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

日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

  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本文的结构

  1、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三、人物形象

  1、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2、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3、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⑴ 长期得不到重用;

  ⑵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⑶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⑸ 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3、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异义:

  ⑴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⑵ 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词多义:

  ⑴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⑵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⑶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 《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2

  设计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所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释的帮助下口头翻译,教师作有重点的点拨。如果再仅仅局限于词法、句法、主旨、写作特色,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甚至学无所获。因此,本案例既让学生充分活动(理解、翻译),又有教师的即时评价;既重课堂实效,又贯穿情理氛围。

  2、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3、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4、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已经有初步得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开头即作介绍,可在总结课上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点拨。

  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学*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学*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所以设定教学目标为: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4、 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提出字、词、句方面的.疑问

  2、学生借助资料、网络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

  3、教师提供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 整体感知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烛之武说退秦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此步骤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导引:如:第四小节 逼退晋师

  如果仅仅概括成晋国退兵则角度不对

  如果仅仅概括成郑国解围则不够全面(完全写郑国)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质疑探究(解决文言知识)

  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落实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课前对字、词、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现在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示例①:“夫晋,何厌之有?”如何理解?

  点拨:“厌”根据上下文应该如何理解?根据后面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有“贪得无厌”的意思,那这里的“厌”应该和“贪得无厌”的“厌”一样理解为满足。

  “何厌之有?”和《陋室铭》的哪句话结构类似?“何陋之有?”联系旧知可知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为“离开”吗?(以前学过这个义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去国还乡)。还有什么更准确的依据么?“亦”是“也”的意思这个“也”应该是紧承上文秦人回国而言的,所以“去”理解为“离开”。

  总之,引导学生利用两把钥匙:A联系上下文;B联想已知词语、句式。

  四、赏读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在小组内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时不必陷入朗读的技术主义,但应把握一些明显的停顿与变化,如:“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应该读出下降的、低缓的语势;“夫晋,何厌之有?”“不阙秦,将焉取之?”连续的问句,应读出上升的、急促的语势。读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说辞艺术性的品味,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不能停留于应该怎样读。

  附:第三小节 诵读指导:

  ①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总结延伸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清二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

  启发质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处么?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联晋围郑、又糊涂地与郑人盟,他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六、作业布置

  请分别以秦、晋、郑三国史官的身份重新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写作目的与文章剪裁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本文铺垫的巧妙),可适当加以合理推测。

  素材推荐:

  【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并答应割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前战的余波。

  【主要人物】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春秋五霸之二:晋文公、秦穆公

  可选择《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作者作品】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2.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人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3

  设计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所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释的帮助下口头翻译,教师作有重点的点拨。如果再仅仅局限于词法、句法、主旨、写作特色,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甚至学无所获。因此,本案例既让学生充分活动(理解、翻译),又有教师的即时评价;既重课堂实效,又贯穿情理氛围。

  2、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3、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4、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已经有初步得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开头即作介绍,可在总结课上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点拨。

  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学*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学*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所以设定教学目标为: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4、 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提出字、词、句方面的疑问

  2、学生借助资料、网络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

  3、教师提供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 整体感知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烛之武说退秦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此步骤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导引:如:第四小节 逼退晋师

  如果仅仅概括成晋国退兵则角度不对

  如果仅仅概括成郑国解围则不够全面(完全写郑国)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质疑探究(解决文言知识)

  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落实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课前对字、词、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现在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示例①:“夫晋,何厌之有?”如何理解?

  点拨:“厌”根据上下文应该如何理解?根据后面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有“贪得无厌”的意思,那这里的“厌”应该和“贪得无厌”的“厌”一样理解为满足。

  “何厌之有?”和《陋室铭》的哪句话结构类似?“何陋之有?”联系旧知可知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为“离开”吗?(以前学过这个义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去国还乡)。还有什么更准确的依据么?“亦”是“也”的意思这个“也”应该是紧承上文秦人回国而言的,所以“去”理解为“离开”。

  总之,引导学生利用两把钥匙:A联系上下文;B联想已知词语、句式。

  四、赏读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在小组内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时不必陷入朗读的技术主义,但应把握一些明显的停顿与变化,如:“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应该读出下降的、低缓的语势;“夫晋,何厌之有?”“不阙秦,将焉取之?”连续的问句,应读出上升的、急促的语势。读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说辞艺术性的品味,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不能停留于应该怎样读。

