操虽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但正视现实,敢于向超出人力的威压挑战的勇气,感受曹操的昂扬奋发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在此基础上,用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去自读《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文用“你如何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之情”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后文则用“作者是如何抓住早春的特征来写钱塘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思考的;第三课时则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从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体上,引导学生理解“诗言志”,学会从文本中寻找理由支撑自己观点,训练学生的语感,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文化。

  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不少亮点可值得借鉴。如在把握《观沧海》情感时,学生在回答“为何你要这样读”时,提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让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而这本是我以为需要自己去提示的地方。再如在讲《秋思》一诗时,学生也能抓住“枯”“老”“昏”“西风”“瘦”等词语,点出本文最主要的情感是思乡,也有学生指出“小桥流水人家”富有诗情画意,但在这里可以与其他景物联在一起,以家的感觉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确有独到之见。诗歌少不了朗读,学生在充分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后,能够有感情地配乐诵读。

  自己对这几堂课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情感渐次进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诗中体现的曹操情感包括统一天下、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也包括面对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而产生的渺小之感,当然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曹操虽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但正视现实,敢于向超出人力的威压挑战的勇气,感受曹操的昂扬奋发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在此基础上,用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去自读《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文用“你如何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之情”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后文则用“作者是如何抓住早春的特征来写钱塘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思考的;第三课时则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去阅读思考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从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总体上,引导学生理解“诗言志”,学会从文本中寻找理由支撑自己观点,训练学生的语感,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文化。

  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设计的思路进行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不少亮点可值得借鉴。如在把握《观沧海》情感时,学生在回答“为何你要这样读”时,提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让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而这本是我以为需要自己去提示的地方。再如在讲《秋思》一诗时,学生也能抓住“枯”“老”“昏”“西风”“瘦”等词语,点出本文最主要的情感是思乡,也有学生指出“小桥流水人家”富有诗情画意,但在这里可以与其他景物联在一起,以家的'感觉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确有独到之见。诗歌少不了朗读,学生在充分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后,能够有感情地配乐诵读。

  自己对这几堂课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1)注重文言文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多读、精读、美读中对诗意逐步了解,以至熟悉诗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读,进一步品味诗的好词妙句,感受诗中的优美意境,最后达到诗教学的目的,熟读成诵。

  (2)在合作学*中培养探究能力

  赏析诗中的好词妙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在合作小组中讨论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形成合作学*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趣

  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音乐,有关的春的图片,有关的课件,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使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我在处理本课教材中,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中提倡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关系。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文本,老师与学生这样互动的局面,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文体地位,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见解或教参的解读强加到学生身上,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在这堂课中,我只有设计两三个大的问题,当问题的设计是贴*学生的,让他们每个人有话可说,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还提倡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地阅读。在这堂课中,我提倡的是返朴归真的阅读文本,从头至尾我没有将个人的阅读体验强加到教学中,生怕这些会左右了学生的`思考与体验,于是才有了想象思维的存在。这正是课标中所提倡的阅读是一个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而没有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解读,真正体现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惯。因此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到实施到结束,有着全新理念的引导,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而学生真正体现了其主人的身份。

  这几年,一直想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鉴于现在部编版教材对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重视,于是,很想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后来,看了王君老师的《更美的语文课》,对群文教学充满了一种期待。虽然尝试着上了杜甫群诗教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我想让群文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化,因此决定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单元教学为蓝本,打通课内与课外,接通单篇和整本,开启语文教学新探索。群文教学的关键是聚焦。很显然,在这个方面我才刚刚起步。

  第一单元的单元学*要求“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聚焦这一学*目标,我把这几篇现代文学*定位在了“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确定主题为“这样的表达很精彩”。上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了朱自清先生《春》的语言表达之美,然后结合知识短文,让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接下来引导着他们在《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中进一步进行学*和体会,最后设计微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这样的定位不知道是不是太低了,聚焦的点是不是太浅了,我很疑惑,在群文教学的路上,我还需要太多的学*与实践。《古代诗歌四首》所选的四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的诗歌,预*提示中要求“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我把聚焦放在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点上,教学中重点以课堂活动“我为景物代言”展开教学。在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时,我给了学生三个段落,固定格式,重点在于让学生用文字描绘诗中景物,并且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描绘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想象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写作的过程,就是全体同学都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体会诗人感情的过程。这一活动的设计很好地把握住了预*提示中的学*要求。但是在第二课时的展示环节中,七年级的孩子倾听的能力还是不够,分享的同学很用心,但听课的孩子却心不在焉,这是感觉比较失败的地方。如何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想起来,说起来,是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单元的教学,也许是刚开学事太多,对课文的研读根本不够深入,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也还欠扎实,希望以后能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管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群文阅读的路上,我终于迈开了脚步。只要走出了第一步,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也终会走到头的。如何让聚焦更贴*语文的核心素养和语文的核心学科知识,让学生真正在这样的课堂上扩大阅读量,提升思维品质,真正得到思维的发展,是我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就要风雨兼程,只为看到语文教学更多更美的好风景。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古代爱情诗歌(5)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萍,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萍,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萍,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