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制度 >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社会保险制度1

  加快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1.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广州将本市户籍的未成年人、非从业人员、老年居民以及在校学生(不受户籍限制)纳入医保范围,共计约147.9万人。筹资标准是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的缴费标准为16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80元/人·年,各级*资助80元/人·年。非从业居民的缴费标准为58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480元/人·年,各级*资助100元/人·年。老年居民的缴费标准为100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500元/人·年,各级*资助500元/人·年。

  2.将农转居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本政策覆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域内、已取得本市城镇户籍的“农转居”人员38.6万人。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按本市现行医保政策规定,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主要由个人缴交,集体经济组织给予适当补助。

  3.建立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拟于20xx年下半年出台的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适用于与本市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非广州户籍从业人员。根据外来从业人员的特点,按照“低缴费、广覆盖、保当期”以及“雇主缴费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原则,制订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对拟参保的外来从业人员给予住院、门诊特定项目、指定慢性病及普通门诊基本医疗待遇。

  4. 修订《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

  修订后的《办法》已于20xx年7月30日出台。覆盖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人员,目前约有333万人。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到本市全体户籍居民和外来从业人员;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患病参保人医疗保险待遇;增强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共济能力;解决原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部分“4050”失业再就业人员退休时缴纳过渡性基本医疗金问题;解决统筹区内职工就业转移接续参保年限,以及早期外地调入本市职工和军队转业到地方单位的工作年限问题等。

  5.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该统筹制度将覆盖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包括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居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所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目前共计约有426.8万人。主要内容是有效地使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普通门诊费用,减轻参保人就医的个人负担。

社会保险制度2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合同法:

  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工之日满1个月的次日起)。

社会保险制度3

  1辽宁省养老保险运行规模分析

  1.1辽宁省养老保险缺口较大

  20xx年起随着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逐渐深入、辽宁省养老保险收支规模均不断扩大,基金征缴收入由20xx年的135.4亿元,到20xx年增加到727.2亿元。但是快速增长的收入却无法满足养老保险支出的需要,辽宁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由20xx年的178.6亿元,到20xx年增加到883.6亿元。造成辽宁省基金缺口不断增加由20xx年的43.2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15*亿元,*均缺口水*可占基金支出的17.4%。

  1.2养老保险替代水*有所下降

  通过收集历年《辽宁统计年鉴》中关于养老保险的有关指标,并以此指标下的数据为样本,经过整理得出辽宁省从20xx年至20xx年十一年间的现实养老金替代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20xx年的60.94%,20xx年的57.59%下降到20xx年的44.08%,此后虽然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到20xx年为46.91%。其中辽宁省从20xx到20xx年间波动较小,最大值为20xx年的47.47%,20xx年的养老金替代水*处于最低值,为44.08%。这七年间的波动范围都控制在3%以内,基本维持在45.00%左右。

  1.3国内生产总值保险系数较为稳定

  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水*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同时也决定了社会成员晚年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情况和生活质量。根据国际通行规则,一般以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满足社会成员养老需要的份额。利用辽宁省历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20xx-2011年养老保险支出增长幅度*均水*为17.5%,比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的16.1%要高,国内生产总值保险系数基本维持在4%。

  1.4实际缴费水*不足

  辽宁省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事业职工与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上遍及省内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但从20xx年至20xx年征缴收入、在职职工*均工资的对比关系测算出的实际缴费率*均水*为17.59%,未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设定的28%缴费率。

  2改进建议

  2.1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

  由于《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规中对于处罚条件规定不够详细以及惩处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执法力度不强,部分企业钻政策空子存在着不参保、缴费不及时、不足额缴费等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使得实际实现的缴费率能够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制度预期的缴费水*,这样有助于通过提高实际缴费替代率,从而实现制度预期的缴费替代率水*。同时,通过不断的对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使得企业以及企业的职工,其中尤其是第二产业企业及其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和缴费的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社会公众成为主动关注企业为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情况的监督员,成为监督企业缴费的生力军。这样即可通过提高实际缴费率,实现制度设定的替代水*,而且可以增加职工累积的缴费年限,实现社会统筹中32%的代际供养替代率,进一步促进制度设计替代率的实现。

  2.2加强基金的增值能力,减缓替代率水*下降速度

  利用前人的一些研究,当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既定的情况下,工资增长率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会出现反向的相关关系;若工资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与替代率会出现正比的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均工资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水*处于较高的层次,个人账户的自我保障能力也会不断强大,养老金个人账户能够实现的理论替代率也会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辽宁省人均工资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均水*已到达14.4%,致使养老金替代率呈现出快速下降的态势。在当前工资水*快速上升时期,要求养老保险的积累基金必须能够实现较高并且较稳定的收益水*。目前提升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水*比较现实的方式是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金融投资运作部门或独立的运作单位,强化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能够有助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得到提升,从而能够保证辽宁省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有较充足的供给。

  2.3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制度

  由于辽宁省老龄化加剧以及制度赡养比例的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成为必然。保持一个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适应的养老金替代率水*,既有利于对养老保险制度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还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均寿命的延长,退休持续时间必定也会随之增长,在退休时所确定的养老保险金发放水*必定会因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在养老保险发放制度中引入指数化调整机制是必然的,从而实现保障退休人员的收入能够随着物价水*的变动而保持适度的增长,从而保障养老金的购买能力。

  2.4采取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模式

  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国家保障到社会保障所产生的较高转制成本,仅靠向企业和企业职工收取养老保险费这一条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势必会产生较大的收支缺口,形成个人账户空账和对*的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因此必须积极从其他渠道来筹措资金,如出售国有股份、发行社会保障彩票、个人所得税收入全部或部分转入等方式筹集资金,以维护基金的*衡和制度的*稳运行。

  2.5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及自由转移机制

  目前辽宁省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尚属于省级统筹状态,当劳动力出现跨省转移时不仅需要转移劳动关系,还需对个人账户资金进行转移。但是各省关于社会养老政策的各项规定还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使得接续和转出基金时无法顺利交接,常常会出现在劳动力转移时断保或重复参保的现象。建议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以保证参保人员在全国范围实现转移或流动时能够无条件接续,有助于避免参保率、缴费率逐年下降。

社会保险制度4

  [摘要]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迅速发展,医疗保险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对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疗保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结构优化,健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让医疗保险能够覆盖城乡,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保险制度来维持保险市场的*衡和稳定。文章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险模式,并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经济社会效应;结构优化

  *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渐渐开始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发展的目的也由原来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变成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如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社会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成为当前领导人关注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结构方面的挑战不断出现,需求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外部需求都在急速下滑,因此,调整需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问题,因此,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在医疗保险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的制度较我国而言也更加完善,以下就德国和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说明医疗保险的社会经济效应。

  1.1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其医疗保险制度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德国的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相较其他国家,德国的社会保险开始得比较早。最早提出关注工人疾病方面的保险问题的是一位叫俾斯麦的德国人,他建议,可以采用强制性保险的方式来解决工人群体的疾病治疗问题。之后德国通过立法确认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由《职员保险法》和《工人疾病保险法》共同构成德国医疗保险的法律基础,形成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又推行了《社会法典》,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进行进一步完善。现如今,德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居民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2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公费医疗的方式,医院是由*出资设立的,采用公费医疗的方式来保障人们的医疗问题。除此之外,公费医疗还为老人和小孩提供许多其他服务,例如上门服务之类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英国的公费医疗制度已经十分完善,居民的医疗问题有着有效的保障,因此,英国虽然也有部分商业保险,但只是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

  2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现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企业职工购买的劳保医疗,这部分医疗保险是由企业与职工共同购买,按照员工的工资水*,参照一定比例进行购买,是对企业职工疾病治疗方面的有效保障;第二种是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的历史较长,其受益人包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以及高校学生。费用由国家预算进行拨款,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门共同管理使用;第三种是适用于农村居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与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不同,它是由个人和集体共同筹集资金,为农村居民的疾病治疗实施的一种互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除上文中提到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外,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包括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我国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也已经有十几年,在当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采取的是投保人自愿参保的方式,其对象是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这部分医疗保险基本是由参保个人和*补贴共同承担的,由于这部分保险创收比起职工医疗保险更弱,因此,国家需要给予比新农村合作医疗更高比例的补贴,以保障这部分参保人的疾病治疗问题。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发展30多年,到20xx年,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了商业医疗保险价值的肯定。在新型医疗保险改革中,商业医疗保险的地位得到了明确的肯定。但是商业保险虽然发展速度快,其优势却不明显,需要进行发展方向的调整,以便于对国家的保险制度进行补充。

  3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结构优化的一些建议

  3.1提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能力

  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已经基本覆盖90%以上,但是在覆盖面逐渐增加的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城镇居民的医疗费用比起农村的医疗费用更高,因此问题也更加突出,城镇居民在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因此,*虽然已经逐渐实现了广覆盖的目标,但是医疗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今后的发展目标应该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率并不高,*可以着力于提高医疗保险的支付水*,将医疗保险基金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利用,提高基金的利用效率,以便于居民的医疗问题得到更好的保障。

  3.2建立一个有助于国民健康发展的环境

  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健康水*,但是仅仅依靠医疗保险来保障国民的健康是不够的。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改善民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提出,最重要的是加大*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和提升*的主导地位。医疗保险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需要积极参与给予充分的肯定才能更有利于医疗保险的发展。然而*的参与也并不能使全民医疗保险达到免费,专家研究指出,医疗保险的理想化是由*、企业和参保人*均承担医疗费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降低个人承担的比例,以不超过20%为最佳。现阶段的医疗保险主要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医疗保险的进一步优化需要国家、社会公益部门以及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国民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将人们从高昂的医疗费用当中**出来,保障国民的权益,从而保障国民的健康。

  3.3合理调整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比例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处在*和市场环境的边界,国外在很久之前就进行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匹配,为我国的医疗保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保险严格来说是一种商品,用于对风险的转移和损失的补偿,投保人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购买,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对于国家医疗保险所不能覆盖或是保障不完善的部分,可以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来进行补充,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来完善不同医疗保险的比例问题,以便于配置更加合理,国民的医疗问题有更高的保障。

  4结论

  医疗问题是事关国民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医疗保险是解决国民医疗问题的最佳途径。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地优化,减少国民医疗费用的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保险的福利,使国民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5

  一、引言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1)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意义及影响。贾丽萍认为就业格局的改变和当前社保基金的困境需要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尹文耀、叶宁通过数学模式分析测算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保费收入、给付支出和收支*衡的影响情况。 ( 2)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体系构建模式。石美遐提出可以在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转向正规劳动”理念下,不断细化工作衡量标准,逐步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正规化”;而李群、吴晓欢和米红在对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农民工进行结构式访问后,则认为应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特征,设立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主要包含参保门槛偏高、最低缴费年限偏低、待遇水*低阁、无法顺畅转移和管理服务不配套五个方面问题,由此提出可通过设立多档次、延长缴费年限、提高养老金水*、完善地方政策接续细则、强化经办机构的个人化服务及信息能力等对策。(4)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微观实证研究。肖云、石玉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重庆市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资料,认为在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因素中,工作单位的性质影响最大;赵培培通过对广州灵活就业人员随机抽样所得调查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后,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在广州工作年限、所在企业性质及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情况,都对其是否参保有很大影响;马阳阳采用二元逐步分析法对山东某市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资料处理后,得出了经济收入水*、年龄、对现行政策的满意度和了解度共同影响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的结论;也有学者以数学模型测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收益率和收益总额情况。

