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反思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学生的贴*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秦晋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刚愎自用使他不惜让军队劳累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出兵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势力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诱惑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出兵远征,国内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代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瓦解强大的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历史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

  (3)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是记叙了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从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确的学*目标,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梳理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2、赏析人物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结合本课让学生讨论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2、结合本课的学*,让学生总结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评价文言文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了解作者生*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③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c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指点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烛之武形象及其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这一人物形象,一是引导学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沿着故事情节逐层深入地认识烛之武。二是引导学生总结学*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为学生自学同类作品指点了迷津。

  2、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集中自学的时间,第一次是学生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所采用的逐句串讲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次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这些问题都是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从有关片段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

  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一、 导入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学*《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二、 感知课文,快速归纳文章结构。

  (一)阅读训练

  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在这个步骤插入讲解: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二)文章结构

  2、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① ;② ;③ ;④

  3、说退秦师的理由:

  ① ;② ;③ ;

  三、 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在高职考试中分值有15分,5个小题,而且考点也是基本固定,在选文上基本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在选项的设置上,很多的选项都来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体现了语段出自课外,考点来自课内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时,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四、巩固训练

  (一) 词类活用

  ⒈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②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④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⑥臣之壮也(壮年)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⑧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⑨君亦无所害(害处)

  (二)倒装句

  ⒈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B、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C、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D、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三)通假字

  ⒈对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B、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四)阅读训练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五,课外训练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不信人 信: B、伤臣于王者 伤:

  C、 燕王不馆 馆:安排住宿 D、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王以万乘下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臣东周之鄙人 ②臣之壮

  C、①伤臣于王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今臣为足下使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 翻译下列句子: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1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2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领导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3

  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多大的兴趣,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文言文的兴趣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本文烛之武对秦君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用少量的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练的文笔很值得学*。

  这堂课不仅调动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还能结合课本的情节和写作上特点融作文教学于其中,应该是一种新尝试。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4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5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学生的贴*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ブ�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6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7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句。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生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把握“言”“文”这两点。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教材是学*写作的范例,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文中总结写人叙事的技巧,归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力求稳、实,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少而精,由整体到局部,思路清晰,侧重学法指导,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这篇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的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中,学生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讨论,学有所得,感到古文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逐步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预*不扎实,马马虎虎,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其次课堂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激励性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有些欠缺。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8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他学*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二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三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9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领导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10

  我以为讲授一篇课文,在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抓住课文的“纲”,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结构思路。这不只是为研*课文重点内容铺垫,也是在训练学生清晰思维的*惯。而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研读,搜索出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快速抓住文章的纲,进而整体认知学*内容。试举教学一例说明。

  教学片段

  1、首先带领学生搜索题目中的关键词: 退。

  2、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个“退”字作为一个语素,可以组成哪些词?辨析之后,确定只能是“退敌”“退兵”,因为它必须含有“使向后移动”的意思。

  3、讨论,课文围绕“退”展开哪些内容?包括 “退”因“退”法“退”的结果,结构清楚。

  4、讨论,标题为什么不作“退秦晋师”而是“退秦师” ?了解秦、晋与郑的矛盾以及秦晋之间的矛盾。目的`在认识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瓦解秦晋联盟的智慧。

  5、分析烛之武说辩内容及层次,了解左传长于辞令的特点。

  此次设计因为抓了一退字,便快速理清了文章结构,认识了烛之武的形象,了解了左传叙事详备长于辞令的特点,可谓顺藤摸瓜,纲举目张。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教学效率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篇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学讲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 朗读课文

  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人物 性格 事件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义) ↓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秦军乃还

  智说秦伯(智) ↓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明确: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

  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个别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3、郑伯

  (1)善于纳谏----“公从之”

  (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

  (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 拓展阅读

  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解说:秦晋两国虽世代互为婚姻,但是两国之间却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解说:在了解秦伯具有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烛之武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了他的戒备心理,为自己的成功说服扫除了障碍。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安。

  解说: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四、 【小结】

  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五、 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3、分析成语,学会用成语概括文中的内容。

  4、将这些成语串成一段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文本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则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常识;(教学重点)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4、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领略烛之武的才华和品德。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2分钟)

  二、文学常识(8分钟)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15分钟)

  四、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

  五、作业及五分钟机动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去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吗?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这本*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本单元学*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古代记叙散文源自于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三类。《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另一部《战国策》。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所著的《汉书》是断代史史书。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那么《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被称为“春秋三传”。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

  同学们先齐声朗读一遍,疏通生字词,注意语气和停顿。(基本解决字词读音,停顿)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好,下面我们先从地图上分析一下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公子夷吾出逃,后以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国并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没想到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就反悔了,拒绝割地。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晋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间经过郑国,郑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发生了一场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地处两国之间,又因为曾经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于是,晋与郑结盟,也就是郑国承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先请全班齐声朗读。通过课前的预*,相信同学们对于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先从文章标题看起,烛之武退秦师,“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一“退”字展开的。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看看你们预*的怎么样。

  1、烛之武是谁,他为什么要退秦师?

