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

日期:2023-03-21 00:00:00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兴趣,形成探究*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实验)、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准备:预*课本基础知识,初步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学案,实验用品的准备、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①2Mg+O2=2MgO

  (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②H2+CuO=Cu+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科学家早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②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问)③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不是)

  事实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愕然。)

  (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①②③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复*)反应H2+CuO=Cu+H2O中H2因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最终H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uO因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最终Cu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NaCl、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为了方便记忆,给出口诀:高失氧,低得还,中间看情况。

  (讲述)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要求:理清五对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为了方便记忆,结合简单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和口诀: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二课时

  (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①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②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③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④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充实概念)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联系实际)氧化还原反应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由学生提出观点,相互补充后整理得出)略。

  (目的是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练*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C+CuO====Cu+CO↑

  得氧:C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①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②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三、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十、教学反思

  在精讲的同时一定注意学生的参与,题不在多要精挑题目做通讲透,否则讲得多练得多最后学生还是不懂因此求“悟”乃根本。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既要复*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的主体者。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问题的设计由以下几个问题的环环相扣来完成。

  问题一:让学生回忆出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

  同学们根据初中的知识从得氧失氧这一方面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回答可能会有很多个反应。此时老师挑选出两个比较典型的反应式来进行分析。如:。但初中学*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讨论:

  问题二:以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本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深化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还可趁势引入新课,从得氧失氧角度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以上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为引入新课作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既复*了初中知识,又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使得新课的学*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问题三:标出上述反应的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

  学生通过练*、观察不难发现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此时老师重点强调: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紧接着让学生分析:

  问题四:没有得氧失氧,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分析中学生可以得知尽管没有失氧和得氧的关系,但是发生了化合价的升降,因此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见,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扩展了其内涵。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有关概念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是其概念的升华和对其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和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紧接着设问:

  问题五: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弄清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氯气和金属钠的反应、氯气和氢气的反应制成动画,把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加以形象化。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想象上的难度,也顺利突破了难点。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在初中所学到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哪些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同学们得作答做出解释和说明。

  四、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环环相扣的五个问题把整个课堂串联起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运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方法。教师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穿插在高一化学第四章囟素中进行学*的,这节内容的学*,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过程中有很多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反应、理论及应用。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化学电池等。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直观地理解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学*更多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良性循环,所以本节内容在中学化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教材包括两节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的本质,其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几种概念极容易混淆。如按教材的授课顺序,不能最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所以本人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重组了新的知识网络:通过从三个角度分析教材,从而掌握四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三个角度:得氧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得失电子的角度。体现了在二期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观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通过断裂旧的化学键形成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新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反应行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了,反应速度也是极快的,为了让微观的世界行为以宏观的形式反应出来,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反应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结合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3、氧化还原理论,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结合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弱势,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能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失去信心。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更高一级的认知体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的方法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能力目标:通过同化、组织精加工学*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新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反应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较难理解。

  六、教学模式

  激活同化模式

  七、学*策略

  同化学*,组织精加工学*策略

  八、任务分析

  能使目标1:准确掌握四组概念能灵活运用

  能使目标2: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即用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3: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特征即用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4:产生认知失调,用原有旧知识学*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起点能力:知道运用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九、教学环节

  学生原有知识体系激发动机

  总结归纳练*反馈

  灵活运用

  教师复*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评价

  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旧知识——原有旧知识体系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动机

  (二)探索新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的转移

  3、归纳总结四组概念

  4、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三)练*反馈

  (四)小结、布置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原则。

  (2)掌握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的学*,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技巧、配*的规律的学*,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并引入新课]

  问题1.投影下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讨论:

  反应物及性质

  化合价改变

  得失电子情况

  发生的反应

  产物

  还原剂具还原性

  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氧化性

  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问题2.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铜跟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浓)=S↓+SO2↑+2H2O

  (3)红热炭投入热的浓硝酸溶液中:C+4HNO3(浓)=CO2↑+4NO2↑+2H2O

  通过以上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如电子守恒规律、价态变化规律。

  [引入新课]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一般方法。

  [板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原则、配*步骤、配*依据等内容。

  等大多数学生看完书后,提问学生。再师生共同总结。

  配*依据:

  (1)化合价升降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跟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必相等,表现在化合价上就有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必定跟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价数必定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必定守恒。

  配*的一般步骤:

  (1)找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2)分析各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价数;

  (3)以化学式为单位,求出化合价升、降价数的最小公倍数,使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价数相等。

  (4)用观察法配*其它元素的化学计量数。

  (其中1、2、3是为了保证电子得失数相等,第4步是保证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找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例子,一边跟学生一起配*这个方程式,一边跟学生一起总结氧化还原配*的基本步骤。最后让学明确,在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还不熟练的初始阶段,要按部就班根据配*进行训练。熟练后可以跳过某些步骤,直接配*。

  [课堂练*]

  1.根据以上步骤,配*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r3++□Na2O2+□OH——□CrO42—+□Na++□H2O

  (2)□CrI3+□Cl2+□KOH—□K2Cr2O7+□KIO4+□KCl+□H2O

  (3)□P4+□HNO3+□H2O—□H3PO4+□NO↑

  (4)□Mn2++□S2O82—+□H2O—□SO42—+□MnO4—+□H2O

  (5)□Zn+□H++□NO3——□Zn2++□NO+□H2O

  (6)□HClO4+□P+□H2O—□HCl+□H3PO4

  2.下列有关硫化亚铁跟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

  (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

  (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

  (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

  [分析和讨论]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守恒,得出四个反应式都正确的错误结论。这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背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反应中氧化剂都是硫酸,还原剂都是硫化亚铁,氧化产物都是单质硫和硫酸铁,还原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所以反应物FeS中的铁、硫元素与产物Fe2(SO4)3中的铁、单质S中的硫元素守恒,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还原剂(FeS)与氧化产物(S)相对应。答案选A。

  [巩固练*]

  1.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5:4(C)5:3(D)3:5

  2.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有被NO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9:24:14:28(B)1:1:1:1:2

  (C)8:9:12:10:20(D)任意比均可

  3.将H2S气体通入四种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3H2S+2HNO3=3S+2NO+4H2O

  ②4H2S+2HNO3=4S+NH4NO3+3H2O

  ③H2S+2HNO3=S+2NO2+2H2O

  ④5H2S+2HNO3=5S+N2+6H2O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四种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

  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B)5:4(C)1:1(D)3:5

  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H2O-NaBO2+H2(未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是1:1

  6.氧化亚铜(Cu2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铜和Cu2+。测定一种含氧化亚铜的矿石中氧化亚铜的含量的方法是:将矿石溶于足量的硫酸铁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反应后锰元素以+2价形式存在。

  (1)写出配*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O与Fe2(SO4)3、H2SO4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O与上述两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测定中称取5、0g矿样,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消耗0、1mol·L—1KMnO4的体积为100mL,则矿样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A,3B,4A,5BD。

  6.(1)①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②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2)KMnO4>Fe2(SO4)3>Cu2O。

  (3)7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5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概念 教学设计 改革措施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对探究物质反应原理、理解生产生活实例、改进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极其重要作用。这一知识板块在高一化学必修教材中,属于基础性知识,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板块成为很多学生的恐惧,经常性犯错,失去化学学*的信心和兴趣。由此可见,展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这种反应类型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这是关于“氧”的反应。高中阶段,教材从电子本质转移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的本质过于简单,忽略向学生传授的细节,导致很多学生在今后学*中产生困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正确认知。

  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章节,贯穿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问题的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规律。教师应该从学生了解的部分入手分析,利用教材不断深化,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做出螺旋式的内容升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有迁移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规律和知识。从反应类型看,给学生开设新视角,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从能量转化看,反应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对能量本质有新的了解;从物质性质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物质的价态变化,预测物质的特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这部分知识体现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具有化学学科的研究特性,值得教师们深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概念、电子转移、化学分类的顺序进行了解。每部分内容都要按照外在、共性、本质特征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清本质和类别。本节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1.电子转移部分教学设计

  无论怎么说,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让学生从概念理解开始,逐步接*电子转移核心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练*中排除干扰的根本依据。根据教材的安排,课堂以“Fe2O3+3CO=2Fe+3CO2”为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变化。在学生对本方程式有充分了解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反应前后发生了电子转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在课堂引导下学生会自动思考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要点信息标明,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性质。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守恒定理”.每个学生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在方程式上明确标出各个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双线桥法和电子守恒定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中最关键的方法和依据,教师应该将课程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升降变化,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这种方法,更利用这种方法和定律分析问题,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氧化剂、还原剂部分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直接应用。虽然氧化剂、还原剂是在概念章节接触到的知识,但这部分知识如同桥梁,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归纳,帮助学*者思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梳理清楚思路,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和讲解。

  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学生讲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如:2Cu+O2=2Cuo)入手分析,利用电子转移和化合价进行定义,让知识前后相连,思维相接。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做出对氧化剂、还原剂的初步利用探索,并在大量化学反应案例中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规律;第三步:以氧化性和还原性为跳板,进行知识迁移,将其延伸到其他章节,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两方面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价值。如此便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和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有所期待。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学生从概念、电子转移本质、方程式判断方法和原则、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具体角度了解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价值,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章节的利用不感到陌生。如此师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盘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解题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将各部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看到化学知识的特点,按照化学学科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智性、层次性地学*化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定.不同教学设计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复*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

  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引入]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Cl2=Br2+2KCl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

  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强调提醒]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学生活动〗

  由学生归纳概括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问题情境]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4)NaOH+HCl=NaCl+H2

  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

  氟、氯、溴、碘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I2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Br—>Cl—>F—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由学生总结归纳如下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教师活动〗归纳、概括、小结本课知识要点。

  〖巩固练*〗《化学1(苏教版)》P45中的[问题解决]:

  请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当堂练*,并交流反馈答题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化学1(苏教版)》P47~48:1、2、3

  〖板书设计〗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学*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通过“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揭示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由学生熟悉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引入,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束,交相呼应。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内容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是高一学生在学*了物质的量、电解质之后的又一难点。将这两课时合为一课时,也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在一节课中将多个概念传授给学生,那就是一节失败的课。真正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相互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分析化合价的升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难点

