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 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 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4、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都知道,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记时,那钟表没发明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生活记时的呢?有同学知道吗?

  (沙漏,影钟,水钟)

  播放幻灯片,教师做适当介绍。

  师:每当红日升起,我们的祖先就会离开栖息的山洞外出围捕猎物,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回到家尽情享受猎物的美味。渐渐的,人们发现利用太阳影子的方法可以计算时间。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又发现用滴水和沙漏的方法计算时间的窍门。这些就是聪明的古人想到的记时方法,那现在的人们又是怎么样记录一天的时间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记时法。(板书:记时法)

  二、 认识24时记时法

  教师:大家爱看电视吗?这是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上面这些时刻就是现在人们所采用的一种记时方法,你能看的懂吗?

  问:哪位小朋友能象主持人一样播报节目表呢?

  请两到三位小朋友尝试一下。

  师:听完他的播报,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钟面上最多只有12时,14时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

  (14时是下午2时。)

  师:钟面上有14时吗?为什么14时就是下午的2时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一天钟面上指针的变化。

  (出示钟面)

  师:一天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知道是几时吗?(零时,晚上12时)

  指针转动,这时是几时呢?(钟面上指针停止在1时)

  (指针停止在7时)现在是几时?这时你觉得自己会在做什么呢? (指针停止在12时)问:指针现在指向几?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呢?(12时)

  师:指针从0时走到了12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我们用一条彩条来表示。那一天结束了吗? 指针继续转动,再往下呢?(指针停止在13时)

  师: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1时,13时。) 为什么是13时呢?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指针停止在16时)现在指针指向了几?是几时?

  师:天色渐渐变暗,太阳和月亮要换班了。到了大家要睡觉的时间了。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指针停止在20时) 为什么是20时呢?

  师:当你悄然入睡的时候,时针依然在不停的转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天结束了。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也是零时)

  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一天时针在钟面上一共转动了几圈呢?(2圈)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24个小时)

  我们把时针转动的第二圈也用彩条表示。(出示彩条)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一天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天从0时开始,转动了24小时。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

  (出示节目表)师:那再来看看这张节目表,说说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如下: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8︰10 上午8时10分

  14︰00 下午2时

  18︰30 下午6时30分

  19︰00 晚上7点

  师:普通记时法是生活中常常会说到、用到的。另一种就叫24时记时法。 课题补充:24时记时法

  三、 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师:我们再来看看彩条。这张直条图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24份,观察直条图上表示时间的数,你会想到哪种记时方法?(24时记时法)

  问:那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这些时刻用普通记时法又该怎样表示呢? 选取几个时间让学生集体来说一说。(8︰00、10︰00、12︰00、14︰00、20︰00)

  师:拿出大家的练*卡,迅速的把它填好。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下,观察这两种记时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候,要将时间分成两部分。从0时到12时这一段,直接添加时间词。超过13时的时间要减去12,然后再加上时间词。)

  四、 巩固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 让学生说一说。

  再出示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练*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里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并进行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2、师:有个小朋友叫露露,她记录了自己的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让学生读一读,再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间。 师:那请你帮助露露把这些电视节目按照每天播出的时间排一排。

  3、找朋友。 游戏规则:大卡片上的时钟显示某一时刻,让拿小卡片的学生找一找和自己对应的时刻。 找到之后说一说自己手上拿的时间分别怎么读,相对应的普通记时法是什么? 大卡纸反面有一幅图画或者对时间的注释,再确定这一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刻。

  4、师: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你们都是按照这个时间来进行学*安排的。那大家知道这些时间是用哪种记时方法吗? 请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爱看书吗?请你设计学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用24时记时法)

  五、 全课小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24时记时法)学会了记时方法,那你觉得对你有用吗? 师:24时记时法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我们的学*和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时钟是不停的转动,时间悄悄的就从身边溜走,所以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我们的学*、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拨一拨,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三分钟)

  1.一天羊群里收到一封灰太狼的信,信上说:“我要和你进行一次和*谈判”,明天7点不见不散,谈判好了我还要请你们吃早餐,看完信后,美羊羊说:“这肯定是灰太狼的诡计”,村长说:是呀,但我们如果不去,说明我们怕他,去了就会有危险,这该怎么办呢?这时站在一边的喜羊羊说:不要急,我们明天肯定要去,但是,我们晚上7点去,那样,他拿我们就没办法了,村长和美羊羊一脸疑惑?