  纵观当前就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状况,呈现出理论定性多、定量实证少的总体态势;多是以农民工群体作为分析客体,缺乏对其他灵活就业群体的探讨;常见就制度自身运行的研究,少见对制度评价和需求的分析;虽然也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理论依据稍显单薄,内容稍显散乱。本文以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灵活就业人员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借鉴消费者行为模型,尝试在了解灵活就业人员概况的同时,探讨影响其参保行为的各种因素,并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建议。

  二、基本概念与数据资料

  1.基本概念界定。参照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对“灵活就业”的界定,本文将灵活就业人员定义为: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和劳动关系等方面与传统雇佣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且就业状态呈现出高度弹性和非正规特征的劳动人群。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指*为确保公民因年龄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收入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项目。尽管《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11]18号)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已完全建立,但考虑到制度惯性等因素,本文将最早建立、最成熟的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纳入研究范围。

  2.数据资料概况。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作者于20xx年8月到20xx年9月期间在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等中心城区对灵活就业人员开展的专项简单随机调查。为了确保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主要以结构化问卷为主,并辅以深度访谈为补充,共实地发放问卷合计280份,有效回收258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2.14%。本文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处理运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频率描述、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将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并确定各变量赋值规则,首先可知目前广州中心城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及其参保概况。从总体上看,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偏低,在所有258名调查对象中,只有约24.8%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而75.2%的摊贩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与此同时,知晓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明显高于不知晓的。

  从人口学特征来看,灵活就业人员以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其累积比例达到81.4%;文化层次集中在高中、中专水*,占到了总人数的44.2%;性别和户籍差异不太明显。从调查数据上看,男性比女性参保率高,城镇户籍比农村户籍的参保率高,参保率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而提高,但年龄与参保率却有波动现象。

  在收入方面,绝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多集中在1500元-2500元和2500元-3500元两个档次,具体比例分别为38.8%和26.7% ,属广州市中低收入水*;少数甚至低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但也有约8.9%的收入超过了20xx年广州市城镇单位职工月4500元的*均标准。且其参保率相应呈现出“橄榄型”分布状态。

  从就业经历上来看,约六成的灵活就业人员有过正规就业经历;超半数曾经签订过劳动合同。其参保率随就业单位的规范程度的提升而增加;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参保率大大高于没有签订过合同的。

  在制度评价上,半数灵活就业人员表示目前政策规定的20%广州市城镇职工*均工资的缴费标准过高;*4成认为目前15年的缴费年限过长;但也有超过50%满意当前的养老金*均待遇水*,过半数希望可以随时缴纳保费。进一步看,其参保率在主观评价与现实政策供给相符时,参保比例要高一些。

  三、结果讨论与建议

  1.结果讨论。将所有变量带入回归模型方程,对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进一步测算和检验后,由有关数据测算结果可知:第一,在流动摊贩人口学特征层面,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与参保的概率正相关,而性别和户籍情况对参保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灵活就业人员在进行参保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养老保险的自我需求程度及其对社会政策的认识和解读。第二,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参保,并不受收入水*的影响。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信息了解程度的大小才是左右其是否参保的重要原因,而以前就业单位性质对参保行为影响有限。第四,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决策时,对缴费标准和养老金待遇水*并不太敏感,而对现行制度中最低15年的缴费年限的规定最认同;这表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决策并非短期的“完全经济理性”,而关注的是长期的经济负担。

  2.政策建议。通过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流通摊贩的参保行为受到年龄、文化层次、对政策的知晓情况及缴费年限的影响较大,这为有效促使灵活就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1)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一方面,除采用正式文件、公告和报刊等传统手段外,可借鉴商业广告的立体、多样、生动的行销模式,运用新兴媒体主动出击,以扩大覆盖的范围;另一方面,可多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强调参保收益情况,强化他们的预期效用大小。此外,应注意到灵活就业人员文化层次提高的趋势,可将社会保险知识内容纳入相关教学课程,尽早构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2)强化对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不仅可以减少企业“逃缴、少缴和漏缴”等欺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更能使劳动者在正规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全面知晓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树立保障的意识,进而养成参保*惯,并为今后妥善解决养老保险中断及接续问题奠定扎实基础。(3)加快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一体化建设进程。应尽快出台、完善“新农保”和“城居保”与“城职保”转移接续细则,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可变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意愿自主选择或切换养老保险项目,以切实确保其社会养老保险权益,提高参保率。

社会保险制度6

  今年,XX省将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确保全省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年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XX万人、XX万人。

  XX年,XX省将全面落实综合医改分工任务,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保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制度试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算,研究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办法。

  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医疗保障和救助脱贫行动计划,确保全省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实现全省联网和动态更新,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做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工作,连续第12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同步首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1)

——存款保险制度6篇

存款保险制度1

  摘要:20xx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后续的改革、完善和健康发展仍旧是摆在我国金融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长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存款制度构建和发展过程以及该制度产生的效用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今后的发展和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保险基金

  经过12年的酝酿,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我国也迈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关键一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稳定我国金融行业、规避银行的倒闭风险、化解金融危机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有重大意义。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制度安排,通过存款银行按一定的费率缴纳存款保险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在缴纳存款保险的银行出现倒闭危机是用存款保险基金来偿付存款人的赔款要求,从而避免银行因挤兑风险而发生倒闭的可能,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这里所说的存款保险制度即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与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向对应的制度安排,都是国家为维护银行业稳定,避免金融风险传导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银行由于挤兑风险而破产导致金融体系链条断裂而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而隐形存款保险制度不建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收取向参与存款保险的银行收取存款保险,而是由*或者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最后保障,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依靠*的行政力量或者强大的资金实力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以上两种类型的制度安排,其实是由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银行发展规模等决定的。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内容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金融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金融风险在各国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前提下的传播更为迅速,金融动荡加剧。这一制度安排的优点在于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避免银行的倒闭风险,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存款保险制度,通常以国有银行主导的发展*家普遍采用。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我国居民特有的较高的储蓄倾向,银行业吸收存款的负债业务实现了膨胀式的发展。隐形的存款保险制度给央行和*造成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其实*已经预料到了今天这种局面,也在积极准备和筹划相关制度的建立。存款保险的保障机构主要的保障对象为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基本覆盖我国金融机构和基本的币种。能够有效的保护境内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银行金融业的稳定。存款保险的保费来源主要是由投保的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交纳。费率确定有国家提供过得标准费率和根据银行不同而设立不同的适用费,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我国存款保险的偿付实行限额偿付的原则,该限额标准综合了我国的存款规模、存款结构并充分考虑到我国居民存款意愿强等因素综合考虑演算的过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三、我国存款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1.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

  相关配套设施是存款保险制度的辅助设施,我国这方面设置的缺失会使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联动性,仅靠*单方面完成规模庞大的制度安排,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也就不能尽人意。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如央行、*以及银监会等的相互配合。

  2.《存款保险条例》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待实践的检验,仍就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和补充

  也就是说,相关政策、条例的制定要建立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3.存款保险机构职能不明确

  现有制度没有对存款保险机构的具体职能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一点将有可能使得我国的存款保险机构走发达国家从复合到综合的旧路,也不利于存款保险机构在今后的具体操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4.存款人和银行机构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缺乏。银行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象,银行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会使银行在做好应对措施,即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相关的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出现操作风险。而存款保险制度所特有的保护存款人利益和存款银行的作用又使得这一制度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因而这也是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急需应对的问题。

  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对策

  1.完善相关政策配套设施

  法律方面上,要逐步将存款保险制度由*法规的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求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促进制度的强有力的实施。在机构设置方面,明确职责范围的同时,追求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机构和银监会的相互配合,自上而下的建立完备的存款保险体系,以求制度的全面和高校运转。

  2.与时俱进更新制度内容

  存款保险制度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所以我们要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于金融市场短期内的千变万化和长期的发展进步,存款保险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内容,以使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保护存款人、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3.发挥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危机处理和破产清算职能

  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配置和发挥,可直接将我国相关机构的职能设置为综合监管、危机应对和参与破产的综合机构。这样其职能就与银监会和中央银行的监管或有重叠,但更应侧重于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4.促进金融安全和存款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

  普及金融和存款保险的知识是存款保险制度自上而下,从*到机构、个人的相关意识提升的有效措施。普及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机构和个人并举,不能偏移。

  参考文献:

  [1]卢文华.对当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新思考[J].浙江金融,20xx(8).

  [2]赵保国.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xx(1).

存款保险制度2

  1.什么是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

  2.保障范围是什么?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

  3.偿付限额是多少?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4.存款人需要交纳保费吗?

  不需要。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交纳的保费。收取保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

  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投保手续。投保机构应当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每6个月交纳一次保费。

  5.什么情况下进行偿付?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偿付被保险存款: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担任投保机构的接管组织;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实施被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请;经*批准的其他情形。为了保障偿付的及时性,充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上述情形发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6.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其他合法收入。

  7.存款保险基金怎么管理?

  根据*批复,存款保险基金由*人民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分账管理,单独核算,管理工作由*人民银行承担。为保障存款保险基金的安全,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限于存放*人民银行,投资*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以及*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8.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存款保险条例从20xx年5月1日起实行。

存款保险制度3

  一、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

  (一)美国的研究者对传统存款保险制度诱发银行道德风险的研究

  美国研究者认为传统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及降低银行系统爆发危机的概率影响不大。

  1.研究者借助于对参保银行与未参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前者小于后者;研究者还将新参保银行纳入实证分析研究,对参保银行、未参保银行和新参保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动态比较,结果发现新参保银行的安全性有所降低。

  2.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得出推论是:竞争激发银行的冒险经营,冒险经营的银行特别是新银行更需要加入存款保险体系获得安全保障,因此形成安全持续的存款保险体系设计的障碍。

  (二)加拿大学者对传统存款保险制度诱发银行道德风险的研究

  20xx年,加拿大学者对本国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易增加银行机构的非系统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也更强烈地刺激银行选择开展风险性高的业务,试图将风险转移,从而逃避对存款人的责任。

  (三)国外研究者关于降低银行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为降低道德风险,美国、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对传统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而且在法律、金融监管规则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核心是按照风险程度制定保费标准,并且随时根据风险变动情况来调整保费,以减少逆向选择所带来的体系风险。

  (四)国外关于基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加强存款保险机构和对银行监管以降低银行道德风险的研究

  上述概括的内容更多的是各国侧重于存款保险形式本身诱发银行道德风险研究综述。*二十来年国外也不曾间断对涉及到如何根据具体金融环境和监管环境发挥存款保险最大作用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存款保险的透明度、保护程度、可计算性及道德风险指数设计等,旨在将显性存款保险与银行管理水*相匹配,以保证银行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与道德风险产生的现实因素

  建立的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必要客观分析我国银行业在隐性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和将要推出的显性保险可能增加的道德风险。

  (一)传统金融体制下隐性保险与道德风险问题我国银行全额存款保险的隐性保护机制一直是我国银行体系安全保证要素之一。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商业银行出现的问题,都由国家财政买单,施以对存款人利益保护。在国家信用支撑下的银行机构、存款人对自身的潜在风险是轻视的。因而几十年来银行倒闭案例发生廖廖,即使偶发银行风险,存款人利益也没受到丝毫损失.

