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日期:2022-11-04 00:00:00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氢氧化钡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O3、MgCl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学*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 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

  (1)书写HCl、H2SO4、HNO3以及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 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

  (1)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

  (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代表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

  (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方式。

  【重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

  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学生电源、微型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线。

  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水溶液、硝酸钾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六、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分组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然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顺利地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思考电解质溶液为什么导电,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时的学*,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

  (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讲授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适时地进行实验来探究以及观看实验视频来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

  难点:电离,用物质结构解释电离。

  五、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问题:教材结合生活常识,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积极思考,探究,发言为什么会有触电现象。

  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回顾初中知识:水导电吗?什么是导电物质?什么不是?

  根据所学内容,学生

  通过初中知识的回顾,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基于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

  解释: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

  学生听讲

  引出下面的实验,激发学生学*兴趣。

  实验探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

  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小灯泡都不发光,总结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

  ①认识物质的导电性,

  ②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③为学*电离的概念提供实验证据。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总结导电原因: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学生通过理解导电原因,更好记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验证等探究过程,建立微观模型,从而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通过电离概念建立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纳物质中用图示表示,并举例说明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

  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理解

  解决问题:回顾PPT第一页的问题,解释为什么会触电?(提示学生人的汗液组成分是氯化钠)

  回答: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引出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而固体不能

  提问: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钠能导电

  学生思考

  讲解: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是不能随意移动,一定受到某种作用相互束缚;而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独立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微观机理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思维。

  引出电离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写出电离方程式,讨论氯化钠溶液和熔融氯化钠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

  概念: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

  电离方程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法和实验探究以及运用多媒体,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也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探索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探究学*。

  但由于学生学*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方面:

  1、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在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

  2、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巩固,升华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的课堂上。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问题,质疑,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观的概念转换到宏观的现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学生在学*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从课程的开始对熟悉的现象进行提问,如:“为什么水垢加入食醋就可以去除?”、“工业污水是怎样净化的?”并展示图片。再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出微观粒子的反应,再通过播放离子反应动画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标志)知识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确立的。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调动学生的学*动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实验探究归纳而获得知识。这样可充分发挥学3

  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打好基础。

  (四)教学程序、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用化学反应的应用实例从学生熟悉的醋酸除水垢、盐酸除锈,及展示工业污水的处理图片入手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2、讲授新课

  (1)设疑用实验探究新课:

  上节课已学*了电解质,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但如果从定义上引入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弱。所以在此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2。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总结: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实验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SO4、Na、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填表小结。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和SO4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和SO4,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2)播放离子反应动画揭示反应过程

  在做完探究性试验给学生播放离子反应动画,引导学生写出探究性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使微观的反应宏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难点

  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书写步骤,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

  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气体、水仍写成化学式。”说明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为什么不全拆成离子?原因是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书写离子形式还是写化学式。

  举例:CaCO3与盐酸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是离子。

  设问:a、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b、石灰乳中加盐酸呢?

  2+

  2—2+

  2—2+

  2—+

  — 4

  c、哪些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不能拆呢?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掌握知识具体化。并且通过学生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反过来激发学生自主学*。

  (3)对离子方程式意义的处理

  先质疑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再实验探究,根据现象再质疑,再分析。将教材处理成几组酸与碱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练*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设置问题台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欲望。既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

  先设疑:通过前面的实验知道,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混合都会发生反应,离子反应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再一次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欲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为终身学*打基础。

  3.总结归纳,形成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的方法模式,学*科学的'学*方法,突破难点。

  4.巩固练*,加深理解

  5.布置作业,应用迁移

  第五部分: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学*的兴趣、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离子反应动画的放映使抽象的反应具体化。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使以前生僻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的教学趋势,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的结合。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步:写拆删查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与动画的放映相结合,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并且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

  缺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学生们对以往所学的电解质与复分解反应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比较困难,而本节课时内容也较多,未能在课程的开始帮同学很好的复*电解质与复分解反应的内容。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想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重要内容的复*,又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1、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问题等等。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觉学*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会写电离方程式。

  2、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3、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离子反应是高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现状来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四、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本节需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导入]我们在初中的时候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能导电的?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NaCl溶液、Cu。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能导电的是: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铜片、石墨;

  不能导电的是:NaCl固体、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提问]既然大家都了解这些物质能够导电,那么它们导电的原理是什么?

