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在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2. 大众虽然知识没有读书人的高,但他们对于胡说的人们,却有一个谥法,"绣花枕头"。
  3. 读书是一种驰骋,在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轮回中,读书人的思想与八百里秦川厚土与贯穿数千年的历险情节一起,驰骋与一片朔风疆场,找到了一具粗犷而强悍的生命原形,上面刻着“人生真谛”。
  4. 卿卿我我是读书人整的词儿,我看应该是进进出出吭吭唧唧才是。
  5. 古时读书人多半文质彬彬、出口成章,是现在读书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6. 范滂是东汉时代的一个读书人,为人很刚烈,又有气节,对当时的政治府财,十分痛恨,因此常常发表批评的言论。
  7. 王之藩兢兢业业,一生没有任何积蓄,由于积劳成疾,1784年便死于任上,年仅48岁,当地读书人哀恸不已。
  8.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多向往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9. 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
  10.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都有通过阅读拥有知识的意思;“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更表明读书人的自我感觉可以好到目空一切的地步。
  11. 毫无实际意义,耗读书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科举制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12. 王乾荣“济济多士”,指读书人之多,褒词。
  13. 公等读书人宜崇圣贤之教,尊帝王之法,达则移风易俗,为士民之表率,穷则独善其身,为子孙之仪型,何至自处卑污,甘作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之护法也。
  14. 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拥挤、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笔多描述一点自然景物本身,就会更大气。走在这样一条奇异的路上,我们的合适身份应该是惊讶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读书人。余秋雨
  15. 吾善养浩然正气!我辈读书人,一身正气,诸邪不侵……岂俱区区奸邪?况朝堂衮衮诸公,皆一身正气,圣天子神目如炬,一切牛鬼蛇神都躲不过圣天子耳目!
  16. 或者用更不好听的话说,就是读书人在那里摆谱儿。
  17. 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18. 读书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怎能为了金钱而做出斯文扫地的事情呢?
  19. 他只是个读书人,对作生意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20. 你既是读书人,理应熟知君臣父子之道,岂可煽动百姓,作乱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