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知识 >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

日期:2022-08-21 12:58:57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1

  ㈠动词+名词性后缀→名词派生词

  主要名词性后缀有:

  ① -er,例如:painter(画家);writer(作家)。

  ② -or,例如:actor(演员);sailor(水手)。

  ③ -ant,例如:attendant(侍者);dependant (受赡养者)。

  ④ -ent,例如:resident(居民);propellent(推进物)。

  ⑤ -ist,例如:typist(打字员);copyist(誊写员)。

  ⑥ -ment,例如:excitement(紧张);amazement(惊奇)。

  ⑦ -t,例如restraint(控制);complaint(投诉)。

  ⑧ -ture,例如:fixture(固定状态);mixture(混合物)。

  ⑨ -ion/-tion,例如:celebration(庆祝);intention(意向)。

  ⑩ -al,例如:renewal(更新);approval(赞许)。

  ㈡形容词+名词性后缀→名词派生词这类名词性后缀包括:

  ① -ness,例如:goodness, happiness.

  ② -y/ty/ity,例如:difficulty, certainty, majority.

  ③ -th,例如:truth, warmth.

  ④ -ce/cy,例如:patience, urgency.

  ㈢名词+形容词性后缀→形容词派生词。主要形容词性后缀有:

  -ial, -n, -al, -ese, -ary, -ful, -ly, -y, -ous, -ish, -ic, -less 等。例如:industrial(工业的);Asian(亚洲的); emotional(情绪的);Chinese(华人的);disciplinary(纪律的);careful(小心的);friendly(友善的);stormy(有风浪的);dangerous(危险的);childish(幼稚的);economic(经济上的);useless(无用的)。

  ㈣动词+形容词性后缀→形容词派生词

  这里的形容词后缀有“-ent/-ant, -able/-ible, -ive/-tive” 等。例如:dependent, observant; agreeable, sensible; attractive, attentive.

  ㈤名词+动词性后缀→动词派生词

  常用的动词性后缀是:“-en, -ise/-ize, -fy, -ate”等。例如:frighten, threaten; apologise, standardise; classify, beautify; originate, motivate.

  ㈥形容词+动词性后缀→动词派生词

  这里的后缀有两个,即:-ise/-ize和-en,例如:modernise, realise; brighten, weaken.

  ㈦形容词/名词+副词性后缀“-ly”→副词派生词

  如:successfully, carefully, angrily, quickly; daily, monthly, yearly.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2

  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直接而有力,多用主动语态,可以使文章充满朝气,呈现活力。在下列两组句子中, (b)比(a)有力:

  (1) a.My first visit to New Zealand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by me.

  b. I will always remember my first visit to New Zealand.

  (2) a.The crowing of cocks could be heard at dawn.

  b. The cocks' crow came with dawn.

  虽然如此,在某些情况下,非用被动语态不可。前此已提过这事,这里不再重述。这里只有指出其中一点,就是有些动词,如 "base, schedule, expect, suppose" 等,通常以被动语态形式出现。

  例如:

  (1)This survey was based on facts.

  (2)The last train is scheduled to leave at 9pm.

  (3)You are expected to come on time.

  (4)All are supposed to work hard.

  除了上述这些动词之外,还有十种,几乎都以被动式出现。

  (一)有关“疾病”的动词,如:

  (1)Helen's left lung is infected.

  (2)He is confined to the house by illness.

  (3)The old man was seized with sudden chest pains.

  (二)有关“疲乏”的动词,如:

  (4) I am completely exhausted after the game.

  (5)Tom was done up after the race.

  (三)有关“喜乐”的动词,如:

  (6)The children were fascinated by the toys.

  (7)We were delighted to hear the good news.

  (8) I am very pleased to see you here.

  (四)有关“延迟”或“障碍”的.动词,如:

  (9)The workers were held up by the heavy rain.

  (10)The road was blocked by ice.

  (11)The train was delayed by 30 minutes.

  (五)有关“惯性动作”的动词,如:

  (12)Tom is addicted to smoking.

  (13)Foreign workers are quite used to hard work.

  (六)有关“烦恼”或“焦急”的动词,如:

  (14)Who was upset by John?

  (15)Mother was annoyed to know this.

  (七)有关“惊奇”或“震惊”的动词,如:

  (16) I was surprised to see him here.

  (17)All were shocked to hear the bad news.

  (八)有关“包围”的动词,如:

  (18)The troops were surrounded.

  (19)Troy was besieged.

  (九)有关“沾污”或“污化”的动词,如:

  (20)Judy's reputation is tarnished.

  (21)The water was contaminated with oil.

  (十)有关“害怕”或“混乱”的动词,如:

  (22)All were frightened out of their wits.

  (23)He was puzzled about what to do next.

  要注意的一点是,上面这十类动词有些已渐渐失去了动词力量,转化为惯用语。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

  例如:(1) Air and water are indispensable to me.

  (2) She likes going out with friends or playing outdoor games.

  (3) Most workers have a good income, so they look very happy.

  从属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形成复杂句中的从属分句。例如:

  (4) He said that he did not want to go .

  (5) Many things have happened since I last saw him.

  (6) You may come if you want to.

  上述连词的用法,看起来不难,但错误也难免。下面是些好例子:

  (1) This book may be used both as a text as well as a reference book.

