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课件 >

《采菱》 教学课件3篇

日期:2022-04-07 13:48:35

《采菱》 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让学生对江南的音乐、名胜、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的音准、情绪的把握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欢迎大家来到愉快的音乐四十分

  1、、导入 : 大家听过这首诗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你知道在我们江南地区有那些美丽的景点吗?

  生:

  二、画旋律线,感受歌曲

  师:江南风景美,那江南的歌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放歌曲)

  生:很优美

  2、配乐简笔画

  师: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这么优美的诗和音乐,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看看,这份礼物有什么特点

  生:这幅画和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

  师:伸出你们的手指,我们再来画画这么美的画面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很想唱,请仔细听听水乡的孩子在干什么呢?

  生:在采菱。

  师:你们知道菱角是什么吗?

  师:菱是一种植物,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

  现在正是采菱的好时节,今天水乡的孩子邀请我们一起去江南采菱‘让我们划着小木盆哼着歌出发吧!(用LU来哼唱)

  2、学唱歌曲: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能边唱着歌边采菱,那就更有一番风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新歌《采菱》

  (1) 让学生跟琴默唱。

  (2) 指导用轻声唱旋律。

  (4) 轻声唱歌词,有错误停下纠正。

  (5)师生接龙唱

  (6)完整的唱词。

  (7)有感情的跟着伴奏唱。

  情境设置:我们现在就在美丽的南湖,坐在大木盆里边唱歌边采菱。当你采到菱角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我们把这种心情用歌声来表现出来吗

  (8)、请一个小组的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9) 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2、为歌曲伴奏

  师:咱班同学多才多艺,“谁认为你可以为大家伴奏”,请几名学生伴奏,其他学生演唱,可加打击乐器

  三、拓展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最后我想以自己编的一首小诗来抒发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分享:

  紫竹调:青青菱秋碧波荡,尖尖红菱九月香。欢歌笑语木盆间,纤纤红装采菱忙

  四、小结: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四十分就要结束了,和水乡的孩子们说再见吧

《采菱》 教学课件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1.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3.填词演唱

  (1)老师弹琴,学生尝试填词演唱,并讲授正确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D.S.”。(表示:从记号“D.S.”处重复至“Fine.”处结束)

  (2)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三)音乐活动

  将学生分为两组,根据课本提示,一组用铃鼓二组用响板为歌曲伴奏,学生展演后做点评。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

  五、板书设计

  略

《采菱》 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音乐表现。

  2.、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 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歌曲、导入新歌

  1、复*《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 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 新授 《采 菱 》

  1. 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

  (1)这是什么风格的 歌曲?

  (2)什么情绪?

  (3)采菱是在做什么?

  2. 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 划分乐句:

  (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

  (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4. 分小组识谱:

  (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5. 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 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2)看到什么画面? (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6、 歌曲处理

  (1)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

  (2)谁来唱唱第三乐句?

  (3)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4)为什么?

  7.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8、歌曲处理(四、五乐句):

  (1)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

  (2)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

  (3)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

  (4)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

  (5)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采菱》,欣赏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还复*了歌曲《茉莉花》。大家学*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合作创编演唱了《采菱》二声部合唱。希望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采菱》表演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听。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阅读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1)

——《采菱》音乐教学反思3篇

《采菱》音乐教学反思1

  这学期我担任一、四、五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在短暂的音乐教学中,我体会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往往被忽视,但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更谈不上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在音乐欣赏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就四年级第一课《采菱》的教学,做以下反思:

  一、了解歌曲内容,增加知识储备

  《采菱》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菱是怎么来的,如何采菱很有兴趣,很想去了解它,甚至有一个班的一个学生还从家里拿了一棵菱的植物来给大家观赏,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了菱的外型,生长环境,以及它的味道是怎么样的等一些关于菱的知识,另外我还让学生从书本上的图片想像水乡孩子采菱的情景,当学生们了解了菱的知识以后,他们学*歌曲的兴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二、分层练*,解决节奏难题

  歌曲的节奏较为复杂,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这两个节奏很难掌握,因此,我先让学生学*这两个节奏,并设计了两条节奏让学生练*,让他们拍手打节奏,使他们熟悉节奏的特点,再用到歌曲中,这样学生在学唱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另外,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在看到旋律的时候不能一下就反应出来,尤其是这种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的歌曲,所以,我尽量让学生以听范唱为主,跟着录音一起把歌曲唱好。

