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树之歌》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板块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巩固,识记生字

  1.朗读儿歌,复*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性特点。

  2.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①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

  (3)引导理解词语。

  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1)“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

  (2)“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3)“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白桦)),(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流、趣味诵读、练*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板块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儿歌。

  (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

  (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背诵。

  (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

  2.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板块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水杉)(木棉)(桂树)

  板块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1.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

  r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r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r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2.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3.总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拓展学*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jiāng

  zhāng

  zhuāng

  yín

  nài

  掌

  装

  疆

  耐

  银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guì

  huā

  sōng

  zǐ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绵——()()

  洞——()()

  伯——()()

  场——()()

  洼——()()

  志——()()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柏

  柏树

  杨

  杨树

  桂

  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

  huà

  shǒu

  3、

  2

  南方

  六、

  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树之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板块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巩固,识记生字

  1.朗读儿歌,复*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性特点。

  2.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①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

  (3)引导理解词语。

  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1)“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

  (2)“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3)“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白桦)),(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流、趣味诵读、练*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板块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儿歌。

  (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

  (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背诵。

  (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

  2.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板块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水杉)(木棉)(桂树)

  板块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1.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

  r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r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r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2.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3.总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拓展学*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jiāng

  zhāng

  zhuāng

  yín

  nài

  掌

  装

  疆

  耐

  银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guì

  huā

  sōng

  zǐ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绵——()()

  洞——()()

  伯——()()

  场——()()

  洼——()()

  志——()()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柏

  柏树

  杨

  杨树

  桂

  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

  huà

  shǒu

  3、

  2

  南方

  六、

  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树之歌》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

  2、树之歌(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检查预*的情况,找出没有掌握好的字。(记录预*情况和生字出现的问题)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

  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针对较难的生字可以查字典,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书。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据提示,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齐读一遍。最后就是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C、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橡树”“楠树”“榆树”等生字的读音。

  D、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3.掌握笔顺,工整书写

  首先,出示“杨”“壮”,让学*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杨”字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字的笔顺从左到右,右边是“士”别写成“土”。

  然后,范写引路。范写时,先写拼音,再写汉字。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最后,书空练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

  4、分工合作,寻找答案

  A、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每种树木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B、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种树木的名称。班级学生把松柏看成了一种树,所以要及时引导。

  C、屏幕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边观察边说出树的特点。

  D、多种形式读文:同桌互读、男女分读、全部齐读等,以读促思,读中感受。为背诵打基础。随堂检测

《树之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掌、装、耐、疆、银、化6个生字;会写壮、化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化”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导入新课

  1、摘星星游戏巩固生字(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2、教师出示本课10个表示树名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最喜欢的树或最熟悉的树介绍样子。

  二、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说说11种树的特点,并用横线画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1)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第二句,对比学*“壮”和“装”。

  (1)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

  (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壮士”穿上衣服,就有了“服装”。

  (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壮士、壮实、粗壮、壮大等;服装、军装、包装、安装等)。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生字“耐”“守”“疆”。

  (1)联系课文中句子理解“喜暖、耐寒、活化石”等词语的特点。

  (3)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商议识记方法。

  (4)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生字“银”“化”。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教师板书“银”“杉”“化”“桂”4个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因为银杏和水杉生存的年代久远。)

  (4)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为了避免单一出示生字集中学*,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字表的“壮”和“化”两个字,指出难写的笔画。(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说清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壮”右边的第一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化”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而且要出头。)

  3、学生在写字表中练*书写。

  4、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课文背诵给家人,根据他们的建议再背一背。

  2、把你了解的树介绍给家人。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外形颜色各不相同

  爱护树木绿色家园

《树之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是一棵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梧桐手掌枫树

  松柏服装桦树

  耐心边疆银杏

  水杉化石桂花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以生字“梧、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分。给它们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

  预设: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五、理解表达

  1、看图识树。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7)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

  (8)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

  2、你知道下面句子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据图谈意。

  预设: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预设: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预设: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3、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比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六、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杨、壮、桐……”等10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杨、壮、桐……”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字,“杨”等左窄右宽,“壮”右面是士,不是土,不是犬,“桐”注意把中间的竖写到竖中线上,“桂”右面是两个土,不是士。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七、拓展延伸

  1、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2、你还知道其它与树有关的谚语吗?

  预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三年杨柳五年桐,七年杉树绿葱葱。

  八、巩固练*

  1、打开“基础训练-《树之歌》”,一起来闯关吧!