  2、秦师有同伙吗?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

  3、烛之武为什么不是选择退晋军而要退秦师?

  4、烛之武是怎么退秦师的?有没有用什么计谋?

  全文分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简短,却意思非常清楚。你们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课后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字词,“之、以、于、焉”字,看看它们有几种意思。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和欣赏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3、学生质疑,教师点拨法,解决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

  4、反复朗读,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以古鉴今,通过文章中分析各国攻伐与结盟关系的实质来反思当下。同时,从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5分钟)

  二、文本分析(25分钟)

  三、欣赏叙事艺术(10分钟)

  四、五分钟机动时间及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本文的相关历史背景,对文章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我要求你们找出古今异义的字词,我请同学来说说,找到了那些。好,看来大家课后还是看了书的。那么,看到课后*题二,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行李、以为、夫人、去、东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过检查,发现同学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希望没有记住的同学在早自*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记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齐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意断句。“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齐读)“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师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段(齐读)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示弱。郑已经知道自己抵不过秦晋的军队,房地姿态,减轻秦伯的戒心)以退为攻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

  (灭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即使因一时意气灭亡了郑国,也难以维持在郑国的统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

  (铺陈利弊,灭郑国除了对秦国没有意义之外,相反会带来不利,会增加晋国的实力。会使自己在与晋国的较量中居于不利地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进一步陈述了留郑的有利,将利害关系展现在秦穆公面前,让他知道是否该选择攻打郑国。)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铺陈利弊,让秦国考虑退兵,秦穆公或许会考虑到与郑国的同盟关系,不好独自先退兵,但是,烛之武重提晋文公背信弃义之事,使秦穆公减少了对维持同盟关系的顾忌,同时考虑同盟的可信度。)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

  (从根本上说明郑国灭亡后,秦国也会深受其害,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只不过是帮晋国增加领土,这是烛之武谁退秦师的最关键的一点,仔细为秦穆公分析当前的局势,让他明白秦,晋,郑三国所处的地位与利害关系。)

  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烛之武说动秦穆公之后,并不是直接请求秦穆公退兵,“为君图之”是让秦穆公仔细考虑,但其实结果已经知晓,烛之武用这种方法维护了秦穆公作为君主的决断权,不会让别人以为是烛之武让秦伯退军,秦伯就听从,而是在陈说利弊后,由秦穆公自己做出决定。)

  烛之武请求敌国退军但又不失其气势,以退为进,层层推进,不是一味的请求退军,而是站在秦国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劝说,并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第四自然段

  (齐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译)“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晋军为什么没有追击秦军?

  明确:从仁、智、武三个方面考虑。

  (齐读课文)我们已经将全文过了一边,请问同学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二)、总结:

  1、重点虚词

  “之”字的用法。

  1)代词,在句中做定语或宾语。例:许之

  2)连词。○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例:寡人之过也○2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状语。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了解了“之”的用法后,我希望同学能真正理解。

  提问:请同学找出文章中的“之”字,并判断属于哪一种用法。

  (作代词:1.许之;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为君图之。4.杨孙戍之。5.子犯请击之。6.亦去之。7.何厌之有(注意:这里是做代词,复指“有”前面的宾语。

  “的”:1.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1.臣之壮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来4.君之所知也)

  (第二个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字的用法。

  1)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因为”

  2)介词,“用”“拿”,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3)连词,连接两种行为,表示前后关系。

  4)(下面,请同学根据讲解,判断下面“以”字属于那种用法)

  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不武。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1.属于第一种用法○2○3属于第二种用法.○4○.5属于第三种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于”字用法

  1)表处所、时间

  2)介绍涉及的对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3.阙秦以利晋(使获利)

  2)名词用作动词

  1.晋军函陵(驻扎)

  2.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3.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

  (了解了一些词语的用法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这个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会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何”是有的宾语,“之”在这里作代词,复指“有”的宾语,同样用法有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欣赏叙事艺术,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经过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文的详细解读,请同学归纳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呈现故事发展矛盾。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本文中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晋围攻郑国的紧张气氛下,通过佚之狐之言引出烛之武出场。烛之武与郑伯的一段对话既可以看出烛之武曾经怀才不遇的悲愤,也可以看出面对国难时,烛之武不计前嫌,为国效力。烛之武说秦穆公这一段更是通过烛之武的言辞,讲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并同时铺陈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攻交伐谋的本质。

