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日记 >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

日期:2022-06-03 05:09:39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7月31日星期三天气:雨

  今天,我正在间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正在厨里做中午饭的妈妈,突然叫道:“儿子,煤气炉没电了,麻烦你去帮我买二十节小电池回来,谢谢。”我说:“哦,知道了。”妈妈又说:“我给你二十块钱,你要仔细思考,尽量用最少的钱买二十节小电池回来。”妈妈话音刚落,我就急急忙忙地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我首先去了杂货店,那里二十节电池是二十块钱。杂货店没有,于是我对老板说:“叔叔,这种电池买二十节,可以便宜一点吗?”老板说:“小朋友,这种电池不能再便宜了。”我又对老板说:“叔叔,你不便宜点的话我就到地方去买了。”老板听了,说:“好吧,你每买满十节电池,就便宜一块钱。”

  我说:“叔叔,我先去地方看看,可以吗?”老板说:“当然可以。”我离开了杂货店,去了五金店。五金店买二十节电池也是二十块钱,不过他有:买满十节电池就送一节电池,不足十节不送。我又去了小型商店,那里买十节电池是十一块钱,不过它是这样的:每买满二十节电池,就打九折。我心想:为了节省开支,我应该去哪呢?我在脑子里演算了一番:杂货店买二十节电池可便宜两元,要用十八元,每一节电池是九毛钱。五金店买十节送一节,买二十节送两节,就是用买二十块钱买二十二节,每一节电池是九毛一左右。最后到小型商场,买二十节电池是二十二元,再打九折,是十九块八毛钱,每一节电池是九毛九。

  很显然,是杂货店最便宜。想到这里,我立刻去了杂货店,向老板要了二十节电池,找回了两元。回到家里,我把电池和两元钱交给妈妈,并把我买电池的过程和计算价钱的方法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对我笑着夸了一番。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很重要,也增加了我学数学的兴趣。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2

  昨天晚上,爸爸教我玩了一个数学游戏。用一副扑克牌,挑出10以上的牌,只用剩下的扑克玩。玩的时候轮流摸牌,每人一半。每局一人任意出两张,一共4张,把4张牌上的数字任意用加减乘除计算得出24,每个数字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谁先计算出来,4张牌就归谁。要是都算不出来,那就是*局,拿回自己的牌。最后,谁把所有的牌都赢走,谁就胜利了。

  我们开始玩了。第一局,我出的.1和7,爸爸出的8和9。我正使劲想,爸爸教给我一个方法,把四个数字分一下组,凑成3、8或4、6或2、12,然后再相乘。我们一起把8放到一边,剩下1、7、9,于是9-7+1=3,3×8=24。还有一局的4张牌是5、5、6、8,爸爸想的复杂了,我一看,直接加起来就是24啊,这一局我赢了。

  这个游戏太有趣了,下次我要教班里的同学一起玩。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3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四口来到富克斯购物广场去购物。一走进富克斯购物广场,只见人山人海,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们来到鞋类专柜,只见专柜上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鞋类全场打5折。

  于是,妈妈先给我买了一双价格150元的鞋。然后,又左挑右挑,给我买了价格是350元的运动衣和价格是500元的运动裤。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家李宁专卖店。我东张西望,左看看,右看看,看中了一双鞋子,我试穿了一下,穿起来很轻松,于是就买下了这双价格为235元的鞋子。爸爸也看中了一双鞋子,说:“管他哪,反正是打6折的。”于是,就买下这双300元的鞋子。接着,我们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和妈妈算起了一共比原来优惠了多少元。

  150÷2=75(元),350÷2=175(元),500÷2=250(元),235×0.6=141(元),300×0.6=180(元),现在用了75+175+250+141+180=820(元)。原来用掉150+350+500+235+300=1535(元),1535-850=715(元)。

  通过计算,我们也看清了:其实,原价是500元的运动裤打5折等类似的促销方法也都是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手段,虽然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优惠,但如果因优惠而买回一些用不到的东西,那样也许比不打折更不划算。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4

  今天是20xx年10月1日,是国庆节。我早上很早就醒来了,我们今天要在我们的电视上面看阅兵。

  我们打开电视时是9:15,阅兵要在10:00才开始,还要等待多久?10:00-9:15等于45分。

  今年是20xx年,新*在1949年成立,过了多少年?20xx-1949等于70年。

  一共有60个标兵,每个中间隔了5米,站在一条路的一边,头尾都站人的话,这条路有多长?60-1=59段,5×59=295米。

  我还发现有很多很多数字,比如,东方17号导弹中有一个数字17,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型高超音速导弹,导弹射程1800-2500千米。导弹还有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大约15000千米。那东风41的射程大约是东风17射程的多少倍呢?15000÷20xx≈7-8倍。歼20战斗机中有一个数字20,还有汽车的'车牌号上也有很多很多数字。

  你看,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只要仔细看,我们就能找到很多。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5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

  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鲜蘑菇,让我垂涎欲滴,因为我最喜欢吃蘑菇了。那就买蘑菇吧!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阿姨说: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买多少?两斤。我想:两斤的话,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还应该找我6元。这时,阿姨一称,说:小朋友,两斤二两,多了二两,不要紧吧。这个……两斤二两是多少钱呀?我该给阿姨多少钱呢?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妈妈走过来了。我见了妈妈有点难以为情了,因为刚才才夸口,现在算不出来了。妈妈告诉我说:两斤是14元,二两是1元4角。那,一共是15元4角。我脱口而道。我便把20元钱给了卖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解决身边的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6

  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呢?他一向是个“小马虎”,这次又忘记带钱了。

  第二天,小华带了3.2元准备还给两个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却傻眼了:这钱该怎么分呢?一个说:“8个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无限循环小数呀!”其他两人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最后,他们只好向班上的“数学小王子”亮亮请教了。

  亮亮一见他们,便问:“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小虎一直是个“急先锋”,他抢着一口气把问题说了一遍,其他两人也跟着说:“这账可怎么算呢?”亮亮听后,点了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说完,便陷入了沉思:小华需付3.2元,说明8个面包的总价格是3.2×3=9.6元,面包的单价就是9.6÷8=1.2元。那么,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1.2×5=6元,多付了多少钱呢?6-3.2=2.8元。小虎应分得2.8元,小斌应分得3.2-2.8=0.4元。

  亮亮猛地抬起头,说:“小虎应得2.8元,小斌应得0.4元。”三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来……三人听后忍不住啧啧赞叹,对亮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亮亮可开心了,不仅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更是因为他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越来越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7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惯,不能再浪费了。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8

  星期天的早上,奶奶让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先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一斤肉六元钱。心想半斤肉多少钱呢?然后就算了起来,六除以二等于三。原来半斤肉是三元钱。

  我又来到了卖鸡蛋的地方,买了二斤鸡蛋。一斤三元五角,二乘以五等于一元,二乘以三等于六元,加一元等于七元。二斤鸡蛋需要七元。

  最后来到了卖白菜的地方,一颗白菜两元,买两颗,二乘以二等于四元。两颗白菜需要四元钱。

  我小心翼翼的提着买来的东西来到了收银台,掏出奶奶给的崭新的一张五十元钱,递给了收银员。电脑计算后找还我三十六元。我心里默默地算,三加七得十元,再加四一共十四元。五十减去十四,不正好是三十六元吗?