  (二)现代金融体制下隐性存款保险与道德风险问题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增大,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诱发的道德风险产生新的表现形式:首先,长久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形成银行、存款人对存款安全保护意识放松,存款人根本没有自己的存款与银行共存亡的忧患意识,在对此类问题的随机采访中,存款者的态度大多是不屑。可以看出,存款者已经形成了国家和银行的安全是合而为一的思维定式,即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中也难以制约银行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的不均衡,破坏了银行的公*竞争。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国有控股型大银行的隐性保护来自于*,而中小银行却来自于地方*,资金支撑力量的不均衡助长了*保护下的大型银行道德风险发生的规模和概率,同时也为大银行实施激进的经营策略,取得市场先机创造了条件,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的不公*。

  (三)现代金融体制下显性存款保险与道德风险问题

  当前我国正面临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的格局。理论上讲,这一转变可产生对银行道德风险降低的预期,实际有推高银行道德风险的可能。原因是:一是与利率市场化相伴而生的存款保险制度势必增加银行追求高收益,承担高风险的可能。二是我国银行业仍处于低水准的成本管理阶段。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容易导致银行通过增加高风险资金业务的比例来增加收益,弥补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后增加的成本。三是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初有可能导致银行自我管理的松懈,引发对存款人利益的忽视。

  三、借鉴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需要在保护存款者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及维持存款保险体系的安全三者间找到有效的均衡点,同时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全面借鉴国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建立具有*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制度内容设计应体现对银行道德风险的最大约束

  存款保险制度无非包括投保机构、保费、被保存款类别等要素。其中投保机构的投保资格及保费确定对银行道德风险约束效力较大,这两个要素的确定需要更谨慎些。第一,投保机构确定。我国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规定,投保存款保险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实施细则确定时应该设立银行机构投保的门槛,如对风险大、债务重、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应排除之外,以利于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由于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大银行垄断,在设定银行投保门槛时应该慎重。第二,差别费率确定。《征求意见稿》第九条明确了费率是:“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虽然借鉴了国际经验考虑了风险差别费率,但风险差别费率制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确定时要保证在对银行各类指标评估准确、真实基础上体现出差别,才能促进银行控制风险。由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最初实施一步到位的差别费率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应把握好实施费率差别化的节奏,不能因一种安全制度的建立形成另一种安全隐患。

  (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环境的创建应体现对银行道德风险的最大约束

  因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因此加强银行业道德风险约束离不开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这一点已被国外长期的实践证明。第一,强化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为配合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要重新审视监管标准和确定监管指标,完善监管体系,为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创建良好环境。第二,强化存款保险机构对投保银行的监管。在存款保障流程中,存款保险机构是银行风险的最后承接者,因此存款保险机构要强化多元功能,如强化保险精算、参与银行业经营管理以及对投保机构破产的处置和挽救等功能。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制度建设是保证存款保险体系持续、安全的必要保证。

存款保险制度4

  存款保险制度料XX年初推出

  据媒体报道,央行11月27日召开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明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央行副行长胡晓炼27日在“《财经》年会XX: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此前也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已接*成熟。

  在长达21年酝酿之后,央行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权威人士介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将借鉴有限赔付、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机制等国际存款保险制度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做法,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职能,包括适度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职能,强化对制度参与各方的激励和约束。

  通常情况下,国际上存款保险限额大多集中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6倍左右的水*。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68,845.20亿元,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人均gdp大致为42,011元。用50万存款保险限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011元,比值为11.9倍,比较符合我国储蓄率高的基本国情。

  未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上缴保费。专家对此表示,保费金额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影响会很小。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是在银行体系运行比较*稳时期建立的,估计起步时的费率不必太高,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逐年收取,逐步积累存款保险基金。

  存保制度推出后或将降准

  *民生银行首*研究员温彬周一(12月1日)表示,《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虽并未明确具体费率,但明确了采取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相结合的原则,预计总的费率不会太高,对银行的经营成本影响有限。考虑到目前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具备风险缓冲的作用,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也应相应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温彬表示,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存款本息50万元人民币的担保上限符合市场预期,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会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不会导致存款搬家,避免部分中小银行因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反而出现“挤兑”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民营银行的设立会提速,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提高中小和微小企业、“三农”、社区等金融服务的满足率。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民营银行的扩围,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潜在的经营风险也在上升。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重要制度基础,它的建立有利于宏观金融稳定,也有助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有序竞争。”温彬说。

  他还表示,从征求意见稿看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采取了中间方案,并未建立类似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而是先成立存款保险基金,并参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框架,具备一定的监管职能,有利于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存款保险制度将强化金融机构市场约束

  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增强我国金融业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同时,将为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保驾护航。

  促进银行体系健康运行

  专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加强和完善对存款人的保护,使存款人的存款更安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制定和公布《存款保险条例》,以立法形式为社会公众的存款安全提供明确的制度保障。在条例中明确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确保可靠的资金来源,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条例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护存款人权益。

  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经营,从而更好地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

  三是存款保险是对现有金融安全网的完善和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通过明确的存款保障制度安排,稳定市场和存款人信心,是对我国金融安全网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整体效能,促进银行体系健康稳定运行,更好地保障存款人权益。

  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

  存款保险将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含外资法人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符合条件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当参加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仅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其他经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承保的存款除外。将少数特定存款排除在存款保险保护范围之外,有利于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作用,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专家指出,切实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这是建立这项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最高偿付限额设为50万元,约为XX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国际一般水*。据测算,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

  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是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良好,银行体系总体运行稳健,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总体健康,同时银行业监管质量和水*不断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现有金融安全网的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保障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和存款人安全。从国际经验看,即使个别银行出现问题,通常是通过市场手段,运用存款保险基金促成健康的银行收购问题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健康的银行,使存款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存款保险制度5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探索与建立

  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并在充分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我国《存款保险条例》(下称《条例》)于20xx年5月1日正式施行。在制度出台过程中,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目前看,《条例》施行三年多来,各方面反应积极正面,制度运行*稳,功能不断拓展,存款保险制度在保障存款人权益、增强公众信心、强化风险约束、促进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从各地持续监测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秩序正常,并未出现制度出台前担心的“存款搬家”或者存款从小银行向大银行集中等情况。

  当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存款人全额保障水*持续保持高位,有效维护了银行体系稳定。截至20xx年末,50万元存款保险保护限额能够为全部投保机构99.6%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这与《条例》出台时的保障水*相比保持稳定。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的全额保护覆盖率为99.4%,农村商业银行为99.7%,农村合作银行为99.7%,农村信用社为99.8%,村镇银行为99.2%,民营银行为99.9%。总体上看,我国存款保险的保障水*较高,可以对存款人给予充分保护。

  第二,我国存款保险在防范和应对银行挤兑、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方面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部分金融生态脆弱地区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存款人恐慌和挤兑。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存款人权益有了制度化的法律保障,大大增强了公众信心,提升银行体系稳健性。例如,20xx年8月,某省一家中小银行由于谣传其储户资金无法兑付,导致周边的几家乡镇支行发生挤兑。事件发生后,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等有关方面迅速行动,共同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加大存款保险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存款保险声明、发放存款保险宣传折页、在银行网点电子屏滚动播放存款保险宣传标语等方式,向公众宣传该行所吸收的本外币存款依照《条例》受到保护。从事后分析看,存款保险宣传对稳定公众情绪和信心起到了积极成效,对缓解挤兑压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第三,存款格局总体保持稳定,中小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从各国经验看,存款保险是中小银行发展的重要有利条件,客观上可以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有利于为之创造一个与大银行公*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包括大、中、小银行在内的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均衡健康发展。从监测情况看,《条例》施行以来,大、中、小银行存款格局保持稳定,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截至20xx年末,中小银行存款余额比《条例》出台时增长37.3%,存款市场份额比《条例》出台时上升2.1个百分点。

  第四,存款保险为发展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等金融领域其他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从全球经验看,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经济,要给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社区和三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还是需要多一些扎根基层和社区的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同时,需要在利率定价和产品设计等方面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来,20xx年5月11日人民银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同年10月进一步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20xx年6月,原银监会制定的《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也顺利出台,设立民营银行由试点转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从这些实践情况看,存款保险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民营银行和其他银行的公*竞争,同时,通过风险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等机制,及时校正和有序释放风险,可以为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增加基层金融服务有效供给、深化利率市场化解除后顾之忧。

存款保险制度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也不断开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如何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尽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要求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为其吸收的存款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机构发生危机无力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援助或直接对存款者给予偿付。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

  存款保险制度最初起源于美国。1929年,美国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银行连锁倒闭的风潮,众多存户损失惨重。为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防范银行挤兑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水*。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囚徒困境”问题导致的银行挤兑风潮。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能有效地防止单个银行倒闭的局部风险演化为银行体系风险。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主要是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危机。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作为高风险的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具有高杠率,其负债率普遍高于90%。同时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借短贷长”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特点。高风险企业的银行业要求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一旦银行发生危机甚至出现破产清理,这会直接有损存款人的利益。如果商业银行参加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问题时社会公众利益由存款保险公司来保护。这样不但合理的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进而稳定了金融市场。

  2、居民巨额储蓄需要存款保险制度。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806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有166617亿元,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小储户的利益。3、现行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一直对存款安全履行暗含的担保责任,实际上是实行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还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货款,都可以看作是*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暗含的“存款保险服务”。这种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在较长时间内保护了存款者利益,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示固有的局限性。

  (1)这种隐性存款保护带来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存款者相信银行亏损后,国家会作为其强大的后盾。因而导致存款者在选择开户银行时不关注开户银行的风险状况,存款时很少考虑银行的经营风险等问题。这无形中削弱了对存款银行的监管作用,助长了其高风险经营的行为。

  (2)它不利于银行市场的公*竞争。一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存款者不用担心银行倒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这会加大了其他银行的筹资成本。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受到其垄断地位的限制,这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公*性。同时在未来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中小银行还要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其生存条件更加困难。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淡化四大国有银行的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相对公*的竞争环境。

  4、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已成熟。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好转,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经济发展下滑、银行危机爆发以后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担,甚至导致存款保险制度刚刚建立就要面临危机。在经济处于景气的时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还可以起到预防危机的积极作用。

  (2)严格的银监会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注资、不良资产剥离、上市等改革措施,整体经营水*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政策性大规模集中处置工作已接*尾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虽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但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新事物。该制度本身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根据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该制度推行的情况来分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我们拭目以待。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2)

——社会保险制度(5)份

  社会保险制度 1

  [摘要]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迅速发展,医疗保险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对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医疗保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结构优化,健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让医疗保险能够覆盖城乡,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保险制度来维持保险市场的*衡和稳定。文章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险模式,并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经济社会效应;结构优化

  *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渐渐开始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发展的目的也由原来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变成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如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社会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成为当前领导人关注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结构方面的挑战不断出现,需求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外部需求都在急速下滑,因此,调整需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问题,因此,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在医疗保险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的制度较我国而言也更加完善,以下就德国和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说明医疗保险的社会经济效应。

  1.1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其医疗保险制度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德国的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相较其他国家,德国的社会保险开始得比较早。最早提出关注工人疾病方面的保险问题的是一位叫俾斯麦的德国人,他建议,可以采用强制性保险的方式来解决工人群体的疾病治疗问题。之后德国通过立法确认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由《职员保险法》和《工人疾病保险法》共同构成德国医疗保险的法律基础,形成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又推行了《社会法典》,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进行进一步完善。现如今,德国已经形成完整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居民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2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公费医疗的方式,医院是由**出资设立的,采用公费医疗的方式来保障人们的医疗问题。除此之外,公费医疗还为老人和小孩提供许多其他服务,例如上门服务之类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英国的公费医疗制度已经十分完善,居民的医疗问题有着有效的保障,因此,英国虽然也有部分商业保险,但只是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