  三、情感提升,抒发爱乡之情

  通过多层次的聆听和欣赏,由教师范唱、录音范唱、学生演唱等途径,让学生通过聆听与感受和教师的解说与范唱活动,学生体会到歌曲的优美情绪和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较好地把握了歌曲的演唱风格。因此,难点的突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法。最后学生各自抒发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都盛情邀请老师和同学们有机会去游览自己的家乡。

  这堂课在一幅和谐和美好的气氛下,伴随着优美的《采菱》旋律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单元的学*我感到学生的演唱表现力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这首歌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旋律流畅、婉转,音比较高,演唱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的演唱还存在高音上不去、音色不统一的现象。因此,如何训练出优美的音色和统一的声音将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之一。

《采菱》音乐教学反思2

  歌曲《采菱》每个班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对采菱的好奇心,当孩子们了解了采菱的知识后,兴趣都大大的提升了。

  课前,我先问孩子们,吃过菱角吗?它长的什么样子?他的味道是怎样的?你喜欢这种味道吗?然后介绍他的外形,生长的环境,并且许诺等同学们都唱好了,老师会带一些给唱的好的同学们尝一尝。学生听后,马上更加有精神了,学*歌曲的速度也比原来快多了。

  这课的知识点是“切分节奏”我把他作为课前的节奏练*,先让孩子们感受这种节奏的感觉,带着他们拍一拍,学生在歌曲中就更容易唱好这个节奏了。

  学生能很好的唱准歌曲的节奏,重点和难点都能很好的掌握,并且能用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来。

《采菱》音乐教学反思3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菱是怎么来的,如何采菱很有兴趣,很想去了解它,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了菱的外型,生长环境,以及它的味道是怎么样的等一些关于菱的知识,另外我还让学生从书本上的图片想像水乡孩子采菱的情景,当学生们了解了菱的知识以后,他们学*歌曲的兴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在歌曲学*中,由于歌曲节奏疏密相间,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因此节奏是个难点。在演唱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这两个节奏很难掌握,因此,我先让学生学*这两个节奏,并设计了两条节奏让学生练*,让他们拍手打节奏,使他们熟悉节奏的特点,再用到歌曲中,这样学生在学唱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另外,四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弱,在看到旋律的时候不能一下就反应出来,尤其是这种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的歌曲,所以,我尽量让学生以听范唱为主,跟着录音一起把歌曲唱好。

  为了解决歌曲中切分节奏,我采用请学生模仿教师拍节奏、师生对拍、接龙拍击等方式解决,在活动中适时地填入歌词(山中的清泉香喷喷;湖里的水菱甜又香),并加入小间奏边拍边读(学生容易忽视小间奏);听教师演唱学生在小间奏处拍手;最后过渡到学生听琴演唱而小间奏处用高八度音伴奏等,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不仅学得津津有味,而且效果非常好。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2)

——《采菱》教案3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学唱《采菱》,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启发引导、自主创新,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圆润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用歌声表达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对节奏准确的掌握,为歌曲配上节奏伴奏。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采茶舞曲》的歌曲视频,欣赏江南水乡采茶的劳动场景以及江南水乡细腻的音乐风格。(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江南水乡姑娘们采茶的劳动场面,那么在这个温柔美丽的水乡,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劳动场景呢?)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学生结合书上的插图欣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内容。听后讨论得出:这是水乡的孩子们划着木盆采菱的情景。这里有美丽的南湖、清澈的泉水、甜而爽的水菱,是水乡孩子美丽的家乡。

  .教师提问:谁吃过菱角?知道菱角长在何处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介绍有关菱的知识,并出示菱角的实物图。

  (三)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模唱曲调,要求:找出曲调中“do、mi、so、do”各音的位置,试着唱一唱这一乐句。

  2.教师分析乐句,讲解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以及它们在歌曲中是如何体现江南水乡音乐风格特点的,演唱时声音要细腻、柔美、婉转,同时把水乡孩子爱水乡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范唱——学生试唱)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识读歌谱,找出歌曲中“划木盆”的乐句,并唱一唱。“啊~划呀划,啊~划呀划!”教师范唱并指导,标出重音,唱时加入划船的舞蹈动作。

  4.歌词学*,通过师生互动学*歌词,理解歌词表达的内容,教师按曲谱节奏特点拍打节奏,学生跟随节奏熟悉歌词。

  5.歌曲学唱

  (1)跟着录音小声唱。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家分享,学*同学们喜欢的句子。

  (2)随琴分句唱。节奏可放慢,对于出现的问题逐个解决。帮助学生扫清音准、节奏的障碍,使整首歌曲的学*更加完整。(主要抓住“山中的清泉香喷喷,湖里的水菱甜又爽”这句。先让学生感受歌词中“香”和“甜”的味道,再用歌声进行表现,语气中加强“香、甜”美感的体现)