  2、小组游戏,看看谁知道的木字旁的生字多。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阅读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1)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之歌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板块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巩固,识记生字

  1.朗读儿歌,复*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性特点。

  2.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①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

  (3)引导理解词语。

  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1)“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

  (2)“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3)“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白桦)),(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流、趣味诵读、练*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板块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儿歌。

  (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

  (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背诵。

  (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

  2.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板块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水杉)(木棉)(桂树)

  板块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1.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

  r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r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r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2.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3.总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拓展学*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jiāng

  zhāng

  zhuāng

  yín

  nài

  掌

  装

  疆

  耐

  银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guì

  huā

  sōng

  zǐ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绵——()()

  洞——()()

  伯——()()

  场——()()

  洼——()()

  志——()()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柏

  柏树

  杨

  杨树

  桂

  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

  huà

  shǒu

  3、

  2

  南方

  六、

  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树之歌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

  (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

  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抄写生字

  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

  3、选字组词

树之歌教学设计3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汉之星*台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板书: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树的用处、样子、特点等不同方面交流。

  3、过渡: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认识这些树木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

  (2)指名朗读第二句,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3)指名朗读第三句,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四句,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第一句

  (1)出示第句一话,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三种树,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树的样子,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交流后,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第二句

  (1)过渡:大自然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请自读第二句,说说你的发现。

  (2)指名朗读,交流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装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第三句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树木的生活*性和外形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第四句

  (1)过渡:我们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性,接下来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交流后适当补充。

  (4)出示金桂树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背诵,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情况。二、学*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树之歌教学设计4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都介绍了哪些树?每种树有什么特点?)

  3、师引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句

  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4句

  ①用学*第1句的方法,分别学*2句、3句、4句等,学生自由读第2—4句,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绿装”,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相机提示“松”是*舌音,“杉、守、装”为翘舌音,“枫、松、疆”是后鼻音,“棉、杉”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杨、杉”。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杨”字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杉”的右边是“杉字部”,三撇的写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优胜小组。

树之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拆分法:掌=尚+手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6

  识字2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偏旁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带拼音)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尝试练*

  1.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

  (课件出示)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6)学*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水杉桂花)

  (课件出示)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树之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

树之歌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

  2、树之歌(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检查预*的情况,找出没有掌握好的字。(记录预*情况和生字出现的问题)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

  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针对较难的生字可以查字典,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书。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据提示,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齐读一遍。最后就是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C、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橡树”“楠树”“榆树”等生字的读音。

  D、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3.掌握笔顺,工整书写

  首先,出示“杨”“壮”,让学*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杨”字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字的笔顺从左到右,右边是“士”别写成“土”。

  然后,范写引路。范写时,先写拼音,再写汉字。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最后,书空练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

  4、分工合作,寻找答案

  A、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每种树木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B、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种树木的名称。班级学生把松柏看成了一种树,所以要及时引导。

  C、屏幕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边观察边说出树的特点。

  D、多种形式读文:同桌互读、男女分读、全部齐读等,以读促思,读中感受。为背诵打基础。随堂检测

树之歌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学*目标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1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学生读出名字。)

  2.结合图片,说话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

  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读两遍词语。

  (2)讲解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A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B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4)指导书写。

  ①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②教师指导书写。(明确笔顺,示范书写)③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去拼音认读生字。

  (2)找朋友。(老师手里拿木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吾、同、风、公、白、华”。口令:我是枫树的枫,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风”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3)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梧桐”的“梧”——木字旁遇到“吾”,伸出手来交朋友,“梧、梧、梧,梧桐的梧”。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

  (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

  1.分句朗读,讲解课文。

  (1)齐读第一句,思考:

  “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梧桐树叶像手掌,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像什么?

  (2)齐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齐读第三句。思考: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4)齐读第三句。思考:

  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活化石?

  2.同桌合作对读课文。

  四、情感体验

  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说一说你知道树还有哪些?

  六、知识延伸:

  课件出示三句和树有关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指名让学生大致理解意思,教师补充说明。

  七、布置作业

  你是不是认识了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八、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

  壮

树之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唱首歌)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吗,大杨树也会唱歌,它唱什么歌呢?打开课本。

  二、预*检测

  1.有感情地流利的朗读课文。

  2.大杨树怎么唱歌?