  2.叙事精炼,语言简洁。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是文章的主体,因此,文章着重对此进行了描写。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却将秦,晋,郑三国利害关系分析的非常明朗,并且抓住人物的心理,叙事有理有据,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叙事技巧:伏笔,照应等,并举例论证相关观点。重要的是同学自己根据文章进行的有依据的分析。

  四、作业

  假如晋国单独对郑出兵,郑伯要你去说服晋侯,你会怎么说?就此写一段劝说词。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教学思路设计: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此前两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楚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这是一篇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换,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这样的文章,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散文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时要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提要勾玄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化简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3、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4、欣赏烛之武的言说技巧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难点:

  烛之武形象、烛之武的言说技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设想:

  1、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步骤:

  一、导入:

  说到战争,我们眼前马上会出现这样的血腥场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确实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摧毁文明,战争让人丧失人性。但是有没有办法阻止战争呢?在我国古代就有这么一位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百万之师,轻松化解一场干戈的人物,他就是烛之武。他的事迹记录在《左传》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的事迹,学*古文《烛之武退秦师》。

  1、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研*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在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词的意思。

  集中归纳、加强积累。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体会古汉语的特点。朝亡厌国戍夕师危鄙赐济封

  (2)、几个古今异义的词:贰东道主行李乏困

  (3)、词类活用:晋军函陵越国以鄙远朝济夕设版邻之厚,君之薄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梳理情节、概括层意、理清叙事脉络。

  全文四段,主要内容概括为:

  第一段:秦晋围郑危在旦夕

  第二段: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第三段:机智善辩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化解危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

  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完成课后练*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编年体

  《春秋》三传《公羊传》国别体

  《谷梁传》纪传体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教师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代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学*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谋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明朝的刘伯温就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打开*的谋略宝库,其能人志士不可谓不多也,比如双腿残废的孙膑、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了解一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离间计,瓦解强大的秦晋联盟而使弱小的郑国得以保全的。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主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的事物(特别是长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出色的外交辞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历史人物形象,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从中吸取了营养。)

  (3)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是记叙了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从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确的学*目标,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角度看,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梳理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2、赏析人物语言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再扩展到熟背全文。

  (背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结合本课让学生讨论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2、结合本课的学*,让学生总结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评价文言文艺术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了解作者生*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③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c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指点学生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烛之武形象及其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本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一是引导学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沿着故事情节逐层深入地认识烛之武。

  二是引导学生总结学*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为学生自学同类作品指点了迷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4)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5)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3篇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大浪淘沙,涌现出一批批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时代巨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国家,以至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与此同时,也有一颗蒙着灰尘的珍珠时至今日才让我们发现它不同寻常的光芒——烛之武。

  佚之狐可谓是这匹千里马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位伯乐。当兵临城下,四面楚歌,国将不国之时,这只“老狐狸”意识到只有那位须发皆白的花甲老人烛之武才是郑国唯一的救命稻草啊!于是,他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果不其然,郑伯宣见了烛之武,但是当白发苍苍的烛之武拄着拐杖踱进来的时假,佚之狐也不禁发问:这还是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有着雄心壮志的烛之武吗?岁月无情啊!半年的不被重用,满腹的诗书才华无地施展,烛之武心中的愤慨与不甘又有谁人能知?但是,岁月又给予了他一份内敛与*静,面对郑伯的请求,他略带嘲讽地回答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这句立场明确的拒绝背后,又饱含了烛之武多少的辛酸与失望。但是轻轻的一句“然郑之……”,又使他铁石铸起的心墙瞬间崩塌。是啊,身为郑国的子民,即使天下人对我不仁,我也不能对天下人不义啊!“既然老朽还有点用武之地,试一试又何妨?”许之。

  与秦伯的谈判中,他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条一条地指出之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深谙诸侯之间明争暗斗地种种矛盾,于是他离间秦晋关系,又以利相诱,最终秦军退兵并帮助郑国戍守疆土。在这场不流血的政治战争中,烛之武仿佛是那蜀中诸葛亮,决胜于千里之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这样,才使烛之武放下个人恩怨,大义凛然地去捍卫自己的国土,义无反顾地为了郑国子民而战。

  假如时光倒退三十年,郑伯知人善用,重用烛之武,使烛之武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在烛之武的带领下,郑国兵强马壮,国家兴旺昌盛,又岂会惧怕秦国、晋国?

