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文库 >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日期:2022-10-21 00:00:00

1、与:亲附、亲*。

2、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3、速:招致。

4、再:两次。

5、洎:及,等到。

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8、礼:礼待。名为动。

9、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11、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1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1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16、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17、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18、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9、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20、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21、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2、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23、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27、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2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29、始(才,副词)速祸焉

30、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1)

——《六国论》教案6篇

《六国论》教案1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方法如下:1、自主预*法,2、诵读学*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刚学*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2

  一、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课文

  (一)研*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国论》教案4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5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 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

  (9)与(yǔ)嬴 (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 yàn) (16)悲夫 (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 (2)战不善 (3)弊在赂秦 (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 (6)或曰 ( 7)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 (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 (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 (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 (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6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

  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2)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六国论》教案2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环境,《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三是探究讨论,学*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4:10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这一篇课文。学*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2.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教案《《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生读。生评。师点播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检查预*(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六国论》教案3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4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六国论》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3)

——《田舍》原文及译文赏析3篇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来*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

  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

  南亩:指农田。

  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

  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

  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

  兴:始,作。

  夙晨:早晨。

  夙:早。

  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

  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

  缅:遥远的样子。

  伶风:小风,和风。

  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

  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

  植:同“置”,放置。

  杖:木杖。

  悠然:闲适的样子。

  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

  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

  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讵(jǜ巨):岂。

  浅:浅陋,低劣。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4)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以“也谈六国灭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附(一):板书设计(略)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

  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

  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

  生:……

  师:好,你请坐。谁来补充?

  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环境,《六国论》公开课教案。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研学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

  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疏通句义,掌握字、词、句方面的文言知识要点。2.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点拨、答疑、导引、讲解主要步骤 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自主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相互合作学*;三是探究讨论,学*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句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4:10战国时代,七国争雄称霸,秦由弱变强,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虽然七国纷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回声却永不消失,智者的思考也没有停止。面对这一段风云突变、狼烟四起的历史,尤其是对六国被秦灭掉的原因,历来论者就莫衷一是,那么,苏洵对此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又是怎样论证的呢?让我们带着积极思考探究的精神,去学*这一篇课文。学*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落实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学*目标”)

  二、下面先请同学在预*的基础上再大声把文本朗读一遍,在朗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准确停顿。2.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义,尝试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3.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4:15)哪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来展示你不凡的朗读水*,教案《《六国论》公开课教案》。生读。生评。师点播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④“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⑤“故曰……”读起来掷地有声,理由充足的肯定判断。(4:20)

  三、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你先和四邻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仍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涉及的文言现象积累在《文言知识积累卡》上,课上同学相互交流学*。检查预*(印发文言知识积累卡)交流成果(由公推代表交流积累成果)

  四、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兼及字、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字义)、句释疑解难(兼顾提及翻译的方法)(4:30)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六国灭亡,苏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探讨讨论行文思路学*本文论证艺术一是思考针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指名学生朗读文本对比论证(出示演示文稿画面:“论证方法”)(4:40)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错误虽然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但是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六、文本的题目是《六国论》,通过刚才我们的梳理,其实到此为止,作者已完成了《论六国》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四、五段呢?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速读文本(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0)

  七、理解写作意图(出示演示文稿画面:“北宋地图”)(借古讽今、文章合为时而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出示演示文稿画面:“作用、结论”)(4:55)

  八、总结课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从来不只是为后人留下骄傲的资本,也会留下警示与反思:大宋王朝如果一味的输币纳绢,那只是会积贫积弱,自取灭亡。这不也是《六国论》作者给大宋王朝的讽喻吗?

  九、

  作业:二选一1.进一步整理完善《文言知识积累卡》的内容。2.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求:1.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2.写200――300字。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

  (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

  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

  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

  6.始速祸焉。 招致

  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

  (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

  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 凭、凭借

  (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二、新课研讨:

  (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2.明确中心论点之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生读第一段,读出观点鲜明,肯定语气)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5)

——六国论读后感 (菁华5篇)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龋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qiang能**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

  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的寿命!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