  理解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上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练*、实验来解决疑问。例如,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后,利用学生熟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引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顺理成章,易于学生接受。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循序渐进,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解决新知识学*中的疑问。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多处采用举例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熟悉的化学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和实质。通过练*,巩固理论知识的学*,讲练结合,实现高效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很高兴引领大家学*氧化还原反应,今天我们将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29个由焰火组成的神奇大脚印和绚丽多彩的焰火吗?这就是由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也有很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大家请看屏幕(展示图片)。

  2、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导入环节的设置就是先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建立熟悉感,更好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引入正题

  给出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让学生标注化合价。然后分成两类,我们把化合价变化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什幺因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然后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以图片的方式展现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

  假设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电子的转移引起的,接下来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解释为铁失去电子转移给了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并在铁钉上析出。理论分析如此,那幺实际是否符合理论分析呢?采用演示实验,把铁钉和铜片分别连接导线,串联电流表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按照理论分析电路中应该有电流产生,则电流表的指针应该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证明确实有指针偏转,说明理论分析正确,电子转移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有机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又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实验效果。最后归纳小结,提炼精髓。

  4、概况整合

  实质标志:电子的转移,化合价变化形成氧化还原反应。

  5、课前准备

  (1)搜集教学素材,如氧化还原反应的视频、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防腐剂图片等。

  (2)设计幻灯片辅助教学。

  (3)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分组实验。

  (4)设计教案,设计、印刷导学案。

  七、教学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这节课循序渐进、有条理地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一一介绍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其中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知识学得更加轻松,是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也是最终目的。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的全过程,是学*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1、h2燃烧的图象;2、h2还原氧化铜反应图象

  (提问):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2h2+o2==2h2o

  cuo+h2h2o+cu

  (提问):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讨论、回答):有o2参与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以上两个反应都有o2参与,所以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请标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学生活动):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以h2+cl2=2hcl为例)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剂(o2/cl)——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h2)——价升高——被氧化

  (多媒体展示):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zn+hcl=h2+zncl2

  2na+cl2=2nacl

  2kclo3=2kcl+3o2

  mno2+4hcl(浓)==mncl2+cl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oh+hcl=nacl+h2o

  (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从反应物变产物时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①②③④都属于这一类反应;另一类是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如⑤⑥。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多媒体展示):2na+cl2==2naclh2+cl2==2hcl

  (教师提问):以上两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反应过程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写出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以上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氢原子也易得到电子。

  (教师提问):展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理解nacl、hcl形成过程,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学生活动):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na与cl反应过程是电子的得失过程。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反应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阳离子;氯得到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阴离子。最后,再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形成nacl。2na+cl2==2nacl中,na→na+,失电子,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cl—,氯原子得到电子,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h2与cl2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于氢、氯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在hcl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使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h2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

  (教师总结):由上面的练*,可以得出下列规律:

  氧化剂→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并能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说明。

  (各学*小组讨论,分析,书写方程式):

  ①zn+2hcl==h2+zncl2

  ②cao+h2o==ca(oh)2

  ③c+o2==co2

  ④naoh+hcl==nacl+h2o

  ⑤kmno4==k2mno4+mno2+o2

  ⑥caco3=cao+co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列表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是从电子得失或转移角度(微观世界)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它和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表示: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课堂练*)请完成下列练*:

  1、下列各组粒子之间,最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b、fecl3→fecl2c、c→co2d、kmno4→mno2

  3、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cl2+h2o====hcl+hclob.2h2o====2h2↑+o2↑

  c.2na+2h2o===2naoh+h2↑d.cao+h2o===ca(oh)2

  4、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d

  a.nh3b.n2c.n2o3d.hno3

  (答案:1d2c3a4d)

  (课后思考):

  在1个化学反应中,能否只发生氧化反应而无还原反应,或只发生还原反应而无氧化反应?

  铁门表面常刷有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na、al分别与hcl反应时,na→na+,al→al3+,al失去的电子数目比na多,能否说明al的还原性比na的强,为什么?

  教学后记

  由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认识不深,要求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插图、“思考与交流”栏目、表格、图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从而能形象、深刻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地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学会合作学*,学会探究和创新,全面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9

  课题: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根据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能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复*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氧化与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归纳、练*、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二)讲授新课

  (投影)本节课教学任务

  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生)完成课本P48交流研讨

  (师)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并引出化学反应的'又一种分类方法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生)完成投影练*,思考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师)讲评*题并引导学生再判断以上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哪一种,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生)完成练*册P22例1、P23(变式)

  (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生)完成课本P49观察思考及实验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师)小结: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

  失e—→该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e—→该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投影)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图片

  (生)完成投影练*

  (师)评析练*

  (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定义

  2、特征: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实质:电子转移

  4、失e—→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其本质。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打下基础。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物质层面:仅能从初中物质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反应,难以深入到化合价或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揭示氧还反应的本质。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难以理解氧还反应中所蕴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3、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顺利应用于预测物质性质或解决物质转化等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基础,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构建从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的维度,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1、从宏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日常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引入,通过对反应进行分类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物质切入,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达氧还反应中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的微观过程。会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过程,完成对氧还反应认识的进阶。

  3、通过具体实例,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能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4、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从宏观角度(元素化合价升降)对氧还反应进行辨识,能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理解氧还反应本质。

  2、能掌握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方法分析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温故知新,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教师引导:【任务1】依据物质分类标准,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并依据物质转化规律,将其转化为金属单质,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依据基本反应类型,将反应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1)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

  (2)写出氧化铁、氧化铜转化成金属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3)将反应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从物质分类及转化这一任务入手,不仅可以诊断评价学生对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掌握程度,同时可引入新的问题:当现有的标准无法准确将反应进行分类时,将会出现新的维度,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2、观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师引导:【问题】观察上述反应,无法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类,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思考这两个反应均属于什么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观察这两个反应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观察两个反应的'特征。

  (3)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设计意图: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入另一维度将反应进行分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面特征。

  (二)环节二

  1、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原子结构,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生成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生活动:

  (1)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八隅体理论”,讨论得出氯化钠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电子得失。

  (2)分别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得出氯化氢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氧化还原本质为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设计意图:完成由物质到元素再到微观电子转移的探究过程,由宏观至微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利用原子结构的简单模型,让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证据,并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利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举例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等基本概念,示例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思想。

  学生活动: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氧还反应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中的联系。

  (2)模仿示例,学会使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观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感受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设计意图:明确氧还反应的基本概念,体会氧还反应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后续学*打好基础。

  3、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教师引导: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律、价态律、优先律、转化律、守恒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判断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三)环节三

  1、列举总结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引导:举例给出具体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给定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上一环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熟悉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还反应的价值。

  2、将氧化剂、还原剂分类整合,形成有序思维。

  教师引导:【任务3】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

  学生活动:

  (1)列举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2)将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分类归纳,如:氧化剂包含非金属单质及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还原剂包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3)从所归纳出的物质中挑选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有意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等思想,并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思想方法的实际用处,其次建立反向思维,学生不仅可以从反应分析物质的性质,也可以从物质出发,依据反应原理,对反应进行预设,更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四)环节四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从海带灰中提取碘单质。

  学生活动:

  (1)设计实验,确定海带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2)设计合理分离步骤,将海带灰中的碘离子转移到溶液体系。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并完成实验过程。

  (4)选择合适试剂,检验碘单质是否被成功提取。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理解,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物质性质。

  教师引导:【拓展作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学生活动:基于元素化合价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设计意图:强化化合价这一维度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重要应用,呼应本课一开始物质分类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应用,建立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方法,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提供指导。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

  【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

  【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思考NaCl是怎样形成的?

  【提出问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思考HCl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教师讲解】从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在发生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对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教师讲解并板书)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能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总结并板书)

  【提出问题】能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学生回答】铁元素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铁元素得到2个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教师板书:利用双线桥法)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正确。因为在这几类反应中,反应前后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下思考,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3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初步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能初步运用“对立统一”观点了解有关概念的辩证关系)。

  3、初步学会用箭头符号正确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知识讲解】

  本节重点是用化学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本节难点是用箭头符号表示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1、仅从物质类型分为无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学反应。

  2、既从物质类别又从物质反应前后种数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4、按反应中微粒形态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分子之间或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反应)。

  5、按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如热量的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初中化学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初步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有许多反应尽管没有氧参与,如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碳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表面上似乎只有碳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那么什么物质失去了氧呢?谁被还原了呢?“失氧”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的反应:++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2价没有变化,实质上起氧化作用的是+2价铜元素,并不是-2价的氧元素。因此得氧,失氧观点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确切的一种说法。

  其实在化学反应前后,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升必有降,这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和特征。由于元素化合价数值与正负跟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及其偏移状况有关,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成对”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以下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成对”概念既相互对立又紧密相联缺一不可,都统一于同一反应之中才具有意义。

  (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相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或称“被氧化”);物质得到电子(相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或称“被还原”)。如:

  在一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则必然有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二者尽管表现不同,但必走同时存在于某一具体反应中。

  (2)氧化剂~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必须强调的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二者必定同时存在,两者既在不同种反应物中,也可以在同一物质中,甚至可以存在于某一单质中。两者既是对立的(争夺电子)又是统一的(共依共存)。

  (3)氧化性~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夺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或称氧化能力);还原剂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或还原能力)。所谓氧化剂的强弱,就是指它的氧化性强弱;所谓还原剂的强弱,就是指它的还原性的强弱。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这一对概念只针对生成物而言。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相对同一反应的氧化剂具有较弱的氧化性;还原产物相对同一反应的还原剂具有较弱的还原性。

  上述四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如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强)(还原性强) (还原性较弱)(氧化性较弱)

  得电子,化合升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也可概括为六个字“失→高→氧,得→低→还。”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有: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

  (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酸化KMnO4。

  常见的还原剂有: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1、Fe等。

  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等。

  一般情形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共存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弱氧化剂与弱还原剂则较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

  (1)用双线箭头符号表示(方程式两边同一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形

  失2×2e

  得e 得3e

  (2)用单线箭头符号表示(仅在方程式左侧反应物上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形)

