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心得 >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

日期:2022-12-01 00:00:00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1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2

  2021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19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19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3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1)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 (菁华3篇)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1

  “肖文儒总能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科学决策和正确判断,是矿山救援的一张‘名片’。”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副处长戴其浩说。

  2021年年初的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被困人员处于井下约600米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同时现场地质情况颇为复杂,钻孔救援难度极高,井下涌水也时刻威胁着被困工人的生存环境。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由于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不仅有构造破碎带,而且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月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在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被指挥部采纳。

  最终,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全力指导和帮助下,经过1000多名抢险救援队员14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救出了11名被困矿工。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2

  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有位一头白发的“高瘦黑”令人印象深刻,他是应急管理部*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一位“80后”。

  2002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王念法凭借着过硬的素质,从部队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第一批队员,先后参加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海地等10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

  “哪里有灾难,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穿上救援服的他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一员,而*时,他是*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教官。

  今年10月23日,*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成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和复测,我国成为亚洲首个拥有两支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的国家。王念法说,看到我们国家的救援水*和能力不断提升,感到很自豪。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优秀观后感3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得益于*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能一再创造矿山救援的奇迹。否则,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也无法把人救出来。

  在肖文儒看来,应急救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应急救援是非常态化、非正常化的,光凭书本知识不行,还要依靠实战中积累的经验。”肖文儒说。

  38年来,肖文儒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创新实践相结合,针对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选择,以及方案制定、装备配备、功能定位明确、与地方协调,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说。

  2017年10月18日,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83人被困。肖文儒受命赶往现场指导救援。到达现场后,肖文儒立即了解情况,并深入井下事故现场查看,提出调集专业排水队伍充实救援力量、调整优化救援方案的建议。

  井下险象环生。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肖文儒凭借精湛的业务技术和多年救援积累的实战经验,果断提议采取调整通风系统、严格控制压风、加强瓦斯实时监测等措施,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确保了被困人员和救援队伍的安全。最终,83名矿工全部获救。

  应急救援人员常常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必须争分夺秒营救被困人员,另一方面还得千方百计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在救援中,我经常换位思考,假如井下被困的人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办?”肖文儒说,“但是,灾难现场瞬息万变,救援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否则不仅救不了被困人员,反而会导致伤亡扩大。”

  为确保科学救援、安全救援,每逢关键时刻、紧急关头,肖文儒总是勇于担当、敢于决断。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2)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

  “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记时代楷模、***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

  一组数据记录着肖文儒为应急救援事业作出的努力——参加工作38年,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救出被困群众1000余名,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发表论文30余篇……

  面对一次次事故险境,他赴汤蹈火、逆向而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转化为科学救援、安全救援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守护生命、守卫安全的赞歌。

  危险一线,他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作为地下采煤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那时的肖文儒还没意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危险性。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曾经历过4回二次爆炸,每一回都是命悬一线。

  “那真是生与死的考验,水与火的`洗礼。”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让他记忆深刻。

  因为通风不良,一个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到达现场后,肖文儒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水一冲起煤层,火光就跟着出来了,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我意识到会发生爆炸,赶紧让队员全部趴下。”果不其然,从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搅起更多的煤粉,导致井下发生二次爆炸。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光荣’了。”肖文儒说。

  时至今日,肖文儒还经常梦到火光滔天的场景,他独自行走在火海边缘。肖文儒也曾犹豫过,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慢慢消除了他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

  20xx年10月,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遇险地点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但凡有一点火花即刻就能引发爆炸。肖文儒力排众议,冒着二次透水、冒顶和瓦斯窒息的危险,两次爬过回风巷,下井查看现场,提出救援措施。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同样的拼死营救,还发生在辽宁本溪。20xx年6月,辽宁本溪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根据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肖文儒在井口附*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

  “逃生是人的本能,但我们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越是险象环生,越需要我们深入其中。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守夜人’的职责。”肖文儒说,“每一起事故救援都很难,但人被救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心中的欣慰和喜悦,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体会不到的。”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

  对应急救援工作,肖文儒爱得深沉。用他的话说就是,“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热爱背后,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是对宗旨意识的践行。

  30多年前,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突发井下中央变电站着火事故。时任矿务局救护中队副中队长的肖文儒带领队员深入井下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肖文儒升井后,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拦住说:“谢谢你们把我孩子救出来。”这一幕,刻印在20多岁的肖文儒的脑海中,让他深深认识到应急救援、拯救生命的光荣。

  危难从来不避,指挥必须前移。每一夜坚守,每一个决定,每一次出发,都是在和死亡抗争、与命运较劲。“逃生是人的.本能,但我们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越是险象环生的危险环境,越是需要我们深入其中救出被困人员。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守夜人的职责。”肖文儒说。

  20xx年1月10日,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导致22人被困,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指导救援工作。10多天中,他同前线指战员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协调调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高性能救援装备,指导专家技术团队不断优化细化抢险救援方案,组织矿山救援队伍、钻探队伍及井筒清障人员研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施救、科学施救、精准施救,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11人获救。

