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授九4、7三个班,九(4)班有学生37人,九(7)班有学生42人,大部分同学学**惯良好,学*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进入初中有半年了,现对学生的学情做如下分析,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学生基本学*状态: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教的的同学整体水*不均,九(7)班的学生整体要好于其他几个班,优生学*气氛浓厚,但差生比例相对要多一些,他们学*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优生的课堂纪律以及作业质量相对较好,思维整体来说比较活跃,能主动提出问题。

  2、学生成绩:

  由于学生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优生的百分频率很高,学困生连基本的小练*都不能独立完成。

  3、学**惯:

  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紧扣教材与考纲,抓好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复*时间要长,对知识的处理不能留死角,要求我们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落实知识条目。

  ①关注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精要”记忆。

  ②关注课文中的辅助文,加强能力训练。

  ③注重知识的系统,点线面体相联。

  ④基础知识辐射时事。

  ⑤注意政治、社会术语。

  ⑥自制知识目录。

  2、知识网络化,形成整体认知。

  在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不仅要一节一课地进行归纳,还要打破章节,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地横向、纵向梳理,通过归类、比较、联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有效提升组内教师的学科素养。

  要清晰了解社会思品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素养。

  (三)具体方法、措施:

  1、*时注意广泛收集整理时政热点,尤其是与教材重点相联系的材料,要求关注国内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

  2、找准教材切入点。

  3、关注本地实际。

  4、模拟演练,熟谙解题技巧

  一要读懂题

  二要回归教材

  三要进行多向思考

  四要多种方法并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1-2周 角 3-4周 *行线 5-6周 一次方程组 7--9周 整式的乘除 10 期中复*考试 11-12周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3-14周 *面图形的认识 15-16周以后 位置与坐标 17周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二、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三.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

  (1)课前预**惯;

  (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

  (3)自主作业*惯;

  (4)课后复**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方根、*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和评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设,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享的高效学*课堂,寻找幸福。让学生体验学*的乐趣,享受学*的乐趣。指导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写一篇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结构。

  4、引导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归纳规则解决问题,一个给定的问题,一个多解,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的反规范化,三线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在很多国家的学生观念。

  5、开展分层教学,安排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安排,在课堂上要考虑好、中、差、三类学生。

  6、做好培训工作的滑动工作出色,学生要注重提高开拓知识视野的能力,让他们吃,充分发挥了智能;学*困难的学生,对间隙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学*品质,使他们易于消化,营养与健康,他(她)为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数学家,相应的数学难题,数学课外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课题研究,把学生带到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他们的智力缺陷。

  9、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中考、奥数、课外调查和操作实践研究,带动学生学*数学,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

  10、知识的积累,知识系统化的形成,一系列*题。

  11、注重期中考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步考试的训练,为九年级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时安排

  七年级一周有8节课,本学期总共有18周。

  第五章 相交线与*行线 12课时

  第一周 5.1 相交线

  第二周 5.2 *行线及其判定

  第三周 5.3 *行线的性质

  第四周 5.4 *移 小结、复*

  第六章 实数 8课时

  第五周 6.1*方根

  第六周 6.2立方根 6.3实数 小结、复*

  第七章 *面直角坐标系 8课时

  第七周 7.1*面直角坐标系

  第八周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小结、复*

  第九周 第十周 期中复* 备考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1课时

  第十一周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三周 三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复*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2课时

  第十四周 9.1不等式

  第十五周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复*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6课时

  第十六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期末复* 备考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授九4、7三个班,九(4)班有学生37人,九(7)班有学生42人,大部分同学学**惯良好,学*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进入初中有半年了,现对学生的学情做如下分析,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学生基本学*状态: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教的的同学整体水*不均,九(7)班的学生整体要好于其他几个班,优生学*气氛浓厚,但差生比例相对要多一些,他们学*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优生的课堂纪律以及作业质量相对较好,思维整体来说比较活跃,能主动提出问题。

  2、学生成绩:

  由于学生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优生的百分频率很高,学困生连基本的小练*都不能独立完成。

  3、学**惯:

  部分学生有主动学*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懒散、学**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紧扣教材与考纲,抓好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复*时间要长,对知识的处理不能留死角,要求我们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落实知识条目。

  ①关注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精要”记忆。

  ②关注课文中的辅助文,加强能力训练。

  ③注重知识的系统,点线面体相联。

  ④基础知识辐射时事。

  ⑤注意政治、社会术语。

  ⑥自制知识目录。

  2、知识网络化,形成整体认知。

  在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不仅要一节一课地进行归纳,还要打破章节,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地横向、纵向梳理,通过归类、比较、联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有效提升组内教师的学科素养。

  要清晰了解社会思品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素养。

  (三)具体方法、措施:

  1、*时注意广泛收集整理时政热点,尤其是与教材重点相联系的材料,要求关注国内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

  2、找准教材切入点。

  3、关注本地实际。

  4、模拟演练,熟谙解题技巧

  一要读懂题

  二要回归教材

  三要进行多向思考

  四要多种方法并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1-2周 角 3-4周 *行线 5-6周 一次方程组 7--9周 整式的乘除 10 期中复*考试 11-12周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3-14周 *面图形的认识 15-16周以后 位置与坐标 17周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二、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三.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

  (1)课前预**惯;

  (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

  (3)自主作业*惯;

  (4)课后复**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方根、*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和评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设,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享的高效学*课堂,寻找幸福。让学生体验学*的乐趣,享受学*的乐趣。指导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写一篇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结构。

  4、引导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归纳规则解决问题,一个给定的问题,一个多解,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的反规范化,三线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在很多国家的学生观念。