  回家路上,我心想生活中的数学真有趣。我要好好学*,天天向上。定做一个精通数学的好少年。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9

  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就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最后数出来了。此时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样只剩下了4元了,怎样办呢?少了7毛钱怎样说呢?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马虎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下次不能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之后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还有,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阅读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1)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9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今天,我们家来个特殊的客人——收破烂的'阿姨。随后,妈妈就把她带到了杂物间里,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阿姨和妈妈达成了协议,一斤废纸卖四角钱。只见阿姨麻利地将所有废纸绑得结结实实,再用秤把它们称了称,一共有16斤重。这时妈妈叫我算一下一共卖多少钱,我说:“妈妈,16乘4我没学过呀!”妈妈对我说:“用刚学的知识算算。”我灵机一动,想了想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六元四角钱。”妈妈问是怎么算的,我说:“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钱,1千克就是8角钱,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钱。”妈妈满意地点点头,阿姨也夸我真聪明。

  我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呀!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2

  我喜欢研究数学问题,因为我觉得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就在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惯,不能再浪费了。数学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呢?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3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琅满目的胖发祥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柜台,其中一个柜台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撑起一张大黄幅,上面写着黄金打八五折,进入生活区,里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计其数,什么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点心降价了呀,“呀!土豆”买四送一了呀!我顿时对这些打折物品起了浓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几折呢?洗衣粉的现价是多少元呢?我便请教妈妈,妈妈笑眯眯的对我说:“你可以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呀!”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刚学了打折扣嘛!便认真思考了起来,现价=原价×折扣数,洗衣粉的原价是14元,现价就应该用14×70%=9.8元,根据上面的原理,就是用买四包“呀!土豆”的钱买了五包,用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对妈妈说出我的解题思路,妈妈直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4

  数学来源于实践,生产和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事实, 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方式衣、食、住、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生活中的科学化、经济活动中的最优化,无不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能有效运用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一元一次方程,虽说是最简单的方程,却颇为有用,这里列出了它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用途,供同学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增强实践力.

  一. “衣”

  例1某服装店一天内销售两种服装,甲种服装共卖得1560元,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乙种服装送到乡下共卖得1350元,若按甲、乙两种服装的成本分别计算,甲种服装盈利25%,乙种服装亏本10%,试问该服装店这一天共盈利(或亏本)多少元?

  解:设这一天内销售的'甲种服装成本为x元,乙种服装成本为y元,则有

  x+25%x=1560,① 解①得x=1248.

  y-10%y=1350,② 解②得y=1500.

  ∴销售额—两种成本=(1560+1350)-(1248+1500)=162(元).

  答:该服装店这一天盈利162元.

  二. “食”

  例2一批食品,如果年初售出,可获利1万元,如果年末售出,可获利2.3万元.但需付仓储保管费1000元,同时年初售出后可以将本利一起用入周转,抵减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24%,问这批食品是年初还是年末售出为好.

  解 设这批食品的成本为a元,若年初售出后抵减银行贷款,则利润和少付利息为:

  (a+10000)·24%+10000.

  所以有23000-1000-〔(a+10000)·24%+10000〕

  =0.24(40000-a).

  当成本费大于40000元时,年初售出最好;当成本费等于40000元时,年初年末售出均可;当成本费小于40000元时,年末售出最好.

  三. “住”

  例3.某房地产开发商对购房者可提供分期付款服务:首期付款3.2万元,以后每月付1000元,陈先生想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一套价值28万元的住房,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全部房款?

  分析: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可有下面的等量关系:首期付款+以后每月付款和=28万元.

  解: 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得:

  3.2+0.1x=28

  解得:x=248 即20年零8个月付清全部房.

  点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包含问题全部意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后,经过检验,就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另外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四.“行”

  例4.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经过几个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分析 本题容易漏解.应用两种情况讨论.

  解 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时,

  (1)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方程为

  17.5x+15x=65-32. 5:

  (2)相遇后两人相距32. 5千米时,方程为

  17.5x+15x=65+32.5.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5

  每当我走进校园,眼前就会出现十分醒目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总也离不开数学,如果不学*数学,就会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

  就拿我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那天,我起得早,妈妈让我帮她到楼下去买些早点,说完我就带着五元钱下楼了。来到楼下,买了早点,就付了钱。老板说:“这些总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说完,就把钱交给了我,我见了,连忙说:“不对不对!你少给了我一元,应该找我三元五角才对呀!”老板听了,傻了眼,犹豫了一会儿,对我说:“小朋友,是你算错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听,急得争了起来:“叔叔,是您算错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板娘见了,用一口带有生气的方言,对我叫道:“瞧这孩子,年纪不小了,怎么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在那儿吃饭的人听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我看了看,难过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听了,也笑得前俯后仰,我生气地说:“连你们都笑我!”爸爸连忙解释道:“不是我们爱笑你,这是因为你没理解,没去思考数学中的‘元角分’。那我问你两张五角等于多少。”

  “一元。”

  “那两张二元等于多少?”

  “当然是四元喽!”

  最后,我终于在爸爸的解释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认真。从此我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这个笑话,我都不会忘记,它给我一个教训,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数学,数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家伙。学后一定要记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买早点的经历,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感受,即学*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都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纸上谈兵式的学*必然要闹笑话的。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6

  数学来源于实践,生产和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事实,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方式衣、食、住、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生活中的科学化、经济活动中的最优化,无不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能有效运用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一元一次方程,虽说是最简单的方程,却颇为有用,这里列出了它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用途,供同学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增强实践力.

  一.“衣”

  例1某服装店一天内销售两种服装,甲种服装共卖得1560元,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乙种服装送到乡下共卖得1350元,若按甲、乙两种服装的成本分别计算,甲种服装盈利25%,乙种服装亏本10%,试问该服装店这一天共盈利(或亏本)多少元?

  解:设这一天内销售的甲种服装成本为x元,乙种服装成本为y元,则有

  x+25%x=1560,①解①得x=1248.

  y-10%y=1350,②解②得y=1500.

  ∴销售额—两种成本=(1560+1350)-(1248+1500)=162(元).

  答:该服装店这一天盈利162元.