  (3)讲解乐理知识,设置问题:连音线是什么?随后,教师分别演唱带有连音线和不带连音线的歌曲效果。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圆滑线的作用就是使乐曲更加连贯婉转。

  (4)随着音乐伴奏,用和谐的声音、细腻的情感完整演唱歌曲。在唱“划呀划”这句时,加进之前教的“划船”舞蹈动作,丰富歌唱活动,增加歌唱趣味。

  (四)拓展延伸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歌曲《采菱》伴奏。

  (1)教师出示节奏型,学生自主选择一种为歌曲伴奏。

  A.0 X 0 X|0 X X X| B.0 X 0 X|0 X X -| C.X X|X -| D.X X|X X|

  a.(写节奏——读节奏——出示乐器试着打节奏——选择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b.节奏在练*后,学生自我探索加入到歌曲中。

  2.分小组完整表演歌曲。将铃鼓、三角铁等乐器分发给乐器组学生,选一种节奏为歌曲伴奏。演唱组学生跟随伴奏唱歌,并配上“划船”的舞蹈动作表演,全班同学相互配合一同演绎歌曲。

  (五)小结作业

  1.课堂结束,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学*、欣赏了江南水乡风格的歌曲,看了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场景,体验了水乡孩子采菱的快乐,同时也欣赏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2.知道江南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和劳动场面吗?请回去仔细寻找一下,下节课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学*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同学读出歌曲名字

  2.请同学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同学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同学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小朋友对自身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3、听歌曲范唱,让同学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小朋友们的快乐。

  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6、师生进行接唱练*。

  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三、 扮演歌曲《采菱》

  1、 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同学创编节奏谱。

  2、 同学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

  3、 分小组用歌舞扮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唱给家长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1.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3.填词演唱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3)

——《雨说》教学课件设计3篇

  一、明确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体会拟人手法运用的好处,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雨说》这首诗以拟人的手法,运用生动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春雨所带来的欢

  乐幸福与甘甜。全诗语言生动、活泼,有如一阵清新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三、教学过程

  1.由简介台湾诗人郑愁予导入课文。

  2.配乐范读全诗,要求:

  (1)听准音。

  (2)听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3.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指导分析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喜悦的。

  朗读语调是轻快的。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6.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

  7.指导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1)整体感知诗歌中塑造的“雨”的形象特点。

  明确:文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而淅淅沥沥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殷勤的脚步。

  (2)课文中突出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雨”的形象,这种手法运用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拓深了“雨”这个形象的深层含义,而且全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情趣。

  (3)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明确:“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领悟诗中传递的思想与情感来学*了《雨说》这首诗。

  春雨已经对我们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我们不妨也对春雨说几句话,说几句你心里最

  想说的话或写几行诗都行。

  【教学依据】

  《雨说》是郑愁予先生的佳作,它清新活泼,明快耐读,轻柔温软。作品出色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一个爱的使者的形象,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在诗中,雨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轻盈,那样的善解人意!

  因为有了爱,世界因此而美丽;因为春雨的到来,世界因此有了无限生机的活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极需勇气,所以有了雨的叮咛和鼓励。

  雨是笑着长大的,生活在*大地上的孩子们,也应该笑着长大啊。雨来了,冰雪融化了,江河歌唱了,柳条儿舞动腰肢,小鱼儿跳出水面呼吸空气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所有的忧伤都会化解,因为,有了笑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当雨看到孩子们自由勇敢的笑了,它就快乐的安息,它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它勇敢、善良、乐观,它是这样的可亲可敬可爱!