  2KMnO4K2MnO4+MnO2+O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规律)。它既复*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德育目标: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1、3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以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4、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题,进行巩固提高,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并适时指导学生有关的学*方法,和将采用讲述,讲义等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认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2学法指导

  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学*过程中,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H2还原CuO的这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Na在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讲座的学*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在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一来,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突破了重点,提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物征。另外通过练*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后,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学*方法。

  4、说教学程序

  4、1教材处理

  (1)分散重点、难点:课时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第二课时突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

  (2)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化学。

  (3)用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此内容时会感到困难,而且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易混淆,为了方便记忆,由简入深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说:通过简单的反应(Zn+2HCl==ZnCl2+H2↑)来记忆各个概念。这样就可以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4、2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

  (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复*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还原剂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疑点的解决办法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看具体的而定。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得失电子的难易往往可以通过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程度加以判断,一般说来,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则得失电子越容易。例如:Na和盐酸反应比Al和盐酸反应剧烈。

  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通常以一种性质为主。如S、Cl2以氧化性为主。

  说明:以上所述解决办法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故下面教学程序将不再重述。

  4、3教学程序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2Mg+O2=2MgO

  (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H2+CuO=Cu+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科学家早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问)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不是)

  事实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愕然。)

  (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复*)反应H2+CuO=Cu+H2O中H2因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最终H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uO因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最终Cu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第二课时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NaCl、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为了方便记忆,给出口诀:高失氧,低得还,中间看情况。

  (讲述)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要求:理清五对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为了方便记忆,结合简单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和口诀: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充实概念)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联系实际)氧化还原反应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由学生提出观点,相互补充后整理得出)略。

  (目的'是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5、板书设计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C+CuO====Cu+CO↑

  得氧:C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既要复*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的主体者。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问题的设计由以下几个问题的环环相扣来完成。

  问题一:让学生回忆出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

  同学们根据初中的知识从得氧失氧这一方面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回答可能会有很多个反应。此时老师挑选出两个比较典型的反应式来进行分析。如:。但初中学*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讨论:

  问题二:以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本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深化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还可趁势引入新课,从得氧失氧角度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以上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为引入新课作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既复*了初中知识,又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使得新课的学*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问题三:标出上述反应的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

  学生通过练*、观察不难发现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此时老师重点强调: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紧接着让学生分析:

  问题四:没有得氧失氧,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分析中学生可以得知尽管没有失氧和得氧的关系,但是发生了化合价的升降,因此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见,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扩展了其内涵。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有关概念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是其概念的升华和对其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和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紧接着设问:

  问题五: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弄清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氯气和金属钠的反应、氯气和氢气的反应制成动画,把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加以形象化。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想象上的难度,也顺利突破了难点。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在初中所学到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哪些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同学们得作答做出解释和说明。

  四、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环环相扣的五个问题把整个课堂串联起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运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方法。教师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兴趣,形成探究*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实验)、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准备:预*课本基础知识,初步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学案,实验用品的准备、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①2Mg+O2=2MgO

  (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②H2+CuO=Cu+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科学家早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②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问)③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不是)

  事实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愕然。)

  (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①②③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复*)反应H2+CuO=Cu+H2O中H2因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最终H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CuO因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最终Cu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NaCl、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为了方便记忆,给出口诀:高失氧,低得还,中间看情况。

  (讲述)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要求:理清五对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为了方便记忆,结合简单的方程式(Zn+2HCl==ZnCl2+H2↑)

  和口诀: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二课时

  (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①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②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③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④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充实概念)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联系实际)氧化还原反应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由学生提出观点,相互补充后整理得出)略。

  (目的是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练*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C+CuO====Cu+CO↑

  得氧:C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

  失氧:CuO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

  ①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②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三、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十、教学反思

  在精讲的同时一定注意学生的参与,题不在多要精挑题目做通讲透,否则讲得多练得多最后学生还是不懂因此求“悟”乃根本。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的全过程,是学*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1、h2燃烧的图象;2、h2还原氧化铜反应图象

  (提问):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2h2+o2==2h2o

  cuo+h2h2o+cu

  (提问):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讨论、回答):有o2参与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以上两个反应都有o2参与,所以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请标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学生活动):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以h2+cl2=2hcl为例)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剂(o2/cl)——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剂(h2)——价升高——被氧化

  (多媒体展示):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zn+hcl=h2+zncl2

  2na+cl2=2nacl

  2kclo3=2kcl+3o2

  mno2+4hcl(浓)==mncl2+cl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oh+hcl=nacl+h2o

  (学生讨论、交流):如果从反应物变产物时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①②③④都属于这一类反应;另一类是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如⑤⑥。

  (教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多媒体展示):2na+cl2==2naclh2+cl2==2hcl

  (教师提问):以上两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反应过程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写出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参加反应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以上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h、n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氢原子也易得到电子。

  (教师提问):展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理解nacl、hcl形成过程,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学生活动):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na与cl反应过程是电子的得失过程。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反应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阳离子;氯得到1个电子,成为带—1价的阴离子。最后,再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形成nacl。2na+cl2==2nacl中,na→na+,失电子,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l→cl—,氯原子得到电子,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h2与cl2的反应属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从它们的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于氢、氯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在hcl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使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h2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

  (教师总结):由上面的练*,可以得出下列规律:

  氧化剂→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并能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说明。

  (各学*小组讨论,分析,书写方程式):

  ①zn+2hcl==h2+zncl2

  ②cao+h2o==ca(oh)2

  ③c+o2==co2

  ④naoh+hcl==nacl+h2o

  ⑤kmno4==k2mno4+mno2+o2

  ⑥caco3=cao+co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列表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是从电子得失或转移角度(微观世界)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它和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表示: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课堂练*)请完成下列练*:

  1、下列各组粒子之间,最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b、fecl3→fecl2c、c→co2d、kmno4→mno2

  3、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cl2+h2o====hcl+hclob.2h2o====2h2↑+o2↑

  c.2na+2h2o===2naoh+h2↑d.cao+h2o===ca(oh)2

  4、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d

  a.nh3b.n2c.n2o3d.hno3

  (答案:1d2c3a4d)

  (课后思考):

  在1个化学反应中,能否只发生氧化反应而无还原反应,或只发生还原反应而无氧化反应?

  铁门表面常刷有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na、al分别与hcl反应时,na→na+,al→al3+,al失去的电子数目比na多,能否说明al的还原性比na的强,为什么?

  教学后记

  由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认识不深,要求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插图、“思考与交流”栏目、表格、图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从而能形象、深刻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地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学会合作学*,学会探究和创新,全面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原则。

  (2)掌握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的学*,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技巧、配*的规律的学*,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并引入新课]

  问题1.投影下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讨论:

  反应物及性质

  化合价改变

  得失电子情况

  发生的反应

  产物

  还原剂具还原性

  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氧化性

  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问题2.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铜跟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浓)=S↓+SO2↑+2H2O

  (3)红热炭投入热的浓硝酸溶液中:C+4HNO3(浓)=CO2↑+4NO2↑+2H2O

  通过以上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如电子守恒规律、价态变化规律。

  [引入新课]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的一般方法。

  [板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原则、配*步骤、配*依据等内容。

  等大多数学生看完书后,提问学生。再师生共同总结。

  配*依据:

  (1)化合价升降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跟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必相等,表现在化合价上就有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必定跟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价数必定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必定守恒。

  配*的一般步骤:

  (1)找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2)分析各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价数;

  (3)以化学式为单位,求出化合价升、降价数的最小公倍数,使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价数相等。

  (4)用观察法配*其它元素的化学计量数。

  (其中1、2、3是为了保证电子得失数相等,第4步是保证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找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例子,一边跟学生一起配*这个方程式,一边跟学生一起总结氧化还原配*的基本步骤。最后让学明确,在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还不熟练的初始阶段,要按部就班根据配*进行训练。熟练后可以跳过某些步骤,直接配*。

  [课堂练*]

  1.根据以上步骤,配*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r3++□Na2O2+□OH——□CrO42—+□Na++□H2O

  (2)□CrI3+□Cl2+□KOH—□K2Cr2O7+□KIO4+□KCl+□H2O

  (3)□P4+□HNO3+□H2O—□H3PO4+□NO↑

  (4)□Mn2++□S2O82—+□H2O—□SO42—+□MnO4—+□H2O

  (5)□Zn+□H++□NO3——□Zn2++□NO+□H2O

  (6)□HClO4+□P+□H2O—□HCl+□H3PO4

  2.下列有关硫化亚铁跟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

  (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

  (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

  (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

  [分析和讨论]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守恒,得出四个反应式都正确的错误结论。这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背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反应中氧化剂都是硫酸,还原剂都是硫化亚铁,氧化产物都是单质硫和硫酸铁,还原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所以反应物FeS中的铁、硫元素与产物Fe2(SO4)3中的铁、单质S中的硫元素守恒,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还原剂(FeS)与氧化产物(S)相对应。答案选A。

  [巩固练*]

  1.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5:4(C)5:3(D)3:5

  2.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有被NO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9:24:14:28(B)1:1:1:1:2

  (C)8:9:12:10:20(D)任意比均可

  3.将H2S气体通入四种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3H2S+2HNO3=3S+2NO+4H2O

  ②4H2S+2HNO3=4S+NH4NO3+3H2O

  ③H2S+2HNO3=S+2NO2+2H2O

  ④5H2S+2HNO3=5S+N2+6H2O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四种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

  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B)5:4(C)1:1(D)3:5

  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H2O-NaBO2+H2(未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是1:1

  6.氧化亚铜(Cu2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铜和Cu2+。测定一种含氧化亚铜的矿石中氧化亚铜的含量的方法是:将矿石溶于足量的硫酸铁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反应后锰元素以+2价形式存在。

  (1)写出配*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O与Fe2(SO4)3、H2SO4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O与上述两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测定中称取5、0g矿样,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消耗0、1mol·L—1KMnO4的体积为100mL,则矿样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A,3B,4A,5BD。

  6.(1)①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②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2)KMnO4>Fe2(SO4)3>Cu2O。