  熟悉肖文儒的人都说,老肖的胆子真大,他不像领导干部,更像基层救护指战员。“他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难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下井找出原因、指导救援。”***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一位干部说。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4

  “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记时代楷模、***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

  一组数据记录着肖文儒为应急救援事业作出的努力——参加工作38年,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救出被困群众1000余名,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多本,发表论文30余篇……

  面对一次次事故险境,他赴汤蹈火、逆向而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转化为科学救援、安全救援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守护生命、守卫安全的赞歌。

  危险一线,他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作为地下采煤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那时的肖文儒还没意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危险性。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曾经历过4回二次爆炸,每一回都是命悬一线。

  “那真是生与死的考验,水与火的洗礼。”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让他记忆深刻。

  因为通风不良,一个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到达现场后,肖文儒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水一冲起煤层,火光就跟着出来了,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我意识到会发生爆炸,赶紧让队员全部趴下。”果不其然,从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搅起更多的煤粉,导致井下发生二次爆炸。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光荣’了。”肖文儒说。

  时至今日,肖文儒还经常梦到火光滔天的场景,他独自行走在火海边缘。肖文儒也曾犹豫过,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慢慢消除了他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

  2017年10月,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遇险地点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但凡有一点火花即刻就能引发爆炸。肖文儒力排众议,冒着二次透水、冒顶和瓦斯窒息的危险,两次爬过回风巷,下井查看现场,提出救援措施。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同样的拼死营救,还发生在辽宁本溪。2018年6月,辽宁本溪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根据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肖文儒在井口附*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

  “逃生是人的本能,但我们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越是险象环生,越需要我们深入其中。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守夜人’的职责。”肖文儒说,“每一起事故救援都很难,但人被救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心中的欣慰和喜悦,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体会不到的。”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

  肖文儒是***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业38年,他参与700多起事故救援,助力救出1000多名被困人员,用英勇无畏和专业细致守护生命。

  今年1月初,山东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矿工被困600米深井下。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救生孔提前两天被打通,井下传回了敲击声。

  历时14个昼夜,肖文儒超前预判,沉着指挥,11名矿工安全获救。

  井下救援险象环生,从业38年,每一次肖文儒都冲锋在前。

  20xx年,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肖文儒5次下井勘察,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

  20xx年,辽宁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驻守井下11个小时指挥救援,被困83人全部获救。

  肖文儒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参与编写了10万多字的各项救援手册,组织培训了91支国家救援队伍,推动中国矿山救援水*达到了世界一流。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3)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1

  肖文儒,救援勇士刚强如铁,却也有血有肉。

  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呆就是几十天,风餐露宿、风吹日晒是常态。最长的一次,他在现场工作了35天。

  2021年4月10日18时许,新疆***自治区昌吉**自治州呼图壁县丰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于4月11日到达现场,参与抢险救援指挥。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直到5月15日,肖文儒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对于肖文儒的家人来说,是最温馨的时刻,也是最热切的期盼。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一次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中,他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每当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牵挂留给家人。肖文儒的四哥是一名刑警,1988年因公牺牲。害怕再失去一个儿子的母亲,了解到应急救援工作风险很大,曾坚决反对他下井。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

  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党委研究决定,为肖文儒记三等功一次。“永葆初心,勇往直前,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每一名党员和人民守夜人的真实写照。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肖文儒说,他会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肖文儒:

  应急救援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职责。我会把荣誉当成动力,以感恩的心干事创业,筑牢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2

  肖文儒,男,汉族,1962年8月生,山西朔州人,中**员,现任***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他参加工作38年,一直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救护队员做起,练就了精湛的矿山救护技术、高超的应急救援本领,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矿山救援指挥专家。他先后参加、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多次冒险深入矿难现场,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名,在陕西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事故、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山东栖霞笏山金矿重大爆炸事故等多起重特大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牵头或参与制定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资质认证等多项制度规程,为提高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肖文儒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应急管理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认为,肖文儒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遵循“科学救援、安全救援”原则,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向险而行”的冲锋姿态,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杰出应急救援工程师,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新时代***员的先锋模范。大家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滋养,用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砥砺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英勇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3

  从事应急救援工作36年来,现任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先后参与了700多起事故救援,从灾区救出1000多名遇险人员。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会放弃救人。但救援不是盲目的,而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决策、科学施救。”为此,他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组织起草《矿山救护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规范。

  事故现场随时可能出现变化,救援人员必须提前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肖文儒把这一*惯带到日常生活中。他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

  自参加工作以来,肖文儒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矿山救护先进个人、原***监管总局优秀***员、2019年应急管理部直属机关优秀***员等。

  “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常年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应急救援指战员。”肖文儒说。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4

