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

日期:2023-03-24 00:00:0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及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竹篓、各式各样1元以上的人民币,台灯、计算器、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

  1、复*提问:上节课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值人民币?

  2、自主探究:你还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请小朋友从面前竹篓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行相互辩认。

  3、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应用1元以上人民币

  1、基础练*、加深认识:

  同学们已能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物品标出的价格,拿出相应的一张人民币,(电脑出示物品,学生示范拿)。

  如果几张人民币合到一起,你能说出钱数吗?

  练*一:师随手拿几张1元以上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口答。

  练*二:进一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抽取,相互辩认。

  2、模拟购物、尝试运用:

  (1)集体购物

  台灯标价52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付钱的方法。

  指名汇报:生1:一张50元加一张2元。

  生2:两张20元加一张10元加一张2元。

  ………

  (2)小组购物

  组长出示计算器、录音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付钱的方法。

  -1-

  (3)指定钱数购物

  引出:刚才同学们已能顺利的'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如给你10元钱,观察竹篓里的物品,你想买些什么?

  放音乐,组织学生自由选购

  说明:选购商品钱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元,不能大于10元,选购商品件数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2件,3件。

  (4)选购体育用品

  引出:刚才同学们用指定钱选购了自己急需的日常生活小用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P65T6题、指名回答。

  补充问题:

  A 带20元行吗?为什么?

  B 在第二问题中,不可能买的是哪两件商品?

  3、综合练*,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7题。

  注意:提醒学生看清图中小朋友手中人民币币值、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指名板演。

  (2)“想想做做”第8题。

  ① 指名说图中男孩、女孩表达意思?

  ②“正好买一个足球”说明了什么?

  ③ 指名学生口答。

  三、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都非常棒,谁用一句话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把课堂教学目标定在探索、创新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强调把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基础,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放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时机,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以求达到“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注重人的发展。

  一、让学生在求知欲望中探索

  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是教师为学生参

  -2-

  与学*所应创设的最佳心理环境,因而在教学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式样及多种币值人民币,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学生中,相互辩认,掌握新知,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互助索取知识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在多维度思考中创新。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购物活动设计非常注重体现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从篓里取钱购台灯”这一教学环节,拿法的多样性则体现了课堂教学开放性,又如“指定钱数购物”不同购物方案又充分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优的创新思维火花,这样的课堂教学营造了培养创新人才“土壤”,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讴歌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如指定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自由选购物品,如牙膏、牙刷、香皂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学会运用,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课本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5、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四、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通过活动,看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老师手中的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

  2、这个玩具1元1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预设

  1、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上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环境,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初步感知1元以内的人民币,然后通过换钱游戏,购物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设计思路】

  1、课始,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2、在课堂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换一换、买一买、说一说,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枝自动笔,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出示商场图。

  商场里的物品真多啊!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日常用品。你想买些什么吗?那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联系生活,学*新知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一定自己买过一些东西吧。你都用过哪些钱呀?

  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认一认。

  (2)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贴出相应的人民币图片。

  (3)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认识这么多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把同学们没有介绍的人民币图片贴在黑板上。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乱啊!你能把这些钱按规律分一分吗?

  学生们进行分类。

  教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第一种,纸币、硬币:第二种,元、角、分。

  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元、角、分的关系

  (1)元和角的关系

  我们*常用得较多的是元和角,那么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①1角1角的数,数到10角。

  猜一猜,10角是几元?(板书:1元=()角)

  ②换钱游戏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

  1元可以换()张1角

  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2)角和分的关系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三、创设购物情境,应用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并且知道了元、角、分的关系,下面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展示有:笔记本等物品的货架图。

  (1)鼠标点击笔记本问:笔记本1元,你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说出几种付钱的方案。

  (2)鼠标点击小刀问:小刀5角,可怎样付?

  (3)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可以按不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以后,陪爸爸妈妈去商店购物,自己去收银台付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一)、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惯。

  (二)、学*内容:

  1、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能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了解古代的钱币,保护人民币: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使用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使用人民币时应注意:

  (1)收付人民币要*铺整理,请不要乱揉乱折。

  (2)不得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乱写和乱盖印记。

  (3)出售油污、污染商品的收款人员,请把手擦干净再收款,以免弄脏人民币。

  (4)防止化学药物对人民币的浸蚀,在生活中不要将肥皂、洗涤剂与人民币放在一起。

  (5)用机具收付款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人民币。

  (6)不要在金属币上凿字、打眼、锤击、折弯等,以免使硬币整形和受损。

  (7)对不宜继续使用的残缺人民币要及时粘补,随时到银行营业部门办理兑换。

  (8)对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

  (四)、拓展性学*包:

  辨别人民币真伪

  1、看水印: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头像图案。20元、10元、5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花卉图案。

  2、看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00元、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的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安全线为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微缩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3、看光变油墨: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光变墨印刷。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会由绿变为蓝色;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会由金色变为绿色。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中。这三中券别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都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微缩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100元微缩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使用人民币:到商场中学*买东西。

  (三)实施途径(整合课程资源)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第一课时的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放到第二课时中进行补充。

  2、体验式活动:可以模拟学生现场购物的场景,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会用人民币。

  3、课时安排:本单元学*共安排4课时。

  教学案例:

  《购物实践活动—————人民币的计算》教学片断

  “谁愿意做我的第一位顾客?”

  孩子们天生具有的热情促使他们不假思索地就举起手来。可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个孩子激动地站在前面不知所措,没有足够的“钱”,不知道说什么。我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因素,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思考。

  “别着急,孩子们。先想想你打算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你准备好了吗?你打算说什么?比一比谁最会买东西。”

  很快我迎来了第一位小顾客。

  “老师,我想买一个文具盒。”听,他叫我什么?老师?这是我在游戏中的位置吗?

  “我现在不是老师了,我正在开商店,你应该叫我什么?“似真似假,我要与他们拉*距离,尽量当真吧。

  孩子们又笑了。“阿姨,我想买一个文具盒。”

  “那你应付我多少钱啊?”

  “4元5角钱。”

  “告诉大家,你给了我多少钱?”

  “5元。”

  “小朋友们,我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权力又抛向了学生。

  “找他5角钱。”

  “谢谢你们帮我出主意。小朋友,请拿好文具盒。”

  孩子转头就走。我马上用一种惊讶地表情看看大家,很快有的孩子反映过来:“你还应该说‘阿姨再见’”。

  对了,孩子们,这正是我希望你们做到的。要知道“有礼貌的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多么重要。而这一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随时注意渗透的。

  几个回合下来,我的示范游戏该告一段落了。我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更多的孩子参与游戏的机会,而小组合作就是最好的方式。

  “同学们,‘小小商店’要关门了。现在你们每个小组的‘小小小商店’要开业了。准备好货物和钱了吗?分分工,谁当售货员,谁当顾客?比一比,哪个小组玩得最好,合作得最好。”

  我在教室里巡视着,倾听着,观察着。我被一阵阵笑声吸引了过去。

  听,多精彩:“老师,我和他侃价,一枝铅笔4角钱,我花6角钱买了两枝。”……

  对,孩子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数学。这一幕幕出现在课堂的生活场景,多么生动有趣啊。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透彻,出现了问题自己解决,有了困难一起克服。

  注:在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练*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学*目标: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学*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方法:引得探究法。学法: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共同来猜个谜语怎么样?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

  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回答:钱。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人民币)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它们(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出示:1元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是多少钱?(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

  回答:1元。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上面有大写的壹元及右下角也有1元)

  师总结:所以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3)、那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都有**。

  小结:**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那我怎样做才叫爱护人民币呢?(节约用钱,不随意撕毁,损坏,乱涂,乱花)

  (4)、让学生自己找出找出手中的1元:观察发现:(有举1元纸币,有举硬币的)引导说出人民币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

  2、出示1角。

  (1)、提问:小朋友们这还是1元吗?(回答:不是;是1角)

  (2)、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角”。

  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单位不同,他们可就差远了。

  3、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谈话:鉴于大家课堂上表现得这么棒,老师今天不发表扬卡改发红包了,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红包?猜猜里面都有多少钱?为了公*起见当然老是放在里面的钱都是一样的。(学生猜出:1元)。那我们来看看里面的钱是不是同样多。

  (2)数出红包里面的钱数:第一个红包1张1元的,第二个红包10张1角的。引导总结:1元=10角10角就是1元。

  (3)第三个红包大家说说老师放的多少钱呢?(齐答:1元)

  那我们也来数数看吧!老师先抽出一张认认(是5角)

  提问: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全部抽出确认。

  (4)第四个红包,实物出示抽抽认认,(有1角的还有5角的),一共几张呢?全部抽认。

  (5)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引导学生答:1角=10分

  四、今天,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学*的都很认真,我们对人民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可以放心让你们去购物了。

  (1)出示商店物品,让学生两人一组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练*。

  (2)单独挑人上来进行买东西、购物练*.(要做到使用文明用语,有礼貌,有次序进行购物。

  五、进一步巩固练*,小朋友们你们想去探险吗?让我们一起登上智慧岛吧!

  (1)设计练*连线:拿哪张钱正好呢?找出相应的钱连线。

  (2)出示人民币: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

  (3)货币的换算:2角=2张1角等

  (4)购物练*题。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探险!