  附:第三小节 诵读指导:

  ①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总结延伸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清二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

  启发质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处么?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联晋围郑、又糊涂地与郑人盟,他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六、作业布置

  请分别以秦、晋、郑三国史官的身份重新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写作目的与文章剪裁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本文铺垫的巧妙),可适当加以合理推测。

  素材推荐:

  【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并答应割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前战的余波。

  【主要人物】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春秋五霸之二:晋文公、秦穆公

  可选择《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作者作品】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2.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人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 “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7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

  学*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 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

  二、填空并解题

  烛之武 退秦师 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可填“劝、智”等)

  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

  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

  《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四、追溯历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晋(晋文公) 齐(齐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庄王)

  晋国简史

  晋献公 → 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

  �K 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

  �K大女儿(秦穆公夫人)

  晋襄公

  晋灵公(晋灵公不君 用**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杀厨师)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

  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

  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一共有五点

  A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注意“执事、缒、鄙、越”等)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意“舍、东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赐、许、朝、夕、济、设、版”)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注意“何厌之有、封、肆、阙、焉、图”)

  二、思考: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摆事实,哪些是讲道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A和 D是摆事实

  B C E 是讲道理

  最关键的一点是E 因为秦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课时

  一、讨论: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与、知、易、武”, “吾其还也”的“其”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三、思考并讨论: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阅读《左传》一书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 “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9

  《烛之武退秦师》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以、而、焉”3个词语。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学生课前自学,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

  一、导入课文,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论语》子路篇中说“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谋士如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名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为国努力的谋士烛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请学生读注释1,《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

  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适时补充给学生)。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让学生自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四、题解

  退:使动用法,

  使-----撤退

  师:军队

  五、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领读,齐读)

  2、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领读,齐读)

  2、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齐读)

  (三)串讲第三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势。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5、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串讲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六、尝试背诵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分析烛之武形象

  板书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智退秦师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集体背诵全文。

  2、对文中的文言字词提问。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三、烛之武形象探讨:

  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1、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锬希�介词)

  B.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一词多意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尝试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0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2、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以诵读、讨论、练*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要求

  1、 给生字注音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 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 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齐读

  3、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

  3、师必退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B: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

  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越国以鄙远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养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3、学*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

  2、学*课文1、2、3段。

  3、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4、学*烛之武机敏善辩的外交才能。

  上个单元我们学*了现代的一些诗歌,这个单元,我们将学*古代的一些散文。那么,学*古文,我们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是什么呢?通过初中的学*,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书)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识:

  ①通假字。

  ②一词多义。

  ③古今异义。

  ④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字句等)。

  ⑤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这些就是我们学*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了。好,下面我们开始上新课。

  一、导入

  自古*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关于《左传》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游戏(PPT展示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纠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

  4、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若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结果又如何的。

  三、课文分析。

  (一)讲解第一段。

  1、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3、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重耳过郑);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于楚也)。

  ②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秦晋之好);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4、重点讲解:

  ①候、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

  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其,代词,代郑国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

  “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贰为数词动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③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样交代呢?(且看下文)(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2、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3、重点讲解: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②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④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⑤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也”字表判断(判断句)。

  4、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写他是为了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经引出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用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三)、讲解第三段

  1、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2、译文: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为:有何厌。

  4、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经过以上这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理由):

  三个角度——现在、过去、未来。

  五个理由:

  A、越地难治论

  B、亡郑陪邻论

  C、舍郑有益论

  D、过河拆桥论

  E、晋国扩张论

  烛之武通过这几个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开始动摇,我们且看结果如何?

  5、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6、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7、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并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气为郑国解除了秦国这一强大的危机。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前面三段,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解课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看看晋文公是如何表现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写的手法。

  3、本文写作的特点。

  4、归纳本文的文言虚词。

  一、旧课复*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词类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译。

  二、讲解第四段

  1、译文:略

  2、第四段讲讲了什么?——晋师撤离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异义: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解析: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识才、举贤、伯乐

  反面:狡猾、权臣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2、郑伯:正面: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反面:目光短浅、不重视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烛之武:正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辨的辩士

  反面:无自荐的“勇气”、不懂得官场的左右逢源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4、晋文公:正面:理智、审时度势、雄才大略、隐忍不拔