  二.“食”

  例2一批食品,如果年初售出,可获利1万元,如果年末售出,可获利2.3万元.但需付仓储保管费1000元,同时年初售出后可以将本利一起用入周转,抵减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24%,问这批食品是年初还是年末售出为好.

  解设这批食品的成本为a元,若年初售出后抵减银行贷款,则利润和少付利息为:

  (a+10000)·24%+10000.

  所以有23000-1000-〔(a+10000)·24%+10000〕

  =0.24(40000-a).

  当成本费大于40000元时,年初售出最好;当成本费等于40000元时,年初年末售出均可;当成本费小于40000元时,年末售出最好.

  三.“住”

  例3.某房地产开发商对购房者可提供分期付款服务:首期付款3.2万元,以后每月付1000元,陈先生想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一套价值28万元的住房,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全部房款?

  分析: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可有下面的等量关系:首期付款+以后每月付款和=28万元.

  解: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得:

  3.2+0.1x=28

  解得:x=248即20年零8个月付清全部房.

  点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包含问题全部意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后,经过检验,就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另外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四.“行”

  例4.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经过几个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分析本题容易漏解.应用两种情况讨论.

  解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时,

  (1)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方程为

  17.5x+15x=65-32.5:

  (2)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

  17.5x+15x=65+32.5.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7

  数学,在生活中时常能显现它的影子,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不但要用到数学,而且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今天,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健身去了,让我在家好好看书、写作业。等作业写完时,他们还没回家。闲得无聊时,我就想上网玩一会儿。于是,急忙奔向书房,打开电脑正准备上网时,我愣了,原来爸妈早料到我这招,竟然在电脑上设置了开机密码。这可把我急得团团转,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正当我在发愁的时候,我在屏幕下方发现了一个密码提示,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可仔细一看,又让我犯了难。原来,这个提示是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1+2+3+4+5…….+99+100=?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开机密码。我一看题目,头都大了,更别说算了,从来没做过这么复杂的题目。可算不出来,就不能上网。为了能上网,我只得拿出纸张,认真的演算起来。在经过几次演算后,看着长长的算式,我是真的犯了难。就仔细琢磨,有没有什么规律和简便的方法可用。经过尝试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计算的方法,用最大数相加最小数,以此类推,1+100=101、2+99=101…….50+51=101,正好是50个101,最后我终于算出了答案是5050!当我把答案输入密码时,一下就开机了,让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当爸爸妈妈回到家时,我还在网上正开心的玩着呢,他们见我在上网,非常惊讶,便问我是如何上网的,我便把刚才的计算方法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哈哈大笑,说下次要用难点的题目设密码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学到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8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惯,不能再浪费了。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9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例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例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了不少新知识,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例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例文1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推理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数学王国真是奇妙无穷,但又往往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呢!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非常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和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例文2

  儿童节那天,姑姑送我一箱零食,里面都是我爱吃的。

  晚上,我打开零食箱子找糖吃,妈妈一个箭步上来阻止道:“不许吃糖,糖果有害牙齿健康。”我对妈妈央求道:“妈妈,我保证只吃一颗。”妈妈有点动摇了,接着说:“我考你一道题,如果答对了就奖励吃一颗糖。”我欣然答应,接受妈妈的`挑战。

  妈妈开始出题:一个箱子里有苹果、橘子、牛奶三种口味的水果糖,其中有4颗苹果味、7颗橘子味、9颗牛奶味,那么至少要摸出多少颗,才能保证其中有6颗糖果口味相同?

  我听完这些信息,仔细想了想,自信地告诉妈妈:“这个题可以用“倒霉蛋原则”解决也称“最不利原则”,求解方法是“最不利的情况+1”,其中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无法满足题目要求且取的最多的情况,比最不利的情况再好一点(一般情况为再加“1”)即可保证满足题目的要求。根据题意,考虑最不利的情况是拿了4颗苹果味,5颗橘子味,5颗牛奶味,此时再拿1颗就可以保证其中有6颗口味相同的糖果。因此至少要拿(苹果味4+橘子味5+牛奶味5)+1=15(颗)糖果。”

  妈妈听了我的思路,满意地点点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妈妈笑了,我也笑了。数学真有趣,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3)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2篇

  在你的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和你是分不开的。在学*了六年的比例知识之后,我深深地意识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

  知识是成功的关键,同学们,好好学*!!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暑假闲来无事,我就回老家,帮小姑做生意去了。

  小姑告诉我,不仅要看着店,还要防着小偷一点,特别是一些小零件。小姑还告诉我:“东面的一小排柜子归你管,小一点的水龙头的进价全都是5元,一般喊价先喊8元左右;大号的水龙头比较特别,买的人较少,都是型号特定的,进价就比较贵,是12元,一般卖的话都是15元开卖的。这些小锁进价3元,大锁8元。上面第一排都是样品,下面这个小柜子里都是一盒一盒的物品,那这些就可以卖了,如果客户要换东西,那你就给他换。还有这些是……你懂了吗?”我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开始了我的“售货员”生涯。

  一开始,进来了一个满面春风的妇人,朝向我这边走来了。我那小小的心脏“扑通扑通”跳着。“小朋友,你们这儿有没有卖油烟机的?”啊?我顿时像个泄了气的气球,有气无力地指着那边,“喏,在那儿。”

  过了一会儿,进来了一个仪态端庄的妇人,她和蔼可亲地问我:“小朋友,你这有没有锁和水龙头啊?”我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跟着,嘴也甜了起来, “阿姨,你要大号的锁还是小号的锁,水龙头是大的还是小的?”

  妇人说:“嗯,水龙头要小的;锁呢,是用来锁楼下的储藏室的。”

  我眼疾手快,马上从样品中拿出一个小巧的水龙头,又从右边的透明柜子上,拿出了一个小盒子,说:“您看看这个水龙头,耐脏又比较实用,而且方便装上去,又不是很容易坏;如果是用来锁储藏室的,那我就比较推荐您使用这款大号的锁,储藏室小的锁锁不牢固,很容易被小偷‘光顾’,那这款就比较好,质量好,又比较容易安装,颜色也挺洋气的。”

  听了我这么一大堆的话,妇人拿起锁东看看西摸摸,然后问我:“这个锁多少钱?”