  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归纳今天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小面值)

  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

  练*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

  师:**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为接下来学*&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 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 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 分一分

  1) 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 多媒体展示交流

  3) 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 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 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 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 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 互相交流

  2) 小组活动

  3)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 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 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 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第二册教材46、47、48页“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

  同伴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当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人民币计算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为此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书包的价格,超市买东西,换钱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超市购物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

  2、自主学*,合作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出发,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通过学生说一说, 认一认, 试一试等活动在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如:说一说同桌间互相说说用一元钱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一认: 互相说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1元=10角,使学生对如何辨识人民币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了人民币间的进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试一试: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练*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 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3、知识小结,拓展应用。

  在找零练*后设计了买东西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图上的物品,自由购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1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认识元币,分币

  3找零计算

  4买东西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一、案例背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东西、出去游玩等,经常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一定地了解。但是,可以说大部分的幼儿都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为了让幼儿更好、更准确地认识人民币,设计了此次活动。此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获得使用人民币的快乐!

  二、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用品,好吗?

  (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评析:这个环节,是在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定的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请他们找出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值的效果。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第一个就是让幼儿了解我们国家使用钱或钞票的名字——人民币;第二个就是让幼儿认识5元和1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

  (评析: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总结,对人民币的面值(5元和1元)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同时运用了7的组成,学到了新的知识,知道组成“7元人民币”有两种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制作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用品?这些学*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介绍记录表并举例:这是什么?(文具的标记)这又是什么标记?(人民币的标记)。比如你想买一块橡皮,就在这儿画上什么?(橡皮的标记)那价钱应该写在哪里?(人民币标记下面)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评析: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直接购物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先让幼儿根据需要制定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购物。在制作计划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复*7以内的加减,甚至是尝试连加,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计划做事的良好*惯。

  五、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用品。

  (评析:幼儿用真实的人民币,根据自己所制定的计划表,愉快地进行购物!在一一对应中,发展了幼儿的操作能力,获得了运用人民币的真实体验。

  六、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学*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评析:人民币的用途有很多方面,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了解的最多就是关于购物方面的。借助课件这一多媒体工具,让幼儿对人民币的其他用途有进一步地了解,从而激起幼儿对人民币的进一步的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关注人民币。

  三、活动评价

  在这个活动中,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为孩子们创设了相似的生活情境,在购物情境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让幼儿在亲身购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幼儿了解我们国家使用钱或钞票的名字——人民币;二是让幼儿认识5元和1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在认识5元和1元这两种面值人民币时,并没有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为幼儿创造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机会,把它蕴涵在“取出7元人民币”这个操作过程中,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实践、同伴之间的交流及教师的总结等几部分实现的。在“购物”这个环节上,先让幼儿自己设计了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进行购物!制作计划表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里面包含了7的加法,甚至是连加。通过自己根据需要设计、同伴介绍、调整计划表、帮助同伴等形式,不仅注重了幼儿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了幼儿情感上的满足,孩子们学得非常轻松和快乐。

  在最后的购物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真实感、更生活化,不仅使用了真的人民币,还准备了许多学*用品,在进超市购物时还为幼儿准备了购物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数的概念,还让幼儿学会了有计划地购物,感受到了购物带来的愉快体验!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营造积极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

  师:**,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元、角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简单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即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五、教具、学具准备

  人民币、模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图、一些实物、小纸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早上爸爸带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后,应该怎么做?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新知

  A、认识人民币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认不认识这些人民币。(出示人民币一套让全班说说,然后打乱贴在黑板上)

  2、出示认识人民币图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一共有这么多种人民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同桌先互相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3、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4、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5、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发现人民币的特点,懂得如何去区别不同的人民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合作学*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与人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B、人民币兑换(换钱游戏)

  1、师生互换

  ⑴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小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今天,小华来到商店,看见一只可爱的玩具小鸭子,鸭子下面标着1元,小华决定把它买下来,他从袋里摸出一叠一角一角的人民币,这时,他很为难,不知该怎么付钱,谁能帮帮他?(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用10张一角,从而引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⑵师:刚才王老师拿了一张5角的人民币,叫我找一位同学帮他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王老师的忙?(同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2、学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四人一小组用模拟人民币进行换钱游戏。)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换钱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填空(做一做第1题)

  (学生填好后汇报)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设计意图: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会应用。)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针对本节课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共同评价,能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接*师生间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的主人。)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发展主动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有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1角的纸币15张,硬币1个;5角的纸币3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商店购物图。

  谈话:小朋友,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

  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揭题:买商品时要用到钱,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作“人民币”。

  【说明:从生活常见的购物情境入手,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分类

  引入: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说说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并把人民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材料分,认识纸币和硬币。

  揭示:像这样纸做的叫纸币,这种金属做的叫硬币,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初步感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提炼: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三类。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购物经验,并且课前在父母的帮助下辨认过人民币,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在小组内将人民币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认识人民币,在大量辨认的活动中总结出一般方法。】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总结提炼辨认方法

  1.认识1元,初步体会方法。

  用课件出示1元的纸币并提问:大家已经注意到在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那这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怎么看的?

  指名介绍1元纸币的辨认方法,教师补充:人民币上的“壹”就是数字“1”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跟“元”表示的意思相同。

  小结:看到数字“1”和单位“元”,就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

  课件出示1元的硬币并提问:这枚硬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提炼:这两个人民币上面都有数字1,单位是元,所以面值相同,都是1元。

  【说明:在提取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认识1元,并总结提炼辨认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将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是辨认人民币的基本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观察、梳理、思考、总结,有助于学生建构方法,并自觉运用方法。】

  2.方法迁移,认识其他人民币。

  提问:剩下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又是多少?你能像刚才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认识了这些人民币,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把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就能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说明:学生已掌握辨认1元的方法,这一环节继续让学生自主辨认其余人民币,进而总结出一般方法,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清晰深刻。】

  3.体会人民币的大小。

  提问: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你能把这些人民币按面值的排一排吗?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期中“元”最大,“分”最小。

  谈话: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尊严,所以大家要爱护人民币。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动手连一连。

  【说明:本环节展示所有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感知人民币的几种面值,巩固深化辨认方法,并且结合人民币上**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三)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⒈学生操作,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一本价格为1元的笔记本。

  谈话: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就可以进商店买东西了。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怎样付1元钱?

  活动:小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有次序地去纸盒里拿出1元钱,放在自己课桌上。

  展示学生不同的拿钱方法,引导学生说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

  小结:虽然这几种付法各不相同,但都是付了10角。10角就是1元,1元就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说明:教学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可以等值互换的思想,因此创设了一个较开放的“付1元钱买笔记本”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获得不同的付钱方法,从而更全面地体会等值换币的思想。1元=10角既是一个数学规定,也是一个生活常识,在购物情境中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识需要,有些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提炼出进率,缺乏经验的学生可以在场景中意义接受知识。】

  2.知识迁移,认识1角=10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1元=10角”,那你知道“1角=( )分”吗?

  小结:10个1分就是10分,10分就是1角,所以“1角=10分”。(板书:1角=10分。)

  追问:几枚5分可以换一枚1角?

  节约意识教育:10个1分能凑成1角,10个1角能凑成1元,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

  【说明:引导学生运用迁移和推理,得出1角=10分,并渗透节约意识的教育。】

  三、组织活动,拓展提升

  (一)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老师在商店里买了一块橡皮,付了一张5角和一张1角,这块橡皮的价钱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5角和1角的单位都是“角”,单位相同的可以直接把数相加,5角+1角=6角。

  2.提问:商店里有块漂亮的红橡皮。这块红橡皮的价钱是多少?

  小结:1个1元就是1元,3个1角就是3角,合起来就是1元3角。

  3.提问:小明买了一只毽子。你知道这只毽子多少钱吗?

  小结:5角加5角是1元,再加上旁边的1角,就是1元1角。或:5角加6角等于11角,11角里面的10角就是1元,再加上旁边的1角就是1元1角。

  (二)补充练*单位换算

  1元1角=( )角1元6角=( )角1角7分=( )分

  【说明:练*设计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同面额组合,让学生学会将相同面额的人民币相加得出商品的价钱,体会人民币是可以计算的;第二层次是复名数,当有不同单位的人民币时,可以分别将相同单位的人民币面值相加,再合起来得到复名数,让学生体会有的商品价格只需用一个单位来表示,有的则可以用两个单位组合起来表示;第三层次是相同面额的人民币相加之后再根据10角=1元转换成复名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再次唤起对单位进率的认识,体会到几元几角的实际价值,学会在不同单位间进行互换。这一层次也是为之后拿1元2角的活动做伏笔。】

  (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老师想买这张邮票,价钱是1元2角,可以怎样付?

  活动:组员按顺序从纸盒里拿出1元2角放在桌上,再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拿的。

  课堂交流:你是怎样付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不同的拿法:(1)12个1角;(2)5角+5角+1角+1角。

  小结:在这些付法中,有的是用相同单位的钱来付的,有的是用不同单位的钱来付的。虽然付法不同,但他们都表示1元2角。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人民币,灵活地选择付法。

  【说明:巩固对元、角之间进率的认识,学会不同的付钱方法,体验付钱的策略。】

  (四)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商品图并谈话:商店里还有好多学*用品呢!

  (1)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元?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给你1元钱,可以买哪件商品,应找回几角?能买到1元5角的剪刀吗?