  Cu、石墨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NaCl固体、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能导电原因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从而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发生电离,以氯化钠溶解并电离为例,说明自由离子的形成,并书写电离方程式。并从电离角度重新定义酸、碱、盐。

  [课堂练*]练*册P22—23活学活用1,4

  [小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铜(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CO2水溶液导电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电离。

  3、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水及其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

  [作业]课本*题

  1、

  3、

  4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提问]回顾初中我们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哪种类型的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并思考这类反应各物质的特点。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是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和我们今天要学*的离子反应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下它们的关系吧

  1、导入:酸、碱、盐在水溶液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实验探究:

  完成实验〔2—1〕

  [实验操作1]:向盛有2ml 1mo1/L的Na2SO4溶液中加入2ml 1mo1/L的K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

  现象:

  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Na+ 、SO42— 、K+、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2ml 1mo1/L的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1mo1/LBaCl2溶液,观察

  现象,并填表小结。

  现象: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2+和SO42—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42—,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 、SO42—和Cl—。(学生已学*过SO42—和Cl—的检验,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分别取出上层清液进行实验,不要在原试管中直接滴加)。

  3、总结出相关概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并从而引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识延伸:首先阅读教材32页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要强调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主要就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的盐)。

  [课堂练*]

  1、练*册24—26页例1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2)烧碱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5)实验室制取氢气

  (6)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完成〔实验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总结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从这个过程中也让同学知道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完成〔实验2—3〕并填表: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填表后全班交流,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并从而总结出能结合成沉淀、气体和水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5、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离子反应的应用。

  举例:1)如何分离K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

  2)如何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3)如何鉴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O42—?

  6、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7、布置作业:34页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第三课时:离子共存

  [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

  (2)Fe和CuSO4溶液反应

  (3)NaOH和H2SO4反应

  [新课]离子共存

  一、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

  3、生成水及难电离物质

  [典例1]练*册26页例

  2二、外界条件,及题目要求的`限制条件

  1、强酸性溶液

  2、强碱性溶液

  3、无色溶液

  [典例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Al3+Ag+NO3—Cl—B:Mg2+Ba2+NO3—Cl—C:Na+K+SO42—CO32—D:Cu2+Na+NO3—SO42—

  [练*]活学活用

  4、5

  [作业]练*册课后作业95页明天交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2)3)4)

  2、构建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的实质、表示一类反应。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能判断离子反应的发生并能逐步写出简单的离子方程式。能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体现溶液中反应的分析、离子反应概念构建的过程及研究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复*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电解质及其电离,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是电解质?

  【学生】思考回答: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uSO4 、NaCl、BaSO4是不是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教师】由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粒子之间的反应,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一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我们先来看几个实验,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KCl溶液。

  ②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溶液。

  ③向加油酚酞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消失。

  ④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无气体冒出。

  ⑤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SO4 +2KCl === 2 NaCl + K2SO4 ① Na2SO4 + BaCl2 === Ba SO4 ↓ +2 NaCl ②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③ Na2CO3 + 2HCl === 2NaCl + H20 +CO2↑ ④ Fe + H2SO4 === FeSO4 + H2↑ ⑤

  【教师】分析实验1 Na2SO4溶液与KCl溶液并没有发生反应只是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和SO42―与KCl溶液电离出的K+、Cl―的简单混合分析实验2说明了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与BaCl2电离出的Cl―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Na+和Cl―的离子形式存在。而Na2SO4溶液电离出的SO42―和BaCl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结论】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Ba2++SO42-=====BaSO4↓

  【教师】同学们能试着用老师这种方法分析下面剩下的几个反应吗?