  2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现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企业职工购买的劳保医疗,这部分医疗保险是由企业与职工共同购买,按照员工的工资水*,参照一定比例进行购买,是对企业职工疾病治疗方面的有效保障;第二种是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的历史较长,其受益人包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以及高校学生。费用由国家预算进行拨款,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门共同管理使用;第三种是适用于农村居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与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不同,它是由个人和集体共同筹集资金,为农村居民的疾病治疗实施的一种互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除上文中提到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外,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包括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我国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也已经有十几年,在当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采取的是投保人自愿参保的方式,其对象是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这部分医疗保险基本是由参保个人和**补贴共同承担的,由于这部分保险创收比起职工医疗保险更弱,因此,国家需要给予比新农村合作医疗更高比例的补贴,以保障这部分参保人的疾病治疗问题。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发展30多年,到20xx年,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了商业医疗保险价值的肯定。在新型医疗保险改革中,商业医疗保险的地位得到了明确的肯定。但是商业保险虽然发展速度快,其优势却不明显,需要进行发展方向的调整,以便于对国家的保险制度进行补充。

  3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结构优化的一些建议

  3.1提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能力

  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已经基本覆盖90%以上,但是在覆盖面逐渐增加的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城镇居民的医疗费用比起农村的医疗费用更高,因此问题也更加突出,城镇居民在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因此,**虽然已经逐渐实现了广覆盖的目标,但是医疗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今后的发展目标应该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我国当前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率并不高,**可以着力于提高医疗保险的支付水*,将医疗保险基金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利用,提高基金的利用效率,以便于居民的医疗问题得到更好的保障。

  3.2建立一个有助于国民健康发展的环境

  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健康水*,但是仅仅依靠医疗保险来保障国民的健康是不够的。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改善民生,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提出,最重要的是加大**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和提升**的主导地位。医疗保险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需要积极参与给予充分的肯定才能更有利于医疗保险的发展。然而**的参与也并不能使全民医疗保险达到免费,专家研究指出,医疗保险的理想化是由**、企业和参保人*均承担医疗费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降低个人承担的比例,以不超过20%为最佳。现阶段的医疗保险主要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医疗保险的进一步优化需要国家、社会公益部门以及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国民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将人们从高昂的医疗费用当中**出来,保障国民的权益,从而保障国民的健康。

  3.3合理调整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比例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处在**和市场环境的边界,国外在很久之前就进行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匹配,为我国的医疗保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保险严格来说是一种商品,用于对风险的转移和损失的补偿,投保人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购买,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对于国家医疗保险所不能覆盖或是保障不完善的部分,可以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来进行补充,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来完善不同医疗保险的比例问题,以便于配置更加合理,国民的医疗问题有更高的保障。

  4结论

  医疗问题是事关国民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医疗保险是解决国民医疗问题的最佳途径。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地优化,减少国民医疗费用的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保险的福利,使国民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社会保险制度 2

  [摘要]文章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对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现状进行评估。首先论述了整合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整合的过程及影响,并选取指标评估整合实施状况,探索实施中的难点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将来青岛市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市 居民社会医疗保险 整合 评估

  “全民医保”的最终目标是“人人都能公*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其核心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起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国民,二是每个人都能*等地从这一制度中受益。目前制度全覆盖已基本实现,但在人人*等享有医疗保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蓝色半岛经济区”的龙头城市,GDP排名跻身全国前十,城镇化率高达80%,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非常必要。青岛市作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先行者,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于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将青岛市原有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整合为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和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两项,成功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自此全市居民统一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三层保障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一、青岛市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历程

  (一)整合前的制度准备

  青岛市于20xx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到20xx年年底有427万人参保,纳保率100%,人均筹资标准312元;20xx年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截止到20xx年年底参保居民83万人,参保者数量和构成趋于稳定。保障水*稳步提升、地方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所占比例逐年上涨,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三项制度组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保障网,制度运行日趋成熟。

  整合前的新农合和城居保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就医需求,防止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但长期以来两种制度并行,弊端也日渐明显:首先,制度分立导致转移接续困难,不利于劳动力流动,重复参保、重复领取的现象多发;其次,基于户籍划分的医疗保险给付水*差异大、统筹层次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社会公*的隐患;最后,管理部门功能重合、效率低,行政成本过高。

  (二)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蓝图

  整合后的青岛社会医疗保障采取市级统筹,在基本制度、管理体制、政策标准、支付结算、信息系统、经办服务六大模块实现了统一,由三部分构成: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基本的就医需求,大病医疗保险旨在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额度以外的重症大病,大病医疗救助作为对保险制度的补充起兜底作用。

  为了实现*稳过渡、满足多样化需求,20xx年青岛市成年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设两档缴费标准,一档350元,二档130元。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成年居民按一档标准缴费;开发区、崂山区、城阳区的成年居民均按规定的一档标准缴费;四市居民可选择任一档次缴费。这一举措有三个鲜明特征,即不论城乡待遇均衡、不分地域管理统一、整合信息系统和基金管理,意味着今后就诊不再区分“城里人”和“村里人”,市内各辖区居民不再受身份和户籍限制,享受同等待遇。

  二、青岛市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现状

  (一)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对农村居民的影响

  农村居民是这一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居民尤其是原新农合参保者产生了显著影响。第一,首诊就医流向方面,新政策实施以来, 农村居民的住院就诊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村诊所或卫生室出现了负增长,乡镇医院诊疗人次仅有1.2%的增长率,综合医院则出现了5.2%的大幅增长,数据表明,统筹层次提高、基本药物制度扩展的新政策使农村居民在面临大病时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高规格的医疗机构就医而无后顾之忧。第二,在门诊受益水*、住院受益水*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D�D农村居民的门诊实际补偿比达到56.65%,比整合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次均门诊补偿费用从20xx年的10.7元提高到了20xx年的1***元,同比增长35%;住院实际补偿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居民统一享受58.7%的报销水*,次均住院补偿费用达到4151,比往年同期翻一番。

  (二)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实证分析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青岛市部分居民进行了实证调研,参保者随机抽样范围包括市南、市北、崂山、李沧、城阳、黄岛6区,即墨、胶州、莱西、*度4市,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34份,回收率为78%。问卷内容包括参保者基本信息、医疗保险认知和满意度、个人健康、就医*惯及医疗服务利用四部分。具体结论如下:

  关于参保年限,样本中72.53%的参保者参加了三年以上,表明医疗保险制度制度自实施以来赢得了多数群众的信任,在自愿投保的情况下选择连续投保。认知方面,对报销政策表示了解的被访者占多数,但有一半的被访者不清楚自己参保具体缴纳了多少费用也基本不了解报销政策,三分之一的被访者不知道**对每个人都有补贴;仍有28.8%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青岛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由此可见,虽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青岛市已经实施数年,宣传力度仍需加强。

  制度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赋值为5�D1之后*均分达到3.6,参保人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态度呈两级分化趋势。对于制度整合现状,61%的被访者认为是一项利民之策。对于“您认为目前青岛市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哪一个方面最需要改善”这一问题的回答,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服务水*、药品目录和病种范围、报销比例、筹资水*、报销流程,可见民众更注重就医体验和给付水*。部分参保者表示支持提高缴费水*、多缴多得,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年来报销流程简化和即时结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广泛好评。 关于个人健康、就医*惯,及医疗服务利用,被访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整体评价较高,并认为自己当前健康与一年前相比基本持*或有所改善;但多数人都没有定期体检的*惯。被访者的就医*惯多倾向于看西医和去药店买药,之后依次是看中医、服用家中自备的药、多喝水多休息,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不做处理。医疗保险制度对就医经济风险的分担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居民关注健康、更积极地寻医问药,但也有潜在的过度医疗和非处方药滥用的风险。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及强调制度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在过去一年内仅有3.7%的受访者存在“有治疗或检查需求却没有去”的现象,未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原因集中于“费用负担过重”,可见“看病贵”的障碍仍存在。参保居民对门诊、住院、急诊的利用率和补偿率的样本数据结果与现行政策基本吻合;被访者对最*一次就诊所获得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整体呈积极态势。

  三、青岛市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整合存在的难点和对策

  (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是一项符合国情、顺应发展潮流的改革举措,勾画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蓝图,新制度上路之初一切有待观测,同时也面临着以下难点:第一,医疗费用上涨。制度整合初期的财务收支*衡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办法》中的每人每年440元或560元的财政补贴及村集体补助方式暂不明确,在将来可预计的需求刚性增长面前面临不小的财务压力。第二,医疗资源使用不*等。此次制度整合受益最多的是农村居民,然而目前全市80%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中的二级以上医院,农村卫生机构总量不足、条件差、水*低,城乡居民即使参加同样的医疗保险也难享有同等水*的医疗服务。第三,基金管理问题。新农合与城居保整合后基金规模扩大、统筹层次提高,基金运营和监管体制还需理顺,重复参保现象仍然存在。第四,支付方式改革问题。《办法》指出要在将来逐步统一缴费档次,但目前尚无明确的费率调整依据和计划;目前单一支付方式缺乏前瞻性,尚未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因此,对青岛市制度整合实施后效果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难点,找出对策十分有必要。

  (二)青岛市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一个理想的医疗保险制度要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即使参保者可以降低患病时的财务风险,使医疗资源能够有效率的运用。青岛市全民医保的全覆盖实现后,下一步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其关键不在于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而是完善医保体系、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在改革中应以社会公*为导向,强调**的主导作用和兜底责任,把改善农村人口基本生活水*作为城市化的必经之路。结合上述青岛市调研数据,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构建本土化多元支付方式。现行的按项目支付是一种后付制,弊端在于医院和医生可能会提供过度服务,开大处方、大检查。推进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可采取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DRGs)的支付方式,对不同分组病人的病情轻重级别制定标准化的补偿额度,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公*就医。

  第二,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品质,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补偿政策倾向基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均等化。目前青岛市内4个县级市和城阳、崂山区农村的医疗资源与中心城区有较大差距,在提高医保待遇的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保证医疗保障基金真正的补给“需方”而不是“供方”。

  第三,在“自由选择+弱者倾斜”模式下,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因地制宜、有差别地分步发展。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地区差异明显,现阶段难以采用完全统一的模式,在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经济水*、城市化水*和制度基础的具体情况。

  第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透明度,提高参保群众对医保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参保居民对自身缴费及权益知之甚少,应通过多种渠道加深一般民众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了解,促进更深层次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实现。

  综上,青岛市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施至今已一年有余,居民医疗保障水*及满意度在一年中已有了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项目不均衡、待遇水*差异大、筹资方式不公*的问题已经基本上有了解决之道。