  小结:用1元钱买比1元少的商品,就要找回一些钱;如果超过1元就买不到了。

  (3)每样商品只能买一件,1元最多可以买几件,是哪几件?

  小结:同样多的钱,挑便宜的买,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四、总结拓展(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为接下来学*&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1)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角1角=()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元()”。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元()角

  5角+8角=13角=()元()角

  1元2角+8角=20角=()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元

  1元2角+1元2角=()元()角

  8角+8角=16角=()元()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

  练*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1.20元=1元2角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解决问题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出示下图。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在算式6+8=14(元)中,把6换成5或者把8换成7。

  教师:有时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尝试──调整”策略。

  2.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13元正好花完的?

  (预设)正确答案:

  从组合方面想:5和8组成13,6和7组成13。

  从分解方面想:

  教师:可以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再看看还剩几元钱,剩几元钱,就要买几元的书,这样就可以把13元正好全部用完。

  板书:先选定(几元的`)──看剩余(几元)──再选择找对应数。

  3.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尝试方法。

  教师出示两层书架上的书,如下图。

  教师:玲玲看见书架的第二层也有书,她想把13元正好花完买书,请你再帮玲玲选一选书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展示。

  (预设)学生会用分解、组合、列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连线等方式表达思维过程。

  4.探究有序罗列的方法。

  (1)先选定一本5元的书,然后再去与其他书进行有序搭配。

  教师:这样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

  (2)学生独立用搭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6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8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7元为主进行搭配。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按照顺序先确定一本书,再与其他书进行搭配,凑成13元,用有序罗列的方法找到了所有搭配方案,而且不重复、不遗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有序罗列”策略。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练*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进行“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解题策略。

  三)拓展练*,提升思维

  教师:在书店玲玲遇到了小红,小红手里有20元钱,回家坐地铁需要4元,她把钱正好花完,最多可以买哪些书?

  (1)再次理解“正好”的含义。

  教师:要帮助小红解决问题,需要思考哪些因素。

  (预设)学生:先要把回家乘地铁的4元钱留出来,买书的钱是16元。

  教师:哪本书不能买?

  (预设)学生:20元的《格林童话》不能买,因为超过了16元。

  (2)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等,写出算式之后, 再用图摆一摆,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3)猜一猜,逆向思考。

  小红买书之后不小心将账单弄脏了,请你能帮她还原账单吗?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通过逆向思考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解题策略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营造积极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

  师:**,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复*巩固所学有关认识人民币的知识。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所学人民币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例8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2元+9元=()6角+9角=()角=()元()角

  4元9角=()角78角=()元()角

  二、学*新知:

  1、教师出示例8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物品的价钱及小朋友的购物活动。

  2、学生参与购物活动。教师创设情景:现在你就在这个商店里,如果你有10元钱,你会买什么?(买1个皮球或1个乒乓球拍)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钱?或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计算。

  3、如果你手中只有20元钱,想买一架小飞机,还差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解答。

  4、求一个玩具比另一个玩具贵(或便宜)多少元?

  (1)学生在小组中提具体一些的问题,如乒乓球拍比小皮球贵多少钱?

  (2)学生根据同伴提出的`问题列算式解答。

  (3)鼓励学生提出其它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练*:完成练*九的10、11题。

  1、学生看图明确题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日子了,做好小当家,帮爸爸妈妈理财。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点击播放小故事: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孩子急着说:“怎么只有这么少的钱呀?”爷爷笑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清净,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

  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2、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电脑课件分类或利用实物分类)

  3、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了吗?

  7、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

  8、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连一连,再拿一拿。

  9、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二题,指名回答,添书。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养成热爱人民币的*惯】

  (二)、人民币的进率。

  1、过不久,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小朋友想买一块1角钱的橡皮。用这些(屏幕出示1分、2分、5分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钱币,你会怎样付钱来买这块橡皮呢?你有哪些不同的付法?(请学生上来演示不同的付法和学生在组内演示不同的付法,领会10分就是1角。)

  2、通过付钱买橡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1角=10分

  考考大家:

  2角=()分5角=()分9角=()分

  10分=()角40分=()角90分=()角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一会儿,小朋友又看中了一本一元的本子,用右边的这些角币,

  你该怎样付钱就可以买到这本本子了?(屏幕上出示1角、2角、5角面值的纸币获硬币若干)

  a)学生上来演示付1元的不同方法,大家领会1元=10角。

  通过付钱买本子,你又知道了什么?

  b)通过1元=10角,你还能想到哪些?2元=?角8元=?角20角=?元70角=?元……

  4、你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请你想一想,1元=?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5、通过学*,你能给元、角、分三个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个队吗?你是怎么知道最大,分最小,角在中间的?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冉。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增长见识】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导小小商店,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吧!

  1、示货架。

  谁能给大家介绍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的价格呢?

  2、你想买那些商品?

  3、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呢?

  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先示范1~2种买的方法。确认按“成交”,看看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格有没有超过20元。

  4、学生在组内进行购物的操作。或请组长记录下购物的方案,指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 总结。

  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1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可能缺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这项课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看看一位小朋友存钱罐里的零钱的情境,认识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

  (2)认识分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5分、2分和1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设计意图: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作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接触不到分币以及有关分的计算活动,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建立分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加强对分的认识。】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交流,并体验到学*的乐趣。】

  3.简单分类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出示: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三类,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人民币的分类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交流时将“纸币”与“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注意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一项购物活动,谁来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前完成购物实践活动的过程。

  师:×××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经验,并借助图示使学生认识:

  板书:1元=10角

  同桌互相交流课前购物的过程,加深对元、角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趣味练*,巩固认知

  1.练*活动一:比一比

  比较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

  2.练*活动二: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多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少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3.练*活动三:数一数

  多媒体呈现教材P53“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4.练*活动四:换一换

  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换一换。

  师:换成元是几元?为什么?

  师:换成角是几角?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53“做一做”第二题

  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讨论:1元=()分

  多媒体呈现兑换过程

  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换一换的操作活动,展示人民币单名数之间兑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5.练*活动5:选一选

  从下列物品中选出最便宜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选。

  师:小朋友们*时在买文具的时候是选便宜的还是选贵的呢?买零食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零食的价格呢?

  【设计意图: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和建立合理消费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人民币欣赏

  师: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货币文化,渗透爱国教育,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3.拓展练*

  出示统计表,分类整理玲玲的存钱罐里的钱。

  元角分

  3元14角8分

  师:14角=()元()角

  算一算:玲玲一共有多少钱?她的钱可以买到什么?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教育。】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点,巩固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通过呈现商场购物的情境,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看到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经验,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活动,通过换币、取币、模拟购物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的机会。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元以下人民币

  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每小组(4人一组)准备一个红纸袋,袋中至少有1角纸币10张,2角纸币5张,1元只比1张。每个学生个准备1角、2角、5角、1元的纸币或硬币各1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买东西)

  师:买东西必须要带上什么呢?(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钱,如买东西、坐车等。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钱都不一样,有那个同学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国家的钱——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一)认一认

  导语: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人民币拿出来认一认,想一想,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1、自由认一认

  2、认识1元、1角、1分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1)课件分别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引导学生说出特征。(指导看***数字以及票面颜色)。

  (2)分别认识单位元、角、分(板书)

  3、认识硬币、纸币

  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交流,师出示相应课件,注意引导学生看单位,说出纸币、硬币。

  4、引导学看“**”,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质疑: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不把纸币弄皱,不撕扯、乱扔,破了要及时修补)。

  (二)分一分

  1、出示课件B: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快速一齐认一认。

  (2)你能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师展示课件——单位分类,按制作材料分类)

  3、说明:分币和2角的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用到它了。

  (三)连一连

  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价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题(提醒学生不要把线连到人民币上,要爱护人民币)。

  1、生自由连。

  2、课件展示,集体交流。

  (四)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学*1元=10角

  (1)设置情境:小明想买这1元钱的书,可是他遇到难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

  (2)读一读问题:买1本书1元钱,我用10个1角钱够吗?(学生猜一猜)

  (3)(出示课件)数一数,记一记。

  伸出手指准备,跟老师数一数,适时提问。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应用

  1、试一试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1元钱(出示1元纸币)到超市买东西,可是我想反它换成用角作单位的零钱,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1)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出示5角纸币)

  独立思考回答,说说为什么?(强调1元=10角,出示课件,几角和几角加起来要等于10角)

  (2)还可以怎样换呢?(适当提示)

  a。小组合作,师巡加指导。(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b。指名交流(生说,老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如果时间允许可让学生上台展示)

  2、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4种文具)。

  (1)现在请你们想一想,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a。独立思考,指名交流,适时质疑:够吗?为什么?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适时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b。质疑:买三件可以吗?为什么?

  (2)买一买

  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我们超市里来买东西呀?

  a。购物应该注意些什么?(说文明话:谢谢,我想买XX,再见等)

  b。招聘售货员:说说怎样才能当好售货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如:请问,你想买什么?)

  c。购物活动:要求带1元钱(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3)节约用钱教育:钱的用处可真大,除了用它购物之外,还可以干什么?对,存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和灾区,上次我们就为西南灾区还奉献爱心,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说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看老师这里有一块手表,要25元钱,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张?那多麻烦,其实,还有许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币,同学们,放学后请你们回家认一认吧!