  我一看,大事不妙。她只问了我这把锁的价钱,并没有问那水龙头的价钱,估计是不喜欢吧。我笑眯眯地对她说:“阿姨,现在是开门生意。如果单是这把锁,我卖您18元,水龙头8元钱。如果您一起带去的话,那我就给您20元好了。”

  她看了看,估计是有点被我的折扣说动了吧。过了一会儿,她说:“那好吧,我也懒得跑了。那,给你,20元。”

  我接过20元钱,拉了个小塑料袋,从第二排中,拿出一个小盒子和一个崭新的水龙头,一起放入塑料袋中,再抽了张名片,笑嘻嘻地对她说:“阿姨,接住。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欢迎再次光临!”她对我笑了笑,转身就走了。

  我默默在心里算,5元的水龙头和8元的大锁,被我卖了20元,赚了7元钱。相比原价,我相当于是给那位阿姨打了七七折。若是与进价比,我赚的钱相当于进价的53.8%。

  接下来,生意越来越多……

  我小结了一天的总成绩:水龙头5个,其中大的卖出2个,小的卖出3个,总共赚了15元,*均每个赚3元,锁共卖了12把,大锁8把,小锁4把,总共赚了60元,*均每个赚5元。

  经过一天的亲身体会,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开店也是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无论你怎样卖东西,都要经过大脑的运算,才能知道利润。

  暑假到了,外公买了三箱啤酒,一共72瓶。天气炎热,外公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喝1瓶。过了一个月后,外公突然担心酒不够,于是准备去买。这次我拉着外公说:“外公,你是不是忘了每3个瓶盖可以换一瓶酒?”外公眯着眼睛笑着说:“我的乖孙女,你不说我都忘了,还可惜了之前那些瓶盖”。我说:“外公你放心,之前的瓶盖我都放好了,你看!你再喝5天,就应该去换就酒了。”

  可没过几天,外公又犯愁了,原来他是在担心这个暑假他能不能不再去买酒了。听到这儿,我赶忙拿起笔算了算,说:“外公,你这个暑假第53天-第62天,也就是最后9天是喝不了啤酒的,你现在需要买11瓶啤酒。”外公听了问:“为什么后9天喝不了啊,为什么只要买11瓶啤酒啊?”我回答道:“因为72瓶就是72个瓶盖,每3个啤酒盖换一瓶啤酒,也就是72除以3,可以换24瓶啤酒”。外公说:“那也只有72加24等于96瓶啊”。我说:“那你听我接着算。之前的24瓶是24个瓶盖,24除以3等于8,又可以换8瓶,8除以3,就是2余2,也就是两瓶啤酒和两个瓶盖,这又可以有4个瓶盖,4÷3=1…1,所以在不买啤酒的情况下,你还可以喝下72+24+8+2+1=107瓶,也就是53天加半天”。外公半懂不懂,于是找了个借口说:“那我去买酒去了”。他刚关上门,我就想起还没有说为什么要买11瓶呢?可外公已经走出小区。

  等外公回到家时,我已经把算式列在黑板上了,然后开始讲:“外公,你暑假62天要喝124瓶,你有59天加半天107瓶酒,你还差124减107等于17瓶。之所以要买11瓶酒,是因为每3个瓶盖可以换1瓶,11÷3=3…2就可以换3瓶,并且还余2个瓶盖,3÷3=1又可以换1瓶,喝完后又有1个瓶盖,这样就有3个瓶盖,又可以换1瓶,就有11+3+1+1等于16瓶,最后一瓶喝完后由产生1个瓶盖,这个瓶盖加上之前第喝到53天加半天时候多余的一个瓶盖,就有2个了。我讲到这里,回头一看,天哪,外公已经睡着了。

  请问,你们知道怎么才能得到17瓶酒么?

  这时候爸爸回家了,他讲了他的算法。理论上,72瓶酒,每喝完三瓶酒换一瓶酒,采取“借”1个瓶子的方法,可以理解为每2瓶酒可以换到额外的1瓶,也就是72个瓶酒可以换36瓶,也就是实际上得到72+36=108瓶酒。暑假共有62天,要喝124瓶,那么还差124-108=16瓶,如果外公再买11瓶,就可以换到5瓶酒,也就是可以喝16瓶了,刚刚好够。

  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课题,它不仅用于课本上,还广泛的存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

  寒假时,我和爸妈回到乡下过年。一进家门,大伯便微笑着迎面走来,说:“小丽,你来了呀!欢迎到大伯家过年咯!”我很高兴地给大伯一个大大的拥抱。

  吃过午饭,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在聊天中,爸爸提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每次在班上都能考到90分以上。大伯听后马上夸奖我说:“小丽,你真厉害,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立马开心的笑了起来。这时,大伯说要考考我了,只见他拿起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对我说“你会不会求这个蛋糕的面积呀?”我仔细看了看后,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轻松流利地说出了计算方式及公式的运用方法。大伯微笑着点了点头,夸赞了我一句后又说:“看来我们小丽确实很不错哟,那好,我再考你一道题。”大伯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了一个道具,我定睛一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形状,大伯让我求出它的体积。“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没有了刚刚的那股神气了,于是我渐渐地地下了头,似乎是要认输了。爸爸向前走了一步,好像是要来教我,但被大伯拦住了。大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加油,小丽,我相信你能行的!”我苦思冥想,突然灵机一动,立马从厨房找来了一个量杯,我把这个物体放了进去,再倒入水,利用排水法来求出这个物体的体积。顿时大伯开怀大笑,称赞我是个小天才,爸爸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数学可真奇妙呀!让我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数学,你找到了吗?

  今天是星期天,我望着杂七杂八的铅笔,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给这些铅笔安个温馨的家。我翻箱倒柜的找到上美术课用的剩余的卡通彩纸,坐在写字台前,想着该怎么做笔筒,该做多大的笔筒呢?我想着。不如做个像妈妈的化妆品盒子那样大的吧。

  我偷偷的把妈妈的化妆品盒子拿过来,可是跟用多大的彩纸呢。如果把妈妈的化妆品盒子剪掉的话一定会被骂死的。这时,我想起了老师上课时教我们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量一下盒子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18厘米。量完长宽高后,我努力地想着老师上课时教我们的方法。长方体表面积=(长x高+宽x高+长x宽)x2,咦?可是这里只有五个面呀!只有一个底,如果那样算不是多算了一个底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算式应该是这样的:长x宽+2x(长x高+宽x高)。那就是10x8+2x(10x18+8x18)=80+2x(180+144)=80+2x324=80+648=728(*方厘米)耶!算出来了!只要裁728*方厘米的彩纸就可以了。哇!数学真是厉害,干啥都行,我一定要好好学*数学,这样生活就方便了!

  同学们,你们看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了解社会生活用品的重要信息,提高自己严谨精确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认真细致的行为*惯。

  譬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运石车晴天可运20趟,阴雨天可运12趟,一共运了112趟,*均每天运14趟。问其中几天阴雨几天晴?