  社会保险制度 3

  一、引言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1)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意义及影响。贾丽萍认为就业格局的改变和当前社保基金的困境需要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尹文耀、叶宁通过数学模式分析测算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保费收入、给付支出和收支*衡的影响情况。 ( 2)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体系构建模式。石美遐提出可以在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转向正规劳动”理念下,不断细化工作衡量标准,逐步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正规化”;而李群、吴晓欢和米红在对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农民工进行结构式访问后,则认为应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特征,设立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主要包含参保门槛偏高、最低缴费年限偏低、待遇水*低阁、无法顺畅转移和管理服务不配套五个方面问题,由此提出可通过设立多档次、延长缴费年限、提高养老金水*、完善地方政策接续细则、强化经办机构的个人化服务及信息能力等对策。(4)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微观实证研究。肖云、石玉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重庆市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资料,认为在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因素中,工作单位的性质影响最大;赵培培通过对广州灵活就业人员随机抽样所得调查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后,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在广州工作年限、所在企业性质及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情况,都对其是否参保有很大影响;马阳阳采用二元逐步分析法对山东某市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资料处理后,得出了经济收入水*、年龄、对现行政策的满意度和了解度共同影响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的结论;也有学者以数学模型测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收益率和收益总额情况。

  纵观当前就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状况,呈现出理论定性多、定量实证少的总体态势;多是以农民工群体作为分析客体,缺乏对其他灵活就业群体的探讨;常见就制度自身运行的研究,少见对制度评价和需求的分析;虽然也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理论依据稍显单薄,内容稍显散乱。本文以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灵活就业人员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借鉴消费者行为模型,尝试在了解灵活就业人员概况的同时,探讨影响其参保行为的各种因素,并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建议。

  二、基本概念与数据资料

  1.基本概念界定。参照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对“灵活就业”的界定,本文将灵活就业人员定义为: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和劳动关系等方面与传统雇佣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且就业状态呈现出高度弹性和非正规特征的劳动人群。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指**为确保公民因年龄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收入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项目。尽管《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11]18号)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已完全建立,但考虑到制度惯性等因素,本文将最早建立、最成熟的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纳入研究范围。

  2.数据资料概况。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作者于20xx年8月到20xx年9月期间在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等中心城区对灵活就业人员开展的专项简单随机调查。为了确保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主要以结构化问卷为主,并辅以深度访谈为补充,共实地发放问卷合计280份,有效回收258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2.14%。本文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处理运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频率描述、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将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并确定各变量赋值规则,首先可知目前广州中心城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及其参保概况。从总体上看,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偏低,在所有258名调查对象中,只有约24.8%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而75.2%的摊贩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与此同时,知晓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明显高于不知晓的。

  从人口学特征来看,灵活就业人员以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其累积比例达到81.4%;文化层次集中在高中、中专水*,占到了总人数的44.2%;性别和户籍差异不太明显。从调查数据上看,男性比女性参保率高,城镇户籍比农村户籍的参保率高,参保率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而提高,但年龄与参保率却有波动现象。

  在收入方面,绝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多集中在1500元-2500元和2500元-3500元两个档次,具体比例分别为38.8%和26.7% ,属广州市中低收入水*;少数甚至低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但也有约8.9%的收入超过了20xx年广州市城镇单位职工月4500元的*均标准。且其参保率相应呈现出“橄榄型”分布状态。

  从就业经历上来看,约六成的灵活就业人员有过正规就业经历;超半数曾经签订过劳动合同。其参保率随就业单位的规范程度的提升而增加;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参保率大大高于没有签订过合同的。

  在制度评价上,半数灵活就业人员表示目前政策规定的20%广州市城镇职工*均工资的缴费标准过高;*4成认为目前15年的缴费年限过长;但也有超过50%满意当前的养老金*均待遇水*,过半数希望可以随时缴纳保费。进一步看,其参保率在主观评价与现实政策供给相符时,参保比例要高一些。

  三、结果讨论与建议

  1.结果讨论。将所有变量带入回归模型方程,对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进一步测算和检验后,由有关数据测算结果可知:第一,在流动摊贩人口学特征层面,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与参保的概率正相关,而性别和户籍情况对参保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灵活就业人员在进行参保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养老保险的自我需求程度及其对社会政策的认识和解读。第二,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参保,并不受收入水*的影响。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信息了解程度的大小才是左右其是否参保的重要原因,而以前就业单位性质对参保行为影响有限。第四,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决策时,对缴费标准和养老金待遇水*并不太敏感,而对现行制度中最低15年的缴费年限的规定最认同;这表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决策并非短期的“完全经济理性”,而关注的是长期的经济负担。

  2.政策建议。通过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流通摊贩的参保行为受到年龄、文化层次、对政策的知晓情况及缴费年限的影响较大,这为有效促使灵活就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1)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一方面,除采用正式文件、公告和报刊等传统手段外,可借鉴商业广告的立体、多样、生动的行销模式,运用新兴媒体主动出击,以扩大覆盖的范围;另一方面,可多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强调参保收益情况,强化他们的预期效用大小。此外,应注意到灵活就业人员文化层次提高的趋势,可将社会保险知识内容纳入相关教学课程,尽早构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2)强化对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不仅可以减少企业“逃缴、少缴和漏缴”等欺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更能使劳动者在正规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全面知晓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树立保障的意识,进而养成参保*惯,并为今后妥善解决养老保险中断及接续问题奠定扎实基础。(3)加快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一体化建设进程。应尽快出台、完善“新农保”和“城居保”与“城职保”转移接续细则,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可变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意愿自主选择或切换养老保险项目,以切实确保其社会养老保险权益,提高参保率。

  社会保险制度 4

  一、我国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障碍因素

  (一)经济基础和公共财政能力限制

  一项保险制度的确立首先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是否能够支撑这一制度。德国在1994年颁布了社会保险法,当年德国GDP达到了2.15万亿美元,人均25860美元。20xx年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人均37291美元。相比之下,20xx年我国GDP折合美元9.31万亿美元,但人均只有月6767美元,排名世界第89位,远低于德日的水*。①社会保险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的强力支撑。我国的公共财政能力不足也造成了对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阻碍。

  (二)财务阻碍因素

  1.缴费能力不足

  雇主与个人缴费是形成护理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判断护理保险的财务可行性首先需要从精算*衡的角度来考察。一项研究指出,在现收现付制的情况下,如果月人均给付水*在1000、800、500元人民币时,20xx年度护理保险费率应分别达到16.24%、12.99%、8.12%才能保证基金的收支*衡,这基本相当于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费率,无疑会给缴费者增加很大的负担。然而,20xx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但同时,我国养老机构的费用大致在500—2500元/月的范围内,其中收费在1000元以下的根本不能承担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从这里就可以大致看出我国居民收入与长期护理费用之间的矛盾。

  2.社会保险费率过高

  与护理保险费率较高问题相矛盾的是我国现有的已然畸高的社会保险费率。至20xx年,我国各项社保缴费的总费率*均在40%以上,其中个人缴费率达到11%。相比之下,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费率却和我国的水*相当,甚至较低。比如法国社会保险费率合计为45.04%,德国为41.53%,瑞典为30.43%,而日本这个数字仅为25.24%[3]。因此,护理保险财务*衡所需的较高费率与我国已有的高费率之间形成了巨大矛盾,再加之我国雇主和居民缴费能力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建立强制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障碍。

  (三)社会保险体制碎片化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体制存在碎片化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德国和日本都实行了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用国家强制的方式确保了护理保险参保率。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此外又有“大病保险”予以补充,这些医疗保险制度相互独立,内部机制也各有不同,统筹层次差别很大,这就给“护理保险跟随医保的原则”带来了天然的不便。

  (四)缺乏健全的社会护理服务体系

  1.机构护理服务供给短缺

  一方面,我国从事老年人护理的养老院、护理院的床位供给在总体上是极度短缺的。根据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为4万个,养老床位仅为314.9万张,而同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就已经超过1.77亿,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78%,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2%至3%的水*。

  2.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发展缓慢

  相较于专业性很强、价格昂贵的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成本较低、占用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少,在目前财政能够用于养老事业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适合大规模推广覆盖,利于节省护理费用。此外,居家式养老更加符合我国传统“孝”文化伦理,易于群众接受。在德国,护理保险所包含的护理服务就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两大类。

  3.护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滞后

  前文中提到,护理服务标准体系对于护理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护理服务标准化体系还未完全建成,还没有类似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价标准、护理等级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出台。护理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滞后直接导致了护理保险无法根据被保险人的失能等级来判定支付方式和水*,无法根据护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判断资金的使用效果。

  (五)法律强制力较弱

  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需要由法律强制来实现。护理保险的建立同样需要国家通过强制力来保证参与率。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中并没有规定护理保险的相关内容,而且即便是其他保险的具体实施办法也只是有各种行政条例所规定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是存在很多不交、少交保险费的行为。所以,法律强制力较弱也给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很大障碍。

  (六)社会阻碍因素

  1.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如果儿女将老人送去养老院会被许多老人认为是“不孝”的表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很多家庭不愿参与社会化的养老护理服务,而更偏好于家庭养老。但是随着我国家庭养老护理功能的减弱,其养老责任必然要向社会转移,这就要求逐步削弱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

  2.居民保险意识薄弱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践中,存在很多因保险意识不强而漏缴少缴保险费,甚至退保的行为。尤其是在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养老保险退保潮。居民退保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退保人只注重眼前利益,盼望多拿工资,而对自己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并不关心。我国较高的保险缴费率也使参保人形成了保险“不值”的心态。

  二、小结与展望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养老护理费用支付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立刻建立形成了巨大阻碍,强制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的可行性不强。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不应照搬德日的护理保险制度,而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段,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险体系。具体工作应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应加大对商业性护理保险的政策优惠,鼓励商业护理保险的开展,在促进高收入群体解决护理费用压力的同时增强社会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其次,应加强顶层设计,逐步解决我国现有养老保险体系碎片化和高费率问题,之后再着手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再次,护理保险制度可先从缴费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职工群体中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开始建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应大力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 5

  加快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1.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广州将本市户籍的未成年人、非从业人员、老年居民以及在校学生(不受户籍限制)纳入医保范围,共计约147.9万人。筹资标准是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的缴费标准为16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80元/人・年,各级**资助80元/人・年。非从业居民的缴费标准为58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480元/人・年,各级**资助100元/人・年。老年居民的缴费标准为1000元/人・年,其中,由个人缴纳500元/人・年,各级**资助500元/人・年。

  2.将农转居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本政策覆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域内、已取得本市城镇户籍的“农转居”人员38.6万人。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按本市现行医保政策规定,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主要由个人缴交,集体经济组织给予适当补助。

  3.建立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拟于20xx年下半年出台的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适用于与本市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非广州户籍从业人员。根据外来从业人员的特点,按照“低缴费、广覆盖、保当期”以及“雇主缴费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原则,制订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对拟参保的外来从业人员给予住院、门诊特定项目、指定慢性病及普通门诊基本医疗待遇。

  4. 修订《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

  修订后的《办法》已于20xx年7月30日出台。覆盖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人员,目前约有333万人。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到本市全体户籍居民和外来从业人员;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患病参保人医疗保险待遇;增强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共济能力;解决原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部分“4050”失业再就业人员退休时缴纳过渡性基本医疗金问题;解决统筹区内职工就业转移接续参保年限,以及早期外地调入本市职工和军队转业到地方单位的工作年限问题等。

  5.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该统筹制度将覆盖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包括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居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所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目前共计约有426.8万人。主要内容是有效地使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普通门诊费用,减轻参保人就医的个人负担。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3)

——存款保险制度 (菁华5篇)

  1.什么是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

  2.保障范围是什么?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除外。

  3.偿付限额是多少?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4.存款人需要交纳保费吗?