  带领学生陪伴雨走过奉献的生命历程,便是一次愉快的、充满爱意和笑容的精神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思想的丰富性。作品意境优美,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诗意、进入诗境,感受诗中塑造的雨的形象,并尝试诗歌或散文诗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练*朗读,在读中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鼓励学生对是个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小组竞赛的形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本对话,实现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诗歌的学*,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是一、进入诗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熏陶的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诗歌是文学体裁之一,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是欣赏。它应该包括领悟内涵、品味语言;体验情景和形象、说出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三方面。因此,本诗作如下设想:

  1、朗读为本:

  《雨说》是诗,也是歌,轻柔欢快,活泼可爱,特别适合朗读。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2、注意传授学*方法:

  本课应教给学生朗诵和欣赏诗歌的方法。要求学生读要读得有情味,品要品出诗的意蕴。从语言文学描绘的形象出发,通过现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4、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构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朱自清的名篇《春》的片段引入课题。

  二、充分朗读,初步感受诗意

  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意境及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品味诗意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分别从语言、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个性化阅读。

  四、迁移练*

  春雨引进对你说了这么多话,现在,请你也对春雨说说心里话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学生能充分感受现代诗歌的自由特质和美感。

  2.培养学生解读现代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基本能力。

  3.迁移运用,巩固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诵理解诗意,感受春雨的爱心和美好。

  2.理解意象意境,感受作者饱含的深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步步为营,掌握学*诗歌的基本方法。

  2.迁移运用法。指导学生开展知识迁移,运用提高的方法,以体会诗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

  1.导语设计,引入课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的伤感不能阻止千帆竞发的豪情,病树的不幸无法遮掩万木春天的'欣喜。作者在万分欣喜之余,借雨这个精灵的深情倾诉,表达了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的关心和祝福。

  2.作者简介,解义释题

  郑愁予,童年时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被称为浪子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雨说》写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他的这首爱之歌,既是对生活在*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3.反复诵读,感知理解

  ⑴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给词语中的加点字正音:田圃、禁锢、喑哑、襁褓。

  学生解释词语:喧嚷、洗礼、蓑衣、温声细语、润如油膏。

  ⑵听读这首诗,要求学生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请学生模仿朗读,其他学生试做点评。

  示例:只要旗子笑,

  春天的声音 / 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

  大地的希望 / 就有了

  ⑶默读这首诗,读懂内容,学会概括。

  学生各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具体内容。例如:

  第一节: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第二节:雨带着爱心轻轻地来。

  ⑷速读这首诗,理清结构层次。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做好小结,以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明确的认识。

  (第 1 节春雨到来前大地的情景;第 2 节春雨的特点;第 3-5 节春雨亲*孩子们,带孩子们去迎接春天;第 6-8 节春雨的使命;第 9 节赞颂春雨的奉献精神,祝福孩子们有幸福的生活。)

  ⑸自由朗读质疑,学生增强阅读体验,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用读我(不)知道我想说的方式质疑。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4)

——全神贯注教学课件3篇

  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闻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名人名言投影片。

  课时:

  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同学仔细读并提出疑问。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二、带着问题读书,并把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检查识字,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记,多笔画字可辨形认读。

  2、以自读为重点,读出全神贯注

  3、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4、放声练*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以诵读为重点,感受全神贯注

  1、同一段落比赛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体会得深刻,读得动情。

  (如,第一自然段,通过罗丹语言中的”偏了点儿,等一等“等诩,说明在朋友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能找到瑕疵,并”立刻“修改,表明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读时应能领会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要读出罗丹动作神态的变化,谳出工作的时间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谳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情景。

  可通过多名学生比赛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多种开工,将这一段读充分,在评读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一词的理解。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1、再次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2、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认识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通过人物言行等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描写人物的方法。

  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伽利略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著、求实的精神。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雕塑家罗丹的故事。你对罗丹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简介罗丹生*。)今天我们学*的《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又表现了罗丹怎样的精神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里最能表现罗丹的全神贯注?把有关语句画出来。

  3.读有关的句子,说说体会和感受。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字音。

  不禁(读jīn)

  痴痴地(读chī)

  2.新词。

  (1)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文中指罗丹在修改女像的过程中如痴如醉、浑然忘我的工作状态和执著精神。

  (2)端详:仔细地看。文中指在茨威格拍手叫好,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对自己的作品仔细地观察,找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仪态端庄: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文中用来形容罗丹塑的女像。

  3.主要内容。

  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来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在的事。

  4.文中表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出示幻灯片。)

  (1)罗丹自己端详一阵……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威格已经拍手叫好的作品,可罗丹仍不满意,他仔细端详着,还自言自语地找毛病,并马上修改。可见他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手不停地挥动……

  罗丹的工作太投入了,你看他上前、后退、叽哩咕噜、眼睛闪光、踩得地板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可见他已经达到忘我的地步,把全部情感融入其中。想想他可能还会说什么,做什么,还会有什么神态。(这样更好点儿,这儿还不行,不错,摇摇头,满意地微笑……)

  (3)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罗丹这么长时间专注地投入工作,最后终于满意,表现了他的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

  (4)罗丹径直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因为罗丹太投入地工作,竟把自己的客人忘记了,体现了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5)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就应该全神贯注。

  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在罗丹这里他学到了做好工作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持之以恒、不懈追求、忘我投入。

  5.罗丹认真执著、忘我投入的工作热情令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部分,再来体会体会。

  五、总结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2.课文是怎样把罗丹全神贯注的品质表现出来的?