  (3)7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其本质。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打下基础。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物质层面:仅能从初中物质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反应,难以深入到化合价或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揭示氧还反应的本质。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难以理解氧还反应中所蕴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3、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顺利应用于预测物质性质或解决物质转化等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基础,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构建从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的维度,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1、从宏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日常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引入,通过对反应进行分类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物质切入,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达氧还反应中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的微观过程。会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过程,完成对氧还反应认识的进阶。

  3、通过具体实例,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能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4、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从宏观角度(元素化合价升降)对氧还反应进行辨识,能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理解氧还反应本质。

  2、能掌握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方法分析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温故知新,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教师引导:【任务1】依据物质分类标准,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并依据物质转化规律,将其转化为金属单质,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依据基本反应类型,将反应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1)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

  (2)写出氧化铁、氧化铜转化成金属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3)将反应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从物质分类及转化这一任务入手,不仅可以诊断评价学生对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掌握程度,同时可引入新的问题:当现有的标准无法准确将反应进行分类时,将会出现新的维度,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2、观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师引导:【问题】观察上述反应,无法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类,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思考这两个反应均属于什么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观察这两个反应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观察两个反应的特征。

  (3)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设计意图: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入另一维度将反应进行分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面特征。

  (二)环节二

  1、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原子结构,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生成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生活动:

  (1)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八隅体理论”,讨论得出氯化钠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电子得失。

  (2)分别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得出氯化氢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氧化还原本质为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设计意图:完成由物质到元素再到微观电子转移的探究过程,由宏观至微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利用原子结构的简单模型,让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证据,并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利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举例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等基本概念,示例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思想。

  学生活动: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氧还反应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中的联系。

  (2)模仿示例,学会使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观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感受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设计意图:明确氧还反应的基本概念,体会氧还反应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后续学*打好基础。

  3、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教师引导: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律、价态律、优先律、转化律、守恒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判断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三)环节三

  1、列举总结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引导:举例给出具体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给定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上一环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熟悉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还反应的价值。

  2、将氧化剂、还原剂分类整合,形成有序思维。

  教师引导:【任务3】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

  学生活动:

  (1)列举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2)将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分类归纳,如:氧化剂包含非金属单质及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还原剂包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3)从所归纳出的物质中挑选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有意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等思想,并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思想方法的实际用处,其次建立反向思维,学生不仅可以从反应分析物质的性质,也可以从物质出发,依据反应原理,对反应进行预设,更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四)环节四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从海带灰中提取碘单质。

  学生活动:

  (1)设计实验,确定海带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2)设计合理分离步骤,将海带灰中的碘离子转移到溶液体系。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并完成实验过程。

  (4)选择合适试剂,检验碘单质是否被成功提取。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理解,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物质性质。

  教师引导:【拓展作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学生活动:基于元素化合价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设计意图:强化化合价这一维度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重要应用,呼应本课一开始物质分类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应用,建立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方法,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提供指导。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5

  课题: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根据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能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复*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氧化与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归纳、练*、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二)讲授新课

  (投影)本节课教学任务

  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生)完成课本P48交流研讨

  (师)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并引出化学反应的又一种分类方法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生)完成投影练*,思考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师)讲评*题并引导学生再判断以上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哪一种,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生)完成练*册P22例1、P23(变式)

  (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生)完成课本P49观察思考及实验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师)小结: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

  失e—→该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e—→该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投影)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图片

  (生)完成投影练*

  (师)评析练*

  (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定义

  2、特征: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实质:电子转移

  4、失e—→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得e—→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穿插在高一化学第四章囟素中进行学*的,这节内容的学*,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过程中有很多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反应、理论及应用。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化学电池等。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直观地理解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学*更多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良性循环,所以本节内容在中学化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教材包括两节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还原的本质,其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几种概念极容易混淆。如按教材的授课顺序,不能最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所以本人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重组了新的知识网络:通过从三个角度分析教材,从而掌握四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三个角度:得氧失氧的角度、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得失电子的角度。体现了在二期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观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通过断裂旧的化学键形成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新生成物分子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反应行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了,反应速度也是极快的,为了让微观的世界行为以宏观的形式反应出来,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反应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结合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

  3、氧化还原理论,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结合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弱势,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能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失去信心。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更高一级的认知体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的方法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能力目标:通过同化、组织精加工学*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新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反应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较难理解。

  六、教学模式

  激活同化模式

  七、学*策略

  同化学*,组织精加工学*策略

  八、任务分析

  能使目标1:准确掌握四组概念能灵活运用

  能使目标2: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即用电子转移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3: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特征即用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能使目标4:产生认知失调,用原有旧知识学*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起点能力:知道运用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九、教学环节

  学生原有知识体系激发动机

  总结归纳练*反馈

  灵活运用

  教师复*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评价

  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旧知识——原有旧知识体系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动机

  (二)探索新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的转移

  3、归纳总结四组概念

  4、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三)练*反馈

  (四)小结、布置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学*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通过“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揭示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由学生熟悉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引入,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束,交相呼应。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内容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是高一学生在学*了物质的量、电解质之后的又一难点。将这两课时合为一课时,也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在一节课中将多个概念传授给学生,那就是一节失败的课。真正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相互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分析化合价的升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难点

  理解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上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练*、实验来解决疑问。例如,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后,利用学生熟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引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顺理成章,易于学生接受。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循序渐进,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解决新知识学*中的疑问。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多处采用举例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熟悉的化学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和实质。通过练*,巩固理论知识的学*,讲练结合,实现高效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很高兴引领大家学*氧化还原反应,今天我们将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29个由焰火组成的神奇大脚印和绚丽多彩的焰火吗?这就是由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也有很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大家请看屏幕(展示图片)。

  2、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导入环节的设置就是先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建立熟悉感,更好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引入正题

  给出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让学生标注化合价。然后分成两类,我们把化合价变化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什幺因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然后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以图片的方式展现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

  假设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电子的转移引起的,接下来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解释为铁失去电子转移给了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并在铁钉上析出。理论分析如此,那幺实际是否符合理论分析呢?采用演示实验,把铁钉和铜片分别连接导线,串联电流表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按照理论分析电路中应该有电流产生,则电流表的指针应该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证明确实有指针偏转,说明理论分析正确,电子转移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有机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又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实验效果。最后归纳小结,提炼精髓。

  4、概况整合

  实质标志:电子的转移,化合价变化形成氧化还原反应。

  5、课前准备

  (1)搜集教学素材,如氧化还原反应的视频、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防腐剂图片等。

  (2)设计幻灯片辅助教学。

  (3)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分组实验。

  (4)设计教案,设计、印刷导学案。

  七、教学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这节课循序渐进、有条理地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一一介绍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理解这些概念,领悟其中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知识学得更加轻松,是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也是最终目的。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既要复*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由表及里和以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

  4、重难点设置: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要使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的主体者。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深入。

  问题的设计由以下几个问题的环环相扣来完成。

  问题一:让学生回忆出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

  同学们根据初中的知识从得氧失氧这一方面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回答可能会有很多个反应。此时老师挑选出两个比较典型的反应式来进行分析。如:。但初中学*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讨论:

  问题二:以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本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深化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还可趁势引入新课,从得氧失氧角度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以上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为引入新课作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既复*了初中知识,又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使得新课的学*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问题三:标出上述反应的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

  学生通过练*、观察不难发现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此时老师重点强调: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紧接着让学生分析:

  问题四:没有得氧失氧,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分析中学生可以得知尽管没有失氧和得氧的关系,但是发生了化合价的升降,因此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见,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扩展了其内涵。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有关概念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是其概念的升华和对其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和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紧接着设问:

  问题五: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弄清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氯气和金属钠的反应、氯气和氢气的反应制成动画,把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加以形象化。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想象上的难度,也顺利突破了难点。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在初中所学到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哪些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同学们得作答做出解释和说明。

  四、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环环相扣的五个问题把整个课堂串联起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运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方法。教师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能不能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呢?

  【学生回答】氧化反应:碳与氧气、铁与氧气……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提出问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碳与氢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

  【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所列举的几个化学方程式,除了得失氧之外,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得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失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是,铁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都出现了变化。可知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出现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电子转移)有关。

  【教师引导】那么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揭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思考NaCl是怎样形成的?

  【提出问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角度思考HCl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教师讲解】从原子结构来看,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难易程度相差不大。在发生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对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教师讲解并板书)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能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回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总结并板书)

  【提出问题】能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学生回答】铁元素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铁元素得到2个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教师板书:利用双线桥法)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正确。因为在这几类反应中,反应前后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下思考,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0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概念 教学设计 改革措施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对探究物质反应原理、理解生产生活实例、改进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极其重要作用。这一知识板块在高一化学必修教材中,属于基础性知识,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板块成为很多学生的恐惧,经常性犯错,失去化学学*的信心和兴趣。由此可见,展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这种反应类型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这是关于“氧”的反应。高中阶段,教材从电子本质转移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的本质过于简单,忽略向学生传授的细节,导致很多学生在今后学*中产生困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正确认知。

  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章节,贯穿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问题的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规律。教师应该从学生了解的部分入手分析,利用教材不断深化,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做出螺旋式的内容升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有迁移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规律和知识。从反应类型看,给学生开设新视角,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从能量转化看,反应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对能量本质有新的了解;从物质性质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物质的价态变化,预测物质的特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这部分知识体现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具有化学学科的研究特性,值得教师们深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概念、电子转移、化学分类的顺序进行了解。每部分内容都要按照外在、共性、本质特征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清本质和类别。本节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1.电子转移部分教学设计

  无论怎么说,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让学生从概念理解开始,逐步接*电子转移核心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练*中排除干扰的根本依据。根据教材的安排,课堂以“Fe2O3+3CO=2Fe+3CO2”为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变化。在学生对本方程式有充分了解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反应前后发生了电子转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在课堂引导下学生会自动思考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要点信息标明,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性质。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守恒定理”.每个学生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在方程式上明确标出各个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双线桥法和电子守恒定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中最关键的方法和依据,教师应该将课程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升降变化,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这种方法,更利用这种方法和定律分析问题,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氧化剂、还原剂部分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直接应用。虽然氧化剂、还原剂是在概念章节接触到的知识,但这部分知识如同桥梁,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归纳,帮助学*者思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梳理清楚思路,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和讲解。