  三.交流,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

  2.学*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小结:在它的歌声中,小宝宝快乐地捉迷藏,在它的歌声中,老奶奶快乐地聊家常,在它的歌声中,老爷爷悠闲地度时光。

  过渡:大叶杨不但会唱优美的歌儿,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5)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6)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7)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8)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2)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树之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拆分法:掌=尚+手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学*目标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1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学生读出名字。)

  2.结合图片,说话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

  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读两遍词语。

  (2)讲解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A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B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4)指导书写。

  ①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②教师指导书写。(明确笔顺,示范书写)③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去拼音认读生字。

  (2)找朋友。(老师手里拿木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吾、同、风、公、白、华”。口令:我是枫树的枫,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风”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3)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梧桐”的“梧”——木字旁遇到“吾”,伸出手来交朋友,“梧、梧、梧,梧桐的梧”。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

  (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

  1.分句朗读,讲解课文。

  (1)齐读第一句,思考:

  “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梧桐树叶像手掌,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像什么?

  (2)齐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齐读第三句。思考: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4)齐读第三句。思考:

  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活化石?

  2.同桌合作对读课文。

  四、情感体验

  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说一说你知道树还有哪些?

  六、知识延伸:

  课件出示三句和树有关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指名让学生大致理解意思,教师补充说明。

  七、布置作业

  你是不是认识了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八、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

  壮

树之歌教学设计3

  识字2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偏旁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带拼音)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尝试练*

  1.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

  (课件出示)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6)学*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水杉桂花)

  (课件出示)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树之歌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板块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巩固,识记生字

  1.朗读儿歌,复*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性特点。

  2.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①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

  (3)引导理解词语。

  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1)“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

  (2)“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3)“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白桦)),(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流、趣味诵读、练*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板块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儿歌。

  (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

  (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背诵。

  (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

  2.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板块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水杉)(木棉)(桂树)

  板块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1.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

  r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r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r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2.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3.总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拓展学*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的心理特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jiāng

  zhāng

  zhuāng

  yín

  nài

  掌

  装

  疆

  耐

  银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guì

  huā

  sōng

  zǐ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绵——()()

  洞——()()

  伯——()()

  场——()()

  洼——()()

  志——()()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柏

  柏树

  杨

  杨树

  桂

  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

  huà

  shǒu

  3、

  2

  南方

  六、

  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树之歌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都介绍了哪些树?每种树有什么特点?)

  3、师引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句

  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4句

  ①用学*第1句的方法,分别学*2句、3句、4句等,学生自由读第2—4句,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绿装”,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相机提示“松”是*舌音,“杉、守、装”为翘舌音,“枫、松、疆”是后鼻音,“棉、杉”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杨、杉”。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杨”字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杉”的右边是“杉字部”,三撇的写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优胜小组。

树之歌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

  2、树之歌(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检查预*的情况,找出没有掌握好的字。(记录预*情况和生字出现的问题)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

  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针对较难的生字可以查字典,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书。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据提示,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齐读一遍。最后就是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C、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橡树”“楠树”“榆树”等生字的读音。

  D、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3.掌握笔顺,工整书写

  首先,出示“杨”“壮”,让学*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杨”字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字的笔顺从左到右,右边是“士”别写成“土”。

  然后,范写引路。范写时,先写拼音,再写汉字。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最后,书空练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

  4、分工合作,寻找答案

  A、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每种树木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B、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种树木的名称。班级学生把松柏看成了一种树,所以要及时引导。

  C、屏幕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边观察边说出树的特点。

  D、多种形式读文:同桌互读、男女分读、全部齐读等,以读促思,读中感受。为背诵打基础。随堂检测

树之歌教学设计7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汉之星*台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板书: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树的用处、样子、特点等不同方面交流。

  3、过渡: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认识这些树木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

  (2)指名朗读第二句,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3)指名朗读第三句,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四句,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第一句

  (1)出示第句一话,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三种树,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树的样子,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交流后,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第二句

  (1)过渡:大自然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请自读第二句,说说你的发现。

  (2)指名朗读,交流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装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第三句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树木的生活*性和外形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第四句

  (1)过渡:我们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性,接下来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交流后适当补充。

  (4)出示金桂树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背诵,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情况。二、学*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树之歌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

树之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唱首歌)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吗,大杨树也会唱歌,它唱什么歌呢?打开课本。

  二、预*检测

  1.有感情地流利的朗读课文。

  2.大杨树怎么唱歌?