  (1)抓住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

  (2)运用比喻、联想,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3)词语运用得准确、恰当。

  3.请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学*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拓展带文,进一步加深对罗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质的了解。

  4、课内练笔,学*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并学*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拓展带文,进一步加深对罗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质的了解。

  教学难点:

  课内练笔,学*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理解质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执着、求实的科学家伽利略,这节课,我们再认识一位法国大艺术家,(出示罗丹图)他的名字叫——罗丹。他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在他身上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发?下面我们就来学*第30课全神贯注。同学们,对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谁来谈一谈?带着你对词语的理解,再读课题。

  二、读链接语,明确任务

  1、这是一篇略读文章,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链接语,看一看,这节课的学*要求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找一找,画一画。

  2、师:来,同学们交流一下,链接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要求?生交流。

  3、明白了学*要求,下面我们就一起完成第一个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四、研读感悟,交流展示

  (一)研读感悟。

  师:同学们,你看因为我们读书全神贯注很快就把第一个学*要求完成了,真棒!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二个任务:(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开始吧!有的同学已经画完了,大声的把你画出的句子读一读。

  (二)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地句子大家都找到了吗?来,谁来交流一下?

  句子一: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lū)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1、预设生1: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的这句话——(生读),这句话能看出罗丹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他自言自语完全沉浸在工作中,这就是全神贯注。

  2、师:同学们看屏幕,对于这句话,(出示课件)他说的有道理吗?谁有补充吗?那他的朗读是否把这种理解表现出来了呢?谁能再来试着读一读。来,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用手势带动学生)

  还有哪些句子能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我们继续交流。

  句子二:

  他把地板踩得吱(zhī)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5)

——守株待兔教学课件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教学方法:练*默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1、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苗,在田边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字面的意思是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听老师朗读,欣赏课文录像。

  2、师:“株”文指的是什么?(树桩)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1、谁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第一自然段

  1、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查一下效果,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种田人)

  2、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3、读第一自然段。纠正窜cuan

  4、只野兔是怎样从树林里跑出来的?

  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

  5、兔为什么会窜出来撞到树桩上,猜一猜?

  (二)学*第二段

  1、种田人急忙跑过来,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白捡”指什么?(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不费吹灰之力)

  3、对意外的收获,种田人心情怎么样?(乐滋滋)

  4、们来读乐滋滋这句话吧?“乐滋滋”是怎么心情?

  5、愿意捡着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的说上两句。

  6、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强调“每天”

  7、读中我感受到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

  8、撞死在树上,这样的好事会不会每天都发生?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偶尔、偶然)

  (三)齐读第三自然段

  1、师:种田人知道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呢?

  是:他是怎样做的?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从此,他毛下大锄头,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能干什么呢?

  2、“整天”强调

  3、同学们,你瞧,种田人毛下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他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他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是,他在守株待兔,当他人在庄稼大丰收是,他还在……

  4、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现在就扮演种田人,我在这里傻等着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2、同学们这么一说,种田人明白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我呀,现在就打锄头,下地干活去。

  五、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六、收集寓言故事,举办寓演故事会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捡野兔———整天坐等———庄稼全完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寓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学*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3、复*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生字组词,巩固识字。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6)

——六年级写事作文 采菱实用5篇

  今天下午爸爸突然决定带我们去横山水库采菱,我们坐了十几分钟的摩托车,就到了横山水库。

  一到那儿,哇,水库真大呀,一眼望不到边!菱棵真多呀,密密麻麻的眼睛都看花了!采菱的人真多呀,从远处看那些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爸爸说:“我们来晚了,菱都给别人采光了。”我一听急了,连忙跑去抢,可是我只顾着跑没看脚下,一下子踩进了大泥坑,雪白的鞋子变成了泥鞋子。

