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故事 >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

日期:

  陈景润名人故事 1

  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小家境贫寒,学*刻苦。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题,在学校里是个“小数学迷”。他不善言辞,为人真诚,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数学事业。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为了能证明这个猜想,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稿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经过10多年的推算,终于他成了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

  我给大家讲一个陈景润刻苦读书的小故事。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陈景润名人故事 2

  那个时候陈景润还没出名,但大家都知道他身体不好:脉搏过缓,体温过低,体力不好,反应比较慢。所以他虽然性情极温和,还是没有对象——那年头知识不值钱,找对象的重要条件是扛得动越冬的大白菜,陈景润明显不具备这个条件。

  陈景润虽然比较呆,但到底是文化人,有时候也挺幽默。他后来出了名,给他写信的那些姑娘无论长相还是人品都能气死古代几个皇帝。他自己定了陈夫人。陈夫人叫由昆,军人世家,非常利索的一个人。结果有一天我爹碰上陈景润,只见他一身板绿,外加一件超长的军大衣,形象十分怪异。他冲我爹一笑,说:“我参军了啊。”敢情那都是陈大嫂的行头。

  又一次,我和我娘在北大附中门口碰上他在那儿看汽车。因为这地方出了科学院,而他又没出门的*惯,我娘便问他怎么回事。陈景润一脸苦笑,说:“我搬来跟猪做伴了。”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科学院在这里有一套房子,条件不错,分给了他。但北大附中附*有一家屠宰场,屠宰的时候“八戒”们呼天抢地,弄得这个心慈手软的书呆子心烦意乱,只好出来躲噪音。后来科学院还真给他换了一套房子。

  陈景润成名以后,关于他的传闻五花八门,有说他房间地板下藏金砖的,有说他通苏联的……那些我没法证明,还有一个说法是陈景润曾经“耍流氓”,这倒不全是空穴来风。我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说出来以正视听。

  关于陈景润“耍流氓”的事实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当时陈景润还没有出名,身体也不好。那时候张劲夫管科学院,他为人刚正不阿,对于陈景润这样的“老九”,组织上还是关心的,分房子时特意给他分了一间“补房”。所谓补房,就是利用旧建筑的剩余空间,比如地下室之类改造成的住房。陈景润是单身,工龄、年龄都不够,分给他这样一间房,已经很照顾他了。

  没想到问题来了,这栋楼旁边有一间公共浴室,女浴室的窗户和老陈的新居正好斜对着。为了通风,浴室的窗户通常会打开几扇。到浴室开放的时候,老陈往下一看,只见白花花的人体好像妖精打架。老陈这书呆子乍看此场面肯定是吓了一跳。如果换个人会怎么样呢?我想不出,但是老陈觉得这不好,至少会影响研究工作。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有碍观瞻和伤风败俗的行为。怎么办呢?如果换作是别人,也许会悄悄和管理员谈谈,或者在自己的窗户上挡个帘子什么的。可是老陈不会和人打交道。

  他的招儿真绝——他写了一张小字报,贴到浴室的门上。他写的意思是:这间浴室斜对着他的窗户,开着天窗从上面一目了然;这可不好啊,同志们,要是有坏人到楼上,那就什么都看见了,有碍观瞻,伤风败俗,建议大家以后洗澡时关上天窗云云。这当然不是原话,原来的小报早就让大伙儿给撕了。末了,他工工整整地署上大名:陈景润。

  大家可以想象得出第二天女工们去洗澡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谁挑的头,恼羞成怒的娘子军一拥而上,在老陈的宝宅里骂的骂,砸的砸——好在也没什么可砸的。有人还亮出粉拳要揍这個“臭流氓”。幸好有人叫来了领导。领导当然明白老陈的为人,让他耍流氓他也没学过啊,当然是把娘子军们训斥了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趣的是,虽然事后澡堂的天窗关了几天,可后来还是照开不误,也不知道大伙儿是不是忘了上面还有一个“流氓”。

  不过,数学所出了个陈景润,也不全是好事,至少有一段时间弄得大家鸡犬不宁。说起来与陈景润无关,也有关。

  陈景润出名以后,他简直一步登天。那些日子难得见到他,见到他时,我的感觉只有一个——“惶惶如丧家之犬”。当时觉得这种感觉好奇怪,后来才明白,对于陈景润来说,他的生活全错位了。一时多少“英雄豪杰”都不禁扪心自问:我就不是第二个陈景润?我们国人起哄的本事天下第一。数学所接二连三地收到各种“天才”的来信,各省市也不断传出有人证明了至今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要将其送到科学院来。