  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学生讲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如:2Cu+O2=2Cuo)入手分析,利用电子转移和化合价进行定义,让知识前后相连,思维相接。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做出对氧化剂、还原剂的初步利用探索,并在大量化学反应案例中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规律;第三步:以氧化性和还原性为跳板,进行知识迁移,将其延伸到其他章节,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两方面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价值。如此便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和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有所期待。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学生从概念、电子转移本质、方程式判断方法和原则、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具体角度了解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价值,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章节的利用不感到陌生。如此师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盘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解题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将各部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看到化学知识的特点,按照化学学科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智性、层次性地学*化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定.不同教学设计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在复*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

  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引入]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Cl2=Br2+2KCl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

  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强调提醒]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学生活动〗

  由学生归纳概括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问题情境]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4)NaOH+HCl=NaCl+H2

  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

  氟、氯、溴、碘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I2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Br—>Cl—>F—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由学生总结归纳如下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教师活动〗归纳、概括、小结本课知识要点。

  〖巩固练*〗《化学1(苏教版)》P45中的[问题解决]:

  请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当堂练*,并交流反馈答题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化学1(苏教版)》P47~48:1、2、3

  〖板书设计〗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元素得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离子反应说课稿菁选

离子反应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子反应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学*化学奠定基础。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学*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本质,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掌握离子反应(复分解型)发生的条件。

  3、初步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

  【重点】:离子反应(复分解型)发生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

  二、说教法:

  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概念的教学:本节课为了便于观察、分析、讨论,因为该实验无危险性,且操作比较简单,采取分组进行实验。首先我通过“魔术表演”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在做CuSO4、BaCl2的实验时,避免Cu2+对观察实验现象产生干扰,要求同学们按照实验报告单上的内容,将CuSO4溶液滴加到BaCl2溶液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通过对混合前后溶液中存在溶质离子的分析,从而引出CUSO4 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引导学生总结出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本质,请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参加反应的离子及生成产物,并写化学用语表示出来,告诉学生这个表达式就是离子方程式。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Cu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应,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Cu2+和Cl-没有参加反应,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分别取出上层清液进行实验,不要在原试管中直接滴加,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果。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教学:从实验探究一可知,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让学生继续做分组实验,NaOH溶液和稀HCl的中和反应以及Na2CO3溶液和HCl的实验,得出离子反应(复分解型)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3、知识延伸:通过课后作业自主学*教材32页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要强调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主要就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的盐);

  6、知识反馈:1)初中学*的实验室制H2、O2、CO2的化学反应是否离子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2)教材34页第5题、第7题。通过练*使学生对本节知识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教师也可及时发现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并强调,检测达标情况,及时反馈,进行调控。

  7、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8、布置作业:第9题和第10题(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研究气氛,相对开放的探究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通过四个探究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定义、本质、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发生的三个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则采用学生通过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尝试着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本课教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课堂上已经把教学计划完成,但课中好像留给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不够充分,可互动的项目可有所增加,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多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立足学生的主题地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 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是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1. 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3.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说教学程序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由于上节课已学*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写离子形式,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四、教学程序

  1.谈谈实验的导入: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这部分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并不难,若从定义上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但对于溶液中反应本质的深入,他们还非常薄弱。故做以下两组实验:

  a.盐酸,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b.盐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提问:

  (1)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或产生同一种气体?

  (2)是离子反应?

  (3)是什么离子参加反应?

  结论:Ag++Cl-=AgCl↓ CO32-+2H+=H2O+CO2↑

  教师指出上述两条就是离子方程式。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指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并且引导学生得出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这样导入课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把学生引入主动学*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的动力。

  2.谈谈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书中给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而书写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离子反应中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S)=Ca2++CO32-(溶解*衡)CO32-+2H+=H2O+CO2↑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促使碳酸钙的溶解,电离*衡向右移动,使反应趋于完成。但这样书写跟课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这节课教学上的一个升华点,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故在教学中可这样引导(1)碳酸钙在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参加微粒是离子。(2)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碳酸钙在溶液中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故用化学式。这样同学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不防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2)石灰乳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根据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在浊液状态或固态时就写化学式。这时为了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师生可共同讨论归纳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可提问学生应查什么?可用幻灯片:判断正误(1)Fe2++Cl2=Fe3++2Cl

  - (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这两条方程式学生还没学过,但能用现有知识去判断,高而可攀,使学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获得学*的乐趣。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谈谈练*选用:由于学生刚刚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为了巩固知识并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安排这样一组问题:(1)Ba(OH)2溶液能否导电?

  (2)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一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提出几个方案,分析,比较。然而展示实验装置并演示小灯炮发亮。(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能使电灯熄灭?这一问题不仅巩固离子反应知识,而且使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训练。师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几个方案,如用盐酸,硫酸,硫酸钠。(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课本P74练*6实验装置并演示,请学生观察现象并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提出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来表示?(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应(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利用这一系列扩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的想法,改变*惯性单纯吸收,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在学*中获得乐趣。

  4.谈谈总结:对于离子方程式定义的总结,可与电离方程式定义,化学方程式定义进行对比,使定义进一步深化。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着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书写过程中的注意点。说明并不是所有电解质之间都能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反应就不能表示。如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体现事物发展规律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5.谈谈应用:离子反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离分析,水的净化,电镀,医药,染料,“三废”处理和生命活动中都有存在。中学阶段主要应用在离子的分离和检验。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氯离子的检验。

  五、板书设计(用幻灯片)

  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一、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用幻灯片)

  附:巩固练*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Fe3++H2

  C.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I-+Br2=2Br+I

  D.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Cu2++Fe=Fe2++Cu

  2.采用四种不同方法鉴别K2S,K2SO4两瓶无色溶液,并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3.用法0.2mol.L-l的H2S溶液100 ml与0.1mol.L-l的NaOH溶液300 ml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内容——离子反应,它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在学情上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且初中已有复分解反应和酸碱盐导电实验是引入本节课的关键,而后面许多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会涉及离子反应的内容,故本节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把本节课分为二个课时,确立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 了解电离极其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乐于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电解质的定义;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①电解质的定义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探究法,力求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学*方法。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学*过程设计如下。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境引导 激发欲望。

  实验一,NaCl晶体 , 水 , NaCl 溶液导电问题对比提出问题:1.金属导电的原理2. NaCl晶体 , 水为什么不导电,NaCl 溶液导电的原理分析问题:自由移动是关键环节二 组内合作 自学讨论

  通过从NaCl晶体到溶液物质存在形式由化合物转变成离子的过程讨论探究电离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环节三 班内交流 确定难点【练*】NaCl , NaOH、 HCl, CuSO4, H2 SO4,Ba(OH)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定义酸: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氢离子)的为酸。

  碱: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氢氧根离子)的为碱。

  盐: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是盐。

  【过渡】酸碱盐从物质分类上说均为化合物,统称电解质。

  环节四 点拨精讲 解难释疑

  学*定义,分析辨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

  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不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总结】1 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2 一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为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环节五 随堂练* 当堂反馈结合导学案练*巩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理解电解质和导电的关系环节六 归纳总结 科学评价纵观本节课的内容发现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学生认识模糊,还需要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当然如果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的较好,还可补充强弱电解质的学*,为后面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提供更确切的依据。

  六 说板书设计

  略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方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方案的高一学生来自漳州的一所民办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质较强,介于一级达标校与二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同时,在学*“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高度,专题二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又接触了不少离子反应,这些都为离子反应的学*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应。

  能力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心理认知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生认知的困惑:学*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用离子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比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解释生活常见现象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离子反应的学*,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方式。通过理解离子反应的原理,初步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情景的设定使学生达到爱国爱家的思想升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质就是离子反应;

  2.认识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3.学会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法与学法:

  学法: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动手实验、探索验证,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掌握基本知识,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教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即把学生的知识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使学生的学*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离子反应原理。

  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验改进、巩固新知→总结归纳、实践新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演示实验)

  一、强弱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

  【情境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Nacl、氨水进行导电性实验。

  [讲述]

  灯泡亮度:1、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2、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一样。

  一、强弱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

  强调: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强酸、强碱及绝大多数盐溶于水后能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强调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的不同

  (1)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不同?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训练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教学设计菁选

2023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恰似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动物世界,感受到小鸡努力冲破蛋壳后,看到世界如此美丽的惊喜的心情。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小鸡的孵化过程;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借助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体悟小鸡内心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巩固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周围的世界美不美呀?有谁能为大家说一说周围的世界美在哪呢?

  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美好世界,教师鼓励评价。

  2、以游戏的方式复*生字词: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粘贴画)小朋友,你们瞧,这幅图画上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世界多美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图画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吧!

  学生分小组相互读词语,相互评价,小组推荐优胜者,再全班比赛,评出优胜者,奖励一幅粘贴画。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师:说说这幅图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投影图下的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让学生认真的读两遍。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表示颜色的?能找出来后能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吗?

  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三个词,想象画图。

  教师分别出示投影,向学生展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和“碧澄澄的小河”。并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象画,加深对表示色彩的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4、复*诗歌《家》(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课文):

  师: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多美呀!孩子们,你们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诗来赞美它吗?齐背诗歌《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提出朗读要求: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要通过这节课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得的本领!展示什么本领呢?第一,展示我们读课文的本领;第二,展示我们小朋友写字的本领。有信心吗?好,老师要求你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意思读懂?