  2..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分析

  疑惑什么呢?(是灰太狼没说清楚时间。)你能帮助灰太狼把时间表示清楚吗?

  3.师:说明一天里有几个7时?(2个)。

  4.那么应该怎样说才能把时间表述清楚?(早上7时、晚上7时)引出12计时法 你还知道哪些时间词,用时间词说一句话。

  5.有其他表示方法也能区分这两个7时吗?(生答 )

  6.举例生活中的用24时表示时间的情境。

  7.导入24时计时法

  二、检查前置性作业

  师:老师很好奇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呢?(一天有24小时)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怎么能有24个小时呢?

  师:今天你如果认真听讲,动脑思考积极参与学*活动中你一定会弄明白的。大家知道一天有24小时,那么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呢?(半夜12时)板书

  介绍时间尺,引出0时。拿出前置性作业。

  1.交流前置性作业

  2.汇报(学生前面演示拨钟面)一人拨一人说在每个时刻做什么?

  3. 引出24时的表示方法

  4.组内边拨边填写记录单

  5.小组汇报

  通过刚才动手拨我们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下面在跟着课件再来感受一下。

  6.课件演示和老师讲解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 咱们也来数一数。(课件演示一日里时针走动的情况,同时师生共同数出一天有24小时。)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回想一下刚才时针转动的情况,时针从凌晨0时开始转,到中午12时正好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开始再继续转一圈到夜里12时,又是12小时,一天一共几小时?也就是1日=24小时

  师:一天一共是24小时,我们把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24时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又是一天的开始,也是0时。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12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12计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

  (2)师:为什么12计时法要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

  小结:是啊,24时计时法是从0时到24时来表示时间的,每个数都是独一无二的,而12计时法中的每个数在一天中都会出现两次,必须加上时间词进行区分。

  (3)还有什么发现?下午1时前:两种计时法的数一样;下午1时开始12计时法+12=24时计时法)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达吗?是不是一天中所有的时刻都是12计时法表示的数加12得到24时计时法?从什么时候开始?

  2.小组讨论

  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四、质疑

  五、当堂检测

  师:知道了他们的关系,那么这两种计时法你能互相转换吗?

  1.两种计时法的转换(85页1)

  2.情境图

  师:这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

  小结:24时计时法方便、简明、不易出错,在电视上、银行里等公共场所用得比较多,而12计时法由于和钟面上显示的一致,在*时生活、交流对话时应用的较多。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

  下面一起看以下两种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景图(车站)为什么晚点了?

  4.填写营业时间牌

  5.大家都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郎,也都知道懒洋洋非常懒惰,下面看一下懒洋洋的作息时间。

  六、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

  (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

  (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己是怎么想的。

  反馈练*: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5时,23时是晚上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订正:①(√)②(×)③(×)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9时

  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2时5时30分24时16时18时45分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 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 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4、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都知道,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记时,那钟表没发明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生活记时的呢?有同学知道吗?

  (沙漏,影钟,水钟)

  播放幻灯片,教师做适当介绍。

  师:每当红日升起,我们的祖先就会离开栖息的山洞外出围捕猎物,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回到家尽情享受猎物的美味。渐渐的,人们发现利用太阳影子的方法可以计算时间。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又发现用滴水和沙漏的方法计算时间的窍门。这些就是聪明的古人想到的记时方法,那现在的人们又是怎么样记录一天的时间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记时法。(板书:记时法)

  二、 认识24时记时法

  教师:大家爱看电视吗?这是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上面这些时刻就是现在人们所采用的一种记时方法,你能看的懂吗?

  问:哪位小朋友能象主持人一样播报节目表呢?

  请两到三位小朋友尝试一下。

  师:听完他的播报,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钟面上最多只有12时,14时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

  (14时是下午2时。)

  师:钟面上有14时吗?为什么14时就是下午的2时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一天钟面上指针的变化。

  (出示钟面)

  师:一天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知道是几时吗?(零时,晚上12时)

  指针转动,这时是几时呢?(钟面上指针停止在1时)

  (指针停止在7时)现在是几时?这时你觉得自己会在做什么呢? (指针停止在12时)问:指针现在指向几?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呢?(12时)

  师:指针从0时走到了12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我们用一条彩条来表示。那一天结束了吗? 指针继续转动,再往下呢?(指针停止在13时)

  师: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1时,13时。) 为什么是13时呢?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指针停止在16时)现在指针指向了几?是几时?

