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光绪十八年三月在牛金的推动下,(提前16年)打碎了洋务时期的本位主义壁垒,合并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立的汉冶萍集团公司的职工。
  2. 他们批评洋务派“仅袭皮毛,而即嚣然自以为足”,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还要学习西方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实行更深刻的社会变革。
  3. 而文革中因被四人帮“影射史学”利用而被诬蔑为“洋奴哲学”和“崇洋媚外路线”的晚清洋务运动,也自然被史学界提上了重新认识的日程。
  4. 李鸿章给友人信中感叹郭“虽有呆气,而洋务确有见地,不谓丛谤如此之甚,若达官贵人皆引为鉴戒,中土必无振兴之期,日后更无自存之法,可为寒心”。
  5.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力倡导“中体西用”说。
  6. 清政府和洋务派对教育改革缺乏整体观念和全盘规划,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当前留学教育的法制化水平,并加强对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对待当前的少年学生留学问题。
  7. 署理陕甘总督林则徐精通夷务,目前尚在京师,或可命其管理洋务衙门。
  8. 通过洋务派的自强运动,军事后勤在物质建设上亦趋于“西化”.
  9. 且先存此等见解,先发此等谬言,则刁猾洋商欺其不明洋务商务规例,乃从而生心,作得步进步之想,是启隙而令人攻也。
  10. 丁日昌是近代中国一位有争议的地方督抚大员、洋务实干家。
  11. 郑观应在其长期的商务生涯中,与晚清社会的洋务、维新、革命三派的代表人物都发生过重要联系。
  12. 论文首先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1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4. 本论文通过对洋务学堂的历史考察,探讨“中体西用”办学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15. 郑观应是清末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边防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晚清社会上层阶级边防思想的反映,并对清季乃至民国时期的边防产生了积极影响。
  16. 日昌是近代中国一位有争议的地方督抚大员、洋务实干家.
  17. 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的洋务官僚之一。
  18. 经济上,兴办洋务实业,打破了外国资本垄断,削弱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9. **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对我国当时社会的冲击,同时引进西方体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近代体育思想。
  20. 在郑观应和洋务派关系上,指出他们既存在合作共事,也存在观点上鲜明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