  【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尝试

  【教师】同学们对这些反应的分析都做得很好。从对这些反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反应的实质都是离子参加反应,在反应中,虽然有单质铁参加反应,单质铁不是离子,但还是有离子H+参加反应,我们称这类反应也为离子反应,请同学们给离子反应下个定义:

  【学生】讨论如何定义离子反应

  【板书】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教师】离子反应有何特点:

  【学生】找特点: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产。

  【板书】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归纳出了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我们称这样的方程为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给他下定义。

  【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言【板书】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

  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讲授】我们以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反应为例一起来看一下该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 NaCl

  ②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 Ba2++2Cl-+2Na++SO2-4=====BaSO4↓+2Na++2Cl-③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2-4=====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提问】请同学们用四个动词来概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PPt】“写”—————基础,“拆”—————关键,

  “删”——————途径,“查”—————保证

  【板书】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那么那些物质易电离呢?

  【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把硫酸钠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②把硫酸钾溶液滴加到硝酸钡溶液中

  ③把硫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SO42— + Ba2+ = BaSO4↓

  【练*讲解】

  【提问】这三个离子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小结】虽然化学方程式不一样,当离子方程式相同,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化学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的离子反应。这个以就是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氢氧化钡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O3、MgCl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学*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 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1)书写HCl、H2SO4、HNO3以及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 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1)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

  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代表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四、教学过程

  〔引入〕物理学上,根据能否导电,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电解质及其相互间反应的知识,对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

  1、强调关键字。

  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结:化合物:

  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1: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2: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强电质(全部电离)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解答: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CH3COOH不能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练*: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

  讨论4: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讨论: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导电有何不同?

  课堂小结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判断电解质要”三看”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4、电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课堂测评训练题

  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A.金属钠

  B.液氯

  C.三氧化硫

  D.乙醇

  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磷酸

  B、蔗糖

  C、醋酸

  D、硫酸钡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离子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NaCl晶体

  5.下列物质中全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C2H5OH、NH3·H2O

  B.HCl、KOH、NaHCO3

  C.CH3COOH、H2O、NH3·H2O

  D.BaSO4、CaCO3、HNO3

  6.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固态氢氧化钠

  B、液态氯化镁

  C、氯化钠溶液

  D、镁

  7.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A.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B.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盐酸中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9.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① NaOH ② NH3·H2O ③ AgCl ④醋酸⑤NaHCO3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C.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D.不是离子化合物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探究学*。

  但由于学生学*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方面:

  1、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在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

  2、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巩固,升华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实验去解决问题,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的课堂上。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问题,质疑,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属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观的概念转换到宏观的现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学生在学*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从课程的开始对熟悉的现象进行提问,如:“为什么水垢加入食醋就可以去除?”、“工业污水是怎样净化的?”并展示图片。再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出微观粒子的反应,再通过播放离子反应动画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标志)知识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确立的。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调动学生的学*动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实验探究归纳而获得知识。这样可充分发挥学3

  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打好基础。

  (四)教学程序、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用化学反应的应用实例从学生熟悉的醋酸除水垢、盐酸除锈,及展示工业污水的处理图片入手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2、讲授新课

  (1)设疑用实验探究新课:

  上节课已学*了电解质,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但如果从定义上引入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弱。所以在此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2。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总结: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实验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SO4、Na、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填表小结。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和SO4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和SO4,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2)播放离子反应动画揭示反应过程

  在做完探究性试验给学生播放离子反应动画,引导学生写出探究性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使微观的反应宏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难点

  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书写步骤,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

  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气体、水仍写成化学式。”说明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为什么不全拆成离子?原因是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书写离子形式还是写化学式。

  举例:CaCO3与盐酸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是离子。

  设问:a、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b、石灰乳中加盐酸呢?

  2+

  2—2+

  2—2+

  2—+

  — 4

  c、哪些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不能拆呢?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掌握知识具体化。并且通过学生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反过来激发学生自主学*。

  (3)对离子方程式意义的处理

  先质疑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再实验探究,根据现象再质疑,再分析。将教材处理成几组酸与碱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练*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设置问题台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欲望。既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

  先设疑:通过前面的实验知道,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混合都会发生反应,离子反应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再一次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欲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为终身学*打基础。

  3.总结归纳,形成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的方法模式,学*科学的'学*方法,突破难点。

  4.巩固练*,加深理解

  5.布置作业,应用迁移

  第五部分:本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学*的兴趣、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离子反应动画的放映使抽象的反应具体化。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使以前生僻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的教学趋势,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的结合。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步:写拆删查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与动画的放映相结合,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并且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

  缺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学生们对以往所学的电解质与复分解反应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比较困难,而本节课时内容也较多,未能在课程的开始帮同学很好的复*电解质与复分解反应的内容。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想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重要内容的复*,又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1、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问题等等。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觉学*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会写电离方程式。

  2、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3、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离子反应是高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现状来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四、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本节需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导入]我们在初中的时候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能导电的?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NaCl溶液、Cu。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能导电的是: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铜片、石墨;

  不能导电的是:NaCl固体、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提问]既然大家都了解这些物质能够导电,那么它们导电的原理是什么?

