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年轻的王爷(载沣)绝不比名满天下(也谤满天下)的李鸿章逊色,他们都是这间破屋的裱糊匠,区别在于:李鸿章轰轰烈烈,载沣却不动声色;李鸿章在尽力维持着屋子不倒下来,载沣却还要费尽心机地考虑不得不倒下来时如何减少断瓦残砖造成的巨大伤害。雪珥
- 然而,甲午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还得需要“裱糊匠”去收拾。
- 自嘲为“裱糊匠”的李鸿章,如今又成了治安“消防队”。
- “大清裱糊匠”是李鸿章一生的写照,但是在众多国人眼中,推倒重建才是中国的正道。
- 李鸿章说自己是个“裱糊匠”,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甘当“裱糊匠”,才使中国的事情越办越糟,终于一败涂地,自己也被定格在那个揪心的历史场景中。
-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的渐进改革之路。
- 在陵园,先生还指挥裱糊匠糊了一艘大船,干了一辈子裱糊的老匠人感慨,长这么大了,真没见过这么细致的活。
- 李鸿章是个值得细读的历史人物,他自称为裱糊匠,看了这本书,对他在那个时代的尴尬以及他与时代的关系,会有更多的认识。
- 这位自嘲的裱糊匠,内心的深处,其实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不再只做裱糊的活,而是实实在在的推陈出新,搭起中国的脊梁。
- 有聪明的裱糊匠是烧一壶滚烫的水来冲。
- 所以他自嘲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 当时的历史时期,那个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国最需要的不是裱糊匠,而是根本改变国家命运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