  不需要。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交纳的保费。收取保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

  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投保手续。投保机构应当按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规定,每6个月交纳一次保费。

  5.什么情况下进行偿付?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偿付被保险存款: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担任投保机构的接管组织;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实施被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请;经*批准的其他情形。为了保障偿付的及时性,充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上述情形发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6.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有哪些?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其他合法收入。

  7.存款保险基金怎么管理?

  根据*批复,存款保险基金由*人民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分账管理,单独核算,管理工作由*人民银行承担。为保障存款保险基金的安全,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限于存放*人民银行,投资*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以及*批准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8.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存款保险条例从20xx年5月1日起实行。

  存款保险制度料XX年初推出

  据媒体报道,央行11月27日召开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明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央行副行长胡晓炼27日在“《财经》年会XX: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此前也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已接*成熟。

  在长达21年酝酿之后,央行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权威人士介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将借鉴有限赔付、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机制等国际存款保险制度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做法,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职能,包括适度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职能,强化对制度参与各方的激励和约束。

  通常情况下,国际上存款保险限额大多集中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6倍左右的水*。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68,845.20亿元,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人均gdp大致为42,011元。用50万存款保险限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011元,比值为11.9倍,比较符合我国储蓄率高的基本国情。

  未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上缴保费。专家对此表示,保费金额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影响会很小。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是在银行体系运行比较*稳时期建立的,估计起步时的费率不必太高,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逐年收取,逐步积累存款保险基金。

  存保制度推出后或将降准

  *民生银行首*研究员温彬周一(12月1日)表示,《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虽并未明确具体费率,但明确了采取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相结合的原则,预计总的费率不会太高,对银行的经营成本影响有限。考虑到目前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具备风险缓冲的作用,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也应相应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温彬表示,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存款本息50万元人民币的担保上限符合市场预期,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会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不会导致存款搬家,避免部分中小银行因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反而出现“挤兑”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民营银行的设立会提速,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提高中小和微小企业、“三农”、社区等金融服务的满足率。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民营银行的扩围,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潜在的经营风险也在上升。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重要制度基础,它的建立有利于宏观金融稳定,也有助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有序竞争。”温彬说。

  他还表示,从征求意见稿看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采取了中间方案,并未建立类似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而是先成立存款保险基金,并参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框架,具备一定的监管职能,有利于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存款保险制度将强化金融机构市场约束

  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增强我国金融业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同时,将为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保驾护航。

  促进银行体系健康运行

  专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加强和完善对存款人的保护,使存款人的存款更安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制定和公布《存款保险条例》,以立法形式为社会公众的存款安全提供明确的制度保障。在条例中明确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确保可靠的资金来源,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条例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护存款人权益。

  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经营,从而更好地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

  三是存款保险是对现有金融安全网的完善和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通过明确的存款保障制度安排,稳定市场和存款人信心,是对我国金融安全网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整体效能,促进银行体系健康稳定运行,更好地保障存款人权益。

  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

  存款保险将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含外资法人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符合条件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当参加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仅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其他经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承保的存款除外。将少数特定存款排除在存款保险保护范围之外,有利于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作用,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

  专家指出,切实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充分保障存款人权益,这是建立这项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最高偿付限额设为50万元,约为XX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国际一般水*。据测算,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

  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是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良好,银行体系总体运行稳健,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总体健康,同时银行业监管质量和水*不断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现有金融安全网的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保障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和存款人安全。从国际经验看,即使个别银行出现问题,通常是通过市场手段,运用存款保险基金促成健康的银行收购问题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健康的银行,使存款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精选2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有银行一统天下,而国家又一直对银行实行十分严格的保护政策,鲜有银行破产的现象,即使有个别银行破产倒闭,国家也没有让老百姓吃亏,而且对银行关门事件也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存款人对金融企业保持高度的信任感,风险意识也十分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各方面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发展改变了过去银行完全为国家经济服务的局面,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日益成为银行的重要服务对象,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而居于优势地位,它们既有一定量的存款,又有相当数量的贷款。

  2.金融改革深化打破了国家银行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了形式多样、独立核算的各级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四大国有银行、九大商业银行和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3.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上升,到1998年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4.9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总额的一半以上。在企业存款中,国有企业存款比重大幅下降,非公有制企业存款大幅上升。

  4.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而破产倒闭不仅在理论上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企业的破产必然要影响到金融企业,银行一旦破产必然要危及存款人的切身利益。

  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金融业还要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强有力挑战。

  6.商业银行面临资产的软性收回和硬性支付。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领域不仅扩大了,而且其风险程度也加剧了。

  当前,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正逐渐加强,金融意识观念已经改变,客户选择银行已成现实,银行经营中出现任何纰漏都将造成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下降。金融业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经营主要靠负债来增加资本,自有资本比率低。因此,金融企业的生存严重依赖公众信任,一旦公众对金融企业失去信任,就会发生挤兑,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而金融又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神经中枢”,一旦引发金融危机,就会导致整个社会货币供应不足,结果使投资锐减,生产和消费不足,市场崩溃,对社会破坏性极大。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存款人对金融企业的信心,在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

  存款保险制度始于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其中美国最为严重,在金融领域,社会公众对银行失去了信心。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美国货币管理当局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继美国之后,西方国家也纷纷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美国,一家银行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几乎可以说就是这家银行存在的前提条件。如果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中止对银行的存款保险合同,那就等于宣告了它的破产。

  (三)

  鉴于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我们可选择国家与银行共同出资共同建立存款机构的方式。存款保险是政策性保险,银行是直接受益者,国家也可从中得到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益处,因此双方共同出资是比较合适的。我国存款保险机构可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下设机构,成为调控和监督银行业的中央银行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存款保险费比率的确定,应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即存款保险费比率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相联系,即风险大的金融机构,则存款保险费率要高,反之,则低,存款保险费率以存款额的0.1%-0.2%为宜。

  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期,应实行全额保险制度,以达到稳定存款人信心的目的。待实行银行业破产制一段时间后,视存款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再逐步推行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规定对每户存款人的存款保险金额不超过某一限额(这一限额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这样可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从而防止金融机构产生“道德风险”。

  在是否参加存款保险问题上,要对所有金融机构一律对待。不论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只要办理吸收存款业务,就要赋予它参加存款保险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各类金融机构在*等条件下竞争。

  从存款体制来看,德国的存款保险体制属于分散体制。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由非官方自愿存款保险体系和*强制性存款保险体系两部分构成。为了避免*干预的发生,德国商业银行各自制订了存款保险方案,自行经营和管理各自的存款保险体系,不同银行实行不同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投保方式方面,在德国参加商业银行保护系统是自愿的,要求加入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对外国银行在德国的分支机构则要求更严。从保险范围和基金来源看,德国存款保险的对象不仅是本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在保险费率和受保限额上,官方的保险费率为0.03%,但是可以加倍。赔偿方式为全额保险,但是每个存款人最多只能得到相当于其开户银行自有资本30%的赔偿额。

  日本存款保险体制属于集中体制,日本存款保险公司对国家大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进行保险。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是由*和私人合资建立的,即由官方和民间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日本对存贷机构的存款实行的是强制保险,所有的私人银行都必须参加保险。而从保险范围和基金来源看,其保险对象只限于本币存款,不包括外币存款。从保险费率和受保限额上看,日本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保险费率都按统一费率收取,直到2000-2005年的第三次改革,多次适时调整了存款保险费率。在2000年之前,赔偿一直实行限额赔偿,2000年,日本完成了由限额保险制向全额保险制的转化。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鉴于*的具体国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难点。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4)

——社会保险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3篇)

  20XX年责任区由主任建议,主任助理负责实施我们开始了每月一项业务的学*工作,主要是利用周六日业余的时间进行学*。

  6个月的时间,我们已将责任区所有相关业务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学*,中间还穿插了考试、现场回答等一系列的学*互动环节,通过这半年来的学*结体会如下:

  一、 学*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及效率

  我们责任区下设了三个部门,虽然每个部门的业务是独立的,但细想想我们的工作又是连续性的,部门之前要有着密切的配合,比如我们人力资源外包社保服务部,主要负责代理、派遣单位员工的保险,但员工离职后如果找不到工作单位的都要把保险转移到灵活就业自己交纳,这样就转到我责任区的企保部所负责的范围内了,对此我们部门就要了解企保部的业务知识,提前为员工的保险准备好材料以便员工转移时能及时办理,不至托办。对于退休部作为整个中心所有存档人员退休的管理部门,又于我们及企保部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因为所有从这里参保的人都要经过退休部来办理退休,这要求我们更要提前了解退休的基础业务及相关手续,这样员工保险加入我单位户参保时我们就能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解决, 不至于等到最后退休时再处理已为时已晚影响单位声誉。每个工作人员都是通知学*,了解更多的业务知道,不断提高了业务能力,增加工作效率。

  二、 提升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度

  我中心主任在历次员工大会提出,要以顾客至上,顾客是我中心的衣食父母服务理念,对此我责任区也多次强调服务的重要性,而且此次学*业务的最终目的也是要通过学*,增加业务知识,提高服务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只有我们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面广了,才能更有效、更快捷的给客户提供服务,达到客户的要求,提升人才中心的服务形象。

  三、 相互了解提高团队凝聚力

  由于我责任区工作人员分布在大厦和西院两个工作地点,*时 上班也都忙于自已的工作,相互之间也只知名字不认其人,通过学*大家坐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之间增进了认识,加之学*中有很多互动的环节,畅所欲言,这样大家在一起不仅增进了感情,更为以后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台。

  四、 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成自我提升

  每个人的知识及能力是一个不断学*、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 长期的坚持才能得以提高。自从学校后,受社会环境的感染,我很少能静心自学些知识,通过半年的学*,也认识到了学*的必要性,也真切感受到了学*带来的成果,相信在今后的学*与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不断充实自己,为此持之以恒,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提高我自身的修养及能力。

  很早之前就听朋友反复提到*人寿保险。那时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作好一名业务代理人。于是找了无数的理由搪塞。是不是上天注定要我奋勇向前呢?在朋友热情的不厌其烦的努力下,我懵懵懂懂地来到了*人寿福建宁德分公司举办的20XX年第12期新人培训班。

  “优秀的新人伙伴们晚上好”,一声特别的问候把我带进了迎新会上。多么新奇的企业文化,连鼓掌都有特别的要求。在众志成城的呐喊声中揭开连续三天的新人培训课。

  人在努力得不够、用心得不够的时候,总喜欢创造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开脱自身,以便下台。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总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因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是:成功者总是以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刚好相反。因此只要一句赞美、一个微笑或拥有一颗真挚分享的心,就可以给他人带去和分享美妙的成功感受。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客户。也许这只是小小的善,小小的德,但都是成功的颗粒。 内容来自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不*凡的传奇故事,这些不*凡的传奇,是靠着不断的努力奋斗出来的。给自己一个希望和订立一个目标,因为它们是催促人们向前的最大动力。只要有希望和目标,生命便不会枯竭,生命就有了活力。