  这些年来,肖文儒深切感受到国家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在显著提升。但他也看到,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作为一名应急救援人,肖文儒表示,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觉扛起应急守夜人的职责,在人民需要时,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他是救援战线上的老兵,具有很强的现场把控能力,是我们救援的主心骨。” 在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的印象里,肖文儒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才能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下井找原因。

  矿山事故救援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业务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实战经验以及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竭诚为民的情怀。

  肖文儒也看到,当前我国应急救援领域还存在专业人才稀缺、科技领域“卡脖子”、人员培训与管理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矿山救援队伍要在‘一专’的基础上实现‘多能’。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实战经验对于指导现场救援有很大的意义。每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肖文儒会尽量带年轻同志一起参与,让他们长见识、增本领、强能力。他说,“年轻的同志要多带去现场历练。”

  在路上、在现场,他会抓住每一个“传帮带”的机会,不遗余力地传授经验、讲解知识、教授方法。

  ***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说:“跟肖总工出差是我最荣幸的事,也是我们年轻同志进步的最好机会。”

  目前,肖文儒从事矿山救援事业已接*40载,很多早年间同他一起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还是舍不下这份事业。肖文儒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5

  38年来,***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38年间,他和他的战友们参加了700多起矿山事故救援,从灾区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矿工,创造了多个救援奇迹。

  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向前一点、再向前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全力以赴。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那束光,是生命的召唤,是使命的担当。

  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英勇奉献精神。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共舞。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但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只为掌握现场第一手情况加速救援。

  在他的身上,展现的是专业精湛、本领高强的爱岗敬业品格。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计算机系统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每一个榜样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广大党员群众来说,学*肖文儒的事迹,就是要学*他敢于生死逆行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竭诚为民的无私情怀,汲取奋斗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前行。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4)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实用10篇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句话,是张富清在学*2016年版的《领导领导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10页时所作的笔记。在这一页,领导领导论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张富清的这段笔记,正是其身为***员一生的真实写照。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英雄无言深藏功与名,张富清靠的是党员的信仰、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的榜样。为此,领导领导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无论是战争时期、和*时期还是离休以后,工作在变动、生活在变化,但张富清的初心始终不改。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他,在和*时期挑最苦的工作干,过往的荣誉对他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但他却甘愿*凡。扎根基层,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员,是时代的印记,是国家的荣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学*张富清同志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员的第一身份,接续奋斗。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我们必须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 2

  “张老真可以说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曾和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田洪立对他的评价。

  不管在哪里工作,张富清都有一股“突击队员”的硬朗作风,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基层工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突击队员的军人本色。将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保持至今,极大地震撼了我们。他用自己的不怕牺牲、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真正诠释了一名***员的“突击队员”所具备的伟大人格力量。

  如今,我们虽然身处和*年代,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继续走下去,亦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等着我们。中美贸易战一直阴云笼罩,美国感受到日益发展强大的中国的压力,企图遏制我们的发展势头,无数中国企业受到制裁,甚至遭受重创。而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变得浮躁,中国梦从目标和方向变成了空话和美梦,我们似乎在温柔乡中失去了干劲。人人都在沉醉于“全民娱乐”的短视频时代,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可以说从老到小,都在书写着颓废。

  看到如今的国际形势,剑拔弩张,是时候让人们恐惧和紧张起来!张富清老英雄为我们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自己一直保持在奋进冲锋的状态。我们要放下浮躁,负重前行。任正非说,在*期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根本问题还是教育水*。国家的未来就是教育,一个国家强大的硬设施固然重要,但灵魂在于文化、在于哲学、在于教育,没有这层软的土壤,任何庄稼不能生长。少年强则国强啊。青少年更要学*老英雄的作风,加强危机感和使命感,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去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突击队员。

“***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日在新闻上,看见张富清老人的先进事迹,张富清老人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老人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60年来张富清老人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都不知道,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作为同样一名退役军人,我为他感到自豪骄傲,这是一名军人的本色,这是一名老兵的担当。

从老人身上我不仅看到了赫赫战功,更看到的是老一代革命的牺牲奉献,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精神,实为我辈追寻之楷模。作为一名退役士兵,使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我们是青年一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从一名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退役士兵,来到基层,为群众办事,学到了很多,我们这代人有属于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服务人民,老一辈用青春血汗创造的环境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他们为人民不懈奋斗,崇高的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老人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牢记领导领导的嘱托,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接续奋斗,奋勇向前,书写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篇章。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 4

  最*,我们学*了战斗英雄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富清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一个战功卓著的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深藏功名64年。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多个关键阶段: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脚步不断加快,此时的祖国最要的就是像张富清同志一样的优秀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一、牢记初心:作为一名革命老兵、一名***人,张富清同志始终牢记着自己的初心,64年的尘封,他始终牢记战功不是用来炫耀的,在牺牲战友的面前,他深知这些荣誉不值一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我们也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守为民服务的本真,发扬谦虚谨慎、勤政务实的作风,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二、勇于担当:我们现在所处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更是一个正在经历严峻考验的时代,我们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挑急难险重的担子,不计个人得失,不去争名逐利,勇敢的朝着时代的最前沿奋进,做一个勇立涛头的弄潮儿。牢记工作就是干革命,杜绝作出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决不当历史的罪人。