  师:天色渐渐变暗,太阳和月亮要换班了。到了大家要睡觉的时间了。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指针停止在20时) 为什么是20时呢?

  师:当你悄然入睡的时候,时针依然在不停的转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天结束了。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也是零时)

  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一天时针在钟面上一共转动了几圈呢?(2圈)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24个小时)

  我们把时针转动的第二圈也用彩条表示。(出示彩条)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一天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天从0时开始,转动了24小时。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

  (出示节目表)师:那再来看看这张节目表,说说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如下: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8︰10 上午8时10分

  14︰00 下午2时

  18︰30 下午6时30分

  19︰00 晚上7点

  师:普通记时法是生活中常常会说到、用到的。另一种就叫24时记时法。 课题补充:24时记时法

  三、 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师:我们再来看看彩条。这张直条图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24份,观察直条图上表示时间的数,你会想到哪种记时方法?(24时记时法)

  问:那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这些时刻用普通记时法又该怎样表示呢? 选取几个时间让学生集体来说一说。(8︰00、10︰00、12︰00、14︰00、20︰00)

  师:拿出大家的练*卡,迅速的把它填好。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下,观察这两种记时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候,要将时间分成两部分。从0时到12时这一段,直接添加时间词。超过13时的时间要减去12,然后再加上时间词。)

  四、 巩固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 让学生说一说。

  再出示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练*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里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并进行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2、师:有个小朋友叫露露,她记录了自己的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让学生读一读,再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间。 师:那请你帮助露露把这些电视节目按照每天播出的时间排一排。

  3、找朋友。 游戏规则:大卡片上的时钟显示某一时刻,让拿小卡片的学生找一找和自己对应的时刻。 找到之后说一说自己手上拿的时间分别怎么读,相对应的普通记时法是什么? 大卡纸反面有一幅图画或者对时间的注释,再确定这一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刻。

  4、师: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你们都是按照这个时间来进行学*安排的。那大家知道这些时间是用哪种记时方法吗? 请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爱看书吗?请你设计学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用24时记时法)

  五、 全课小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24时记时法)学会了记时方法,那你觉得对你有用吗? 师:24时记时法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我们的学*和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时钟是不停的转动,时间悄悄的就从身边溜走,所以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我们的学*、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拨一拨,利用“时间尺”,使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三分钟)

  1.一天羊群里收到一封灰太狼的信,信上说:“我要和你进行一次和*谈判”,明天7点不见不散,谈判好了我还要请你们吃早餐,看完信后,美羊羊说:“这肯定是灰太狼的诡计”,村长说:是呀,但我们如果不去,说明我们怕他,去了就会有危险,这该怎么办呢?这时站在一边的喜羊羊说:不要急,我们明天肯定要去,但是,我们晚上7点去,那样,他拿我们就没办法了,村长和美羊羊一脸疑惑?

  2..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分析

  疑惑什么呢?(是灰太狼没说清楚时间。)你能帮助灰太狼把时间表示清楚吗?

  3.师:说明一天里有几个7时?(2个)。

  4.那么应该怎样说才能把时间表述清楚?(早上7时、晚上7时)引出12计时法 你还知道哪些时间词,用时间词说一句话。

  5.有其他表示方法也能区分这两个7时吗?(生答 )

  6.举例生活中的用24时表示时间的情境。

  7.导入24时计时法

  二、检查前置性作业

  师:老师很好奇为什么叫24时计时法呢?(一天有24小时)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怎么能有24个小时呢?

  师:今天你如果认真听讲,动脑思考积极参与学*活动中你一定会弄明白的。大家知道一天有24小时,那么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呢?(半夜12时)板书

  介绍时间尺,引出0时。拿出前置性作业。

  1.交流前置性作业

  2.汇报(学生前面演示拨钟面)一人拨一人说在每个时刻做什么?

  3. 引出24时的表示方法

  4.组内边拨边填写记录单

  5.小组汇报

  通过刚才动手拨我们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下面在跟着课件再来感受一下。

  6.课件演示和老师讲解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 咱们也来数一数。(课件演示一日里时针走动的情况,同时师生共同数出一天有24小时。)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回想一下刚才时针转动的情况,时针从凌晨0时开始转,到中午12时正好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开始再继续转一圈到夜里12时,又是12小时,一天一共几小时?也就是1日=24小时

  师:一天一共是24小时,我们把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24时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又是一天的开始,也是0时。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知12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12计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

  (2)师:为什么12计时法要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

  小结:是啊,24时计时法是从0时到24时来表示时间的,每个数都是独一无二的,而12计时法中的每个数在一天中都会出现两次,必须加上时间词进行区分。

  (3)还有什么发现?下午1时前:两种计时法的数一样;下午1时开始12计时法+12=24时计时法)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达吗?是不是一天中所有的时刻都是12计时法表示的数加12得到24时计时法?从什么时候开始?

