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 (3,1,0) (2,2,0) (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本课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均分”,再调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游戏:

  一副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

  自己动手洗牌。随意抽出五张牌,至少有两张牌是相同的花色。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2、把3枝笔放到2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不管怎么放”也就是说放的情况X“总有一个”也就是指X的意思。“至少”也就是指X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一)枚举法

  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了3支铅笔。

  1、小组合作:

  (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

  (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

  (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

  2、学生汇报,展台展示。交流后明确:

  (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枚举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

  (二)假设法

  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

  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

  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

  4、引导发现:

  (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均分)

  (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

  (3)怎样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4÷3=1支……1支?1+1=2支)算式中的两个“1”是什么意思?5、引伸拓展:

  (1)5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

  (2)6本书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学生列出算式,依据算式说理。

  6、发现规律:刚才的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它里面就蕴含了“*均分”,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把*均分的过程简明的表示出来了,现在会用简便方法求“至少数”吗?

  (三)建立模型

  1、出示题目:17支笔放进3个文具盒?17÷3=5支……2支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5支,至少6支。针对两种结果,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至少5只还是6只?

  3、学生说理,边摆边说:先*均分给每个文具盒5支笔,余下2只再*均分放进2个不同的文具盒里,所以至少6只。(指名说,互相说)

  4、质疑:为什么第二次*均分?(保证“至少”)5、强化:如果把笔和笔筒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

  (1)28支笔放进11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28÷11=2(支)…6(支)?2+1=3(支)

  (2)77支笔放进13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77÷13=6(支)…12(支)?6+1=7(支)

  6、对比算式,发现规律:先*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7、强调: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学生交流,明确:与余数无关,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均分,所以就是加1.8、引申拓展:刚才我们研究了笔放入笔筒的问题,那如果换成鸽子飞进鸽笼你会解答吗?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三、鸽巢原理的由来

  微视频: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事情,同时根据数据特征,发现了这些规律。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150多年前发现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由于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引起思考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原理叫做“鸽巢原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抽屉原理”。

  四、解决问题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2、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3、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4、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4本书,为什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3个笔筒。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1、老师这个魔术需要请1名同学来配合,谁愿意?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幅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请学生随意抽出5张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手里有5张牌至少有两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学生打开牌让大家看)

  课件出示: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至少”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老师为什么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呢?因为这个有趣的魔术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演: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列举法:

  课件出示:同学们,如果把3支笔放进2个笔筒中,会有哪几种摆放的结果?

  找一组学生上前实物模拟操作摆放情况。

  师问:同学们,你们谁能把摆放的情况用“总有……至少……”这个句式来概括出来吗?“总有”、“至少”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

  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回答: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强)

  课件出示:如果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呢?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探索一下:

  1.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实物模拟

  (2)图示

  (3)数的分解

  2.学生汇报,讲台展示。

  3.学生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二)假设法

  师问:同学们,将100支笔放99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进几支笔呢?

  追问有勇气列举吗?预设:没有勇气列举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找到“至少数”呢?

  课件出示:4支笔放3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这句话能快速得到验证吗?

  1.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下“至少”的意思,为保障每个笔筒都尽量少,不能出现某个笔筒特别多的情况,我们要把怎样分?学生尝试作答:

  生:如果每个笔筒里放1支笔,放了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既而教师图示。(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能力)

  2.引伸拓展:

  (1)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2)6支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

  也就是说:有n+1支笔放进n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3.小结:这种先假设按*均分,然后再分配剩余量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教师追问:列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总结出:

  列举法优点: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结果一目了然。缺点:局限性,摆放更多笔浪费时间,效率低。

  假设法的优点是:简洁、迅速解决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三、练*巩固,解决问题

  1.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为什么?

  2.同学们理解上面扑克牌的原理了吗?

