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1. “三绝”是明代板栗园,明代守城的将士们三分守边七分垦种,这片板栗园就是当年种下的。
  2. 《三都赋》虽然是京都大赋带殿后性的辉煌,但其后都邑赋仍然以较短的篇幅,相对省净的形式,绵延不绝(明代大赋仍多)。
  3. 明代,中朝两国的宗藩关系是东北亚地区最牢固的国际关系。
  4.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5. 明代折子戏是中国戏曲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我们了解折子戏的产生、形成过程的窗口。
  6. 其文字主要来自于明代百回全本,又根据清代真诠本加进了唐僧身世故事。
  7. 明代民窑青花“线”的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民窑青花生产的商品性、劳动性、工艺性,明代的社会审美风尚和民窑工匠的创作自由分不开的。
  8. 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东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
  9. 清朝大张旗鼓地给明代崇祯帝、惠帝上尊谥及给大批明代臣民以专谥、通谥,是将谥法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之心。
  10. 如在政府组织方面,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代的内阁制,都是对历史哲学和经验吸收与扬弃的产物。
  11. 在典范楷书基础上,经过匠体的加工,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宋体字。
  12. 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13. 寺内墓塔林共有北魏至明代墓塔167座,可与嵩山少林寺的墓塔林相媲美。
  14. 明代四大奇书自问世以来,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众多。
  15. 这造成了明代经济领域诓骗窃夺现象的空前盛行,这种社会现象广泛地发生在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实行诓骗窃夺之人,采用的手段多而狡猾、残忍。
  16. 因此,这两件青花八方烛台很可能是明代御器厂款识书写制度定型前的宣德早期作品。
  17. 丰满偏高,口厚腹壁薄,铜质不如明代精,耳孔多半圆如洞,款识仿宋体渐多,楷篆书并存。
  18. 本文试图以这些贞妇、贞女的守节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念,并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19. 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20. 在万寿公园,荆江大堤内侧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险段观音矶上,明代万寿宝塔巍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