  2.小组讨论

  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四、质疑

  五、当堂检测

  师:知道了他们的关系,那么这两种计时法你能互相转换吗?

  1.两种计时法的转换(85页1)

  2.情境图

  师:这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

  小结:24时计时法方便、简明、不易出错,在电视上、银行里等公共场所用得比较多,而12计时法由于和钟面上显示的一致,在*时生活、交流对话时应用的较多。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

  下面一起看以下两种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景图(车站)为什么晚点了?

  4.填写营业时间牌

  5.大家都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郎,也都知道懒洋洋非常懒惰,下面看一下懒洋洋的作息时间。

  六、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

  (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

  (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3)口答。

  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己是怎么想的。

  反馈练*: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5时,23时是晚上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订正:①(√)②(×)③(×)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9时

  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2时5时30分24时16时18时45分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3篇

  24时记时法,是在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了时、分、秒有关知识后学*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好*惯。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正确的转换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和24计时法的时刻。鼓励学生打单交流。讨论,有学生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联系由浅入深,解决方法力求多样,给学生独立创造。思维的空间。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预告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事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果再能给学生及时的评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应使教师的调控。点拨更具有启发性,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改进的地方:1、有关时间的知识本身就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应该加强引导,多设计些有趣的练*,更多的联系生活,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比如设置一些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等练*。2、13:00的讲解不到位,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应该总结说:下午1时,时针已经走了12个小时,到下午1时又走了1小时,所以就是12+1=13,这样后边找两者关系的时候就会容易一些。

  一、通过直观教学务必使同学们理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无论哪一种用法,可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

  通过黑板上的钟面,使同学们产生对家里的钟面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反复对照读法,使同学们也能很好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下面的实际计算打下坚定的基础。有了概念,同时,也就有了有计算的基础,这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阶段。务必引起老师的重视。

  二、以“求列车运行时间”为代表,推出诸如此类的简易计算公式

  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讲清24时计时法的概念之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的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发车,19:29到达沈阳。求列车的运行时间。还有,一场 演唱会从8:30开始到14:30结束,求演唱会演出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计算举不胜数,要是见一题就给讲一次怎样的计算,那就麻烦太大了。所以凡属这类的计算问题,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让同学们像应用其它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动时间。这个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盖了很多问题的时间计算。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老师的启发下是很容易接受的,运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关键是公式中的运动时间这个概念要让同学们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运动时间,接*的有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些事物虽不接*行走,但也是运行的事物,有如:比赛、会议、义务劳动、演唱会等也都可看作运行的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代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在掌握了这个公式以后,有关的运行时间的计算就彻底的解决了。如:19:29--10:22=9:07,这个9:07就是火车在北京和沈阳之间的运行时间。又如:14:30-8:30=6:00,这个6:00就是演唱会的“运行时间”,同学们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的时间计算问题,就非常的灵活和得心应手了,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时也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和时间。

  三、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还要使同学们认真掌握实际的计算技能

  这是所说的计算技能主要是竖式的计算(笔算)。列竖式时必须使同学们会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也就是时间的单位时与分的借位和进位问题。虽然同学们把1时等于60分,60分等于1时背记的很熟,但在竖式中的具体计算时,必须使同学们知道,分与分之间,时与时之间都是借一当十,够十进一,可是时与分之间的借位和进位却是借一当60时够60进一。例如:19:20中20分不够减去30分,得从前面的9时中借一,但借一时就等于60分,原来分的十位上是2,现在就是8减下面的3,(www.fwsir.com)结果原来时十位上的9只剩下8去减下去的0。因此得出 19:20 这样的结果。又如 8:45中的45分加上25分等于70分,但不能写成70就完事了,应拿出60分向前面的时位上进一,而得出到8:45,而不应该写成11:70,以上这样的换算技能十分的重要,我们务必给同学们讲明白,写清楚,免留后患。