  Cu、石墨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NaCl固体、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能导电原因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从而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发生电离,以氯化钠溶解并电离为例,说明自由离子的形成,并书写电离方程式。并从电离角度重新定义酸、碱、盐。

  [课堂练*]练*册P22—23活学活用1,4

  [小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铜(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CO2水溶液导电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电离。

  3、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水及其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

  [作业]课本*题

  1、

  3、

  4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提问]回顾初中我们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哪种类型的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并思考这类反应各物质的特点。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是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和我们今天要学*的离子反应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下它们的关系吧

  1、导入:酸、碱、盐在水溶液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实验探究:

  完成实验〔2—1〕

  [实验操作1]:向盛有2ml 1mo1/L的Na2SO4溶液中加入2ml 1mo1/L的K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

  现象:

  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Na+ 、SO42— 、K+、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2ml 1mo1/L的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1mo1/LBaCl2溶液,观察

  现象,并填表小结。

  现象: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2+和SO42—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42—,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 、SO42—和Cl—。(学生已学*过SO42—和Cl—的检验,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分别取出上层清液进行实验,不要在原试管中直接滴加)。

  3、总结出相关概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并从而引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识延伸:首先阅读教材32页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要强调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主要就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的盐)。

  [课堂练*]

  1、练*册24—26页例1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2)烧碱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5)实验室制取氢气

  (6)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完成〔实验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总结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从这个过程中也让同学知道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完成〔实验2—3〕并填表: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填表后全班交流,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并从而总结出能结合成沉淀、气体和水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5、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离子反应的应用。

  举例:1)如何分离K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

  2)如何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3)如何鉴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O42—?

  6、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7、布置作业:34页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第三课时:离子共存

  [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

  (2)Fe和CuSO4溶液反应

  (3)NaOH和H2SO4反应

  [新课]离子共存

  一、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的物质

  3、生成水及难电离物质

  [典例1]练*册26页例

  2二、外界条件,及题目要求的`限制条件

  1、强酸性溶液

  2、强碱性溶液

  3、无色溶液

  [典例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Al3+Ag+NO3—Cl—B:Mg2+Ba2+NO3—Cl—C:Na+K+SO42—CO32—D:Cu2+Na+NO3—SO42—

  [练*]活学活用

  4、5

  [作业]练*册课后作业95页明天交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2)3)4)

  2、构建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的实质、表示一类反应。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能判断离子反应的发生并能逐步写出简单的离子方程式。能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体现溶液中反应的分析、离子反应概念构建的过程及研究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复*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电解质及其电离,请同学回忆一下什么是电解质?

  【学生】思考回答: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uSO4 、NaCl、BaSO4是不是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教师】由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粒子之间的反应,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一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我们先来看几个实验,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稀KCl溶液。

  ②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溶液。

  ③向加油酚酞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消失。

  ④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无气体冒出。

  ⑤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SO4 +2KCl === 2 NaCl + K2SO4 ① Na2SO4 + BaCl2 === Ba SO4 ↓ +2 NaCl ②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③ Na2CO3 + 2HCl === 2NaCl + H20 +CO2↑ ④ Fe + H2SO4 === FeSO4 + H2↑ ⑤

  【教师】分析实验1 Na2SO4溶液与KCl溶液并没有发生反应只是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和SO42―与KCl溶液电离出的K+、Cl―的简单混合分析实验2说明了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与BaCl2电离出的Cl―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Na+和Cl―的离子形式存在。而Na2SO4溶液电离出的SO42―和BaCl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结论】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Ba2++SO42-=====BaSO4↓

  【教师】同学们能试着用老师这种方法分析下面剩下的几个反应吗?