  四、鸽巢原理的由来

  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这个原理被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又因为在讲述这个原理是,人们经常以鸽巢、抽屉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和“抽屉原理”。

  五: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总是”“至少”

  列举法

  假设法*均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了解掌握“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玩“扑克牌魔术”游戏。

  (1)教师介绍: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下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2)玩游戏,组织验证。

  通过玩游戏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到:不管怎么抽,总有两张牌是同花色的。

  2.导入新课。

  刚才这个游戏当中,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

  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2)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

  不同的放法?(请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xxx支铅笔?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1)枚举法。

  (2)数的分解法:(4,0,0)(3,1,0)(2,2,0)(2,1,1)。

  (3)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有4支,*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均分呢?(板书:*均分)

  生:*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十三,第1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 (3,1,0) (2,2,0) (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是学*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者,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通过第一个例题教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至少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二是假设法,用*均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上说明: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学情分析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得过程中,都在运用*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学具(若干笔和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规则是:请这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后面问题的研究中。]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具体操作,感知规律

  教学例1:4支笔,三个筒,可以怎么放?请同学们运用实物放一放,看有几种摆放方法?

  (1)学生汇报结果

  (4,0,0)(3,1,0)(2,2,0)(2,1,1)

  (2)师生交流摆放的结果

  (3)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

  [设计意图: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特别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这句话的理解。所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枚举所有的情况后,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到每种分法中数量最多的筒,理解“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放进了2支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质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次,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呢?

  2.假设法,用“*均分”来演绎“鸽巢问题”。

  1思考,同桌讨论:要怎么放,只放一次,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汇报

  2汇报想法

  预设生1: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筒里放1支笔,最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筒里,总有一个筒里至少有2支笔。

  3学生操作演示分法,明确这种分法其实就是“*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索,寻找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枚举法的基础上,学生意识到了要考虑最少的情况,从而引出假设法渗透*均分的思想。]

  三、探究归纳,形成规律

  1.课件出示第二个例题:5只鸽子飞回2个鸽巢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巢里?应该怎样列式“*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均分思想,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2=2……1

  (学情预设: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至少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根据学生回答,师边板书:至少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师依次创设疑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8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9只鸽子飞回5个鸽巢呢?(根据回答,依次板书)

  ……

  7÷5=1……2

  8÷5=1……3

  9÷5=1……4

  观察板书,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得出“物体的数量大于鸽巢的数量,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的结论。

  板书:至少数=商+1

  [设计意图: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初次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从“至少2支”得到“至少商+余数”个,再到得到“商+1”的结论。]

  师过渡语: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鸽巢问题”,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四、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题:

  1.三个小朋友同行,其中必有几个小朋友性别相同。

  2.五年一班共有学生53人,他们的年龄都相同,请你证明至少有两个小朋友出生在同一周。

  3.从电影院中任意找来13个观众,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常事中也有数学原理,有探究的成就感,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趣的规律?请学生畅谈,师总结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68~69页。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鸽巢问题”。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鸽巢问题”的逆用,学生对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感到困难,也缺乏思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入点。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本课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均分”,再调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

  1、游戏:

  一副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

  自己动手洗牌。随意抽出五张牌,至少有两张牌是相同的花色。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2、把3枝笔放到2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不管怎么放”也就是说放的情况X“总有一个”也就是指X的意思。“至少”也就是指X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一)枚举法

  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了3支铅笔。

  1、小组合作:

  (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

  (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

  (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

  2、学生汇报,展台展示。交流后明确:

  (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枚举法”,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

  (二)假设法

  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

  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

  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

  4、引导发现:

  (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均分)

  (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

  (3)怎样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4÷3=1支……1支?1+1=2支)算式中的两个“1”是什么意思?5、引伸拓展:

  (1)5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只鸽子。

  (2)6本书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学生列出算式,依据算式说理。

  6、发现规律:刚才的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法”,它里面就蕴含了“*均分”,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把*均分的过程简明的表示出来了,现在会用简便方法求“至少数”吗?

  (三)建立模型

  1、出示题目:17支笔放进3个文具盒?17÷3=5支……2支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5支,至少6支。针对两种结果,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至少5只还是6只?

  3、学生说理,边摆边说:先*均分给每个文具盒5支笔,余下2只再*均分放进2个不同的文具盒里,所以至少6只。(指名说,互相说)

  4、质疑:为什么第二次*均分?(保证“至少”)5、强化:如果把笔和笔筒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呢?

  (1)28支笔放进11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28÷11=2(支)…6(支)?2+1=3(支)

  (2)77支笔放进13个笔筒,至少几支放进同一个笔筒?77÷13=6(支)…12(支)?6+1=7(支)

  6、对比算式,发现规律:先*均分,再用所得的“商+1”7、强调:和余数有没有关系?

