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神州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 上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这篇课文了。那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知道神州谣是什么意思么?

  预设1:

  真厉害!能够通过预*,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

  学*这篇课文,

  了解下他是怎么歌颂我的祖国的吧!

  预设2:

  那我给大家一些提示吧!(念第二段)其实 “神州”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别称,“谣”是指“歌谣”,所以题目的意思你明白了么?现在让我们一起

  学*这篇课文,

  了解下他是怎么歌颂我的祖国的吧!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 检查预*

  1.布置任务:

  请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尽量记住识字表的内容,如果能够认读所有的字,请举手。比比哪组同学是识字冠军组。

  2.检查字词识读

  出示识字表词语。请冠军组开火车读,其他组认真听。读对的字跟读2遍。

  3. 认读字词

  出示每个字及辅助图片。

  出示词语表。

  自由练读,同桌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4.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 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

  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写字表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神州谣》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神州谣》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 上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这篇课文了。那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知道神州谣是什么意思么?

  预设1:

  真厉害!能够通过预*,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

  学*这篇课文,

  了解下他是怎么歌颂我的祖国的吧!

  预设2:

  那我给大家一些提示吧!(念第二段)其实 “神州”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别称,“谣”是指“歌谣”,所以题目的意思你明白了么?现在让我们一起

  学*这篇课文,

  了解下他是怎么歌颂我的祖国的吧!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 检查预*

  1.布置任务:

  请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尽量记住识字表的内容,如果能够认读所有的字,请举手。比比哪组同学是识字冠军组。

  2.检查字词识读

  出示识字表词语。请冠军组开火车读,其他组认真听。读对的字跟读2遍。

  3. 认读字词

  出示每个字及辅助图片。

  出示词语表。

  自由练读,同桌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4.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 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

  用田字格课件出示

  写字表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神州谣》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轻松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识记“州”字。

  (1)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州”和“川”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出示古文字“州”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扬州、杭州。)

  (5)指导书写“州”。

  二、识字认字,探究方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请小老师带读。齐读。男生、女生读。玩游戏开火车读。)

  4、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再读。

  (单个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教师归纳常用的识字方法。

  记住生字有好多种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识字。

  第二、利用熟字识记。

  第三、编字谜口诀或故事识字。

  第四、语境识字。

  第五、字理识记。

  第六、偏旁归类识字。

  第七、随文识字。

  这么多字宝宝,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6、学生交流通过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记。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中班手指谣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红、黄、绿、蓝四色。

  2、复*点数1——5。

  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

  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

  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蓝四色彩条若干,可用皱纹纸做成(长度约为手指尖到肘关节)

  2、小篮子若干,根据幼儿人数定

  3、奖励品,(自定)

  4、好听的音乐

  5、一些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某老师,问老师好。真乖!我就是听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明,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或亲亲脸、抱一抱,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兴趣。(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

  注意: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和孩子互相熟悉,拉进距离,老师的一切语言与行动都要表现出亲切、温柔,让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喜欢上老师,这样在后来的活动中才能积极配合。

  二、基本部分

  1、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

  2、幼儿认识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色

  。

  (1)、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周围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

  (2)、黄色,同上。了解安全标志,如小黄帽等。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可出示环保标志,让幼儿了解。

  3、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

  4、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

  5、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高兴时等等。

  6、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

  7、(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比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说你们这个班的小朋友最聪明,最听话,所以呀今天某老师才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

  8、(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9、(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

  10、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目的

  是复*颜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某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最好是动感的音乐,幼儿跳起来才有激情。

  强调: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如在找颜色一块,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明,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很多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不够,锻炼孩子们的手指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熟悉红、黄、绿、蓝四色。

  2、复*点数1——5。

  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

  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

  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

  教学重点、难点

  1、讲好游戏规则

  2、 激发孩子的兴趣

  3、保证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真乖!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爱好。(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

  二、 基本部分

  1、 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

  2、 幼儿熟悉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颜色

  (2)、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四周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

  (2)、黄色,同上。了解安全标记,如小黄帽等。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可出示环保标记,让幼儿了解。

  3、 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

  4、 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

  5、 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兴奋时等等。

  6、 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

  7、 (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竞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

  8、 (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9、 (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

  10、 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目的是复*颜色。

  三、 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兴奋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神州谣》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我上《神州瑶》第一课时,重点目标就是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和感受*的山川美。上完课后,总体感觉,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在上课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正如钟老师所说,语言苍白,不富有童趣,生本意识不强。我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两个大问题,每次上课,总是容易忽略倾听坐着的学生的“私语”,忽略他们的课堂行为,在抛出问题时,也没有根据儿童特点设计一些更贴*他们的自然亲切的语言。为此,在*期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