  历史永远不会被改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叫佚之狐的大臣让烛之武在他有生之年得以大展宏图,让他的生命在画上句号之前得以大放异彩,一举成名,尽管这个伯乐打了个盹,当他醒来的时候,千里马已经老矣,但是我们宁愿像飞蛾扑火般追求一瞬间的光和热,也不愿一辈子生活在碌碌无为的死水中。

  宴*上,楚王为了羞辱晏子,指着身段魁梧的大臣说:“你看寡人国家的大臣各个品貌端庄,怎样你的国君派你来了,岂非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抿了一口酒,“大王谈笑了,齐国人才济济。只是我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有才之人出访强国,无才之人出访弱国,恕我能干只能到这儿来了。”楚王语塞,挥挥手宣内侍押监犯上殿。“这个偷盗犯是齐国人,晏医生你如何解释?” “听说南边的柑橘又香又甜,移植北方却苦涩难咽。齐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楚国却以偷盗为生。您说这是为什么呢?”楚王立刻哑口无言。

  烛之武在这一点上,与晏子算得不谋而和。

  惋惜他没有晏子那么荣幸,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直到暮年才被伯乐保举,可谓大器晚成。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或许,烛之武应该庆幸秦晋围郑给了他机会。假使没有晋文公的欲加之罪,使得郑文公断港绝潢。烛之武就注定被隐藏!

  烛之武何许人矣?“烛”姓至今有后吗?不得而知,但《烛之武退秦师》足以使其英名永标史册。

  秦晋团结围攻郑国,临战之际,郑国公顾不得体面,向一个没有什么身份的烛之武检验,至此之前没有赶早发明烛之武的才气,认可“寡人之过”,阐明古代诸侯对谋士的倚重和宽厚大度,不似今人,“说你行你就行,不可也行”,“说你不可你就不可,行也不可”。此篇没有听烛之武论战,但烛先生见了秦穆公时讲的一番话是审时度势切中要害的。大敌当前,烛之武义无返顾,顾不得自己大哥体迈,大胆地救国救难于水火。

  小小如郑国,不消说秦晋联手打击,纵然其一,郑国也未必是其敌手。郑国如何退秦师,烛之武锦囊奇策是不费一兵一卒,而以外交斡旋,使秦国认识到,灭郑现实上壮大了晋,而晋强于秦不利,从而借别人之兵退了秦师。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来自官方的、群众的智慧是不可小瞧的,“不战而降人之兵”,秦穆公如何没有认识到,“晋强而秦不利”这样的原理呢?秦国岂非没有这样有眼光的谋士吗?烛之武相对不会危言耸听,秦穆公也不是临时糊涂,情势所然,烛之武阐发的是一语中的。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6)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6篇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先秦历史散文,学*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一)说学情:

  1、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与必修一一单元的文言文学*,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认知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思想教育目标: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串讲法,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仍是学*文言文的重点。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3、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惯。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通过讲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事,从而引导进入新课。

  (二)介绍《左传》及出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图介绍相关背景。

  (三)整体感知设置以上预*的依据是: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索。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4、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四)师生共同总结概括本文的结构,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再次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

  1、根据上节课概括的文章的结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

  2、根据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每组推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劝退秦师———————转危为安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三)题解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一)知识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解决提高阅读水*的问题,而较之现代文,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因为文言文在它出现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达的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上却能用如此精美的语言形式,实属难能可贵。于是宜有以下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于是可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之后再让他们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宜将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至于课后练*中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应该说在上述教学全过程之后,难度是不大的。

  设计B

  与“设计A”相比,本设计在导语、教师的诵读和按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二前半个问题上的内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只是在进行练*二后半个关于“背诵全文”的练*时,教师完全可以从此把全课讲授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讲”的办法来授课。也就是教师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回答了课文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一段一段地领背,当然在领背时,往往是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或自己讲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实词的积累,至于古汉语语法可少涉及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学生预*过注释的情况下,真正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学*特色。

  至于在背诵中应该主要积累哪些实词,那就基本以课前学*的提示和课后练*第一题的要求作为标准。

  在领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让学生先集体背诵,进而再可分小组,乃至单个人背诵等。总之,按照文言文每课*均三课时来分配,其中专门拿出一课时半来实现最终的全面(指课文的全部和全体同学两方面说)背诵,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最后可用半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中关于“归纳多义词义项”的题目,同时还可让学生讨论文言表述方面的精美和由此而对《左传》的文学价值方面的看法。此时可灵活掌握,既可让大家畅所欲言,又可简单举例点到为止,总之以课时为限。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篇(扩展8)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2、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秦晋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流亡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