  反面:贪婪

  四、人物的写作特点

  1、简而精;2、曲而达;3、婉而有致

  五、写作特点(以小见大观《左传》)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稳发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归纳

  (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4、之

  ①公从之。(代词)

  ②臣之壮也。(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③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5、其

  以其无礼(代词,郑国)

  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二)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B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2、动词活用为名词:A君亦无所害(害处)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臣之壮也(壮年)

  B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D邻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词活用作动词:A晋军函陵(驻扎)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6、使动和意动用法: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

  B越国以鄙远(鄙,以……为鄙)

  C若不阙秦(使……土地减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2、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又叫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倍)

  何厌之有?(厌——满足)

  失其所与,不说(说——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8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

  学*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 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

  二、填空并解题

  烛之武 退秦师 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可填“劝、智”等)

  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

  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

  《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四、追溯历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晋(晋文公) 齐(齐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庄王)

  晋国简史

  晋献公 → 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

  ↘ 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

  ↘大女儿(秦穆公夫人)

  晋襄公

  晋灵公(晋灵公不君 用*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杀厨师)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

  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

  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一共有五点

  A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注意“执事、缒、鄙、越”等)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意“舍、东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赐、许、朝、夕、济、设、版”)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注意“何厌之有、封、肆、阙、焉、图”)

  二、思考: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摆事实,哪些是讲道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A和 D是摆事实

  B C E 是讲道理

  最关键的一点是E 因为秦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课时

  一、讨论: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与、知、易、武”, “吾其还也”的“其”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三、思考并讨论: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阅读《左传》一书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

  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

  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

  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

  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代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瓦解强大的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历史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

  (3)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是记叙了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从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确的学*目标,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梳理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2、赏析人物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结合本课让学生讨论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2、结合本课的学*,让学生总结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评价文言文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了解作者生*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③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c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指点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烛之武形象及其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这一人物形象,一是引导学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沿着故事情节逐层深入地认识烛之武。二是引导学生总结学*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为学生自学同类作品指点了迷津。

  2、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集中自学的时间,第一次是学生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所采用的逐句串讲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这些问题都是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从有关片段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

  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一、 导入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学*《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二、 感知课文,快速归纳文章结构。

  (一)阅读训练

  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在这个步骤插入讲解: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文章结构

  2、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① ;② ;③ ;④

  3、说退秦师的理由:

  ① ;② ;③ ;

  三、 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在高职考试中分值有15分,5个小题,而且考点也是基本固定,在选文上基本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在选项的设置上,很多的选项都来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体现了语段出自课外,考点来自课内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时,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四、巩固训练

  (一) 词类活用

  ⒈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②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④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⑥臣之壮也(壮年)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⑧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⑨君亦无所害(害处)

  (二)倒装句

  ⒈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B、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C、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D、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三)通假字

  ⒈对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B、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四)阅读训练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五,课外训练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不信人 信: B、伤臣于王者 伤:

  C、 燕王不馆 馆:安排住宿 D、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王以万乘下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臣东周之鄙人 ②臣之壮

  C、①伤臣于王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今臣为足下使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 翻译下列句子: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3)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4)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6篇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先秦历史散文,学*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一)说学情:

  1、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与必修一一单元的文言文学*,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认知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思想教育目标: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串讲法,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仍是学*文言文的重点。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3、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惯。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通过讲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事,从而引导进入新课。

  (二)介绍《左传》及出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图介绍相关背景。

  (三)整体感知设置以上预*的依据是: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索。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4、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四)师生共同总结概括本文的结构,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再次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

  1、根据上节课概括的文章的结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

  2、根据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每组推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劝退秦师———————转危为安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三)题解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诵读,体会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重点体会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1、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品味烛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请找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秦……乃还”表现了秦王怎样的形象。

  4、探究烛之武游说艺术。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重点品位下列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3、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三)研读第三段

  1、“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3、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势。

  (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答: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篇

  《烛之武退秦师》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以、而、焉”3个词语。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学生课前自学,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

  一、导入课文,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论语》子路篇中说“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谋士如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名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为国努力的谋士烛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请学生读注释1,《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

  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适时补充给学生)。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让学生自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四、题解

  退:使动用法,

  使-----撤退

  师:军队

  五、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领读,齐读)

  2、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领读,齐读)

  2、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齐读)

  (三)串讲第三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菁华5篇)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用10篇(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 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 逢(páng)(人名逢孙)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5)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打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6)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