  后来,我们还找到了一片没有别人采过的地方,只是嫩了点。这些菱棵都贴在刚刚退了湖水的烂泥里,爸爸妈妈便下去采,我没有套鞋所以只能在边上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怎么采,还以为它长在叶子上,后来我看见妈妈用手一抓,拎起来在下面采呀采呀,一伸出来三四个菱就在手里了,哦,我明白了,原来采菱这么简单。我按照妈妈的方法连续了好几棵,不一会儿采到一大把了。我仔细一看菱的样子还蛮漂亮的,两边长着一双像牛魔王一样的大角,非常尖,我的手还被扎了一下可疼了。

  爸爸上来后我又穿上爸爸的套鞋在深深的泥巴里中走了一会儿,我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因为我的脚一踩下去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但是我还采了一大把菱。

  天色已晚,我们的袋子也满了,我们一家人满载而归。

  今天我去拉市海上划船。当我要划到对岸时,我发现了一条线,小船划不过去,就准备往回划。

  在回去的途中,我看见了大片的菱角浮在水面上。我划的太快了,小船就划入了菱角丛中,于是就开始寻找菱角,我把一株菱角从水里捞出来,可是上面没有一颗菱角,我捞了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还是没有找到菱角。

  于是我又捞起了第五株菱角,发现上面有一颗小小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菱角,可爱极了。

  我又捞起另外一株菱角,上面有一颗稍大的菱角,我用手摸了摸菱角旁边的一个刺,我想这颗菱角肯定是老了,它的刺刺得我疼死了。随后我又找到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和第八个菱角。

  本来还想再找到第九个,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于是我想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地方,但是我的船已经被菱角的藤给缠住了,那我只能往回划。但是我划啊划,怎么也划不动。最后我用桨撑住了旁边的一块大石头,我手一用力,嗖一下,划出了菱角丛中。

  因为拉市海上有很多很多个码头,我就分不清我是从哪个码头出来的,于是我想了想,想到了我出来的码头上有一个长方形的蓝色桌子,我便向带有蓝色桌子的那个码头划去。

  我划呀划,终于划到了,我抓起菱角跳下船,跑到了岸上,开始吃菱角,我剥开一个放进嘴里,然后又咬了咬,好甜好脆呀。

  我用了两分钟就吃完了所有的菱角,我想今天来只摘了这么点菱角,我下次还要来再摘更多的菱角。

  周末的晚上,妈妈说明天带我和她的朋友一起去野外采菱角,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洗脸刷牙完毕就等着妈妈的一声令下了。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前一天约好的集合地点出发了。我们一行六个人乘着渡船来到了钱塘江南岸,很快我们就找到了生长着许许多多菱草的池塘。

  我们先设计了一个采摘的方案,两个人一组,每组带一只大水桶。菱角是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我们大家都把鞋子脱了,裤管卷的高高的一起下到水中。刚一下去我就大叫起来,因为水里的淤泥很深,我直往淤泥中陷,我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才适应。妈妈告诉我菱角长在叶子下面,还告诉我颜色深一些的菱角是比较老一些,吃起来口感比较好。于是我就照着妈妈的指点把叶子翻过来,哇!果然有好几个颜色有深有浅的菱角躲在叶子下面睡觉。我赶紧挑颜色较深的几个菱角摘下来扔进大水桶,很快,我和妈妈一起摘了满满的一水桶菱角。

  在大家欢快的笑声中,我们每个组都摘了满满的一水桶。乘着胜利的歌声我们满载而归!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妈妈同事的老家------六郎镇。

  一路上,五彩缤纷的小花向我们招手,牛群无忧无虑地吃着草,雪白的羊儿悠闲自得地散步。终于到了,只见一只母鸡在篮子里孵蛋,公鸡则在门前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生怕你偷了它们的蛋。

  小路的旁边有一片池塘,上面布满了三角形的绿叶,像碧绿的翡翠。我不由地问妈妈:“那是什么叶子呀?”“那是菱角叶,今天我们就去采菱角。”

  这时一位山村里的阿姨走过来,拿了一个两头尖尖,中间鼓鼓的木盆,她把木盆放到塘面上,木盆里还有个小盆子,是用来装菱角的。她开始工作了,只见她熟练地把身子往前倾,船头便往下沉,船尾往上翘。她把叶子往上拉,翻过来。啊,一个个红色而鲜嫩的菱角露在外面,只消用手拉拉,盆子很快就装满了。

  我也兴奋不已,吵着也要摘,因为一船只能坐一人,所以妈妈说太危险了。我只好在岸边学着他们的样子,摘了几个,啊!真甜。

  吃晚饭了,主人热情地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一边吃一边谈论。天边的彩霞,向晚的 凉 风和我们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再见,美丽的六郎镇,希望下一次我能亲手摘下可爱的菱角。