  这里的“as well as”和“both”不能搭配,应该将“as well ”改为“and”,使“both……and……”变成关联连词( correlative conjunction)

  (2) He not only speaks Mandarin but also English.

  这里的“not only”应该移到“speaks”后面,使这个动词兼顾两个等立宾语:“Mandarin”和“English”。

  (3) Although he is fat, but he is very weak.

  英语里的“although”和“but”是不见面的 ,因此这句里的“ but”要去掉,不然“although”就要出来。

  (4) Jim is not so strong like you.

  这里的“not so”必须和“as”连成一体;介词“like”是不适宜的。

  (5) No sooner had we reached our destination, they left.

  "No sooner"必须和"than" 配成关联连词,把"than" 省掉是不对的,应该补上:

  No sooner had we reached our destination than they left.

  这句子的意思也可透过“as soon as”反映出来:

  “As soon as we reached our destination, they left.”

  (6) I took a taxi and which took me to the station.

  这里的并列连词“and”是多余的,必须去掉。如果要保留“and ”也可,但是形容词分句里的关系代词“Which”要改成主语“it” ,使整个句子变成并列分句如下:

  I took a taxi and it took me to the station.

  (7) My friend came up to me and held my hand, said good-bye excitedly.

  这里的“and”应该用来连接最后两个谓语才对:

  My friend came up to me, held my hand, and said good-bye excitedly.

  不然,就要把“said”改成“saying”。

  My friend came up to me and held my hand, saying good-bye excitedly.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阅读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1)

——初三英语下册的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三英语下册的知识点总结1

  1.get used to sth./ doing sth.*惯于……

  2.as a matter of fact事实上

  3.break out爆发

  4.live a hard life过着艰难的生活

  5.in need of需要

  6.provide sb. with sth.= provide sth. for sb.提供某物给某人

  7.one’s success in doing sth.成功完成某事

  8.obey strict rules遵守严格的规则

  9.take drugs吸毒

  10.aim to do sth.目的是

  11.in the past sixteen years在过去的十六年里

  12.at home and abroad在国内外

  13.pay for付款

  14.thousands of成千上万的

初三英语下册的知识点总结2

  1. chemical factory化工厂

  2. pour… into…把……排放到……

  3. in a bad mood处在不好的情绪中

  4. manage to do sth.设法去做某事

  5. do harm to … / be harmful to…对……有害

  6. quite a few相当多

  7. no better than同…….一样差

  8. in pubic公开地

  9. all sorts of各种各样的

  10.in many ways在许多方面

初三英语下册的知识点总结3

  1.现在完成时:常与for或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连用,表示从过去某一时刻延续到现在。

  e.g. You have been in New York for a long time.

  The city has improved a lot since I came here a few years ago.

  2.构词法:

  合成词: home +work= homework

  派生词: use——useful, happy——unhappy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2)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Al2(SO4)3+ 3H2↑6HCl + 2Al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3)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3篇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

  1、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工人运动的时间: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3、工人运动目的: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二、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年

  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核心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5、性质或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2、马克思、*初次相会于1844年。巴黎。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时间:1848年。人物:马克思、*为*者同盟起草纲领。

  5、诞生的标志:1848年《*宣言》的发表

  6、《*宣言》内容: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而斗争。

  7、意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8、材料解析题:“让统治阶级在*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

  得将是整个世界。”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该文献是由谁起草的?

  ②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③上述材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对*事业充满了必胜信心)

  四、巴黎公社:

  1、背景:

  ①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

  ②资产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1871年3月*军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

  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经济体:欧盟。的政治体:联合国。

  26.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

  27.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分治”(*方案)。

  28.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本质:领土争端。

  29.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和美国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美国出台“*主义”。

  30.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1.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32.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挑战: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33.我国*应对全球化趋势的最主要措施:2001年加入WTO。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原因:

  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农奴暴动频繁。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

  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材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说的)。

  二、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了解)

  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代工业。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4)

——初三物理知识点公式3篇

  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三、热机的效率

  1.物理学*中已经学*过机械效率、炉子效率等效率问题,所谓效率是指有效利用部分占总体中的比值。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做功的装置,用来做有用功的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2.由于燃气的内能一部分被排出的废气带走,一部分由于机器散热而损失,还有一部分用来克服摩擦等机械损失,用于做有用功的部分在总体中的比例不可能达到IO0%,一般情况下:蒸汽机效率6%~15%,汽油机的效率20~30%,柴油机的效率30%~45%。

  3.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人们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减小各种损耗,提高效率。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是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热电站就是利用发电厂废气余热来供热,既供电,又供热,使燃料的各种利用率大大提高。

  4.η=E有/Q×100%式中,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5.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记住)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方向)


初三英语知识点的用法3篇(扩展5)

——初三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

1、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2、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3、高中物理电知识点总结

4、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5、*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6、*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7、*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9、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10、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1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1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4、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1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16、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7、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

18、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线圈的匝数

19、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20、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21、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2、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3、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24、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 是南极(S极) 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25、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2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27、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8、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29、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30、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3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3、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4、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35、热值、密度、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3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37、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3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40、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但“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41、及时复*

42、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43、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打好基础。

44、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45、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46、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4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48、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49、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50、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