  四、列车运行时间跨越两天或多天的分段计算方法

  该问题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引伸问题。通过上面运行时间求作的简易公式的教学,只要同学们对于求当天的运行时间熟炼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也都能较顺利的通过的。但是也会遇到个别的(少部分)同学产生糊涂和混乱。这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的时间是18:00,到达上海的时间是第二天8:25,求这列火车的区间运行时间。对于有些同学似乎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但当我们讲出灵活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时,也就使他们不再感到困难了。也就是说,从今天的18:00到晚上的24:00属今天的运行时间,用24:00减去18:00等于6:00,这6:00就是今天的运行时间,所不易看出的是24:00,它是一个不明显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很关键,它是两天的分界线,计算时必须用到它。今天的运行时间求出后,再加上24:00以后的8:25(每二天后运行的时间),就是整个人北京到上海的全程运行时间。列综合算式:(24:00——18:00)+8:25=14:25。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课开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新课的兴趣。

  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设计通过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

  3、教学评价太少。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6篇

  教学内容:

  第9页例5以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第9页例5以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并体会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就与估计的结果越接*。

  2、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条件变化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

  3、学生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准备:球、棋等活动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乒乓球)

  它是我们的国球,喜欢这项运动吗?(喜欢)

  乒乓球比赛时,是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呢?(抛硬币)那双方队员猜中的可能性怎么样啊?(可能性相等)

  下面我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想玩吗?那好,顺便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听得最清楚,合作最成功,老师就授予他们合作星,有信心比吗?

  二、摸球活动,体悟等可能性

  1、出示球。

  师:看,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屏幕出示)

  准备的球各两个,混放在一起。

  每次任意摸一个,摸40次。

  师问:你能估计一下每种花色的球可能会摸到多少次吗?

  生1:每种各摸10次。

  师:你的意见呢?生2:一样

  师:你的意思就是摸到每种花色的可能性差不多。都同意吗?

  过渡:同学们的这种估计准不准呢?

  2、说明合作要求,小组活动

  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由组长组织摸球,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同学们依次摸球,每次摸完后并检查记录的是否正确。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教师巡回,随时鼓励并给效果好的小组发五角星。

  电脑出示

  师:你会涂出条形图来表示出本组摸球的结果吗?把它涂在(实验一)的图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

  3、分析数据,体会等可能性

  师:摸球的结果和你们的估计差不多吗?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展示统计图并说明。

  生1:红球摸了…….

  生2:我们组…….

  师:同学有其他的意见吗?

  师:也就是说实验的结果和咱们的估计还是差不多。

  4、拓展思维,延伸理解

  (1)师:对于这个实验,老师还有话可说,刚才我们摸了40次,估计每种摸10次,如果摸80次,估计每种摸次?如果摸200次呢?

  其中第几组摸*球----次,其他组呢?看,摸40次是*球的次数离估计的10次差几个,看作摸80次时*球就摸了几次,离估计的20次只差几次?看作摸200次…….你看摸球的次数越多,就离估计的值越接*。

  (2)师:如果再放进四个黄球,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

  生1:摸黄球的次数会加多。

  师:是这样吗?你赞同吗?

  生2:同意

  师:各组选择加入一定数量的球,把结果记在实验二的表中。

  教师巡回。

  师:你们组加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实验后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组呢?

  师:同样摸球40次,为什么两次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

  生:里面球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师小结:看来事情发生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可能性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过渡:玩过摸球,再下下棋好吗?

  三、下棋活动,体会可能性的变化

  1、师:下棋时,经常会用到色子,看如果在这个色子上涂红、黑色来下棋,如果你是裁判,正方体该怎么涂色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会三面涂红色,三面涂黑色,这样公*。

  师:你的意见呢?

  生2:我也一样,那样的话掷到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数学连除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4=8÷2=14÷7=

  24÷6=36÷6=18÷9=

  16÷4=20÷5=35÷5=

  15÷3=64÷8=72÷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大伯*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均每次运多少箱?要求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240÷3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李阿姨3次运了240箱,要求*均每次运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想240*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够1个百怎么办?(用学具帮忙分一分进行思考。)我们可以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40合在一起,看成是24个十,再*均分成3份,每份8个十,就是80。

  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如果不够除,再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口头编一道题。

  学生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题目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3、阅读第15页“你知道吗?”,了解除号“*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①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②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三的第3题和第4题。

  教学目标:

  1、经过反复练*和思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听算练*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过程与方法】: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三、教具学具