  10月,路边出现了卖荸荠的小摊。菱角在奉化方言里叫“老钟”,形状有点像鸟。不,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如何生长的。十一假期,外婆、阿姨和姐姐去接凌。

  下了车,头顶阳光灿烂,风却像是一把灰尘,把热气都抹去了。我看见一位老人从远处向我们挥手。他是唐灵的主人。老人带我们去了唐灵。天空中飞鸟评论我们,汪汪叫的小狗跟着我们,请摇着尾巴。

  一个小池塘出现在我眼前。池塘只有足球场的一半大,水相当干净。令人惊奇的是,上面漂浮着许多像水葫芦一样的植物。这是菱角吗?旁边的店主解释说这是荸荠,但是看着眼前的水葫芦,我又不能把它和我吃的荸荠联系起来。大师拉过一个菱角给我们看: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以一束幼叶为轴,辐射出茎干,有的是绿叶撑起的;有些铺着瓷砖,用充满空气的气囊连接,让植物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伸下去,上面真的有马蹄!还有一根长长的根拖到了水底。“水有多深?”姐姐好奇地问:“两米多”。那么深,我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别怕,不会掉的!”主人正忙着说话,从旁边推了一个木盆过来。这个木盆比脚盆大,比脚盆深,但是有人能站在上面吗?我看见主人站在池塘边,向前推着水盆,然后跳起来,把脚放在水盆里,然后马上坐下。整个过程轻松舒适,就像武术大师表演气功一样,让所有人惊叹不已。我们忍不住想急于尝试。姐姐先来,我用苹果手机抓住姐姐的一举一动。“小宝贝坐船偷白莲花”是真的。不懂隐迹,浮萍一起开。落地后,我第二个下去了。忐忑不安地坐在盆子里,怕动了就翻船。然后师傅也坐了起来,船往前开,心里的恐惧慢慢消失了。拉起一个很大的菱角盘,很轻松的`伸手摘下上面的菱角,放在盆里。看到荸荠逐渐增多,我也懒得去摘了。我洗掉了手上的泥。我拿起一个菱角吃了。雪白的荸荠肉酥脆、嫩滑、香甜可口。上岸后,我开始吃得太多,不能给阿姨拍照。

  在每个人都奔向大城市的第11个假期,来到农村体验生活的乐趣也是一种快乐的度假方式。比起那些景点的人群,是不是既收获知识又收获美食更有意义?


《采菱》 教学课件3篇(扩展7)

——采菱作文350字实用五篇

  “终于到了!”你知道我们到那儿了吗?我们到了山垟湿地的上垟村。

  经过几分钟的奔波,终于来到了采菱角的秘密基地。一眼望去,河中满是菱角,绿绿的叶子,铺满了整个河流。河的**,除了一条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的人行道外,.其它全是瓯柑树。

  我和妈妈跨上小木桶,开始采菱角。我刚开始都没采,一直在使小船前进,到了很前面时才开始采。我和妈妈很得意,因为越前面的菱角越多,越好。我拿起一株菱角藤,藤下有长长的“胡须”;藤上有像花儿一样绽放的一片片叶子;叶子下面还有一个个菱角,生的菱角绿绿的。我和妈妈使劲的摘,眼看快摘好了,我想和妈妈说我们真厉害时,妈妈大吃一惊:“小嘉,你脸上!”我把水捞上来当镜子,“呀!我脸上都是浮萍!”我赶紧洗掉浮萍,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满载而归。

  只听“扑通!”一声,在大家的惊叫声中,一位姐姐与她的爸爸不小心把木桶打翻了,一起落入了水中。幸亏她们掉的地方很浅,人都没有关系,只是衣服都打湿了,但他们口袋中的三部手机全部“牺牲”了。如果我是那位姐姐,我早就会哭鼻子了,而且肯定不敢再采菱角了。但是,那位姐姐还是继续坐船采了菱角。那位姐姐的坚强值得我们大家学*。

  今天,我不仅亲身体验了采菱角的滋味儿,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好榜样。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便想起故乡的小河以及童年采菱的趣事。

  故乡有一条小河,水是那么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水是那么的碧,碧得都可以与柳树相媲美。每年,外婆都会在小河里种上菱角。转眼间又到了采菱的季节,长势旺盛的菱盘簇拥在一起,占了半条河,看着外婆坐在木桶里采菱角,我和姐姐别提有多羡慕。

  我和姐姐说什么也要让外婆带我们去。外婆抵不住我们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我们在外婆的帮助下跨进小船,开船了,小船晃晃悠悠的,像摇篮一样,我和姐姐吓得大叫起来,不过很快我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采菱角上了。外婆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我学着她的样子,拎起一只肥大的菱盘,下面藏着许多菱角,一个、两个、三个……哇,足足有十个!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菱角就摘,外婆笑了:“要采摘那些一碰就掉的,别的都还是小娃娃呢!”