  六、板书设计

  识人民币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

  1角=10分

  元:1元

  1元=10角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好。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体现较好。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使用经验,因此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开教学,在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探究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学*方法进行引导归纳,从而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预设

  1、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上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环境,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初步感知1元以内的人民币,然后通过换钱游戏,购物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设计思路】

  1、课始,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2、在课堂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换一换、买一买、说一说,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枝自动笔,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出示商场图。

  商场里的物品真多啊!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日常用品。你想买些什么吗?那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联系生活,学*新知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一定自己买过一些东西吧。你都用过哪些钱呀?

  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认一认。

  (2)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贴出相应的人民币图片。

  (3)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认识这么多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把同学们没有介绍的人民币图片贴在黑板上。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乱啊!你能把这些钱按规律分一分吗?

  学生们进行分类。

  教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第一种,纸币、硬币:第二种,元、角、分。

  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元、角、分的关系

  (1)元和角的关系

  我们*常用得较多的是元和角,那么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①1角1角的数,数到10角。

  猜一猜,10角是几元?(板书:1元=()角)

  ②换钱游戏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

  1元可以换()张1角

  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2)角和分的关系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三、创设购物情境,应用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并且知道了元、角、分的关系,下面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展示有:笔记本等物品的货架图。

  (1)鼠标点击笔记本问:笔记本1元,你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说出几种付钱的方案。

  (2)鼠标点击小刀问:小刀5角,可怎样付?

  (3)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可以按不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以后,陪爸爸妈妈去商店购物,自己去收银台付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复*巩固所学有关认识人民币的知识。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所学人民币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例8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2元+9元=( ) 6角+9角=( )角=( )元( )角

  4元9角=( )角 78角=( )元( )角

  二、学*新知:

  1、教师出示例8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物品的价钱及小朋友的购物活动。

  2、学生参与购物活动。教师创设情景:现在你就在这个商店里,如果你有10元钱,你会买什么?(买1个皮球或1个乒乓球拍)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钱?或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计算。

  3、如果你手中只有20元钱,想买一架小飞机,还差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解答。

  4、求一个玩具比另一个玩具贵(或便宜)多少元?

  (1)学生在小组中提具体一些的问题,如乒乓球拍比小皮球贵多少钱?

  (2)学生根据同伴提出的问题列算式解答。

  (3)鼓励学生提出其它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练*:完成练*九的`10、11题。

  1、学生看图明确题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日子了,做好小当家,帮爸爸妈妈理财。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

  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纸。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

  1比弦蝗希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

  (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的,还可以换( )张2角的;

  ……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营造积极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

  师:**,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预设

  1、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上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环境,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初步感知1元以内的人民币,然后通过换钱游戏,购物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设计思路】

  1、课始,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2、在课堂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换一换、买一买、说一说,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枝自动笔,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出示商场图。

  商场里的物品真多啊!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日常用品。你想买些什么吗?那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联系生活,学*新知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一定自己买过一些东西吧。你都用过哪些钱呀?

  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认一认。

  (2)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贴出相应的`人民币图片。

  (3)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认识这么多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把同学们没有介绍的人民币图片贴在黑板上。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乱啊!你能把这些钱按规律分一分吗?

  学生们进行分类。

  教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第一种,纸币、硬币:第二种,元、角、分。

  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元、角、分的关系

  (1)元和角的关系

  我们*常用得较多的是元和角,那么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①1角1角的数,数到10角。

  猜一猜,10角是几元?(板书:1元=()角)

  ②换钱游戏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

  1元可以换()张1角

  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2)角和分的关系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三、创设购物情境,应用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并且知道了元、角、分的关系,下面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展示有:笔记本等物品的货架图。

  (1)鼠标点击笔记本问:笔记本1元,你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说出几种付钱的方案。

  (2)鼠标点击小刀问:小刀5角,可怎样付?

  (3)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可以按不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以后,陪爸爸妈妈去商店购物,自己去收银台付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走进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认识人民币。教材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教学时,教师应多次安排换币、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通过现场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机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目标预设

  1、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4、使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导学设计

  1、教学重难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教具准备:课件、电教设备、小面值的人民币、商品。

  3、学具准备: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

  4、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小朋友走到一个商店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明购物情景)

  问:我们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买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去买过东西呢?你们都用什么来买的呢?(钱)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人民币。(板课题,齐读两遍。)

  二、自主学*,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老师让大家准备了各种1元以内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谁能拿出你认识的人民币,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

  请生拿,师实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这过程中师介绍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并说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币。)

  师小结:刚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很好,拿的很准确。我们知道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应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们能做到吗?

  2、拿一拿。

  师:小朋友认识了人民币,那老师手里有几样东西,看看上面的价格,你能拿出相应的人民币吗?比一比谁拿的又对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块糖2角、一块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吗?同桌讨论,师电脑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张邮票需8角,怎么付?(电脑出示想想做做4)比较哪种拿法最简便?

  3、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讲的'这么热闹,忘了小明刚才要买手表的事,我们再去看看吧。(电脑再次出现小明购手表情景)

  师:如果你买,你能拿出最简便的拿法吗?(1元纸币或1元硬币)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个1角,请生1角1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请生2角2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该怎么拿?(数到10角)

  师小结: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拿法都是拿了几角?(10角)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

  小组讨论,得出1角=10分。(齐读两式)

  4、合币训练。(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实物投影: 问合起来( )角( )分、( )元( )角。

  三、模拟购物活动:“小小商店”。

  ①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币,其余人民币放入组长的钱罐里。

  ②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货员和收银员。

  ③进行购物活动。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币只能买一样东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币买两件或更多东西。

  ④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⑤请在坐的老师当监督员,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优秀收银员、文明小顾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请你课后和爸爸妈妈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格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请你用今天的知识亲自买一买。(电脑出示图片)

  友情提醒

  在该课中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要充分,在现场模拟购物中,教师一定要讲清规则和要求,防止有抢购失控现象发生,要做到人人参与,适时交流指导指正。

  教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学*目标: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学*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方法:引得探究法。学法: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共同来猜个谜语怎么样?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

  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回答:钱。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人民币)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它们(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出示:1元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是多少钱?(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

  回答:1元。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上面有大写的壹元及右下角也有1元)

  师总结:所以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3)、那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都有**。

  小结:**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那我怎样做才叫爱护人民币呢?(节约用钱,不随意撕毁,损坏,乱涂,乱花)

  (4)、让学生自己找出找出手中的1元:观察发现:(有举1元纸币,有举硬币的)引导说出人民币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

  2、出示1角。

  (1)、提问:小朋友们这还是1元吗?(回答:不是;是1角)

  (2)、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角”。

  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单位不同,他们可就差远了。

  3、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谈话:鉴于大家课堂上表现得这么棒,老师今天不发表扬卡改发红包了,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红包?猜猜里面都有多少钱?为了公*起见当然老是放在里面的钱都是一样的。(学生猜出:1元)。那我们来看看里面的.钱是不是同样多。

  (2)数出红包里面的钱数:第一个红包1张1元的,第二个红包10张1角的。引导总结:1元=10角10角就是1元。

  (3)第三个红包大家说说老师放的多少钱呢?(齐答:1元)

  那我们也来数数看吧!老师先抽出一张认认(是5角)

  提问: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全部抽出确认。

  (4)第四个红包,实物出示抽抽认认,(有1角的还有5角的),一共几张呢?全部抽认。

  (5)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引导学生答:1角=10分

  四、今天,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学*的都很认真,我们对人民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可以放心让你们去购物了。

  (1)出示商店物品,让学生两人一组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练*。

  (2)单独挑人上来进行买东西、购物练*.(要做到使用文明用语,有礼貌,有次序进行购物。

  五、进一步巩固练*,小朋友们你们想去探险吗?让我们一起登上智慧岛吧!

  (1)设计练*连线:拿哪张钱正好呢?找出相应的钱连线。

  (2)出示人民币: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

  (3)货币的换算:2角=2张1角等

  (4)购物练*题。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探险!

  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归纳今天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小面值)

  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介绍:你们知道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钱有不同的名称。咱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 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学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样)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样的方法课件共出示出4种1元人民币。

  (如果有取错的,拿上来)这个小朋友取出的是这张,先放在这。

  (如果有找不到的)这几个小朋友说找不到,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民币。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旧版的,还不断有新版的发行。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如果有找不到的)刚才没找到的小朋友,现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错的')刚才有个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币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自己说,对吗?你能重新找一找吗?让我们为他们重新取出了1元人民币鼓鼓掌。

  3、 认识1角。

  举起1角纸币(如果刚才有学生取错成1角纸币的就拿学生的)问: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同时课件展示。

  请学生把1元的人民币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纸币。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币有硬币吗?学生在盒子里找出来,课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说1角硬币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币放回盒中。

  4、 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

  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角有几张1角的?人民币中有5角的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 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

  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民币已不多见了。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说说辨认的方法。]

  6、 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7、 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角、分三种单位)板书:元、角、分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兴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取3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3角钱,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张1角的、1张1角和1张2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2、 取7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7角钱,再同桌检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张5角和1张2角的、1张5角和2张1角的、3张2角和1张1角的、2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2角和5张1角的、7张1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提问:哪一种取法张数最少?