  三、甘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英雄张富清转业时,本可以到大城市安身立命,也可以回老家衣锦还乡,但他却主动选择了山区,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我们也应当听从组织召唤,扎根基层、坚守岗位,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困;不断强化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志存高远、淡泊明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张富清的一生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面对这样一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我们除了致敬,更应该懂得他的选择,我们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舍小家为大家的无名英雄,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不求回报,甘于奉献,为的只是让国家更强大,人民更幸福,正如人们常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在过上幸福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时刻记得给予,无私的给予,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默默地尽自己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优秀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其成长规律既有共性,亦富有特殊性。今日,在观看战斗英雄张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迹后,让我十分敬佩、感慨。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张富清同志在**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一辈子忠于党和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个***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战争年代,他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和*时期,他主动选择到湖北最偏远艰苦的来凤县工作,坚守工作岗位,矢志奉献;从过去到现在,他从不向组织伸手要名利、要待遇,甘于淡泊,清廉自守,从不宣扬自己的过去,至今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一心为国,造福一方。哪里需要就往那里搬,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扎根来凤30年,为民造福,带领群众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无私奉献是***员的基本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往往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七名优秀***员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始终坚持无私奉献的.信念,都在*凡的岗位展现伟大,刚好见证了那句“于*凡中见证伟大”。张富清同志任劳任怨,最终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楷模。他的事迹,让自己明白要做优秀的***员就要学会默默地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坚持“干事比名分重要”,多对干部职工讲奉献少讲付出。特别是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下面的干部职工都在朝我看、学我做、跟我走,我更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身先士卒,只有自己甘于奉献,才能以上率下,才不会出现推诿扯皮。

  我们应学*他们不求回报,孜孜不倦、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干部的职责,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服务员”这个身份,自觉摆正位置,一切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细。用过硬的思想素质、过硬的本领以及过硬的服务水*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责任落到实处。

姓名,性别,生日,工作时间,入党时间,现任职务。工作以来,严以律己,恪尽职守、勤劳踏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广大领导和干部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了的荣誉称号举例。

一、认真学*,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她深知要想做好党务工作,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她十分重视知识的更新,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党务和本职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她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带头坚持学*新时代中社思想,牢固树立“***”,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做好个人自学的同时,还积极协助支部**组织好支部党员的学*,采取集中学*和分散自学等多种办法,建立了党员QQ群、党员微信群,力争使学*覆盖到每个党员。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提高了支部党员自身的理论修养,为做好支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及政治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她深刻领会到了其中的要义,在日常党务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完成每一项党务工作,经她整理的党务工作档案,总是井井有条,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赞赏。

二、无私忘我,担当负重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她始终正确把握“职业标准”和“党员标准”,既是一个“好公民”,又是一个“好党员”。__分队党支部成立以来,她立足本职,继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敢于创新的工作潜能。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的孩子才刚刚几个月,还处于哺乳期,她爱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志愿者,她毫无怨言义、义无反顾的支持。并且积极关注和响应上级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请缨帮助党支部上报疫情期间的各项数据,而且把每一次数据统计做到再排查再核实,保证上报的信息表准确、快速,有效。同时,她密切关注疫情讯息,积极借鉴各个单位防控疫情的先进工作法,并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经常与支部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交流、沟通,还积极编辑防控疫情信息,发挥正能量,真正起到了榜样引领作用。

她一脸坚定地说,“这是一个耽搁不起、失误不起、拖延不起的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能考虑个人因素,虽然我在哺乳期,但也要迎难而上,勇当“逆行者”,切切实实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员的初心和使命。

尽管党务工作、组织工作要求高、强度大、任务重,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其他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她不管怎样辛苦,都勤于学*,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与身边同事互学、向群众学,想点子、出主意,在她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完成各项任务,她发扬“白+黑”、“5+2”精神,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她每天都加班很晚,不仅单位加,回家还要加,为的就是使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爱岗敬业,敢于奉献自我

__分队成立以来,她除了负责党务工作之外还负责办公室的全盘工作。尽管她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她总是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精益求精,是她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哪怕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也决不马虎。在工作中,认真落实领导的指示,身体力行,跟踪办理,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事事都有着落,事事力求完美。她始终发扬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优良作风。她乐于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奉献于党务工作这一伟大事业。

工作上,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尤其在档案的整理和信息宣传工作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有时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在其他人下班回家的深夜还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是她的人生准则,每项工作的如期完成,是她的前进动力。在*两年的年度考核中,她整理的党建档案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信息宣传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在人民城管、A晚报、B新闻等不同媒体发布了10余篇信息。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 7