  2、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⑴、小鸡在蛋壳里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啄破蛋壳看世界很容易吗?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关键词予以提示:“先――后来”、“睡――醒了”;“看见――想”“啄呀啄呀”、“很久”、“才”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⑵、小鸡想象的世界和它看到的世界一样吗?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它的表现会怎样?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⑶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象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一撑”、“就·撑破了”。“叽叽叽”,“慢慢”。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并准备对教师的朗读水*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并衷恳接受学生的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三、创设情境,体会感悟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课文,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师生共同玩抢接读比赛。

  2、师: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时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你们谁喜欢哪一部分课文就读那部分课文。一会儿,让大家评一评你读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学生自己练*后展示读课文的本领,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头饰:

  师: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蛋壳,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小鸡。谁喜欢演小鸡?指名愿意展示的学生戴上。

  师:现在你戴上蛋壳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鸡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请戴头饰的同学上台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和惊奇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结束,把头饰奖励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更进一步读好课文,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读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字型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写好汉字的*惯。)

  五、指导背诵: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

  六、作业:

  画画写写:《美丽的世界》。

  要求学生课下在回忆课上内容的同时,想象画出身边美丽的世界。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例1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教学例2,也是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练*,在比较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题: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概念、特征

  1、画三角形提出要求: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一个吗?生尝试画三角形,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存在的错误案例。

  2、展示交流,抽象概念师提问: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

  指名展示,并介绍所画三角形特点。

  (1)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师追问这三条边是什么线?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

  (2)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这三条线段应该是什么关系?板书:围成

  (3)三条线段围在一起就是三角形了吗?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应该怎样围在一起呢?板书:首尾相接抽象概念: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不难发现,这些是三角形共同的特点。所以,我们把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完整。

  师:同位之间看着手中的图形互相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自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师:你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学书本75页。

  组织交流:这是三角形的什么(边)?有几条边?顶点(有几个顶点)?角,有几个角?

  4、试一试提问:如果给你顶点让你画出一个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嘛?出示题目,自行阅读理解题目意思。学生绘制。

  交流展示,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提问: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下面3个点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交流(找2名学生说)小结: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所以三角形的顶点能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认识高和底

  1、教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用处,出示屋顶图。从这几幅图中你又能看到什么?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师简单介绍人字梁。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人字梁图,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学生尝试。

  展示交流,指名演示度量过程并提问

  (1)你量的是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引导学生说出从人字梁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2)我们所量的这条线段和人字梁的底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3)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指名演示验证过程。

  (4)师小结:通过刚才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人字梁的高度,其实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出示顶点)到对边所做的垂直线段的长度(边指边说)。

  抽象概念: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字梁所在的三角形画出来,那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书,画出高,和直角标志),而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标出底)。

  回忆刚才过程,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教学画高

  (1)提问:如果已知三角形的底,怎样画出底边上的高呢?

  (2)学生尝试画底边上的高。

  (3)指名演示画高,总结画高的方法和注意点。

  (4)对比画三角形底边上高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直线的方法。寻找相同和不同点。

  三、练*巩固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不少,不仅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也知道如何画底边上的高。接下来就是要检验你们的时刻了。做好准备了吗?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1)说一说题目有哪些要求。注意取整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交流。注意让学生表达清楚:第一个图形底边上的高为2cm。

  底3、下图中底边上的高画的对吗?底底底④③②①

  (1)投影出示,先观察,思考如何改正?

  (2)指名用直角三角尺把正确的画图方法摆出来。

  (3)说说在画高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练*十二第1题。

  (1)独立完成,指名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说说画高的方法。

  (2)改变第一个三角形的底,提问:这时该如何画高。指名演示。再改变底边,又该如何画?观察图1,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有几条高?

  (3)讨论直角三角形的的高。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你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吗?如果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老师用手指),怎样画三角形的高?指名摆三角尺。你有什么发现?如果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呢?你又有什么发现?

  (4)小结: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

  (5)提问:你能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高吗?以哪条边为底?

  5、练*十二第2题。

  (1)学生按要求画出三角形。

  (2)同桌互相检查所画的三角形是否满足要求,交流是怎样画的。

  (3)展示学生作业,并提问:问什么条件相同,所画的三角形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发现?

  (4)如果用同一条底边,你能画出多少个等高的三角形?

  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认识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位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高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征,并用正反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从而突出本课教学重点。而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则通过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比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突破难点。而练*过程中,除了关注基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还通过一些题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学生亲历“回顾再现——观察比较——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学*的技能基础。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之有很大相同之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以迁移类推为主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与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回答:前面我们学*了什么定律?请你用语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好吗?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掌握较好。我相信你们对于乘法一定学得也不错,下面的题目你们一定觉得很轻松。 2:旧知回顾

  师: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请你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来。

  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口诀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学生口答板书如下)7×8﹦56 6×7﹦42 3×7﹦21

  8×7﹦56 7×6﹦42 7×3﹦21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再现旧知(加法运算定律、乘法口诀)为学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识的桥梁。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积不变)

  2:引领验证

  师:不是乘法口诀会不会也像你发现的那样呢?算了下面的两组题你会明白的。

  25×4﹦17×23﹦

  4×25﹦23×17﹦

  3:概括乘法交换律

  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再概括乘法运算中的这种规律吗?你认为怎样称呼这一规律?(乘法交换律)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称呼?(有加法交换律想到的)师:正如你们说的,这就叫“乘法交换律”你们真会推想。请你们试着用字母表示它。(随机板书a ×b﹦b ×a)

  【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引领,使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轻松而自然地获取乘法交换律。

  4:巩固知识

  (1)口答:15×23﹦8×125﹦

  (2)口答:17×()﹦36×()()×126﹦()×37

  (3)下面每组算式同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换过来试一试,你对乘法交换律有什么更深的认识?

  25×126×4﹦

  (4)组织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和开放性题目的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共苦乘法交换律。通过比一比使学生感受乘法交换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简便计算的理念。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简单的'计算却蕴含着如此奥妙,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更加深奥的数学奥秘。

  (二)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吗?你了解植树的重大意义吗?有一所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正在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干得很起劲,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四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2人负责浇水。)小组内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师:根据现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课本的主题情境图,培养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感念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相信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很强。(1)请回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指名口

  答,板书:25×4﹦或者4×25﹦体现了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

  (2)请同学们笔答: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独立解答,同桌可以交流

  意见)

  (3)组织反馈交流(请学生上台来展示,要求不同列式的学生。)25×2×5 5×2×25 25×5×2

  (25×2)×5(25×5)×2 25×(2×5)

  (4)引导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概念

  师:从上面算式和结果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三个数相乘,无论哪两个先乘,积不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应用价值,这里既有乘法交换律的理解与应用,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乘法结合律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引导概括,形成乘法结合律

  (1)激发引导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实际,很有发展性,这些算式中又蕴含着乘法一运算定律,请你们会想一下加法结合律,然后对上面的算式做出选择,写成两组等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25×2)×5﹦(25×5)×2

  (25×5)×2﹦25×(2×5)

  (3)观察概括

  师:通过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名说一说)

  生: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师: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一规律吗?(乘法结合律)我想你们一定是由加法结合律想到的,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迁移类推,在今后的学*中会不断的用到,下面我们共同的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 ×b)×c﹦a ×(b×c)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继续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使学生在探索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的方法基础。

  (4)巩固运用,提升乘法结合律(1)填□

  5×(14×9)=(5×□)×14

  125×(8×13)=(□×□)×13

  a ×25×4=□×(□×□)

  6×13×5=13×(□×□)

  (2)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15×2×6

  36×25???9×(4×25)

  【设计意图】在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并有开放性的练*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新知推广,内化提高

  29×4×5 4×(35×25)125×23×8

  40×52×25 4×8×25×125 16×17×5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

  (1)知识回答:请你说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方法回顾:

  师:看来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能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比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

  2:拓展延伸

  师:前面有同学提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你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几种列式方法?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祝你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情感、方法的问题、梳理,使之内化为能力,通过课外延伸,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活动,主动探究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内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等活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准备:

  4组学具、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练*本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都在研究什么知识?能说说你们都认识了哪些三角形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出示三角形并汇报各类三角形及特点)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三角形,想不想看看?(播放大屏幕)。"咦,不好,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快听听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哦,它们为了三个内角和的大小而吵起来。"(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3、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么什么叫内角啊?你们明白吗?谁来说说?来指指。

  你能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吗?(生快速标好)

  数学中把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三个内角加起来就叫内角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片头1)

  "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猜想验证,探究规律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量角求和法证明:

  先听合作要求:拿出准备的一大一小的两个三角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量一量它们的内角,注意分工:最好两个人 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看哪一小组完成的好?

  (1)学生听合作要求后分组合作,将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出来并填在小组活动记录表中。(观察哪组配合好)。

  (2)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

  (3)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

  归纳:大家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或接*180°。

  (5)思考、讨论:

  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度,因为是测量所以能有误差,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能验证呢?

  大家讨论讨论。

  现在各小组就行动起来吧,看哪些小组的方法巧妙。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看同学们拼得这样开心,老师也想拼拼,行吗?演示课件。

  看老师最终把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角。是多少角?

  "180°是一个什么角?想一想,怎样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如果拼成一个180 度的*角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对吗?"(课件3)

  现在,我们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那么对任意三角形都是这个结论?请看大屏幕。

  演示锐角三角形折角。 (三个顶点重合后是一个*角,折好后是一个长方形。)

  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

  1、小组探究活动,师巡视过程中加入探究、指导(如生有困难,师可引导、有可能出现折不到一起的情况,可演示以帮助学生)

  2、"你通过哪种三角形验证(钝角、锐角、直角逐一汇报)",生边出示三角形边汇报。(如有实物投影,直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最好,也可用大三角形示范,可随机改变顺序)

  a、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折法1中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折法2 我们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即:不必三个角都折,锐角向直角方向折,两个锐角拼成直角与直角重合即可)

  b、验证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归纳: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放手发动学生独立完成 ,逐一种类汇报 师给予鼓励

  三、总结规律

  刚才,我们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量、剪、撕,能不能给三角形内角下一个结论呢?(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对!不论是哪种三角形,不论大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

  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量的`不准。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老师的大三角形内角和大小三角形内角和大呀?(一样大)首尾呼应

  四、应用新知,知识升华。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它又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问题呢?

  (课件5……)

  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

  (不可能。)

  追问:为什么?