  学生交流,明确:与余数无关,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均分,所以就是加1.8、引申拓展:刚才我们研究了笔放入笔筒的问题,那如果换成鸽子飞进鸽笼你会解答吗?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类似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三、鸽巢原理的由来

  微视频: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事情,同时根据数据特征,发现了这些规律。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和一位数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150多年前发现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由于人们对鸽子飞回鸽巢这个引起思考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原理叫做“鸽巢原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抽屉原理”。

  四、解决问题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2、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3、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4、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4本书,为什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3个笔筒。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1、老师这个魔术需要请1名同学来配合,谁愿意?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幅扑克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请学生随意抽出5张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手里有5张牌至少有两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学生打开牌让大家看)

  课件出示: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至少”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老师为什么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呢?因为这个有趣的魔术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演: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一)列举法:

  课件出示:同学们,如果把3支笔放进2个笔筒中,会有哪几种摆放的结果?

  找一组学生上前实物模拟操作摆放情况。

  师问:同学们,你们谁能把摆放的情况用“总有……至少……”这个句式来概括出来吗?“总有”、“至少”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

  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及时肯定学生们的回答: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强)

  课件出示:如果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呢?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探索一下:

  1.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实物模拟

  (2)图示

  (3)数的分解

  2.学生汇报,讲台展示。

  3.学生概括得出: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以上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二)假设法

  师问:同学们,将100支笔放99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进几支笔呢?

  追问有勇气列举吗?预设:没有勇气列举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找到“至少数”呢?

  课件出示:4支笔放3个笔筒,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笔。这句话能快速得到验证吗?

  1.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下“至少”的意思,为保障每个笔筒都尽量少,不能出现某个笔筒特别多的情况,我们要把怎样分?学生尝试作答:

  生:如果每个笔筒里放1支笔,放了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既而教师图示。(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能力)

  2.引伸拓展:

  (1)5支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2)6支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放进()支笔。

  (3)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笔。

  也就是说:有n+1支笔放进n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3.小结:这种先假设按*均分,然后再分配剩余量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教师追问:列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学生总结出:

  列举法优点: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结果一目了然。缺点:局限性,摆放更多笔浪费时间,效率低。

  假设法的优点是:简洁、迅速解决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三、练*巩固,解决问题

  1.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1个鸽笼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为什么?

  2.同学们理解上面扑克牌的原理了吗?

  四、鸽巢原理的由来

  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这个原理被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又因为在讲述这个原理是,人们经常以鸽巢、抽屉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为“鸽巢原理”和“抽屉原理”。

  五: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总是”“至少”

  列举法

  假设法*均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了解掌握“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玩“扑克牌魔术”游戏。

  (1)教师介绍: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下52张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

  (2)玩游戏,组织验证。

  通过玩游戏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到:不管怎么抽,总有两张牌是同花色的。

  2.导入新课。

  刚才这个游戏当中,蕴含着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

  课件呈现:

  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2)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

  不同的放法?(请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xxx支铅笔?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1)枚举法。

  (2)数的分解法:(4,0,0)(3,1,0)(2,2,0)(2,1,1)。

  (3)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剩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了。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有4支,*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均分呢?(板书:*均分)

  生:*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一点。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里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4)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二)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师:(口述)那要是

  (1)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2)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xx支铅笔。

  (3)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中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中

  2.建立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生:只要铅笔的数量比笔筒的数量多1,那么总有一个笔筒至少要放进2支笔。

  师:对。铅笔放进笔筒我们会解释了,那么有关鸽子飞入鸽巢的问题,大家会解释吗?(课件出示)

  师:以上这些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其实都是一样的,鸽巢就相当于笔筒,鸽子就相当于铅笔。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它们里面蕴含的这种数学原理,我们就叫做“鸽巢问题”或“抽屉问题”。(揭题)

  三、基本练*。

  四、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71页,练*十三,第1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3篇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 创设情境

  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 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 3 2 5 10

  2 6 4 10 5

  3 9 6 15 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

  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

  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

  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 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 自己选择学*方式

  A 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 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 请教同学