*****、***、*****领导*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要学*张富清同志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始志不渝的坚强党性,学*张富清同志不怕困难、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敢于斗争精神,学*张富清同志永葆本色、为民造福、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学*张富清同志坚守初心、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优良品德,学*张富清同志淡泊名利、隐藏功名、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作为社区基层党总支,要将学*宣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立足岗位争取一流业绩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 8

  *日,全国上下掀起了向退伍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学*的热潮。单位又集体夜学了央视播出的***授予张富清“时代楷模”发布仪式。随着气势磅礴、激情万丈的《我的祖国》歌声落幕,95岁高龄张富清老人的伟岸形象却在我心中更加地清晰、高大。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党、一心为民”的初心,用一生书写了*凡与奉献,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血与火浇铸出的忠诚,*凡中孕育出的伟大,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人的楷模形象。

  学*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张富清老人就是这样践行了自己身为***人的最初诺言。在部队,他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回到地方,扎根基层,为民造福。一生深藏着自己的功名,直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还在强调“自己如果不出示证书,是对党、对组织的不忠!”多么纯朴的老人!多么崇高的境界!这是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我们要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始终树牢“***”,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党员政治本色,促进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在立身行事、为政用权中,始终牢记入党时的初心,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干事创业,坚决将各级党委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学*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情怀。记录片中刺眼的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样一位功名显赫的战斗英雄、一位离休干部、一位曾经的银行行长,却穿着朴素,家境清寒,妻子无工作……,并且他从未在家人,更不用说同事、朋友面前炫耀过自己的功名,索取过半分待遇,可见他的淡泊之心可谓自始至终。就在去年,他作为一个离休干部做眼部手术,竟毅然为自己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他说“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张富清老人真正是用一生*凡诠释了***人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和他相比,我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我们要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始终保持忠诚老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个人品德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地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实实在在地做好事、办实事。

  学*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他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作风。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张富清老人从转业到离休,将自己从功臣隐匿为普通老百姓,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六十年如一日,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夺利。“乐观、朴实、真诚”成为对他评价的代名词。这就是他的公仆情怀,这就是他的忠诚担当!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张富清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经过千锤百炼的真金,就是我们时代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典范。我们要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牢记退役军人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退役军人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干好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学*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还要学*他坚持学*,乐观向上的态度。张富清老人虽然已经95岁高龄,却始终保持着读书看报和做笔记的*惯;虽然年事已高,因为安装假肢,腿脚不便,却仍经常坚持自己下楼买菜,为老伴下厨炒菜……。可见,他虽然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生活中,却仍然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老人,在他的影响下,有着一个和顺美满的温馨之家。我们要以张富清老人为榜样,学*他活到老学到老的意志,将学*作为修身养性的主要途径,全面系统地学,及时跟进地学,深入思考地学,联系实际地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同时,还要注重家风建设。把经营好家庭、修明好家教、涵养好家风当作终身的必修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把中华民族的家风美德传承发扬,更好地体现我们的党性原则。

  时代需要楷模!时代需要榜样!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而张富清老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可亲、可敬、可学的楷模榜样。让我们学*他的精神,不忘革命初心,用恪尽职守践行入党承诺,用奋发有为彰显责任担当,用无私奉献做好我市退役军人工作!

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____________“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与张富清的军功一同“重见天日”的,是他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浴血奋战的英雄经历。祖国从战争走向和*,张富清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诠释着他全心全意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党性的光辉,从不闪现在响亮清脆的政治表态里,而是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张富清的党性,在*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当下,党员干部选择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有了这个传承,就能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转业之后,张富清“藏”起了军功,但“突击队员”的本色没有藏,不仅选择最偏远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而且“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我们常讲“先苦后甜”“有困难找组织”,但真正的***员都是在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战争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时期自觉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张富清老人说过:“因为我是***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竟然以功自居,或者跟组织讨价还价,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应当羞赧、反省,知耻后勇地砥砺品格,修养党性,见贤思齐,安于本职,艰苦奋斗。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己和奉公。“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竟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张富清的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儿子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两个细节,我们不难读出张富清妻子及其儿子的委屈、不解甚至抱怨,但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失、家庭得失的张富清,在他的内心有一个极高的胸怀和格局:“我是***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与“小我”“小家”的得失相比,张富清更在意于“大我”“大家”。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纯粹的党员干部,他们默默地奉献青春、奉献自己、奉献家庭,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奉献奏响了____________***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壮歌。

  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 10

  *日,林区党委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学*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老英雄一生许党、不忘初心的感人事迹在林区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扎根基层,立足本职,自觉向老英雄张富清同志看齐,做到有信仰、有担当、有纪律,为林区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力。

  一生许党,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因为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召唤”,“我年龄大了,不能为党做贡献了,能省一点是一点”・・・・・・不论处于哪个时代,不论身在哪个岗位,张富清同志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把一生都献给了党。,革命理想大于天,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张富清同志一生许党的政治品格,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觉坚定***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树牢***,做到真学真信真用;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严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及组织生活会,接受组织教育,增强组织观念,在组织生活的熔炉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一心为民,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恩施的几十年间,张富清勤劳的身影,先后出现在***、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大山。我们向张富清同志学*就要要学*他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带头作用,勇于担当作为。要苦干而不是苦熬。基层一线虽然条件相对艰苦,工作相对复杂,但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国家政策落实,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群众利益,林区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工作岗位,扎根基层,奉献自我。要扎实推进“双找”活动。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拓展“户户走到”活动,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