  我思考了很久:根据*均每天运14趟,一共运了112趟,可以列出算式:112÷14=8(天)假设8天全是晴天,那就能够运20×8=160(趟),比112趟多运了160-112=48趟;把一天雨天当成晴天就多了20-12=8(趟),一共多运了48趟,就有48÷8=6(天)的雨天被算作了晴天,也就是有6天雨天,实际运送的晴天就是8-6=2(天);验证:20×2+12×6=112(趟)。

  当然这道题也可以假设8天全是雨天,那就只能12×8=96(趟),比112趟少运了112-96=16趟;把一天晴天当成雨天就少了20-12=8(趟),一共少运了16趟,就有16÷8=2(天)的晴天被算作了雨天,也就是有2天晴天,实际运送的雨天就是8-2=6(天);验证:20×2+12×6=112(趟)。

  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等,许多人总误认为相互间完全可以相互转化,毫无差别可言!其实分数和小数更多用于局部占整体的比例或额度等问题,其中分数偏向于占比或对比问题的应用,如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去分母和通分等运算方法,小数却涵盖了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等概念,如果当前的科学模型和验算方法能更先进的话,圆周率兀也许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或许这又是一个大胆超前的预言了,呵呵!

  如果所有分数都化成小数的话,那么运算结果将严重偏离真实结果,而全部小数都化为分数计算的话,运算过程完全失去数字量化的乐趣,只剩下繁琐枯燥了!

  百分数常用于概率和让人一目了然的加减增损的比率,重要的是必须把握住和他们搭配的文字的含义,很多时候都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喔……

  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通。在这奇妙的万千世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挖掘、发现……

  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大到公司经营交易巨款,小到家庭支出每一笔费用。在我身边常常也会发生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

  有一次,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去给弟弟买礼物,可是,有两家玩具店,于是,我把两家店看了一遍,后来发现在两家店里我想送给弟弟的玩具都是100元,我又看了看店门口,原来有优惠啊!一家店是满100元减20元,另一家店是打7折,我便在大脑里算了算。因为100×0.7=70(元),100-20=80(元),70元<80元,所以我选择了在打7折的那店里买送给弟弟的玩具。我又算了算,100-70=30(元),于是我又买了一根冰棍,开心地笑了,我用了同样的价钱却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发现,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数学的魅力。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办公时、买菜时......哪里都能遇上数学问题。

  今天,我就和妈妈去买菜,我们到了菜市场,妈妈对我说:“今天,让你一个人去买菜好吗?”我爽快地答应了说:“好的。”于是我就提着菜蓝开开心心的去买菜了。我看到今天的豆角很新鲜,于是我对买菜的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一些新鲜的豆角。”卖菜的阿姨说:“小朋友你要多少斤呢?”我说:“我要半斤豆角。”阿姨说:“一斤豆角五块钱,那么你算一下半斤豆角要多少元呢?”我心里想着:“一斤豆角五块钱,那么半斤就是一斤的一半,用5÷2=2.5元。我对阿姨说:“是2.5元,对吗?”阿姨竖起大拇指直夸我厉害,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数学真好玩!买好了菜,正打算和妈妈会和时,冰激凌车正好从我身边路过,看了看手里还有10元钱,我就往冰激凌车走了过去。哇!好多口味的冰激凌。我对卖冰激凌的叔叔说:“叔叔,拿一个草莓冰激凌和一个香草冰激凌。”叔叔说:“我们这的冰激凌可都是五个一起卖的呢!两个一起买,这有点难算!”我说:“叔叔,你告诉我五个冰激凌多少钱,我来算。”叔叔说:“好呀!五个要15元。”我想了想说:“15除于5等于3元。3加3等于6元。”叔叔说:“这么难的都能计算,太厉害了,叔叔乐意把冰激凌卖给你。”

  回到家,听见爸爸唉声叹气的,我就想帮帮爸爸,原来是他要弄纸张,他有450元钱,每张纸5元,不知道可以买多少张纸?于是我想了想:“450除于5等于90张。”我对爸爸说:“你有450元,可以买90张。”爸爸直夸我厉害,可以帮爸爸解决难题了!

  生活中用数学的地方可真多呀!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一定要努力学好数学,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难题。

  说起生活中的数学,由于我是自己走路上放学,并且家里住的比较远,而我又是典型的起床困难症患者,所以关于“最短路线”我是作过一番研究的。

  首先,要先对每天需要完成的动作做一个时间规划,比如穿衣服需要5分钟,刷牙洗脸5分钟,吃早饭需要20分钟,走路上学需要30分钟,把这些时间相加起来后,再看看到教室的的时间是8:00,那么最晚的起床时间是7:00。还要把可能有的突发状况也计划进来,比如天气不好,还有再赖床两分钟,唔唔。迟到就是常态了。

  然后,看看哪里可以压缩时间的,在夏天穿衣服可以减少两分钟,早饭也可以加快一点点,这样的话少用了约五分钟,正当我窃喜可以再赖会床之时,班主任郭老师又下达了新的要求:“以后每天要提前10分钟到教室里早读,值日生就要更早一些了”。这下我可犯难了,要知道我可是个大懒虫呀,*时起床就很不情愿了,现在还要早起10分钟,这可比不吃饭难受多了!恰巧我学*了“最短路线”,就想凭自己多年定南生活的经验是不是可以穿街过巷抄*路呢?有两种选择,一是途经自来水公司到达不动产中心,二是途经一小到达不动产中心;又有两种选择:进入人民医院穿出主街,或者沿主路由十字街到学校,经过实践比较,途经一小再由十字街到达学校用时更少。唉,这也就节约了五分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妈妈做的早饭是可以边走路边吃的,这样就用到了同一时间做两种事以达到节约时间的概念了。

  希望我还可以学到更多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数学知识。

  早上,吃过早饭,爸爸突然对我说:“涵涵,你不是说数学很枯燥,学了也没什么用吗?今天爸爸就带你去体验一下数学的乐趣。”“好吧!”我半信半疑地回答到,跟着爸爸出了门。

  刚到车库,爸爸就开始发问了:“我们的车子这么脏,是不是该洗洗了?”我使劲地点点头,“你再看看爸爸的头发长了,我要去理一下我的头发,然后还要买菜烧中饭,但我们一会要去新华书店买书,不能浪费太多时间,该怎样安排才好呢?”我瞪大眼睛想了想,这不就是我们宋老师教我们的“合理分配”问题嘛,于是我得意地跟爸爸说:“那请您告诉我洗车、理发和买菜各自需要多长时间。”爸爸告诉我洗车需30分钟,理发需20分钟,买菜需10分钟。

  稍作思考后,我跟爸爸说道:“爸爸,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先把车子开到洗车店去洗车,然后你去隔壁的理发店理发,再到菜市场去买菜,最后直接去开车去书店,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了,总共只要花30分钟时间。”爸爸微笑地点头。