  (2) 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借助实践经验解决问题。屏弃了过去的整齐划一的教法,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好的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对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让他们向同学请教;对乐于借助教材的学生,让他们看书,依提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 巩固深化

  1、 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 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题。

  (1)练*十八 1、2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均 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 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 创设情境

  1.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 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1)揭示课题——相遇问题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 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相遇问题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良好状态下去发现数学知识。]

  2、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 3 2 5 10

  2 6 4 10 5

  3 9 6 15 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两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运动规律:①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为0,即相遇了;②相遇时,两者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各自所行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③因为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相遇时,各自所行路程有多有少。学生在活动中把直接经验内化为知识能力,更好地去理解相遇问题的解题规律。]

  3、 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 自己选择学*方式

  A 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 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鸽巢”问题就是“抽屉原理”,教材通过三个例题来呈现本章知识,“鸽巢”问题教学反思。例1:本例描述“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情况,例2:本例描述“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例3:跟之前教材的编排是一样的,是抽屉原理的一个逆向的应用。本节内容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某种特定结构的数学或生活问题的`模型,体现了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是课标的重要要求。

  兴趣是学*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尽量找到好的方法引课,在网上搜索了一个较好的引课设计,就照搬了:“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抢凳子”游戏怎么样?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叫举手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上台,然后问,老师想叫三位同学玩这个游戏,但是现在已有两个,你们说最后一个是叫男生还是女生呢?”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就说:“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有二个同学的性别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并通过三人“抢凳子”游戏得出不管怎样抢“总有一根凳子至少有两个同学”。借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

  本节课是数学广角内容,也叫“抽屉原理”。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某种特定结构的数学或生活问题的模型,体现了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思如下:

  1、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测、尝试、验证的过程中逐步从直观走向抽象。

  在例1中针对实验的所有结果,在学生总结表征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你还可以怎样想?”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我引导学生借助*均分即每个笔筒里先只放1支,这时学生看到还剩下1支铅笔,这1支铅笔不管放入其中的哪一个笔筒,这个笔筒都会有2支铅笔。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至少有一个笔筒中有2支铅笔”的理解。最后,组织学生进一步借助直观操作,讨论诸如“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的问题,并不断改变数据(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让学生继续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1)支铅笔放进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注重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首先通过三个基础练*回顾了“鸽巢原理”,接下来的练*题是鸽巢问题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的题目当中,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题目中找出该道题目的“鸽巢”是什么,然后要放到“鸽巢”里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帮助学生在解题时有了构建鸽巢问题模型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鸽巢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的出题方式都比较有趣,可以涉及生活的许多不同的方面。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都动手,构解题的模型,用实物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产生学*数学动力,掌握学*数学的方法。

  “鸽巢”问题就是“抽屉原理”,教材通过三个例题来呈现本章知识,“鸽巢”问题教学反思。例1:本例描述“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情况,例2:本例描述“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例3:跟之前教材的编排是一样的,是抽屉原理的一个逆向的应用。本节内容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某种特定结构的数学或生活问题的模型,体现了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是课标的重要要求。

  兴趣是学*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尽量找到好的方法引课,在网上搜索了一个较好的引课设计,就照搬了:“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抢凳子”游戏怎么样?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叫举手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上台,然后问,老师想叫三位同学玩这个游戏,但是现在已有两个,你们说最后一个是叫男生还是女生呢?”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就说:“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有二个同学的`性别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并通过三人“抢凳子”游戏得出不管怎样抢“总有一根凳子至少有两个同学”。借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

  本节课是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鸽巢原理”,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借助直观操作,经历探究过程。教师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探究过程,感知、理解抽屉原理。

  2、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对于枚举法和假设法有一定的认识,加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解决抽屉原理的优超性和局限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的“抽屉原理”的建立是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与推理的基础上理解和发现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特别以游戏引入,又以游戏结束,既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学到了抽屉原理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我始终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敢大胆放手,总是牵着学生的思路走。

  2、这部分内容属于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多说理,让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体会“鸽巢问题”中的“总有”和“至少”的真正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变式练*。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堂好的数学课,我认为应该是原生态,充满“数学味”的课;应该立足课堂,立足知识点。“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这一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从探究具体问题到类推得出一般结论,初步了解“鸽巢问题”。本节课教学在师生互动方面有以下特色:

  1、激趣引入

  在导入新课时,我以游戏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师生双边互动的积极性,更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鸽巢原理的本质。通过游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唤起学生继续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

  2、提供探索空间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首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自己的方法“证明”:“把4枝铅笔放入3个杯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接着同桌互动演示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后,全班交流展示,多元评价各种“证明”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教师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3、营造提问的空间

  本节课注重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如在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问学生看到这个条件你想提怎样的数学问题?这样间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鸽巢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鸽巢”问题就是“抽屉原理”,教材通过三个例题来呈现本章知识,“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例1:本例描述“抽屉原理”的最简单的情况,

  例2:本例描述“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

  例3:跟之前教材的编排是一样的,是抽屉原理的一个逆向的应用。本节内容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某种特定结构的数学或生活问题的模型,体现了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是课标的重要要求。

  兴趣是学*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尽量找到好的方法引课,在网上搜索了一个较好的引课设计,就照搬了:“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抢凳子”游戏怎么样?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叫举手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上台,然后问,老师想叫三位同学玩这个游戏,但是现在已有两个,你们说最后一个是叫男生还是女生呢?”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就说:“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有二个同学的性别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并通过三人“抢凳子”游戏得出不管怎样抢“总有一根凳子至少有两个同学”。借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

  《鸽巢问题》就是以前奥数的教学内容《抽屉原理》,新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纳入了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反思。当第一次看到《鸽巢问题》成为必学内容时,老师们都很困惑:什么是鸽巢问题?这么难的内容学生能理解吗?我的印象里《抽屉原理》也是非常坚深难懂的。为了上好这一内容,我搜集学*了很多资料,文中对“抽屉原理”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使我对“抽屉原理”有了新的认识,也终于理出了头绪。抽屉原理是教给我们一种思考方法,也就是从“最不利”的情况来思考问题,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最不利”。

  兴趣是学*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就设计了“抢凳子”游戏来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我就说: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抢凳子”游戏怎么样?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叫举手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上台,然后问,老师想叫三位同学玩这个游戏,但是现在已有两个,你们说最后一个是叫男生还是女生呢?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就说:“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总有二个同学的性别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并通过三人“抢凳子”游戏得出不管怎样抢“总有一根凳子至少有两个同学”。

  借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智与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如把4支笔放入3个杯子学*中,把5支笔放入4个杯子学*中等,都是让学生自己操作,这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 通过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鸽巢问题”,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氛围和学*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鸽巢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几次试讲一直都比较顺利,所以对学生的情况考虑较少,当学生发言较少时,我没能及时进行调整,走教案的痕迹比较明显,由此也暴露出我对课堂的调控,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原本在奥数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的数学思维训练内容也加入到数学教材中,以“数学广角”单元的形式出现。“抽屉原理”是六年级下册内容,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对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通过课堂实践,

  感受颇深,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几点可取之处: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开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猜测扑克牌的花色,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猜测,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建立模型,本节课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恰当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在此基础上,我又主动提问:还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吗?让学生自主的想到:铅笔数比文具盒多2或其它数会怎么样?来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方法。

  3、解释应用,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试一试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对简单的“抽屉原理”本质理解的很透彻,每个同学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和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总觉得课堂上,是老

  师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老师提示性的语言,学生能用“总有……至少……”这样的关联词语得出那样的结论吗?数学语言要求精简,通俗易懂,但教材中语言饶口,难理解,好多老师在理解的时候都存在歧义。成年人都会出现理解错误,何况学生。教学时,怎样才能更好克服语言歧义呢?能否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教材语言做适当的改正呢?我还在寻找好的方法。