  但这里头的水分就大了。数学所刚开始对此十分重视,可当上得多了,数学所接待“天才”不免有所简慢,于是就有人在媒体上攻击科学院是阎王殿,水泼不进,压制人才。这样的文章多了总不好,领导们一研究,专门设一个接待处,只要一个人负责,就是原来后勤的艾大爷。此公原是四野军官,生性暴烈,人称“艾大侠”。他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娶了海南的艾大妈,回北京后调入科学院。因文化水*不高,好打抱不*,且以老资格傲上,让领导很是头疼,所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这次算派上用场了。所里专门找人教他十几道数学题打底子,老艾的脑子也算好使,加上军人的认真劲儿,将这十几道题里外参详得清楚透彻,很快就走马上任。

  见到“天才”,老艾那神情,仿佛两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首先气势不输给他们。然后,管他们研究的是什么东西,老艾就从这十几道题里抽出一道来让他们做。“做不出来?!”艾大侠把眼珠子一瞪,“就这水*还来科学院?你回家抱孩子去吧!”

  也真邪了,就没有一个过得了艾大侠这一关的。俗话说秀才碰上兵,有理讲不清。老艾的接待处,成了“天才”们的鬼门关。现在打假时,还真挺怀念他。

  那时,我走在数学所前面的林荫道上,这里总是很热闹,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做出种种奇怪的举动:或者举着一个横幅,上边写着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站在两棵树之间自顾自地开讲,也不管有没有人听;或者用粉笔写一大堆算式,看有没有识货的。这些人好像都是艾大侠的受害者。

  这种局面持续了好长时间。那时国人是如此痴迷科学啊——拜陈景润所赐。

  陈景润名人故事 3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名人故事 4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

  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

  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

  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陈景润名人故事 5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的小学,送他去读书。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轻轻地告诉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1)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实用五份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1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特别是在人们公认的,称之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父亲希望这个孩子的降生能给家中带来“滋润”的日子,因此给他起了个吉利的名字。

  少年陈景润酷爱数学,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谈,不喜欢交际,在那些穿着整齐、欢声笑语的同学面前,总是自惭形秽。只有在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并列到全班几十个同学之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同学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凡是大于2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4=2+2,6=3+3,8=3+5……哥氏本人虽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证,都说明是确实的,但他本人却无法进行逻辑证明。他写信向著名的数学大师欧拉请教,欧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从此这道世界难题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人能攻下来,因此,它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自从听了这个故事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时常萦绕在陈景润的脑海中。他常想:那颗明珠究竟会落到什么人之手?中国人,还是欧洲人?应该是中国人拿下这道难题。他暗暗下了决心,从此更加发愤学*数学,有时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妈妈把米倒在锅里,添好水让他看着,然后就上街买菜去了。

  景润头也不抬地答应了妈妈,却照样看书。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课之中,饭糊了也没闻到。等妈妈从菜场回来,一锅米饭有一半已烧成黑炭。

  陈景润不仅学*刻苦,还利用余时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成了班里有名的读书迷,同学们亲切地送他一个昵称——“booker”。

  正因为陈景润具有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少年时代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王国的天空。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2

  今天中午,我看了陈景润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陈景润读书很吃苦。他给自己订了一个学*时间表。这个时间表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余下的时间几乎都是用来学*的。经过这些努力,陈景润终于登上了科学家的高峰。

  陈景润为了学*,付出很多。他这种为了学*呕心沥血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啊!是多么值得我们学*啊!

  读后,我不禁想起我是怎样学*的:我在做作业时,做不出的题就不写,老是想着抄别人的;课堂上,我有不懂的问题,也就不去问老师,心里总是想:不懂的老师以后会讲,还用问吗?我在学*上很多地方都不用功,所以导致我很多知识都没学到。今后我一定要改正,用功学*。

  我们学*一定要不断前进,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周定一个安排。因为只有这样都会前进。前进才能得到新的知识才能登上光辉的顶点。正如陈景润所说: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的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所以说,学*要不怕困难,要勇于战胜困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登上学*的高峰,到达胜利的彼岸。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3

  今天,我读了杨红樱主编的《马小跳玩数学》中的《陈景润的故事》这篇文章。故事里说:1966年5月,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强大的记忆力。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了6麻袋稿纸。在1978年和1982年他曾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读完这个故事,我都被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不屈不挠的学*精神所感动。我感到陈景润很伟大、聪明和了不起。我现在年纪小,但我的生活条件比陈景润小时候的条件好多了,所以,我要刻苦学*,将来也做一个像陈景润那样为国争光的中国人。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4

  今天,我读了《陈景润的故事》,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他。

  陈景润小时候,十分谦虚好学。在他7岁时,父母送他进学校,由于他的身体瘦弱,班里的几个孩子经常欺负他。有一天,同学把他打得鼻青脸肿,父亲气愤的不让他上学,他就哀求道:“只有听老师讲课,才是我最愉快的事。”有时,他为了深入探究知识,不拖延老师的时间,他就利用下课后与老师散步或放学路上,跟着老师一边走,一边请教数学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钻研,陈景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这就是陈景润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想。陈景润之所以能成功就源于他坚持不懈,勇于钻研的那种品质。我要把他视为我的榜样,像他一样去努力,去钻研,去成功!