  【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尝试

  【教师】同学们对这些反应的分析都做得很好。从对这些反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反应的实质都是离子参加反应,在反应中,虽然有单质铁参加反应,单质铁不是离子,但还是有离子H+参加反应,我们称这类反应也为离子反应,请同学们给离子反应下个定义:

  【学生】讨论如何定义离子反应

  【板书】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教师】离子反应有何特点:

  【学生】找特点: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产。

  【板书】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归纳出了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反应本质,我们称这样的方程为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给他下定义。

  【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言【板书】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

  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讲授】我们以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反应为例一起来看一下该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 NaCl

  ②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 Ba2++2Cl-+2Na++SO2-4=====BaSO4↓+2Na++2Cl-③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2-4=====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提问】请同学们用四个动词来概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PPt】“写”—————基础,“拆”—————关键,

  “删”——————途径,“查”—————保证

  【板书】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那么那些物质易电离呢?

  【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把硫酸钠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②把硫酸钾溶液滴加到硝酸钡溶液中

  ③把硫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SO42— + Ba2+ = BaSO4↓

  【练*讲解】

  【提问】这三个离子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小结】虽然化学方程式不一样,当离子方程式相同,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化学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的离子反应。这个以就是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以离子的形式参加的反应)

  离子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反应物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参加反应

  3)有沉淀、气体、水等新物质生成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达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特点:①表示了反应的实质

  ②更简明

  3、离子方程式的书别步骤

  1)“写”—————基础:写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拆”—————关键:按电解质电离实际写成离子形式。

  3)“删”——————途径:删掉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保证: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氢氧化钡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O3、MgCl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学*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 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1)书写HCl、H2SO4、HNO3以及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 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1)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

  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代表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四、教学过程

  〔引入〕物理学上,根据能否导电,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电解质及其相互间反应的知识,对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

  1、强调关键字。

  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结:化合物:

  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1: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2: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强电质(全部电离)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解答: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CH3COOH不能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练*: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

  讨论4: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讨论: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导电有何不同?

  课堂小结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判断电解质要”三看”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4、电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课堂测评训练题

  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A.金属钠

  B.液氯

  C.三氧化硫

  D.乙醇

  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磷酸

  B、蔗糖

  C、醋酸

  D、硫酸钡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离子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NaCl晶体

  5.下列物质中全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C2H5OH、NH3·H2O

  B.HCl、KOH、NaHCO3

  C.CH3COOH、H2O、NH3·H2O

  D.BaSO4、CaCO3、HNO3

  6.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固态氢氧化钠

  B、液态氯化镁

  C、氯化钠溶液

  D、镁

  7.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A.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B.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盐酸中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9.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① NaOH ② NH3·H2O ③ AgCl ④醋酸⑤NaHCO3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C.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D.不是离子化合物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离子反应化学》教案 (菁华5篇)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复*过程

  高考题示例:(学生先练,然后再归纳出本节复*的要求)

  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0xx全国11题) ( )

  A.A3+ Na+ NO-3 C- B.K+ Na+ C- NO3-

  C.K+ Na+ C- AO2- D.K+ NH+4 SO42- NO3-

  (有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题)

  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0xx全国13题) ( )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

  bsp; 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2H+ A3++H2↑(电荷不守恒)

  C.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应分步水解)

  D.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20xx上海18题)

  A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O-+CO2+H2O→ -OH+HCO3-

  D 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2:2Fe2++2Br-+2C2=2Fe3++Br2+4C-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类型:

  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 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 HC)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如实验室制氨气 (NH4)2SO4 +Ca(OH)2 稢aSO4+2NH3↑+2H2O

  H2S气体的检验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 MgC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3)离子方程式: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固)+Ca(OH)2(固)稢aC2+2H2O +2NH3 ↑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SO3- +H+=SO2↑+H2O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离子共存问题

  (1)“不共存”情况归纳

  ①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2、H2S04、Ag2S04等。

  ②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S2-、HCO3-、SO32-、HSO3-和OH-与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气体或S2-变成HS-,CO32-变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OH-、PO43-等离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如A3+与AO2-、Fe3+与HCO3- 、A3+与HS- 、S2-、HCO3-、CO32-等离子。