  抽屉原理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还是比较失败的。在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分组动手实验,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当在学生发现规律后及时让他们进行练*。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有学生对“总是……、至少……”理解不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把4支笔放入3个笔筒里,有的学生只有一种摆法,有的`还有五六种摆法等,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导致后面学生吃了“夹生饭”。应该让学生找准并理解谁是物体、谁是抽屉,对“总是……、至少……”的描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在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至少有几个会放进同一个盒子里”的意思,没能真正理解“抽屉原理”,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来确定结果,不能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多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也认识到:在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先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鼓励。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真正构建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鸽巢原理教学反思 《抽屉原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属于奥数知识范畴,首次被编入新课改教材,它的教学就是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抽屉原理》时,我很困惑:什么是抽屉原理?这么难的内容学生能理解吗?我的印象里《抽屉原理》是非常坚深难懂的(好像在上师范的时候学过,当时我都没学懂)。时隔两年,再次教学《抽屉原理》心里还是觉得没底,不知能否讲清楚、讲明白。为了上好这一内容,我搜集学*了很多资料,查阅了多篇教案,在“前辈”们的经验上,与本组成员相互探讨、研究,终于使我对“抽屉原理”有了新的认识,也终于理出了头绪。抽屉原理是教给我们一种思考方法,也就是从“最不利”的情况来思考问题,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最不利”。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集体研讨,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以前上这节课时,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给学生讲,有时会拿一些名师的优秀教案生搬硬套,结果却总是讲着讲着不知道该怎么讲了,有时连自己也都被搅迷糊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今年上课之前,我们几位老师提前就开始讨论这节课,红晓老师还拿出了以前做的课件,讲了讲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以及难点的突破方法,通过我们集体的研讨,原本觉得很难理解的内容也变得简单了,上课之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就不愁讲不好这节课了。

  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以前上这节课时,我总以“学生的生日”为话题引入新课,学生们兴趣也比较高,这次上课,我依旧以此为话题引入新课,却没有出现以前那种效果。课后反思一下,以前的班级最多42人,当老师猜测“我们班42人中,至少有4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之后,学生们都不相信,于是就很有兴趣地要进行验证。由于人数少,比较好验证,而且基本上会出现1月生日的只有一、两个人,2月同样如此,这样学生就会面露得意之色,说老师猜的不对,直到3、4月或5、6月才发现真的有4个或4个以上的人在同一个月生日,这时还会有些学生不甘心,说有5个人在某一月生日,你说的是4人。这也正好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辩析,以此让学生理解“至少”“同一个月”的含义,我下面的新课做好铺垫。而现在的班级有80个同学,首先,这个问题一出,验证起来就有点难以掌控,刚说个1月生日的请站起来,其余的学生马上半站式地扭头去数,结果数了好几遍才数清人数。其次,也可能是人多的缘故,也可能是凑巧,正好有8个人在1月生日,2月生日的也正好有7个人,一下子就验证了猜测,感觉没有吊足学生的“胃口”,开场搞到气氛**的,没有自己预想的那种效果,感觉不是太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上原地踏步,要结合新的学生,认真分析学情,从而设计出合适的课堂教学。

  三、数学教学,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抽取游戏是抽屉原理的一个延伸,其实也是它的一个逆思考。这里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学会从“最不利”的情况来思考问题。教学之前,我们组的段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课件,其实课件做得很好的,重难点都比较突出。但我在上课时并没有完全用那个课件,因为课件中总结的公式我其实也并不是完全理解,我总觉得,这部分知识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思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只要学生能正确说出答案,并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总结一个公式让学生来死搬硬套。于是在教学中,我就通过实践操作先让学生看到:从“红、黄各10个小球中需要至少拿出3个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个是同色的”,然后鼓励学生去讲其中的道理,当学生讲到“最差的情况就是拿出的两个完全不同,再拿一个不是红色就是黄色,就和其中一个是同色的了”。我简直惊讶极了,这一个个小脑瓜中都是怎么想的呀,我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问题,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想通了。接下来,我通过变换不同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分别去讲其中的道理,结果是,我的题目刚一出来,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这时,一些爱表现的学生就慌着展示自己的简便算法了,他们不仅说到了课件中将要出现的计算方法,也说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真是让我刮目相看。看来,当学生真正理解某一知识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也是很惊人的!应该说比我们要强!