  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5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

  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

  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

  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2)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实用五份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 1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 2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高尔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孙敬小时候的读书故事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的精神。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车胤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 3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每天砍一担柴,挑到城里卖掉后再去上学,每天往返20里,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的陶行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学*更为刻苦自觉。他听说距黄潭源村15里的小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贡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老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 4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感悟】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读书学*,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读书学*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力读书学*,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名人励志读书故事 5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读书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感悟】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生活在别人同情的怀抱里,而是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斗志去激励和感召他人,使自己弱小残缺的身躯显得高大、伟岸。一个健康的人要获得如此成就,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一个历经坎坷的残疾人都能如此面对生活,我们正常人不更应该热爱生活吗?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3)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实用5篇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1

年轻时,陈景润经历过失学和失业的痛苦,很早就体会到钱的重要性。在动荡年代,他朝不保夕,孤苦无援,担心失去工作。慢慢地,他形成了一种*惯: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把剩下的所有收入存入银行,或换成硬通货。

陈景润的月工资,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从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俭用,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元。除每月给父亲寄15元生活费,其余悉数存入银行。20年后,他的存款高达万元。这是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

陈景润的饮食很简单,总是馒头和面条,咸菜和豆腐。他的身体很虚弱,听说人参是补品,他买过一些廉价的人参须,以补充能量的不足。

他穿着简单,父亲给他一件旧的棉短大衣,他穿了20年,天暖和了,拆出棉絮,天冷了,再填入。

他简化日常生活,避免任何自认为并不必要的消费。他不刷牙,少洗澡理发,以至于他的小屋和身上常有异味。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不时清点自己的存折,欣赏自己收藏的首饰与硬币,甚至睡在被子里,亮着手电细看收藏物。当他从6__方米小屋搬出来的时候,他的研究生帮他收拾出两三公斤重的许多国家的各种硬币。

20世纪70年代末,他两次出国访问,积攒了7500美元、5000法郎和少许英镑。他没有购买家用电器,只带回一个收音机,送给兄弟姐妹的礼品只是一些廉价的、有纪念意义的铅笔和笔记本。

在家里,他精打细算,甚至记账。一天,他对夫人由昆说:“经过我的计算,我俩每天7角8分钱的菜金就够了,__均每人3角9分,这样的话,剩余的工资我们可以存起来。”陈景润反复地说:“今后,儿子上大学,要自费的。”以解除夫人的疑虑。

陈景润一生在金钱方面从不马马虎虎,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有一次,一个研究生与他同行,他忽然把1角钱塞到学生兜里,令学生莫名其妙。原来,这名研究生曾经给他发过一封信。按协议,他每月给父亲寄15元,不多不少,按时寄到。他的这种*惯,类似于西方人士。

一次,他在厦门大学的座谈会上,正式辟谣:“有个作家说我为了错找的两角钱,竟花7角钱的车费去取,这是把别人的事套在我的头上,我们搞数学的,不可能这么随便。”

1992年,陈景润的.病情已经不允许他那独特的爱好再延续下去,他把全部家底交给唯一信赖的人———夫人由昆。如果没有国外讲学的收入,以及那笔香港人给的奖金,他的全部存款远不及北京人的__均水__。

晚年,当他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好友罗四维对他说:“你一生舍不得花钱,把身体搞成这个样子,现在,你有钱也不能用,何苦呢?”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2

陈景润不爱逛公园,就爱学*。学*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就应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必须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明白,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但是他飘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向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3

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景润于1950年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四中任教;1954年任厦门大学资料员;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研究员;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陈景润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陈景润的父亲陈元俊是一名邮政局职员,其母亲于1947年即过世。陈景润的父亲收入低微,加之家庭人口较多,故家境贫寒 [13] 。陈景润兄弟姐妹共4人,他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16]

婚姻家庭

1980年,陈景润与由昆结婚,两人育有一个儿子陈由伟。 [13]

刻苦钻研

20世纪50、60年代,清晨,陈景润从食堂打一壶开水,买几个馒头和一点小菜,回到他那6*方米的小屋(那时大家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他收听对外英语广播,然后又干到深夜。有时停电,他就点着煤油灯看书。走进他的房间,除了见到一张木床、一个课桌、一把木椅,余下的就全是一堆一堆的草稿纸。他不看电影,不聊天,全部生活就是研究数学。 [29]