  课件一张统计表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在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看书,诵读经典,在国学中感知*上下五千年的博大与精深。你喜欢哪些活动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2、师:猜猜看,咱们班男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会是什么?女生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3、师:咱们猜的正确吗?这要验证一下,下面我们班的小统计员帮老师完成了三年级男、女生最喜欢课外活动的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4、播放课件。师:你们能将他们的统计结果汇总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请同学完成统计表一和二。

  要求:两人一小组,一人完成一项并检查自己同伴的结果。

  5、学生汇报。师根据汇报完成课件空白处,并小结。

  (二)感受复式统计的必要性。

  1、仔细观察这两张表,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我们把这种反映单一情况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像这两种单式统计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要内容。板书:统计表。

  3、小组合作讨论合并方法。

  这一张统计表里都应该有哪些项目呢?

  4、学生汇报合并结果。投影演示。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板书:复式。学生读课题。

  2、介绍复式统计表。在这张统计表中,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这个格子啊!在数学上我们叫它表头。右上部分表示的是横栏的类别即:活动。左下部分表示的是竖栏的类别,即性别。中间是我们填写的数据,即人数。

  3、根据统计表完成问题。

  (1)参加统计的女生共有多少人?男生呢?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男生喜欢*的比女生喜欢踢球的多几人?

  (四)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五)生活运用,巩固新知

  1、师:*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体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以体育为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五届比赛中,*的奖牌数都在世界前三。让我们来看一下*体育健儿的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吧!

  课件出示。第29——31届奥运会金牌统计。

  2、统计表的项目有哪些?

  3、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下面哪些说些是正确的?

  *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正确)

  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错误)

  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错误)

  4、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的体育素养也在一天一天的改变,*在进步,世界也在进步,所以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来之不易,运动健儿们付出了许多的汗水。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我们新疆也是一个*体育强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一路追赶,超过美国。同学们,希望在你们!

  (六)知识检测

  1、出示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男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3、女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4、你们对统计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5、统计表完成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女生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呢?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八)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2.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沟通个位相乘满十(或几十)与个位相乘不满十(或几十)两类口算,概括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本方法。

  3.通过一定题量的课内练*,形成较熟练的口算技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谈话

  师:老师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和大家一起聊聊。

  师:看,小刚,小红,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会有什么结果?(交换后每人还是1个苹果。)那么,如果小刚和小红,每人都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会怎么样呢?(交换后每人会有2种想法。甚至受到别人启发,你还会有第3种、第4种想法呢!)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希望看到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和大家多多分享你脑袋里的想法,好吗?哪怕是不小心做错了,也不要紧,因为,有可能你的错题中有着精彩的想法呢,更何况,你的错题,可是对全班小朋友最好的提醒呢!

  师:上课

  活动2【导入】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任务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乘法口算。(板书:乘法口算)

  课件呈现所有10道口算题

  15×3= 18×2=

  19×5= 130×4=

  130×6= 5×17=

  46×2= 180×4=

  12×8= 24×4=

  师:在之前的学*中,我们已经会口算很多乘法题了,今天要学的是怎么样的呢?看,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算的所有的口算题(停顿4秒钟)。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好多啊!

  师:密密麻麻,是挺多的。在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解答了某道题,电脑就会把它擦去,奖我们一个大拇指,慢慢地,慢慢地,屏幕上留下的题目会——越来越少,大拇指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怎么样?)

  师:这么多题,你选一道试试看吧?

  活动3【讲授】二、例题教学

  (一)例1:15×3

  师:有没有选15×3的?等于几?我们又是怎么算出这个得数的呢?

  师:把你的想法写在练*纸的反面。(写完的,可以轻轻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巡视,找学生的典型作品,记录在白纸上。

  学生逐个介绍。

  ●① 15

  × 3

  45

  ●② 10×3=30 5×3=15 30+15=45

  ●③ 5×3=15 10×3=30 30+15=45

  沟通各种方法

  师:比比②和③有什么想说的?(一样。都是把15分成10和5……只不过,一个是从十位算起,一个是从个位算起。)

  师: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看竖式,发现什么?(也一样,竖式只不过是口算方法的另一种简洁的记录方式而已么。)

  师:我们借助方块图,一起再来看看。(可以先算3个10,也可以先算3个5,最后把它加起来即可)

  (二)专项练*(几乘几=几加几)

  师:口答一组

  师:我们自己来练一组吧。

  (三)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屏幕上好像有一些不一样的题目哎。

  (选出如下9题)

  师:以130×6为例,你怎么算?

