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警句 >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日期:2022-10-23 00:00:00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9、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1、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2、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8、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9、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6、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大爱甬城。

20、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21、清清白白,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办好桩桩件件事。

22、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23、以“孝”修身立命,以“慈”传爱立家。

24、慈作舟船春可度,孝为笔墨画长馨。

25、乘中华慈孝之“风”,扬科学传承之“帆”,划厚德仁爱之“桨”,行和睦相处之“舟”,登温馨幸福之“岸”。

2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0、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6、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2、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2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3)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7、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8、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2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2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3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3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3、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3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3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4)

——*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30句菁华

1、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3、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4、*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5、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6、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7、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8、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9、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1、志不强者智不达。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志当存高远。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吾日三省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乎?

1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1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1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人之有德于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 不可不忘也。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成功不自矜故长。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改之。

23、见善则椠迁、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2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扩展5)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8、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9、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6、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大爱甬城。

20、孝顺,孝顺,越孝越顺。

21、清清白白,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办好桩桩件件事。

22、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23、以“孝”修身立命,以“慈”传爱立家。

24、慈作舟船春可度,孝为笔墨画长馨。

25、乘中华慈孝之“风”,扬科学传承之“帆”,划厚德仁爱之“桨”,行和睦相处之“舟”,登温馨幸福之“岸”。

2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0、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