  一清二白,做一个有纪律的人。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我们向张富清同志学*就要学*他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重视自我修养,强化自我要求,不越雷池,不踩红线。要特别注重增强自制力,涵养道德操守,改进生活作风,培养健康情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始终行得端、走得正。要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时刻警钟长鸣,自警自省自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5)

——时代楷模事迹学*心得范文五份

  xx年7月,钱海军和他的志愿团队来到了*均海拔*4000米的仁布县。面对头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症状,钱海军起初还能勉强支撑,到后来实在支撑不住进了医院,但三瓶盐水下去,他又“满血复活”了——手背上的棉球还未扔掉,他的声音已经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走,我们马上出发!”

  多吉赤列的家在山坳里,地处偏僻,方圆十数里总共只有两户人家,汽车开不进去,必须沿着高高低低的山路走上20分钟才能抵达,室内照明线路整改需要的大件材料则需要依靠一条空中索道,从盘山公路上顺着索道穿越峡谷滑向对岸。当房间里的灯亮起,多吉赤列激动地说:“我家这么偏僻,路又这么难走,我以为没有人会想到我们,没想到你们却来了。”

  旺堆次仁会记得,因为村子离县城比较远,出门一趟不容易,常常需要一次性采购很多食物回来,他最怕的是家里冰箱突然没电,钱海军对室内照明线路进行改造后,家里有了充足的电能供应,再也不怕了。

  旦真群边也会记得,早先出门放牧,离家几千米甚至几万米远,草场没有人烟,也没有通电,最怕手机没电报不了*安,自从有了钱海军一行送来的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多功能自发电灯,不仅告别了“失联”,还可以听收音机、聊微信,游牧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日,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陈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学*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xx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xx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易*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将影响我一生。”孙自豪说。

  “我们很尊敬陈院士,不仅因为他是大科学家,对我们而言,他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xx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结业回国。

  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常委会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在80年代初,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与投资,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状》;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xx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彭士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这是篇好参考范文内容,讲的是关于核潜艇、核动力、我国,中国,技术,第一、装置,祖国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六一儿童节,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却有着悲壮与伟大。

  二零XX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

  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其次,良好家风的熏陶,是王红旭老师美好心灵的基石。王红旭来自一个农村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是当地乡亲们口中的“书香门第”。上高中时,他每逢回家就主动给八十多岁的奶奶洗脚。在老家,只要见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担子走不动时,都是二话不说接过来帮着挑。救人之事也不胜枚举: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动救护不慎从游乐设施摔下的头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场上听到学生叫唤都会立即冲过去……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xx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6)

——“时代楷模”肖文儒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本5份

  700多起灾难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许多他参与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准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

  “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x省原x矿务局雁崖矿井下中央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

  当23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成功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远地赶走了曾经的犹豫。

  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了!20世纪八十年代,应急救援人员很多时候是在“赌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

  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

  “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

  “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

  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稀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幸好,火势被及时扑灭。“如果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继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4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附*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被满地炸药“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所有的砝码”。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20xx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xx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xx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20xx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

  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岁的肖文儒直到35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

  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3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好像都不值得一提。

  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他却很*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

  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淡如水。

  他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能力。”

  当年的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这工作有价值。”

  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领14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悄悄撤离。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视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经历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谊却格外珍惜。

  38年间,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

  ***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xx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

  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

  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说到这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作者,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

  20xx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

  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

  肖文儒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

  肖文儒是***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业38年,他参与700多起事故救援,助力救出1000多名被困人员,用英勇无畏和专业细致守护生命。

  今年1月初,x栖霞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矿工被困600米深井下。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救生孔提前两天被打通,井下传回了敲击声。

  历时14个昼夜,肖文儒超前预判,沉着指挥,11名矿工安全获救。

  井下救援险象环生,从业38年,每一次肖文儒都冲锋在前。

  20xx年,x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肖文儒5次下井勘察,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

  20xx年,x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驻守井下11个小时指挥救援,被困83人全部获救。

  肖文儒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参与编写了10万多字的各项救援手册,组织培训了91支国家救援队伍,推动中国矿山救援水*达到了世界一流。

  在x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中,历经14天救援后,x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传来消息:当天新发现的1名被困人员和此前有联络的10名幸存被困人员悉数升井,比预期大大提前。

  对于这次营救,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如何新发现一名被困者?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在救援现场,记者采访了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救援。在此之前,他已经参加过700多起矿山事故救援,累计营救一千多名被困人员。

  生命救援通道何以突然提前打通?