  三.交流,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

  2.学*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小结:在它的歌声中,小宝宝快乐地捉迷藏,在它的歌声中,老奶奶快乐地聊家常,在它的歌声中,老爷爷悠闲地度时光。

  过渡:大叶杨不但会唱优美的歌儿,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5)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6)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7)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8)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树之歌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

  (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

  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抄写生字

  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

  3、选字组词

树之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3)

——《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趣

  1同学们,古老的*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引读: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写诗句: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诵《长江之歌》

  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16、长江之歌

  雪山东海

  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未来

  哺育挽起

  有母亲的情怀

  灌溉推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导入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你们对长江都有哪些了解?

  2你们见过长江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的美丽风光。(播放画片)

  是啊,长江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赞美她,作曲家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想听吗?

  3.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检查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不至于使预*流于形式,因此,检查预*更有必要,他可以提示学生确立学*目标,查缺补漏。所以,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进行预*,必将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交流释疑。

  大家知道吗,刚才那美妙的歌曲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长江之歌》

  1.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又两小节,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又什么相同的地方?

  2.屏幕出示后四行:读一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运用反复的写作方法,更能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3.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4.分组合作学*: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5、交流:(第1节)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4)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6)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7)指导朗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精读第2节。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一、【导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预*导航】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四、【预*感知】

  1、相关知识点测试

  想一想,做一做。

  关于长江,以前的课文里,我们见证了大诗人李白在()上为朋友()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提及了长江,你还记得吗?请你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学*测试

  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健美的清流严格的态度

  纯洁的臂膀严厉的要求

  无穷的国土严肃的形势

  花的源泉严峻的目光

  3、相关资料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长江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4)

——《给予树》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12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语言。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

  自制幻灯片、七块磁铁、两张生字卡片、四张小卡片。

  2、学生:

  语文书、课堂作业本、铅笔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宁镇路小学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我姓叶,所以你们应该叫我──(叶老师)。真聪明!聪明的孩子们,看,这张图片,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知道圣诞节吗?谁愿意来谈谈?

  2、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那天,孩子们可以收到许许多多的礼物,所以可高兴了!然而,贫困人家的孩子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没有礼物,许多愿望都无法实现。于是,一些慈善机构、援助中心就让这些贫困孩子把愿望写在卡片上,插在圣诞树上,让好心人看了以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板画)

  我们把这样的圣诞树叫做“给予树”。

  板书:

  给予树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31、给予树。

  齐读题目。

  大家发现了吗?这两个括号为什么不一样啊?

  齐读课题。

  31课《给予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叶老师读了,深受感动,大家想读吗?那我们打开课本,把书翻到123页,自由地、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正确,遇到生字,请大家借助拼音这个工具把它读正确。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字词

  1、过渡:

  刚才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叶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圣诞树,想得到树上的糖果礼物吗?

  2、指名读──齐读。

  3、猜字谜,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裕”和“卡”:

  指出“裕”左边部分,书空“卡”的笔顺。翻开课堂作业本,让学生把这两个生字各写3个,学生练写,师评价。

  4、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再读课文,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课文第四节

  1、通过填空,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2、指名说。

  3、(出示人物说的话)那金吉娅在说这些话时,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一边读一边体会体会。

  4、指名读。相机交流:

  ⑴ 出示句子:

  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换人称说话。

  ⑵ 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⑶ 金吉娅把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时,看课文插图,想想阿姨会怎么说?她又是怎么回答呢?

  ⑷ 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5、指导朗读。

  四、初步体会妈妈情变化

  1、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

  出示: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2、妈妈心情是怎样呢?谁愿意来说?

  (高兴、激动、开心、快乐、自豪、骄傲、感动……)

  3、当时妈妈是──,那么之前,妈妈心情还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1~3节,圈出描写妈妈心情的两个词语。

  板书:

  担心、生气

  4、妈妈开始为什么担心?后来为什么又生气?最后,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深入研究。

  五、作业

  1、最后,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给予树上还有几张卡片,小朋友愿意像金吉娅一样,拿下来看看吗?