  (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

  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问: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1、 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2、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 ∠3=35度,求∠2的度数、

  3、27页第3题(数学信息较为隐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思考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运用这一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中,常常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量一量 拼一拼 折一折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揭示课题

  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xx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交流自学情况。

  三、了解石猴的由来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交流。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

  ◇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四、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

  2.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07年高中化学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如期而至。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我终于完成了比赛,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更多的是怀着学*的心态来参与这次活动的。在观看了部分老师的精彩展示后,特别是听了专家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后,感觉思路豁然开朗了许多,对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真的是成长了许多……,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1、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取材于人教版《必修2》和山东版《必修2》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内容整合,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2、教学内容的实施。

  (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时,我寻思如何找一个能瞬间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情景。联系到08年奥运会即将开幕,引用了刘翔110米跨栏的竞赛场景,配上**,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陶冶爱国情操,产生自豪感,顺势导出速度,一举多得。结果课堂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我想直接提问可能问题跨度会较大,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此,我做了两手准备。若学生能回答,但不完整,我将参与纠正,归纳,整合结果,形成共识;若出现冷场,我将设计问题梯度,如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另外学生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分八个小组八个不同实验,四个探究小课题,分别是温度、浓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完成后,探究相同课题的两组学生先组内交流,再汇总结果集体交流分享。为了使实验探究的成果更具有说服力,我设计了让学生从学*和生活中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个环节我认为较好。学生分组实验之前我还先演示了一个实验——反应物的性质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定性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对照实验。为学生的下一步实验打好基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须改进的地方,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

  (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

  (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这周上了一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上完后,感触颇多,现将这节课反思如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且会从活化分子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和解释。在设计这节课时,我认为实验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关问题引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

  1.较好地设计了各个环节的衔接并在教学中顺利实施。如,学*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时,我引入了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及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明确压强改变必须引起反应物浓度改变时才对速率造成影响。

  2.较好地为后续章节学*打好伏笔。如,在分析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让同学们观察教材22页图2-4后提出问题:对逆反应是否有影响,影响如何,并与学生探讨,得出结论:对逆反应同样降低了活化能,使速率加快,这就为后面将要学*的催化剂不能使化学*衡发生移动打下伏笔。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就是,练*不够,使学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理解了各因素对速率的影响,而不会应用于具体的`解题环境中去,这需要在后续课中再选择有针对性的*题加以巩固。

  不理想之处:

  1、很多实验不能做,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2、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思维的灵敏度还需要加强。

  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掌握了知识,非常好。对于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每个小组真正能做的实验最多两个,所以很多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也只能相信别人的结论,而少了自主论证的过程,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的改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拓展的“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我们这样认为,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来完成,完全可以以一道练*的形式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应该很快找出规律,这样既让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有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可能对学生学*这部分知识效果会更好。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题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初步的理解这些事影响因素,而并不要求他们明白影响的原因,所以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脑海中有初步印象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有些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得出结论,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题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初步的理解这些事影响因素,而并不要求他们明白影响的原因,所以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脑海中有初步印象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加深巩固。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控制?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有些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得出结论,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rdqu;为主要特征的学*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通过用设计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学*的价值,增加学*化学科学的兴趣。

  一、 教学中值得发扬的方面

  1、本节课在设计思路上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焰火表演、氢弹爆炸、煤炭和溶洞形成等)引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到设计探究实验来印证假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称为课堂学*的主人,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2、本节课教学拟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rdqu;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生活‐化学‐社会&rdqu;的教学思想,即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抽象出化学理论或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回归生活并利用理论为社会服务。

  3、课后小调研课题的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既增强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二、 教学中反思不足的方面以及后期需要加强的措施

  1、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展开,以及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些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探究过程,这有待以后进一步的训练。

  2、部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总结,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物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掌握了知识,非常好。对于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每个小组真正能做的实验最多两个,所以很多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也只能相信别人的结论,而少了自主论证的过程,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的改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对于纯化学反应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的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有关内容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预*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多酶片、嫩肉粉、加酶洗衣粉、生物酶牙膏等,并请同学谈谈自己生活中接触过的酶还有哪些,谈谈对酶的了解。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探讨

  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

  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

  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

  2、实验步骤及现象

  3、讨论

  4、实验结论

  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结合教材P80图讲解)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讲授】二、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P81——82相关内容。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

  3、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争论是正常的。试分析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什么作用?

  4、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的争论被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息了?

  5、简述毕希纳实验的过程?

  6、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要证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还需要对实验如何改进?

  8、萨姆纳提取到了脲酶,他是如何证明它的化学成分的?

  9、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你认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11、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谈谈你对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

  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有关内容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酶的专一性

  教师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此实验,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说明生物体内某些酶只能催化某些分子结构相*的物质,而不能催化所有物质。如二肽酶能水解任意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所以,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提问:酶所催化的反应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呢?

  探究二:温度和PH值对酶活动的影响

  1.实验分组和实验材料的选择

  将学生分组,两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另两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对酶材料进行选择。向学生展示α—淀粉酶(工业用酶,适宜温度60℃),还有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提问:肝脏研磨液里主要包含那种酶?

  问:如果选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合适不合适?

  教师补充:如果我们在实验中设置高温条件,温度不仅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还会对化学反应本身的速率产生影响。这样的实验设计就不够严密。建议用α—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对要探究的问题做出假设。

  指出:控制好变量对于设计一个严谨的、可行性强的实验来说尤为重要。在大屏幕上列出思考问题:

  (1)你所设计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

  (2)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反映因变量的指标是?如何对其指标进行检测?

  (3)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进行控制?

  应遵循的原则: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

  2.实验方案设计和讨论

  在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总结出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设计,将方案展示如下:

  温度组:

  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3,4,5和6。

  ⑵向1~3号试管中各加入1mlα—淀粉酶溶液,向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⑶将1号和4号试管放入0℃冰水浴中,2号和5号试管放入60℃水浴中,3号和6号试管放入100℃沸水浴中,均保温5分钟。

  ⑷分别将置于相同温度下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均匀,仍然分别在0℃、60℃、100℃条件下保温,让混合液反应5分钟。

  ⑸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取出,分别加入等量碘液,震荡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是否变蓝及变蓝程度,记录下来。

  pH组:

  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3,4,5和6。

  ⑵向1~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肝脏研磨液,向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H2O2溶液。

  ⑶向1号和4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5%的NaOH溶液,向2号和5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蒸馏水,向3号和6号试管中各加入2滴5%的盐酸溶液,静置2分钟。

  ⑷分别将1号和4号、2号和5号、3号和6号试管中的溶液混合,震荡,观察混合后的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和气泡生成量的多少,记录。

  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原因。如:

  ①试剂量取、混合等实验步骤操作是否规范;

  ②在先后取不同试剂时,量筒有无清洗干净;

  ③在酶与底物混合后,有无在与混合前相同的条件下给予充分的反应时间。等等。

  4.得出结论

  每种酶都有发挥自己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当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酶的活性都会下降,且高温可以使酶永久失活,pH过酸或者是过碱,酶的活性也都会下降。

  5.拓展延伸:如果给一个未知的酶,如何测定它发挥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酶的专一性

  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十、教学反思

  1、这节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而设计的。笔者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究实验,一个是实验录像的观察,另一个是利用课件模拟酶的专一性实验,第三个是实际的实验探究。第二、第三个实验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实验一的方法后,在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中开展的。目的是做到既关注知识结论,更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2、酶的专一性和酶所需的作用条件实验的设计比较灵活,需要和物质鉴定实验相结合,难度较大,宜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另外,由于受仪器设备的限制,对于酶的催化作用的原理不宜探究过深。

  3、新课标的理念,在于突出发现的过程,学*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通过重现和虚拟手段模拟生命现象,是生物科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通过虚拟实验操作模拟酶的专一性实验验证过程,把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肉眼可见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关于蛋白质的功能中提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它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出酶在细胞代谢中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并以此实验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学*。学*控制变量法,不仅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家对发酵现象和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探索酶的本质。这些资料告诉我们,酶的研究经历了*70年的漫长过程,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示了酶的本质。这不只是向人们讲述了一段科学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呈现给我们,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酶有关的生活必须品,比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含酶牙膏等,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不知道为什么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为什么多酶片可以促进消化……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酶,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使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姿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教材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依托,介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一科学方法将贯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部分的始终,因此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确定为本节的第二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2.教学难点

  (1)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活化能是本节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了该概念以后,就要用这一概念理解酶的作用原理,这部分内容陌生而抽象,所以把它确立为另一个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本节提出的具体要求是Ⅱ级要求,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的化学本质;

  (2)了解科学家研究酶的化学本质的历程;

  (3)根据本节内容的学*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学*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学会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的学*,认识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与争论中前进的,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学*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2)认识科学实验的价值,养成科学猜测的*惯。

  四、教学方法

  这一节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酶的本质放手让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酶的较完整定义,以此促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提供给学生实验基本流程,分组探究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并找出变量学会控制变量,同时引入活化能的概念,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酶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

  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

  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汇总五篇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反思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反思成功之举、反思"败笔"之处、反思教学机智、反思学生见解、反思再教设计。下面就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一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归纳知识网络,但图1-5、图1-8的直观教学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归纳的结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总结缺乏主次、有序性(逻辑性)与完整性。如:

  1.得电子,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失电子,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得电子(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氧化性。

  失电子(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具还原性。

  3.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氧化性→被还原→还原过程→还原产物。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还原性→被氧化→氧化过程→氧化产物。

  4.得氧→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氧化性。

  随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的知识网络: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性质)(实质)(特征)(变化)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很明显学生对8个概念找不到主次,不能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结构,造成概念的模糊、杂乱无章。既不方便于对概念的记忆,在解决问题时又不能准确无误地提取相关概念,相应的技能也没有形成。从学*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就是在*得知识的过程中,未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但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把他们的结论和合理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比较,未能深入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

  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能利用课前查资料积累的知识准确的回答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的规律。于是,我及时设置练*进行巩固,结果学生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记忆上,未能真正理解规律的内涵。此时,我启发学生让他们重新认识4组概念,并让他们对比总结出的规律,这样程度好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判断运用,但还不够熟练。我让他们把刚才的规律变成“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然后让他们谈新的认识,很快,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与前面的区别。接着,我引导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分析规律中蕴涵的其它意义,有些同学能够找出一些,但不全面。我启发学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对比“升、失、氧、还(剂)”,不难发现规律中的第三个字“氧”包含有三种含义即“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这样学生便认清了规律,并能理解、掌握、运用于解题中。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但未能将新课程教材体现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注重方法、能力培养的目标很好的贯穿于教学中。同时说明我对新教材还没有吃透,教学目标还不够清晰,对课程标准也没有认真地去学*、钻研。