  在这些天里我学到了许多,当我们初当业务员的时候,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推销受阻出现了挫折感怎么办?要学会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学*技巧,发现并创造机会,与人沟通,建立诚信。退一步说,即便客户拒绝,我们从交往中不是多了一个朋友吗。有朋友的路,会越走越通的。在保险上得不到他们的帮助,说不定在别的方面让你受益匪浅呢。当然这要求我们一定要开诚布公,以信取人。因为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生活、事业都需要激情,它就像一把利剑,穿透寒冰封锁的静寂,让我们能露出生命的光。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骇浪的交响。然而,它之所以成为美乐不都是人们用心去体会才能成就的吗?让我们鼓起勇气,用真诚的承诺,真情的回报,去追求收获的明天吧。

  4月17日,清晰地记得培训的第一天,我们都很早就到了培训室,只有我自己知道与行动相比我内心的态度差很多,但培训几天下来我却发现与起初的态度相比我的意外收获却更多,进一步了解了保险,接触社会,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挑战自己的工作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惯;积累工作经验,让自己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等。总之是受益匪浅。

  惊喜

  带着好奇和向往来到了*安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全心投入,并在培训导师的细心授课下,我对保险的知识,态度,技巧和销售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明白了保险的意义所在。回首难忘的每一天,收获良多,感慨万千。在这即将结束的时刻,心中确实真的舍不得。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喜欢和适应,这个过程也是人生的一个难忘点。真的就是大学三年了所学的知识也比不上这八天的培训内容。一种企业文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文化;不断学*,专业胜任的学*文化;讲求奉献,敢挑责任的合作文化;个人价值与收入同步提升的进步文化;守规则,讲诚信,谦虚谨慎的服务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深深改变了我以前对企业的偏见,总以为想要升职就得靠关系。现在我知道,在*安,只要有能力、肯付出,就可以提升,就可以成功。

  钦佩

  成功就是从点滴到点滴的过程。所以,良好点滴的养成对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也是在*安的管理制度中我体会到的。一个人的辉煌,决不是偶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和人生的坎坎坷坷,

  心得体会

  在培训班里有许多细节上的规定,比如动椅子的动静不能太大,坐要有坐像,上课手机静音,严格遵守培训时间和作息时间等,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小事中更能体现一个公司的作风风范。而*安的培训正好给予了我们*台,让我们更好的提升和修正。之所以有这样的制度,更体现了*安内部制度的严格。

  激情四溢、精彩纷呈的课堂还在脑海里缭绕。培训的这几天,每天的导师都很专业的向我们传授着宝贵的知识。他们的讲解和广博的知识面令我钦佩,让我深深地感触,"基本功"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一些基本的礼仪到与人处事的方法,从保险险种到基本条款,再到保费计算,最后到公司流程管理。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理论上对保险有了更深层次地领悟。更是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专业。

  感悟

  以前我一直觉得推销不就是市场上的那些推销员拉顾客卖自己的商品吗?看着就感觉应该不会是很难的事。可是经过培训,我懂得了更多,也否定了我当初的幼稚想法,其实,凡事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的。人的一生,说白了也在时刻的推销自己。但是推销也是需要学*的,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巧。涉及的知识也很多:心理学、礼仪学、语言学等等知识。李颖导师的精辟阐述,让我们一下子懂得了推销是一门真正的说话艺术课。同时,讲到"倾听的原则"、"微笑"、"赞美"等等一系列的人生和职场上都必备的知识都是很宝贵很值得学*的。在"职场"里有广阔的一片天空值得我们去探索、追寻,并且只有真心、用心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感谢

  以前我一直认为做保险是件很累又很无趣的职业,但是培训让我彻底摈弃了对保险的偏见。只要给予客户专业的理财服务,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那就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其实不管是做什么行业也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这培训的八天里,让我迸发出了一种对事业的激情。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过一天算一天数着日子过的人,就像来到*安培训第一天写的期许一样:"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学到更多,收获更多"。但我愿意做一个有个性、有想法、有追求的年轻人!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所有的同学都有所进步。最后,感谢*安和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机会。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5)

——社会保险年度工作总结 (菁华3篇)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今年20xx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1.90 万人,覆盖率达95%(应参数为23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数达7.96 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当年基金收入9989.43万元(其中: 个人缴费1713.3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7106.23万元,省级财政补助455.08万元,县级财政补贴263.30万元,转入收入21.48万元,其他收入152.71万元,利息收入277.25万元),基金支出7302.87万元,转出支出29.42万元,当年基金结余2606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3779万元,全面超额完成20xx年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率。针对群众关心的缴费年限、领取金额、丧葬补贴等问题,通过会议、横幅、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保积极性。以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以身边的事引导身边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员不同缴费档次,我们帮群众算账对比,讲清实惠利益,为群众算一本明白账,鼓励群众积极参保。

  (二)规范管理,抓好业务工作。一是制定了参保流程图、待遇审批流程图、岗位责任制、基金管理制、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强制定化管理。二是推行银行“代扣代缴”业务,方便群众参保参保缴费,让参保人自己定时将保费存入社保基金指定账户,确保基金安全,提高办事效率。按时如实录入参保数据,做到信息详细准确,确保参保人按时享受到缴费补贴。三是对年满60周岁的及时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做到发放率100%。四是认真复核清退重复参保人员,目前已清退1164人,追回重复领取养老金101.50万元。对乡镇上报的死亡人员,及时进行稽核,尽快把丧葬补贴发放到继承人,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确保了基金不被流失。五是严格档案管理,确保参保资料不漏一人,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建章立制,目前已清理整理归档1442卷,203779件,我局档案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一是认真开展“讲规矩、守纪律、惠民生、促发展”活动和“改进作风、创新服务、提升效能能”活动。制定《居保局“讲规矩、守纪律、惠民生、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和《居保局“改进作风、创新服务、提升效能”活动实施方案》,并通过开展12项精心选定的活动,目前已在压减行政成本、科学优化业务经办流程、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提高经办效率。二是开展帮扶服务活动。以局支部为责任主体,以各帮线和活动小组为驱动推手,把全局18名在职职工分别与我局帮扶村居实行一对一挂钩,求真务实、科学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并送去了科技、居保政策、农用物资等达10000元。目前,各责任人与村居举行了见面会,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收集并解决当前存在的居保问题,建立了1236台账。及时了解并解决居保问题,并定期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宣传到挂钩村居活动,真正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三是强化作风效能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改进作风相关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制定完善了《XX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内部控制制度》、《学*制度》、《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通过强化作风效能建设,职工服务群众意识及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续保难。我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外出务工人员对参保工作有影响。我县有一些居民全家都外出打工,导致参保联系不上或者错过了缴费时间。

  (二)基础建设差。一是县局人员老化,还需要增加新生力量,办公设备有待更新和添置。二是乡镇增加了工作人员,没有增添办公设备。三是村一级没有固定的代办员,没有基本的现代化办公设施设备。

  (三)办公经费不足。由于居保工作面宽量大,面对的是弱势群体,要想更好的把这一惠民工程宣传到位、落到实处,让每个老百姓更清处更明白的掌握相关政策,就需要人力物力去加大工作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在抓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利用每年外出人员返乡的时机,加大对外出人员的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运用及管理,加快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确保参保人员信息准确无误。

  (三)加强待遇审批管理,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

  严格待遇审批程序,要规范待遇审批和支付环节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审批;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要加强与银行的协调沟通,及时出盘回盘,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认真搞好年检工作进一步完善明确年检工作各项制度,落实好死亡人员月报和零报告制度,防止基金流失;加强部门协作,及时做好死亡人员待遇终止工作;严查重复领取养老金人员,加强重复领取待遇追收工作,防止基金流失。

  (四)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

  对所有业务档案资料要做到收集齐全、不重不漏;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分类、整理、入柜保管;加强档案利用管理,真正发挥档案管理为人民服务;发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乡镇档案管理软硬件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做好各乡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规范化管理达标工作。

  虽然,20xx年居保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按早《中央*廉洁自律准则》、《条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设一支群众信得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大的干劲,努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社会保险目标完成情况

  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348人(在职3712人,退休1636人),基金收入2850万元,占任务2162万元的132%;基金支出4254万元,占支出控制计划3695万元的115%。

  2、失业保险:参保5702人,基金收入315万元,占任务280万元的113%。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034人,基金收入306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1900万元),占任务2185万元的140%;基金支出2174万元,占支出控制计划2088万元的104%。

  4、城镇职工大病互助医疗保险:参保11034人,基金收入179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100万元。基金支出110万元。

  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097人,基金收入31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9.1万元),占任务的100%。基金支出444万元。

  6、工伤保险:参保6038人,基金收入152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60万元),占任务128万元的119%。

  7、生育保险:参保7856人,基金收入77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50万元),占任务59万元的131%。基金支出21万元,占支出控制计划31万元的68%。

  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3.1万人,征缴基金5119.23万元,其中:个人缴费1135万元,中央财政配套2655万元、省级财政配套971.7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357.44万元。参保率97%。发放3.1万人,基金支出3435.12万元,发放率100%。

  9、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582人,基金收入407.12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246.72万元。发放423人,支付基金272.15万元。

  二、抓主保重,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1、社会保险核定工作全面完成。年初,我们紧紧围绕“扩大参保面、提高覆盖率”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五统一”(统一核定、统一基数、统一步调、统一口径、统一时限)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对全县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逐一核定,做到了核定工作全面统一、准确无误,为社保基金征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运行系统。今年重点对参保人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支付采取系统核算,专帐支付的办法,分别由各个股室按照系统设置的核算标准、核算比例,进行系统自动化核算,杜绝了人为因素,保证了待遇核算的公正、公*、透明。取得了参保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有效推动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全面完成。今年我们重点对养老金、待遇享受资格进行认定,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由县局指定专人进行资格认证,要求待遇享受本人持退休证、身份证填表认证,目前认证完成98%;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由各乡镇负责,填写统一的《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表》,并采集领取人指纹信息,认证工作已按期完成。

  4、网络信息建设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今年,我局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城镇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升级建设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网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在乡镇(社区)建立了社会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发应用了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报销,个人账户管理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网络,达到了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基本信息校验和社保待遇享受资格认证,纵向形成了县、乡联网管理,横向达到了经办机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网络结算,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社保基金支出的合理、公正、公*。

  5、全面提高落实社保待遇水*政策。一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3月,按照省人社厅《关于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甘人社明电〔20xx〕18号)精神,为符合享受待养老保险遇的城乡居民从20xx年7月1日起增加基础养老金15元(中央财政承担),20xx年1月1日起增加基础养老金5元 (省级财政承担),基础养老金由20xx年的70元增加到90元。二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按照省人社厅《关于20xx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等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甘人社通〔20xx〕101号)的文件精神,从20xx年1月1日起,我县为符合调整养老金待遇水*的1581 人,人均每月增加217元,调整后,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水*达到2098元。三是提高失业保险金待遇发放标准。按照省人社厅《关于提高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由原来的799元调整到每月879元,增幅达到10%。

  6、社保经办机构服务能力水*不断增强。我们坚持以“公正、便民、廉洁、高效”为基本要求,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强形象,不断提高窗口单位的整体水*,认真查摆改善发展环境和改进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切实树立起了社保部门诚实守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服务优良的良好形象,干部职工的理论水*、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双联”帮扶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累计下村入户调研8次,举办法律知识、社保政策和果树修剪、实用技术培训班2次,全面建立贫困户电子档案67户,信息内容达到40多项,直观反映了贫困户的家庭实际状况,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67份,撰写帮扶日记100多篇,修通水泥村道3条、6.8公里,通过落实一系列帮扶政策措施,贫困人口的生活水*进一步提升。