带病工作

陈景润很早就疾病缠身,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也从不间断自己的工作。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往右手扎,因为他要用右手写字。同志们去医院探望,都劝他暂时放一放手头的工作,他总是摇摇头。到了生命的后期,他已不能握笔,不能清晰地发声,但他们用手势和含糊的语言,跟他的学生探讨数学问题。 [29]

捐献遗体

1996年,年仅63岁的陈景润逝世。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陈景润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4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5

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__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__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__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__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__,唯一能代表__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位,所以我不能出*。第三,如果__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__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美国这样物质比较发达的国度,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在国内时的节俭作风。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以说是比较丰厚的了。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的餐厅就餐,那里比较讲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他是如此的节俭,以至于在美国生活五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费等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时,共节余了7500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从国外买回些高档家电。但他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国家。他是怎么想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谦虚、正直的人,尽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没有骄傲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4)

——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实用十份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今湖北省**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忍辱苦读书

  陈*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李晟练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欧阳修借阅典籍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孙康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孙康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孙康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孙康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孙康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名人读书的小故事 3

  美国的爱迪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终其一生,发明的东西有白炽电灯、留声机、活动电影、自动电报机、速写机等一千三百二十八种,*均每十一天就有一项发明〔当然,这里也包括他的助手的功劳)。一八八二年,是他发明最盛之年,*均每三天就发明一种东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发明大王,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刚上小学时,他的老师很讨厌他,因为爱迪生不象别的孩子那样乖乖地听话,而是爱提一些怪问题难老师。有一天,老师被他惹火了,找到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小孩真怪、老问我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这么一来,搞得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如果再传染上别的孩子,就更糟了。我教不了他,你另想办法吧。

  爱迪生的妈妈是理解孩子的。她将孩子领回家来,亲自授课。就这样,爱迪生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比在学校读书的孩子还要多的知识。

  为了谋生,也为了挣点钱做实验,爱迪生开始卖报。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九时半回家。稍有空暇,他就钻图书馆,看书,想问题。这个图书馆座落在底特律,是爱迪生乘火车卖报的终点站。

  一天,爱迪生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有位绅士向他走来:“我时常在这里遇到先生,请问您读了多少书了?”“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高的书了。”爱迪生看了看这位很有点古怪的绅士,认真地回答道。“哈哈哈哈”,绅士大笑起来,有点使爱迪生感到惊异。过了一会儿,那绅士又认真起来:“噢,十五英尺,值得佩服,请问你读书时,有个什么确定的目的吗?据我观察所见,你以往读的书与今天读的书,性质就不一样,你是不是随便乱读的呢?”

  小爱迪生忽闪着明亮的眼睛。“不!我是按照次序读的,我下了决心,要读完这个图书馆里的所有的藏书。”讲完这番信心十足的话,爱迪生直盯着那绅士,盼望着他做出一句评判性--不,表彰性的话。不料,那绅士却说:“啊!你要读完这图书馆所有的书,情神可嘉!但你这种读法是会浪费精力的。经济实效的读书方法是,先应有一定的目的,之后再去选书读。从今以后,你要定一个方针、计划呀,有了方针、计划,就可以循序渐进了!”

  一番话,犹如一道阳光透过心扉,射入了爱迪生求知欲强盛的'心田。他牢牢地记住了那位绅士的指点,开始更加自觉、更加有计划地读书学*了。

  在研制改进打字机的一个部件的时候,他就将有关打字机的书全部借来,系统阅读,并且很快解决了问题。在发明电灯的日子里,他常常钻进图书馆,将各种杂志书报上的有关文章阅读一遍,而后根据需要摘抄一些段落。有人统计说,为了研究发明电灯,爱迪生在图书馆使用的笔记本达二百本,共计四万多页。这种带着一定目的,有计划积累知识的学*、读书方法,给爱迪生带来莫大的好处。

  要说“读书的妙诀”,这也应该算作重要的一条吧。

  ***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读书的意义是广泛的,可以说,读书的意义跟书的种类一样,书有多少种,意义就有多少广。这里,笔者择其要简述之。读书与认识水*读书跟认识水*一点也分不开,要想有高的认识水*,就得读书。

  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遗憾——他多年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关门弟子。 事情这样: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时看来很不错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思想光辉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智慧,还必须有充分信心和非凡勇气,这样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好。”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竟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裁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了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人选还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人我,对不起却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就你自己,只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最优秀,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这个世界。

  1、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2、囊萤映雪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3、欧阳修 苦读的故事

  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的水*,那样高了。

  4、宋濂 苦读的故事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5、范仲淹 苦读的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多相关文章:

1.名人读书小故事

2.名人王充读书故事

3.名人故事有哪些

4.现代名人读书故事

5.关于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五十字

6.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100字

7.现代名人小时候刻苦学*的故事

8.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左右

9.经典中外名人励志故事15个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5)