  3、 逐步添至1元钱

  让学生跟着老师(课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出的7角上添1张2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再继续添1张1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提问:有人说1元,有人说10角,说1元的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说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5、应用

  老师要将1元钱换成角币,谁来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评析:该环节设计重点突出。从3角、7角、9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产生1元与10角的疑问时,主动思考,得出元、角之间的关系。而角与分的进率,则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换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进率的认识。1元与10角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满十进一的思想。]

  三、走进生活。

  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小刀9角、铅笔4角、自动铅7角、尺3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

  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3、 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橡皮和小刀,买得到吗?为什么?)

  4、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设计说明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学*的目的性不强,在数学游戏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方式。本节课在人民币兑换环节设计了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熟悉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票样

  学生准备 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

  ⊙复*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填一填。

  1元=(  )角     20分=(  )角

  50角=(  )元3角=(  )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那么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大家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上节课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人民币的兑换奠定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分别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一张。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大面值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师: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特征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汇报: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票面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钱。

  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分别用多少张呢?

  学生将兑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5元里面有5个1元,所以要用5张1元兑换;同样道理,10元里面有10个1元,所以要用10张1元兑换)

  (2)教师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教师兑换。

  师:说一说你的兑换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因为20里面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要用2张10元兑换……)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认识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1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可能缺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这项课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看看一位小朋友存钱罐里的零钱的情境,认识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

  (2)认识分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5分、2分和1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设计意图: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作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接触不到分币以及有关分的计算活动,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建立分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加强对分的认识。】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交流,并体验到学*的乐趣。】

  3.简单分类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出示: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三类,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人民币的分类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交流时将“纸币”与“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注意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一项购物活动,谁来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前完成购物实践活动的过程。

  师:×××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经验,并借助图示使学生认识:

  板书:1元=10角

  同桌互相交流课前购物的过程,加深对元、角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趣味练*,巩固认知

  1.练*活动一:比一比

  比较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

  2.练*活动二: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多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少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3.练*活动三:数一数

  多媒体呈现教材P53“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4.练*活动四:换一换

  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换一换。

  师:换成元是几元?为什么?

  师:换成角是几角?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53“做一做”第二题

  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讨论:1元=()分

  多媒体呈现兑换过程

  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换一换的操作活动,展示人民币单名数之间兑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5.练*活动5:选一选

  从下列物品中选出最便宜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选。

  师:小朋友们*时在买文具的时候是选便宜的还是选贵的呢?买零食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零食的价格呢?

  【设计意图: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和建立合理消费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人民币欣赏

  师: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货币文化,渗透爱国教育,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3.拓展练*

  出示统计表,分类整理玲玲的存钱罐里的钱。

  元角分

  3元14角8分

  师:14角=()元()角

  算一算:玲玲一共有多少钱?她的钱可以买到什么?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教育。】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点,巩固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

  练*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 )角 5元6角=( )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 )角+( )角=( )元( )角

  37角=( )角+( )角=( )元( )角

  58角=( )元( )角 46角=( )元( )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进行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材练*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巩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例5、例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

  教学难点:

  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例5、例6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口答:

  元=()角50角=()元

  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出示例5的'课件,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出示例6课件。

  提问:谁知道元是几角?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元是1元2角。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角就可以了至于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认识物品单位的方法,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右边表示几角。

  注意区分:元(3元5角)与元(35元)

  元(3元5角)与元(5元3角)

  课堂作业设计: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你是怎么想的?第二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课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九3、4、5、6、7、9

  第5题:两人一组进行合作(那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等于10角,7角+3角=10角)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或“=”

  45角()5元4角2元3角()23角

  30角()1元3角7元1角()17角

  2、利用练*九第9题,计算下面各题。

  3、小明有15元可以买什么?什么东西买不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都能看懂物品的价单价,此外,还进行了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1元2角1张1元和2个1角12个1角

  1元2角=12角12角=(1)元(2)角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一、谜语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本买笔都用它。”

  二、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小猪、小羊、小兔、小狗在过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祝福他们吧。(一起拍手唱生日歌。)

  师:唱完了生日歌,每个小动物都许下了自己的愿望,我们来听一听。

  (小狗说:

  师:怎样帮小动物实现愿望呢?——(用钱买)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钱?(生自由答)

  师小结:钱的作用可真大,谁知道现在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三、新课

  (一)初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都见过人民币吧?桌上盒子里就有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就像同桌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同桌活动)(二)认识一元

  1、大屏幕出示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呀?谁愿意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怎么认出是一元的?)

  师介绍:“壹”是大写的“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现在通常写成“元”(板书)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一元纸币上你还认识什么?(***头像、**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咱们再一起看一元人民币的背面,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样少数民族的人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再看正面还有盲文,盲人朋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多少钱。再看**,它是伟大祖国的标志,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也要爱护人民币。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不乱花钱、不在签上乱涂乱画等)

  2、认识纸币和硬币

  在你的盒子里找到一元钱,把它举起来。(有硬币、有纸币)

  师问:“这两个一元有什么不同呢?”

  认识硬币(简单介绍)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认识旧版)

  (三)认识角币

  1、师设疑:小朋友们快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屏幕出示1角)

  这不是数字“1”吗,怎么会不是1元呢?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后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

  1元和1角虽然都有1,可单位不同,差的可就远啰。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

  老师随便指,你能说出来嘛?

  2、圈出分币,认识单位“分”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能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认识人民币,真不错!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课 题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一篇数学日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

  练*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课 题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一篇数学日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课件;

  学生: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惯吗?”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人民币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这么多种人民币,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些是用金属做叫硬币,你们认识吗?2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认一认)

  (2)反馈。查问有没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好,那老师现在来考考你。

  集体认识。先出示1元人民币(出示新旧版,注意展示一下反面给大家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及爱护人民币教育。),再出示其他人民币认一认。

  小结:我们在辨认人民币面值时,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汉字来加以区别的。

  2、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吧!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分的方法,然后再试着分一分。(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操作。)

  师:好多小组已经分好了,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分的情况?

  可能:

  (1)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了纸币和硬币。

  (2)我们组把人民币几元几元的分在一起,几角几角的分在一起,几分几分的分在一起。……

  师:(板书: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小组展示分类方法。

  3、认识整套人民币,学生看书说说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样币)

  师:你能看出他们这一组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队的吗?

  师:可见,人民币从小到大依次是……

  生:1分、2分、5分、1角、……100元。

  问:人民币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

  4、元角进率:(换钱游戏)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做个换钱游戏,好吗?出示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让学生相互之间动手换一换。(反馈)随意换情景:出示图片帮懒羊羊解决问题。(板书:1元=10角)

  三、实践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下面开一个小小的商店玩一玩好吗?谁愿当售货员?(选出几人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顾客每人手里只有一元钱?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去买,营业员和顾客都要算好帐。活动后介绍1元钱你买的什么?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的什么知识?回家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营造积极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

  师:**,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一、案例背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东西、出去游玩等,经常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一定地了解。但是,可以说大部分的幼儿都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为了让幼儿更好、更准确地认识人民币,设计了此次活动。此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获得使用人民币的快乐!

  二、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用品,好吗?

  (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评析:这个环节,是在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定的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请他们找出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值的效果。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第一个就是让幼儿了解我们国家使用钱或钞票的名字——人民币;第二个就是让幼儿认识5元和1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

  (评析: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总结,对人民币的面值(5元和1元)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同时运用了7的组成,学到了新的知识,知道组成“7元人民币”有两种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制作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用品?这些学*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介绍记录表并举例:这是什么?(文具的标记)这又是什么标记?(人民币的标记)。比如你想买一块橡皮,就在这儿画上什么?(橡皮的标记)那价钱应该写在哪里?(人民币标记下面)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评析: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直接购物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先让幼儿根据需要制定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购物。在制作计划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复*7以内的加减,甚至是尝试连加,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计划做事的良好*惯。

  五、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用品。

  (评析:幼儿用真实的人民币,根据自己所制定的计划表,愉快地进行购物!在一一对应中,发展了幼儿的`操作能力,获得了运用人民币的真实体验。

  六、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学*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评析:人民币的用途有很多方面,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了解的最多就是关于购物方面的。借助课件这一多媒体工具,让幼儿对人民币的其他用途有进一步地了解,从而激起幼儿对人民币的进一步的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关注人民币。

  三、活动评价

  在这个活动中,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为孩子们创设了相似的生活情境,在购物情境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让幼儿在亲身购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幼儿了解我们国家使用钱或钞票的名字——人民币;二是让幼儿认识5元和1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在认识5元和1元这两种面值人民币时,并没有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为幼儿创造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机会,把它蕴涵在“取出7元人民币”这个操作过程中,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实践、同伴之间的交流及教师的总结等几部分实现的。在“购物”这个环节上,先让幼儿自己设计了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进行购物!制作计划表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里面包含了7的加法,甚至是连加。通过自己根据需要设计、同伴介绍、调整计划表、帮助同伴等形式,不仅注重了幼儿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了幼儿情感上的满足,孩子们学得非常轻松和快乐。

  在最后的购物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真实感、更生活化,不仅使用了真的人民币,还准备了许多学*用品,在进超市购物时还为幼儿准备了购物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数的概念,还让幼儿学会了有计划地购物,感受到了购物带来的愉快体验!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点击播放小故事: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孩子急着说:“怎么只有这么少的钱呀?”爷爷笑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清净,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 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 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

  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

  2、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电脑课件分类或利用实物分类)

  3、 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5、 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 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了吗?