  经过反思,我受益非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创新能力。

  优点:

  1)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不难理解,通过课前微课学*,同学们可以学会并判断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上课可直接进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在学*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时候,将实验和动画做成微课进行播放,现象明显,方便同学们观看。不需要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反复讲解,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次播放。

  3)课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讲解一遍。基础差的同学,周末或下课可以自学。

  缺点:

  1)求电子转移数目的时候,有点概括。可以分成几种类型,有全参与氧化还原的,有部分参与的,还有部分氧化部分还原的,如果点明一下,同学们计算的时候能更清楚一些。

  2)虽然概念的理解不难,但是在做找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这种题型的时候,若是一起分析一个例题。然后同学们再独立做相关*题,会顺利很多。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每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模式,尽量去了解,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应用,应该会使我们的教育一直进步。有变化、创新的工作才是精彩的工作。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氧化还原反应可作为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联系纽带,而且在电化学、离子反应中也有应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点。

  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常以以下形式进行考查:

  1、对于氧化还原相关概念的考查,

  2、对于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的考查,

  3、利用守恒法,对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配*和简单的计算。

  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

  先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其次,针对性的做一些基本练*加强对基本规律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做几道*几年涉及该考点的高考题;

  第四,总结每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体验并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经过课堂实施,完成的还比较顺畅,注意了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备课上,对学生的水*把握不够,今后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评价方面做的不够,规律、方法上教师归纳总结的多,学生归纳总结的少。

  3、所选例题(高考题)难度较大,今后应适当降低难度,力争使层次低的学生能巩固基础,中等生提高应变能力,高层次的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4、所选题型涉及范围不全,应扩大范围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并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此节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并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此节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

  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一、你认为本专题的研修为你解决了化学1教学中的哪些问题?你认为在化学1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

  本专题的研修解决了化学1教学中的问题:

  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是否一定要进行“得失氧、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三段式?三段式教学的考虑是什么?

  2、如何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

  3、如何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这一认识?

  4、单双线桥内容是否要求?是否要进行专门训练?

  5、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

  6、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7、原来的教学如何处理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教学?

  8、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概念的教学功能是什么?

  9、如何让学生真正建立起这一认识物质及物质的性质的新的视角?

  10、学生很容易建立从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但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抓住物质中的核心元素来预测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

  11、新建立的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是否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进行应用和巩固?是否就此结束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了?

  12、如何具体实施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13、如何处理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

  化学1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

  1、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要求与高考的要求有没有区别?或者说出题者是否还要延伸?

  2、氧化还原方程式配*是否需要补充?有些氧化还原反应硬记吗?

  我的建议:

  1、明确要求,*时训练题不要延伸太多,让教师无所适从,典型题精心练

  2、前面提出概念,让学生先有一个大致认识,具体内容要求后置,作为总结性介绍

  二、到目前为止,你认为进行教学设计改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和能力实际,设计实用的教学思路

  2、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确实动起来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优选【5】份

  走上讲台时,我故意停了一会。同学们看着我,不知我葫芦里到处卖的是啥药。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刚才看了大家几眼吗?

  下面学生开始交头接耳,仍然是不解的神情。

  我说:我看了你们三眼。第一眼我是看到了全班的同学。第二眼就只看到两个还是那儿交头接耳的同学。而第三眼我就在看那两位同学到底为什么交头接耳。

  同学们开始笑了起来。他们意识到,我实际在讲用双线桥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分析。因为在上节课我对他们说,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我们要看他三眼:第一眼看整体的元素化合价;第二眼就只看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化合价;第三眼就要从量的角度看这些元素的原子电子转移的情况。

  我写了两个方程式。一个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一个是二硫化亚铁与氧气生成氧化铁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我让学生分析分析其中电子转移情况。

  有的学生小声嘀咕,说这两个方程式以前没见过。但过一会便拿起笔开始分析起来。

  没想到学生们还都分析得不错。有一位同学没有打箭头。我在讲评的时候引入一句话。我说:同学们,在管理学上有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大家可能在考试时由于这个箭头会丢失两到三分。(哈,又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们笑了,开始检查自己的作业,表示赞同。

  我开始进入氧化还原反应第三个阶段的学*。第三个阶段是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的问题。氧化性还原性到底是什么?它是衡量什么的?

  我想,学生们首先对这个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

  我写了两个方程式。一个是铁与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硫化亚铁,另一个是铁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氯化铁。我首先介绍说,在化学研究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一种是类比(compare),一种是分类(classify)。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有的说都是化合反应,有的说反应的条件相同,都是点燃,有的说都有铁,有的看到更深一点,说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还原剂都是铁。我说:看来大家都有非常敏锐的观察(observe)能力,有一点可以形成共识,这两个反应是在反应条件相同下还原剂都是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反应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们马上说:生成的产物不同,铁的化合价不同。我又问,产物不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产物会不同?学生回答说:产物不同说明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不同,其原因是因为一个是与硫反应,一个是与氯反应。我提示说,在这里硫与氯都是作为氧化剂,从这两个反应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请大家在笔记本上记下你的体会。

  学生们开始思考起来。我走下讲台,看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这样写着:氧化剂不同,其氧化能力是不同的。

  我觉得我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我想在学生头脑里对氧化能力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但这还不是一种本质的认识。于是,我继续追问:现在我们认识要向深处走一点,为什么氧化剂不同,氧化能力是不同的,氧化能力实质上是反映什么的?现在大家以上面例子作分析,看看是氯气的氧化性还是单质硫的氧化性强。

  学生们马上回答:是氯气的氧化性强。我问:为什么?学生反应很积极: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氯气把铁氧化成三价而硫只把铁氧化成二价。我说:大家很聪明,可是我还是要问为什么?

  学生们又低下头思考起来。他们可能认为,他们已经回答了氯气比硫氧化性强的原因。我提示道,在化学问题的探索中,当我们追根索底时,到最后往往答案回到了物质的内部结构中,有一句话说:结构决定了性质。

  有的同学似有所悟,但仍然默不作声。看来,他们仍然没有将氧化性强弱与物质内部结构联系起来。

  我于是在黑板上画出氯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请同学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氧化性强弱,一个是得失电子的能力。同学们开始动手分析起来,他们在草稿纸上写下,氯的氧化性强于硫,氯更容易得到电子。

  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氧化性强弱与氧化剂得电子能力有关系吗?你们体会到这是一种什么关系,请在笔记本上写下你的体会。

  我看到,绝大多数同学们写下了,氧化性愈强,得电子能力愈强。我继续问:你们看,氧化性实质上是描述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氧化性的实质是氧化剂的得电子能力。我又问:那么还原性的实质是什么?他们又回答:还原性的实质是还原剂的失电子能力。

  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从氧化性的实质推及还原性的实质,你们就运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很有用的研究方法,你们在以后要多多尝试这种方法。

  我在黑板上写下: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这时,下课铃已“铛铛”响起。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氧化还原反应可作为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联系纽带,而且在电化学、离子反应中也有应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点。

  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常以以下形式进行考查:

  1、对于氧化还原相关概念的考查,

  2、对于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的考查,

  3、利用守恒法,对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配*和简单的计算。

  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

  先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其次,针对性的做一些基本练*加强对基本规律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做几道*几年涉及该考点的高考题;

  第四,总结每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体验并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经过课堂实施,完成的还比较顺畅,注意了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备课上,对学生的水*把握不够,今后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评价方面做的不够,规律、方法上教师归纳总结的多,学生归纳总结的少。

  3、所选例题(高考题)难度较大,今后应适当降低难度,力争使层次低的学生能巩固基础,中等生提高应变能力,高层次的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4、所选题型涉及范围不全,应扩大范围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整个中学化学建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要求理科高考学生不仅要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表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与“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知识。

  高一新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只是直观的从得失氧的角度进行判断,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则认为是相互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得失氧的形式上判断过渡到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特征的认识,再过渡到电子转移原子结构本质上的认识。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吐逊娜依" TITLE="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吐逊娜依" />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伴而生的。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氧化反应的,必然发生还原反应。

  仔细观察反应中的物质,其元素化合价必然发吐逊娜依" TITLE="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吐逊娜依" />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标元素化合价的方法判断某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合价有升高必然有降低,从微观角度说电子有得必有失。

  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另一个难点是电子转移问题,学生在学*过程中经常搞错。电子转移数量,得失电子的数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认识,多看多练。

  作为一个新教师刚开始教学,经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需要花很大的时间来弥补,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高一的化学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是现在要教学生,那么工作就得做到细,比起自己会做题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课堂上本节课属于抽象概念的学*,学生学*起来容易感觉枯燥乏味,怎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课堂气氛是本节内容需要注意的方面。怎么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来听来学,做到真正的师生互动,这里面我认为老师怎么样来引导,问题的设置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讲授的方法也很重要,学生有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一步一步过来,理解、接受。

  学生在刚开始学*时,学生如果理解了,会做了,那就会觉得比较容易,学*的信心就大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碰到难关,错了很多,就会认为很难,较难接受,之后讲解的再详细,效果也不是很好。

  所以第一遍教学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跟上思路,由老师多举例,给以正确的示范,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使得学生有一个从理解到整合到熟练的过程。等学生差不多会了,再让他们自己练,这样效果显然会好很多的。

  因为刚开始教,知识层面上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何把课讲好,如何把知识有系统有层次的传授给学生就不顺手了。还包括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前后衔接,内容的合理过渡等等,这些都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提高。

  xxxxxxx

  20xx年10月16日

  优点:

  1)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不难理解,通过课前微课学*,同学们可以学会并判断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上课可直接进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在学*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时候,将实验和动画做成微课进行播放,现象明显,方便同学们观看。不需要老师在不同的班级反复讲解,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次播放。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