  生1:……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

  引导学生:13个十乘6,得78个十,就是780。

  师:看,原来算130×6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还是13×6啊!难怪大家觉得不难呢。

  师: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练*第2题(如上9道)。

  活动4【练*】三、巩固练*

  1.帮小马虎找错误

  师:小马虎也在学口算,看,这是他做的5道题。(你帮他检查一下)

  46×2=82 28×3=74 350×2=700 14×7=98 17×4=98

  (没有进位) (进错位) (对) (对) (错)

  师:谢谢大家帮助小马虎找出了错误。帮助别人总是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有收获哦,小马虎的错误给了大家什么提醒呢?(进位、看清数字)

  2.算一算,比一比

  师:刚才小马虎遇到的双胞胎题目,是不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出示:1□×□

  师:你想不想也编这样的双胞胎题目来试试呢?

  师:找到练*纸第2题,先编题,再算。(2组)完成后,同桌互批。如果有困难,可以举手求助。

  (师巡视,把典型题目收起来,包括1组不进位和4组进位,抄到黑板上。)

  3.黑板上题目抢答

  师:看,老师从你们那儿选了几题抄在这儿,咱们一起来抢答。先在心里想好得数,等老师点到这题,你再报得数。

  不进位、进位对比,沟通方法,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师:通过抢答,你可发现,这些口算题,有些算起来方便,是哪些?(它们是不进位。)

  师:这些进位的口算,是今天新学的。(板书:进位)这些不进位的,是上学期学过的。(指某一题)我们又是怎么算的?

  师: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一样的)怎么一样,说具体。

  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论是进位的还是不进位的,都是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加的形式,把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乘数相乘,然后把积相加。

  师:真了不起,在学新知识同时,还能沟通旧知识。把新知识和旧知识沟通起来,是一种非常好的学*方法哦,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多多使用。

  4.口算卡片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记录得数,再校对)

  (2)4人小组口算卡片练*题(出示小组学*要求,后练*题)

  活动5【活动】五、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

  活动6【作业】六、课堂作业(解决问题)

  用今天的口算本领解决问题。(口答)书本P43第3、4题。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三年级数学的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教学内容:

  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5分钟口算练*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280÷6

  二、新授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做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⑷全班口答

  2.做一做:631÷3340÷2704÷5843÷6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⑶集体订正

  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⑴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作业

  1.33页第一题第二排

  2.33页第四题和五题。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 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课堂练*: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 (菁华5篇)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二、 教学重难点:分析乘除混合运算中的数量关系。

  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综艺: 1、脱式计算题。 2、宫雪菲讲故事。

  (二)情境导入:

  师;宫雪菲同学讲的故事真不错,今天就我们一起来研究《讲故事》这个问题。刚才老师接一个消息说淘气和笑笑他们班级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好不好?

  (三)探索新知: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是,淘气要讲一个故事是850字,试讲时用时5分钟,笑笑说每个人用时不能超过3分钟。(2—3人)

  师:针对你所得到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淘气讲的故事是850字,试讲时用时5分钟,三分钟能讲多少个字?(2人)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看出淘气所讲故事字数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不能

  师:那我就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的? 生:线段、表格??.。

  师;我们今天就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再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的答案写出)

  师:下面就请这两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画一条线段表示850字,再*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要想求三份是多少,必须要知道1份是多少,所以我的列式是850÷5×3等于170乘以3等于510字,答:3分钟能讲510字。

  生2、我是这样想的,我花画五个一样大的格子表示850字,每个格子表示一分钟,问三个格子多少字?要求三个格子是多少?就得求出一个格子是多少字?所以我的列式是850除5乘以3等于170乘3等于510字,答3分钟能讲510字。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我们在做这道题时,我们先读懂题意,再画图分析,最后列式计算。那么淘气850字的故事在3分钟内能讲完吗?该怎么办呢?谁能给淘气出出主意?