  2、指名上来读卡片。

  3、如果咱们班同学也能像金吉娅一样,课余能主动地去认识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杨科等人,能主动地读读相应的文章,那今天叶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也就如愿以偿了。

  教学目标:

  1、了解圣诞节的意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金吉娅在特殊的节日里的“特殊”的行动。

  2、感悟“给予”,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会一段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问:

  a.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首歌后,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呢?

  b.最想过的节日是那个节日?(春节)

  c.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预设;穿新衣服、放鞭炮、贴对联、收压岁钱、给长辈、邻居、好朋友们拜年。)

  d.孩子们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是春节,那么西方国家小朋友们最喜欢过的`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

  2、介绍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画给予树,并在上面粘贴写有心愿的卡片)。

  二、复*巩固生字词。

  1、点同学认读生字卡片,并且能带读,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过渡到对课文的学*,板书:金吉娅——棒棒糖(亲人);——洋娃娃(陌生小女孩)。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

  1、找出写金吉娅卖完礼物后回家的段落,读一读并把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划线。“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课件)

  A.“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做一下动作,想一

  想金吉娅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有想吗?她此时想的是什么?(结合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思考).

  B、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因为她只买了最便宜的棒棒糖。)

  C、妈妈为什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出示课件)

  D、金吉娅辜负了妈妈,不是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找多位同学读出原因,并出示课件)

  E、金吉娅现在的心情怎样?(内疚、难过)

  F、读出金吉娅的心情。(找4-5为学生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金吉娅为什么要买洋娃娃给陌生的小女孩?“可是妈妈,我们已经可以得到很多礼物了,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A、“什么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B、你从这一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可怜)

  C、指导读这个句子。

  D、师:此时此刻你们就是金吉娅,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场,走到给予树前,拿起一张卡片读一读。(点一名同学上讲台,拿下黑板上给予树上的一个心愿卡片,读一读。)(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E、金吉娅,读完卡片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F、.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学*最后一自然段。

  师:当母亲听完金吉娅的话后,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A、课件出示:我()极了,紧紧抱住金吉娅。

  B、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读最后一段。


《树之歌》教学设计6篇(扩展5)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6篇

  一、复*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知道了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图片)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共同见证小鸟和树的那份真挚的友情。

  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话来叙述故事的。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找出课文中的四组对话。

  1、生汇报所画的四组对话(第一组:鸟儿、大树;第二组:鸟儿、树根;第三组:鸟儿、大门;第四组:鸟儿、小女孩)

  2、学*第一组对话

  过渡:让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寒冷的冬天快到了,大树的好朋友小鸟要到南方过冬,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读。

  生齐读:“再见了,……”

  师:鸟儿回答。

  生齐读:“好的,我……“

  师:原来她们是在约定明年重逢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组对话,体会一下当时他们分别时的心情。

  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情感表达出来吗?)或(你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组对话呢?(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伤心)为什么?)

  师:你们在班上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的请举手告诉我。(生举手并找到好朋友)

  师:那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小鸟、大树分别时的对话,注意读出他们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指名读)

  师:老师发现他读的时候,“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把“一定”读得很重,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答应他,保证明年……

  师:真好,他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让,明年一定会回来,还有哪对朋友想来试试。(感情是那么深厚)

  师:让我们的男孩来读大树的,女孩子读小鸟的,我们一起来对话,好吗?

  (不足时: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呀,坚定些,再坚定些,读!)

  3、学*剩下三组对话

  过渡:小鸟和大树她们就这样依依惜别了,并做了约定。第二年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回来找他的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日相处的朋友却不见了。他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三组对话,虽然都很简单,都是鸟儿问,鸟儿问,鸟儿问,但是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问呢?树根、大门、小女孩又怀着怎样的心情回答的?你们能体会到吗?那儿,老师给你几个词请你将体会到鸟儿问的心情的词语选在横线上,然后你再来读一读这几组对话。好,开始!

  (奇怪 怀着最后一线希望 着急)

  (1)鸟儿 地问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

  (2)鸟儿 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3)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烯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小师:我们来看看鸟儿和树根的对话,你觉得鸟儿怀着怎样的心情问树根的.?(奇怪)为什么?

  师:是呀,小鸟满以为自己马上能见得阔别已久的伙伴,没想到却只看到光秃秃的树根,她觉得非常奇怪,那么你就带着奇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我听出来了“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是小鸟很想知道大树的去向。

  师:谁再来读一读。

  过渡:当小鸟奇怪地问树根树到哪儿去的时候,树根是怎么回答她的。

  指名读

  师指导: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是和树血脉相连的,那你觉得怎样读可以体会树根当时的心情呢?(同情,伤感)语气。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现在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小鸟和树根的对话,要注意读出小鸟的奇怪,树根的伤心、同情。

  (2)师:体会得不错,当树根告诉小鸟,大树被拉到山谷里,小鸟跋山涉水,找到工厂里的大门,那时小鸟是怎样地问大门的?应该用上哪个词(着急),为什么用“着急”呢?