  7、 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

  8、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连一连,再拿一拿。

  9、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二题,指名回答,添书。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养成热爱人民币的*惯】

  (二)、人民币的进率。

  1、过不久,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小朋友想买一块1角钱的橡皮。用这些(屏幕出示1分、2分、5分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钱币,你会怎样付钱来买这块橡皮呢?你有哪些不同的付法?(请学生上来演示不同的付法和学生在组内演示不同的付法,领会10分就是1角。)

  2、通过付钱买橡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1角=10分

  考考大家:

  2角=( )分 5角=( )分 9角=( )分

  10分=( )角 40分=( )角 90分=( )角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一会儿,小朋友又看中了一本一元的本子,用右边的这些角币,

  你该怎样付钱就可以买到这本本子了?(屏幕上出示1角、2角、5角面值的纸币获硬币若干)

  a)学生上来演示付1元的.不同方法,大家领会1元=10角。

  通过付钱买本子,你又知道了什么?

  b)通过1元=10角,你还能想到哪些?2元=?角 8元=?角 20角=?元 70角=?元……

  4、你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请你想一想,1元=?分 你是怎么知道的?

  5、通过学*,你能给元、角、分三个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个队吗?你是怎么知道最大,分最小,角在中间的?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冉。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增长见识】

  (三)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导小小商店,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吧!

  1、示货架。

  谁能给大家介绍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的价格呢?

  2、你想买那些商品?

  3、 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呢?

  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先示范1~2种买的方法。确认按“成交”,看看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格有没有超过20元。

  4、 学生在组内进行购物的操作。或请组长记录下购物的方案,指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 总结。

  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

  师:**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学*的.目的性不强,在数学游戏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方式。本节课在人民币兑换环节设计了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熟悉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票样

  学生准备 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

  ⊙复*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填一填。

  1元=(  )角     20分=(  )角

  50角=(  )元3角=(  )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那么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大家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上节课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人民币的兑换奠定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分别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一张。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大面值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师: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特征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汇报: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票面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钱。

  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分别用多少张呢?

  学生将兑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5元里面有5个1元,所以要用5张1元兑换;同样道理,10元里面有10个1元,所以要用10张1元兑换)

  (2)教师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教师兑换。

  师:说一说你的兑换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因为20里面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要用2张10元兑换……)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认识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元、角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简单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即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五、教具、学具准备

  人民币、模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图、一些实物、小纸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早上爸爸带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后,应该怎么做?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新知

  A、认识人民币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认不认识这些人民币。(出示人民币一套让全班说说,然后打乱贴在黑板上)

  2、出示认识人民币图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一共有这么多种人民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同桌先互相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3、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4、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5、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发现人民币的特点,懂得如何去区别不同的人民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合作学*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与人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B、人民币兑换(换钱游戏)

  1、师生互换

  ⑴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小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今天,小华来到商店,看见一只可爱的玩具小鸭子,鸭子下面标着1元,小华决定把它买下来,他从袋里摸出一叠一角一角的人民币,这时,他很为难,不知该怎么付钱,谁能帮帮他?(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用10张一角,从而引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⑵师:刚才王老师拿了一张5角的人民币,叫我找一位同学帮他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王老师的忙?(同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2、学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四人一小组用模拟人民币进行换钱游戏。)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换钱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填空(做一做第1题)

  (学生填好后汇报)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设计意图: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会应用。)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针对本节课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共同评价,能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接*师生间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的主人。)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通过呈现商场购物的情境,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看到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经验,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活动,通过换币、取币、模拟购物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的机会。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一元以下人民币

  难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

  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每小组(4人一组)准备一个红纸袋,袋中至少有1角纸币10张,2角纸币5张,1元只比1张。每个学生个准备1角、2角、5角、1元的纸币或硬币各1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买东西)师:买东西必须要带上什么呢?(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钱,如买东西、坐车等。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钱都不一样,有那个同学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国家的钱——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一)认一认

  导语: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人民币拿出来认一认,想一想,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1、自由认一认

  2、认识1元、1角、1分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1)课件分别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引导学生说出特征。(指导看***数字以及票面颜色)。

  (2)分别认识单位元、角、分(板书)

  3、认识硬币、纸币

  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交流,师出示相应课件,注意引导学生看单位,说出纸币、硬币。

  4、引导学看“**”,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质疑: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不把纸币弄皱,不撕扯、乱扔??破了要及时修补)。

  (二)分一分

  1、出示课件B: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快速一齐认一认。

  (2)你能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师展示课件——单位分类,按制作材料分类)

  3、说明:分币和2角的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用到它了。

  (三)连一连

  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价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题(提醒学生不要把线连到人民币上,要爱护人民币)。

  1、生自由连。

  2、课件展示,集体交流。

  (四)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学*1元=10角

  (1)设置情境:小明想买这1元钱的书,可是他遇到难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

  (2)读一读问题:买1本书1元钱,我用10个1角钱够吗?(学生猜一猜)

  (3)(出示课件)数一数,记一记。

  伸出手指准备,跟老师数一数,适时提问。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应用

  1、试一试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1元钱(出示1元纸币)到超市买东西,可是我想反它换成用角作单位的零钱,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1)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出示5角纸币)

  独立思考回答,说说为什么?(强调1元=10角,出示课件,几角和几角加起来要等于10角)

  (2)还可以怎样换呢?(适当提示)

  a.小组合作,师巡加指导。(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b.指名交流(生说,老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如果时间允许可让学生上台展示)

  2、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4种文具)。

  (1)现在请你们想一想,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a.独立思考,指名交流,适时质疑:够吗?为什么?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适时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b.质疑:买三件可以吗?为什么?

  (2)买一买

  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我们超市里来买东西呀?

  a.购物应该注意些什么?(说文明话:谢谢,我想买xx,再见等)

  b.招聘售货员:说说怎样才能当好售货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如:请问,你想买什么?)

  c.购物活动:要求带1元钱(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3)节约用钱教育:钱的用处可真大,除了用它购物之外,还可以干什么?对,存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和灾区,上次我们就为西南灾区还奉献爱心,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说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看老师这里有一块手表,要25元钱,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张?那多麻烦,其实,还有许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币,同学们,放学后请你们回家认一认吧!

  六、板书设计

  识人民币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1角=10分元:1元 1元=10角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好。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体现较好。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使用经验,因此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开教学,在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探究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学*方法进行引导归纳,从而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储蓄罐,乘车付钱,买东西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元=10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师出示金元宝)

  学生:金元宝、储蓄罐

  教师:看到金元宝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教师:那你知道买这个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的思想方法。“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储蓄罐上的标签:18元

  2、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人民币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 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两个1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让学生自由说

  三、探索1元=10角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元 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多付找回 (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师: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

  师:那10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元=10角,10角=1元)

  4、 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 2角能换( )个1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元能换( )张5角

  1元能换( )张2角

  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5角能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3种方法进行分析。

  四、买东西

  教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钱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商品(课件展示),每个商品都

  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

  铅笔(1角)

  橡皮(2角)

  剪刀(3角)

  尺(5角)

  棒冰(1元)

  你可以悄悄的把你想买的东西告诉你的同桌 。

  再汇报。

  五、小结

  学*了今天的内容,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9篇

  认识人民币一课是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见过人民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把认识的重点定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教材中人民币的兑换是用文字题方式出现的,而我则把它容入学生的购物活动中,其实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方法付钱,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先学会小面额的,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质疑解难者,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孩子的真情告白,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学无止境,进入了最佳学**状态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满脑子的为什么,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一环节,我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进入更深的境界,也许有的问题是老师都解决不了的,这不更加体现了学无止境吗,或许还是吸引学生永住直前,不断探索的动力呢。

  2、细读新课标,发现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式学*,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另外一个就是人人都来动手操作的烦恼。人民币的认识是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动手操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方式,原准备给每生一整套人民币实物,但由于数额太大,最后还是改成了先用人民币学具进行整体感知,到了关健时候才使用真币,致使整节课下来多了取币收币的步骤,便有操作活动太锁碎的感觉,有待改进。还有就是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学*。

  上周二上午第二节课,第二轮听课轮到我讲课,这次第二轮听课,我讲的是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现在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了,少了一些复杂的人民币的计算,但是也有一些计算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我先带着学生学完了第六单元,然后再回头来学*第五单元。周三教研活动评课时,本组老师们提到了一些建议,加上我自己的课后反思,整理如下:

  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技术水*有限,*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

  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

  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

  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象更深刻。

  我授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了解元角分的进率,会进行兑换等。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分钱、换钱、购物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针对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浅显认识,但对元角分的关系又不是很清晰的实际情况,在上课初我利用“购物”这一谈话形式导入新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利用外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人民币。

  在开展“认人民币”活动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人民币。在接下来“人民币分类”的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很轻松地完**民币的分类。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还知道按元、角、分来分类,进而进行兑换,了解进率。在活动学*过程中,我注重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要爱护人民币,正确合理使用零花钱等。

  在购物环节,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准备好钱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进行生活经验的在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过程,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购物能力。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

  1、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够宽泛,细节观察不到位。

  2、学生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见学生存在困难。合作学*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效率有待提升。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来认识人民币。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二、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 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

  教学目标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在另一个班试教时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分钱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有意识的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孩子们大多都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因此采用了课本上做一做的*题,1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商品有1元的冰棒、5角的作业本、1角的扣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寻求答案,想出多种购买的方案,可以只买一种商品,也可以两种或多种商品,在思考中进一步体验到人民币在生活中重要性。

  一整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本来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很有劲,认识人民币和换钱游戏的环节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但是从随堂的练*中来看,我对新版、旧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块还是把握不够。教材是2000年编写的,那个时候市面上大多流行的是第四套人民币,而到如今第四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五套人民币大多都能从生活中认识,这堂课只是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而第四套人民币对他们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知识点。但是书上的*题大多已第四套人民币为主,孩子们纷纷说看不清楚。其实在认识人民币一环节,我就将同样面值的第五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就出示在一起,我的本意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两种版本的人民币联系在一起了。

  一、背景介绍

  人民币(俗称钱)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已有一些认识,好像很熟悉,但在使用时就会发现,学生的认识还只是浮于表面。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使用人民币,培养学生自主学*、探究学*的数学兴趣,这堂课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课前带着部分学生去商场,看商品特别是文具的价格,购买了一些不同的文具,并把整个过程拍成了录像,在课堂上结合其他活动,适当使用录像,发现效果不错。

  二、案例描述

  教学前我在商场拍了一组本班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的录像,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参与拍摄录像,一下子兴趣就调动起来了,边看边议论。这时我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买文具需要什么?”学生纷纷抢着说:“钱!”“钱!”