——名人的感恩励志故事实用五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孙中山患肝癌不忘感恩

  有一天,孙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疗。当时,孙中山已是大总统、大元帅了,对医务人员仍很尊重,讲话很谦逊。*时,无论是早晨或是晚间,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他总是微笑着说声:“谢谢您。”敬诚之意溢于言辞。

  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他搬掉炕桌时,他安详地望着她,慈祥地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该好好休息休息,这阵子您太辛苦了。”听了这番话,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世界上,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和等级差异,尊重每一个职业,*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孙中山做到了,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对护理人员的尊重,更突显了他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悲悯情怀

  在日本“推销之神”原一*的奋斗史中,最受人们推崇的是“三恩主义”,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作为保险巨人,并被尊称为“推销之神”,原一*并没有傲慢自大,反而处处谦卑有礼,并时时刻刻不忘感谢公司的栽培。他认为若没有公司提供的*台,就不会有自己的成就,原一*的成功,除了依靠他的刻苦奋斗,也离不开串田董事长的知遇和栽培。因此他十分感谢和尊重公司及公司的管理者,甚至晚上睡觉时脚都不会朝向公司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社恩”。

  他还常常感谢自己的启蒙恩师吉田胜逞法师、伊藤道海法师,他常常说:“如果没有他们的一语道破及指点迷津,或许原一*还只是一名推销的小卒呢!”这就是“佛恩”。

  客恩就是对参加保险的客户以及周围合作的同事心怀感激。原一*通常都只留下自己所得的10%,其余皆回馈给公司及客户。

  由于对公司的感恩情结,原一*处处为公司的利益着想,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这使他得到上司的认可、客户的回馈,为他的成功开拓了更宽阔的道路。

  感恩之心像是一双有力的翅膀,帮助原一*登上了事业的更高峰。按照原一*的观点,当我们获得了某些美好的事物时,就应该向这事物本身以及所有和它相关的人与物表达感谢,我们对生活的感激越多,这些美好的事物就会来得越快,我们的收获也会越多。

  感恩,可以使人浮躁的心灵得以*静,也使一个人能够以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从而使一个人更加积极、更有活力。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工作时,就能够享受工作,获得愉悦的心态,也许你自然而然的一个微笑,就能向身边的同事或者对面的客户传达积极的信息,从而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惊喜。

  华莱士认为,感恩还会开阔人们的心胸,让人们摒弃“财富有限”的错误观点,认识到世界上存在无数获取财富的机会。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因为偶尔错失的机会而抱怨不休,而是会感谢命运还为自己预留着机遇,感谢大自然的福佑,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社会的安定,感谢衣食饱暖,感谢苦难逆境。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如果一个人心里如果承载着太多消极、琐碎、卑鄙、肮脏的想法,自身也会变得阴暗,从而失去致富的基础,而感恩能够将这些想法从内心驱除。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未成名之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时,他却奉上了一小碗热茶。

  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释说:这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一定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丰臣秀吉被石田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他招入自己的麾下,使得石田成为一代名将。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我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靠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必须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母亲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因此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陈景润名人故事实用五份(扩展6)

——外国名人莫扎特的故事实用5份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出了音乐才能,4岁便跟父亲学*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但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莫扎特从小就天赋异禀,仿佛是上帝赐予了他音乐的魔力。有一次,他父亲教他姐姐玛丽安娜弹练*曲时,他在旁边玩。但是他姐姐怎么也弹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不断地挨打,手都打肿了,3岁的莫扎特看不过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弹,结果顺利地弹了出来,他父亲惊呆了。遗憾的是,由于莫扎特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天分,成功导致他姐姐从此对钢琴彻底丧失了信心,改为往家庭主妇的方向努力。并且他在弹奏另一首曲子时,那曲子音阶比较长,莫扎特太小,手不够长,总来不及收回来,于是他聪明地用双手分别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间的那个音节用他的鼻子来完成。

  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的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并在慕尼黑和维也纳举行钢琴独奏会。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拉小提琴。这年秋天,父亲从大主教那里为自己挣得了休假,他带着莫扎特和其姐玛丽亚-安娜到维也纳去。在别人的建议下,父亲把莫扎特姐弟俩带进了宫廷,皇族让孩子们单独地演奏或四手联弹,并根据别人所给的主题作即兴演奏;人们还用布蒙上琴键,让莫扎特演奏复杂的曲子。女王玛丽-特雷西娅看他弹得好又很可爱,就把他抱到大腿上,问他要什么奖励,他挣扎地从女王的怀里跳下来,扑过去强吻了女王的7岁的小女儿玛丽?安托内特公主,于是把女王逗乐了。从此受到王室的宠幸。上帝不仅赋予了他音乐家的魔力,当然也没有忘记把音乐家的浪漫赐予他,就让我们姑且称之为浪漫吧......在宫廷里,他们足足表演了两个星期之久才离开。