  师:是呀,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大树,那么你能通过朗读把小鸟着急的情情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师:谁再来,我听出来了,你的语速加快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了。

  过渡:一个“在哪儿?”,一个“您知道吗?”包含了小鸟的多少渴望和着急呀,但是大门是怎么回答她的呢?

  指名读。

  师指导: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没有值得伤心的,那么你觉得怎样读可以体会到大门当时的心情呢?(冷淡)

  师:谁来读一读小鸟和大门的对话,注意读出小鸟的着急,大门的冷淡。

  (3)当小鸟得知朋友大树已被做了火柴,奋力飞向拥有火柴的小姑娘旁时,她又怀着怎样的心情问小姑娘的?应该用上哪个词(怀有一线希望)为什么呢?

  师:指导:此时此刻,小鸟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最着急、最悲伤、最担心的,她只能怀有一线希望了,是吗?

  谁能通过朗读,把小鸟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

  过渡:面对着此时的小鸟,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是怎样回答的?

  指名读

  师指导:你觉得怎样读,可以体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

  师:好,老师,请一个同学做小姑娘,老师做小鸟咱们来一次对话好吗?

  过渡: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悲伤,一次比一次担心,让我们把这三句鸟儿询问的话连起来,自由读一读,体会小鸟的心情变化,好吗?(出示三次询问的话)

  指名读

  师:让我们全班一齐读读这三句询问的话,好好感受小鸟的心情变化。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语速也加快了,我们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着急,在这三组对话里,咱们四人小组分工朗读小鸟、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好吗?(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向我们展示呢?

  情景表演:那一声声急切的询句,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相信大家已被小鸟的真情所感动。这样,我请一个同学做一回小鸟,好吗?你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一边找一边问,好吗?

  小结:

  是呀,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着急、悲伤、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三组对话。(老师做旁白)出示三组对话。

  三、体会两“看”,升华情感。

  过渡:终于,小鸟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看到了朋友大树,只是此时的大树早已化为了灯火,然而面对着这灯火,小鸟是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在刚才的朗读过程中,两次提到了鸟儿对着灯火“看一会儿”,你们想一想,同样都是看了一会儿,可小鸟想对大树说的话一样吗?

  当小鸟第一次看灯火的时候,你想她会说什么(生回答)

  当她唱完歌后,她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她又会说什么?(生回答)

  小结:

  在这两个“看”字里,包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呀!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大树已经不在了,但是为什么鸟儿非要找到大树唱歌给他听听呢?(指名回答)

  同学们,鸟儿飞走了,带着淡淡的感伤与哀愁飞走了,但她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上最宝贵的诚信。(随机板书)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想对谁说?(比如:想对小鸟说,想对伐木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五、结束语。

  同学们的发言真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摘取更多宝物,那里的美好情感会伴你终生。

  六、板书设计:

  去 年 的 树

  歌声、友情

  小鸟 大树

  诚信

  好朋友

  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一篇人文情愫很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白描手法)然而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小鸟那种“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的行为。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设计意图: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感情,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过程,既让学生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又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来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能力目标: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角色对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动人的故事。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3.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根据提示说一说吗?

  二、融情想象,做好铺垫。

  1.出示:

  一颗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⑴ 你是怎样理解“好朋友”的?

  ⑵ 融情想象,这又是一对怎么样的好朋友?

  ⑶ 学生可能会这样理解好朋友:

  A:鸟儿飞累了,就在树上休息;鸟儿也为树捉虫子。

  B:鸟儿住在树上,树成了鸟的家;鸟帮助树赶走要害树的人。

  C:鸟儿和树相亲相爱,树为鸟遮阴,鸟给树唱歌。

  D:鸟儿问树:“你给了我一个这么温暖的家,我应该怎么感谢你呢?”树说:“不用谢,爱是不用回报的。我们就这么生活在一起,多好。”

  过渡: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啊!就是这样一对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却要在寒冬来临之际,不得不短暂分别。临走之际,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三、潜心对话(树和鸟的对话),体会友情。

  1.让我们快速浏览寻找,用“——”划出课文中鸟和大树的对话。

  2.出示要求:自由感情朗读,写出评注,分别应读出怎么样的感情。

  3.检查点拨。

  ⑴ 师引读

  ⑵ 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