  我接着问:“钱币的种类很多,你们见过哪几种钱币?”孩子们七嘴八舌:人民币、美元、港币、英镑……

  我趁热打铁:“我们新*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去文具店买你们最喜欢的文具,好吗?”

  “老师,我会认!”

  在调起学生胃口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钱说:“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你们谁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认认这些钱?”孩子们一看到真钱,一下子兴奋了,争先恐后地叫起来:“老师,我会。”“老师,我来。”……声音一个比一个大,课堂上一下子炸开了锅,使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本来事先打算领着同学们一起认一认,说一说的,看样子这样不行,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都认识,都想说,很好,能不能把你知道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给你们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呢?”然后每组各发两套不同面额的模拟人民币,各小组的同学拿的拿、认的认、摸的摸、说的说,我走到各组去听一听,嗬,还真行,从人民币的面额到图案、从字样到怎样辨真假,都说得头头是道,一位*时爱动脑筋的学生拿着一个1元的硬币说:“这是1元钱,正面是数字1元和汉语拼音1元,背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图案……”学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其他同学,这样通过交流,互补、互学,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老师,我会分!”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如何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呢?我想放手试一试,让学生小组合作,把两套人民币进行整理分类,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组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想出了多种不同的分法,他们有的找,有的摆放,分出一种后,又试着另一种分法……当时,看到学生那种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的学*氛围,我也被感染了。在汇报时,每个小组都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有的学生兴奋地说:“我们组把都是‘1’的分成一类,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分一类;都是‘5’的分一类……

  有的学生不服气地说:“老师,我们认为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更简单一些。”

  另一组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组是分新版和旧版的两类。”

  有一组在一边终于沉不住气了,“老师,我们组也有很多种分法,不过我们认为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把有“元”的分一类,有“角”的分一类,有“分”的分一类,这样更合理一些。”

  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边说边示范,把在场听课的老师都吸引到他们的活动中去了。在讨论不同的分法后,我说:“你们的分法都有道理,小朋友再看一看,哪一种分法最实用、最合理呢?”经过讨论,得出按“元、角、分”把人民币分类最好,然后引导学生按“元、角、分”把人民币整理分类,并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老师,我能行!”

  见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逐步深入,紧接着我有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出示事先模拟好的一个文具店,有各种学生喜欢的文具并标明价格,比如:铅笔每支5角,橡皮每块1元,文具盒每个6元5角,刨笔刀每个12元3角……

  “小朋友,咱们今天的文具店想在咱们班招聘一批营业员,谁愿意应聘?”

  一只只小手齐刷刷举起来。

  “营业员可不容易当,算错了账,你可要赔的。”我开玩笑地说。

  “老师,我能行。”几乎所有的孩子自信地回答我。我看着孩子急切的样子,实在无法确定录取谁,只好对他们说大家轮流来当。几个“营业员”走到文具店前,当场穿上我事先准备好的“营业员”服饰,准备“工作”。其他学生跃跃欲试,想去买文具,这时我提出要求说:“你最想买哪两种文具?应该付多少钱?怎样付这些钱?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先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一起合计合计,然后拿好钱排队去买?”学生一听,又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在商量好后,一名名“顾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模拟柜台购买文具。

  “顾客”1兴奋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买一把尺子8角,一支铅笔5角,一共要花1元3角,我付2元,找回7角。”

  “顾客”2说:“老师,我买了1支圆珠笔1元,一个铅笔盒6元5角,一共要付7元5角,我给他8元,找回5角。”

  ……

  我不放心“营业员”,走到旁边观察,这时一个“顾客”给他10元,要买8元5角的文具,他不慌不忙地找出1元5角,我放心地笑了。“顾客”们买得清清楚楚,“营业员”们卖得明明白白。正当同学们买卖热烈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只好狠心打断同学们,说:“你们周末可以去商场帮妈妈买一些日用品,写一篇数学日记。”

  三、案例反思

  1、创设“愤悱”氛围,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数学的原动力——“我要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本课教学之初,我先安排一段商店购物的录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切的想要了解今天的学*内容,随后教学过程中又设置了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买文具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打开思维之闸,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数学”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数学的原动力。

  2、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体验自主探究学*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说——“我能学”

  数学知识的学*是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走向甚多的过程。而现今,我们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经受了太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这正是学生学*数学的最大敌人。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必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我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我更多地关注,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购物方法,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对于学生“出格”的回答不会因为不合自己的预想而轻易否定,而是相信学生,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孩子切实地体验到“我能学”。这正是学*内驱力的延续和增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充分的学*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自主探究学*的能力——“我会学”

  在学生有了数学学*的兴趣和热情后,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进到数学知识的王国中去遨游。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要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方式,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有位名人说过:“听了就知道,看了就明白,做了才是真正懂了。”在上本节课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给学生准备了钱箱、信封等。学生从钱箱中找钱、亲自动手分一分,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整体系统认识,在不停的活动中、游戏中将已有的经验数学化、系统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掌握了数学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达到“我会学”的境界。

  4、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个人成长的联系,巩固自主探究学*的成果——“学有用”

  在有趣的买卖过程中,学生不仅经历了付钱、找钱及加减计算等活动,还能及时处理购物时发生的简单情况,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体现了学*数学知识的价值,使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的动力源源不绝,从而形成学*数学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有用,这种有用不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路上有用。

  从上述案例中我体会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以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创造性。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商店卖东西)导入 “ 认识人民币 ” 课题,接着多媒体出示一堆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的人民币,让学生思考、同座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这些钱进行分类,同时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质地(纸币、硬币)、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通过分类和观察,也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 1 元,有些学生没有 1 张 1 元时,可以想办法用 5 角或 2 角的凑齐 1 元。同样 1 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来巩固加深对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家庭作业是让他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购物,在生活中学会自己付钱,感受自己付钱的乐趣。这也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会更深的。《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 “ 你真棒! ”“ 你们真了不起! ” 等充满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使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

  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1-8=2(角)这类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3、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52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面值一样的的人民币互换,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一年级的孩子小如果拿大额的人民币在课堂上进行交换游戏,会发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既能让孩子们拿着大额钞票互换,又能避免大额钞票带来的麻烦,我让他们提前把100元、50元、10元、5元等每个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复印,并剪下来作为学具备用。

  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游戏。首先我找了几个大个的同学上前面来,分别举起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又找了几个中等个子的孩子分别举起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后找了几个小个子的孩子分别举起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先让他们分别以元、角、分为小组,在小组内按面值的大小排队(一样的排在后面)。之后,座上的同学做指挥,换前面的人民币。如:一组生:我给二组一张十元的人民币。二组生:我还一组两张五元的人民币。前面的孩子配合着移动。立刻,孩子们的兴致都上来了,纷纷跃跃欲试。游戏进行几次之后,孩子们的兴致空前高涨,都想参加,都想换钱。这时我有让他们四人一组,进行换钱游戏。这样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1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可能缺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这项课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看看一位小朋友存钱罐里的零钱的情境,认识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

  (2)认识分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5分、2分和1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设计意图: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作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接触不到分币以及有关分的计算活动,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建立分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加强对分的认识。】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交流,并体验到学*的乐趣。】

  3.简单分类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出示: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三类,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人民币的分类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交流时将“纸币”与“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注意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一项购物活动,谁来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前完成购物实践活动的过程。

  师:×××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经验,并借助图示使学生认识:

  板书:1元=10角

  同桌互相交流课前购物的过程,加深对元、角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趣味练*,巩固认知

  1.练*活动一:比一比

  比较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

  2.练*活动二: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多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少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3.练*活动三:数一数

  多媒体呈现教材P53“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4.练*活动四:换一换

  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换一换。

  师:换成元是几元?为什么?

  师:换成角是几角?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53“做一做”第二题

  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讨论:1元=()分

  多媒体呈现兑换过程

  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换一换的操作活动,展示人民币单名数之间兑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5.练*活动5:选一选

  从下列物品中选出最便宜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选。

  师:小朋友们*时在买文具的时候是选便宜的还是选贵的呢?买零食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零食的价格呢?