  我那好吃的姐姐丝毫不放过任何吃的机会。你看,她早用自己的伶牙俐齿剥开了一只只菱角的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到她那馋相,我也忍不住垂涎欲滴,赶紧剥皮,一咬,又甜又脆,菱角的汁水沁人心脾……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期盼着夏日早点到来……

  今天是国庆节的第四天,姑姑划着船带我去湖里采菱角。

  小木船晃晃悠悠,随着姑姑轻柔的摇桨姿势,像是在摇篮里一样,好不悠闲。

  湖水清澈透明,连水底的鱼儿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面还有几只小白鸭慢悠悠地在游水嬉戏。

  姑姑把船划进一大片碧绿的叶子里,原来这就是菱盘,一片片菱叶密密麻麻麻地地浮在水面上。我四处寻找菱角,姑姑让我用手掀开叶片,哇,几只小巧玲珑,长得像小元宝似的家伙在晃悠悠地对我点头呢!我兴奋地用力一扯,没想到用力太多,引得小船一阵摇晃,吓得我大声惊叫起来。

  姑姑笑着巧妙的用手一掐,菱角就轻松采摘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捡起一枚放到嘴里一咬,“呸呸”,又苦又涩,一点都不好吃,姑姑说:“别急,要剥了皮才好吃呢。”我点点头,耐心地使劲剥开外壳,露出白嫩嫩的肉,轻轻咬了一口,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水草的清香味呢……

  太阳下山了,小木船载着丰收和欢乐,又晃晃悠悠地朝家的方向划去……

  周末的晚上,妈妈说明天带我和她的朋友一起去野外采菱角,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洗脸刷牙完毕就等着妈妈的一声令下了。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前一天约好的集合地点出发了。我们一行六个人乘着渡船来到了钱塘江南岸,很快我们就找到了生长着许许多多菱草的池塘。

  我们先设计了一个采摘的'方案,两个人一组,每组带一只大水桶。菱角是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我们大家都把鞋子脱了,裤管卷的高高的一起下到水中。刚一下去我就大叫起来,因为水里的淤泥很深,我直往淤泥中陷,我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才适应。妈妈告诉我菱角长在叶子下面,还告诉我颜色深一些的菱角是比较老一些,吃起来口感比较好。于是我就照着妈妈的指点把叶子翻过来,哇!果然有好几个颜色有深有浅的菱角躲在叶子下面睡觉。我赶紧挑颜色较深的几个菱角摘下来扔进大水桶,很快,我和妈妈一起摘了满满的一水桶菱角。

  在大家欢快的笑声中,我们每个组都摘了满满的一水桶。乘着胜利的歌声我们满载而归!

  今天下午爸爸突然决定带我们去横山水库采菱,我们坐了十几分钟的摩托车,就到了横山水库。

  一到那儿,哇,水库真大呀,一眼望不到边!菱棵真多呀,密密麻麻的眼睛都看花了!采菱的人真多呀,从远处看那些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爸爸说:“我们来晚了,菱都给别人采光了。”我一听急了,连忙跑去抢,可是我只顾着跑没看脚下,一下子踩进了大泥坑,雪白的鞋子变成了泥鞋子。

  后来,我们还找到了一片没有别人采过的地方,只是嫩了点。这些菱棵都贴在刚刚退了湖水的烂泥里,爸爸妈妈便下去采,我没有套鞋所以只能在边上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怎么采,还以为它长在叶子上,后来我看见妈妈用手一抓,拎起来在下面采呀采呀,一伸出来三四个菱就在手里了,哦,我明白了,原来采菱这么简单。我按照妈妈的方法连续了好几棵,不一会儿采到一大把了。我仔细一看菱的样子还蛮漂亮的,两边长着一双像牛魔王一样的大角,非常尖,我的手还被扎了一下可疼了。

  爸爸上来后我又穿上爸爸的套鞋在深深的泥巴里中走了一会儿,我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因为我的脚一踩下去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但是我还采了一大把菱。

  天色已晚,我们的袋子也满了,我们一家人满载而归。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