  一是设计儿童化的语言。就拿这堂课来说,我问了学生*的美称、别称还有什么?似乎“美称、别称”一词更上档次,但是小朋友听得云里雾里的,如果换成“你们还知道*有其他响亮的名字吗”,相信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对于低段的孩子们来说,有时候,我应及时地哄一哄,多鼓励;或者在上课时给某个生字编个小故事,给某个内容编个儿歌,相信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

  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在听了我多堂课后,钟老师和师父也总是指出,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另外的四十多个孩子就被忽略了,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没兴趣时,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时,他们就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以后的课堂,我要多点灵动,多点随机应变,把关注点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

  另外,文本解读也不能马虎。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总是被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或者当学生出现各种答案我却点到为止,不能再进一步,这都是文本解读不深入的原因,我想,未来我应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昨天上午讲了《神州谣》,反思如下:

  1、讲到“州”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之前的哪个字?”学生如我预测的,回答了“川”,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学生答到“多了三个点”。我给孩子说了川是河流的意思,让学生推测州的意思。学生猜不出来,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州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字形,学生就猜河上的“点”是什么,学生猜“小船,小鱼,”我说不会动的,学生猜“亭子,房子,山”就是猜不到小岛上。我在反思,是我引导的方式有问题,还是本应该直接给孩子说出来“州”原义是河流上的小岛呢?

  2、经过上次重建课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反思,这节课上我进行了改变,学生没有提出那么多需要讲授的字了,十几个字只提了三个字“繁、隔、耸”,别的同学说的方法最多的是组词、读拼音、加一加、换偏旁等,说方法时其他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我在想,“新基础”二年级识字总体任务是这样阐述的:在类结构学*中扩大识字量,在学*实践中用活汉字,在了解汉字文华中欣赏汉字。本节课“州”的讲解我认为是在了解汉字文化。但怎么用活汉字?是不是要从汉字本身的含义说起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会认字,但不会组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给孩子一个字组多个词,然后要求学生在读词中记住这个字呢?

  3、本节课我让学生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字。之前只是布置完任务后就等着孩子提问,今天我花费时间下去兜,发现学生划的最多的是“繁荣”,其次是“神州”。所以“兜”完后,我没让学生举手质疑,而是直接讲了这两个词。其他的像“海峡”,“大陆”,极个别学生划出来了,我没有再深讲。可是在读词语理解意思时,还是有学生提出来了。这该怎么处理呢?这两个环节可以合并一起吗?

  接着,我再读186页到190页二年级识字教学任务,读到第190页“学*生字不知停留在学生对字形的口头分析上,要减少口头分析时间,增加学生为记忆字形而动笔书写的.机会”。这针对的是一类字还是二类字呢?

  《神州瑶》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童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在讲第一课时时,我注重把识字和感受*的山川美作为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本课生字,在准确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或造句。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发现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今后的课堂,我要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多一些教育机智,把关注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节课结束,我感觉本节课的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却暴露了很多的不足。比如:语言不够亲切,缺少童趣,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在课堂纪律上,我需要更加灵活的应对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不能一味的忽视,更不能批评和言语伤害。对于文本的解读更不能有丝毫马虎。我想,未来我应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寻求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完美。

  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

  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

  1、让学生充分预*,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的`好*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讲到“州”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之前的哪个字?”学生如我预测的,回答了“川”,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学生答到“多了三个点”。我给孩子说了川是河流的意思,让学生推测州的意思。学生猜不出来,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州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字形,学生就猜河上的“点”是什么,学生猜“小船,小鱼,”我说不会动的,学生猜“亭子,房子,山”就是猜不到小岛上。我在反思,是我引导的方式有问题,还是本应该直接给孩子说出来“州”原义是河流上的小岛呢?

  2、经过上次重建课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反思,这节课上我进行了改变,学生没有提出那么多需要讲授的字了,十几个字只提了三个字“繁、隔、耸”,别的同学说的方法最多的是组词、读拼音、加一加、换偏旁等,说方法时其他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我在想,“新基础”二年级识字总体任务是这样阐述的:在类结构学*中扩大识字量,在学*实践中用活汉字,在了解汉字文华中欣赏汉字。本节课“州”的讲解我认为是在了解汉字文化。但怎么用活汉字?是不是要从汉字本身的含义说起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会认字,但不会组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给孩子一个字组多个词,然后要求学生在读词中记住这个字呢?

  3、本节课我让学生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字。之前只是布置完任务后就等着孩子提问,今天我花费时间下去兜,发现学生划的最多的是“繁荣”,其次是“神州”。所以“兜”完后,我没让学生举手质疑,而是直接讲了这两个词。其他的像“海峡”,“大陆”,极个别学生划出来了,我没有再深讲。可是在读词语理解意思时,还是有学生提出来了。这该怎么处理呢?这两个环节可以合并一起吗?

  接着,我再读186页到190页二年级识字教学任务,读到第190页“学*生字不知停留在学生对字形的口头分析上,要减少口头分析时间,增加学生为记忆字形而动笔书写的机会”。这针对的是一类字还是二类字呢?