  ⑤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Fe3+与I-等。

  ⑥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生成2+,Ag+、NH4+、OH-生成+,Fe3+与C6H5OH也络合等

  (2)离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况的归纳。

  ①某些弱碱金屑阳离子,如:Z2+、Fe3+、Fe2+、 Cu2+、A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OH-则促进水解生成弱碱或难溶的氢氧化物。故上述离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OH-(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时的酸性溶液, Fe2+等还原性离子不与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等可和酸发生反应,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与碱反应,故此类离子与H+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阴离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O2-、SO32-、CO- 、SiO32-—等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H‘则促进其水解,生成难电离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所以这些离子可和OH-(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强酸的酸根离子和强碱的金属阳离子,如:C-、 Br- 、I-、SO42-、NO3-、K+、Na+等离子,因为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所以不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与Ba2+不共存。

  ⑤某些络离子,如+,它们的配位体能与H+结合成NH3 + +2H+=Ag++ 2NH4+,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可与OH-共存,而不能与H+共存。

  分析:“共存”问题,还应考虑到题目附加条件的影响,如溶液的酸碱性、PH值、溶液颜色、水的电离情况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

  -+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种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Ca(OH)2固体、KNO3固体、CO2、Hg、NH3、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P14实验1—1

  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

  [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BaCl2、NaHSO4、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HCl=H++Cl-KCl=K++Cl-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总结]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全部电离)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解弱电解质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质(部分电离)弱碱:如NH3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业]P18*题一、1*题四

  复*课 编号: 时间 :

  主备人: 三 年级 化学 备课组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段长签字:

  一、学*目标(考点)

  1.了解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学*重点、难点

  1、 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1、自学资料《走向高考》P8—P14,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内容和合作探究。

  2、通过自学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3、课堂练*必须独立完成。

  四、 自主学*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 看物质能否被拆成离子。

  2. 在溶液中不能被拆成离子的有:

  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物(如:BaSO4、BaCO3、CaCO3、AgCl、Mg(OH)2、Al(OH)3 、Fe(OH) 3 、Fe(OH)2 、Cu(OH) 2 等);

  弱电解质其包括弱酸(如:CH3COOH、H2CO3、H2SiO3、H2S、H2SO3、H3PO4、HClO、HF等),弱碱(如:NH3H2O、 Fe(OH) 3 、Cu(OH) 2 等)和其它物质:(如:Pb(CH3COO)2、HgCI2、H2O等);

  微溶物(如:CaSO4 、AgSO4 、Ca(OH)2 等)作为反应物若是浑浊的和作为生成物;

  还有特殊的物质如:浓硫酸 。

  2.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3.看“==”“ ” “↑”“↓”等运用是否正确。

  4.看质量、电荷是否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看电子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反应物用量的要求。它包括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如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Al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 OH—==Al(OH)3↓(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 4 OH—==AlO2— + 2H2O(正确)

  练*1、下列离子 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

  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

  Cu2++2HS-= CuS↓+2H2S↑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复备区

  复备人

  复备内容

  练*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Fe2+=Fe3++2Cl-

  B.Na2CO3溶液显碱性CO + H2O HCO +OH-

  C.Al和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

  D.少量SO2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NH +SO +H2O

  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1.离子共存条件: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5)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

  如HCO3-与H+、OH-,H2PO4-与H+、OH-等。

  (6)离子之间相互促进水解时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

  如Cu2+、Fe3+、Fe2+、MnO4-

  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如Fe3+、 Fe2+、HCO3-、NH4+、Al3+

  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如HCO3-、CO32-、S2-、CH3COO-、AlO2-

  练*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Fe2+、 、Cl-、

  B.在pH=13的溶液中:Na+、K+、S2-、Cl-

  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l-、 、Al3+

  D.在无色溶液中:Fe3+、 、Na+、SCN-

  练*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①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②pH=1 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 B.③⑥ C.②④ D.⑤⑥

  复备区

  复备内容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高一必修1化学方程式 50句菁华

1、铝与非金属:4Al+3O2==2Al2O3

2、铝与碱: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H2O+2OH-==2AlO2-+3H2↑

3、氢氧化铝制备:可溶性铝盐和NH3·H2O

4、铁的氧化物

5、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6、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7、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8、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3、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1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15、二氧化硅与*反应:SiO2+4HF=SiF4+2H2O