  人人都说莫扎特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天才,然而,他自己说:“谁与我付出同样的努力,谁便能与我获得同样的成就。”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的萨尔茨堡。莫扎特的父亲是音乐家、作曲家和管风琴家,一直都在当地大主教宫廷乐队里任职。莫扎特的姐姐也很有音乐才能。

  莫扎特3岁时就显示出惊人的音乐记忆力,能把所听过的乐曲片断在钢琴上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来。他的音乐才能令父亲大为震惊。父亲决心下大气力,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莫扎特不仅天资过人,尤其刻苦用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他的钢琴技巧已有了飞快的进步。

  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房间,看见4岁的莫扎特正在纸上涂鸦,弄得满手都是墨水。父亲随手取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莫扎特在“写”一首“钢琴协奏曲”。父亲逗他说,这首曲子或许不能演奏。小小“作曲家”未假思索就反问父亲:“哪首曲子不经修改练*就能演奏?”

  莫扎特还具有罕见的绝对音高概念。据说,7岁那年,他曾用过父亲朋友的小提琴。回到家中,他对父亲的朋友说:“我的小提琴比您那把琴低八分之一音。”父亲和朋友都不信,取来琴当场验证,莫扎特的话果然分毫不差。

  莫扎特从6岁起,便与11岁的姐姐一道,由父亲带领周游各国举行音乐会。莫扎特不仅能熟练地演奏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在演奏技术艰深的陌生作品时,也同样得心应手,就像早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人们用绸子蒙住琴键时,他同样能准确无误地演奏技术复杂的乐曲,在场者无不同声赞叹。人们奔走相告,渲染夸张,音乐“神童”的名字不久便为欧洲各地家喻户晓了。

  1764年,莫扎特来到英国,结识了音乐泰斗约·塞·巴赫的儿子,人称“英国巴赫”的克利斯提安·巴赫。这位著名的作曲家对莫扎特后来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几年间几乎走遍欧洲主要城市,莫扎特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他已开始出版自己的作品。如果说莫扎特出发时主要是演奏家,那么当他11岁回到萨尔茨堡时,就已经是一位作曲家了。

  莫扎特14岁时,被罗马教皇授于“金马刺”骑士称号,并成为意大利鲍伦亚学院的院士。第二年一月初,维伦的爱乐学院也将他遴选为院士。

  几年中,莫扎特的父亲一直努力想为孩子在维也纳宫廷中谋个一官半职,但及至1873年莫扎特17岁时,仍未能遂愿,无奈,只好让莫扎特留在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中担任乐师。

  新任的大主教专横跋扈,为人歹毒,视莫扎特如奴仆,任意驱使。他不准莫扎特在饭厅吃饭,还强迫莫扎特为自己收拾房间。莫扎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没有大主教的许可,他不得外出演出,不得举行音乐会,不得自已出去找工作,也不能受别人委托作曲来取得收入。

  这时正值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夜,莫扎特随着年龄增长,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日深。1881年,他终于忍无可忍,向大主教提出辞职。为期8年的奴隶生涯结束了,25岁的莫扎特义无反顾,离开故乡,只身前往维也纳,开始了他一生中音乐成就最辉煌的十年。但为成为独立作曲家,他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毕生为谋生奔命,毕生与穷困相伴。

  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后,不分昼夜拼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下了《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等一系列在歌剧发展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作品。

  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生活境况有丝毫改善。冬天,没钱买柴,他只好拉着妻子跳舞取暖;孩子们饿了,连买面包的钱也拿不出来。1778年,莫扎特已是一贫如洗,为了吃饭,他不得不在6个星期内,赶成3首交响曲。其中《C大调交响曲(朱庇特)》是他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莫扎特,他把心中的苦楚、希望、热情和理想,全都倾注在创作中了。

  莫扎特写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受人之约的《安魂曲》。莫扎特写这部作品时非常投入。情绪过分激动,加重了他的病情。1791年12月4日夜里,他轻声吟唱着自己最中意的一首咏叹调,人生如寄,往事如烟,在温馨的旋律声中,离开了令他荣耀、更令他痛苦的人世。

  第二天,悲风天来,大雪纷扬,寥寥几位送葬的人都已中途折回,下葬时,只孤零零一位掘墓老人。几日后,妻子抱病而来,竟已无法辨认莫扎特的遗柩所在。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短短36年的一生中,写下了75卷(600多部)音乐作品,包括22部歌剧、49部交响曲和25部钢琴协奏曲,为欧洲及全世界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光辉的贡献。他曾在孤寂凄苦中离开了世界,但如今这个世界上每个善良的人都将永远怀念他。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年轻时,曾经拜海顿为师。