  洗完车后,我们来到了新华书店。我准备买三本作业本、一个铅笔盒和感兴趣的书,在精心挑选之后,我选中的作业本是3元一本,铅笔盒是20元,选的两本书分别是25元和15元。结账的时候,老板说书本一律九折,爸爸说:“你来算一算这里总共多少钱?”我轻轻地问:“爸爸,一律九折是什么意思啊?”爸爸说:“就是每满10元就减一元。”我点点头,开始计算了,3*3+20+(25+15)—4=65元,爸爸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我以后一定要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快乐。

  今天中午放学,妈妈接我回家。我感觉很热,我就拉着妈妈来到奶茶店门口,想让妈妈给我买冰淇淋。妈妈从包里拿了5元钱,卖冰淇淋老板给妈妈找了2元钱。我一下就算出了冰淇淋是3元钱,吃上了冰淇淋,我高兴地回家了。

  下午放学吃完饭,我和妈妈去水西门玩,我想买吹泡泡。妈妈给我10元钱让我自己去买,给了大爷爷10元钱,大爷爷给我找了5元钱。回来时我才想起来忘了给大爷讲价钱,哈哈下次让他便宜点卖给我。

  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都要争当数学小能手!

  有一个名叫欢欢的小朋友,她是一个非常不用功学*的小朋友。她每天一回到家,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她把作业全部抛到九天云外去了,第二天被老师批评,她是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心里一直想着玩。批评她她也根本听不进去。

  有一天,她回到家。就准备开始看电视,可是她被妈妈逼着去写作业。她来到房间,把作业拿出来。写了一会,就睡着了。当她睡着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城市的大门。她走进城市里,大声喊了几声“哇、哇、哇……”原来她看到了好多玩具,她走到一个玩具前,准备拿起来玩的时候,玩具说话了。它说:“想要玩我,就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问题是8x7+9×20等于多少?”欢欢想了好久,都没有算到正确答案,玩具小轿车又说:“不知道了吧,那你就不能玩我”。欢欢说:“切,有什么好玩的,你不给我玩,我玩其它的。”

  可是,她最后却一样也玩不到。后来,她又往前走,她来到一个有很多吃的地方。她准备吃一个蛋糕的时候,蛋糕说话了。它说:“想要吃我,就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问题是10×80+18×200等于多少?”欢欢又想了好久,可是,她也没有算出正确的答案。蛋糕说:“不知道了吧,那你就别想吃我。”欢欢说:“切,我不吃你,我去吃其它的。”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4)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00字(精选10篇)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写完作业后,姐姐和她的几个好朋友带我去四桥底下摆地摊卖小乌龟。我们提着可爱的小乌龟开心极了。

  一路上我们经过了2条马路,穿过了3个红绿灯,先来到了新广场。哇!好多人呀,一眼望去,我看见广场中央的大石头后面藏了5个小朋友,他们好像在玩捉迷藏,不一会儿又跑来了1个小朋友,大声说:“快出来,我找到你们啦。”哦,5+1=6,原来一共有6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我们又接着继续走了,到了四桥,那里灯光闪烁。我们就地摆起了小地摊,我们带了1个小桶,里面一共放了8只小乌龟,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都过来摸小乌龟的龟壳,我们卖5元一只,两只的话就8元。不一会一位阿姨带着他的儿子路过买了2只小乌龟,给了我10元,我给她找回了2元。

  不久天色已晚,我们就收摊了。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还把今天发生的事讲给了爸爸妈妈听,一共卖掉了6只小乌龟,赚了24元。学好数学知识能为以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我一定会好好学*数学。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见我无所事事,便给我出了一道数学生活实践题,题目为:“我家的书房和阳台是连在一起的,总面积是18*方米,如果用30厘米×30厘米的方砖来铺地面的话,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如果一块这样的方砖价格是8元,那么铺设书房和阳台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一听老爸说完题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块方砖的面积大小,再把总面积18*方米化成*方厘米,然后把由18*方米化成的*方厘米再除以一块方砖的面积,求出来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块方砖的块数。最把求出来的块数乘以每块方砖的价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方厘米)18*方米=180000(*方厘米)180000÷900=200(块)200×8=1600(元)

  算完后我把答案告诉老爸,老爸说答案对不对你自己去阳台和书房的地面数一下,地砖块数是否和你计算出来的一致。我飞快跑去,认真的数了一遍,果然,和我刚才计算出来的块数是一样的。老爸夸奖了我,我真高兴,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真有趣!

  数学与我们生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数学就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

  星期一的下午,我要帮爸爸下楼去商店买盐,爸爸给我5元钱,要买两包。我把买来的盐和剩下的钱给了爸爸。爸爸就问:“怎么找了2元钱呢?这个对不对啊?”我说:“对的啊,一包1.5元,两包3元,我给了阿姨5元,5减去3等于2,就是找我2元钱。”爸爸点点头说;“嗯,是对的”。

  今天我和妈妈去小广场接水,刷卡后,显示屏的金额处和出水量处都会有数字不断的变动,直到金额数字跳到2的时候,金额处的显示回归为0,水也接满了。广场处还有4个桌子,每个桌子都有4个凳子,有很多的爷爷奶奶们在这里聊天娱乐。

  数学无处不在,会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数学会使我们快乐,我要好好学*。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场去买菜。我们骑了五分钟左右的路程,就来到了菜场门口。刚走进菜场的大门口,一股鱼腥味就扑鼻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来到鱼摊前,四五只面盘一字排开,有鲫鱼、乌鱼、鲢鱼,还有黄鳝,每只盆里都只有四五条鱼在游动。奶奶在询问价钱:“老板,今天的鲫鱼多少一斤?”“大的20元,小的12元,都是正宗河江里捕的。”鱼摊的老板中气十足地回答道。“能不能便宜点,这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来条,我都拿走,你给我便宜点。”奶奶在讨价还价。“都拿去,大小不论16元。”价钱商定后,鱼老板用手熟练地把鲫鱼装进了塑料袋里,放在电子称上一称,显示器的左边显示出重量730克,中间是商定的价格32元每公斤,右边显示器显示出了鱼的金额为23.36元。“23元,老板”,“成交,你爽快我也爽快”鱼老板笑嘻嘻地说。

  “现在的东西真当贵呵,介小的鲫鱼都要20多元钞票才有得吃,要是在以前5块钞票好买佬佬大的哉。”奶奶边走边嘀咕着。接着我们又在蔬菜摊前买了玉米和四季豆,分别花4。5元和3元。这次买菜总共花了30。50元,才三样东西,现在的物价真是高啊。

  放了假以后,在家里没有事干,作业就剩下作文了,于是我就拿着计算机混乱的按了起来。呵呵,我看到前面有几个数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就看见前面有两个字的游戏就开始玩了。

  只看见显示屏上显示出了4个数字【4.7.5.6】咦,这是什么,要干什么呀?我的好奇心又被这个神奇的游戏给迷住了,心想【这是什么呀?】我把目光放到了计算机键上,一看,原来是24点游戏呀,这可怎么办呀?我小心翼翼拿笔和纸记录了下来,慢慢的慢慢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最后,我成功的将这道题算出来了,步骤是这样的【7加5等于126减4等于212乘2等于24。】我当时很开心,但又觉得时间用的太长了,每天我都在被窝中带着疲倦和劳累玩这个游戏。现在我成了一个24点游戏王的称号,你听,【2.4.3.10】小意思,太简单了【10减4等于64加2等于630减6等于24】呵呵,你对这个24点游戏是不是觉得有点有趣呢?你对我这个24点游戏王的称号服不服呢?