  5、开展分层教学,安排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安排,在课堂上要考虑好、中、差、三类学生。

  6、做好培训工作的滑动工作出色,学生要注重提高开拓知识视野的能力,让他们吃,充分发挥了智能;学*困难的学生,对间隙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学*品质,使他们易于消化,营养与健康,他(她)为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数学家,相应的数学难题,数学课外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课题研究,把学生带到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他们的智力缺陷。

  9、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中考、奥数、课外调查和操作实践研究,带动学生学*数学,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

  10、知识的积累,知识系统化的形成,一系列*题。

  11、注重期中考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步考试的训练,为九年级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时安排

  七年级一周有8节课,本学期总共有18周。

  第五章 相交线与*行线 12课时

  第一周 5.1 相交线

  第二周 5.2 *行线及其判定

  第三周 5.3 *行线的性质

  第四周 5.4 *移 小结、复*

  第六章 实数 8课时

  第五周 6.1*方根

  第六周 6.2立方根 6.3实数 小结、复*

  第七章 *面直角坐标系 8课时

  第七周 7.1*面直角坐标系

  第八周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小结、复*

  第九周 第十周 期中复* 备考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1课时

  第十一周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三周 三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复*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2课时

  第十四周 9.1不等式

  第十五周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复*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6课时

  第十六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期末复* 备考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3篇

  一、基本情况:

  本班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均分:59分,及格率68%,优生人数9人。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实数。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五章13课时第1—3周

  第六章7课时第4—5周

  第七章10课时第6—8周

  第八章10课时第8—10周

  第九章13课时第11—13周

  第十章8课时第14—15周

  复*10课时第16—17周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了能顺利完成好教学任务,制定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整体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数学学*,七年级目前学生状况是: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状况来看,计算能力需要加强,要提升整体成绩,还需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学生学*上有困难,对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本组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等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教研方面

  认真学*业务理论,组织好组员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相互提高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全组电化教学能力。

  四、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耐心进行转化,针对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

  五、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具体安排及措施:

  1、积极参与“数学幸福教学模式”研究,构建校本研修模式。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加强数学课堂上问题的研修,畅谈课堂教学得与失,寻找方法,探讨途径,形成共识

  2、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信息,搞好学*评价,教会学生学*,做学生的引导者。

  3、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5、教会学生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6、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等对待学生。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育的关键是培养*惯,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比赛,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9、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执行学校关于幸福教育系列之一的无作业日,周二真正做到不布置数学作业。

  10、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步伐。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2、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5.2*行线及其判定

  第二周5.3*行线的性质 5.4*移

  第三周数学活动 小结6.1 *方根

  第四周6.2 立方根6.3实数

  第五周第六周数学活动7.1*面直角坐标系

  第七周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

  第八周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九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 8.2消元

  第十一周8.3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小结9.1不等式

  第十三周9.2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四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五周9.4课题学* 小结

  第十六周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第十七周课题学*

  第十八周---放假 期末复*备考

  一、指导思想: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求:

  期中授完第六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过程的展示和学*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情感的陶冶、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观。学*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和研究性学*。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两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态度、学**惯不是很好,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有待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方根与立方根. 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有序实数对与*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的*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5.关注待进生,不歧视待进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待进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教学进度表

  略。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20xx级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20xx级1班*均分:××分,及格率××%,优生人数×人;20xx级2班*均分××分,及格率××%,优生数××人。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上学期学生学*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行线,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 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和思考问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撰写小论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总结上的*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8章:多边形,

  第9章:轴对称,

  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 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

  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 “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

  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 *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

  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三、本期教学任务: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知识与技能上:是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统计的初步认识” 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 ,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

  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 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23 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 1 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8 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 10 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与检测 4 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 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

  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

  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 6

  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与检测 3

  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 18

  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 1

  第九周二

  8.2三角形 7 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4 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与检测 3 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与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与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整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探究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略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总体情况来看,七8班比七7班成绩稍微好点,但是两个班学生两极分化已经较严重,这学期学*内容比较难,两极分化将会更严重。七8班成绩中上的学生较多*均分相对七7班会略高。在学*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学**惯较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希望通过接下来的努力能改善他们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1章:*行线。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章:整式的乘除。第4章:因式分解。第5章:分式。,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信息,搞好学*评价,教会学生学*,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教会学生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过时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等对待学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育惯键就是培养*惯,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8、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步伐。

  10、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1、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

  七、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期中授完第六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过程的展示和学*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情感的陶冶、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观。学*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和研究性学*。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一、整体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数学学*,七年级目前学生状况是: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状况来看,计算能力需要加强,要提升整体成绩,还需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学生学*上有困难,对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本组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等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教研方面

  认真学*业务理论,组织好组员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相互提高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全组电化教学能力。

  四、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耐心进行转化,针对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

  五、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具体安排及措施:

  1、积极参与“数学幸福教学模式”研究,构建校本研修模式。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加强数学课堂上问题的研修,畅谈课堂教学得与失,寻找方法,探讨途径,形成共识

  2、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信息,搞好学*评价,教会学生学*,做学生的引导者。

  3、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5、教会学生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6、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等对待学生。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育的关键是培养*惯,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比赛,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9、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执行学校关于幸福教育系列之一的无作业日,周二真正做到不布置数学作业。

  10、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步伐。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2、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5.2*行线及其判定

  第二周5.3*行线的性质 5.4*移

  第三周数学活动 小结6.1 *方根

  第四周6.2 立方根6.3实数

  第五周第六周数学活动7.1*面直角坐标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