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比
相关
  1. 被我们称为势利鬼的人,无论以什么面目出现,都改变不了势利的本性。萨克雷
  2. 故一切的分类,如纲、目、科、属、种等概念,都属人为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生物界的本来面目
  3. 种等概念,都属人为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生物界的本来面目
  4. 做学问,乃至成就一切事业皆在厚积而薄发,学书更是如此,惟能遍临诸帖,博采众长,方可自出机杼。若独学一家,即致乱真,亦只能永步其后,断难自成面目
  5. 有人心易变,三头五年就面目全非;也有人心如止水,十万八千里走过,初心不改。priest
  6. 他的爱车已经失窃半年,如今即使合浦珠还,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7. 他的爱车已经失窃半年,如今即使珠还合浦,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8. 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
  9.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他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论资历,他挤不进学生运动的领袖圈子,然而,这个被傅斯年戏曰“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其貌不扬的二年级生,确实是那时颇有名气的学生领袖之一。
  10. 这时的李伟,经过这一天的怒火注入,已经是着了魔,终于也是卸除了所有的伪装,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11. 如果老去是必经之路,起码可以选择走上这条路时,依旧面带笑容,不那么歇斯底里,面目可憎。
  12. 如能实现二弟所讲这……军改十策,我大唐雄师必将面目一新啊!
  13. 病时生觉——默想卧病之后,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疮疽腐败,脓血交流,臭不可近,当念国色芳容,纵或年华少艾,而疾苦缠身之日,形状亦当尔尔。
  14.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6. 中国有句谚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 哥,大哥,别打了,小弟有眼不识庐山真面目,实在该死!
  18. 而他这个只有眼睛,看不见山,是为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相对于洞察万物的天眼来说,天目只能看见表象,看不见事物的本质。
  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尔。
  2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