  静下心来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的主体,并不意味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要充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和引导者,就得站得更高,不是只着眼于教学流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解读文本。从《新课标》的角度解读文本,掌握标准;从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编排的意图;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做到充分的预设。这样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不管在教学中碰到什么情况,都能围绕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处理,将被动化为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

  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

  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关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先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 “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本内容的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利用“抽屉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实际上,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这个过程是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能从纷繁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体现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抽屉原理》一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出抽屉原理有关知识。我在设计这节课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下面,结合本节课的生成,我从以下三方面反思这节课的教学。

  一、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我预设的三个学*目标是:

  1、借助学具,能用列举法说出“ 抽屉原理”的几种摆放方法。

  2、通过猜测、验证,会利用“*均分”的方法求出至少数。

  3、利用“抽屉原理”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于目标一,“借助学具,能用列举法说出‘ 抽屉原理’的几种摆放方法。”这一目标主要落实于教学环节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任务一中,把4根小棒放进3个杯子里,可以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让学生借助学具即杯子和小棒,通过小组交流,动手操作,结果记录到小组合作记录表上和组长的展示汇报,师生问答生生互动等方式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课后我认真批改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记录表,共20组,每一组都能在组长的带领下,把这四种摆法记录下来,且形式多样,有画图的,有用数字表示的,而且能找到每种方法中的最大数,同时也能很快写出结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两根小棒。95%的小组填写完整。教师只作为引导者,我认为这一目标完成了,但还有些缺憾,比如小组合作时,气氛不够活跃,声音小等,课下我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他们都说在这儿上课过于紧张,才造成的。关于目标二,“通过猜测、验证,会利用“*均分”的方法求出至少数。”这一目标主要落实于教学环节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任务二、教学环节三:深入学* ,揭示原理及教学环节四:应用原理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猜测——验证——总结这一主线完成的,还有师生之间的问答的情况及课后的试题纸笔测验,来检测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上课时大部分同学能想到尽量*均分这一办法,但说理过程道理都懂,个别同学语言组织力有待提高,在总结至少数的方法上,同学们积极辩证、自主发现规律结合在课后的纸笔测验中80人中74人掌握良好,理由充分且有条理性,这一目标达成情况较好。有关目标三“利用‘抽屉原理’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是通过教学环节三深入学*揭示规律和环节四应用原理解决问题及课后的纸笔测验,大部分的同学能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抽屉问题,但个别同学对这一原理中的物体数和抽屉数认识模糊,因此这一目标基本达成。

  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有效地教学行为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上,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提问等。学*指导:指导学生归纳探究,总结概况及说理能力,在资源利用方面:动画课件直观演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数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这节课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从简单情况入手,运用直观教具,融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初步感受抽屉原理的知识,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为下一步的猜测、验证、总结、应用奠定基础。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在活动时没有目的性,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小组合作前,我明确的提出了提出活动要求:四人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并记录结果,展示汇报。通过探究,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至少数等于商加余数,这时教师提出质疑。并及时验证得出规律:至少数等于商加一。通过介绍抽屉原理的相关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学*兴趣。而且能利用抽屉原理知识准确解答问题,前后呼应,借助规律来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更加满足了他们心中研究者、探索者的强烈愿望。

  三、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偏离自己的教案,在教学设计时预设的几个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完成。但,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说出至少数方法时,我预设学生的答案是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加余数,一是商加一,但课堂生成学生只说出了商加余数这一种情况,叫了两位孩子都是这一种想法,于是我继续往下引导,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咱的结论吧,通过出示5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几本书?这时有学生说是2本,还有人说是3本,结果出现分歧,我随即问:谁来说说,理由呢?刘洋说是3本,原因是利用刚才的结论:商加余数即1加2等于3,当时胡小蝶的发言很好,她是这样说的:“先在每一个抽屉中放进一本书 ,剩下的两本书再第二次*均分到两个抽屉中,这样就保证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2本书。”我随即问:“两本书放进一个抽屉中可以吗?”“可以,但这不是最少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我很好地抓住了这个生成,接着自然就引出了至少数等于商加一。另外,在揭示出原理后,本来还要对开始的抢凳子游戏联系这一原理做一回应,即数学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最后,还剩两分钟时,我本意是指导学生看书,加深这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由于口误却说成了自学课本。以后,我应注意自身

  语言的严密性。教师的引导语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思维只局限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课后,自己反复观看课堂实录,认真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生与生的互评相结合,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过于注重教师的评价没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相结合。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激励性语言不够丰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精心备学生,备教学内容,让数学课堂成为擦出学生思维火花的课堂。使自己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感谢我们年级组五位老师的指导。

  我的困惑:高年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