  回风井是井下被困人员实现升井的最可行通道。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日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后,井筒被严重堵塞,虽然改进了清障方法,但打通需要至少15天。

  那么,发生了什么,让这条生命救援通道得以突然提前打通?

  肖文儒说,此前预计堵塞物厚度约为100米,主要依据是,在距离井口400多米处的“二中段”位置处有一个“井”字架,担心堵塞物大量淤积在这个“井字架”之上。最*清障方法改进后,清障速度大大提升,几天之内向下清理了18米至368米位置。在此位置发现,是附*几根钢管倾斜支撑着上面的堵塞物,而非预期中的“二中段”“井”字架,且在倾斜钢管下方几乎没有堵塞。如此,清理难度就大大降低,救援人员很快完成了清理,打通了这条生命救援通道。实际上,事故救援情况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何以新发现一名被困者?

  24日上午,救援人员在距井口546米的“四中段”发现一名被困工人,其身体极度虚弱。11时13分许,这名被困人员成功升井。这是此前已经取得联系的10名幸存被困工人之外,新发现的一名被困人员。他又是被如何发现的呢?

  肖文儒说,在发现井筒堵塞实际情况后,我们要求救援人员一边清理淤积物打通升井通路,一边注意在沿途搜索失联人员。在下至“四中段”时,就发现了这位被困工人。他被困这么久依然能活下来,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四中段”地面有积水可供饮用,二是虽然救援人员此前没有联络上他,但贯通的多个钻孔有助于为井下带来新鲜空气。

  下一步搜救计划是什么?

  24日15时18分许,随着最后一批2名被困人员升井,井下已发现的11名幸存人员全部升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救援结束。

  肖文儒说,虽然11名已发现的幸存人员全部升井,但依然有被困人员处于失联状态。对此,矿山救护队员已经下井展开搜救,在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的前提下在井下全力搜索。当前搜救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六中段”已经有积水,井下救援人员需要蹚水作业;另一方面,井下空气并不是很好,救援人员需要穿戴相关自救设备执行任务。

  “只要有被困人员没找到,我们就‘逢巷必入’;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肖文儒说。

  这次营救到底有多难?

  对于这次救援,不少人评价是生命的奇迹、救援的奇迹。那么,这次救援到底有多难?

  肖文儒说,这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一方面,被困人员处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同时现场地质情况颇为复杂,钻孔救援难度极高;另一方面,井下涌水也威胁着被困工人的生存环境。

  他说,面对有限的救援窗口期,救援指挥部按照多种方案并行的思路开展救援,并且每一个方案都有备选方案,为救援上了“双保险”甚至是“三保险”。例如,为了确保足够的钻机及时到达现场,在未确定调运前,就已安排车载钻机在高速路口待命;为了确保生命维护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在打通三号钻孔后立马安排打通四号钻孔;甚至,如果井下积水淹没“五中段”后10位幸存人员如何转移,对此也准备好了方案……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7)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员张桂梅一直在*凡的岗位,干着不*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的楷模。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xx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的支持。华坪县委、**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xx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学*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昆明举办“张桂梅思政大讲堂”首场报告会。9月1日下午14:30,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一讲《信仰的力量》,主讲人张桂梅老师讲述了创办女子高中的坎坷经历和自己作为一名***员的初心和使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张桂梅和女高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读党史、诵经典、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说,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触摸信仰的温度,懂得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张桂梅老师把***信仰教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会上,**云南省委副**、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予波同志作了发言,他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将作为全省上下办好、教好、学好思政课的最生动材料。去引导学生切实增强“***”、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思想水*、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通过邀请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学者上讲台,以先进事例感染学生,以透彻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打造全省思政教育第一金课,使大讲堂成为一个导向、一个标杆、一种激励。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xx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员张桂梅一直在*凡的岗位,干着不*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的楷模。


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8)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通用5篇

“一个移动充电枪覆盖6个车位,如果安装5个,就能覆盖30个车位。”党的____代表、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和同事研讨移动共享充电桩时说。他身旁的桌子上堆满了使用过的设计稿纸。

移动共享充电桩是张黎明最新的创意。“在社区服务时,我注意到,小区居民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想,要是建好固定充电桩,配上可移动的充电枪,小区居民充电就方便多了。”他说。

“我从开始干这一行到现在,跑遍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大街小巷。”张黎明说,从1987年开始他就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千米,“学徒时,师傅就教育我,抢修工作,‘抢’的是时间,‘修’的是技术。”

经过长期在一线的摸爬滚打,他练就了电力抢修的“火眼金睛”,可以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和线路状况等,迅速判断故障成因和故障点。

在今年8月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张黎明的多项创新成果参展,其中包括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及新型高压刀闸、高压刀闸新型防护装置、可摘取式低压刀闸、新型驱鸟器和专用工具箱等系列创新成果。

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就摆放在张黎明创新工作室的显眼位置。*年来,瞄准更智慧、更轻便的目标,张黎明反复研究试验,成功研发了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并实现产业化,目前已在20个省份推广应用。