16、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

17、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H2SO4

1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19、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20、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NaOH△NH3↑+NaNO3+H2O

21、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22、SO2+2H2S=3S+2H2O

23、NO、NO2的回收:NO2+NO+2NaOH=2NaNO2+H2O

2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25、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26、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27、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2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2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30、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3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3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3、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3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3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36、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7、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38、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3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

40、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41、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

4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43、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4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4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46、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47、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48、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49、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

50、氢氧化钾与硫酸中和:OH-+H+==H2O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一、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学*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通过“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揭示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由学生熟悉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引入,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束,交相呼应。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内容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是高一学生在学*了物质的量、电解质之后的又一难点。将这两课时合为一课时,也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在一节课中将多个概念传授给学生,那就是一节失败的课。真正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相互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分析化合价的升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难点

  理解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上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练*、实验来解决疑问。例如,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后,利用学生熟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引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顺理成章,易于学生接受。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循序渐进,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解决新知识学*中的疑问。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多处采用举例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熟悉的化学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和实质。通过练*,巩固理论知识的学*,讲练结合,实现高效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很高兴引领大家学*氧化还原反应,今天我们将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29个由焰火组成的神奇大脚印和绚丽多彩的焰火吗?这就是由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也有很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大家请看屏幕(展示图片)。

  2.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导入环节的设置就是先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建立熟悉感,更好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引入正题

  给出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让学生标注化合价。然后分成两类,我们把化合价变化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什幺因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然后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以图片的方式展现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

  假设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电子的转移引起的,接下来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解释为铁失去电子转移给了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并在铁钉上析出。理论分析如此,那幺实际是否符合理论分析呢?采用演示实验,把铁钉和铜片分别连接导线,串联电流表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按照理论分析电路中应该有电流产生,则电流表的指针应该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证明确实有指针偏转,说明理论分析正确,电子转移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有机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又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实验效果。最后归纳小结,提炼精髓。

  4.概况整合

  实质标志:电子的转移,化合价变化形成氧化还原反应。

  5.课前准备

  (1)搜集教学素材,如氧化还原反应的视频、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防腐剂图片等。

  (2)设计幻灯片辅助教学。

  (3)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分组实验。

  (4)设计教案,设计、印刷导学案。

  七、教学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这节课循序渐进、有条理地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一一介绍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其中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知识学得更加轻松,是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也是最终目的。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穿插在高一化学第四章囟素中进行学*的,这节内容的学*,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过程中有很多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反应、理论及应用。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化学电池等。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直观地理解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学*更多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良性循环,所以本节内容在中学化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教材包括两节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的本质,其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几种概念极容易混淆。如按教材的授课顺序,不能最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所以本人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重组了新的知识网络:通过从三个角度分析教材,从而掌握四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三个角度:得氧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得失电子的角度。体现了在二期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观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通过断裂旧的化学键形成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新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反应行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了,反应速度也是极快的,为了让微观的世界行为以宏观的形式反应出来,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反应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结合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3、氧化还原理论,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结合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弱势,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能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失去信心。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更高一级的认知体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的方法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能力目标:通过同化、组织精加工学*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新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反应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较难理解。

  六、教学模式

  激活同化模式

  七、学*策略

  同化学*,组织精加工学*策略

  八、任务分析

  能使目标1:准确掌握四组概念能灵活运用

  能使目标2: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即用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3: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特征即用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4:产生认知失调,用原有旧知识学*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起点能力:知道运用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九、教学环节

  学生原有知识体系激发动机

  总结归纳练*反馈

  灵活运用

  教师复*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评价

  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旧知识——原有旧知识体系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动机

  (二)探索新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的转移

  3、归纳总结四组概念

  4、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三)练*反馈

  (四)小结、布置作业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的全过程,是学*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1.h2燃烧的图象;2.h2还原氧化铜反应图象

  (提问):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2h2+o2==2h2o

  cuo+h2h2o+cu

  (提问):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讨论、回答):有o2参与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以上两个反应都有o2参与,所以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请标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学生活动):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以h2+cl2=2hcl为例)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剂(o2/cl)——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h2)——价升高——被氧化