《神州谣》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大班语言《过年谣》教案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 了解春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 了解十二属相和生肖,知道自己的属相和新的一年是什么生肖年

  3、 让幼儿了解春节的由来,感受春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春节

  4、 知道春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查找收集有关新年及十二生肖的'知识和图片;挂历、爆竹、年画、灯笼、对联等

  2、 幼儿准备:自己的生肖图片

  活动过程:

  1、 认识春节

  A、出示挂历,请幼儿注意公历和农历的不同,找出农历春节的红色日期(日历上公历的日期写在上面,字稍大;农历的日期写在下面,字稍小)

  B、初步了解春节的*俗,让幼儿自由说一说,如:杀年猪、扫尘、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等。(教师出示相关物品引起幼儿兴趣,如:春联、福字、年画等)

  C、讲解“守岁”和“放鞭炮”*俗来历,教师讲述“年”的故事

  我国民间是以农历记载年的,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因为邻*立春,又叫春节,过春节又叫“过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只出现一次,就是正月初一前一天,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它要挨家挨户的吃人,人们怕被它吃掉,就关紧门户,在屋里点上灯,一宿不睡,灯火通明,还要在窗外放鞭炮吓走 “年”,因为“年”最怕光和声响,这样“年”被吓走了。新一年,人们都能**安安。

  2、 认识十二生肖

  A、教师出示不同的生肖图片,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

  B、让幼儿拿出带来的自己生肖图片,观察自己的生肖图片和其他小朋友的是不是一样的(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教师解释:年龄不一样的小朋友,你们的生肖就不一样,因为每年都是一个不同的生肖年

  3、 教师出示十二生肖图,师幼学读儿歌

  A、一鼠二牛三老虎,四兔五龙六条蛇,七马八羊九只猴,十鸡十一狗十二猪

  B、教师提问:今年是龙年,龙后面是什么生肖年?幼儿根据十二生肖儿歌回答:明年是蛇年

  4、 拓展活动

  师幼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布置教师

  活动一:做贺卡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了解过新年的意义,知道贺卡的意义。学*制作贺卡,大胆构思,设计新颖。

  2、欣赏贺卡的色彩、花纹、设计等,会讲述自己*时看见的贺卡。

  活动准备:操作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贺卡,刚才我们给好朋友送了贺卡,那你知道这么好看的贺卡还有什么用?(新年到了,人们用贺年片互相赠送,表示友好和祝福。)

  2、买来的贺卡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从贺卡的花纹、颜色、造型等方面进行讲述。

  教师:这些贺年卡,每一张的特点不同,边讲边出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贺年片,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来的,摸在手上凹凸不*,有的像画的,有的像贴的。总之,它们的图象都很好看,颜色都很鲜艳。

  二、引导幼儿观察贺年片的制作方法。

  1、我们的爸爸妈妈关心照顾我们,辛苦了一年,我们每个人做一张贺年片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新年快乐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贺卡的制作过程,要求能够按照图示来制作贺卡,学*如何折叠、钻孔的技能。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讲评幼儿作品。

  1、教师积极的引导孩子们自己讲述自己的作品。

  2、你是怎么制作的?

  3、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4、看看别人的作品是怎样的?你觉得好看吗?为什么5、你想把你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活动二:新年的礼物

  活动目标:

  1、围绕“新年的礼物”这一话题谈话,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进一步掌握谈话的规则。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带一件自制的手工作品。

  幼儿有过送礼物给同伴及接受礼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师:再过几天就要过新年了,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了表示友好、问候,常会互相送礼物。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是谁送给你的?你有没有送礼物给别人?送给谁了?请你仔细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要求幼儿轮流谈,不抢着说话。

  教师参与小组谈话,及时鼓励积极发言的幼儿,同时提醒幼儿不能只顾自己说,还要关心那些只听不说的小朋友,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

  集体谈话。请几名幼儿将自己在小组中的谈话在集体前表述。要求幼儿用连贯地说出自己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送过什么礼物给别人。

  教师提问,拓展谈话内容:

  1)今年过年你想给谁送礼物?送什么礼物?

  2)为什么要送礼物?让幼儿先谈想把礼物送给谁?然后让幼儿分组讨论:送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礼物?

  4、继续拓展谈话范围。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1)你认为谁会给你送礼物?

  2)你最想要的新年礼物是什么?为什么?

  5、教师小结:

  赞扬幼儿能想到给父母赠送礼物,并提醒幼儿接受别人礼物要有感激之心,要爱惜别人送的礼物。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己来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

  活动三:卷炮仗

  活动目标:

  1、了解游戏的方法,会变化队形走成螺旋形。

  2、喜欢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准备:

  自制一个大炮竹,一张长方形的纸。

  二、活动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