  【设计意图: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和建立合理消费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人民币欣赏

  师:1999年10月1日,*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货币文化,渗透爱国教育,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3.拓展练*

  出示统计表,分类整理玲玲的存钱罐里的钱。

  元角分

  3元14角8分

  师:14角=()元()角

  算一算:玲玲一共有多少钱?她的钱可以买到什么?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教育。】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点,巩固认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发展主动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有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1角的纸币15张,硬币1个;5角的纸币3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商店购物图。

  谈话:小朋友,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

  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揭题:买商品时要用到钱,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作“人民币”。

  【说明:从生活常见的购物情境入手,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分类

  引入: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说说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并把人民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材料分,认识纸币和硬币。

  揭示:像这样纸做的叫纸币,这种金属做的叫硬币,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初步感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提炼: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三类。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购物经验,并且课前在父母的帮助下辨认过人民币,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在小组内将人民币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认识人民币,在大量辨认的活动中总结出一般方法。】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总结提炼辨认方法

  1.认识1元,初步体会方法。

  用课件出示1元的纸币并提问:大家已经注意到在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那这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怎么看的?

  指名介绍1元纸币的辨认方法,教师补充:人民币上的“壹”就是数字“1”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跟“元”表示的意思相同。

  小结:看到数字“1”和单位“元”,就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

  课件出示1元的硬币并提问:这枚硬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提炼:这两个人民币上面都有数字1,单位是元,所以面值相同,都是1元。

  【说明:在提取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认识1元,并总结提炼辨认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将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是辨认人民币的基本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观察、梳理、思考、总结,有助于学生建构方法,并自觉运用方法。】

  2.方法迁移,认识其他人民币。

  提问:剩下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又是多少?你能像刚才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认识了这些人民币,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把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就能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说明:学生已掌握辨认1元的方法,这一环节继续让学生自主辨认其余人民币,进而总结出一般方法,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清晰深刻。】

  3.体会人民币的大小。

  提问: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你能把这些人民币按面值的排一排吗?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期中“元”最大,“分”最小。

  谈话: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尊严,所以大家要爱护人民币。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动手连一连。

  【说明:本环节展示所有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感知人民币的几种面值,巩固深化辨认方法,并且结合人民币上**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三)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⒈学生操作,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一本价格为1元的笔记本。

  谈话: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就可以进商店买东西了。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怎样付1元钱?

  活动:小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有次序地去纸盒里拿出1元钱,放在自己课桌上。

  展示学生不同的拿钱方法,引导学生说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

  小结:虽然这几种付法各不相同,但都是付了10角。10角就是1元,1元就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说明:教学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可以等值互换的思想,因此创设了一个较开放的“付1元钱买笔记本”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获得不同的付钱方法,从而更全面地体会等值换币的思想。1元=10角既是一个数学规定,也是一个生活常识,在购物情境中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识需要,有些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提炼出进率,缺乏经验的学生可以在场景中意义接受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菁选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

  师:**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营造积极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

  师:**,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课 题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发展主动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有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1角的纸币15张,硬币1个;5角的纸币3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商店购物图。

  谈话:小朋友,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

  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揭题:买商品时要用到钱,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作“人民币”。

  【说明:从生活常见的购物情境入手,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走进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分类

  引入: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说说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并把人民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材料分,认识纸币和硬币。

  揭示:像这样纸做的叫纸币,这种金属做的叫硬币,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初步感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提炼: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三类。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购物经验,并且课前在父母的帮助下辨认过人民币,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在小组内将人民币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认识人民币,在大量辨认的活动中总结出一般方法。】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总结提炼辨认方法

  1.认识1元,初步体会方法。

  用课件出示1元的纸币并提问:大家已经注意到在人民币上的文字有“元”“角”、“分”,那这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怎么看的?

  指名介绍1元纸币的辨认方法,教师补充:人民币上的“壹”就是数字“1”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跟“元”表示的意思相同。

  小结:看到数字“1”和单位“元”,就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

  课件出示1元的硬币并提问:这枚硬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提炼:这两个人民币上面都有数字1,单位是元,所以面值相同,都是1元。

  【说明:在提取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认识1元,并总结提炼辨认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将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是辨认人民币的基本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观察、梳理、思考、总结,有助于学生建构方法,并自觉运用方法。】

  2.方法迁移,认识其他人民币。

  提问:剩下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又是多少?你能像刚才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认识了这些人民币,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把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结合起来看,就能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说明:学生已掌握辨认1元的方法,这一环节继续让学生自主辨认其余人民币,进而总结出一般方法,使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清晰深刻。】

  3.体会人民币的大小。

  提问: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你能把这些人民币按面值的排一排吗?

  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期中“元”最大,“分”最小。

  谈话: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尊严,所以大家要爱护人民币。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动手连一连。

  【说明:本环节展示所有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感知人民币的几种面值,巩固深化辨认方法,并且结合人民币上**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三)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⒈学生操作,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一本价格为1元的笔记本。

  谈话: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就可以进商店买东西了。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怎样付1元钱?

  活动:小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有次序地去纸盒里拿出1元钱,放在自己课桌上。

  展示学生不同的拿钱方法,引导学生说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

  小结:虽然这几种付法各不相同,但都是付了10角。10角就是1元,1元就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说明:教学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可以等值互换的思想,因此创设了一个较开放的“付1元钱买笔记本”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获得不同的付钱方法,从而更全面地体会等值换币的思想。1元=10角既是一个数学规定,也是一个生活常识,在购物情境中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识需要,有些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提炼出进率,缺乏经验的学生可以在场景中意义接受知识。】

  2.知识迁移,认识1角=10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1元=10角”,那你知道“1角=( )分”吗?

  小结:10个1分就是10分,10分就是1角,所以“1角=10分”。(板书:1角=10分。)

  追问:几枚5分可以换一枚1角?

  节约意识教育:10个1分能凑成1角,10个1角能凑成1元,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

  【说明:引导学生运用迁移和推理,得出1角=10分,并渗透节约意识的教育。】

  三、组织活动,拓展提升

  (一)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老师在商店里买了一块橡皮,付了一张5角和一张1角,这块橡皮的价钱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5角和1角的单位都是“角”,单位相同的可以直接把数相加,5角+1角=6角。

  2.提问:商店里有块漂亮的红橡皮。这块红橡皮的价钱是多少?

  小结:1个1元就是1元,3个1角就是3角,合起来就是1元3角。

  3.提问:小明买了一只毽子。你知道这只毽子多少钱吗?

  小结:5角加5角是1元,再加上旁边的1角,就是1元1角。或:5角加6角等于11角,11角里面的10角就是1元,再加上旁边的1角就是1元1角。

  (二)补充练*单位换算

  1元1角=( )角1元6角=( )角1角7分=( )分

  【说明:练*设计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同面额组合,让学生学会将相同面额的人民币相加得出商品的价钱,体会人民币是可以计算的;第二层次是复名数,当有不同单位的人民币时,可以分别将相同单位的人民币面值相加,再合起来得到复名数,让学生体会有的商品价格只需用一个单位来表示,有的则可以用两个单位组合起来表示;第三层次是相同面额的人民币相加之后再根据10角=1元转换成复名数,让学生在计算中再次唤起对单位进率的认识,体会到几元几角的实际价值,学会在不同单位间进行互换。这一层次也是为之后拿1元2角的活动做伏笔。】

  (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老师想买这张邮票,价钱是1元2角,可以怎样付?

  活动:组员按顺序从纸盒里拿出1元2角放在桌上,再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拿的。

  课堂交流:你是怎样付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不同的拿法:(1)12个1角;(2)5角+5角+1角+1角。

  小结:在这些付法中,有的是用相同单位的钱来付的,有的是用不同单位的钱来付的。虽然付法不同,但他们都表示1元2角。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人民币,灵活地选择付法。

  【说明:巩固对元、角之间进率的认识,学会不同的付钱方法,体验付钱的策略。】

  (四)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商品图并谈话:商店里还有好多学*用品呢!

  (1)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元?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给你1元钱,可以买哪件商品,应找回几角?能买到1元5角的剪刀吗?

  小结:用1元钱买比1元少的商品,就要找回一些钱;如果超过1元就买不到了。

  (3)每样商品只能买一件,1元最多可以买几件,是哪几件?

  小结:同样多的钱,挑便宜的买,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四、总结拓展(略)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元、角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简单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即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五、教具、学具准备

  人民币、模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图、一些实物、小纸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早上爸爸带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后,应该怎么做?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新知

  A、认识人民币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认不认识这些人民币。(出示人民币一套让全班说说,然后打乱贴在黑板上)

  2、出示认识人民币图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一共有这么多种人民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同桌先互相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3、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4、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5、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发现人民币的特点,懂得如何去区别不同的人民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合作学*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与人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B、人民币兑换(换钱游戏)

  1、师生互换

  ⑴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小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今天,小华来到商店,看见一只可爱的玩具小鸭子,鸭子下面标着1元,小华决定把它买下来,他从袋里摸出一叠一角一角的人民币,这时,他很为难,不知该怎么付钱,谁能帮帮他?(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用10张一角,从而引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⑵师:刚才王老师拿了一张5角的人民币,叫我找一位同学帮他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王老师的忙?(同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2、学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四人一小组用模拟人民币进行换钱游戏。)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换钱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填空(做一做第1题)

  (学生填好后汇报)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设计意图: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会应用。)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针对本节课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共同评价,能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接*师生间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的主人。)

  设计说明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中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