  (多媒体展示):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zn+hcl=h2+zncl2

  2na+cl2=2nacl

  2kclo3=2kcl+3o2

  mno2+4hcl(浓)==mncl2+cl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oh+hcl=nacl+h2o

  (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从反应物变产物时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①②③④都属于这一类反应;另一类是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如⑤⑥。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多媒体展示):2na+cl2==2naclh2+cl2==2hcl

  (教师提问):以上两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反应过程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写出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以上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氢原子也易得到电子。

  (教师提问):展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理解nacl、hcl形成过程,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学生活动):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na与cl反应过程是电子的得失过程。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反应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阳离子;氯得到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阴离子。最后,再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形成nacl。2na+cl2==2nacl中,na→na+,失电子,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cl-,氯原子得到电子,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h2与cl2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于氢、氯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在hcl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使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h2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

  (教师总结):由上面的练*,可以得出下列规律:

  氧化剂→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07年高中化学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如期而至。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我终于完成了比赛,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更多的是怀着学*的心态来参与这次活动的。在观看了部分老师的精彩展示后,特别是听了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后,感觉思路豁然开朗了许多,对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真的是成长了许多……,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1、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取材于人教版《必修2》和山东版《必修2》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内容整合,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2、教学内容的实施。

  (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时,我寻思如何找一个能瞬间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情景。联系到08年奥运会即将开幕,引用了刘翔110米跨栏的竞赛场景,配上**,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陶冶爱国情操,产生自豪感,顺势导出速度,一举多得。结果课堂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我想直接提问可能问题跨度会较大,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此,我做了两手准备。若学生能回答,但不完整,我将参与纠正,归纳,整合结果,形成共识;若出现冷场,我将设计问题梯度,如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另外学生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分八个小组八个不同实验,四个探究小课题,分别是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探究相同课题的两组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汇总结果集体交流分享。为了使实验探究的成果更具有说服力,我设计了让学生从学*和生活中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个环节我认为较好。学生分组实验之前我还先演示了一个实验——反应物的性质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定性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对照实验。为学生的下一步实验打好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须改进的地方,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

  (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

  (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这周上了一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上完后,感触颇多,现将这节课反思如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且会从活化分子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和解释。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认为实验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关问题引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

  1.较好地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衔接并在教学中顺利实施。如,学*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时,我引入了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及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明确压强改变必须引起反应物浓度改变时才对速率造成影响。

  2.较好地为后续章节学*打好伏笔。如,在分析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让同学们观察教材22页图2-4后提出问题:对逆反应是否有影响,影响如何,并与学生探讨,得出结论:对逆反应同样降低了活化能,使速率加快,这就为后面将要学*的催化剂不能使化学*衡发生移动打下伏笔。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就是,练*不够,使学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理解了各因素对速率的影响,而不会应用于具体的`解题环境中去,这需要在后续课中再选择有针对性的*题加以巩固。

  不理想之处:

  1、很多实验不能做,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2、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思维的灵敏度还需要加强。

  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掌握了知识,非常好。对于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每个小组真正能做的实验最多两个,所以很多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也只能相信别人的结论,而少了自主论证的过程,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的改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拓展的“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我们这样认为,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来完成,完全可以以一道练*的形式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应该很快找出规律,这样既让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有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可能对学生学*这部分知识效果会更好。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题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初步的理解这些事影响因素,而并不要求他们明白影响的原因,所以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脑海中有初步印象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有些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得出结论,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题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初步的理解这些事影响因素,而并不要求他们明白影响的原因,所以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脑海中有初步印象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有些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得出结论,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rdqu;为主要特征的学*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的价值,增加学*化学科学的兴趣。

  一、 教学中值得发扬的方面

  1、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焰火表演、氢弹爆炸、煤炭和溶洞形成等)引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到设计探究实验来印证假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称为课堂学*的主人,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2、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rdqu;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rdqu;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3、课后小调研课题的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既增强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二、 教学中反思不足的方面以及后期需要加强的措施

  1、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展开,以及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些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探究过程,这有待以后进一步的训练。

  2、部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物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