“工作是快乐的,创新使工作更快乐。”张黎明常常用这句话勉励年轻人搞创新。

目前,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带领63个创新工作室2000余名“电力创客”“蓝领创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员服务队已发展成为由30个分队400多名队员组成的常态化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张黎明始终奔波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2020年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到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社区防疫站点、重要防疫供电线路值守保电。他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2021年7月,他又星夜兼程,奔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抢修保电一线。

“能够当选党的____代表,我深感光荣。”张黎明也是党的____代表,他表示,5年来,自己无论是政治理论水*还是思想觉悟,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9年,我有幸向国家领导介绍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国家领导称赞我们工人创新团队实践出真知,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奋斗目标。”

“我将扎根基层一线,为不断推动自主创新尽力,为创造美好生活充电。”张黎明说。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 2

张黎明,是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兼滨海黎明***员服务队队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电力抢修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他勇于创新,传承工匠精神;他服务社会,坚持真心为民,搭起与百姓、客户的“连心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意识,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精神,甘愿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追求,成为电力行业一面鲜明旗帜。

张黎明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员,系党的____代表,是天津市电力系统唯一享受**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2018年5月,张黎明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被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2018年12月18日,这位“蓝领专家”作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优秀代表,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1月17日,国家领导在津考察期间,张黎明汇报讲解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电网、车联网*台等创新工作,国家领导高度评价了张黎明一线创新贡献,对他的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一名一线的产业工人,张黎明始终坚守“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承诺,在天津滨海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抒写着一名***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执着、对百姓的绵厚深情。伴随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步伐,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 3

在张黎明的徒弟、全国劳动模范黄旭心中,张黎明就像照亮自己奋力前行的光亮,“为人指引方向,让人充满力量”。

黄旭是年轻一代电力人的代表,从名校硕士毕业来到带电作业班,每天的工作是爬上高高的斗臂车与10千伏架空线路打交道。

黄旭第一次见到张黎明是在一场劳模宣讲会上。那时,张黎明刚获评全国劳模,“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的口号,一时间成为敲击在每个电力工人心中的战鼓,鼓舞着大家向榜样学*。

张黎明的父亲是一名管道技术工。从小跟着父亲,张黎明看着一个个国家重点工程从老一辈产业工人的手中诞生。直到自己成为一名电力抢修工,父亲送给他一把扳手,告诉他,“把活儿保质保量干好,是本分。”

张黎明给自己定下目标——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最难最险的任务他都第一个上。一个夏夜,天津地区遭遇暴雨突袭。当时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生病的父亲。紧急抢修的电话响起,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不要陪在这了,注意安全!”那一晚,张黎明带领大伙在暴风雨中苦干*8小时,抢修任务完成已是次日凌晨1点。

张黎明擅长把*常事做得不*凡。在日常巡检中,他潜下心练就了电力抢修的“火眼金睛”和事故诊断“一手准”的绝活儿。他把多年来遇到的上万个故障分析梳理,形成《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分享给大家,让抢修效率成倍提升。

黄旭总觉得,张黎明身上映出很多老师傅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做着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到恶劣天气、危急时刻,全都守在一线,没有一个人后退。正是千万个默默守护,才成就了满城灯火。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 4

张黎明从事的是配电抢修工作,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他告诉记者,每年的7月15日到8月15日是京津两地的雨季,大暴雨、雷电都会在这段时间发生,雷暴、大风天气对线路影响非常大。因为线路都是在野外,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做特别的准备。

在见面会上,张黎明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工作场景:2011年的7月20日下午四五点,天开始下雨,一直下到凌晨一两点钟。受天气影响,11条电力线路出现问题,其中一条线路特别难查找问题。眼看天就要亮起来了,张黎明非常紧张,因为他深知,如果天亮之前不处理完,还有个更大的考验——暴雨过后,太阳出来,蒸汽、湿度均变大,对低压设备影响特别大。

那天,他们处理了一百多件的工单,整整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一直在处理故障。处理完之后,张黎明都会在现场再等一会儿,看看送电是不是正常。“送完电之后,居民的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那时候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我们全体国网工作人员共同的感受。”他这样说。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这是张黎明一直以来的服务承诺。有个数字就是对这一承诺最好的佐证——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连续16年没有拉路限电了。曾有人开玩笑地对张黎明说,你们电力公司好像很少停电了,让我们感觉到,电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就在身边。张黎明坦言,确实他们说的也是我们的追求,让老百姓感受不到停电,这就是我们电力人的追求。

  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 5

2018年8月9日,“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报告团第三场报告会在洪山礼堂举行,我公司4名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张黎明,1969年8月出生,现任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滨海黎明***员服务队队长。他30多年如一日坚守抢修一线,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坚守“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的服务口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2017年,光荣当选为党的____代表。2018年5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被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

张黎明*常但不*凡,他的先进事迹彰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我们要学*张黎明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和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和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进取意识,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