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比
相关
  1. 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
  2. 戴震是乾嘉时期最著名的考据学家,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 考据并不意味着钻故纸堆,闭目塞听。
  4. 澳门大学汤开建教授条分缕析,取精用弘,从文献学、考据学等角度多方位对明季刘承范《利玛传》进行分析,论证翔实,高度评价了其历史价值。
  5. 《文史》1962年创刊,确立“崇尚实学、去绝浮言”的办刊宗旨,偏重于资料和考据这一独特风格。
  6. 其手稿密行细字,小如黍米,圈圈点点,举证浩繁,考据颇详。
  7. 圣经、考据、基督复活、千古文明、教堂、圣歌,都无法辩驳这样一个小小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老鼠。上帝创造了老鼠这件事,就像一场完美谋杀案里留下的指纹。
  8. 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9. 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zaojv.co m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10. 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
  11. 我们考据这些材料是为了证明我们无产阶级的真理,证明历史的真理,找出历史的本来面目,找出历史的发展规律。
  12. 宋代以前,历史考据学有一定的发展,但并不成熟不系统。
  13. 分析了包世臣对乾嘉考据学、今文经学的看法,以及包世臣与常州士人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14. 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钱穆
  15. 戴震是乾嘉时期考据学派的集大成者,在清代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6. 他在反思乾嘉考据学基础上提出的“新考证学”,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17. 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着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
  18. 考据生平校补讹夺把握鲁迅思想来源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林辰先生。
  19. 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20. 《新文学考据举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印12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