  有一次,他和老师打赌说,他能写一段连老师都弹不出的曲子来。海顿心里想:我在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竟敢夸下那么大的海口,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于是就对莫扎特说:你写来我试试,我就不信你能难倒为师。

  莫扎特伏案疾书,很快就写出了一段曲子。海顿也不细看就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不一会儿,就弹不下去了,不由得说:“这是什么曲子,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地说:“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除非他有三只手。”

  莫扎特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我能弹!”海顿心里一惊,他要看看莫扎特怎么能变出第三只手来。当莫扎特弹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让海顿根本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莫扎特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了那个音符,海顿不禁为自己高徒高明的创意拍案叫绝:是呀,鼻子也可以当作一只手,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正如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一样,鼻子也不仅仅是用来呼吸的,必要时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三只手。创新思维,鼻子也可当手来用。

  罗马帝国时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莫扎特诞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不仅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一位小提琴手,也是当地很有名的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非常喜爱音乐,大提琴和小提琴都演奏得非常好。可以说,自从莫扎特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充满了音乐。

  在莫扎特1岁的时候,母亲就经常给他唱美丽的歌谣,一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小莫扎特就高兴得“依依呀呀”地喊着,兴奋地挥动着小小的胳膊;而当不懂音乐的人聒噪起来时,莫扎特就开始伤心得哇哇大哭。看到这些,莫扎特的父亲高兴地说:“这孩子有音乐天赋!”于是,父亲便经常给他弹奏乐曲。渐渐地,莫扎特开始能够准确地哼出一些简单的儿歌了,那时,他才只有2岁。更有意思的是,在莫扎特玩的时候,只有这游戏和音乐相关,他才玩得快乐,玩得尽兴。而一旦莫扎特表演唱歌,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任何人也别想让他分心。

  莫扎特到了3岁,就更是显出了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当父亲教他的姐姐弹琴时,小莫扎特就在一旁观察着父亲是怎么弹的,然后把其中的要点铭记于心。久而久之,小莫扎特不仅能帮姐姐指出弹错的地方,而且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他甚至还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就这样,莫扎特才4岁便能够跟着父亲学*弹钢琴了,尽管他年纪幼小,但却十分认真。当家人闲暇时,他便给他们弹奏曲子。如果有客人登门造访,他更是要好好地表演一番,而那些客人则个个惊叹于小莫扎特的认真与才华。莫扎特刚满5岁就开始不满足于只弹奏别人的曲子,他开始尝试创作一些简单的小曲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家中,看到5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队在五线谱纸上写着什么。父亲就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行为让两位大人相觑而笑,面对着纸上七扭八歪的音符,他们以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罢了。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莫扎特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他忽然兴奋地眼喰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天赋的人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是“神童”的音乐家,却再难找寻。

  为了使小莫扎特在音乐和各方面的知识上都能迅速增长,父亲竭尽心血,精心栽培,他对莫扎特的学*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他还要教莫扎特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奠扎特和10岁的姐姐南内尔就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皇宫进行表演。然而,这些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练*、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

  唯和提议,小莫扎特都能从容应对。他曾当场试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曾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曾用多条手帕将眼睛蒙fl: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弹奏钢琴;他还曾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就是这样,莫扎特的演出几乎毎场都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可莫扎特却从没有出过任何纰漏和差错,他把这些经验当做是对自己音乐才能的考试和测验。因为他知道“音乐神童”、“大自然的奇迹”等说法是人们对他的美誉,只有不断地付出辛劳与汗水,才能永远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

  这些演出履历让莫扎特迅速成长,他的音乐水*飞速进步,这为他能够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流的大师做了充分的积淀。这其中有两次经历让莫扎特毕生难忘:一次是莫扎特8岁那年在英国碰上了世界闻名的音乐大师巴赫。巴赫对小莫扎特—见如故,非常喜欢他,答应要亲自指导他。于是,小小年纪的莫扎特便高兴地写了一首曲子说要挑战老师,他说巴赫肯定弹不了这首曲子。巴赫听了付之一笑,便坐下来演奏,不想弹着弹着,曲子的乐谱上显示手需在钢琴键盘的两端,而同时还需弹奏键盘中间位置的一个音符。这下可把巴赫难住了,他觉得这首曲子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弹奏出来。可莫扎特却认真地坐下弹奏起来,到这段乐谱的时候,他手在两边弹奏,却用子弹奏了中间的那个音符。这下巴赫笑了起来,笑声中满是赞赏和喜悦。另一次是在意大利的波隆那。波隆那不仅是当时所有音乐家向往的地方,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教授马提尼的居所所在。任何音乐家只要能得到他的赞赏,那么立刻可以在全欧洲享有美誉。而这一次也不例外,马提尼见到了莫扎特,在对他进行了一些测试之后,便对他大加赞赏,并且主动要求给莫扎特上课,给他传授对位法的知识。马提尼对莫扎特的教诲使得这位少年的技艺更上了一层楼。

