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对对对,爱卿,刚才我们正说袁绍欲讨伐幽州之事,爱卿以为妥否?
  2. 如此,不仅可以防微杜渐,省得那袁隗和袁绍里应外合,也还可令那袁绍痛失亲人,在心情悲痛,失了分寸。
  3. 最大的隐患在于,黄巾军乃全民公敌,如果锋芒毕露,西边袁绍曹操和北边的公孙瓒,任何时候要大军压境,都随时出师有名。
  4. 综计吕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
  5. 当赵云揣测出袁本初的险诈用意后,众人的额头上不禁都留下滴滴的冷汗,袁绍为人的险恶实在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先是表面上给予你一切帮助,只需要一点回报。
  6.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7. 袁绍色厉胆薄,外宽内忌,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则忘命,非英雄也。
  8. 孤知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色厉胆薄,妒贤嫉能,缺少威信。
  9. 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10. 袁绍为私为公,都应该全力以赴,灭杀董卓,为国报仇,为家雪恨,然而他不率先杀敌,迁延日月,保存实力。
  11. 这二人再无顾忌,彻底光着膀子嗯嗯啊啊疯狂搅基,这才有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当然,最后菊花失守的是袁绍
  12. 就在所有人在心里头品咂时,司隶校尉袁绍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执金吾一职事关重大,宜选贤任能,唯德才兼备者,方可胜任。
  13. 若纵使他相助袁绍,是与虎添翼也。
  14. 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15. 召集各路将军,就说董卓的西凉大军已经到达虎牢关,我袁绍身为联军盟主,自当以身作则,奋勇当先,不畏强敌。
  16. 在军阀的混乱之中公孙瓒却长期控制了袁绍,致使袁纪不得南向渡河逐鹿中原。
  17. 关羽随后多年跟随刘备灭董卓、破袁绍、战吕布、退曹操,屡建战功,实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权割据,后因大意失荆州而败走麦城,悲壮去世。
  18. 袁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超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融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19. 诸位远道而来,本初荣幸之至,本来孟德才是发起讨董的正角儿,我袁绍似乎有点喧宾夺主了。
  20. 不出三月,袁绍便会挥兵去取幽州,主公只要屯兵在幽州等待,到时战事一起,袁绍回兵不及,我们只管乘虚而入,巨州就可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