  三、开拓创新,亮点工作成效显著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直接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了满足广大城镇职工医疗需求,今年我们在已开通直接结算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三家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同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老年病医院积极衔接,开通了住院医保费直报业务,缩短了医保费报销周期。目前,共直接结算564人(次),报销284.5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启动实施。今年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出台后,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进行前期摸底调查、数据测算和人员分类等大量工作。*期集中举办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业务工作培训会,对单位在职和退休的人员分别采集基本信息,此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标志着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式启动。

  3、开通业务股室外线电话方便群众查询。随着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保业务量持续增长,为了方便参保人员第一时间咨询到社保政策,我们在主要业务股室开通了外线咨询电话四部,为业务人员和参保人员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务*台。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今年,我县社会保险工作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随着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全覆盖的不断推进,我县社保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征缴扩面难度不断加大,既有历史客观原因,也有工作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保征缴难度加大。我县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仍然较低,征缴任务难度大。一是企业参保思想消极。少数企事业单位对社会保险扩面认识有偏差,责任意识不强,能拖就拖,能躲就躲,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参保缴费思想消极。二是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观念,强调客观因素多,对企业员工参保的责任感少。

  2、业务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各种业务量剧增,市、县两级配套的办公经费难以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尤其是开展一些新的工作缺少经费支持,致使部分工作进展缓慢。

  3、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受宣传经费的制约,大型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还停留在点上,全面、深入的宣传工作开展较少,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难度。

  五、明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方针,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重心,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直接结算工作和基金监管等工作,不断提高我县社会保险保障水*,为实现全面小康发挥好我们社保部门的积极作用。

  1、强化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保意识。要通过各种易于群众接受的方式,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社保惠民政策,大力宣传社会保险各项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保险政策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就是对健康的投资,就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2、主动作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围绕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参保对象,扩面工作将提早动手,提前谋划,找准突破口,主动出击,坚持边宣传,边扩面,边参保,边建档,确保宣传一户,参保一户,缴费一户,实实在在扩大和培养社保基金费源,保证基金征缴不断加强,基金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3、全力以赴,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步伐。信息化建设以全市社会保险卡发放为契机,以全面推行五险合一为目标,对现有采集到的信息,按照“整合资源、通力合作”的原则,对参保不全面,缴费不及时的参保人员按照《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参保,坚决杜绝选择性参保和断保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快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直报系统的覆盖面,重点是抓好市级医院和省外定点医疗机构的直报系统建设,建立省内外医院的协查通报机制,确保住院患者信息正确,费用合理,坚决禁止虚假冒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4、整合资源,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功能。以全面推行五险合一为目标,充分发挥社保卡“一卡通”功能。开通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个人账户、关系转移接续查询系统,实现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门诊刷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联网结算业务,开通社保卡银行卡功能,实现社会保险待遇社保卡功能,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为了加快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扩面专项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自20xx年10月开展工作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次检查工作以街道为单位组织5个小组对辖区内用工单位10人以上未参保的企业进行了社保扩面督促征缴和宣传工作。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确保此项工作的完成。

  一、认清形势,提高社保扩面认识

  目前《社会保险法》已出台,于20xx年7月份正式实施,国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把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城镇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全体劳动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很低,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发区企业参保面太小,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险之外。民营企业和开发区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留不住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职工没有社会保险。一些企业虽然参加了保险,也只是参加了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 而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都没有参保。有的企业用工数百人却只有几十人参保。还有部分企业参保与缴费不同步,长期拖欠社会保险费,影响了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转。

  二、社保扩面情况

  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我们的主要作法:

  (一) 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长期性工作,单有领导重视还不够,必须落实长效管理。工作中我局领导要求五个小组必须将信息以表格的形式一周一报,每周有一次分析,每月召开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将社保扩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局领导反馈并做出处理。

  (二)加大宣传,加强督促指导

  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是*年刚推出的一项举措,广大职工居民群众有一个熟悉、了解、认同的过程,因此,我们把宣传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来做。从服务企业,服务参保对象的角度,进一步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对企业社会保险督促指导,督促企业及时参保,确保用三个月时间将各项检查任务落实到位。截至目前,我区在社保扩面工作中,督促参加社保的单位共169家,涉及职工人数4903人。

  (三)加强学*,熟悉实缴基数

  我们对未缴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了核定,摸清各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和工资的发放情况,督促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的单位及时补缴。借助税收属地征管的.资料,我们详细走访了市区169家单位,对13家有限责任公司、9家民办企业、2家股份合作公司及145家私营企业的应保未保情况及参保意向有了详尽掌握。

  (四)真抓实干,重点突破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6)

——社会保险接收函 (菁华3篇)

  _______社会保险征缴中心:

  我单位已于____年____月____日为___________同志(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请贵中心为该同志办理停缴社保手续,由我单位为其续接其社会保险。

  姓 名 性 别 身份证号 转出地社保 机构名称 转入 年月 无锡市社会保险基金 无 锡 个人代码

  转出 单位名称

  转入 单位名称

  转入地 社保开户名

  转入地 银行帐号

  转入地 社保开户行

  887010198500016438

  ________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现我单位员工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社保号码:____________),已正式录用。现将该员工前单位购买的社会保险账户转移至我单位。

  请批准,为盼。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7)

——社会保险缴费承诺书实用5篇

东莞市万江众力液压元件厂:

  本人于xx年xx月xx日入职贵厂,职位是xx。本人入厂时,厂里已向我告知应按法律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厂里也一直要求给予本人缴纳社会保险。但经本人慎重考虑,本人不愿意购买社会保险,故请贵厂不要为我办理社会保险(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即本人放弃贵厂为本人缴纳社会保险的'权利。

  本人在此承诺:因本人放弃厂里为本人缴纳社会保险的权利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自行承担,与贵厂无关。本人并承诺不得以此为由要求解除与贵厂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贵厂作任何经济补偿。

  特此承诺。

承诺人:

  xx年xx月xx日

xx有限公司的各级领导:

  感谢你们为员工着想,积极为员工购买社保,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因为我已经在户口所在地购买了社保,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公民不能重复投保,因此对于公司的这份社保我就不再买了。

  本人在此承诺:如因本人不购买公司社保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贵公司毫无关系,望领导审核批准。

申请人:xx

  xx年xx月xx日

  本人:xx,身份证号码:xx,户籍地 ,本人系 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在职员工,本人已与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

  经过单位对社会保险体系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讲解,本人已经充分了解社会保险体系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缴纳所能享受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但本人因个人原因,主动要求自行缴纳社会保险且在单位工作期间不做变更。单位每月给予元的保险金补贴,该补贴每月随工资一起发放。

  本人承诺,在单位工作期间将按规定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金,若因本人没有进行缴纳社会保险而出现的任何纠纷由本人自行承担。

  签字(盖章):xx

  xx年xx 月xx 日

  我单位对XX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及养老金申报工作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和《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XX]XX号)等国家和省市有关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据实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及养老金,不存在瞒报、漏报等情况。

  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将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及养老金申报情况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并在本单位住所的显著位置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中醒目张贴各社保经办机构稽核举报电话。

  三、认真履行“两表两签字”及纸质《承诺书》的签署。《工资申报表》及《养老金申报表》已经职工及退休人员本人签字认可,不存在代签。确因职工或退休人员原因,无法本人签字的,已履行告知义务,并在备注栏注明无法签字的原因。单位法定代表人已在纸质《承诺书》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已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及养老金申报公示材料、经单位法人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承诺书》、经职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申报表》、经退休人员本人签字确认的`《养老金申报表》、职工劳动工资报表、财务报表及退休人员养老金相关证明等纸质资料备查。

  五、如与上述承诺不符,我单位愿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

  本承诺书签署后即刻生效。

  单位名称(公章):

  XX单位法人签字:XX

  单位社保编号:XX年XX月XX日

  一、我单位自愿向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网上经办”业务

  二、我单位承诺严格按照劳动保障有关政策和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经办”工作管理办法以及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赋予的操作权限进行“网上经办”业务操作,并保证所有申报的业务数据真实有效。

  三、我单位承诺由专人负责社会保险“网上经办”的操作和管理,并保证不恶意破坏、攻击社会保险“网上经办”系统,同时采取有效的防病毒和安全措施。

  四、我单位若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险“网上经办”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业务操作,以及因我单位及操作人员的原因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我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五、本承诺书签署后即刻生效。除明示外,本承诺书一直有效。

  单位盖章:xx

  经办人签字:xx

  xx年 xx月xx 日


社会保险制度 (菁选6篇)(扩展8)

——员工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优选【5】篇

  申请书

  **社保局:

  本人***身份证号:********************(电脑号为:*********),目前在**********公司就职,现因个人购买住房需要打印社保证明,请贵局给予办理。

  特此申请。

  申请人签名(加盖指纹):

  以上是个人的申请还需要单位的一个申请格式和上面的差不多就成

  申请书

  **社保局:

  兹有我公司***身份证号:********************(电脑号为:*********),现因个人购买住房需要打印社保证明,请贵局给予办理。

  特此申请。

  申请人单位(加盖公章):

  申请日期:“你急的话,要一万多块,20多号要的话8000块就可以了。”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附*的一家“投资担保公司”门面里,公司经理这样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而“代办社保”的广告醒目地贴在这家店面的门上。

  自成都在春节后发布楼市“限购令”之后,“代办社保”这样的生意应运而生。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附*,有大量的房地产交易手续代办中介机构,而这些人士表示能够为外地购房者办理社保缴纳证明。

  2月15日,成都市正式出台了住房限购政策,其中,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主城区无住房的,可凭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在主城区购买一套住房,暂停购买第二套住房,不能提供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主城区购房。

  另外一家中介机构的经理介绍,纳税证明是难以办到的',没有中介办理这个业务,只有社保缴纳证明比较好办。目前成都的社保一个月缴纳400多元就够了,一年5000多元,而中介一般会收到8000元左右。

  记者在前述店面里就碰到一户急于办理社保证明的,该购房户给中介的费用是1.1万元,现在已经办理好了。这位中介经理表示,他们都是通过在社保局的关系才能办理到这些证明的,而且也可以不真正缴纳社保,就是给一些钱就可以。不过,这些人士也表示,现在有关部门也查得严了。

  事实上,成都市对外地户籍无房居民家庭购房,并没有规定纳税和社保缴纳的时限,因此,业内人士也认为,成都的“限购令”有“放水”之嫌。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缴纳了一个月是否就可以购房?

  顺德容桂朝阳居委会:

  ***(身份证号:****************)是我司职工,已按国家相关规定从****年**月起为其购买了社保,特此证明。

  *******公司

  20xx年5月7日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由企业或职工自愿选择是否参保缴费。未按规定参保缴费的,按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1、个人所得税及社保的证明,均需要单位分别去地税及社保办理,因为这些都是单位代扣代缴和统一缴纳的

  单位名称:

  社保登记证号 组织机构代码号: 事由:

  经业务系统查询,该单位已办理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五项社会保险的参保手续,其中:

  养老保险缴费自 年 月至 年 月; 失业保险缴费自 年 月至 年 月; 工伤保险缴费自 年 月至 年 月; 生育保险缴费自 年 月至 年 月;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自 年 月至 年 月;欠缴欠费记录。 以上保险截至 年 月无欠费记录。

  单位名称(公章)

  年 月 日

  简单明了****单位: *******公司因****需要,特证明我公司***已购买社保** 落款:*****公司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