  现在,我和计算机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就像汉堡包一样夹着我的游戏和我的智慧。

  我的学校是培新小学这四个字。学校里有一个大操场,五个跑道和两个篮球架;一楼左手有两个洗手间,分别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洗手间。学校一年级共有十个班级,我在一年级二班,班上一共有五十个小朋友、数学老师一名,语文老师一名。

  我和妈妈去逛爱家超市的时候,看到了所有商品架上都有价格标签,有的菜和水果是需要称重,上面也有数字,称完之后上面袋子上打有多少斤多少价格;收银通道还标有号码是几号收银台;现在爱家超市有自动收费机,妈妈每次让我扫描商品的价格,上面电脑上都会显示价格,都是用数字表达,最后需要把总数加出来。

  我每天完成数学作业都有加减法计算;数学书有数学题,我最喜欢数学了。

  我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显示也会显示通话时间数字;妈妈每天叫我起床的时候定的闹铃也有数字宝宝显示……

  妈妈有时候让我下楼去买东西,我拿着钱去买我们需要的物品,然后我也会计算了,买一块橡皮多少钱,一支铅笔钱,一包零包多少钱,然后我应该付给超市阿姨多少钱,应该找我多少钱?我会简单的计算一下。

  生活当中我们离不开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所以学好数学很重要哦!

  *时,我们学*数学都停留在书本上,好像都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学*。其实,学*数学的真正目的和乐趣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许多同学不明白的哦。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你一定去买过菜吧,你一定去买个门票吧……往往我们身边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却包含了数学的智慧,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我们如果弄错了这些,就会出现经济受损失、别人耻笑等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3支水笔,1支1元;1个修正带,1个4元;1本笔记本6元;一副手套14元。营业员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看见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钱,所以就算了起来,“3×1+4+6+14”。我突然发现4+6=10,10是个整十数,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说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阿姨开心地说,旁边的人听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头说:“你真懂事呀!”

  其实,数学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一双灵巧的手和一对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它!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今天我就在商场里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打折。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商场,商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我发现许多商店都贴出了打…折,我问妈妈:“妈妈,打折的意思是不是打几折就用原价除以几,比如,原价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是400÷8=50元,打4折就是400÷4=100元,50<100,我明白了,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打的折数越高,价格就越低,打的折数越低,价格就越高。”妈妈说:“不对不对,应该是,打几折就乘以零点几,比如,原价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是400×0.8=320元,打4折就是400×0.4=160元,应为320>160,所以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打的折数越低,价格就越低,打的折数越高,价格就越高。”我说:“我明白了,打折就是把原价*均分为10份,打几折就取其中的几份,也就是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有学问。

  在日常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可见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寒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口渴了,只好到附*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蕙蕙,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可以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中的好帮手。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不管春夏秋冬雪糕都是我的'最爱)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5)

——生活中的趣事日记(精选五篇)

  20xx年8月30日,星期一,晴

  今天,是我们报名拿书的日子,早上7点钟妈妈叫我起床,我却在床上呼呼大睡,一点儿也没有反应。妈妈见我半天也没有动静,便生气地说:“反正我是叫过你了,一会儿迟到了拿不到书,可不要怪我”。其实,在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醒了,只是懒得起来罢了,因为我的两只眼皮上像是爬满了瞌睡虫,怎么也睁不开,要不然的话我早就起来了,还用她喊我啊!

  这一天可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给盼来的啊。你要知道,这两个月以来,我每一天都在想念着老师们和同学们;想念着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的日子;想念着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画面;想念着我们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想念着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漫长的暑假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时间概念等等。

  比如,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两餐,因为晚上不睡觉都要看“一起又看流星雨”,所以早上起来的很迟,有时候一觉睡到大中午,才吃一顿饭。我盼望早点开学是因为,我想早一点进入学校,拟定一个正常的作息时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制定一个全新的学*计划,毕竟我们是高年级的学生了。

  六一我和妈妈去超市,看到好多人在买粽子,我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粽子,妈妈说明天是端午节,妈妈问我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端午节的由来。我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是出国的一位大臣,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屈原眼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国王又不听他的建议,去抵抗秦国的侵略,他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妈妈说咱回家包粽子好吗?我很爽快地说:“好,咱包八宝粽子吧”。

  包粽子的过程:第一,先把、糯米、红豆、葡萄干、花生、绿豆、豇豆、芸豆、玉米粒泡半个小时。这是把粽叶洗洗,造好捆粽子的线。

  第二步,包粽子时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握成锥形,然后放进泡好的粽子馅,再把粽叶对折过来把馅包严用线捆住,一定要捆紧了。因为煮的时候,米受热会膨胀。

  第三步,就是煮了,煮半个小时就好了。

  我感觉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卖的还好吃,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自己感觉好吗。

  兄弟我们一起走过坎坷风雨,兄弟我们一起扛过困苦艰难,风雨中的日子我们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我们一起熬过,有时我们一起打过,有时我们一起恨过,曾经我们傲视生活,现在我们体验生活,曾经我们一起疯过,现在我们一起想过,我们也决择过,我们分离时该如何决择。

  兄弟我的兄弟,打架时别忘记叫上我,逃课时一定要通知我,抄作业时你们要帮我,受罚时你们要替我,兄弟干一切事情一定要想着我,虽我们分地相隔,但夜夜我都会想与你们一起丶曾经度过的生活。

  兄弟我的兄弟,我们一定要记着我们曾经的许诺,我们都说过无论以后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都要记着我们曾经的兄弟,有机会我们再次相聚。

  兄弟我的兄弟你们永远都是我最亲最好的兄弟。

  从梅园回来,我、郑涵和我妈妈就路过了一条都是卖衣服的街,于是,妈妈就说:“我们进去买几件衣服,过年穿吧!”

  我们走了进去,店主是个阿姨,戴着眼镜,大约四十多岁,店里的衣服应有尽有。

  开始,我和郑涵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非常可爱的小狗,穿着漂亮的蓝衣服,冲着我们摇尾巴,好现在说:“你们好,欢迎光临。”太可爱了,萌萌哒,萌死人不偿命。我和郑涵跨过了栏杆,发现了下面还有两只小狗,我伸手去摸了摸它们身上的毛,好舒服呀!