  生1:可以让淘气挑重点的来说。 生2:可以让淘气说快点。

  师:淘气非常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于是约上了笑笑,想让大家来帮笑笑解决一下讲故事中发生的问题。(出示第二个问题)请大家按照上一题的方法来讲这道题做出。昨晚的同学同座俩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

  生:我是这样想的,我画五个格子,每格代表180字,再把这些字*均分成四份,求一份是多少?要下想求一份是多少,就必须的知道总共有多少个字?所以我的列式是180乘5除以4等于900除以4等于225字,答每分钟讲225字。

  师:我们来看这两道题,像第一题这种类型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分是多少?像第二题这种类型是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不过这两道题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那就是画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重点。

  (四)巩固练*:

  师:笑笑听到同学们给她的解答方案,特别多高兴,于是准备了一些小礼物,你们想要吗?想要礼物就得做对题。你们有信心做对题吗?那请你们听好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做完之后组长报数,取前三名。闯关模式开始,第一关,说一说再列示计算,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有准。

  师:下面进行第二关,画一画,算一算。(找同学来读题,教师批改,再小组内批改。小组全对记一个星)

  师:第二关开始了,每组3号选手站起来公布答案。

  师:同学们顺利的过关了,那我就把笑笑的礼物发给我们的冠军小组。(孩子打开后,要求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师:兔妈妈有一对孩子,他们是双胞胎,嘴大的叫大嘴兔,嘴小的叫小嘴兔。兔妈妈要送大嘴兔和小嘴兔去斑马老师那学*。今天就把他们俩带到教室里,他俩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躲到了兔妈妈后面。兔妈妈看见了斑马老师,连忙跟老师打招呼

  “斑马老师好”没等斑马老师回答,就听兔妈妈大吼一声“出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吗?那就请你们回去看看新少年里的《黑板后面的秘密》。

  师:今天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那我们回头想想,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不少,希望在下节课,你的收获会更多。 四、 板书:

  讲故事淘气三分钟能讲多少字?

  850字 850字

  850÷5×3 850÷5×3 = 170×3 = 170×3 = 510(字) = 510(字)

  答:三分钟能讲完510字 答:三分钟能讲完510字

  5分钟 180×5÷4 =900÷4 =225(字)

  答:笑笑每分钟要讲225字。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难点: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口算32÷258÷2520÷2660÷6810÷9080÷4060÷6090÷30400÷40720÷80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40÷90370÷20750÷60600÷30

  (二)提高练*

  1.()里最大能填几?

  20×()﹤91()×30﹤9498﹥30×()50×()﹤190()×60﹤482402﹥70×()

  练*时可以拿出其中的两道题,让学生进行比赛,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再独立完成余下的题目。(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试商能力的目的。)

  2.做儿童衣服每套用布,原来有布,用去了,剩下的布做40套儿童衣服够么?

  3.种植的玉米,需要种子,大约有100粒。

  (1)玉米种子大约有几百粒?

  (2)种植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种子?

  练*时,鼓励学生用口算和估算解决问题,第(1)问可以用估算解答;第(2)问可以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第一问,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有几种方法?小组间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二问自己独立完成。第一问,可用估算解答,第二问,可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

  三、(趣味练*)

  人体趣味数字:

  儿童的头发*均每月(按30天)长

  儿童的指甲从出生到10岁大约可以长

  人1小时大约眨眼840次。

  (1)儿童儿童的头发*均每天大约长多少毫米?

  (2)儿童的指甲*均每年大约长多少毫米?

  (3)人*均每分钟大约眨眼多少次?

  以小组合作为主,看看哪个小组最先求得结果。

  20×()﹤91()×30﹤94

  98﹥30×()50×()﹤190

  ()×60﹤482402﹥70×()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的相关*题。

  课后

  教学目标:

  1、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

  2、计算下列各题。

  1.3+5.4=

  5.8-0.7=

  4.3+1.9=

  2.5-1.9=

  请学生说说你是如何思考和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内容和例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

  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2、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

  三、作业设计

  1、P98—99

  练*二十一的第5—7题。

  2、直接写出得数。

  0.8-0.5=

  0.7+0.4=

  1.6+2.3=

  1.9-1.3=

  2.3-.3=

  5.3+1.6=

  0.5+3.1=

  0.8+1.5=

  3、动脑筋试一试。

  7.□

  6.□

  -□.3

  +□.5

  3.5

  13.3

  四、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教学内容: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学*中通过合作交流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课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情况

  二、课内交流

  1、让同学们根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根据以上的结果你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讨论算法

  三、*题巩固:

  1、试一试

  11×4324×12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培养验算的*惯。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一、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出示“集邮”具体情境

  2、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笑笑集邮,一共有邮票285张,集邮册每页可以放5张邮票,能放多少页?

  3、列出算式:285÷5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5”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5”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决

  1、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2、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