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明知子贡在才能与事功上远超颜回,却问“孰愈”,显然别有所指。
- 子贡是“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富可敌国、精明世故,颇懂得如何“学以致用”。
- 回乡期间,黄国梁一行先后参观了冼太庙、宝光塔、缅茄树、根子贡园、红荔阁等具有高州特色的名胜景点。
- 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
- 这瑚琏乃是上古时期,宗庙当中盛放黍稷的祭器,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将他比喻成为瑚琏,意思就是子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
- 于颜子如此,于夫子则子贡更是拳拳服膺,观其求教夫子之事多能付诸践履可知也。
-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孔子曰:三伏自远方来,不亦怕乎?少吃冷饮冰棍,不亦健乎?收到祝愿而转发给朋友,不亦君子乎?子贡答曰:对哉,对哉!
- 比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也不错,但是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 所以子贡讲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确是不容易,很难得。
- 江宜桦希望建立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他引述《论语》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 孔子评论子贡是“瑚琏”之器,也就是宗庙里主要的祭祀之器,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干才。
- 为何说孔子不喜子贡,除了上述原因,还因为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这句话,于是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