  有一次,莫扎特在罗马教皇音乐厅的藏品里听到了一首圣歌,这是一首弥足珍贵的乐谱,它是从来不外传的,所以人们只能听到音乐,却从来看不到这首音乐的乐谱。然而,莫扎特仔细地听了一遍后,便在钢琴上一个音符不差地把它演奏出来。从此这首“绝密的圣歌”再也没有什么神秘性了。而莫扎特也因此得到教皇的赏识,并被赐予了“奠扎特爵士”的称号。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乐师。虽然莫扎特有着旷世奇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可是在大主教的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演奏音乐的奴仆,甚至连仆人也不如。在那个时代,人们是不会重视音乐家的,而那个大主教本来又是一位飞扬跋扈的暴君。于是莫扎特便迎来了人生中一段较为昏喑的时期。大主教要求他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自己的吩咐,并可以随时斥责辱骂他,或者严厉地惩罚他。然而,莫扎特很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不容许自己成为这样的奴隶。于是,为了争取人身自由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这些经历进一步加深了对不*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了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

  然而,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竟然一直都没有谋到职位,直到莫扎特的母亲病逝,他还是被残酷的现实社会无情地冷落着。人们只把他的音乐看做是一种消遗和娱乐,而从未真的欣赏他,尊重他。因此,怀才不遇的莫扎特到最后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茨堡,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可以想象当时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举动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但这些都不能让莫扎特向大主教低头。摆脱了宫廷束缚的莫扎特生活异常艰辛,为了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他拼命地工作——教课、演出、创作,永无休止,而这样的努力换来的仍旧是窘迫的生活。他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在寒冷的冬天,他没钱买煤,为了驱赶寒冷,他和妻子便在家里愉快地翩翩起舞,以求熬过寒冷的冬季。

  是的,这样的经历把莫扎特的音乐磨炼得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无时无刻不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能深刻地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非凡的进步意义;而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的快乐性,同时又深含着悲伤的感情,则反映出了他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1777年12月3日,莫扎特给表妹写了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表妹。在我坐下写信之前,先去了趟茅房。现在,已经解决了。感到轻松无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又可以填满我的大脑了……代我向我们的朋友们致以比臭屁还要臭的问候。”笑罢,我好奇地查了一下莫扎特的生日。当时他已经21岁,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实际上,莫扎特一辈子都没长大,一辈子都是顽童之心。他喜欢跳舞、骑马、击剑、打台球;他喜欢打扮。以弥补自己说不上英俊的相貌;他贪图热闹,嗜好养鸟,甚至还教八哥唱歌;他爱讲粗话,做恶作剧,身上总有释放不尽的能量。莫扎特是个天才与幼稚、细腻与粗莽、高雅与鄙俗、不羁与忧伤的矛盾体。

  莫扎特的好友、小说家卡罗林·皮希勒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一个生动的情节:“一天。我坐在钢雾前弹《费加罗婚礼》中的‘不要再去做情郎’,莫扎特刚好在我家,他悄悄走到我身后,对我的演奏颇为满意,禁不住跟着轻声哼唱,还用手指在我肩膀上打拍子。忽然,他拎过一把椅子坐到我旁边,让我继续弹低音,他即兴弹了一段优美的变奏,每个人都屏息静气地倾听从这位乐神手下流出的曲调。但他突然感到厌倦,跳起来,陷入那种经常发作的神经质,翻过桌子,跳过椅子,像猫咪似的喵喵怪叫,还像顽劣的孩子一样翻筋斗。”

  对莫扎特来说,音乐似乎并不是谱出来或演出来的。而是跟打嗝儿放屁一样自然而然的生理产物,他将内心的欢娱以及内心渴望的欢娱一起表现在他的音乐里,哪怕是在他最贫寒、最落魄的时候。

  莫扎特5岁作曲,7岁为女皇演奏,11岁创作歌剧,少年时代就已驰名欧洲。假如他没有贪图自由的童心、无视权贵的幼稚和渴望游走的好奇心的话,那么还会有来自天堂的莫扎特音乐吗?李贽曾说:“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许多人都把莫扎特的幼稚说成是他的“美中不足”,其实不然,正是这种幼稚,创造出了他的美。世俗意义上的成熟者。不会辞掉宫廷乐长职位去维也纳受穷,不会在悲凉中写出《魔笛》这样美妙的乌托邦神剧。在孤独中让美好与光明的洪流如此汹涌。莫扎特幸亏没有长大。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