  这时,妈妈问:“你俩要什么衣服?”我不暇思索地答道:“连衣裙!”“那你们来试试这个旗袍!”“好的!”我们走了过去,妈妈问:“你们要什么颜色?自己挑!”我心想:妈妈这么说,那颜色一定非常多,我要高要求的挑!

  我满怀希望地转身,就在那一刹那,我的希望变成了泡影,一共才两种颜色!郑涵马上拿了红色的,剩下就只有了黑色,我只能拿了黑色。阿姨帮郑涵把衣服换上,可郑涵一穿上,就说:“我要买!”妈妈看了一下,说:“不行,太大了!郑涵,你没法穿!”我也穿了上去,我穿上去就不想脱下来了,叫到:“妈妈,我一定要买,我可以把钱付给你,但你必须给我买!”妈妈说:“你也有点大,肩膀这里大了!”“我不管,我就要买!”“下个月还有更好看的,这件算了吧!”我一听还有更好看的,买这件衣服的心便有些动摇了,说:“那好吧,下个月我还要来买!”于是,妈妈给郑涵挑了一件不大不小正合适的外套,给我挑了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付了三百块钱,便和店主告别了,临走前,我还不忘摸摸三只小狗的头,跟它们告别:“可爱的狗狗,拜拜!”

  等过完年,这家店开门时,我一定会来买衣服的。

  今天,爸爸的朋友从黑龙江带来了一条鱼,那条鱼非常大,差不多能有50厘米那么长,它不是人工饲养的,而是野生的。像它这样的鱼需要一两年才能长成,过了一会儿爸爸要“大开杀戒”了

  爸爸先把它身上的鳞片给弄下来了,然后又用刀子划开它的肚子,把它的心。肝。肠。肺都给弄了出来,爸爸说:“鱼的心,肝,肠,肺跟我们人类的一模一样。”爸爸又弄出来一个东西,他说:“这是气囊,这个能让鱼在水里呼吸,我在想如果我把这个东西吃了,是不是也能在水里呼吸了,那该多好呀!

  杀完鱼之后,地上,爸爸手上都是血,哎呀!好可怕呀。直到爸爸全部清理掉我才不怕了。这一次壮观的景象,希望下一次我还能看到,还要让爸爸多给我讲一些关于鱼的知识,那我就是鱼专家了。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0篇(扩展6)

——生活中的数学观察日记范文五份

  在我们的生活中,购物、游玩……处处都要用到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到老乐山游玩。爬到半山腰,口渴难耐,就急忙找到一个小商店买矿泉水喝。老板告诉我们:“现在,商店做活动了。三个空瓶换一瓶水,每瓶水1元。”爸爸拿出10元钱买了水,我如饥似渴地喝了起来。只一会儿的功夫,我就连喝了2瓶。正当喝得开心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月月,你帮爸爸算一下,一共可以买多少瓶水呀?”我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说:“14瓶对吗?”爸爸开心地笑着对我说:“月月真厉害。”听了爸爸的夸奖,心里甜滋滋的,甭提有多高兴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让我来讲一讲吧:“10瓶水,3瓶送1瓶,可以换3瓶水,还剩1个空瓶,这3瓶水喝完了,又可以换1瓶,所以是14瓶水。”

  怎么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的用处大吧?我要用心学数学,让数学成为我生活中的`好帮手。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数学课,名字叫“观察物体”。于是,张老师在每张桌子前都放了一只可爱的熊猫。张老师让我们观察熊猫的前、后、左、右。我坐在熊猫的前面,我就跟老师说:“老师,老师,我坐在熊猫的前面。”接着,老师叫我们围着熊猫转一圈。现在,我看到了熊猫的后面。老师拿出一个茶壶,让我们左手插腰,当壶柄,右手举起,当壶嘴。

  还给我们看盲人摸象的故事。一个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原来大象的耳朵是一把大扇子啊!”第二个人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的腿像一根长柱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大象的尾巴原来就是一根长长的绳子。”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头,说:“大象的头像一个圆圆的球。”第五个人摸到大象的身体,说:“大象的身体像堵墙。”数学课上的“观察物体”,太有趣了!

  星期天的早上,奶奶让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先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一斤肉六元钱。心想半斤肉多少钱呢?然后就算了起来,六除以二等于三。原来半斤肉是三元钱。

  我又来到了卖鸡蛋的地方,买了二斤鸡蛋。一斤三元五角,二乘以五等于一元,二乘以三等于六元,加一元等于七元。二斤鸡蛋需要七元。

  最后来到了卖白菜的地方,一颗白菜两元,买两颗,二乘以二等于四元。两颗白菜需要四元钱。

  我小心翼翼的提着买来的东西来到了收银台,掏出奶奶给的崭新的一张五十元钱,递给了收银员。电脑计算后找还我三十六元。我心里默默地算,三加七得十元,再加四一共十四元。五十减去十四,不正好是三十六元吗?

  回家路上,我心想生活中的数学真有趣。我要好好学*,天天向上。定做一个精通数学的好少年。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们先去了文具区,看见一支铅笔6毛钱;一支水彩笔大约6毛钱;一块橡皮大约6毛钱;一把尺子1.4块钱;一瓶墨水2.7块钱;一个铅笔盒大约20块钱。

  我们能够明白一支水彩笔和一块橡皮大约就是花了一样多的钱,8瓶墨水大约和一个铅笔盒就是花了一样多的钱。我们然后去了食品区,把一些食品的价格都换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结论:包菜就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条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就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贵。能够看出没有怎样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贵。薯片虽然看起来很便宜其实它就是很贵的,再说它就是垃圾食品,我们要尽量少吃。

  数学真就是一门有用的科学啊!

  今天上午,我约了小明和小刚放学去拍皮球。下午放学后,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操场上,开始拍皮球了。

  小明拍的正起劲呢,小刚说了一句:“我们还是计时比赛吧,看谁在5分钟内拍的最多!”然后,他从书包里拿出了手表后问:“谁先来?”“我!”我和小明异口同声的喊到。小刚想了想说:“我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最后的结果就是,第一个小刚,我是第二,小明第三。

  开始比赛喽,小刚拿起皮球争分夺秒的拍了起来,我和小明在一旁计时查数。小刚在5分钟内拍了205个,而我比小刚每分钟多拍了1个,小明5分钟内比小刚少拍了10个。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谁是第一名吗?还有我和小明的成绩吗?赶紧运用你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帮我们算一下。

  哈哈!算出来了吗?我拍了120个,小明拍了195个。

  知道谁是第一名了吧。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一定要好好学*,灵活运用啊!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